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章
作者:孙皓晖 更新:2021-12-05 01:24
徐福没有丝毫犹豫,便摇头了。嬴政皇帝不解,问其何故。徐福答曰:“我道有箴言:方家不入军。盖方士之术,根基在术者受者之心志交相感应也。若通武侯者,毕生铁血战场,心志顽如铁石,心关坚如长城。方士之术,焉能入其心魄哉!”嬴政颇为不悦,皱着眉头道:“先生是说,通武侯心死了?”老徐福良久默然,叹息了一声:“陛下如此说,夫复何言也!”自此以后,嬴政皇帝当真是没辙了,只有打算抽暇常去美原走走,亲自与王贲说说话,再看究竟能否有救?可一次尚未成行,王贲便告垂危了。
一进频阳县境,县令与一班吏员正在界亭外肃然守候。皇帝车马没有丝毫停留,风驰电掣般掠过了界亭,烟尘中只传来马队将军的遥遥呼喊:“频阳县令自入美原!”午后时分,皇帝车马下了频阳大道,匆匆转上了美原乡道。不甚宽阔的乡道两侧,肃然伫立的人群与萧疏的杨柳树林融成了茫茫一片。嬴政皇帝立即下令车后马队缓行,自己的那辆驷马青铜车却丝毫没有减速,风一般掠向了遥遥可见的庄园。
“王贲等我——”
驷马高车在巍巍石坊前尚未停稳,嬴政皇帝一纵身下车,一声嘶哑悲怆的呼喊便在山庄激荡开来。骤然之间,守候在石坊的人众一齐放声大哭了。及至赵高飞步赶来,皇帝已经大步匆匆穿过哀哀人群径自进庄了。庄前石桥旁,一群老人簇拥着一个年青公子肃然长跪在地。公子高声禀报:“王离恭迎陛下!家父弥留……正在庄前茅亭迎候陛下……”嬴政皇帝急迫道:“秋风正凉,病人能在外边么,你等当真糊涂!”王离哽咽道:“家父执拗,定要出户迎候陛下。家父说,陛下今日一定来……”尚未说完,嬴政皇帝已经大步过桥了。
掠过庄门前那片已经在秋风中萧疏的杨柳林,大步走进林中那座古朴的茅亭,嬴政皇帝惊愕止步了——亭下石案上一张军榻,榻上一方厚厚的自布大被覆盖着骨瘦如柴须发如雪的王贲。这位昔年猛将微微闭着双目,一脸木然弥留之相,瘦骨棱棱的两腮抽搐着,显是紧紧咬着牙关挺着难以言说的巨大病痛。若非当时当事,任谁也认不出这是叱咤风云的秦军统帅之一的王贲。惊愕端详之下,嬴政皇帝心头大是酸热,一时老泪纵横哽咽不能成声了。
“陛下……”王贲骤然睁开了双目。
“王贲……”嬴政皇帝拉起王贲双手,泉涌泪水打在了白色军榻上。
“陛下,老臣不死,是,有几句话说……”
“王贲,你说,我听……”
王贲目光艰难地找到了榻边的王离,示意儿子扶起自己坐正,又示意儿子离开茅亭。王离哽咽着走到亭廊下挥挥手,守候在茅亭的王氏家人都出来远远站着了。王贲的目光骤然明亮,殷殷地看着嬴政皇帝缓慢清晰地开口了:“陛下,老臣所说,四件事。一则,若有战事,陛下毋以王离为将。昔年,家父有言:此子心志无根,率军必败。陛下幸勿以老臣父子为念,错用此子误国误军。”嬴政皇帝垂泪道:“我知道。只教他入军多多历练。”王贲喘息几声,又道:“二则,太尉之职,李信可任。坚毅勇烈,陇西侯河山社稷之才也。”嬴政皇帝点头道:“好。我记住了。”
王贲艰难地叹息了一声,一丝泪水爬出了眼眶:“最后两事。一则,陛下劳碌太过,该早立储君了。长公子纵然有错,其心志胆识,仍当得大秦不二储君。老臣以为,陛下该当对九原大军有所部署了。蒙恬、李信,当为储君两大臂膀……”嬴政皇帝连连点头,哽咽垂泪道:“知道。本来,要等你一起北上九原的……”王贲嘶声喘息着,努力地聚集着最后的力量:“最后一则,老臣斗胆直言了:老臣多年体察,丞相李斯,斡旋之心太重,一己之心太过……陛下体魄堪忧,该当妥善处置朝局了……君王暮政,内忧大于外患……老臣之见,二冯一蒙主内政,蒙恬李信主大军,可助长公子稳定朝局,廓清天下……”一语未了,王贲颓然倒在了靠枕上。
嬴政皇帝生平第一次听到一个重臣对李斯如此评判,还没从惊讶中回过神来;王贲又蓦然开眼,惨淡地笑了:“陛下……老臣痴顽,不能自救,愧对大秦,愧对陛下……老臣,去了……”一个去字未了,王贲没了声息,一脸沧桑倏忽舒展开来。
“王贲等我——!”一声呼喊,嬴政皇帝扑在军榻大放悲声了。
……
因了皇帝执意亲自操持葬礼,王贲的丧事大大地缩短了。
第一场冬雪降临时,帝国一代名将在盛大的皇家葬礼仪仗护持下,在万千人众的隆重送别中,长眠在了美原墓地,永远地陪伴在了父亲王翦的身旁。嬴政皇帝亲为陵园石坊题写了铭辞——两世名将,一天栋梁。李斯奋然自请书写皇帝铭辞,以为勒石。嬴政皇帝思忖了一阵淡淡道:“还是朕亲自写了。朕负王氏多矣。”陵园勒石完毕,嬴政皇帝下了一道诏书,正式宣布了公子王离承袭武成侯爵位,开春之后赴九原大军就裨将之职。诏书颁发的当夜,皇帝在美原行营召见了王离。在皇帝多方询问之下,尚在丧服的年青王离依然透出一股勃勃之气,件件俱有过人见识。嬴政皇帝大觉欣慰,殷殷叮嘱一番,第一次显出了罕见的笑容。
次日清晨,雪花纷纷扬扬。车驾临行之际,嬴政皇帝走进了王氏陵园。
皇帝将护卫甲士与赵高一班人统统留在了石坊口,只拄着一支王离送进手中的河西义仆杖一个人进了陵园。这“河西义仆”是一种河西稀有木材制作的手杖,坚刚如铁又轻重粗细适度,握在手中极是利落趁手。王离说,这是父亲亲手水磨的一支义仆杖,父亲后来一直没有离开过它。王离还说,苏秦当年失意咸阳跋涉河西,便是得力于河西老猎户所送的一支义仆杖。嬴政皇帝对苏秦倒并不如何熟悉,只一听说这是王贲亲手磨制之物,一句话没说便接手了。
雪花如柳絮般飘洒着,三百余亩的陵园朦胧一片。嬴政皇帝走得很慢,思绪与雪花一起漫天飞扬着。王翦王贲父子的相继离去,使嬴政皇帝第一次有了一种泰山巍然却无所依凭的孤独与落寞,甚或,心底隐隐有了一丝忧虑与恐慌。对嬴政皇帝而言,这般隐忧是绝无仅有的。毕竟,王翦王贲父子是太过特异的两代名将,在帝国兴起的整个过程中绝无他人能够取代。然则,最根本处还在于,王翦王贲父子的特异禀赋——坚毅笃实,不为任何人所撼动的那种超乎寻常的定力。如果说,王翦的坚毅笃实尚具有一种智慧的周旋色彩,王贲的坚毅笃实则是赤裸裸无所掩盖的。王翦的资望功勋,以及与嬴政皇帝早年结盟于艰难时世的经历,决定了王翦以含蓄迂回坚持自己主张的特异方式;虽然同样是无可撼动,王翦的方式相对容易为人所接受。无论对君,无论对臣,甚或对部将,王翦几乎没有与任何人发生过直接的摩擦。可令人不可思议者,正是如此一个王翦,却也没有一次放弃过自己的主张,且一直坚持到最终的结局证明自己是对的。灭赵坚持缓战,灭燕坚持强战,灭楚坚持重兵大战,平定南海坚持军民一体长期融合等等,莫不如此。事实证明:凡此重大关节,王翦都坚持申述自己的主见,虽然绝无激烈方式,然却也从来不会放弃;而只要帝国君臣最终赞同了王翦的方略,王翦都毫无怨言地义无反顾地全力实施,直至获得最圆满成功。王贲则不同。在帝国重臣中,王贲是最为不事周旋的一个,与任何人都没有私交私谊,与任何人都是公事公办。凡有大略会商,王贲只有两种方式:要么不说,要么固执坚持,绝不与任何人通融,包括不与皇帝通融;而一旦进入方略实施,王贲的才具便会进发出惊人的光彩,屡屡创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奇迹。五万军马水战灭魏,不可思议一也;两万飞骑旬日连下楚国十城,不可思议二也;五万飞骑数千里奔袭,最终灭燕灭代,不可思议三也;二十万大军胁迫齐国不战而降,不可思议四也;十万军十万民,三年大开天下驰道,不可思议五也。凡此等等,王贲都有一个最显著特质:只要主事,拒绝一切乱命,决然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每次只要任命王贲,王贲都会有一句话:若不成事,愿担全责。也就是说,王贲从来不寻求中和之道,能做则做,不能做则罢,绝不会依照他人意志敷衍了事。
雪越来越大了,天地陷入了一片混沌。
嬴政皇帝的思绪却更远了。是的,在满朝大臣中,他更喜欢王贲,与王贲更对脾性。只有王贲,给他这个皇帝以最真实的感觉。在王贲面前,他没有掩饰过自己的喜怒哀乐。王贲在他面前,也从来没有斡旋性的话语,不赞成便说不赞成,赞成便是由衷的赞成。一种奇妙的感觉是,嬴政很为王贲对他这个皇帝的真正赏识而欣慰。嬴政很清楚,自古多少君王得臣下之力,非是臣下真正佩服君王的领事决断才具,而是基于无法改变的君臣权力构架。一个君王能够真正使臣下敬服自己,并且是真实地敬服,而没有丝毫的阿谀成分,是非常非常难得的。在嬴政皇帝的记忆里,王贲主事他最省力。王贲一旦主事,请命书文最少,回咸阳最少,一有公文十有八九是捷报或善后总报。每一件事,王贲都做得经得起任何查勘。大秦御史们不是吃素的,曾在王翦、李斯、蒙恬、李信、蒙武、冯劫等等重臣名将主持的大事中都查出过诸多大小缺失,唯独对王贲,御史们从来没有过一个字。论君臣交谊,嬴政与王翦李斯蒙恬王绾四人最深最久。然则,还是有许多话,嬴政皇帝无法与这四人提起。
一进频阳县境,县令与一班吏员正在界亭外肃然守候。皇帝车马没有丝毫停留,风驰电掣般掠过了界亭,烟尘中只传来马队将军的遥遥呼喊:“频阳县令自入美原!”午后时分,皇帝车马下了频阳大道,匆匆转上了美原乡道。不甚宽阔的乡道两侧,肃然伫立的人群与萧疏的杨柳树林融成了茫茫一片。嬴政皇帝立即下令车后马队缓行,自己的那辆驷马青铜车却丝毫没有减速,风一般掠向了遥遥可见的庄园。
“王贲等我——”
驷马高车在巍巍石坊前尚未停稳,嬴政皇帝一纵身下车,一声嘶哑悲怆的呼喊便在山庄激荡开来。骤然之间,守候在石坊的人众一齐放声大哭了。及至赵高飞步赶来,皇帝已经大步匆匆穿过哀哀人群径自进庄了。庄前石桥旁,一群老人簇拥着一个年青公子肃然长跪在地。公子高声禀报:“王离恭迎陛下!家父弥留……正在庄前茅亭迎候陛下……”嬴政皇帝急迫道:“秋风正凉,病人能在外边么,你等当真糊涂!”王离哽咽道:“家父执拗,定要出户迎候陛下。家父说,陛下今日一定来……”尚未说完,嬴政皇帝已经大步过桥了。
掠过庄门前那片已经在秋风中萧疏的杨柳林,大步走进林中那座古朴的茅亭,嬴政皇帝惊愕止步了——亭下石案上一张军榻,榻上一方厚厚的自布大被覆盖着骨瘦如柴须发如雪的王贲。这位昔年猛将微微闭着双目,一脸木然弥留之相,瘦骨棱棱的两腮抽搐着,显是紧紧咬着牙关挺着难以言说的巨大病痛。若非当时当事,任谁也认不出这是叱咤风云的秦军统帅之一的王贲。惊愕端详之下,嬴政皇帝心头大是酸热,一时老泪纵横哽咽不能成声了。
“陛下……”王贲骤然睁开了双目。
“王贲……”嬴政皇帝拉起王贲双手,泉涌泪水打在了白色军榻上。
“陛下,老臣不死,是,有几句话说……”
“王贲,你说,我听……”
王贲目光艰难地找到了榻边的王离,示意儿子扶起自己坐正,又示意儿子离开茅亭。王离哽咽着走到亭廊下挥挥手,守候在茅亭的王氏家人都出来远远站着了。王贲的目光骤然明亮,殷殷地看着嬴政皇帝缓慢清晰地开口了:“陛下,老臣所说,四件事。一则,若有战事,陛下毋以王离为将。昔年,家父有言:此子心志无根,率军必败。陛下幸勿以老臣父子为念,错用此子误国误军。”嬴政皇帝垂泪道:“我知道。只教他入军多多历练。”王贲喘息几声,又道:“二则,太尉之职,李信可任。坚毅勇烈,陇西侯河山社稷之才也。”嬴政皇帝点头道:“好。我记住了。”
王贲艰难地叹息了一声,一丝泪水爬出了眼眶:“最后两事。一则,陛下劳碌太过,该早立储君了。长公子纵然有错,其心志胆识,仍当得大秦不二储君。老臣以为,陛下该当对九原大军有所部署了。蒙恬、李信,当为储君两大臂膀……”嬴政皇帝连连点头,哽咽垂泪道:“知道。本来,要等你一起北上九原的……”王贲嘶声喘息着,努力地聚集着最后的力量:“最后一则,老臣斗胆直言了:老臣多年体察,丞相李斯,斡旋之心太重,一己之心太过……陛下体魄堪忧,该当妥善处置朝局了……君王暮政,内忧大于外患……老臣之见,二冯一蒙主内政,蒙恬李信主大军,可助长公子稳定朝局,廓清天下……”一语未了,王贲颓然倒在了靠枕上。
嬴政皇帝生平第一次听到一个重臣对李斯如此评判,还没从惊讶中回过神来;王贲又蓦然开眼,惨淡地笑了:“陛下……老臣痴顽,不能自救,愧对大秦,愧对陛下……老臣,去了……”一个去字未了,王贲没了声息,一脸沧桑倏忽舒展开来。
“王贲等我——!”一声呼喊,嬴政皇帝扑在军榻大放悲声了。
……
因了皇帝执意亲自操持葬礼,王贲的丧事大大地缩短了。
第一场冬雪降临时,帝国一代名将在盛大的皇家葬礼仪仗护持下,在万千人众的隆重送别中,长眠在了美原墓地,永远地陪伴在了父亲王翦的身旁。嬴政皇帝亲为陵园石坊题写了铭辞——两世名将,一天栋梁。李斯奋然自请书写皇帝铭辞,以为勒石。嬴政皇帝思忖了一阵淡淡道:“还是朕亲自写了。朕负王氏多矣。”陵园勒石完毕,嬴政皇帝下了一道诏书,正式宣布了公子王离承袭武成侯爵位,开春之后赴九原大军就裨将之职。诏书颁发的当夜,皇帝在美原行营召见了王离。在皇帝多方询问之下,尚在丧服的年青王离依然透出一股勃勃之气,件件俱有过人见识。嬴政皇帝大觉欣慰,殷殷叮嘱一番,第一次显出了罕见的笑容。
次日清晨,雪花纷纷扬扬。车驾临行之际,嬴政皇帝走进了王氏陵园。
皇帝将护卫甲士与赵高一班人统统留在了石坊口,只拄着一支王离送进手中的河西义仆杖一个人进了陵园。这“河西义仆”是一种河西稀有木材制作的手杖,坚刚如铁又轻重粗细适度,握在手中极是利落趁手。王离说,这是父亲亲手水磨的一支义仆杖,父亲后来一直没有离开过它。王离还说,苏秦当年失意咸阳跋涉河西,便是得力于河西老猎户所送的一支义仆杖。嬴政皇帝对苏秦倒并不如何熟悉,只一听说这是王贲亲手磨制之物,一句话没说便接手了。
雪花如柳絮般飘洒着,三百余亩的陵园朦胧一片。嬴政皇帝走得很慢,思绪与雪花一起漫天飞扬着。王翦王贲父子的相继离去,使嬴政皇帝第一次有了一种泰山巍然却无所依凭的孤独与落寞,甚或,心底隐隐有了一丝忧虑与恐慌。对嬴政皇帝而言,这般隐忧是绝无仅有的。毕竟,王翦王贲父子是太过特异的两代名将,在帝国兴起的整个过程中绝无他人能够取代。然则,最根本处还在于,王翦王贲父子的特异禀赋——坚毅笃实,不为任何人所撼动的那种超乎寻常的定力。如果说,王翦的坚毅笃实尚具有一种智慧的周旋色彩,王贲的坚毅笃实则是赤裸裸无所掩盖的。王翦的资望功勋,以及与嬴政皇帝早年结盟于艰难时世的经历,决定了王翦以含蓄迂回坚持自己主张的特异方式;虽然同样是无可撼动,王翦的方式相对容易为人所接受。无论对君,无论对臣,甚或对部将,王翦几乎没有与任何人发生过直接的摩擦。可令人不可思议者,正是如此一个王翦,却也没有一次放弃过自己的主张,且一直坚持到最终的结局证明自己是对的。灭赵坚持缓战,灭燕坚持强战,灭楚坚持重兵大战,平定南海坚持军民一体长期融合等等,莫不如此。事实证明:凡此重大关节,王翦都坚持申述自己的主见,虽然绝无激烈方式,然却也从来不会放弃;而只要帝国君臣最终赞同了王翦的方略,王翦都毫无怨言地义无反顾地全力实施,直至获得最圆满成功。王贲则不同。在帝国重臣中,王贲是最为不事周旋的一个,与任何人都没有私交私谊,与任何人都是公事公办。凡有大略会商,王贲只有两种方式:要么不说,要么固执坚持,绝不与任何人通融,包括不与皇帝通融;而一旦进入方略实施,王贲的才具便会进发出惊人的光彩,屡屡创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奇迹。五万军马水战灭魏,不可思议一也;两万飞骑旬日连下楚国十城,不可思议二也;五万飞骑数千里奔袭,最终灭燕灭代,不可思议三也;二十万大军胁迫齐国不战而降,不可思议四也;十万军十万民,三年大开天下驰道,不可思议五也。凡此等等,王贲都有一个最显著特质:只要主事,拒绝一切乱命,决然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每次只要任命王贲,王贲都会有一句话:若不成事,愿担全责。也就是说,王贲从来不寻求中和之道,能做则做,不能做则罢,绝不会依照他人意志敷衍了事。
雪越来越大了,天地陷入了一片混沌。
嬴政皇帝的思绪却更远了。是的,在满朝大臣中,他更喜欢王贲,与王贲更对脾性。只有王贲,给他这个皇帝以最真实的感觉。在王贲面前,他没有掩饰过自己的喜怒哀乐。王贲在他面前,也从来没有斡旋性的话语,不赞成便说不赞成,赞成便是由衷的赞成。一种奇妙的感觉是,嬴政很为王贲对他这个皇帝的真正赏识而欣慰。嬴政很清楚,自古多少君王得臣下之力,非是臣下真正佩服君王的领事决断才具,而是基于无法改变的君臣权力构架。一个君王能够真正使臣下敬服自己,并且是真实地敬服,而没有丝毫的阿谀成分,是非常非常难得的。在嬴政皇帝的记忆里,王贲主事他最省力。王贲一旦主事,请命书文最少,回咸阳最少,一有公文十有八九是捷报或善后总报。每一件事,王贲都做得经得起任何查勘。大秦御史们不是吃素的,曾在王翦、李斯、蒙恬、李信、蒙武、冯劫等等重臣名将主持的大事中都查出过诸多大小缺失,唯独对王贲,御史们从来没有过一个字。论君臣交谊,嬴政与王翦李斯蒙恬王绾四人最深最久。然则,还是有许多话,嬴政皇帝无法与这四人提起。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