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作者:李鑫 更新:2021-12-04 13:34
大家尽量将思路打开,琢磨一些分量重的活动。不管怎么说,我们这张报纸在全国还是很有名气,要是赞助太低,多多少少还会影响我们报纸的声誉。大家再想想有什么高招?”
何文涛有个朋友在一家医院当院长。这个医院是个男性专科医院,医院除了给患者做手术,还兼营一些男用春药。那位院长想发展自己的事业,曾多次跟何文涛说在报纸上闹个广告什么的,而且广告词都想好了,叫什么“专治举而不坚,坚而不久”之类。但当时就是因为何文涛感到做男性保健品不太光彩,尤其是他害怕别人说 “你小子没有结婚就净琢磨这玩艺”,是不是太复杂了,便没有答应那位院长朋友。而今,既然单位提倡拉赞助,完全认钱啦,也就干脆“不要脸啦”,他准备借这个机会把这事办成,这样既帮了朋友,同时也给本报搞点创收。现在一听郭主编提出大报要有大报的风范这样的话,就知道这个赞助肯定要泡汤了。何文涛心说,算了,“举而不坚,坚而不久” 的这类广告词,还是让他们往水泥电线杆子上贴吧。
开会的时候,郭主编的眼睛一直在扫瞄着周围每个面孔。但在会的人若要是有心计算一下,就会发现他还是看何文涛最多。显然,何文涛那种欲言又止的表情是被郭主编捕捉到了。他微笑着说:“文涛,有什么高招,说一说。”
何文涛没有要发言的意思。但郭主编的话,却把大家的眼睛肆无忌惮地转向了他。
其实,今天盯何文涛的人一直没有间断过,只不过是大家悄悄地盯,没有像现在这样的明目张胆。郭主编一句话,将大家盯何文涛的目光变得肆无忌惮,原因是何文涛的脸上有新闻——那就是他被公安人员制造的熊猫眼太抓人们的视线。大家凡是见到“疑似”国宝的动物,总是希望看得更清楚些。所以,会议期间瞅何文涛不注意,大家都在悄悄地瞄他,只是在瞄的时候,大家尽量将目光不与何文涛相碰撞。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包括郭主编在内也是不小心在盯“熊猫”的时候,遇到了“反目光”。但在这一瞬间,郭主编并没有躲避,而是极具闪电速度地将盯“熊猫”的眼神,迅速改变成我们常见的开会时候盯同志们的目光。为了配合或者说掩盖这个目光的尴尬,同时他为这种变换的目光做了后期配音,那就是让何文涛发言。
见何文涛欠欠身子,郭主编友善地望着他,依然在鼓励他:“你平时脑子转得快,点子鲜,朋友也多,你说说你的高招?”
在郭主编说到何文涛“点子鲜”的时候,会场上出现了温度不高的轰笑,因为这句话抓住了何文涛的特点。
郭主编说何文涛聪明点子多,其实并不夸张,但他的聪明点子多是一些不能实现的损招。这些损招一般不能在工作中实施,却能让大家在口头交谈的时候感觉它的妙处。
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报纸质量有些下滑,读者反映《金都日报》办得不好看,不吸引人。按说,这也是正常的事儿,哪家报纸不遇到这样的问题?但领导认为这不仅仅是个业务问题,而主要是和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有关。有些编辑收了人家的烟,人家的酒,收了人家的礼金,就发些关系稿子。领导说,关系稿子是办不好报纸,也是报纸不吸引读者的主要原因。
当时,社里为了整治报社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还特意制订了“《金都日报》工作人员八不准”,即不准接受通讯报道人员的吃请,不准参与桑拿、洗头、洗脚、钓鱼、打保龄球或到歌厅之类等等。这些条例被报社政治部门制成精美的玻璃框,除了悬挂于各编辑部的墙上,还在报社楼梯走道的墙上挂了一份。这样,就招徕了许多外来人员的注目。
石天然那天上班的时候,一看楼道上出现这种匾牌,而且有报社的人员和外来送稿的人员在看,竟然叹口气:“这看似是对编辑人员的约束,我怎么觉得不仅约束不了人,还像是一个送稿指南啊!”
何文涛历来与石天然臭味相投。对这件事,他不仅完全认可石天然的观点,而且在接下来的一次社里举行的关于“关系稿子影响版面质量,关系稿子没人看”这一问题讨论的时候,竟然别出心裁地用一种方式挖苦这次讨论。
何文涛说:“一张报纸有没有人看,不能赖在关系稿子上。要是让报纸有人看或者让人抢着看,我认为是最简单的事儿。假若我们的观念变一下,不再对关系稿子掖掖藏藏,而把版面直接定位为‘关系稿专版’,只在稿子后面注上‘烟2条’或‘酒2瓶’或‘桑拿’、‘洗头’、‘捏脚’之类的简洁字眼,读者就心领神会了,这就像常见的征婚广告那样:某女肤白貌佳……其实不用多少字,即使是关系稿专版,读者也会抢着看的。”
石天然和何文涛的这些言论不能说不独到。但它毕竟显得过于灰调,而且有恶作剧之嫌。后来,社里领导知道了他们两人的这番“高论”,并没有生气,只是会意地一笑。
此时,也许是郭主编想到了何文涛的这件事情,才客气地让他出招的。的确,郭主编了解副刊部每一个人的特点。他知道,让何文涛出招,成不成是另外一回事,但至少可以在思路和观念上打开一扇大门。
按说,何文涛是个喜欢发言的人,但今天他却怎么也不想说话,这可能主要还是他考虑到自己的形象问题,如果他要是发言,自然大家都会看着他,自己鼻青脸肿的样子被人盯着,怎么都会觉得别扭,因此,他今天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发言的。
郭主编看文涛不愿发言,也不勉强,他像找台阶似的又把目光转到了石天然那儿,说:“天然,要不让何文涛先想想,你说说你的招数。”
石天然没有推诿,他欠起身子,直接发言:“这拉赞助,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是从别人的口袋里拿钱,和掂着刀从人家身上割肉也差不多。其实你细心想想也是,人家是以赚钱为目的的商人,为什么会给我们钱?说到底,这有一个更大利益的驱使,就是我们能给他们做些什么。而我们能给别人的利益,应该说就是帮人宣传。这就是说,我们只有通过稿子,才能转换成财富。”
郭主编注视着石天然。石天然见他欲插话却欲言又止的样子,便停住等他说,但郭主编却控制住自己没有开口,这样,石天然又接着说了起来:“可能你们会觉得这是以稿谋私,其实这关键是站在什么角度去看问题。如果我们不去变通地看,而把问题看死了,是任何事情都做不成的。”
郭主编显然听出了石天然这番话是在为下面的内容做铺垫:“我的脑袋还不算僵化,只要同志们能弄到钱,而且找到合适的理由,我肯定会全力支持你们的。天然说你的具体想法。”
“其实,我们现在就有一个现成的财神,只是看郭主编有没有魄力敢做这件事情。我想只要郭主编点了头,估计能拿5万回来。”
“5万?!”这个数字让在座的许多同事眼睛一亮,因为这个数字的钱他们编辑部还从来没搞到过。郭主编自然更关注下文,因为他想知道这个“现成财神”到底在哪儿。
“其实这事跟何文涛有关。”
何文涛迷惑地看看石天然。
石天然说:“文涛你别怪我没提前跟你打招呼啊,我这也是突然来了灵感。你上次不是给我一篇稿子吗?就是那个叫李西键的作家写的,想起来了吧?我告诉你,这篇稿子我当时一看标题,就知道不能用,只是我没跟你和李西键说,因为在那个环境中不太好说,人家毕竟是知名作家,你光看个标题就枪毙,他还会以为咱跟他有什么仇呢。其实,那稿子并不是我枪毙的,而是我们报社的政策枪毙的。你们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内容吗?他写的主人公是一个地方企业家。这些年,我们报社似有一种习惯,就是在版面上不谈钱字。偏偏企业家是挣钱的,只要我们登了,似乎我们个人就从中得到了多少好处。所以,这么多年,我们编辑不编企业家的稿子,领导也不签发企业家的稿子。即使有反映他们的稿子,我们总也是掖着藏着,不写他们的正面,而写他们的侧面。说白了,这完全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我们现在应该承认,企业家现在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宣扬他们我们不仅不应该掖掖藏藏,还理所当然要大张旗鼓。他们本身有宣传经费,有的企业每年的宣传报道经费都是几百万……”
郭主编认真地听着,虽然动了心,但仍然把握不准:“这要是发人家一篇稿子就要人家几万块钱,会不会惹出麻烦。这不成了有偿新闻了……”
石天然说:“你要硬是往上扯,它肯定就是有偿新闻,但我们刚才不是说了其他变通方法了吗?首先是企业的稿子要敢发,我们不是谁个人拿这个钱,而是我们单位拿这个钱,为单位和集体谋利益,事情做起来心里也坦荡。何况我们是以稿论人。他们的事迹值得宣扬,而且文章写得达到发表水平,就是不给一分钱,我们也得发稿子。但发稿子是一回事儿,拉赞助又是一回事儿,我们不要把它人为地扯在一起。你要是说花钱上稿,不但我们脸上没光,人家企业脸上也没光。这一次,我觉得就应该先将他们的稿子按正常程序发出来,然后让何文涛再给李西键打个电话,直接明说我们要搞一个‘当代企业家风采之歌’征文,想请他们给予支持一下,你看他们有什么反应,我就不信这事搞不成。”
何文涛有个朋友在一家医院当院长。这个医院是个男性专科医院,医院除了给患者做手术,还兼营一些男用春药。那位院长想发展自己的事业,曾多次跟何文涛说在报纸上闹个广告什么的,而且广告词都想好了,叫什么“专治举而不坚,坚而不久”之类。但当时就是因为何文涛感到做男性保健品不太光彩,尤其是他害怕别人说 “你小子没有结婚就净琢磨这玩艺”,是不是太复杂了,便没有答应那位院长朋友。而今,既然单位提倡拉赞助,完全认钱啦,也就干脆“不要脸啦”,他准备借这个机会把这事办成,这样既帮了朋友,同时也给本报搞点创收。现在一听郭主编提出大报要有大报的风范这样的话,就知道这个赞助肯定要泡汤了。何文涛心说,算了,“举而不坚,坚而不久” 的这类广告词,还是让他们往水泥电线杆子上贴吧。
开会的时候,郭主编的眼睛一直在扫瞄着周围每个面孔。但在会的人若要是有心计算一下,就会发现他还是看何文涛最多。显然,何文涛那种欲言又止的表情是被郭主编捕捉到了。他微笑着说:“文涛,有什么高招,说一说。”
何文涛没有要发言的意思。但郭主编的话,却把大家的眼睛肆无忌惮地转向了他。
其实,今天盯何文涛的人一直没有间断过,只不过是大家悄悄地盯,没有像现在这样的明目张胆。郭主编一句话,将大家盯何文涛的目光变得肆无忌惮,原因是何文涛的脸上有新闻——那就是他被公安人员制造的熊猫眼太抓人们的视线。大家凡是见到“疑似”国宝的动物,总是希望看得更清楚些。所以,会议期间瞅何文涛不注意,大家都在悄悄地瞄他,只是在瞄的时候,大家尽量将目光不与何文涛相碰撞。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包括郭主编在内也是不小心在盯“熊猫”的时候,遇到了“反目光”。但在这一瞬间,郭主编并没有躲避,而是极具闪电速度地将盯“熊猫”的眼神,迅速改变成我们常见的开会时候盯同志们的目光。为了配合或者说掩盖这个目光的尴尬,同时他为这种变换的目光做了后期配音,那就是让何文涛发言。
见何文涛欠欠身子,郭主编友善地望着他,依然在鼓励他:“你平时脑子转得快,点子鲜,朋友也多,你说说你的高招?”
在郭主编说到何文涛“点子鲜”的时候,会场上出现了温度不高的轰笑,因为这句话抓住了何文涛的特点。
郭主编说何文涛聪明点子多,其实并不夸张,但他的聪明点子多是一些不能实现的损招。这些损招一般不能在工作中实施,却能让大家在口头交谈的时候感觉它的妙处。
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报纸质量有些下滑,读者反映《金都日报》办得不好看,不吸引人。按说,这也是正常的事儿,哪家报纸不遇到这样的问题?但领导认为这不仅仅是个业务问题,而主要是和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有关。有些编辑收了人家的烟,人家的酒,收了人家的礼金,就发些关系稿子。领导说,关系稿子是办不好报纸,也是报纸不吸引读者的主要原因。
当时,社里为了整治报社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还特意制订了“《金都日报》工作人员八不准”,即不准接受通讯报道人员的吃请,不准参与桑拿、洗头、洗脚、钓鱼、打保龄球或到歌厅之类等等。这些条例被报社政治部门制成精美的玻璃框,除了悬挂于各编辑部的墙上,还在报社楼梯走道的墙上挂了一份。这样,就招徕了许多外来人员的注目。
石天然那天上班的时候,一看楼道上出现这种匾牌,而且有报社的人员和外来送稿的人员在看,竟然叹口气:“这看似是对编辑人员的约束,我怎么觉得不仅约束不了人,还像是一个送稿指南啊!”
何文涛历来与石天然臭味相投。对这件事,他不仅完全认可石天然的观点,而且在接下来的一次社里举行的关于“关系稿子影响版面质量,关系稿子没人看”这一问题讨论的时候,竟然别出心裁地用一种方式挖苦这次讨论。
何文涛说:“一张报纸有没有人看,不能赖在关系稿子上。要是让报纸有人看或者让人抢着看,我认为是最简单的事儿。假若我们的观念变一下,不再对关系稿子掖掖藏藏,而把版面直接定位为‘关系稿专版’,只在稿子后面注上‘烟2条’或‘酒2瓶’或‘桑拿’、‘洗头’、‘捏脚’之类的简洁字眼,读者就心领神会了,这就像常见的征婚广告那样:某女肤白貌佳……其实不用多少字,即使是关系稿专版,读者也会抢着看的。”
石天然和何文涛的这些言论不能说不独到。但它毕竟显得过于灰调,而且有恶作剧之嫌。后来,社里领导知道了他们两人的这番“高论”,并没有生气,只是会意地一笑。
此时,也许是郭主编想到了何文涛的这件事情,才客气地让他出招的。的确,郭主编了解副刊部每一个人的特点。他知道,让何文涛出招,成不成是另外一回事,但至少可以在思路和观念上打开一扇大门。
按说,何文涛是个喜欢发言的人,但今天他却怎么也不想说话,这可能主要还是他考虑到自己的形象问题,如果他要是发言,自然大家都会看着他,自己鼻青脸肿的样子被人盯着,怎么都会觉得别扭,因此,他今天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发言的。
郭主编看文涛不愿发言,也不勉强,他像找台阶似的又把目光转到了石天然那儿,说:“天然,要不让何文涛先想想,你说说你的招数。”
石天然没有推诿,他欠起身子,直接发言:“这拉赞助,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是从别人的口袋里拿钱,和掂着刀从人家身上割肉也差不多。其实你细心想想也是,人家是以赚钱为目的的商人,为什么会给我们钱?说到底,这有一个更大利益的驱使,就是我们能给他们做些什么。而我们能给别人的利益,应该说就是帮人宣传。这就是说,我们只有通过稿子,才能转换成财富。”
郭主编注视着石天然。石天然见他欲插话却欲言又止的样子,便停住等他说,但郭主编却控制住自己没有开口,这样,石天然又接着说了起来:“可能你们会觉得这是以稿谋私,其实这关键是站在什么角度去看问题。如果我们不去变通地看,而把问题看死了,是任何事情都做不成的。”
郭主编显然听出了石天然这番话是在为下面的内容做铺垫:“我的脑袋还不算僵化,只要同志们能弄到钱,而且找到合适的理由,我肯定会全力支持你们的。天然说你的具体想法。”
“其实,我们现在就有一个现成的财神,只是看郭主编有没有魄力敢做这件事情。我想只要郭主编点了头,估计能拿5万回来。”
“5万?!”这个数字让在座的许多同事眼睛一亮,因为这个数字的钱他们编辑部还从来没搞到过。郭主编自然更关注下文,因为他想知道这个“现成财神”到底在哪儿。
“其实这事跟何文涛有关。”
何文涛迷惑地看看石天然。
石天然说:“文涛你别怪我没提前跟你打招呼啊,我这也是突然来了灵感。你上次不是给我一篇稿子吗?就是那个叫李西键的作家写的,想起来了吧?我告诉你,这篇稿子我当时一看标题,就知道不能用,只是我没跟你和李西键说,因为在那个环境中不太好说,人家毕竟是知名作家,你光看个标题就枪毙,他还会以为咱跟他有什么仇呢。其实,那稿子并不是我枪毙的,而是我们报社的政策枪毙的。你们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内容吗?他写的主人公是一个地方企业家。这些年,我们报社似有一种习惯,就是在版面上不谈钱字。偏偏企业家是挣钱的,只要我们登了,似乎我们个人就从中得到了多少好处。所以,这么多年,我们编辑不编企业家的稿子,领导也不签发企业家的稿子。即使有反映他们的稿子,我们总也是掖着藏着,不写他们的正面,而写他们的侧面。说白了,这完全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我们现在应该承认,企业家现在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宣扬他们我们不仅不应该掖掖藏藏,还理所当然要大张旗鼓。他们本身有宣传经费,有的企业每年的宣传报道经费都是几百万……”
郭主编认真地听着,虽然动了心,但仍然把握不准:“这要是发人家一篇稿子就要人家几万块钱,会不会惹出麻烦。这不成了有偿新闻了……”
石天然说:“你要硬是往上扯,它肯定就是有偿新闻,但我们刚才不是说了其他变通方法了吗?首先是企业的稿子要敢发,我们不是谁个人拿这个钱,而是我们单位拿这个钱,为单位和集体谋利益,事情做起来心里也坦荡。何况我们是以稿论人。他们的事迹值得宣扬,而且文章写得达到发表水平,就是不给一分钱,我们也得发稿子。但发稿子是一回事儿,拉赞助又是一回事儿,我们不要把它人为地扯在一起。你要是说花钱上稿,不但我们脸上没光,人家企业脸上也没光。这一次,我觉得就应该先将他们的稿子按正常程序发出来,然后让何文涛再给李西键打个电话,直接明说我们要搞一个‘当代企业家风采之歌’征文,想请他们给予支持一下,你看他们有什么反应,我就不信这事搞不成。”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