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作者:解力夫    更新:2021-12-04 22:36
  彭德怀对目前越南战争形势、作战方法、建军问题及解放西北对越南战场的战略意义等问题,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意见。
  韦国清抵越后,将毛泽东、彭德怀的意见向胡志明、长征、武元甲作了转达,并将中国获得的纳瓦尔计划文本面交胡志明,胡志明看过纳瓦尔计划后认为,中共中央的意见是正确的,照此实施,可粉碎纳瓦尔计划。为此,韦国清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经与越方反复研究,帮助拟定了人民军1953年冬季作战的全面计划。
  冬季作战的主要方向是莱州地区,使用6个团的兵力于1954年1月10日开始攻取莱州。得手后,以两个团的兵力于2月初进军丰沙里。2月底,该两团分别逼近琅勃拉邦并相机夺取核寨,另外以1个团插入川矿与琅勃拉邦之间开展游击战争。在攻取莱州的同时,三○四师1个团和三二五师1个团分别沿8号公路和12号公路进军中寮。会合后,相机攻占塔克,切断13号公路和湄公河。
  在进军中寮的同时,派1个加强营,并配以开展新区工作所需的党政干部,插入下寮波罗芬高原以东地区。同时第五联区两个团由西原高原北部西进,造成南北夹击下察之势。这个冬季攻势的全面部署,经越南劳动党政治局于11月3日讨论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为夺取后来演变而成的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53年11月中旬起,人民军各主力部队,陆续向既定的作战地域开进。第三一六师在进军西北途中,得悉莱州之敌于12月7日向奠边府撤退,随即遵照人民军前指的命令,追击敌人,共歼敌24个连。残敌逃往奠边府,莱州地区全部解放。沿8号公路西进的两个团,于12月21、22日分别向中寮敌据点发起攻击,在短短数天之内,即歼法军3个多机动营,共2200余人。中寮敌军惊慌失措,纷纷弃阵逃跑。人民军解放了塔克和中寮大部分地区。
  1954年1月20日,法军以6个机动兵团的兵力向越南第五联区的富安大举进攻,妄图实现其全部占领中南部的目的。第五联区以少数兵力应付正面之敌,集中两个主力团,按照预定部署,于1月27日向西原北部之敌发起进攻,守敌纷纷逃跑。人民军于2月5日解放昆嵩,全歼西原北部之敌。尔后继续南下,逼近19号公路,并袭击波莱古市,共解放1.6万平方公里土地和20万人口,迫使法军不得不停止对富安地区的进攻。
  人民军各路部队,捷报频传。奉命开赴下寮的人民军一○一团先遣营,于1954年1月31日向芒买省会发起攻击,歼敌1个营并占领阿速坡。下寮守敌仅指挥官是法国人,其余都是老挝伪军,战斗力极弱。人民军乘胜前进,迅速解放了芒买全省和沙拉湾省大部地区,约占下寮总面积的2/3,与越南五联区新解放的西原北部地区联成一片,形成极为有利的战略态势。与此同时,越南人民军西北部队进军丰沙里,于1954年2月中旬全部解放了丰沙里省。至此,上寮解放区扩大了1万平方公里,与越南西北解放区联成一片。奠边府之敌更加孤立了。
  就这样,越南人民军在老挝人民武装的配合下,向上中下寮和西北部地区的攻势获得了很大成功,这就完全打乱了纳瓦尔的战略部署,迫使他不断分散机动兵力,被动应付,疲于奔命,其气势汹汹的所谓解决印支问题的军事计划成为泡影。这对人民军夺取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在战略上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六章 奠边府大捷
  奠边府城传捷报,敌人哭来人民笑;
  钢铁堡垒无所惧,奋勇杀敌尽英豪。
  面对着越南人民军的猛烈进攻,法军加紧收缩兵力,以集中对分散,妄图以加紧建立集团据点群的办法来维持对越北和上中寮的控制。其中,奠边府是法军在印度支那北部最强大的据点。
  奠边府位于越南西北部,紧靠上寮,是块南北长约18公里、东西宽约6至8公里的盆地平原。法军集团据点群就设在这块小平原上,其北面、东面的据点构筑在山头或高地上,西面、南面的据点构筑在平原上,共有49个据点,分为8个据点群,3个防御分区。其中芒清中心分区为法军指挥机关所在地,它的炮兵阵地、后勤仓库、主要机场和2/3的兵力都集中在这里;北分区包括芒清北面和西北面的独立高地和板桥两个据点群,与芒清中心分区东北之兴兰据点群构成奠边府北面的屏障;芒清以南约5公里的航岗地区为南分区,设有机场和炮兵阵地,担负从南面阻挡人民军进攻的任务。法军在每个据点群都建有多层火力配系,挖有纵横交错的交通壕,据点周围设有40至200米障碍区,区内设有多层铁丝网、电网和埋有稠密的地雷。
  至3月初,法军兵力增至近两万人,除配有步兵、伞兵外,还有两个105榴炮营,1个155榴炮连,两个120迫击炮连,1个工兵营和1个坦克连,1个空军飞行队。法军每天使用100至200架次飞机向奠边府空运150至300吨物资。法、美一些高级将领都曾视察过奠边府,称之为“一个不可侵犯的堡垒”,是“东南亚的凡尔登”,凭其坚固的工事和众多的精锐部队,认为越南人民军不敢向它进攻。印支法军总指挥纳瓦尔将军扬言要“不惜任何代价守住这个据点”,要在奠边府“碾碎越盟”部队。
  面对法军如此强大的集团据点群,敢不敢打?怎样打才能取胜?这是摆在人民军领导和高级干部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为了拔除这一钉子,越南人民军曾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其经过可追溯到1952年冬。西北战役后期,法军在那产集中10个营,形成集团据点群,人民军攻击未果,部队伤亡较大。这一事实使中国顾问团认识到,越南人民军的战斗力尚难以攻克敌设防坚固的集团据点群,而法军今后可能利用其空军优势,并以集团据点群来对付人民军的进攻。因此,必须研究解决攻打集团据点群的办法。
  中国军事顾问团认为,在对付法军集团据点群的问题上,人民军的主要弱点是攻坚战术素质差,再加上炮兵火力不足,缺乏大口径火炮和高炮,无法压制敌炮火和对付敌飞机。针对上述情况,顾问团与越方研究后,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加强炮兵建设。经中共中央军委同意,在中国境内为越南人民军装备和训练榴弹炮、高炮和高射机枪部队,以增强地面炮兵和对空射击的火力。二是加强对部队攻坚战术的训练,提高军事素质。这两项措施在西北、上寮战役后,即已开始陆续讨诸实施。
  1954年1月上、中旬,越南人民军增调的三一二师和三○四师的两个团,在中国境内装备、训练刚刚完毕的榴炮、高炮和高射机枪部队,以及人民军原有的炮兵、工兵部队,陆续抵达奠边府周围。中国军事顾问团负责人韦国清、梅嘉生率部分顾问和工作人员随人民军指挥部同时抵达前线。由于前往奠边府的路段尚未修通,部队不得不边开路边拉炮。重炮一时无法进入预定射击阵地,加之敌兵力续增,人民军须作更加充分的准备,指挥部决定推迟原定一月下旬对敌发起攻击的时间。
  根据敌人屯集重兵、防守严密的特点,人民军前指研究决定,变速战速决为稳扎稳打,由外围而纵深,一个据点一个据点地歼敌,待条件成熟后再实行总攻。这种打法可使人民军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较有胜利把握,也符合中共中央军委对军事顾问团的指示精神。
  1954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军委在致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的电报中指出:“攻击奠边府时,首先不要四面围攻,平均使用力量,要以分割包围的办法,一股一股地歼灭敌人。”1月27日,在复韦国清关于改变对奠边府打法的报告的电报中再次指出:“对奠边府的攻击,应采取分割包围、一股一股地歼敌,每次大约歼敌一个营左右。只要能全歼敌四五个营,奠边府敌可能发生动摇,或向南撤逃,或继续增援。两种情况均于我有利。”实践证明,这种稳扎稳打、逐步歼敌的战法,是符合奠边府战场敌我情况的。这种战法被形象地叫做“剥竹笋”,一层一层地剥,一口一口地吃,最后全歼敌人。
  为了统一作战思想,提高胜利信心,人民军前指于1954年1月24日和2月18日两次召开战前干部会议,传达和讨论作战计划。武元甲、黄文泰两将军先后作了报告,中国军事顾问团负责人韦国情和梅嘉生应邀分别在这两次会上讲话。他们以充分的事实说明敌人不断失败,人民军日益强大;说明越南劳动党中央和总军委的作战决心、战役计划是有充分根据的,是完全正确的,人民军有条件有能力夺取这一空前规模的攻坚战役的胜利;鼓励各级干部克服一切困难,打好这一硬仗,使人民军大大前进一步。
  奠边府战役初期,越南工兵在距离前线200公里的地段上,负责修路和排雷工作,他们在弹雨和烈火中奋战了上百个日日夜夜。为了破坏战役的进行,法国飞机几乎天天进行狂轰滥炸。他们先扔几批触发炸弹,炸毁观察台,破坏道路,把路面炸松。然后扔定时炸弹,让它们深深地埋藏在松土层里。最后扔蝴蝶弹,使清除炸弹和修复道路的工作更加危险。
  为了保证道路的畅通,为了保证军事物资和大炮尽快地运到前线去,工兵们不避艰难险阻,及时地排除了一个一个的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