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悲痛及丧亲
作者:乔丹?彼得森    更新:2024-03-24 16:21
  10.3 悲痛及丧亲


  面对空虚

  “当他们告诉我我丈夫吉姆在手术中死去的时候,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我当时只想找个小黑屋,缩成一团然后彻底睡过去。是不是有点儿不可思议?因为我所想做的和一个垂死的人没什么两样。但那时言语和情感都可能刺痛我,我只能麻痹自己。我担心自己会垮掉。我在吉姆死去两天后回到家中,所见的一切都让我心痛——他的衣服、他的吉他和所有的照片。现在两个月过去了,我稍稍好些了,但是依然难过。”


  以上是78岁的凯特的自白,她已经开始了寡居生活。


  失去亲人是一种普遍的经历,但其实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缺乏必要的准备。特别是在预期寿命长、死亡率逐渐降低的社会里,人们倾向于将死亡看作是一个反常的现象,而非必然。这种态度使得失去亲人的悲痛更加令人难以忍受。


  在这一节,我们将考虑丧亲和悲痛。我们会看到区分正常的悲痛和不健康的悲痛的困难,以及丧亲带来的后果。我们还会探讨丧葬礼仪,讨论人们如何为必将到来的死亡做好准备。


  死亡对生者的影响

  “在我们的文化中,只有婴儿死亡后会进行土葬,其他人死亡后都是要进行火化的。父亲去世的时候,我大哥在人群的注目下走向上面躺着父亲的柴堆,然后将其点燃。


  “父亲的躯体立刻被烈焰包围。当柴火燃尽后,我哥哥负责骨灰和骨头碎片的收殓工作,我们则都去洗了个澡。尽管经过了洗澡等一系列步骤,但在13天内,我们这些人作为死者的近亲仍然被认为是不洁的。


  “13天以后,我们饱餐了一顿。我们在餐桌中央放一粒花生米,以献给父亲的灵魂。吃完饭后,我们拿出礼物分给了周边的穷人。”


  在印度文化中,这种仪式代表了人们对逝者的纪念。还有人认为这样能够帮助逝者的灵魂到达死神所在的地方,而不是成为在世间游荡的孤魂野鬼。


  这种仪式是印度特有的,但它在对执行葬礼各环节的人选的谨慎规定和着重表达对死者的尊重上,和其他社会的丧葬有许多共同之处。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葬礼是表达悲痛的第一步。


  送别:最终的仪式

  学习目标10.7 分析葬礼在不同文化中的文化意义。


  在美国,丧葬的花销可不小。平均的丧葬仪式费用高达7 000美金,包括一口华丽的棺材,用豪华轿车将死者运送到公墓,遗体保存以及遗体告别等费用(Bryant, 2003; AARP, 2004)。


  葬礼之所以宏大,一定程度上是源于负责葬礼者的情感需求。他们通常是死者的近亲,希望证明自己对死者的爱,因此很容易被说服应当为死者选择“最好的”葬礼(Culver, 2003)。


  但从文化角度讲,葬礼的形式和婚礼一样,都是由风俗习惯决定的。一场葬礼不仅仅是向公众宣布某个人的死去,也是对死亡必然性的认同和对生命循环不息的接受。


  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对亡者的哀悼方式。


  一个人的死亡对爱他的人甚至整个社会来说都代表着一种重要的转变,因此与死亡有关的仪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死亡带给人们情绪上的巨大震撼,再加上商家的游说,常常导致人们对葬礼过度花费。


  在许多文化下,丧葬仪式都有自己传统的规范模式。在葬礼之前,人们会给遗体穿好特定的衣裳,再以某种方式将其保存好。葬礼通常包括宗教仪式典礼、致辞、某种形式的队列以及其他一些规范程序,比如天主教徒的“守灵”(wake)以及犹太教徒的七日“服丧”(shivah),此时亲戚朋友都会去拜会丧亲的家庭,并对死者表达敬意。


  不同国家的葬礼有所不同。在一些社会里,送葬者会以剃头表示悲痛,而在另一些地方,人们则会为了纪念死者而任凭头发生长。还有一些文化中,哀悼者甚至可能是被雇来哭丧的。有些文化的葬礼上会出现一些喧闹的仪式,而另一些文化下大家则习惯在葬礼上保持肃静的氛围。文化甚至决定了葬礼上的情绪表达,比如哭泣的次数和时间等(Peters, 2010; Hoy, 2013)。


  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上的葬礼中,哀悼者们往往会表现得很平静,因为他们相信只有在自己很平静的时候,上帝才能听得见祷告。与之相对的是,在非裔美国人的葬礼上,哀悼者要表现出他们的悲痛,葬礼允许参与者表现出他们的感受(Rosenblatt & Wallace, 2005; Collins & Doolittle, 2006; Walter, 2012)。


  在历史上,一些文化里曾经出现过相当极端的丧葬仪式。比如殉夫(suttee),这是一种传统的印度殉葬仪式,现在已经被法律禁止。在这种仪式中,寡妇要主动跳入燃烧丈夫尸体的烈火中,这些烈火被看作是其丈夫身体的一部分。


  最后,无论不同文化下的丧葬仪式有多大差异,葬礼都有一个共通的功能,即作为某位死者生命终结的标志,也为生者提供一个正式的机会,让他们聚在一起,分担悲伤并互相安慰。


  丧亲与悲痛


  学习目标10.8 描述生者对死亡的反应和应对方式。


  悲伤的消息像巨浪一样席卷了全世界:美国传奇歌手“王子”(Prince)逝世了,享年57岁。作为一位唱片销量以亿计、世界巡演票房收入数十亿美元的流行明星,“王子”可以说是英年早逝。


  “王子”的逝世引发了全球性的悲痛。纪念活动在许多国家展开,政要和名流纷纷献上悼念的礼物。很多地方都举行了音乐悼念仪式,他的唱片销量再创新高。


  从研究到实践火葬的兴盛


  当你死后,你的身体将会被如何处理?直到大约20年前,大部分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会被土葬。土葬是将遗体放在木质或金属的容器中,然后埋进地里。进行土葬的遗体通常会被安置在一片墓地中,且人们会用石质或是金属的纪念物对其位置加以标记。在人们逝世之后,遗体首先会被注射防腐剂来减缓其分解速度,使之能够保存足够的时间,让参加葬礼的人完成吊唁和葬礼,但最终依然没有什么能够阻止遗体的分解(Sanburn, 2013)。


  火葬利用集中的热量和火焰大幅加速遗体的分解,在约一个小时内就能实现其在地下多年才能完成的过程。由此,遗体被压缩成灰、矿物质和骨头碎片混合的小堆,较大的骨头碎片会再次被粉碎。在美国的历史上,很大程度上因为囿于传统和宗教的制约,火葬一直不如土葬受欢迎。但在20年间,火葬开始渐渐流行开来:美国的火葬率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不足25%上升到2012年的近50%,据预计,这一比值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还会继续增长(Defort, 2012)。


  为什么人们的偏好突然从土葬转向火葬了呢?这主要源于人们出自经济方面的考虑。2008年经济衰退之后,美国人开始趋于节俭,而火葬的成本远远低于土葬,大约只占后者的1/3。但其他因素也同样起到了作用,比如日益增加的人口迁移。在大多数人生老病死都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时代,土葬富有更多的意义。而当人们越来越多地离开故乡外出求学、工作、退休,并最终在另一处不同的土地上逝去时,人们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选定土葬的地点(Dickinson, 2012; Sanburn, 2013)。


  火葬不仅成了土葬的替代选择,也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富有创造性和个人化的方式来纪念逝者的一生。火化后的遗骸可以存放于各种美丽的容器中,做成珠宝,也可以用于栽培树苗,或是播撒在某些有特殊意义的地方,甚至还可以变成珊瑚礁,或被发射到太空中。但火葬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即没有一个长存的纪念碑。由于没有特定的埋葬地点,逝者的后代也无处探访他们祖先的安息之地(Roberts, 2010)。


  当你逝世之后,你是更愿意选择土葬还是火葬?为什么?

  在深爱的人死去后,对尚存于世的人来说将有一段随之而来的痛苦的适应期,其中包含丧亲和悲痛。丧亲(bereavement)是指对某个人死亡这一客观事实的承认和接受,而悲痛(grief)则是指对他人去世的一种情感反应。


  悲痛的第一阶段通常伴随着震惊、麻木、质疑或完全否定。尽管痛苦一直存在,并相继引发悲痛、恐惧、深度悲伤和忧虑等情绪,但人们经常会回避客观事实,试图按照以往的方式继续生活。从某些方面来看,这种心理状态可能是有益的,因为它能帮助生者顺利地安排丧葬事宜并完成其他此刻在心理上感觉困难的任务。一般而言,人们会在几天或几周之内渡过这一阶段。


  在悲痛的第二阶段,人们开始正视死亡,并意识到他们失去的程度。他们完全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并开始承认自己将与死者永久分离的现实。哀悼者可能会陷入极度的悲伤甚至抑郁中,这也是此类情形中人们常会出现的情绪反应。他们可能会想念死去的亲人,情绪表现逐渐从不耐烦转到没精打采。然而,此时他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死者的实际关系,无论曾经是很好还是很糟。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会逐渐从与至爱亲人的痛苦联结中解脱出来(de Vries et al., 1997; Norton & Gino, 2014)。


  悲痛的第三阶段是适应阶段。丧失亲人的生者将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并重新建立新的同一性身份,比如失去丈夫的女性把自己定位成单身者而不是寡妇,尽管这么做可能会让她们感受到强烈的悲痛。


  在第四阶段,绝大多数人都能从悲痛中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他们会与旁人建立新的关系,有些人甚至发现应对死亡的经历激发了他们的自我成长。他们变得更加自立,更加懂得珍惜生活。


  不过要记住,并非每个人都会以同样的方式或顺序渡过悲伤时期。人们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的巨大个体差异,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人格特点、与死者的关系或是丧亲后独立生活的可能性等。


  实际上,多数经历丧亲之痛的人都有相当好的心理韧性,即便在所爱之人过世之后,他们也还是能很快体验到快乐等强烈的正性情绪。心理学家乔治·博南诺(George Bonanno)对丧亲所做的大量研究表明,从进化的角度来说,人类能够顺利应对丧亲带来的痛苦,并在那之后继续好好生活。他并不认为哀悼有固定的阶段,并认为多数人都可以在丧亲之后继续正常的生活(Bonanno, 2009; Mancini & Bonanno, 2012; McCoyd & Walter, 2016)。


  在亲人或朋友死亡以后,人们都会经历一个痛苦的丧亲和悲痛过程。图中的这些人正在为一位死于敌人炮击的朋友默哀。


  区分过分悲痛和正常悲痛 尽管社会对区分过分悲痛与正常悲痛有很多参考标准,但更细致的研究表明,这些假设大都不正确。悲痛持续的时间长短并没有特定的限制,尤其是那种“悲伤应该在配偶死亡一年后结束”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对有些人来说,沉浸在丧亲悲痛的时间可能要比一年长得多。有一些人会经历复杂性悲痛(complicated grief),有时也叫作持续悲痛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这是一种持续数月乃至数年都无法止息的悲伤。大约有15%的人在丧亲后会体验到复杂性悲痛(Piper et al., 2009; Schumer, 2009; Zisook & Shear, 2009)。


  而另一些人可能会表现出不完全悲痛(incomplete grief),这是一种个体在亲人去世后始终挥之不去的悲痛形式,它是由人们在丧亲后无法有效悲痛造成的。人们在当时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真实的痛苦,抑或缺乏悲痛的社会“许可”。例如,一个没有向父母坦承性取向的同性恋青少年在遭遇恋人的死亡后可能会被迫隐藏他的悲痛。而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悲痛,只会让其悲痛的过程愈加痛苦。


  研究同样推翻了“丧亲会带来普遍的抑郁”这一观点,只有15%~30%的人在丧亲后会表现出相对严重的抑郁(Bonanno et al., 2002; Hensley, 2006)。


  同样,人们通常认为在最初面对亲人死亡时没有表现出悲痛的人是不愿正视现实,在其后的日子里,他们更可能出现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那些在丧亲后即刻表现出抑郁的人随后最容易遇到健康和适应性问题(Boerner, Wortman, & Bonanno, 2005)


  丧亲和悲痛的后果 在某种意义上,死亡是具“传染性”的,许多证据表明,寡居个体存在很大的死亡风险。一些研究表明,在丧偶后的第一年,个体死亡的风险是正常状态下的7倍,其中丧偶男性和丧偶年轻女性的死亡风险最大。再婚可以降低他们的死亡风险,对丧偶男性尤其有效,尽管暂时还未找到具体原因(Martikainen & Valkonen, 1996; Aiken, 2000)。


  如果一个人本身就常常表现出不安、焦虑或恐惧的状态,那么丧亲更可能导致他们产生抑郁或其他的负性结果,这也增加了他们寻求有效应对手段的难度。此外,与一直和死者关系稳定的人相比,与死者生前关系不稳定的人在死者去世后可能会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那些高度依赖死者的亲人更容易在亲人亡故后陷入困境,同样的情形也会发生在那些过分悲痛的人身上。


  如果缺乏来自家庭、朋友或其他团体等方面的社会支持,丧亲之人就更可能会觉得孤独,也因此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最终,无法为死亡赋予意义——比如感激生命的个体,会表现出更差的适应能力(Nolen-Hoeksema, 2001; Nolen-Hoeksema & Davis, 2002; Torges, Stewart, & Nolen-Hoeksema, 2008)。


  亲人的突然死亡同样会影响人们悲痛的进程。相比事先能够预料的死亡,亲人意外死亡将使生者更难以接受。一项研究发现,许多经历亲人突然死亡的人在4年后仍然没有完全恢复。主要原因是突然的、无预料的死亡往往都是暴力行为导致的后果,暴力行为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发生率尤其高(Burton, Haley, & Small, 2006; De Leo et al., 2014)。


  从社会工作者的视角看问题


  为什么新近丧偶的人会有更高的死亡风险?为什么再婚可能会降低这种风险?


  如前文提到的,儿童可能需要特别的帮助来理解和悼念至爱亲人的离世(见“成为发展心理学知识的明智运用者”专栏)。


  像脸书这样的社交网络为大众哀悼提供了一种方法。


  成为发展心理学知识的明智运用者帮助孩子应对悲痛的方法

  年幼儿童对死亡的理解有限,所以他们在面对悲痛时需要特别的帮助。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策略:


  · 坦诚相对。不要说已经死去的人只是“睡着了”或“去了一个遥远的地方”。采用与儿童年龄相符的语言告诉他们真相,委婉但清楚地指出死亡的终结性和不可逆性。


  · 鼓励表达悲痛。不要对孩子说别哭或克制情绪。相反,告诉他们感觉很难过才是正常的,而且他可能会永远想念死去的人。鼓励他们画一幅画、写一封信,或者用其他的方式表达感受。


  · 反复向孩子强调他们没有错。儿童有时会把所爱之人的死亡归咎到自己身上——他们很容易对亲人的死亡做出错误归因,即认为如果自己没有犯错,亲人就不会死去。


  · 认识到儿童表达悲痛的方式是多样的、难以预期的。儿童在亲人死亡的初期可能并不会表现出悲痛,但随后他们可能会莫名其妙地变得心烦意乱,或是表现出吸吮手指、想和父母同睡等退行行为。


  · 孩子可能会对那些讲述死亡的儿童书感兴趣。


  回顾、检测和应用回顾

  学习目标10.7 分析葬礼在不同文化中的文化意义。


  个体死亡以后,大多数文化都有一套特定的丧葬习俗来缅怀逝世的社会成员。葬礼仪式对帮助人们应对亲人死亡、认识到自身死亡的必然性以及树立对日后生活的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10.8 描述生者对死亡的反应和应对方式。


  丧亲是指失去所爱的亲人;悲痛是指针对这一丧失产生的情绪反应。对许多人来说,悲痛要先后经历否认、悲痛和适应三个阶段。关于“正常”悲痛的性质和时长的常见说法已被证明是错误的。悼念期的长度和强度因人而异。


  自我检测


  1.现代的美国式葬礼盛大且昂贵,这是因为____。


  a.美国社会习俗基本决定了葬礼的复杂及昂贵

  b.活着的人想要为他们所爱的人提供“最好”的葬礼

  c.典型美国式葬礼上会出现大量的送葬者


  d.活着的人想要展示自己的富有和社会地位

  2.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葬礼的一个主要目的是____。


  a.鼓励生者更好地看待未来的临终


  b.用盛大的送别来激励临终者


  c.为生者提供一个表达悲痛的机会

  d.用书写或录制的方式让临终者表达最后的想法

  3.在悲痛的最后一个阶段,人们倾向于____。


  a.达到适应阶段,重新拾起生活的片段并建构新的社会身份


  b.如果痛苦太难熬,他们就会变得麻木


  c.通过否认来回避真正的现实

  d.遭受很深的不快甚至是抑郁


  4.缺乏____的丧亲者最容易体验到孤独,他们在亲人死亡后产生负性后果的风险极高。


  a.矛盾


  b.仪式


  c.独立


  d.社会支持


  应用于毕生发展


  为什么美国社会中的很多人不愿思考或谈论死亡,而其他文化下的许多人能更自然地面对这些事情?总结

  我们在本章最开始提到的那位68岁的女士爱丽丝,在死亡来临前放弃了治疗,她不想死在医院的病床上,也不想举办正式的葬礼。她决定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离开人世,希望回到家,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死去,并以传统的爱尔兰守灵仪式来纪念她的一生而不是哀悼她的死亡。她详细策划了包括音乐、朗诵和饮食在内的守灵仪式的每一个细节,以减轻家人的负担,并且留出充分的时间向她所爱的人说再见。这是爱丽丝最后的聚会,也是她个人史诗的终章!

  10.1 毕生发展中的死亡和临终


  · 爱丽丝能够正视自己的死亡并且为之做好了准备。


  · 68岁的爱丽丝显然认为她的生命是值得纪念的。


  · 她试着提前预测和处理家人对她将要死去这一事实的感受。


  10.2 直面死亡

  · 爱丽丝似乎成功地度过了临终的几个阶段。


  · 她决定为自己的生存或死亡做决定,比如选择签署“不必进行施救”预嘱。


  · 爱丽丝似乎完全没有考虑过辅助性自杀,她更愿意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在家中自然死亡。


  · 经过慎重的考虑,爱丽丝决定不在医院中死去。


  10.3 悲痛和丧亲之痛


  · 爱丽丝理解葬礼仪式的重要性,并着手策划了自己的爱尔兰守灵仪式。


  · 她显然已经预料到家人和朋友会在她死后经历悲伤,因此策划了一个强调纪念她的一生而非哀悼她的死亡的活动。


  · 很明显,爱丽丝独自承担了向女儿和朋友们坦陈自己即将死亡这一艰难的任务。


  教育工作者会怎么做?

  为医疗服务者提供的死亡教育应该主要包括哪些类型的话题?对业外人士的培训又应该着重于哪些方面?


  医疗保健工作者会怎么做?

  哪个标准对决定是否终止治疗来说最为重要?这个标准会因文化而异吗?

  政策制定者会怎么做?

  政府应该通过“在遭遇绝症或极度疼痛时,个体可以决定是否继续治疗”这类政策吗?这属于法律问题还是个人良知问题?


  你会怎么做?

  你会如何为亲人选择死亡的地点?是选择医院看护、家庭看护还是临终看护?为什么?你还有更好的地点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