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作者:[日]池田大作 更新:2021-12-04 11:04
只有经历过多次的败仗,懂得自重,一心锻炼自己的人,才能体会到真正人生胜利的喜悦。这样看来,使人感到,比那种简单的英雄、胜利者,克服了多次失意与失败的刘备的一生,蕴涵着不知要强大多少倍的人生的深邃、人生的可贵、人生的价值。
希世的名臣诸葛孔明
——《三国志》上灿烂光芒的睿智
《三国志》后半部中的英雄诸葛孔明,使任何时代的人都会对之崇敬不已。他那不朽的光彩,可以说是《三国志》中任何人也不可能与之比肩的。户田先生也是在所有登场人中最喜欢孔明的。那么,孔明究竟是什么缘故能使人感佩至深呢?不消说,一是他那"智慧"的光耀,使人觉得达到了人所能具有的智慧的顶峰。在孔明身上,到处体现出类似人所憧憬的理想的"智慧"的明晰性。他那宛如满天星斗般的"智慧"的光耀,为三国兴亡史增添了无限的光辉和丰富的色彩。
诸葛孔明的"智"——刘备"三顾茅庐"时曾向孔明说过:"先生神算,每次都使我心服口服"(《三国志演义(上)》,立间祥介译,平凡社版)。这说明刘备对他的完全信任。他的神妙的智慧,还在于既非学究式的,也非权谋数术式的策谋。它是在后汉已经倾颓、群雄割据的混乱时代,为了那些饱尝涂炭之苦的民众,企图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从这样一种人道主义迸发出来的实践的智慧,这点也正是使人们所以深为感佩的缘故。说它是人的睿智的究极的出发点,也并非言过。
使孔明登上正面历史舞台的机缘,是刘备那次著名的"三顾茅庐",当时他二十七岁。构成这两人带有命运性的相遇的伏线,据认为是刘备与司马徽的一段问答。吉川先生描写说:司马徽曾说,像刘备这样的人奇Qisuu.com书,使之身心徒然疲惫,空度岁月,实在"可惜"。对于这点,刘备则概叹"自己的时运不济"。司马徽指出:不该委之命运,原因在于刘备身边人才不足。
据司马徽的看法:关羽、张飞、赵云这些人,固然都是力敌万夫的勇将,但他们缺少洞察时代趋势之才。而其他一些人物也非经纶济世之士,这样当然不能成就天下大业。当前刘备需要的,既不是无双的豪杰,也不是白面的书生式的人物,而是应当去搜求俊杰人士,那种能洞察时代大势,对天文、地理了如指掌、具有经纶抱负的人。一个有识别人才能力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当时司马徽所说的"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是脍炙人口的名言。
随后,小说描写了刘备通过徐庶,终于见到了孔明,刘备曲尽"三顾"之礼,孔明讲了"三分天下之计",以两人的"鱼水之交",为从战乱走向统一,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的活动。这时的刘备是如何积极地活动,正像孔明本人对刘备所说的"(使君——引用者)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蜀书·诸葛亮传》,本田济译。收于平凡社《中国古典文学大系第13卷)①,那样,他广求人才,积极接受人才,以伸张大义。不难看出,刘备这种真挚的心情,是充分打动了孔明的心的。
①此处系直接引自《蜀志·诸葛亮传》的原文。
总之,刘备获得这样希世的名臣以后,过去那种一进一退的形势,大为改观,在军事上一个胜利接一个胜利,沿着"三分天下计"这一正确道路不断迅猛前进,这真正可以说明得人是如何的重要了。孔明加入刘备的势力以后,关羽、张飞、赵云这些武勇绝伦的武将的才能也得到了尽情发挥,无一不通往胜利。在孔明出山以前,刘备的军队总是进行直线的、平面的作战,但由于得孔明这样一位希世的军师以后,一转而展开了立体的、机略纵横的作战,形成了一个组织体系,使每个力敌万人的勇将都得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孔明的活跃,充分显示出一个人的力量,会如何给人和组织以活力,给时代带来巨大变化啊。当然,他的睿智绝不只限于军事战略方面。
最足以代表诸葛孔明的智谋战略的事例,可举出"赤壁之战"。所谓"赤壁之战"是指曹操亲率八十万大军与吴主孙权进行的"史上空前的大战",也是《三国志》中描写得最为精彩的部分。在这次大战中,刘备的军师孔明,乘一叶扁舟,以其三寸不烂之舌,往说吴军,最后导致了赤壁的大捷。他把英名盖世的孙权、周瑜玩弄于股掌之上,晓以大义,使他们和魏进行决战——他的这种胆识和智谋,从另一种角度说,正可以说是"战争不靠武力而靠政略的尝试",充分显示出孔明真实的雄才大略。
曹操在这次"赤壁之战"中大败,正想逃回,就在这危机一发之际,被关羽拦截,但曹操以巧妙的言辞,打动关羽,诉之以情。信义之士的关羽,不忍杀害失败了的曹操君臣,最后放走了他们。在这段描写中充分说明了曹操的奸智,他利用了关羽为人感情深厚的可乘之机。极端善良的人与足智多谋的人的这两种缩影,是世上屡见不鲜的,因此描绘得仿佛如在目前。恩师户田先生评论这时的曹操说:"他,总之,是命不该绝,是他的运气还没有到头。"户田先生明知在小说中曹操是被当成恶人来描绘的,所以说他"命不该绝",其实恩师在这段中真正想要强调的用意别有所在。那就是说派遣关羽,是孔明的战略失误。吉川先生写的《三国志》中,关于这点,写成了孔明明知关羽会放走曹操而故意派遣关羽,其实,孔明的先见之明,能否高到如此地步,是很值得怀疑的。
对于这一情节,恩师想说的是:当时如果派遣了张飞或赵云,则肯定会消灭宿敌曹操,或者孔明本人前往也可。孔明没有这样做,只能解释作:即便是像孔明这样英明的智谋者,也会出现调遣失误。恩师之所以反复强调知人的重要性,正是出于"将领学"的考虑——他指出要经常认清人的优缺点,用人要做到适材适所。有的人适于战时,而有的人则适于平时。而且在作战上强有力,不一定就适于从政。因此,任何人只要按照与各自的特点相适合的方向前进,都会有所作为。孔明为什么派遣关羽,它的真正原因不太清楚,但如果单从效果而论,即使是名将孔明,也不免在人才调配上有所失误,这可以说明看清人的本质是如何的困难。
说明孔明的卓越智慧的典型事例,最有名的故事是他擒获南方土豪孟获一事。为了使西蜀得到安泰,他在刘备死后进行南征。征讨与东吴有联系的南方,解除后顾之忧,以便进行大规模的对魏作战。但是,南方有许多土豪、酋长,其中一个有势力的人物就是孟获。孔明进军南方,擒了孟获又放掉,擒了又放掉,足足重复了七次,世人称之为对孟获的"七擒七纵",在这一过程中,孟获对孔明心悦诚服。即便说是对野蛮无学的敌人也罢,自古以来从未听说有过七擒七纵的事例,对于这样的大恩,孟获怎么能不衷心感激呢。
这段故事,是说:以力服人,后来必定还要反逆。深深了解这一人性的孔明,使南方的最有勇力的土豪孟获敬服,在人的力量、智略及仁德等方面,都使之甘拜下风,使其永远感恩戴德。这是孔明出自洞察这类人所采取的独特行动。这点,即使现在仍可以给人以新鲜的视角吧。
孔明的节操
——《出师表》中表现出来的清冽的心灵
诸葛孔明之所以能赢得人们的崇敬,一方面固然由于他的闪闪发光的睿智,同时也是雨于他终生面对理想,一贯无私意所致。这点在他成为西蜀丞相后表现得最为明显。孔明为政始终清廉公正,他作为一国丞相的态度在《蜀书·诸葛亮传》(本田济译。收于平凡社《中国古典文学大系第13卷》)中有如下的记载: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①
①两段文字均据我国《三国志》原文。
如这里所示,政治家孔明,他十分注意公正的政治,从某种意义说,几乎使人感到认真到过分的程度。为此,他严格地遵守信赏必罚的原则。同时他的伟大,在于律己极严、十分清廉。
他在向蜀主上奏中说:"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中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①据记录,他死后,果如其言。西蜀的人民在他死后仍在不断怀念公正无私的孔明,自是理所当然的。
①两段文字均据我国《三国志》原文。
孔明通过自身的人生,显示了他为大义为理想而献身的心灵,该多么清冽澄明!特别是《出师表》,使他为贯彻高迈之志所怀抱的真诚得以千古不朽。这是在刘备死后、他向继承帝位的刘禅所上的有名的上奏表文,在其中,他吐露了忧国至情,可以说这是使读者不能不堕泪的一篇名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中略)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①(守屋洋、竹内良雄译。
希世的名臣诸葛孔明
——《三国志》上灿烂光芒的睿智
《三国志》后半部中的英雄诸葛孔明,使任何时代的人都会对之崇敬不已。他那不朽的光彩,可以说是《三国志》中任何人也不可能与之比肩的。户田先生也是在所有登场人中最喜欢孔明的。那么,孔明究竟是什么缘故能使人感佩至深呢?不消说,一是他那"智慧"的光耀,使人觉得达到了人所能具有的智慧的顶峰。在孔明身上,到处体现出类似人所憧憬的理想的"智慧"的明晰性。他那宛如满天星斗般的"智慧"的光耀,为三国兴亡史增添了无限的光辉和丰富的色彩。
诸葛孔明的"智"——刘备"三顾茅庐"时曾向孔明说过:"先生神算,每次都使我心服口服"(《三国志演义(上)》,立间祥介译,平凡社版)。这说明刘备对他的完全信任。他的神妙的智慧,还在于既非学究式的,也非权谋数术式的策谋。它是在后汉已经倾颓、群雄割据的混乱时代,为了那些饱尝涂炭之苦的民众,企图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从这样一种人道主义迸发出来的实践的智慧,这点也正是使人们所以深为感佩的缘故。说它是人的睿智的究极的出发点,也并非言过。
使孔明登上正面历史舞台的机缘,是刘备那次著名的"三顾茅庐",当时他二十七岁。构成这两人带有命运性的相遇的伏线,据认为是刘备与司马徽的一段问答。吉川先生描写说:司马徽曾说,像刘备这样的人奇Qisuu.com书,使之身心徒然疲惫,空度岁月,实在"可惜"。对于这点,刘备则概叹"自己的时运不济"。司马徽指出:不该委之命运,原因在于刘备身边人才不足。
据司马徽的看法:关羽、张飞、赵云这些人,固然都是力敌万夫的勇将,但他们缺少洞察时代趋势之才。而其他一些人物也非经纶济世之士,这样当然不能成就天下大业。当前刘备需要的,既不是无双的豪杰,也不是白面的书生式的人物,而是应当去搜求俊杰人士,那种能洞察时代大势,对天文、地理了如指掌、具有经纶抱负的人。一个有识别人才能力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当时司马徽所说的"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是脍炙人口的名言。
随后,小说描写了刘备通过徐庶,终于见到了孔明,刘备曲尽"三顾"之礼,孔明讲了"三分天下之计",以两人的"鱼水之交",为从战乱走向统一,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的活动。这时的刘备是如何积极地活动,正像孔明本人对刘备所说的"(使君——引用者)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蜀书·诸葛亮传》,本田济译。收于平凡社《中国古典文学大系第13卷)①,那样,他广求人才,积极接受人才,以伸张大义。不难看出,刘备这种真挚的心情,是充分打动了孔明的心的。
①此处系直接引自《蜀志·诸葛亮传》的原文。
总之,刘备获得这样希世的名臣以后,过去那种一进一退的形势,大为改观,在军事上一个胜利接一个胜利,沿着"三分天下计"这一正确道路不断迅猛前进,这真正可以说明得人是如何的重要了。孔明加入刘备的势力以后,关羽、张飞、赵云这些武勇绝伦的武将的才能也得到了尽情发挥,无一不通往胜利。在孔明出山以前,刘备的军队总是进行直线的、平面的作战,但由于得孔明这样一位希世的军师以后,一转而展开了立体的、机略纵横的作战,形成了一个组织体系,使每个力敌万人的勇将都得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孔明的活跃,充分显示出一个人的力量,会如何给人和组织以活力,给时代带来巨大变化啊。当然,他的睿智绝不只限于军事战略方面。
最足以代表诸葛孔明的智谋战略的事例,可举出"赤壁之战"。所谓"赤壁之战"是指曹操亲率八十万大军与吴主孙权进行的"史上空前的大战",也是《三国志》中描写得最为精彩的部分。在这次大战中,刘备的军师孔明,乘一叶扁舟,以其三寸不烂之舌,往说吴军,最后导致了赤壁的大捷。他把英名盖世的孙权、周瑜玩弄于股掌之上,晓以大义,使他们和魏进行决战——他的这种胆识和智谋,从另一种角度说,正可以说是"战争不靠武力而靠政略的尝试",充分显示出孔明真实的雄才大略。
曹操在这次"赤壁之战"中大败,正想逃回,就在这危机一发之际,被关羽拦截,但曹操以巧妙的言辞,打动关羽,诉之以情。信义之士的关羽,不忍杀害失败了的曹操君臣,最后放走了他们。在这段描写中充分说明了曹操的奸智,他利用了关羽为人感情深厚的可乘之机。极端善良的人与足智多谋的人的这两种缩影,是世上屡见不鲜的,因此描绘得仿佛如在目前。恩师户田先生评论这时的曹操说:"他,总之,是命不该绝,是他的运气还没有到头。"户田先生明知在小说中曹操是被当成恶人来描绘的,所以说他"命不该绝",其实恩师在这段中真正想要强调的用意别有所在。那就是说派遣关羽,是孔明的战略失误。吉川先生写的《三国志》中,关于这点,写成了孔明明知关羽会放走曹操而故意派遣关羽,其实,孔明的先见之明,能否高到如此地步,是很值得怀疑的。
对于这一情节,恩师想说的是:当时如果派遣了张飞或赵云,则肯定会消灭宿敌曹操,或者孔明本人前往也可。孔明没有这样做,只能解释作:即便是像孔明这样英明的智谋者,也会出现调遣失误。恩师之所以反复强调知人的重要性,正是出于"将领学"的考虑——他指出要经常认清人的优缺点,用人要做到适材适所。有的人适于战时,而有的人则适于平时。而且在作战上强有力,不一定就适于从政。因此,任何人只要按照与各自的特点相适合的方向前进,都会有所作为。孔明为什么派遣关羽,它的真正原因不太清楚,但如果单从效果而论,即使是名将孔明,也不免在人才调配上有所失误,这可以说明看清人的本质是如何的困难。
说明孔明的卓越智慧的典型事例,最有名的故事是他擒获南方土豪孟获一事。为了使西蜀得到安泰,他在刘备死后进行南征。征讨与东吴有联系的南方,解除后顾之忧,以便进行大规模的对魏作战。但是,南方有许多土豪、酋长,其中一个有势力的人物就是孟获。孔明进军南方,擒了孟获又放掉,擒了又放掉,足足重复了七次,世人称之为对孟获的"七擒七纵",在这一过程中,孟获对孔明心悦诚服。即便说是对野蛮无学的敌人也罢,自古以来从未听说有过七擒七纵的事例,对于这样的大恩,孟获怎么能不衷心感激呢。
这段故事,是说:以力服人,后来必定还要反逆。深深了解这一人性的孔明,使南方的最有勇力的土豪孟获敬服,在人的力量、智略及仁德等方面,都使之甘拜下风,使其永远感恩戴德。这是孔明出自洞察这类人所采取的独特行动。这点,即使现在仍可以给人以新鲜的视角吧。
孔明的节操
——《出师表》中表现出来的清冽的心灵
诸葛孔明之所以能赢得人们的崇敬,一方面固然由于他的闪闪发光的睿智,同时也是雨于他终生面对理想,一贯无私意所致。这点在他成为西蜀丞相后表现得最为明显。孔明为政始终清廉公正,他作为一国丞相的态度在《蜀书·诸葛亮传》(本田济译。收于平凡社《中国古典文学大系第13卷》)中有如下的记载: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①
①两段文字均据我国《三国志》原文。
如这里所示,政治家孔明,他十分注意公正的政治,从某种意义说,几乎使人感到认真到过分的程度。为此,他严格地遵守信赏必罚的原则。同时他的伟大,在于律己极严、十分清廉。
他在向蜀主上奏中说:"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中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①据记录,他死后,果如其言。西蜀的人民在他死后仍在不断怀念公正无私的孔明,自是理所当然的。
①两段文字均据我国《三国志》原文。
孔明通过自身的人生,显示了他为大义为理想而献身的心灵,该多么清冽澄明!特别是《出师表》,使他为贯彻高迈之志所怀抱的真诚得以千古不朽。这是在刘备死后、他向继承帝位的刘禅所上的有名的上奏表文,在其中,他吐露了忧国至情,可以说这是使读者不能不堕泪的一篇名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中略)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①(守屋洋、竹内良雄译。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