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者:乔丹?彼得森    更新:2024-03-24 00:23
  乐观,让你过得幸福


  最初研究习得性乐观的时候,我一直都以为自己仍在从事对悲观的研究,和所有拥有临床心理学背景的研究者一样,我习惯于关注个体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矫正这些问题,至于个体身上所具有的那些积极品质以及如何使这些品质变得更好,并不在我的研究范围之内。


  积极心理学的坐标

  不过与理查德·派因(Richard Pine)在1988年的一次会晤使我的学术生涯发生了重大转变,这好像是命中注定的一样,理查德最终成了我的文稿代理人、顾问和挚友。我当时向理查德介绍了我的悲观研究,而他却说“你的研究内容不是关于悲观的,而是关于乐观的”。


  他对我说了让我吃惊的话:“我希望你可以写一本关于乐观的书,它一定会产生重大影响!”我真的这样做了。随后一场重要的心理学运动出现了:积极心理学运动。1996年,我当选为美国心理协会的主席,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多的票数,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本书,以及这个主题所延伸出的研究领域及其价值。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一书是我所设想的积极心理学的基础,它是引导积极心理学运动发展的坐标。


  为什么越来越抑郁

  我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从事无助感和扩大个人控制方法的相关研究,正如你将在第4章和第5章中所看到的那样,大部分发达国家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抑郁流行病——尤其在年轻人中间。为什么越富裕、越强大、书籍越多或教育越发达的国家,抑郁却越流行呢?


  现在有三股力量聚集在一起,我想强调一下第三股,因为它是最令人惊讶,也最不可思议的。本书在结尾部分对其他两股力量进行了讨论。


  第一股力量是“自我”的失常。当下个人主义猖獗,人们越来越相信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在这个信念系统的支配下,人们所面临的失败常常会使人变得极度沮丧。


  第二股力量注重“我们”,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个人的失败得到缓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之前所依赖的精神居所的信任已经被侵蚀了,那些精神居所似乎已经变得有些陈腐了。


  我想要强调的是,自尊运动就是第三股力量。我有5个孩子,他们的年龄在4~28岁,所以,为了这一整代人的发展,我每晚都阅读儿童书籍。我亲眼见证了儿童书籍的日新月异。以前,儿童书籍多是关于如何很好地适应这个世界、如何坚持到底、如何克服障碍的,而现在的许多儿童书籍却都是关于感觉良好、高度自尊、高度自信方面的内容。


  这是自尊运动所导致的结果之一。我不是反对关注自尊,而是认为自尊只是一个能呈现个人状态的刻度表而已,自尊本身并不是终点。


  当你在学业或工作上表现良好时,当你与所爱的人相处融洽时,当你的娱乐生活很美好时,这个刻度值就会很高;当你做得不好时,它的刻度值就会很低。自尊似乎只是一种表征,反映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表现得如何。


  一部分高自尊的孩子脾气很烈。当这些孩子遭遇真实世界时,世界会告诉他们,他们并不像被教导的那样强大,于是,他们会表现出暴力行为。因此,如今美国年轻人中间出现了双生流行病——抑郁和暴力。这可能都来自不恰当的观念:高度重视年轻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不重视如何评价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表现。


  如果宣扬自尊不是控制抑郁流行的有效方法,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我和同事一直以来都在进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个研究项目:一个是有关年轻人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新生;另一个是有关青春期以前儿童的。


  我们的研究选取了有患抑郁症危险的年轻人,教授他们学习乐观的一些技巧,这些技巧你在本书的第11章到第13章中都可以读到,由此检验我们是否能预防抑郁症和焦虑症。


  经过18个月的训练,我报告了第一批结果,包括119名控制组被试和106名参加16小时习得性乐观工作坊的被试的数据。控制组有32%的学生存在中度至重度抑郁情绪,而相比之下,参加工作坊的学生中只有22%存在抑郁情绪。焦虑症方面也出现了类似结果。


  近来,我和同事推出了有关各个年龄段学龄儿童的习得性乐观项目。


  1.经过20年的追踪研究,我们发现存在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状的孩子的比例令人震惊(20%~45%)。


  2.参加乐观工作坊的孩子中出现中度到重度抑郁症状的比例只是控制组的一半。


  3.习得性乐观的益处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表现出来。当控制组儿童进入青春期,第一次遭到社会的拒绝时,控制组在24个月里有44%的孩子出现了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状,而学习了乐观技巧的孩子只有22%出现中度或重度抑郁症状。


  如果在青春期之前、儿童期末期教导孩子习得性乐观,那他们就能学会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富有成效的策略。当有免疫力的孩子利用了这些技巧来应对青春期的首次否定后,那么他们在未来就会越来越好地使用这些技巧。


  抑郁的流行不能通过百忧解来解决,因为我们无法给予整代人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物在青春期以前是没有任何效果的,让一整代人依赖药物控制自己的情绪存在着严重的道德伦理危险。我们也不能对一整代人进行治疗,因为没有数量足够且训练有素的治疗者可以完成这项工作。


  我们所能做的便是提供本书中的技巧,并把它们转换成不同的教育模式,从而帮助人们克服生活中的抑郁以及孩子生活中的抑郁。乐观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只要怀揣着对未来的积极信念,你一定可以过得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