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作者:[日]池田大作    更新:2021-12-04 11:04
  人们应在这无限的变化中,作出最准确、最有价值的判断,向幸福的方向飞去。信仰,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原动力。
  这才是基于正确的"常住之法"的人生应持的处世态度。
  在妙法中,蕴藏着能将一切变化,不断地引向正确方向的力量。
  人生,如白驹过隙,瞬息即逝。就在你或踌躇逡巡,或抱怨,或批评他人而白白消磨时光,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时候,人生早已飞一般地过去了。该是多么可贵的每一天啊。
  法国大哲学家帕斯卡①,将那些根本不正视人生真相的一切行为称之为"慰戏"。"慰戏",乃单纯的逍遣、娱乐之谓,是一种于人生的创建无任何补益的,毫无价值的行为。苏格拉底②认为:人为了开觉其本性,必须从"有关自身的无知"中解脱出来。因为不幸的根源,皆产生于"有关自身的无知"。这一论断,可谓对人生创建的真知灼见。
  ①帕斯卡(1623-1662),一译"巴斯噶"。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著有《思想录》、《致外省人书》等。②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其言行大抵见于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等书中。
  我们要在现实的激流中,顽强地不畏艰难地生活下去的同时,于敬仰"大宇宙",向往"永恒"的无边无际的境界里,度过那一日通千年、甚至千劫般的毫无悔恨的一生。
  第三节 宇宙和心的世界
  星辰和内在的道德律
  ——康德、梭洛①等的至理名言
  ①梭洛(1817-1862),美国作家。曾支持废奴运动;主张回归自然。著有《森林中的生活》、《郊游》等。
  "以考虑它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越新,越发增强的感叹和崇敬,来充实内心的有二。那就是在我头上的星辰闪耀的天空和人内在的道德的法则。"
  这是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波多野精一、宫本和吉译,岩波文库版)中的一段话。它常引起我的深思。其中存在着:
  即便人凭借理性,也难以把握的悠远的大宇宙,和以内在的心灵为对象的深邃的精神。我不禁感到——那诗一般的心,与宇宙相对比的那种绝妙的意境。
  宇宙,具有无限而玄妙的广阔的时空。人的心,也具有对"内在的世界和宇宙"产生微妙变化的广阔天地。一方面它是对外的无边无际的广阔天地,另一方面有着内在的,深不可测的深远的天地,有时两者相联结。
  康德的这段话,在将隐藏在宇宙中的神秘的深奥,置于"我内在之心"的对照地位上,显示出它的伟大。我看到:在深为"星辰闪耀的天空和我内在的道德的法则"所打动的一念,即在为自己的灵魂和无限的苍空感动不已的,深邃的洞察中,对人的"生"的无限肯定。
  美国思想家梭洛,是爱默生①的朋友,对印度的甘地等以巨大的影响。他也志于自我"生命"本身的探讨,曾说过以下的话:
  ①爱默生(1803-1882),美国散文作家、诗人。著有《自然论》、《代表人物》等。
  "看看你的心吧。在你心中会找到过去未曾发现的一千地域吧。可以在那些地域中旅行一番,成为自己"宇宙杂志'的大家。"(《森林中的生活》,神吉三郎译,岩波文库版)
  我不禁感到:一流人物的思想,似乎总是与佛法一脉相通的。而持有那只看到事物表面现象的,浅薄的人生态度的人,是决不会发现它的。唯有真挚地追求事物内在的,深奥世界的人,才能认识这永恒而广阔无边的世界。
  梭洛说:"在生命的世界中旅行,成为自己'宇宙杂志'的大家。"这才是佛法所阐释的生命的世界。我们不应悉心追求那种安逸而狭小的"人生杂志",而是在生命这一广阔的宇宙中,不断地创建"通向幸福之路"。
  梭洛还说:"成为寻找诸君内在的,一切新大陆和新世界的哥伦布。但并非为了贸易,而是开拓思想上的新航线。"
  (同前书)即希望人们成为"内在新世界的探险家"、"新思想的开拓者"。梭洛非常准确地表达了"心中的一千地域"。他虽未能提示其具体的方法,而佛法上早已阐明了那深奥的"一念三千",即在一念之中包含三千的世界、现象的法理。可以说,"生命旅行"中最重要的指南针,是佛法,是信仰。
  在人的生命的深处,有着比大海,比大空更辽阔的无限的世界。在穿过苦恼和痛苦的云层的对面,是一片无穷尽的蓝天。而阐释那甚至通向大宇宙的,生命这一庄严的实在,正是佛法。日莲大圣人说:"一心法界之旨者,将十界三千之依正色心、非情草木、虚空刹土等连尘土也无不收入一念之心;
  指此一念之心,布满于法界为万法。"也就是说,宇宙的森罗万象、万法,全包含在生命的"一心"、"一念"之中。
  现代,可以说是一个正失去为"天上闪耀着星辰"而激动的时代吧。也是一个难以接近生命深处的,缺乏对"我内在道德律",予以真正肯定的时代。这也显示了是一个不可能发现人生真正的价值,同时缺乏指导人生准则的时代。但不应让这一毫无衡量价值标准的荒野永远存在下去。我不禁感到:正因为是喧嚣的时代,更需对生命和宇宙充满激情和持以真挚的态度。
  我们正处在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只有树立那不断地向社会,向宇宙无限扩大的"一念",才能有助于建立心地充实而丰富的境界。我觉得:假如树立了无时不信奉这"一念"的坚定的人生观,则定能从容地闯过这怒涛般的社会。
  但不应仅从这个意义上来思考隐藏在宇宙中的神秘性。
  若回避人和社会所面临的乌烟瘴气的现实,只是一味地神秘地思考,那宇宙必定成为一个只能引起人们好奇的大舞台。当然,也不应只使宇宙成为一种可利用的工具。我们的人生,在永远保持对宇宙的敬畏和虔诚态度的同时,也必须对深奥的生命,进行不断地探讨、思索,于实践中不断加深理解。
  自然与生命的节奏
  ——妙乐大师的"弘决之文"
  早晨,太阳冉冉升起。傍晚,夕阳西下,落日余辉染红了天际。夜空,无数星辰闪耀着银色的光辉。当人们想到自身和宇宙所在的,这个绝妙的舞台时,不由地思索起那深远的真理。
  昔日,人们与大自然浑然一体,自由自在地生活。不难想象:他们比忙忙碌碌的现代人,对于人自身的生命体和宇宙的生命体的感应,更具有超越理论、一般道理的丰富的直观智。也可以说,即便当时人没有科学知识,也可以从实际经验中,领会到每天升起的太阳所施予的恩泽和自然的规则吧。
  在宇宙中,确实存在着绝妙无比的本来的节奏。这自然的节奏、社会时光流驶的节奏,潜藏在人肉体内的生态活动周期,还有这个宇宙的节奏等,在不同层次所弹出的节奏,从根本上讲,它有着决非人的才智所能抗拒的东西。从近边的事例而言,就说音乐的节奏吧,若正在演奏某一曲子,忽然有一人表示反对。此时,即便心中竭力想试奏其他旋律的曲子,但总也不能改变。那是因为其中有着一种难以抗拒、不可违背的力量。
  宇宙和人的生命的关联是十分紧密的。譬如,人的血液,与环境的变化有着微妙的关系。血压在一天中,白天高,夜晚低。从季节上看,冬天高,夏天低。据实验结果的报告:仅从气温十九度的房间到只有八度的寒冷的房间,即便三十多岁的健康的人,由于自律神经所引起的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到十——二十毫米。
  再看看人的睡眠,似乎与太阳和地球的运行有着紧密的关联。人们常说:"十二时前的睡眠,其熟睡程度,比十二时后要高一倍。"而事实上,人的熟睡程度,从下午至日落逐渐增高,在深夜十二时左右达到完全熟睡的状态。之后便急速下降,在早晨四时、五时日出前后降到最低。有时即便晚上熬夜,白天很想睡一睡,然而由于过分劳累反而难以熟睡。这不仅仅是因为习惯,或噪音,或白天光线强烈,而且还违反了本来的节奏。
  据说,激素的分泌也有规律,成长激素在人睡眠时分泌,副肾皮质激素保持二十四小时的周期。
  这种所谓概日性节奏,不仅限于动物,植物方面也常出现。因为无论宇宙或生命都能听到这样清晰、和谐的节奏。
  佛法称其为"依正不二"。简单地说,"正报",乃主体;
  "依报",为环境之意。这处于一种"不二",即"二而非二"的关系。另在《一生成佛妙》的书中,解释为"于己心之外无法"。
  因此,佛法早已明确而具体地阐释了:从久远元初起,宇宙中存在着它自身的一切法则,同时在人自身内在的深处,也存在同样的法则。
  日莲大圣人引用了妙乐大师的《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在《三世诸佛总勘文教相废立》一书中说了以下这段话:
  "弘决之六云:'知此身中具仿天地。知头圆仿于天;足方仿于地。身内之空种者,即虚空也。腹温,乃法于春夏;背刚,法于秋冬……。'"这段话,简单明了地借用显示古代中国的"阴阳五行说"的比喻,说明了"我即宇宙"、"宇宙即我"的关联。若从宏观上看,可将一一解释为:"头"圆,乃天;"足",乃地;
  "身内"之空间,乃"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