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作者:李约    更新:2021-12-07 06:59
  赵国是合纵盟约约长,换句话说,他一去就可以和苏秦一样佩六国相印,联合六国对付秦国。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他不能会同外人来毁灭自己的儿子,虽然嬴政并不承认他这个父亲,而是一步步苦苦相逼。
  不过,他回赵国,至少是如鱼返水,他在赵国有事业也有朋友,不像在秦国完全是权势与利益的结合。他可以像范蠡那样三集三散其财,一展他经济长才,也可以优游林下,度过一个平静的晚年。
  另一条路则是吞下这杯鸩酒,一了百了。这辈子他由贫贱而富贵,位至裂土封侯,可说无论在哪方面,他都达到了为人臣的极致,何况他还有一个亲生骨肉在做秦王,凭着他这十多年的经营,秦国国力已足够吞并六国,依嬴政坚忍的天纵之才,成为天下共主,乃是指日可待的事,环顾各国国君,个个愚騃软弱,和嬴政相比,真是龙蛇之分。
  他是他的父亲,何必要与他相争,父子相争,退让的应该是父亲,因为父亲只有过去和有限的现在,而儿子却有着无穷无尽的未来!
  这时,吕不韦苦思不定之下,突然精神恍惚,仿佛变成了两个人,互相激烈地争论。这个吕不韦说:
  “嬴政是我的儿子,我应该让他。”
  “父是父,子是子,乃是不同的个体,何况嬴政无论在名义上,在他的内心,都不承认你是他的父亲。"那个吕不韦说。
  “我内心承认他是我的儿子,也就够了。"这个吕不韦说。
  “就是你认为父子相争,为父的应该退让,也不该退让至死!"那个吕不韦说。
  “我活着一天,总是嬴政的心腹之患,各国都希望由我联合它们共同抗秦,假若为形势所逼,可能真会形成父子相斗的局面。"第一个吕不韦说。
  “那也总比你饮鸩自示软弱好多了,其实你去赵国息影林下,自由自在,拥美遨游,和陶朱公一样有何不可?"第二个吕不韦说。
  “说得容易,嬴政会放过我吗?我清楚他的个性,他会向各国君主要人,我逃到哪里,他就会要到哪里,那时会逼得我带领各国和他相抗,父子相斗的局面不得不形成。"第一个他说。
  “你可以不投靠任何国君,而是隐姓埋名,找个山水明媚的处所隐居起来,有何不可?第二个他说。
  “隐居谈何容易?"第一个他苦笑着说:“嬴政间谍满布天下,他所派的杀手会从地底将我挖出来,时时提心吊胆,刻刻怕人追杀,还能优游林下吗?”
  “这样说,你是承认失败了?"第二个吕不韦说。
  “这不是承认失败,而是要保全我十多年在秦国所作的经营,也是要我的子子孙孙做天下的共主,想达成这个愿望,只有让我离开这世上,嬴政才能放心地统一天下!”
  第二个吕不韦不再说话了。
  吕不韦端起那杯下了鸩的酒,缓慢地踱到南窗前。他推开窗户,只见长空无云,一轮团圆满月高挂在空中,亭台楼谢,花草树木,石山荷池,小桥流水,全沐浴在银色的月光下。
  “多美!这个世界多美!"他惊叹着:“习久不察,临去前的回顾,才明白人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习惯于在女色歌舞中追求美,却忘了在大自然里,美是俯拾皆是的东西!”
  同时,他又回忆到和玉姬月夜泛舟的美好时光,心中升起一阵酸楚,他举杯向着西方说:
  “玉姬,来世见了,他是你无可怀疑的儿子,但愿他不会逼你像逼我这个没有名义的父亲一样。”
  “今夜的月色好美!"他凝视皎洁明月,由衷地赞叹着。
  接着他举啤酒杯,一口干了下去。
  第十一章 一切逐客
  1
  秦王政高冠朝服端坐在殿上,陛阶下排列着文武百官,大半都是愁容满面,这些都是吕不韦和太后的心腹。
  刚才秦王政宣布了吕不韦饮鸩自裁的消息,正注意观察各大臣的表情。
  有的立刻面露喜色,差点欢呼出来,这多半是宗室大臣和秦国的旧臣。
  有的满脸笼罩惨雾愁云,如丧考妣,偷偷的拭擦眼泪,这都是吕不韦生前的知己。
  另外有些呆若木鸡,神情颓丧,这些是吕不韦重用的人,他们不是伤心吕不韦的去世,而担心自己的前途。
  还有些刚听到消息,脸色转白,但顷刻之间变得神色自若,这是标准的骑墙派,也许他们曾向吕不韦输过忠诚,吕不韦失势以后,他们早已从事投靠宗室派阵容的活动。
  有些听到这项消息毫无反应,那包括陛阶下执戟的郎中和侍立秦王政背后的近侍。
  秦王政昨晚深夜得到蒙武带来的消息,先也是心头一震,接着感觉除去喉中硬骨般的轻松。
  “文信侯没有留下任何遗言,臣已将文信侯府整个全找遍了。"蒙武禀奏。
  “还要什么遗言?"秦王政着说:“这就是他对寡人最好的答复和遗言!”
  他看到蒙武脸色顿时变得苍白。
  “也许他认为我太残忍,也许他知道吕不韦是我父亲的事,但他不知道父子相争,有时候父亲应该退让,至于退让的程度和方式,全看个人的性格和当时的情势,吕不韦是聪明人!”
  秦王政当时对吕不韦兴起一点知遇的感恩。
  但今天一看殿下群臣的表情,他不能不触目心惊,大略统计一下人数,吕不韦的知己和心腹,占了重臣的一半,再加上那些墙头草两面倒的人,三分之二以上是吕不韦的遗产,这样沉重的遗产,他承受不起!
  这棵老榕树,砍掉地面上的树身不能算数,必须根除蔓延在地下深处的这些盘缠错综的大小根。
  他沉吟着该采取激烈的手段,一夕之间拔起,还是用缓和的办法,逐步斩断这些根的养料,让它们凋残而死?
  两者都有利害,秦王政早就一再衡量过。
  采取激烈手段,利是不浪费时间,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举清理掉这些残根,不让它们再有时间长出新根来。但害处是这些根和整个秦国的各阶层都已纠缠在一起,一不小心,轻则伤害某部份的国家利益。重则可能动摇国本,予各国诸侯趁势来袭的机会。
  但用缓和的办法呢?利是可以防止前述的害处,但毛病是出在可能旧的未去,新的又蔓生出来,斩不完理还乱,永远没有清理干净的一天。
  人正在考虑这件事的时候,耳边忽然响起禀奏的声音,转眼一看,正是大将军桓齮,他恭身行礼说:
  “启秦大王,嫪逆已受刑,文信侯也怕连坐而自尽,嫪逆反叛案该告一段落,以免人心继续不安。”
  “大将军所言不错!"秦王政笑着说,接着喊:“廷尉!”
  “大王,臣在。"廷尉出班恭身行礼。
  “嫪毐叛逆案该结案了,为了表示寡人宽容,与人改过向善,先前那些不知情或被迫从逆而流蜀的人,著准予赦免还籍!”
  “是,大王仁慈。"廷尉行礼回到班中。
  “桓将军,还有事吗?"秦王问。
  “大王此举,惠及万人,臣没事了。"桓齮恭敬地回答。
  “那好。"秦王目视殿前司仪。
  司仪正想宣布退朝之际,忽见左边文官班里闪出一人启奏,秦王政皱皱眉头,正待责问——有事早不奏,偏偏要等退朝时凑热闹,但看清楚是蒙武后,他不禁微笑着说:
  “蒙骑射,有何要紧事,可否明日再议?”
  秦王政自认对他特别,可是蒙武并不领情,他大声说道:
  “启禀大王,嫪毐叛案已结案,轻微从犯也会都赦免,大王却忘记一个人!”
  “什么人?"秦王政不高兴地问。
  “太后,"蒙武回答说:“大王至今三年都未曾和太后见过面!”
  “你退回去!"秦王政一听太后,怒气就上升:“这事以后再说!”
  蒙武一见秦王政发怒,警觉地想起这涉及太后和秦王之间的私事,不能在朝中公开争论。刚才只是见桓齮歌颂秦王,秦王心情好,他想顺水推舟解决这件事,既然秦王不愿谈,只有以后找机会。
  他顺势退下,秦王点头笑着宣布:
  “太后的事,寡人自有主张,今后有人再提及太后事者死!”
  他话刚说完,只见文武列中出来一大群人,全都同声启奏:
  “请大王迎太后回咸阳!”
  秦王政惊诧地看着这些人,仔细一看,全都是太后的死党,有宗室大臣,也有来自赵国的吕不韦门下。
  他不怒反笑,缓缓说道:
  “各位卿家,寡人刚才宣布提太后事者死,你们都是不怕死的,来人!”
  出列奏事的众大臣面面相觑,他们只是看到秦王面带笑容,认为蒙武没事,他们也乘机为太后一表忠忱,博得敢谏的美名,却没想到秦王笑着说的"死!"乃是说真的。
  其实秦王政是想藉此机会,名正言顺地除掉几条"榕树根"。他的一声"来人",殿下执戟郎中应声而至。
  “将这些人全部推下斩了!”
  “是!"众多武士蜂拥上前,将这些强谏大臣捆绑起来,秦王政一点数,整整二十七个。
  “大王且慢!"蒙武急闪出班跪伏在地:“这件事是由臣所引起,臣愿同罪!”
  “不干你的事,"秦王政笑着说:“你说话在寡人言死之前,不能怪你。”
  “大臣谏事,罪不至死!"廷尉亦跪伏在地,以有司身份发言:“请大王三思。”
  “哦!"秦王皱皱眉头,沉吟良久:“廷尉亦如此说?那死罪可恕,活罪难饶,这样吧,"他转向值殿郎中说:“将他们都打入囚笼,笼内要堆满荆棘蒺藜,让他们先尝尝寡人转侧难安,左右为难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