第61章
作者:[日]池田大作    更新:2021-12-04 11:04
  人们可以从中感到:佛法的法则的伟大——一边正视"生"、"老"、"病"、"死"等不同的人生阶段,并将其看作推动一切的力量,一边从质和量两方面,提高对永恒的幸福的向往。
  因此,佛法,也是极其重视构成人生最后乐章的临终的状况。我时刻铭记在心的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应先习临终之事,后习他事。"关于"临终"的教诲,相当于日莲正宗第二十六世的日宽上人,留下《临终用心抄》一书。日宽上人于本书中说:"临终之一念,归于多年之行功,也即归于不断之用心也。"此话表明了:那构成贯穿正法实践的"日常不断的宿业转换的良'生'的行为,招致良'死'"的法理。
  但,关于这个生死问题和临终之际的痛苦,在佛教中详细地阐述了"断末魔"之苦。所谓"断末魔"的"末魔",乃梵文marman的音译,为"死节"、"死穴"等意。在印度医学中,称体内的肌肉、血管、韧带、骨、关节等互相关联,浑然一体的小而致命的"穴位"称为"末魔"。若将其割断,即致人于死地。
  一说全身有六十四,或一百二十个末魔,它在临终之际,因被割断、拆离,故带来激烈的痛苦。这就是所谓的"断末魔之苦"。
  佛法认为人的身体,乃由"四大"(地、水、火、风)一时融合而成。"四大"在人体中各有对应,如"地",具有"坚硬"的性质,相当于骨和肉;"水",具有"潮湿"的性质,相当于水分;"火",暖和,相当于体温;"风",活动,相当于呼吸。
  在上述的《临终用心抄》中,解释这"四大"的结合为:
  "此四围卷虚空者,乃此身也。如板、柱等集而建屋也。"(即由地、水、火、风结合成的"四大",围绕空的心法者是人的身体。这犹如汇集板、柱等材料建造房屋似的)日宽上人还教诲说:死时之所以痛苦,是由于构成身体的"四大",犹如用铁锤砸屋,屋倒柱歪似地被拆离、支解所致。
  日宽上人关于如何才不为断末魔之苦而心烦意乱,并予以克服一事,举出三点,提醒人们平时多加注意。
  其一,平时需谨言慎行,不可有诽谤、欺侮他人,刺伤人心的行为。也就是说,诽谤等恶劣行为,会加深死的痛苦。
  其二,要告诫人们,充分理解"人的身体乃'四大'(地、水、火、风)一时结合而成"的实相。即做好精神准备,不因自身的"四大"向宇宙法界的"四大"回归、结合时而感到惊讶。也就是说,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准备,才不致使人临终时心烦意乱。
  其三,若悟得自己的"生命"和佛的"生命",是同一"生命",则不会出现影响临终安宁的恶业。这显示了满怀信心,勤于修行的重要性。即坚持正确的信仰和实践的人,于临终之际,能从容地告别人世,向毫无忧虑、疼痛、苦楚的新的"三世"①走去。日宽上人指出:其中贯穿了佛道修行的重要目的。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人将这样的死,看作是人生的胜利的完成。
  ①三世——佛教用语。亦称"三际"。"世"是"迁流"之意。用于因果轮回,指时间过程的划分,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佛教各派对此有各种说法,是业报轮回说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传撰写《临终用心抄》的日宽上人之死,就是十分庄严、安详。
  享保十一年(一七二六)三月,日宽上人结束在江户的布道后回到大石寺。之后一直感到身体不适,日益衰弱。
  同年五月二十六日,向日详上人嘱咐法灯,并委托一切后事。进入六月后,身体更为衰弱,但毫无病痛之感。
  在迁化的前一、二天,日宽上人穿上法衣,于卧室处坐轿外出告别。先去正殿,读经、唱题,然后参拜庙所。继而又顺道去隐居所的日宥上人(第二十五世)和住在学头寮①的日详上人处。据说,日宽上人坐在轿中,非常诚恳地向他们一一辞别。
  ①学头寮——"学头",系司管一宗一派有关教学事务的僧职名:"寮",寺院、学校等的宿舍。
  随后,日宽上人在三门前向师,日永上人之妹告别。当轿子经门前町回到大坊时,一路上,人们伏地表示惜别。
  上人回住所后,便命木匠、棺木工赶做丧事所需的棺木等,并在这具棺木盖上,亲笔题上一偈一首。
  至八月十八日深夜,在事先指定的壁龛前挂上大曼荼罗,献上香华、灯明,此时日宽上人对侍者说:"我即将离开人间。"
  并细致地嘱咐了临终时有关事项:需等我死后再通知周围的人;临终时一、二人守护即可;需读经、唱题等。
  此后,题写临终的一偈一首。写毕便立刻命侍者做他最爱吃的荞麦面条。少时,侍者将立即做得的面条端上。日宽上人吃了七口后,脸上露出莞然一笑,并说:"呜呼,美哉,寂光之都!"这正是通观"三世"的生命的境界啊。
  接着,他漱口,虔诚地向大曼荼罗合十,念经,于十九日辰时(上午八时),像睡觉似地半合眼半闭口地迁化了。
  读了有关日宽上人临终时的言行举止的记述后,不禁感到:"死",究竟是"悲",还是"喜"呢?在人世间,总认为"死"是悲伤的,痛苦的。但若以"三世"的生命观来理解,可领会到日宽上人的教诲——沐浴着佛法之光的"死",总是与"喜"相伴。唯有在十分满足的境地,一边欢唱"生命的凯歌",一边迎接"庄严的死"的心的深处,才能显示出最富有价值的人生及其最终的乐章。
  展现在心底深处的"九识"世界
  ——弗洛伊德①、荣格②和佛法的直智观
  ①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著有《精神分析引论》、《释梦》等。②荣格(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主要著作有《分析心理学论文集》、《心理学型态》等。
  关于人精神方面的自我意识的部分,很早以前已成为哲学领域的研究对象了。但据说,对人精神方面真正的探讨和研究,在西方始于十九世纪的弗洛伊德以后。
  之后,根据深层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意识不过是精神的表层部分,在其深处,潜藏着相当大一片无意识层。这可比作为浮在海中的冰山。具体说,潜在的无意识层,相当于冰山沉在海中的那部分;那浮在海上的,即可以看到的那部分,相当于表层的意识层。
  因而,只有对潜藏在人的具体行动、思考、欲望深处的无意识领域,进行深入探讨,才能辨明人的精神,乃至生命的全貌。只要看一看这样的事实——科学上的伟大发现,伟大的艺术创造的光辉,均由比意识活动更深的"直观"所完成的事实,也会对无意识层领域的研究,寄予更大的希望吧。
  过去的西方深层心理学,经过探讨和研究,大体上似乎发现三个层次。第一是上文将其比为"海中的冰山"的那个,"个人的无意识"层。这被认为是弗洛伊德本人发现的无意识层,其中潜藏着:为意识所遗忘的事物和受到压抑的心理上的内容。作为第二层,有索迪所提出的"家族的无意识层";
  在其深处有第三层,此层展现出一片荣格所提出的"集合的无意识层",并提示:在"集合的无意识"中,积存着种族和民族,甚至包括人类最古的祖先的所有经验,它从根本上,与宇宙自身相联结。
  在另一方面,先于弗洛伊德一千数百年前,佛教(唯识①学派),早以极其完整的体系探明了深层心理。这是多么惊人的洞察力啊。据此说,心,即识。它是从其表层部分向深层的五识、六识、七识、八识的方向深入扩展。它是一边把握识别事物的心的作用,一边力求接近生命的全体性。
  ①唯识——系指"唯识宗"。此宗也称"法相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出于古印度大乘佛教的瑜珈宗。因主张"万物唯识"而得名。
  总的讲,所谓西洋心理学,是比较客观地分析心的结构、功能,甚至对人的感觉、感情、意识、记忆等心的领域,也进行了探讨。与此相反,也许可以说,佛法是始终主动地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内心深处。
  在佛法心理学上,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五种感觉的意识(五识)和掌管、合并上述(五识)功能的第六识,以及在相当第六识的"意识"的底层,还有第七识"末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
  笛卡儿①所提出的"考虑自我",也可认为是基于第七识的末那识吧。但是,佛法尖锐地观察到:这一领域,属于深邃的理性范畴,同时常受烦恼的侵扰。而且还在那为烦恼所侵扰,狭小地限定本来自己的,自我意识(第七识)的更深处,发现第八识的阿赖耶识。这犹如被称作"含藏识"似的,潜藏着由一识到七识的行为所积存的一切结果,并逐渐成为产生七识等的根源。
  ①笛卡儿(1596-1650),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生理学家。著有《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沉思》等。
  佛法还说,一识到六识,虽与死同时消灭,但末那识,阿赖耶识决不会消灭,从无限的过去一直延至未来的永远。
  索迪的"家族的无意识"和荣格提出的"集合的无意识",似乎从西洋心理学的立场,窥视那广阔的阿赖耶识的领域。佛法对上述生命深层的观察更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