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作者:[日]池田大作    更新:2021-12-04 11:03
  吕伯奢爽快地把他留了下来,到邻村去沽酒。夜已深更,隔壁传来了磨刀声,这是为了款待曹操杀猪相待。曹操错误地认为要杀自己,立即杀掉了吕伯奢的家族和奴仆。不仅如此,当他明白了自己的判断错误之后,在逃走途中遇上了吕伯奢,他为了消除后顾之忧,把吕伯奢也杀了。他的人性真是冷酷已极。这里,不难看出曹操可怕的虚无主义者的冷酷面孔,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与目的,可以无动于衷地随便杀人。
  曹操这种令人生畏的冷酷性,自然使人们一直在内心里都不喜欢他。而曹操则企图以他自己特殊的才干来赢得人心。
  从这种意义说,他究竟是好是坏姑且不论,总之,曹操始终是以他的"才智"作为有力武器取胜的。他一方面仗持这个"利刃"登上了乱世的顶峰;而另一方面,又用这个"利刃"不断伤害自己。曹操经常由于过分相信自己的才智而招致失败。
  比如,当魏、蜀大战时。魏军连连大胜,蜀兵丢盔弃甲,争相败走。魏军乘机追赶。如果当时追上蜀兵,那么蜀军就会全部被歼。但是,曹操止住大军。魏将都对这次收兵感到奇怪。而曹操则认为孔明所率的蜀军并非真的退兵而是佯败,采取了慎重的处理。但由于曹操收兵,蜀军突然转为反攻,结果魏军只好退却。
  在吉川的《三国志》中写道:"曹操经常赌智谋,结果败在自己的智谋身上","据说智者反而会溺死在智中"。这样,曹操从本质说来是个策士,他总免不了自认为没有比自己智谋更高明的人。结果,他是才有余而德不足,为自己的才所囿,不能行王道,也就是说他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霸道的奸雄。
  年轻时的曹操,是个充满理想的有为青年。使他最初扬名是在讨伐黄巾时,当时他一直是在国家这个大义名分下活动。后来,当臣下劝他继皇帝位时,他拒绝说:"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这是通晓天命与道义的曹操的一个侧面。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他又是充满野心的。在这种相互对立的野心与道义的紧张关系当中,曹操相信自己的力量与才智,一味向前猛进。
  到了临近晚年,在曹操的面目中,他的野心上升到首位,到处表现出又是易怒又是焦躁的丑态。吉川英治先生对于这个当时不过是一介宫门警卫、胸怀壮志、气概恢弘、对逢迎或阿谀感到侮辱,笑人之愚的青年曹操,到了五十几岁的后半生,逐渐丧失过去英杰面目的过程,做了如下的描写:
  "……不过,近来的他又是如何呢?在赤壁之战前,在赏月的船上,已经相当计较自己老龄了,老来以后,他已完全不再是青春时期那种不为逆境所动的姿态了,动辄愿意听到侧近者的悦耳之言,他不知不觉也变成了过去他曾经轻蔑过、唾弃过、嗤笑过其愚的上官地位了。"——不管什么样的英雄豪杰,随着年龄、境遇的推移,很容易陷入人所具有的平庸的弱点。在这里,一代的权势者功成名就之后极易陷入的可悲习性,带着某种哀感,被充分地显露出来了。曹操的可悲之处,归根到底,是在说明:一个才智之士,甚至把他自己所怀抱的青春理想都践踏了,从自己本来所唾弃的丑恶人性,一步也未能逃脱出去。
  孙权和人才
  ——吴国国祚最长的背景
  成为《三国志》舞台的魏、吴、蜀三国,后来都走向灭亡。先是蜀亡,其次,灭了西蜀的魏国也在蜀亡后仅仅三年也灭亡了。这样,三国中吴是存续得最长的一国。为什么不是国力最富的魏,而是吴国寿命最长呢?——我认为这里蕴含着重要的历史问题。
  吴的第一代皇帝孙权,接过其兄的印绶,成为吴主,当时他十九岁,正是弱冠之年。这时,刘备已经四十岁,曹操是四十六岁。吴的寿命之长,当然和孙权年轻有关,但不能只以年轻为理由。纵然年轻,如果人主不是非凡的人物,在战国乱世,还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吴主孙权的非凡之点,是在他手下有以周瑜为首的许多才能智谋之臣,尽管他年轻,但却将这些从父亲孙坚以来的老臣使用得非常得当,使之各尽其所长。不但如此,而且还接连招揽人才,加以重用。他的特点是擅于用人。而这点可以说是保持吴长久存续的最大原因。孙权的成功,的确说明了"得人"才是领导者的最大责任。
  在年轻的孙权手下,聚集众多有能之士的背景,除了孙权的器宇宏大之外,其兄孙策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存在。孙策在其父孙坚三十七岁的壮年战死之后,继承父业,他也武运不继,二十六岁遭到刺客的暗杀。从这一意味说,孙权可以说是第三代的江东之主。其兄孙策很早就看出这个弟弟具有非凡之才。从而在临终时将印绶交付给他,并留下了如下的遗言(《三国志》,吉川英治著):"你长于内治之才。但率江东之兵,敢于进行乾坤一掷的冒险,你远不如我。……因此,你要牢记父兄当初创建吴国的艰难,任贤举能,守护疆土……。"孙权彻底遵守了"任贤举能,守护疆土"的这一遗言。
  说明孙权如何对待人才,有一段有名的插话(《三国志演义(上)》,立间祥介译,平凡社版)
  :年轻继承帝位的孙权,有一次问孙策时期的有名参谋周瑜:"我虽承继了父兄的大业,但如何才能守住基业呢?"周瑜回答说:"任何事业的根基都是人的问题。得人者国昌,失人者亡,因此您的近侧置德高才俊之士,最为紧要。"①孙权忠实地履行了这一忠言,得以建立了王权的根基。就这样,吴国具备了尊重人才、发现人才的良好土壤。在以后,关系到吴国存亡的赤壁之战时,建立殊勋的鲁肃,是周瑜所荐,而毅然委以重任的则是年轻的孙权。
  ①此处《三国志演义》原文为:"瑜曰: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
  同时,还有以有名的词句"士别三日,则当刮目相看"(《吴书》,吕蒙传注)而知名的吕蒙,也是被孙权发现的,吕蒙一改过去只偏于武艺的态度,是一个在学问上大有进益的人。孙权在培育人才方面,不只是着重于收罗人才、使用人才,而且在吴国国内提倡研究学问、鼓励切磋琢磨的风气。这是魏、蜀所没有的吴国的特点。从这种意义说,最重视教育环境的是吴国。
  孙权领导艺术的杰出之点,如上所述,是将内治的根本放在培养人才上,遇上具体的事务,则充分听取这些军师、参谋的意见。因此,在孙权统治下,充分发挥了军师、参谋所具有的能力挽救了吴国的危难。"创业易、守成难",这本是历史上的教训,而孙权则是求贤、任贤的"内治之雄"。同时,考虑到以孙权为中心的吴国臣下们长达数十年的紧密团结,就会了解为什么吴的国祚一直绵延到最后的真正原因。可以说,这有力地证明了一个事实:一切团体与组织,能得以永续下去,必须超越每个单个人的力量,依靠紧密的协同动作。
  第四节 《战争与和平》
  历史并非英雄创造的
  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登场人足有五百五十九人。把这一庞大的人物群,写出每个人的特色并加以戏剧化,托尔斯泰的天才力量是任何人都不能不为之折服的。他的想象力、构成力,婉转曲折而细微的心理刻画,他的独具特色的历史观……的确应说是大文豪的最高杰作。
  这部长篇小说,是从一八○五年七月彼得堡一次豪华晚会的场面开始的。它描写了从这年起俄罗斯与奥地利联军对拿破仑开始的战争,直到七年后以拿破仑的军队入侵俄罗斯为高潮的这一段激荡的时代,它的终幕一直写到一八二○年冬天。写了奥斯特里茨与鲍罗金诺的两大战役,莫斯科的大火,拿破仑的败退等等历史上的巨大事件,以巨大的场面,描叙了欧洲近代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时代。
  对这样的"大状况",配以"小状况"即以保尔康斯基、罗斯托夫、别竺豪夫三个家族为中心的种种人物群像。围绕着"战争意味着什么"、"和平又意味着什么"以及"人生"、"死"、"爱"等等根本问题,形成了空前壮大的人间剧。
  托尔斯泰三十六岁时开始写这部小说,最初似乎企图写一部以一八五六年由流放地被赦免归来的十二月党人的活动为主题的小说,但是,这样一来,就必须上溯到前一时期俄国历史上的巨大事件——对拿破仑的战争。俄国的亡命诗人梅列日克夫斯基在提到普希金所说的:"他给俄罗斯民族揭示了伟大的天命"这句话的同时,认为"彼得大帝所给予的冲击,使俄罗斯的肉体觉醒,而拿破仑所给予的冲击,使俄罗斯的灵魂觉醒"(《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梅列日克夫斯基著,植野修司译,雄浑社版)。拿破仑给俄国的冲击的确是意义深远的,它使俄国人的民族觉醒迅速得到高涨。这一事实,正如梅列日克夫斯基所指出的那样,可以从代表俄国的两大文豪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各在其主要著作《战争与和平》、《罪与罚》中均写了拿破仑一事,得到印证。
  那么,和拿破仑在历史上的存在相比较,出现在《战争与和平》中的拿破仑的形象又是多么寒伧、多么单调甚而至于藐小啊(以下引文均摘自中村白叶译《战争与和平》,收于《托尔斯泰全集》,河出书房新社版)。
  在奥斯托尔利兹战役中负伤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公爵偶然与巡察中的拿破仑相遇,拿破仑虽是敌人,但却是安德烈十分崇敬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