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作者:[日]池田大作    更新:2021-12-04 11:04
  同前书)
  刘备死后,征南又过了一年左右。孔明极力充实兵力与粮草,准备北伐。但是蜀中的许多大臣安于现状,嫌忌战争。
  而且虽说是三国鼎立,魏据有十二州而蜀仅据一州,相比之下未免弱小。从这种意义说,任何人都认为这种战争对西蜀说来胜算较少,但孔明的决心却非常之大。为什么孔明这一时期宁可付出极大的代价,决心伐魏呢?这是因为他已经看穿魏越来越强大,正在窥伺着西蜀。因此,他已预见到如果不在自己有生之年,先发制人,则魏必灭蜀。这是任何时代,只有身负重任的领导者才怀有的内心苦衷,在《出师表》中,孔明深察未来的时代大势,所以他那悲壮的决心,字里行间,溢于言表。
  ①此段文字,据汉文原文。
  他在表中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宫中是指皇帝侧近的人,府中是指政府官僚,在先帝死后,蜀正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必须宫中与府中成为一体,尽职尽责,这的确是极中肯之言。户田先生也对这篇上表文十分共鸣,经常引用。
  用现代的话说,这是在阐明领导者必须与民众成为一体以完成预期目的的道理的。
  孔明还在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同前书)。对年轻的刘禅讲述了为帝王之道。
  在当时,蜀国由于孔明的励精图治,内部趋于稳定,在这一过程中,大臣们的心,也逐渐保守化,丧失了前进的锐气,开始出现堕落与衰退的征兆。
  《出师表》是出自孔明坚强心愿的建议书,目的在于打破蜀国这种安逸与惰性,恢复创业当时的远大理想,使宫中府中都能改变士风,以挽救国家的危机。诸葛孔明的过人智略,足以使许多人为之惊叹。而更为深刻动人心魄的,则可以说是在于他的这种鲜明刚烈的人生态度。其中最具有象征意义的场面,那就要属五丈原了。
  鞠躬尽瘁的孔明
  ——秋风五丈原的晚节
  对于诸葛孔明出兵伐魏,许多人感到不安,如果单纯从魏与蜀的兵力和国力之差来考虑,这种不安也许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实际上孔明对这种差别早就知悉而且做了万全的准备。人们未能理解孔明的深思熟虑,所以反对。但孔明北伐中原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而且他为了慎重起见,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准备。
  刘备死后,完成了五次对外的征讨,特别是后期这三年间,倾注全力于健全内政上,可以说这都是为了上述目的。吉川英治先生在他写的《三国志》中,为了叙述孔明北伐中原是先帝刘备在世时的宿愿时,这样写道:"他决定三年不再出兵,蓄养士卒,积蓄兵器粮草,卷土重来,以报答先帝知遇之恩。不管遭遇什么样的困难,北伐中原的大计,就连睡梦中也绝不能忘记,这就是孔明唯一的心愿。这就是说如果没有北伐也就没有孔明。"要知道,他所事奉的刘备,正是被曹操从中原赶出来的啊。
  不只是最后的五丈原这一役,孔明胸怀刘备的遗志,开始走上北伐之途,就已经是临近晚年了。但是,直到他的晚节为止,在他的心愿中,从未忘掉他的大业,从未消失过他所受的先帝的大恩和对先帝发过的誓言。从这种至诚的一生中,感到孔明这个人人格的真正伟大,恐怕不只是我一个人吧。
  这样,孔明把最后的战场定在中原,毅然举行了数次北征。在力量弱小,兵粮也难以为继的不利条件下,仍然坚持反复北伐,这完全是出于孔明百折不回的夙愿。第二次出征前他写的《后出师表》中说:"与其坐而待亡,何如伐之。"说明了这是"与其坐而待毙,毋宁应该北伐"的孔明壮烈的心情。
  但是,如所周知,这次与魏交战,结果只是使世上无与伦比的著名军师孔明,更加显示出他那晚年的忠心耿耿而已。
  其最典型的场面,当然要属"五丈原"他本人的病殁,不过,"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普遍为人所知的第一次北征,也渗透着孔明的苦衷。
  第一次北征,孔明充分发挥了他的智略,取得了节节的胜利,但在街亭一役,由于马谡的失误,使战事遭受了挫折。
  马谡是孔明的知交马良之弟,其兄战死后,由孔明收养,处处加以照拂。孔明很重视培养才气焕发的马谡。在这次战争中派他去担任天王山的街亭的战斗。但是,马谡缺少经验,又有恃才和贪功的毛病。当然,孔明是了解这点而起用他的。从孔明的想法来说,是想给他一次机会,来考验马谡的。孔明这种认真考验他的心理,可以从孔明临送走马谡之前所说的"军中无戏言"这句严峻的话,充分得到证明。
  但是,可悲的是,马谡并未理解孔明的深刻用心,也未能拭净他那恃才和贪功之心。他最后还是傲慢地违背了孔明的命令,脱离常轨在山上安营,结果遭到了无法挽回的大败,使孔明已经布置得十分周密的作战计划归于惨败。宛如穿针引线一般以极少的兵力和人才的优势以期对魏克敌制胜的孔明费尽心机的布置,由于这个浅薄的年轻人的傲慢,想不到竟然化为一场泡影!不但如此,违抗他的命令的马谡本人,又正是他寄予厚望的、他所亲自培养起来的人!孔明拒绝了众将的求情,挥泪斩了马谡。这可以说是,像孔明这样的贤明的主帅,也由于对马谡过于慈爱,造成判断有误的例子。但从另一种看法说,这一调遣马谡的悲剧,也可以说它真实反映了蜀国人才的缺乏。关羽、张飞均已亡故,谋臣法正以及黄忠等建国以来的得力之臣也相继死亡,当时西蜀只靠孔明一个人在那里孤军独撑。不但如此,随着与魏战斗的加剧,西蜀人才匮乏日益成为孔明很大的压力。孔明不得不使用后来谋反的魏延,也是大有难言之隐的苦衷啊。
  关于孔明的心情,吉川先生在"五丈原之卷"中,做了如下的描述:
  "孔明虽未说出口,但他内心里确实有一抹寂寥。他内心里早已想好了连科学的创造力都无法企及的作战方略,他也相信执行这个作战方案肯定会取得胜利。但是唯独西蜀军中人才的缺乏,是怎样也弥补不了的。"
  关于证点,户田先生指出:"人的才干总是有长有短。即使英明如孔明,也是无能为力的。蜀国之所以未能很好地收揽人才,是因为孔明之才太高,而又过于严肃认真的缘故。"
  各方面的才能都过于擅长所造成的悲剧——这是作为一个伟大的军师孔明自身所造成的悲剧。同时也不应忘记恩师户田先生所说的话:"而且他也没有尽力搜求人才的余裕,我想,这点是他未能培育后继者的原因。"这说明户田先生同情孔明所处的困难处境,同情孔明必须完成的使命的严峻性。
  晚年的孔明,内心里怀抱着别人无法为之分忧的苦衷,而同时又落入不能不进行到底的、为国奋斗的孤立命运。激烈的军务和精神的劳瘁,使他身染重病,而且,他手中足以托以后事的人,为数并不多!
  即便如此,孔明为报答刘备的厚恩,完成刘备的遗业,还是毅然与敌将司马仲达相对峙着。孔明这一赤诚的心和他峻烈的生活态度,自古以来,不知使多少人为之感动得下泪。土井晚翠①的著名诗篇《星落秋风五丈原》,就是歌唱孔明的这种心情的。
  ①土井晚翠(1871-1952),诗人,曾长期任过第二高等学校英文学教授。
  祁山之夜夜色深,萧瑟秋风发悲吟。
  繁露零落田野冷,阵云黑压五丈原。
  草桔黄,马肥壮,蜀军旌旗暗无光,
  营静鼓角几声寒。丞相已病危!
  (中略)
  梦寐难忘君王恩,临终遗诏铭心田。
  鞠躬尽瘁忧国家,风风雨雨几春秋,
  而今败叶雨中颤。一旦大树倾颓后,
  汉室气运益难言。丞相已病危!
  (《现代日本文学全集第58卷》,土井晚翠作,筑摩书房版)
  这是一首极好地表现了以最后战场五丈原为背景的、诸葛孔明的生平及其精神境界的诗。病重的孔明。蜀军旗帜暗淡无光。来去于孔明胸中的是大志中途未酬,刘备对自己的深切信任与对蜀汉的命运。……在这首诗中充分写出了即将病殁的孔明极其悲痛的心情。
  在昭和二十八年(一九五三)的新年,我把这首《星落秋风五丈原》的歌唱给了恩师户田先生听。这是将土井晚翠的诗附上曲谱的歌,恩师静静地倾听着,听着听着,他摘掉眼镜,用手绢捂起了眼睛。随后他说"真是一首好歌,请再唱一遍。"前后我唱了六遍。他向我们说:"你们了解这首歌的真正精神了吗?"
  于是户田先生宛如讲述自己的事情一般解释了孔明壮志未酬、半途死去的心情。他说:"孔明的生命已面临着朝不保夕的、眼看就要从断崖绝壁坠下的时刻。他的军队正处在败色笼罩当中。在这关键时刻,人会想起什么,怎样想呢?绝不会是简单的悔恨,更不会是可以认命就能解决的。……当我想到孔明死不瞑目的心情时,不由得掉泪啊。"
  诸葛孔明在五丈原落下了他人生五十四岁的帷幕。壮志只实现了一半就不得不死去的他,其心中的遗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即使他在临终的一刹那间,他的这种执著念头的烈焰也绝不会熄灭。这种贯穿于他现世与来世的强韧的执著之念,以奇妙的现实,凝结在"死诸葛能驱走活仲达"这一事实上,结果保卫了蜀国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