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什么是悲观,什么是乐观 第1章 悲观者与乐观者的画像
作者:乔丹?彼得森 更新:2024-03-24 00:24
身边的悲喜故事
初为人父的爸爸看着刚从医院抱回来、在摇篮里熟睡的女儿,心中充满了敬畏与感恩,他的女儿是如此完美。婴儿睁开了眼睛,凝视着上方。这位爸爸叫着婴儿的名字,以为她会转头过来看他,但是婴儿的眼睛一动不动。
他拿起摇篮边的小铃铛,用力摇响,婴儿的眼睛还是没有转过来。他的心跳开始加速,他赶紧跑到卧室,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他的妻子。“她对声音完全没反应,她好像听不到。”
“我想她应该没事……”他妻子披上睡袍来到婴儿的房间。
她叫着婴儿的名字,摇着铃铛,拍着手掌——都没反应。最后,她把婴儿抱了起来。一抱起来,婴儿立刻扭动起来,嘴里发出“咕咕”的声音。
“我的天,她是个聋子!”爸爸说。
“她不是,”妈妈说,“我想现在下判断还太早了,她刚从医院回来,她的眼睛还不能凝视呢!”
“但是即使你很用力地拍手,她的眼睛都没有反应。”
妈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育儿指南。“看看书上怎么说吧!”她说。她找到“听觉”这一章,念了起来:“如果新生的婴儿没有被突发的响声吓到,或者没有转头看发声的地方,不要担心,新生婴儿的惊吓反射和对声音的注意力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发育完成。你可以让儿科医生测试孩子的听力,看他的神经有没有问题。”
“怎么样?”妈妈说,“书上的解释让你好过一点了吗?”
“没有,”爸爸说,“这本书没有提到其他的可能性,例如这个婴儿可能是个聋子。我只知道我的孩子听不见声音,对这件事我有最坏的考虑,或许因为我爷爷是个聋子。如果这么可爱的孩子是个聋子的话,那肯定都是我的错,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喂,等一下,”妻子说,“你未免太快就绝望了吧!星期一一早我们就打电话给儿科医生,把孩子抱去检查一下。现在先放宽心,来,你先抱着孩子,我来把她的小床整理一下。”
这位爸爸虽然接过孩子,但当他妻子一忙完,他立刻把孩子交了回去。整个周末他都无心准备下星期上班要用的文件。他跟着他妻子在屋里走来走去,嘴里咕哝着:“假如这孩子是聋子的话,她这一辈子就完了……”他只想到最坏的可能性:没有听力,不会说话,他的漂亮宝贝将永远被隔绝在社交生活之外,被关在一个没有声音的孤独世界里。到星期天晚上,他的心情已经坠入了最深的谷底。
这位妈妈留言给医生,希望星期一一早去看医生。然后,她整个周末都在运动、看书,并想办法使她先生冷静下来。
儿科医生的检查显示婴儿的听力完好,但是这位爸爸的心情仍然很低落。直到一个星期之后,婴儿被路过的卡车排气管发出的巨响吓到以后,他的心情才逐渐好起来,开始逗弄他的宝贝女儿。
这对父母对这个世界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不管什么事发生到爸爸头上,他都立刻想到最坏的一面:破产进监狱、离婚、被炒鱿鱼,他的健康也因此而受损。妈妈则是另一个极端,看事情都看好的一面,对她来说,坏事只是暂时的,是一个挑战,最终都会被克服。所以遇到挫折时,她可以养精蓄锐,很快恢复,重新出发。她的身体也非常健康。
我研究这种悲观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已经25年了。悲观的人认为遇到坏事都是自己的错,这件事会毁掉他的一切,会持续很久。乐观的人在遇到同样的厄运时,会认为现在的失败是暂时性的,每个失败都有它的原因,不全是自己的错,也可能是环境、运气或其他人为因素导致的结果。这种人不会被失败击倒。在面对恶劣环境时,他们会把它看成一种挑战,更努力地去克服它。
这两种思考习惯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无数的研究告诉我们,悲观的人很容易放弃,常常陷入抑郁。这些实验显示,乐观的人在学校的成绩比较好,在工作上和球场上的表现也比较好,他们常常超越能力倾向测验(aptitude test)所预测的上限。乐观的人通常比悲观的人更容易在竞聘中胜出。他们的健康状况一般来说都很好,年纪大时,也不会像大多数人那样有很多病痛。实验证据甚至指出他们比一般人更长寿。
在测验过成千上万的人后,我发现竟有这么多的人是悲观的,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有严重的悲观倾向。我知道很难判断一个人是否悲观,很多人生活在悲观的阴影下,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悲观的。测验的方法可以从他的谈话中分析出悲观的特质来。事实上,其他人也可以从悲观者谈话中所反映出的消极性来感知他的悲观特质。
悲观的态度看起来好像是根深蒂固的,但我发现悲观其实是可以改变的。悲观者其实可以学习成为乐观者,而且不是通过那些无聊的方式,像吹快乐的口哨或一直重复着“每一天,每一件事都会越来越好”的咒语。他们可以学习新的认知方式,这些方式跟市面上大肆宣传的那些不实的方式不同,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在实验室和临床医疗中发现的,并且经过了严谨的验证,是确实有效的。
这本书可以帮你检查一下你是否有悲观的倾向。如果你有,或者你关心的人有此倾向,那么,这本书也给你介绍了对很多人都有效的方法,以摆脱这个长期的坏习惯,以及伴随悲观而来的抑郁症。它让你在失败时,有选择光明的机会。
初为人父的爸爸看着刚从医院抱回来、在摇篮里熟睡的女儿,心中充满了敬畏与感恩,他的女儿是如此完美。婴儿睁开了眼睛,凝视着上方。这位爸爸叫着婴儿的名字,以为她会转头过来看他,但是婴儿的眼睛一动不动。
他拿起摇篮边的小铃铛,用力摇响,婴儿的眼睛还是没有转过来。他的心跳开始加速,他赶紧跑到卧室,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他的妻子。“她对声音完全没反应,她好像听不到。”
“我想她应该没事……”他妻子披上睡袍来到婴儿的房间。
她叫着婴儿的名字,摇着铃铛,拍着手掌——都没反应。最后,她把婴儿抱了起来。一抱起来,婴儿立刻扭动起来,嘴里发出“咕咕”的声音。
“我的天,她是个聋子!”爸爸说。
“她不是,”妈妈说,“我想现在下判断还太早了,她刚从医院回来,她的眼睛还不能凝视呢!”
“但是即使你很用力地拍手,她的眼睛都没有反应。”
妈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育儿指南。“看看书上怎么说吧!”她说。她找到“听觉”这一章,念了起来:“如果新生的婴儿没有被突发的响声吓到,或者没有转头看发声的地方,不要担心,新生婴儿的惊吓反射和对声音的注意力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发育完成。你可以让儿科医生测试孩子的听力,看他的神经有没有问题。”
“怎么样?”妈妈说,“书上的解释让你好过一点了吗?”
“没有,”爸爸说,“这本书没有提到其他的可能性,例如这个婴儿可能是个聋子。我只知道我的孩子听不见声音,对这件事我有最坏的考虑,或许因为我爷爷是个聋子。如果这么可爱的孩子是个聋子的话,那肯定都是我的错,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喂,等一下,”妻子说,“你未免太快就绝望了吧!星期一一早我们就打电话给儿科医生,把孩子抱去检查一下。现在先放宽心,来,你先抱着孩子,我来把她的小床整理一下。”
这位爸爸虽然接过孩子,但当他妻子一忙完,他立刻把孩子交了回去。整个周末他都无心准备下星期上班要用的文件。他跟着他妻子在屋里走来走去,嘴里咕哝着:“假如这孩子是聋子的话,她这一辈子就完了……”他只想到最坏的可能性:没有听力,不会说话,他的漂亮宝贝将永远被隔绝在社交生活之外,被关在一个没有声音的孤独世界里。到星期天晚上,他的心情已经坠入了最深的谷底。
这位妈妈留言给医生,希望星期一一早去看医生。然后,她整个周末都在运动、看书,并想办法使她先生冷静下来。
儿科医生的检查显示婴儿的听力完好,但是这位爸爸的心情仍然很低落。直到一个星期之后,婴儿被路过的卡车排气管发出的巨响吓到以后,他的心情才逐渐好起来,开始逗弄他的宝贝女儿。
这对父母对这个世界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不管什么事发生到爸爸头上,他都立刻想到最坏的一面:破产进监狱、离婚、被炒鱿鱼,他的健康也因此而受损。妈妈则是另一个极端,看事情都看好的一面,对她来说,坏事只是暂时的,是一个挑战,最终都会被克服。所以遇到挫折时,她可以养精蓄锐,很快恢复,重新出发。她的身体也非常健康。
我研究这种悲观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已经25年了。悲观的人认为遇到坏事都是自己的错,这件事会毁掉他的一切,会持续很久。乐观的人在遇到同样的厄运时,会认为现在的失败是暂时性的,每个失败都有它的原因,不全是自己的错,也可能是环境、运气或其他人为因素导致的结果。这种人不会被失败击倒。在面对恶劣环境时,他们会把它看成一种挑战,更努力地去克服它。
这两种思考习惯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无数的研究告诉我们,悲观的人很容易放弃,常常陷入抑郁。这些实验显示,乐观的人在学校的成绩比较好,在工作上和球场上的表现也比较好,他们常常超越能力倾向测验(aptitude test)所预测的上限。乐观的人通常比悲观的人更容易在竞聘中胜出。他们的健康状况一般来说都很好,年纪大时,也不会像大多数人那样有很多病痛。实验证据甚至指出他们比一般人更长寿。
在测验过成千上万的人后,我发现竟有这么多的人是悲观的,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有严重的悲观倾向。我知道很难判断一个人是否悲观,很多人生活在悲观的阴影下,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悲观的。测验的方法可以从他的谈话中分析出悲观的特质来。事实上,其他人也可以从悲观者谈话中所反映出的消极性来感知他的悲观特质。
悲观的态度看起来好像是根深蒂固的,但我发现悲观其实是可以改变的。悲观者其实可以学习成为乐观者,而且不是通过那些无聊的方式,像吹快乐的口哨或一直重复着“每一天,每一件事都会越来越好”的咒语。他们可以学习新的认知方式,这些方式跟市面上大肆宣传的那些不实的方式不同,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在实验室和临床医疗中发现的,并且经过了严谨的验证,是确实有效的。
这本书可以帮你检查一下你是否有悲观的倾向。如果你有,或者你关心的人有此倾向,那么,这本书也给你介绍了对很多人都有效的方法,以摆脱这个长期的坏习惯,以及伴随悲观而来的抑郁症。它让你在失败时,有选择光明的机会。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