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作者:[俄] H·列昂诺夫 更新:2021-11-29 04:00
他在白俄罗斯站上了公共汽车,过了两站下车,他看见铁木尔上车,也是在白俄罗斯站,手里拿着一个小背囊。卡西亚诺夫有一辆五座‘日古力’汽车,案发的当天车子在汽车维修站,准备进行技术检查。我们核对过了,他说的都对,维修站的人对卡西亚诺夫很熟悉,他能按时付款,但为人吝啬,不喝酒。我认为他未必会跟特工部门的人合作。”
“谢谢,”古罗夫用询问的目光看了看柯托夫,见他又擤了一次鼻涕,勉强说道:
“列夫·伊凡诺维奇,请允许我到最后再说几句。”
“好的。华连廷,你接着说,”古罗夫在长毛绒包面的单人沙发扶手上坐下来。
“科诺瓦洛夫·瓦西里·加夫里洛维奇,坐在汽车后座上,这时铁木尔上了车,坐在他身旁。此人四十岁,已婚,有两个孩子,以前是电气工程师,现在当司机,为白俄罗斯火车站附近的一些售货亭服务,我推测他的主要职业是当警卫。他体格强壮,在阿富汗打过仗,受伤后退伍。很顾家,能喝点酒,但不酗酒。他不喜欢‘黑小子’。在科诺瓦洛夫看来,阿富汗人也好,车臣人也好,都是一路货色。这人挺稳重,甚至城府根深,但又很健谈,这就值得警惕了。家庭生活富裕、但也仅限于此。有一辆‘日古力’3型汽车,但用车的多数是他妻子,她在米季诺的公共墓地工作,我们没上那儿去。科诺瓦洛夫跟特工部门的联系我实际上予以排除。他并未掌握侦查情报,工作,家庭,人情关系,我认为都有限。他可能有一个情妇,是售货亭的一个姑娘,他们就在那里解决一些迫切问题。”退休上校住了口,喝了点茶。
格里戈利咳了一声,意味深长地看了朋友一眼。聂斯捷伦科不耐烦地挥挥手。
“最好把你那长鼻子擦干净。我啥也没忘,让我歇口气。你扮你的鬼脸,我只好自己汇报。寄生虫!”
“你是个反犹太主义者。”柯托夫嘟囔了一句,扭过头去。
“格里戈利提醒得对,科诺瓦洛大的供词里有一处重大矛盾。”
“两处。”柯托夫纠正他,说道。
“列夫·伊凡诺维奇!”聂斯捷伦科无可奈何地摊开双手。
“都不是小孩,都当侦查员了,还像孩子一样吵嘴,”古罗夫笑了一笑,“你们白天没吵够么?”
“把我的思路打乱了,这丑八怪,”聂斯捷伦科嘟囔道。“好吧,当铁木尔上车时,后座上所有的位子都不空,科诺瓦洛夫身旁放着一个大背囊。于是证人把它拿开,给小伙子空出位子,可是这会儿他却断言他没法容忍那些黑小子。您吩咐我们别抓证人言语中的破绽,他这种奇怪举止我们听了就当耳旁风。可是科诺瓦洛夫本人却谈起这件事,长篇大论讲了半天。他说,就为这个背囊,律师在法庭上把人纠缠得疲惫不堪。为什么,干嘛,由于什么原因要这样?证人则肯定地说,他当时在看一本杂志,没有看清走到跟前的这个小伙子的嘴脸,因此才拿开背囊,空出位子。”
“然而科诺瓦洛夫不是应该拿开背囊,而是应该把它背上,因为下一站他就下车了。”斯坦尼斯拉夫说。
“不错,”聂斯捷伦科点点头说,“更奇怪的是他提前一个站下了车。他本该再坐一站,因为他住在沿公共汽车线路再往前的地方。科诺瓦洛夫对小伙子和他那个小背囊记得很清楚。为什么他的记性这么好,他解释说,小伙子长得很像个车臣人,而他的背囊则跟科诺瓦洛夫本人的背囊一模一样,只不过没有完全展开,只展开了三分之一。
“干得很出色。”斯坦尼斯拉夫说。
“科诺瓦洛夫的位子被伊夫列夫·爱德华·亚历山德罗维奇占了。当他坐下时,铁木尔的背囊碍事,于是小伙子把行李挪了一挪,稍稍压了一下邻座这位新乘客的脚。那人粗野地骂了一句,称铁木尔为‘黑屁股’,马上跳起身来,汽车一停就下了车。伊夫列大这人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他三十五岁,是个很内行的花匠,自种自卖,已婚,没有孩子,在多罗戈米洛沃公路边上有一个小小的别墅,种了0.12公顷的花,比植物园的花还漂亮。房子和花圃由两条大牧羊犬守卫,吃的东西不用从别人手上买。我们没有碰到伊夫列夫,他家里显然不和睦,女主人拒绝跟我们谈话。邻居们认为爱德华要么酗酒了,要么找女人去了,大约有一星期没见到他。来运花的是一辆‘伏尔加’汽车,花是批发出去的。我们未能查明汽车和司机。伊夫列夫有一辆‘莫斯科人’汽车,爆炸那一夭他干嘛要坐公共汽车,不清楚。白俄罗斯火车站附近的花贩子对伊夫列夫非常熟悉,对他看法不错,他们对他‘出卖别人’感到惋惜,但都说他对花十分内行,没有人比得上他。
“现在讲铁木尔在普列斯尼亚站跳下汽车时站在车门口的那个证人,他肯定地说,小伙子下车时手里什么都没拿。这人叫费季索夫·尤里·尤里耶维奇,三十五岁,离了婚,做点买卖,他说他目前从一家小店里离了职,另一家还没安排下来,住宅里总有一些闲来无事的人在那里逛荡,管段民警是他最好的朋友,因此这个费季索夫没法管束。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喝酒,交朋友,找女人。他似乎在阿富汗服过役,但未能核实。他邀请我们喝一杯,但断然拒绝谈恐怖活动和法院开庭的事,还试图打我的犹太朋友的耳光。他没有得逞,我看他的手得缠上绷带了。”
“斯坦尼斯拉夫,倒点茶,你只要不喝茶就会变得冷冰冰、干巴巴的了。”
“列夫·伊凡诺维奇没让喝嘛。”斯坦尼斯拉夫往茶杯里斟满凉茶,“诸位同事,我跟你们一样,让我去哪儿就去哪儿,但我不开口。”
古罗夫听侦查员争吵时无动于衷,仿佛他不在场似的,即或在场,也一门心思在想别的事。斯坦尼斯拉夫早已习惯了朋友为人处世的态度,聂斯捷伦科和柯托夫却感到气恼,但外表上并未显露出来。
“最后一个证人跟铁木尔同时下车,他目睹了汽车爆炸,便把小伙子交给了两个特警队员,这两个人当时正在离车站两步远的地方喝罐装啤酒。”
“这个证人叫捷列霍夫·谢苗·西多罗维奇,四十一岁,已婚,有个女儿,本人在商业银行当职员,”斯坦尼斯拉夫接着他的话说,“他肯定有一辆小汽车,他怎么会坐公共汽车,谁也不清楚。”
“这事许多人都清楚,”聂斯捷伦科反驳道,“银行有一个长期客户过生日。我们核实过。人们都喝了酒。捷列霍夫把他的‘奥迪’车留在银行旁边有人守卫的停车场。我认为证人不是冒充的,这些人形形色色,毫无联系,也不可能是情报网或联邦安全委员会的人,因为从公羊身上挤奶是毫无价值的事。我这位永远流鼻涕的搭档观点不同,让他说说看。”
柯托夫小心地擤了擤鼻涕,沉吟地说:
“上校说的我都同意,但是对于结论我认为谨慎一点为好。看来上面说的几个人中没有一个属于在编人员,也不属于情报网,然而他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受我们和联邦安全委员会的伙计们的支配,这是完全可能的。他们全都是冒充的,因为有人对他们施加压力。华连廷断言这些人形形色色,相互间毫无联系。所有的人都胆大包天,又都遵纪守法。斯坦尼斯拉夫,你看过侦查案卷,你说说看,询问过多少证人,发现了多少目击者?”
斯坦尼斯拉夫翻开记事本,瞥了一眼,说道:
“十六个。”
“可是受到询问的不应当少于一百人,而且只有在最理想、最顺利的情况下才能办到。”柯托夫停了一下。“我们每个人过去都寻找过证人。询问了十六人居然能找到五个,而且都是铁证。”
“捷列霍夫抓住了铁木尔,他是自己去民警局的,不是别人找他,”聂斯捷伦科反驳说。
“列夫·伊凡诺维奇,别再兜圈子了,您心中完全有数,原告一方是有意拼凑的!”柯托夫气愤了。“离车站几米远的地方正好有两个特警队员在喝啤酒,这就像灌木丛里碰巧有一架大钢琴一样荒诞可笑。汽车在离车站四十米的地方爆炸。强烈的震荡,人们都惊呆了,过了好一会好奇的人才开始走近惨案发生的地点。可是已有醉意的银行职员却当即抓住铁木尔·扬季耶夫,拼命叫喊起来。为什么要抓住?是他霎时间记起小伙子带着背囊上车、却空手下车么?这不可笑么?而且每个证人我都能指出几处破绽。”
“经验丰富的律师已经指出了所有不合情理的地方。然而判决还是作出了。你也不必劝我,格里戈利。这个案子每个人都看得出,指控是伪造的。你的朋友聂斯捷伦科也已看出,他不过是在挑逗你而已。”古罗夫站起身来,在客厅里来回踱步。“看得出对他们每个人都抓了个什么把柄,可能是收集了一些材料,为招募他们作了准备。挑拨离间的立意打定以后,把材料翻出来,就跟这些人进行商谈,说是有件什么事,你心里有数,你帮我们揭露恐怖分子,我们就把你忘掉,往后你可以安心过日子。总之是老一套手法。时间定好了,角色分配好了,于是就动手干起来。而这些‘证人’无疑互相之间并不认识,每个人都以为只有他一人这么特殊。”
“但鲜花迷伊夫列夫除外,”斯坦尼斯拉夫说,“他一下子就叫我产生了警惕。伙计们,你们干的工作我又稍微重复了一下。这人确实纵酒无度和游手好闲。
“谢谢,”古罗夫用询问的目光看了看柯托夫,见他又擤了一次鼻涕,勉强说道:
“列夫·伊凡诺维奇,请允许我到最后再说几句。”
“好的。华连廷,你接着说,”古罗夫在长毛绒包面的单人沙发扶手上坐下来。
“科诺瓦洛夫·瓦西里·加夫里洛维奇,坐在汽车后座上,这时铁木尔上了车,坐在他身旁。此人四十岁,已婚,有两个孩子,以前是电气工程师,现在当司机,为白俄罗斯火车站附近的一些售货亭服务,我推测他的主要职业是当警卫。他体格强壮,在阿富汗打过仗,受伤后退伍。很顾家,能喝点酒,但不酗酒。他不喜欢‘黑小子’。在科诺瓦洛夫看来,阿富汗人也好,车臣人也好,都是一路货色。这人挺稳重,甚至城府根深,但又很健谈,这就值得警惕了。家庭生活富裕、但也仅限于此。有一辆‘日古力’3型汽车,但用车的多数是他妻子,她在米季诺的公共墓地工作,我们没上那儿去。科诺瓦洛夫跟特工部门的联系我实际上予以排除。他并未掌握侦查情报,工作,家庭,人情关系,我认为都有限。他可能有一个情妇,是售货亭的一个姑娘,他们就在那里解决一些迫切问题。”退休上校住了口,喝了点茶。
格里戈利咳了一声,意味深长地看了朋友一眼。聂斯捷伦科不耐烦地挥挥手。
“最好把你那长鼻子擦干净。我啥也没忘,让我歇口气。你扮你的鬼脸,我只好自己汇报。寄生虫!”
“你是个反犹太主义者。”柯托夫嘟囔了一句,扭过头去。
“格里戈利提醒得对,科诺瓦洛大的供词里有一处重大矛盾。”
“两处。”柯托夫纠正他,说道。
“列夫·伊凡诺维奇!”聂斯捷伦科无可奈何地摊开双手。
“都不是小孩,都当侦查员了,还像孩子一样吵嘴,”古罗夫笑了一笑,“你们白天没吵够么?”
“把我的思路打乱了,这丑八怪,”聂斯捷伦科嘟囔道。“好吧,当铁木尔上车时,后座上所有的位子都不空,科诺瓦洛夫身旁放着一个大背囊。于是证人把它拿开,给小伙子空出位子,可是这会儿他却断言他没法容忍那些黑小子。您吩咐我们别抓证人言语中的破绽,他这种奇怪举止我们听了就当耳旁风。可是科诺瓦洛夫本人却谈起这件事,长篇大论讲了半天。他说,就为这个背囊,律师在法庭上把人纠缠得疲惫不堪。为什么,干嘛,由于什么原因要这样?证人则肯定地说,他当时在看一本杂志,没有看清走到跟前的这个小伙子的嘴脸,因此才拿开背囊,空出位子。”
“然而科诺瓦洛夫不是应该拿开背囊,而是应该把它背上,因为下一站他就下车了。”斯坦尼斯拉夫说。
“不错,”聂斯捷伦科点点头说,“更奇怪的是他提前一个站下了车。他本该再坐一站,因为他住在沿公共汽车线路再往前的地方。科诺瓦洛夫对小伙子和他那个小背囊记得很清楚。为什么他的记性这么好,他解释说,小伙子长得很像个车臣人,而他的背囊则跟科诺瓦洛夫本人的背囊一模一样,只不过没有完全展开,只展开了三分之一。
“干得很出色。”斯坦尼斯拉夫说。
“科诺瓦洛夫的位子被伊夫列夫·爱德华·亚历山德罗维奇占了。当他坐下时,铁木尔的背囊碍事,于是小伙子把行李挪了一挪,稍稍压了一下邻座这位新乘客的脚。那人粗野地骂了一句,称铁木尔为‘黑屁股’,马上跳起身来,汽车一停就下了车。伊夫列大这人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他三十五岁,是个很内行的花匠,自种自卖,已婚,没有孩子,在多罗戈米洛沃公路边上有一个小小的别墅,种了0.12公顷的花,比植物园的花还漂亮。房子和花圃由两条大牧羊犬守卫,吃的东西不用从别人手上买。我们没有碰到伊夫列夫,他家里显然不和睦,女主人拒绝跟我们谈话。邻居们认为爱德华要么酗酒了,要么找女人去了,大约有一星期没见到他。来运花的是一辆‘伏尔加’汽车,花是批发出去的。我们未能查明汽车和司机。伊夫列夫有一辆‘莫斯科人’汽车,爆炸那一夭他干嘛要坐公共汽车,不清楚。白俄罗斯火车站附近的花贩子对伊夫列夫非常熟悉,对他看法不错,他们对他‘出卖别人’感到惋惜,但都说他对花十分内行,没有人比得上他。
“现在讲铁木尔在普列斯尼亚站跳下汽车时站在车门口的那个证人,他肯定地说,小伙子下车时手里什么都没拿。这人叫费季索夫·尤里·尤里耶维奇,三十五岁,离了婚,做点买卖,他说他目前从一家小店里离了职,另一家还没安排下来,住宅里总有一些闲来无事的人在那里逛荡,管段民警是他最好的朋友,因此这个费季索夫没法管束。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喝酒,交朋友,找女人。他似乎在阿富汗服过役,但未能核实。他邀请我们喝一杯,但断然拒绝谈恐怖活动和法院开庭的事,还试图打我的犹太朋友的耳光。他没有得逞,我看他的手得缠上绷带了。”
“斯坦尼斯拉夫,倒点茶,你只要不喝茶就会变得冷冰冰、干巴巴的了。”
“列夫·伊凡诺维奇没让喝嘛。”斯坦尼斯拉夫往茶杯里斟满凉茶,“诸位同事,我跟你们一样,让我去哪儿就去哪儿,但我不开口。”
古罗夫听侦查员争吵时无动于衷,仿佛他不在场似的,即或在场,也一门心思在想别的事。斯坦尼斯拉夫早已习惯了朋友为人处世的态度,聂斯捷伦科和柯托夫却感到气恼,但外表上并未显露出来。
“最后一个证人跟铁木尔同时下车,他目睹了汽车爆炸,便把小伙子交给了两个特警队员,这两个人当时正在离车站两步远的地方喝罐装啤酒。”
“这个证人叫捷列霍夫·谢苗·西多罗维奇,四十一岁,已婚,有个女儿,本人在商业银行当职员,”斯坦尼斯拉夫接着他的话说,“他肯定有一辆小汽车,他怎么会坐公共汽车,谁也不清楚。”
“这事许多人都清楚,”聂斯捷伦科反驳道,“银行有一个长期客户过生日。我们核实过。人们都喝了酒。捷列霍夫把他的‘奥迪’车留在银行旁边有人守卫的停车场。我认为证人不是冒充的,这些人形形色色,毫无联系,也不可能是情报网或联邦安全委员会的人,因为从公羊身上挤奶是毫无价值的事。我这位永远流鼻涕的搭档观点不同,让他说说看。”
柯托夫小心地擤了擤鼻涕,沉吟地说:
“上校说的我都同意,但是对于结论我认为谨慎一点为好。看来上面说的几个人中没有一个属于在编人员,也不属于情报网,然而他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受我们和联邦安全委员会的伙计们的支配,这是完全可能的。他们全都是冒充的,因为有人对他们施加压力。华连廷断言这些人形形色色,相互间毫无联系。所有的人都胆大包天,又都遵纪守法。斯坦尼斯拉夫,你看过侦查案卷,你说说看,询问过多少证人,发现了多少目击者?”
斯坦尼斯拉夫翻开记事本,瞥了一眼,说道:
“十六个。”
“可是受到询问的不应当少于一百人,而且只有在最理想、最顺利的情况下才能办到。”柯托夫停了一下。“我们每个人过去都寻找过证人。询问了十六人居然能找到五个,而且都是铁证。”
“捷列霍夫抓住了铁木尔,他是自己去民警局的,不是别人找他,”聂斯捷伦科反驳说。
“列夫·伊凡诺维奇,别再兜圈子了,您心中完全有数,原告一方是有意拼凑的!”柯托夫气愤了。“离车站几米远的地方正好有两个特警队员在喝啤酒,这就像灌木丛里碰巧有一架大钢琴一样荒诞可笑。汽车在离车站四十米的地方爆炸。强烈的震荡,人们都惊呆了,过了好一会好奇的人才开始走近惨案发生的地点。可是已有醉意的银行职员却当即抓住铁木尔·扬季耶夫,拼命叫喊起来。为什么要抓住?是他霎时间记起小伙子带着背囊上车、却空手下车么?这不可笑么?而且每个证人我都能指出几处破绽。”
“经验丰富的律师已经指出了所有不合情理的地方。然而判决还是作出了。你也不必劝我,格里戈利。这个案子每个人都看得出,指控是伪造的。你的朋友聂斯捷伦科也已看出,他不过是在挑逗你而已。”古罗夫站起身来,在客厅里来回踱步。“看得出对他们每个人都抓了个什么把柄,可能是收集了一些材料,为招募他们作了准备。挑拨离间的立意打定以后,把材料翻出来,就跟这些人进行商谈,说是有件什么事,你心里有数,你帮我们揭露恐怖分子,我们就把你忘掉,往后你可以安心过日子。总之是老一套手法。时间定好了,角色分配好了,于是就动手干起来。而这些‘证人’无疑互相之间并不认识,每个人都以为只有他一人这么特殊。”
“但鲜花迷伊夫列夫除外,”斯坦尼斯拉夫说,“他一下子就叫我产生了警惕。伙计们,你们干的工作我又稍微重复了一下。这人确实纵酒无度和游手好闲。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