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作者:杨佳富    更新:2021-11-29 12:29
  不过,指控罪犯切忌轻率的判断和推测。
  阿富汗内战不断,国民已经饱尝各种疾苦,文明报复不能连累无辜。美国恐怖事件发生后,纽约的惨景通过电视展现在人们眼前。可是人们却难以通过视频了解发生在阿富汗山岳地带的事件。
  恐怖头目今何在
  2004年9月11日,“9?11”恐怖袭击三周年。尽管“9?11”之后,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了两场声势浩大的“反恐战”,但西方一些专家认为,恐怖袭击不是减少了,而是大大增加了。在美国举着反恐大旗乱舞的同时,拉丹的下落依旧是谜。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位“基地”老大并不是躲在某个山洞里度过“悠闲假期”,而老二扎瓦赫里9日在半岛电视台露脸2分钟,又让美国中情局忙得不可开交。与此同时,“基地”正在调整策略。也就是说,原先被擒或被反恐机构盯住的“大鱼”或许不再那么重要了,而“基地”的成员结构也在变化,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知识型“人才”正在加入该组织。“9?11”为国际恐怖主义在全球空前泛滥起了一个头,而布什想要抓住拉丹,给此起彼伏的恐怖事件划上句号,并非易事。
  “基地”组织正在大转型
  西方一些反恐专家认为,在过去的三年中,“基地”组织的势力范围已从阿富汗转到了伊拉克北部、中东和高加索地区,恐怖拉长了战线。
  专家认为,“基地”组织失去了阿富汗权力集中的基地,它的组织分散了,这种无政府状态的组织结构引发了更多的恐怖袭击。前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马克?萨奇曼说,直到现在,西方人把基地组织看作是一个由本?拉丹及其助手们控制的权力集中的组织,但他们正在对付的却是并非协调一致和分散的恐怖组织。
  这些专家说,“9?11”前和“9?11”后的另一个不同点是,在过去,恐怖主义分子一旦在阿富汗营地得到训练后,他们将被分派执行袭击使命,而现在,那些极端主义组织可以招募外国人员,这些人受过高等教育,住在欧洲。萨奇曼说,这些人觉得被社会抛弃了,觉得被边缘化了,因此他们要重新结合在一起。
  这些专家说,在基地网络分散后,因特网在分散的组织中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将“基地”的名称同任何一次袭击连在一起,推动新组织的建立。阿拉伯问题专家吉勒斯?凯佩尔说,“没有因特网,‘基地’不可能存在,没有阿拉伯语的卫星电视台,‘基地’也不可能存在。”在因特网上阅读扎瓦赫里的声明,在电视上看到本?拉丹———这些事情推动他们采取行动,想要进行模仿。”他还说,因特网还能将不同的袭击进行联系,能使他们组织起来,发动袭击,他们希望赶走美国及其盟国这样一些不同的信仰者。
  法国前高级反恐官员路易斯?卡普里奥利对今后的反恐形势作了一句话的总结。他说,“只要有这样一类受激进思想引诱的人存在,反恐战将永远也不会结束。”
  扎瓦赫里“现形”的四大意图
  “基地”二号人物扎瓦赫里在阿拉伯半岛电视台于当地时间9日播出的一段只有2分钟长的录像中再次露面。与上一次他的现“声”相比,在声音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胡子白得多了。他说,在真主的帮助下,驻伊美军和在阿富汗的美军遭到挫败只是时间上的问题。美军现在根本不敢同“圣战者”对抗,美军已经完全处于下风。他强调说,阿富汗的东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仍然掌握在伊斯兰战士的手中。美军只能躲藏炮火,他们根本就不敢出来与伊斯兰战士交战。他还表示,他们在伊拉克以及阿富汗得到了许多帮助。
  半岛电视台并没有说明他们是如何得到这盘录像带的。由于这盘录像带是在“9?11”三周年到来之际播出的,所以令美国非常恼怒。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告诉记者:“允许恐怖分子拥有这种播出渠道,所得到的结果只能是加剧该地区的紧张气氛。”
  虽然美国五角大楼还没有对扎瓦赫里最新露面的录像作出任何表态,但美国中情局已开始对此进行研究分析。据CIA一名发言人称,他们正对这盘录像进行研究,以从中了解这卷录像带是何时录制的,以及是否暗藏有任何可怕的信息和信号。
  如果仅从扎瓦赫里讲话的内容本身来看,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但如果对他的亮相进行多角度的解读的话,那么扎瓦赫里的“现形”就可怕多了!
  一、扎瓦赫里每次亮相都伴随着大规模的恐怖袭击:美国情报部门对过去6年中扎瓦赫里历次露面情况分析,得出一个结论:这个恐怖魔头的讲话只要被电视台公布,马上就会有恐怖分子发动袭击,比如说2002年法国超级油轮“林堡号”在也门港口被炸、印尼巴厘岛大爆炸以及今年年初的马德里大爆炸发生前,扎瓦赫里都是提前亮相。美国国会研究所反恐怖专家肯?哈兹曼说:“他所传达的信息常常会引发恐怖袭击。”美国兰德集团恐怖问题专家布鲁斯?霍夫曼认为,扎瓦赫里习惯于站在全球的角度来审视中东冲突,希望利用它来发动一场全球性的战争。“他是真正的战士,既有聪明的脑瓜,又具有同时策划恐怖事件的实际操作能力。”霍夫曼说,“他希望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这就是我们一直没有看到9?11事件重演的原因———他不想小打小闹,一旦他们调配好他掌握的资源,那么,惊天动地的事件就会发生。”
  二、提醒人们“9?11”纪念三周年马上到来:实际上,去年9月10日,扎瓦赫里跟拉丹双双亮相,画面显示的是他与拉丹一起在山区行走的情景,拉丹在录像带中盛赞“9?11”对敌人造成的沉重打击。
  三、试图表示最近一段时间的恐怖袭击是“基地”的“战果”: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伊拉克、俄罗斯和印尼接连发生规模较大的恐怖事件,这些事件都被指与“基地”有关。就在录像带播出的当天,印尼发生澳大利亚使馆遭汽车炸弹袭击事件,而当晚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又遭到多枚火箭弹袭击。喀布尔警察局长巴巴?詹说,这起袭击事件是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残余分子所为。
  四、冲淡反恐怖战果影响美国阿富汗大选:布什在共和党大会上表示,“基地”组织四分之三的领袖人物已经被消灭,反恐怖战争必将胜利。为此,扎瓦赫里现身显然是为了表明“我存在所以我赢”。另外,阿富汗战后首次总统选举定于10月份举行,目前总统候选人正在展开竞选活动。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曾扬言要采取一切手段破坏选举,而美国的11月份大选也是恐怖组织的破坏目标。
  布什剿灭“基地”还有多远
  最近“基地”老大本?拉丹即将被捉的小道消息风传一时。但一些头脑清醒的人士认为,小布什能捉拿本?拉丹绝没有乐观人士想像的那么简单。其实,这个问题的难与易,还需辩证地来看。
  说它易,有事实为证。就说与阿富汗毗邻的巴基斯坦吧,据巴官方透露,自2001年小布什在阿富汗发动反恐战争以来,巴境内被捕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嫌犯已达500多人,最近更是几乎天天有恐怖分子落网。这些落网嫌犯中不乏“基地”组织骨干,近有上月被捉的1998年美国驻坦桑尼亚使馆爆炸案的主凶艾哈迈德?盖拉尼,远有去年上半年被拿下的“基地”高层人物卡利德?穆罕默德和卡利德?阿塔西。从数字和“身份级别”来看,说反恐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果恐不为过。
  说它难,首先是因为一个严峻的事实: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已近3年,但拉丹至今仍未被抓住。为消除人们的疑惑,最近来巴基斯坦公干的美国政府反恐协调员布莱克接受此地媒体采访时说,拉丹的行踪已在掌控之中,落网的日子不会遥远。
  这一乐观的说法可不是第一个了。今年初,美国驻阿富汗的军方发言人就曾表示,拉丹被擒只是时间问题。稍后,更有某西方小报言之凿凿地声称,拉丹被包围在巴阿边境方圆16公里的地方,已成瓮中之鳖。3月底,巴基斯坦军方在该国西部部落地区发动大规模反恐军事行动,媒体又猜测,拉丹头号助手扎瓦赫里甚至拉丹本人已被包围。然而,一次次的期待都落了空。
  人们注意到,巴基斯坦方面对“抓拉丹”问题最近有了比较务实的态度。政府发言人、新闻部长拉希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我们的情报部门尚未掌握有关拉丹具体下落的信息。”
  去年10月,前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弗兰克斯曾被媒体追问对萨达姆和拉丹被捕时间有何预测。他当时回答说:“抓萨达姆可能还要花两三个月的时间(这已被事实证明),抓拉丹可能要花我一辈子的时间。”弗兰克斯对这种判断的解释是:同情和支持萨达姆的人较少,所以他无处可逃;同情和支持拉丹的人较多,将其奉若神明的宗教极端分子为他提供了无数个藏身之所。
  恐怖主义不是一个政权实体,光靠战争不可能彻底解决恐怖主义的威胁。捉拿几个恐怖分子相对容易,但铲除恐怖主义土壤的任务却是长期而艰巨的。
  本?拉丹的背后还有谁
  今年,巴基斯坦与美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加强了合作,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频频派军在巴阿边境展开了针对“基地的围剿”。
  寻找本?拉丹最大的困难在于:不能确定究竟是谁给予其帮助以及这些人与巴基斯坦政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