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作者:[日]池田大作 更新:2021-12-04 11:03
但是,现代似乎过分地偏重于物质至上主义。因而,今天的人们正迫切地期待着庄严的"人"的复权,"心"的复兴。
当务之急,不仅要为科学家、经济学家、政界人士,还要为诗人、哲学家、宗教家等,提供充分发挥其才智的舞台,开辟新的时代。否则,无限憧憬未来的使者——青少年的心,将日益萎缩;时代,也定会转入那失去人心的丰满和安宁的黑暗的舞台。
一九八七年秋,我和罗马尼亚诗人,布加勒斯特大学教授伊凡·亚历山大博士,进行过一次亲切的短时间交谈。一九八三年我曾访问罗马尼亚,此时于这位博士所在的大学,做了题为"站在文明的十字路口"的纪念演讲,并结识了他。在第二次见面时,我们都为久别重逢而感到无限喜悦,谈话是从自然、诗之心、诗的真实的力量以及人的"心"等主题逐一展开的。
我并非职业诗人,但每当我接触到他们的目光——那一边与人生苦难作顽强的搏斗,一边默默地开创自己的道路,信心百倍地寄希望于明天的青年们的炯炯目光时,油然地产生一种应给予他们某些鼓励的心情。于是,我便作诗,分别寄赠。
年轻时,我也常去听诗歌的朗诵。在那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动辄被那黑暗窒息的年代里,这些诗篇,在当时滋润了多少年轻人的心啊!一幅幅动人心弦的场景,至今仍萦迥在我的脑际。
我还记得在结束一天活动,迈步回家的路上,一边仰望着满天闪光的星辰,一边朗诵着诗篇,此情此景令人难忘。直至今天,我仍怀有那种——只要遇上青年人,便想与他们一起朗诵诗篇的激情。
然而今天,那促使"人"和"社会"日益复苏的,洋溢着无限深奥的生命激情的诗篇,似乎已不多见;而且活跃在各界的人士中,具有"诗心"的人也在日益减少。对此,许多人由衷地感到遗憾,我便是其中之一。我总以为:"诗心",就是将展现在人的生命深处,充满着无限光芒的"心",和谐地、激动人心地与大宇宙、大自然融合为一体,一边歌唱那辉煌的人生,一边讲述人生的真诚,向着幸福的方向奔去。唯有在这个意义上,"诗",才带有为人的复兴而进行启发和熏陶的重要使命。
据亚历山大博士说,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①在去世前曾留下这样的遗言,即希望在他墓前朗诵荷尔德林②的诗篇。这些诗是《寄德意志人》、《宥和者》、《面包和葡萄酒》等。其子遵照遗言,在父亲的墓前朗诵了荷尔德林的诗篇。尤其最后一首《面包和葡萄酒》的诗篇,使人倍受感动。应该说,这是一则描述大哲学家心灵的,美丽而动人的故事。
①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著有《存在与时间》、《形而上学是什么?》等。②荷尔德林(1770-1843),德国诗人。毕业于杜宾根大学神学院,著有书信体小说《许佩里昂》,诗作《自由颂歌》、《人类颂歌》等。
诗,并非所谓感伤,也并非宽慰,也不只是感情的吐露。
既不是批判,也不是评论。我以为:只有将下述"三者"联结起来的"心",才称得上是诗。所谓"三者",是肉眼不可见的大宇宙的法则;贯穿这个变化的现实世界——社会的法则;人的心的节奏。也就是——在悠远的时空中,一边相互交融、律动,一边搏动着的"人"、"社会"和"宇宙"。这样的诗,也必然成为不断提高和开拓"三者"的力量。那些被誉为世界大诗人的诗篇,无不具有这种力量。正因为此,诗才闪耀着"人类的宝石般的光辉"。
亚历山大博士说,他巡游各地,向青年人朗诵诗篇。我仿佛从博士的朗诵声中,看到充满自信的青年们的身影,不禁感到万分激动。
据说,博士通过这样的朗诵会,窥视到:闪耀在侧耳倾听的青年们眼中的那忽亮忽灭的"人的痛苦",不觉十分痛心。
诗人的感受是何等敏锐啊!实际上,没有"苦"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如何解脱这种"苦",才是人生永恒的课题。从古至今,东西方的哲人们为回答这一问题,是如何低徊呻吟、苦思冥索地予以阐明的啊!
哲学是为了消除人的"苦",创造"幸福"而产生的,思想和宗教亦然如此。社会上的政治、经济、科学等所有活动的一元的目的,也应在于此。可以说:诗、文学、艺术等都是人追求幸福、美的一种天性的自我表现吧。当人们在真挚地追求"幸福"的时候,最终不能不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
"心"为何物?"生"为何意?等问题,进行认真的探索。
佛法以慈悲为本。所谓"慈悲",系"拔苦与乐"(去除他人的痛苦,给予快乐)之意。如上文所揭示,在今天,自觉地将他人之事视为己事的人日益减少,缺乏"同苦"、"共感"之情。"慈悲",并非仅仅是一种安慰。可以说:"拔苦"(去除痛苦)远远超越"同苦"、"共感"之情,是作为人的一种最崇高的积极的行为。
"苦",与人生共存,决不会消失。但是可以将"苦"转化为"欢喜"。佛法,不只是停留在观念性的理想上,其中还蕴藏着实现思想上的巨大转化的力量。佛法上称之为"烦恼即菩提"。若简单明了地予以解释,"烦恼",则为"痛苦"、"作恼";"菩提",则为"领悟的欢喜"。这可比作烧柴取火,并非为了去"苦",毋宁说,倒是烧却"烦恼"之柴,生出"菩提"之慧火,使"苦"向"欢喜"的方面进行质的转化。
这犹如飞机,正因受到气流的冲击而得以升空似的,"苦"也成为向"欢喜"方向转化的动力。因此,"苦"越深,则"欢喜"越大。这就是佛法的教诲。
但是,将"烦恼"转为即"菩提"的根本关键,仍在于人。为"苦"而呻吟的是人;以这种"苦"为媒介,毅然打开"欢喜"之门的也是人。佛法之慧眼,总是不断地凝视着人。正因如此,可以说:在如何变革作为一切主体的人的伟业中,存在着佛法的睿知。若再进一步探求"人"的本质,则必归结于人的"心","生命深处之一念"。因而,唯有在如何锤炼人的"心",不断地使它坚韧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解决"苦"的关键。
我以为:诗也是充实、丰富人的"心",并使其坚韧的一种手段。
据佛法阐释,人,原被所谓烦恼、业、苦的云彩所覆盖。
因此重要的是:一边俯视覆盖着的云彩,一边矢志不渝地追求那能在云彩之上悠然翱翔的境界,即应向那不为"云"和"风"所干扰的更高的境界升华。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沉入那茫茫的苦海的吧。
为了向高层次的大空飞去,就需要有信仰、祈祷、无比正确的佛法。我还期望着诗之"心",也有助于推动这种力量的增长。而最重要的:还是一边将悠远的大空及人诞生于世的深刻意义,牢牢地铭记在心,一边以朝雾般的爽朗的"诗心",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克服精神紧张状态
——塞里埃①博士的学说和菩萨的生命
①塞里埃(1907-),加拿大著名医学家。长期从事内分泌学的研究。于1936年提出"应激反应学说"后为世人瞩目。
凡人都希望度过"安乐"的一生,平平安安的一生。一提"安乐",也许有人认为只是指沉湎于眼前的享乐,或指毫无波折的平稳的一生吧。实际上,即便今天很幸福,也不能保证明天依然如此。因为世界或自身,均处在瞬息万变之中。
所以,世上根本不存在那种悠然闲适的安乐境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实相吧。
佛法所竭力追求的,并非这种肤浅的、表面的"安乐",而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更为持久的"安乐"。
今天,可以说是这样的时代,即是一个正如人的肉体、精神以及社会等,均处于紧张状态中似的,一切都受到紧张的威胁;人为了生存而疲于奔命的时代。
加拿大著名医学,应激反应学权威塞里埃博士说了以下的一席话:
"比如说,在二、三百年前,并没有核战争的威胁,但发生过几乎毁灭全体国民的,非常可怕的鼠疫病灾难。人生的一切,是无法预料的,偶发性的。今天是富翁,明天也许变成穷汉;今天十分健康,明天如何,却不得而知。人类的全部历史就是如此。而我们的时代,在社会生活中,还多了一个被人称为是额外增加的'精神紧张状态'。所谓'人丧失了能动性',就是指它而言。"
为此,博士提出以下三点,作为最佳对策的处方。
第一,清楚地了解自身对紧张状态的承受能力,并在生活中注意调节。
第二,确定自己的目标,切实保证这并非他人所强加,而是完全出于自身的需要。
第三,所谓利他主义的利己主义,就是一种在考虑到他人需要的前提下,谋求自己利益的处世方式。(《读者文摘》,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号)
据说,这个结论——"生命,只有在最原始的水平上,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才得以平衡",是博士从作为一个科学家的研究和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人,只要活着,就会感到精神紧张。但据说,生命在不感到精神紧张的环境中,是不能完美无缺地存在的。对此,塞里埃认为:从一切紧张状态中解放出来的本身,便是死。还说:可将精神紧张状态,比作一种调节人生的调味品。
当务之急,不仅要为科学家、经济学家、政界人士,还要为诗人、哲学家、宗教家等,提供充分发挥其才智的舞台,开辟新的时代。否则,无限憧憬未来的使者——青少年的心,将日益萎缩;时代,也定会转入那失去人心的丰满和安宁的黑暗的舞台。
一九八七年秋,我和罗马尼亚诗人,布加勒斯特大学教授伊凡·亚历山大博士,进行过一次亲切的短时间交谈。一九八三年我曾访问罗马尼亚,此时于这位博士所在的大学,做了题为"站在文明的十字路口"的纪念演讲,并结识了他。在第二次见面时,我们都为久别重逢而感到无限喜悦,谈话是从自然、诗之心、诗的真实的力量以及人的"心"等主题逐一展开的。
我并非职业诗人,但每当我接触到他们的目光——那一边与人生苦难作顽强的搏斗,一边默默地开创自己的道路,信心百倍地寄希望于明天的青年们的炯炯目光时,油然地产生一种应给予他们某些鼓励的心情。于是,我便作诗,分别寄赠。
年轻时,我也常去听诗歌的朗诵。在那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动辄被那黑暗窒息的年代里,这些诗篇,在当时滋润了多少年轻人的心啊!一幅幅动人心弦的场景,至今仍萦迥在我的脑际。
我还记得在结束一天活动,迈步回家的路上,一边仰望着满天闪光的星辰,一边朗诵着诗篇,此情此景令人难忘。直至今天,我仍怀有那种——只要遇上青年人,便想与他们一起朗诵诗篇的激情。
然而今天,那促使"人"和"社会"日益复苏的,洋溢着无限深奥的生命激情的诗篇,似乎已不多见;而且活跃在各界的人士中,具有"诗心"的人也在日益减少。对此,许多人由衷地感到遗憾,我便是其中之一。我总以为:"诗心",就是将展现在人的生命深处,充满着无限光芒的"心",和谐地、激动人心地与大宇宙、大自然融合为一体,一边歌唱那辉煌的人生,一边讲述人生的真诚,向着幸福的方向奔去。唯有在这个意义上,"诗",才带有为人的复兴而进行启发和熏陶的重要使命。
据亚历山大博士说,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①在去世前曾留下这样的遗言,即希望在他墓前朗诵荷尔德林②的诗篇。这些诗是《寄德意志人》、《宥和者》、《面包和葡萄酒》等。其子遵照遗言,在父亲的墓前朗诵了荷尔德林的诗篇。尤其最后一首《面包和葡萄酒》的诗篇,使人倍受感动。应该说,这是一则描述大哲学家心灵的,美丽而动人的故事。
①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著有《存在与时间》、《形而上学是什么?》等。②荷尔德林(1770-1843),德国诗人。毕业于杜宾根大学神学院,著有书信体小说《许佩里昂》,诗作《自由颂歌》、《人类颂歌》等。
诗,并非所谓感伤,也并非宽慰,也不只是感情的吐露。
既不是批判,也不是评论。我以为:只有将下述"三者"联结起来的"心",才称得上是诗。所谓"三者",是肉眼不可见的大宇宙的法则;贯穿这个变化的现实世界——社会的法则;人的心的节奏。也就是——在悠远的时空中,一边相互交融、律动,一边搏动着的"人"、"社会"和"宇宙"。这样的诗,也必然成为不断提高和开拓"三者"的力量。那些被誉为世界大诗人的诗篇,无不具有这种力量。正因为此,诗才闪耀着"人类的宝石般的光辉"。
亚历山大博士说,他巡游各地,向青年人朗诵诗篇。我仿佛从博士的朗诵声中,看到充满自信的青年们的身影,不禁感到万分激动。
据说,博士通过这样的朗诵会,窥视到:闪耀在侧耳倾听的青年们眼中的那忽亮忽灭的"人的痛苦",不觉十分痛心。
诗人的感受是何等敏锐啊!实际上,没有"苦"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如何解脱这种"苦",才是人生永恒的课题。从古至今,东西方的哲人们为回答这一问题,是如何低徊呻吟、苦思冥索地予以阐明的啊!
哲学是为了消除人的"苦",创造"幸福"而产生的,思想和宗教亦然如此。社会上的政治、经济、科学等所有活动的一元的目的,也应在于此。可以说:诗、文学、艺术等都是人追求幸福、美的一种天性的自我表现吧。当人们在真挚地追求"幸福"的时候,最终不能不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
"心"为何物?"生"为何意?等问题,进行认真的探索。
佛法以慈悲为本。所谓"慈悲",系"拔苦与乐"(去除他人的痛苦,给予快乐)之意。如上文所揭示,在今天,自觉地将他人之事视为己事的人日益减少,缺乏"同苦"、"共感"之情。"慈悲",并非仅仅是一种安慰。可以说:"拔苦"(去除痛苦)远远超越"同苦"、"共感"之情,是作为人的一种最崇高的积极的行为。
"苦",与人生共存,决不会消失。但是可以将"苦"转化为"欢喜"。佛法,不只是停留在观念性的理想上,其中还蕴藏着实现思想上的巨大转化的力量。佛法上称之为"烦恼即菩提"。若简单明了地予以解释,"烦恼",则为"痛苦"、"作恼";"菩提",则为"领悟的欢喜"。这可比作烧柴取火,并非为了去"苦",毋宁说,倒是烧却"烦恼"之柴,生出"菩提"之慧火,使"苦"向"欢喜"的方面进行质的转化。
这犹如飞机,正因受到气流的冲击而得以升空似的,"苦"也成为向"欢喜"方向转化的动力。因此,"苦"越深,则"欢喜"越大。这就是佛法的教诲。
但是,将"烦恼"转为即"菩提"的根本关键,仍在于人。为"苦"而呻吟的是人;以这种"苦"为媒介,毅然打开"欢喜"之门的也是人。佛法之慧眼,总是不断地凝视着人。正因如此,可以说:在如何变革作为一切主体的人的伟业中,存在着佛法的睿知。若再进一步探求"人"的本质,则必归结于人的"心","生命深处之一念"。因而,唯有在如何锤炼人的"心",不断地使它坚韧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解决"苦"的关键。
我以为:诗也是充实、丰富人的"心",并使其坚韧的一种手段。
据佛法阐释,人,原被所谓烦恼、业、苦的云彩所覆盖。
因此重要的是:一边俯视覆盖着的云彩,一边矢志不渝地追求那能在云彩之上悠然翱翔的境界,即应向那不为"云"和"风"所干扰的更高的境界升华。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沉入那茫茫的苦海的吧。
为了向高层次的大空飞去,就需要有信仰、祈祷、无比正确的佛法。我还期望着诗之"心",也有助于推动这种力量的增长。而最重要的:还是一边将悠远的大空及人诞生于世的深刻意义,牢牢地铭记在心,一边以朝雾般的爽朗的"诗心",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克服精神紧张状态
——塞里埃①博士的学说和菩萨的生命
①塞里埃(1907-),加拿大著名医学家。长期从事内分泌学的研究。于1936年提出"应激反应学说"后为世人瞩目。
凡人都希望度过"安乐"的一生,平平安安的一生。一提"安乐",也许有人认为只是指沉湎于眼前的享乐,或指毫无波折的平稳的一生吧。实际上,即便今天很幸福,也不能保证明天依然如此。因为世界或自身,均处在瞬息万变之中。
所以,世上根本不存在那种悠然闲适的安乐境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实相吧。
佛法所竭力追求的,并非这种肤浅的、表面的"安乐",而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更为持久的"安乐"。
今天,可以说是这样的时代,即是一个正如人的肉体、精神以及社会等,均处于紧张状态中似的,一切都受到紧张的威胁;人为了生存而疲于奔命的时代。
加拿大著名医学,应激反应学权威塞里埃博士说了以下的一席话:
"比如说,在二、三百年前,并没有核战争的威胁,但发生过几乎毁灭全体国民的,非常可怕的鼠疫病灾难。人生的一切,是无法预料的,偶发性的。今天是富翁,明天也许变成穷汉;今天十分健康,明天如何,却不得而知。人类的全部历史就是如此。而我们的时代,在社会生活中,还多了一个被人称为是额外增加的'精神紧张状态'。所谓'人丧失了能动性',就是指它而言。"
为此,博士提出以下三点,作为最佳对策的处方。
第一,清楚地了解自身对紧张状态的承受能力,并在生活中注意调节。
第二,确定自己的目标,切实保证这并非他人所强加,而是完全出于自身的需要。
第三,所谓利他主义的利己主义,就是一种在考虑到他人需要的前提下,谋求自己利益的处世方式。(《读者文摘》,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号)
据说,这个结论——"生命,只有在最原始的水平上,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才得以平衡",是博士从作为一个科学家的研究和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人,只要活着,就会感到精神紧张。但据说,生命在不感到精神紧张的环境中,是不能完美无缺地存在的。对此,塞里埃认为:从一切紧张状态中解放出来的本身,便是死。还说:可将精神紧张状态,比作一种调节人生的调味品。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