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助是我们人生的开始
作者:乔丹?彼得森 更新:2024-03-24 00:25
无助是我们人生的开始
悲观现象的核心是另外一个现象——无助感(helplessness),所谓无助感是指无论你怎么做都无法改变你的命运。举个例子,如果我说,只要你翻到本书第104页,我就给你1 000元,你很可能会去做。但是,如果我说,只要你可以用意志力去收缩你的瞳孔,我就给你1 000元,你可能也想去做,但不会成功,因为你无法收缩瞳孔。对收缩瞳孔这件事,你就是无助的。
生命一开始就是无助的。初生的婴儿无法做任何事,几乎所有的行为都是反射行为,虽然他一哭妈妈就会来,但这并不表示他控制了妈妈来不来的行为。他的哭只是对痛苦或不舒服的一个反射反应,他对要不要哭完全没有选择的余地。初生婴儿只有一个行为勉强算得上可以自主控制——吸吮。人生快要走到尽头时也常常又回到这种无助的阶段,我们可能会失去行走的能力,可能会失去自两岁以来就有的控制大小便的能力,可能会失去使用语言的能力,甚至可能会失去思考的能力……
从出生到死亡,我们逐渐脱离无助而习得了个人控制(personal control)。个人控制指的是用自主的行为去改变命运,它和无助感是相反的。在婴儿期的头3~4个月,随着婴儿手和脚逐渐变得可以自主控制,父母就会发现:婴儿的哭也变成可以自主控制的了,他现在可以用哭来控制妈妈,要她来时就大哭。到婴儿1岁时,他已实现了自主控制的两个奇迹:走出第一步和说出第一个字。假如这个孩子具备最基本的心理和身体发展条件的话,在以后的数年里,他会逐渐地摆脱无助感,让个人控制能力成长起来。
人生有许多事是无法由我们控制的,比如眼睛的颜色、种族、美国西部的干旱。但是,人生还是有一大部分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包括我们如何生活,如何跟别人相处,如何谋生。
对生命的想法其实可以提升或降低我们对生命的控制力。我们的思想其实不仅仅是对事件的反应,它还会改变事情所在的情境。例如,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是无助的,发挥不了任何影响,那这种“我怎么做都没用”的思想就会阻止人们采取行动,所以人们就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了老师、环境,甚至是孩子的同伴。当人们高估了自己的无助感时,其他力量就会左右孩子的前途。
在这本书的后面,我们会看到如果仔细地权衡,轻度的悲观是有用的。但是25年的研究使我相信,习惯性的悲观想法会使更多不顺利的事降临到我们头上。而且这种想法会使我们很容易陷入抑郁状态,使我们不能发挥出原有的能力。悲观的预言常常是自我实现的。
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我以前教书的那所大学里一名英国文学系的女生。前三年,她的指导教授非常关心她,爱护她,老师的支持加上她自己的优秀使她得到了奖学金,可以去英国进修一年。当她回来时,她的研究兴趣从狄更斯转移到了英国早期的小说家,尤其是简·奥斯汀。研究狄更斯是她原来指导教授的专长,而研究简·奥斯汀是另一位教授的专长。她的指导教授本想说服她继续研究狄更斯,但说服不成后也接受了她的坚持,让她以简·奥斯汀作为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并且同意与另一位教授共同指导她。
在她答辩前,她原来的指导教授给答辩委员送了一张条子,指责这位女生论文抄袭。他指控这位女生引用了两段论述简·奥斯汀少年时期创作的文章,却未注明出处。抄袭在学术界是很严重的罪名,这位女生的奖学金,她大学能不能毕业,甚至她的前途,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当她看到教授指责她抄袭的那两段时,她回想起来这两段论点都是她从与这位教授的闲谈中得到的。事实上,这位教授从来没有提过他在哪本书上得到这样的看法,这让这位女生以为这些看法来源于教授自己。很明显,这位女生成了她老师嫉妒心的牺牲品。
大多数人遭遇此事都会感到愤怒,会找证据来证明自己是无辜的,但是这位女生不会。她悲观的思维习惯主宰着她,她认为答辩委员会的委员一定会认为她有错。她告诉自己,她没有办法举出反证,因为这件事变成了她和他的对抗,而他是教授。她不去找证据来反驳教授,而是从内心崩溃了,她认为都是自己的错,即使她能证明这位教授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看法也没有用,最主要是她“偷”了这个看法,因为她没有注明这个看法来源于教授。她认为自己的确有欺骗之嫌,说不定她一直都是个骗子,只是自己以前未发觉罢了。
现在看来,我们会觉得她这样责怪自己很不可思议,因为她显然是无辜的。但是研究指出,有悲观思维习惯的人常常会把一点不顺利转变成大灾难。其中一种方式就是把自己的无辜转变成有罪。这位女生在脑海中拼命去搜索符合她现在罪名的记忆:她初中一年级时曾抄过同学的答案;在英国时,有人误以为她来自有钱人家,而她没去纠正;现在是论文“抄袭”。她在论文答辩时保持了沉默,以至于没有拿到学位。
这个故事并没有一个好的结局。在后来的10年里,她以当售货员为生,不再写作,甚至不再读书,她到现在还在为自己认为的罪过付出着代价。
她其实并没有罪,只是有着人类的通病:习惯性的悲观思维模式。如果她对自己说“我是被陷害的,是那个嫉妒我的人设计圈套来害我的”,那她可能会站起来大声说出自己的故事,为自己辩白,而这位教授以前曾经因为类似事件而被另一个学校解聘的事也会浮出水面,她很有可能荣耀地毕业。
悲观的思维模式不一定永远不能改变。心理学在过去几十年最显著的发现就是:人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思考模式。
悲观现象的核心是另外一个现象——无助感(helplessness),所谓无助感是指无论你怎么做都无法改变你的命运。举个例子,如果我说,只要你翻到本书第104页,我就给你1 000元,你很可能会去做。但是,如果我说,只要你可以用意志力去收缩你的瞳孔,我就给你1 000元,你可能也想去做,但不会成功,因为你无法收缩瞳孔。对收缩瞳孔这件事,你就是无助的。
生命一开始就是无助的。初生的婴儿无法做任何事,几乎所有的行为都是反射行为,虽然他一哭妈妈就会来,但这并不表示他控制了妈妈来不来的行为。他的哭只是对痛苦或不舒服的一个反射反应,他对要不要哭完全没有选择的余地。初生婴儿只有一个行为勉强算得上可以自主控制——吸吮。人生快要走到尽头时也常常又回到这种无助的阶段,我们可能会失去行走的能力,可能会失去自两岁以来就有的控制大小便的能力,可能会失去使用语言的能力,甚至可能会失去思考的能力……
从出生到死亡,我们逐渐脱离无助而习得了个人控制(personal control)。个人控制指的是用自主的行为去改变命运,它和无助感是相反的。在婴儿期的头3~4个月,随着婴儿手和脚逐渐变得可以自主控制,父母就会发现:婴儿的哭也变成可以自主控制的了,他现在可以用哭来控制妈妈,要她来时就大哭。到婴儿1岁时,他已实现了自主控制的两个奇迹:走出第一步和说出第一个字。假如这个孩子具备最基本的心理和身体发展条件的话,在以后的数年里,他会逐渐地摆脱无助感,让个人控制能力成长起来。
人生有许多事是无法由我们控制的,比如眼睛的颜色、种族、美国西部的干旱。但是,人生还是有一大部分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包括我们如何生活,如何跟别人相处,如何谋生。
对生命的想法其实可以提升或降低我们对生命的控制力。我们的思想其实不仅仅是对事件的反应,它还会改变事情所在的情境。例如,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是无助的,发挥不了任何影响,那这种“我怎么做都没用”的思想就会阻止人们采取行动,所以人们就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了老师、环境,甚至是孩子的同伴。当人们高估了自己的无助感时,其他力量就会左右孩子的前途。
在这本书的后面,我们会看到如果仔细地权衡,轻度的悲观是有用的。但是25年的研究使我相信,习惯性的悲观想法会使更多不顺利的事降临到我们头上。而且这种想法会使我们很容易陷入抑郁状态,使我们不能发挥出原有的能力。悲观的预言常常是自我实现的。
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我以前教书的那所大学里一名英国文学系的女生。前三年,她的指导教授非常关心她,爱护她,老师的支持加上她自己的优秀使她得到了奖学金,可以去英国进修一年。当她回来时,她的研究兴趣从狄更斯转移到了英国早期的小说家,尤其是简·奥斯汀。研究狄更斯是她原来指导教授的专长,而研究简·奥斯汀是另一位教授的专长。她的指导教授本想说服她继续研究狄更斯,但说服不成后也接受了她的坚持,让她以简·奥斯汀作为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并且同意与另一位教授共同指导她。
在她答辩前,她原来的指导教授给答辩委员送了一张条子,指责这位女生论文抄袭。他指控这位女生引用了两段论述简·奥斯汀少年时期创作的文章,却未注明出处。抄袭在学术界是很严重的罪名,这位女生的奖学金,她大学能不能毕业,甚至她的前途,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当她看到教授指责她抄袭的那两段时,她回想起来这两段论点都是她从与这位教授的闲谈中得到的。事实上,这位教授从来没有提过他在哪本书上得到这样的看法,这让这位女生以为这些看法来源于教授自己。很明显,这位女生成了她老师嫉妒心的牺牲品。
大多数人遭遇此事都会感到愤怒,会找证据来证明自己是无辜的,但是这位女生不会。她悲观的思维习惯主宰着她,她认为答辩委员会的委员一定会认为她有错。她告诉自己,她没有办法举出反证,因为这件事变成了她和他的对抗,而他是教授。她不去找证据来反驳教授,而是从内心崩溃了,她认为都是自己的错,即使她能证明这位教授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看法也没有用,最主要是她“偷”了这个看法,因为她没有注明这个看法来源于教授。她认为自己的确有欺骗之嫌,说不定她一直都是个骗子,只是自己以前未发觉罢了。
现在看来,我们会觉得她这样责怪自己很不可思议,因为她显然是无辜的。但是研究指出,有悲观思维习惯的人常常会把一点不顺利转变成大灾难。其中一种方式就是把自己的无辜转变成有罪。这位女生在脑海中拼命去搜索符合她现在罪名的记忆:她初中一年级时曾抄过同学的答案;在英国时,有人误以为她来自有钱人家,而她没去纠正;现在是论文“抄袭”。她在论文答辩时保持了沉默,以至于没有拿到学位。
这个故事并没有一个好的结局。在后来的10年里,她以当售货员为生,不再写作,甚至不再读书,她到现在还在为自己认为的罪过付出着代价。
她其实并没有罪,只是有着人类的通病:习惯性的悲观思维模式。如果她对自己说“我是被陷害的,是那个嫉妒我的人设计圈套来害我的”,那她可能会站起来大声说出自己的故事,为自己辩白,而这位教授以前曾经因为类似事件而被另一个学校解聘的事也会浮出水面,她很有可能荣耀地毕业。
悲观的思维模式不一定永远不能改变。心理学在过去几十年最显著的发现就是:人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思考模式。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