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作者:[美]萧逸    更新:2021-11-29 20:01
  老冯站在袁菊辰面前,忍不住刚要说话,袁菊辰的眼睛又制止了他,他憋不住,干脆就坐下来,大口吃着烧饼。
  还好,两个土佬来得快,去得也快,拿块布把没有吃完的烧饼包起来,吆喝一声,丢下了半串小钱,嘻嘻哈哈地就走了。
  外面树下拴着两匹骡子,一人一匹跨上就走,真个来去如风,倒也干脆。
  人中香莲
  老冯这才松了口气,一面回头向着远去的一双土佬打量道:“这两个老头子……”
  袁菊辰说:“你刚才可看见过他们?”
  “有……”老冯说:“我刚才在租船的时候,他们在问路!怎么样?难道这两个人是……”
  “还说不准!”袁菊辰说:“船租好了?”
  “租好了。”
  老冯于是把租船的经过说了一遍。潘氏母女这才知道下面的路改乘船了,原来袁菊辰早有打算,此去山西,舍陆乘舟,一来方便,二来也安全得多。
  潘氏母女听后心里很高兴,特别开赏了老冯许多钱,对于前此负伤早已离开的两个车把式,也只有由衷抱愧了。却不意这个老冯,是个重义气汉子,除了先前讲好的本资之外,其他一概不收,推让半天,才收下了,言明作为前此受伤二人的赏金,这才告别而退。
  “这一趟要不是大家帮忙,我们母女简直就别想动了。”潘夫人若有所思的眼睛盯向袁菊辰,徐徐地道:“菊辰,辛苦你了!”
  “袁大哥,我们下面的路怎么走呢?”
  洁姑娘清澈的眼睛在袁菊辰身上转了一转,却像是架不住对方炯炯的眼神儿,略似羞涩地又把头低了下来。
  “由拒水转向涞河,直放涞源,出了长城不久就到山西的灵邱了。”
  袁菊辰说:“到了灵邱,与洪大人搭上了线,夫人与姑娘就用不着担心了。”
  听见了“洪大人”这三个字,姑娘的头垂得更低了。
  “袁先生你也跟我们一块到洪家吧!”彩莲忽然冒出了这么一句。
  却是正说到了洁姑娘的心里,才低下的头又缓缓抬了起来。
  袁菊辰微微一笑:“我就不便打搅了。”
  潘夫人说:“总要住些日子再说吧!”
  袁菊辰笑了一笑,没有说话。洁姑娘却别具慧心,看出了对方心里的涵意——分明是“婉拒”了。那一丝笑容里,又似蕴涵着一种不足道的苦涩,却是神秘的,真个费人思忖。
  虽然彼此相识多年,谈笑相知却只是这两天的事情,这个不轻易言笑、举止有度的年轻人,其实有着深邃的内涵,更不是一个随风摆动,没有主见的人,却是在和蔼诚挚之后,有所执著。
  一霎间,洁姑娘眼里露出无比的倾慕,却又似有些迷惘……对方这个人,其实深不可测,自己所知道了解他的,却是这么的少……
  日上三竿,流金万道。
  一阵和风,从拒河水面上吹过来,飘送着淡淡的一抹莲香。那一面舟舶窝聚之处,残荷万株,混合着淤集不散的水面积物,已丝毫没有美的感受,也只有偶尔吹袭的风,提醒着那一隅水面的夏日风光,毕竟莲荷本身自爱——出污泥而不染,象征着浊世君子的自恃与不随波浮沉——他也应有一种不取媚俗世的高风亮节……就像是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吧!
  袁菊辰自位子上站起来。
  正在打盹晒太阳的那只大黄狗也跟着站了起来。
  “我们走吧!”
  说时,他用手指了一下。前面下游河边上,停着几只篷舟——其中之一,便是老冯雇好的此行座船。
  虽然不大,对于四人一狗来说,应是绰绰有余。
  行李家具,早已搬妥船上。人一上来,便即起航。
  水缓风和,丽日当空。招呼一声,篷舟已即时前行。
  蚱蜢舟
  风和日丽,水波不兴。
  扯起了一面风帆,倚舵而坐,撑船的艄公老马,至此才像是能喘上口气儿。
  由腰上拔出旧烟袋,打着火燃上了烟,深深地吸上那么一口,浓浓的白烟,就像是两条小蛇,打他鼻孔里溜出来,一个劲儿地往高里爬,渐行渐淡,终至化为飞烟一片,完全看不见了……
  瞧瞧他那股劲儿:闭着眼、拢着眉……仿佛已到了忘我之境,快乐里揉和无限痛苦!
  过去的岁月,已付于流水,未来呢,又岂能尽如人意?苟能化为飞烟一缕,上升天庭,飘飘乎羽化而登仙,那滋味该多好!
  老艄公眯起一只眼,向天打量着,歪下来的草帽,几乎遮住了他的半边脸;剩下来的那一半,黝黑、苍劲,一眼即能看出,这是一张半生与湖海为伍打过交道的脸,却是,那一道鲜红略呈紫色的刀疤,迎着偏斜日头,十分清晰。
  刀疤的一半,掩饰于密密浓浓的虬髯里,瞧着这片胡髭,和倚下来的长条个头儿,猛然间提醒着你,对方曾经是条汉子,最起码,也似有过强梁霸道的岁月,如今竟萧条了。
  像是滔滔不绝的河水,后浪急催前浪,再强的人,即使你是当今顶天立地的英雄,在无情的岁月催逼之下,也自有“泪尽无语”的一天。
  人心世道,知足常乐。
  人若是不知足,也就不快乐了。
  老艄公其实并不老,顶多五十岁,一多半的头发还是黑的,却是那重重交叠的皱纹,看起来直觉地认为他已经老了。
  和风徐徐,引人入睡。
  潘夫人仰在椅子上已经睡着了。
  彩莲为她盖上一件衣裳,傍着长椅,自个儿也在打盹儿。
  洁姑娘手托香腮,染目于滔滔河水,这阵子倒不思困,却似有永远也想不完的心思,越想越烦,越烦越想……没完没了。
  像往常一样,袁菊辰半斜着身子,伸着一双长腿在晒着太阳。
  秋阳赛金,晒在人身上,暖烘烘的,那滋味真是有一番消受。大黄狗就趴在他跟前,一人一狗,都像是睡着了,模样儿分外亲切。
  翻过身子来,面向船尾。
  可就瞧见了身后的远近来船,大大小小,总有十数艘之多——大肚子的双桅货船,轻巧单帆的“两头翘”,甚而小到不能再小的“蚱蜢舟”,一一毕陈眼底。
  说到“蚱蜢舟”,这小家伙显然就在眼前不远。
  ——或许是行得太疾了,浪花卷处,窄小的船身看来像是要由水上跳了起来。如此一来,可就难为了船上把舵打桨的两个艄公。
  好精练的身手!
  船尾的一个,忽地抢步而前,“嗖”地纵身船头,合二人之力,硬生生把扬起来的船头给压了下去,却在船身平下的一霎,迅速地又回到了原来的船尾,前后兼及,纵退无迹,妙在来去进退,配合着船身的运行,时间不早不晚,动作不快不慢,真个恰到好处。
  操船的两个艄公,显然是此行道的顶尖老手,只可惜,一身能耐糟蹋了,不营水上生计的大船买卖,却划着这样的“小不点儿”,岂非是有些悖于情理?
  袁菊辰忽地翻身坐起。
  便在这一霎,触到对方之一仰起来的半边脸,四只眼睛交接之下,对方忽地垂下了头,长桨翻飞,小船很快地便擦了过去。
  袁菊辰确是眼睛够尖,惊魂一瞥间已看出了个中端倪。
  他却是不动声色地又慢慢躺了下来。
  风帆饱引,船行顺畅。
  午后“申”时左右,已接近“紫荆关”附近。
  但只见西岸峭壁如嶂,高插如云,宽阔的水面一下子却变得窄细了,那一面起伏于高山峻岭间的巍峨长城,勾画出此一脉的风光绮丽,江山如画。
  潘夫人头晕想呕吐。袁菊辰乃传话后首的艄公老徐,随即把船拢向岸边。
  岸石嶙峋,芦花翻白,好一副深秋景况。
  小船靠岸,在一株枯柳上拴上了缆,三个女人乃陆续上岸。
  女人家琐碎事多,袁菊辰亦不便插手,好在野处无人,石屏树障,大可方便行事。
  一切料理完毕,潘夫人吩咐彩莲在一片绿茵地上坐下歇息,取出食物干粮,随即向彩莲道:“去请袁先生过来。”
  袁先生不请自来。坐下道:“夫人觉得好些了?”潘夫人含笑道:“老了,经不住了,快坐下吃点东西吧!”
  洁姑娘随即把备好的烧饼夹肉送过来。
  “大哥,还要走多久才到呀?”
  袁菊辰说:“晚上大概可以到王安吧!”
  他坐下来吃着烧饼,一面说:“如果夫人和姑娘不累,我打算连夜走下去,那么天一亮,就可到涞源,就与山西搭上界了!”
  洁姑娘大似意外道:“这么快?”
  潘夫人却说:“这样就好,早一天到早一天安心,到了山西跟洪大人取上联络就好了。”
  洁姑娘恨恨地道:“这些人真可恶,爹爹已经死了,对我们还放不过!”
  “小孩子家别胡说八道的……这不就好了吗?”
  潘夫人眼睛看向袁菊辰说:“这个洪大人跟先夫过去最是要好!他们是同科进士,人既和蔼,又义气,我看你不妨就留下来,我跟他说说,大小也能给你谋个差事……”
  洁姑娘放过眼神来,直向他睨着,多希望他能点头答应,他却只是微微一笑,未置可否。
  洁姑娘刚要说话,袁菊辰的眼睛,却似忽有所见——像是被什么东西吸引住了。
  一艘小小的“蚱蜢舟”。
  出剑
  蚱蜢小船,停泊在芦花深处。双方距离,仅在一箭之遥,设非是居高临下,目光锐利,真还看它不清。
  袁菊辰却清晰地看见了。
  更清晰的印象是,这艘小船先前并无所见,那么它应是才泊岸不久,无独有偶地也来到这处风光明媚的中流野渡,却是人同此心,巧得很。
  一霎间,袁菊辰脸上显现出几许阴森,那一双深邃的眼睛情不自禁地缓缓向附近山岳、枫丛巡视。
  “大哥你发现了什么?”
  洁姑娘不觉有些警惕,开始有些不安。
  “没有什么……”
  袁菊辰起身换了个位置,又坐下来。
  “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