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作者:[日]池田大作 更新:2021-12-04 11:03
于是他谢绝了分配给他的财产,而且臣下中的许多人也仿效了他的做法。
我的恩师,户田城圣创价学会第二代会长,经常向我们青年说:"人生不能无希望,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希望当中的。
假如真的有人是生活在无望的人生当中,那么他只能是败者。"人很容易遇到些许的失败或障碍,于是悲观失望,消沉下去。或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失掉活下去的勇气;或恨怨他人;结果落得个唉声叹气、牢骚满腹。其实,身处逆境而不丢掉希望的人,肯定会打开一条活路,在内心里也会体会到真正人生欢乐。
保持"希望"的人生是有力的。失掉"希望"的人生,则通向失败之路。"希望"是人生的力量,在心里一直抱有美"梦"的人是幸福的。也可以说抱有"希望"活下去,是只有人类才被赋予的特权。只有人,才由其自身产生出面向未来的希望之"光",才能创造自己的人生。
在走向人生这个征途中,最重要的既不是财产,也不是地位,而是在自己胸中像火焰一般熊熊燃起的一念,即"希望"。因为那种毫不计较得失、为了巨大希望而活下去的人,肯定会生出勇气,不以困难为事,肯定会激发出巨大的激情,开始闪烁出洞察现实的睿智之光。只有睿智之光与时俱增、终生怀有希望的人,才是具有最高信念的人,才会成为人生的胜利者。
第一流的人物——"专心于诗道"的北原白秋
人们常说某人是第一流的人物,或反过来说,某人是"二、三流人物"。那么,他们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呢?
北原白秋是以为庶民所喜爱的童谣《待君久不至》、《这条路》等等歌词作者而知名的。在他五十七岁逝世之前,度过了他"专心于诗道"的一生。在所有的诗歌领域中留下了许多杰作,为文学界带来了无限的新风。他的著作达二百种之多。白秋的原籍是福冈县的柳川。我在数年前也曾去访问过柳川,那种飘散着诗情的街市的风貌,至今犹使我难以忘怀。当时,它诱发了我的诗思,曾咏过几首和歌,这事想起来,也使我不胜眷恋。
白秋深受民众的喜爱,发表了许多杰作,被称为"语言的炼金师"。也可以说他称得上是一位天才吧。表面看来他的一生,似乎在悠哉游哉中度过,自由自在地发挥着他的丰富的诗人才干。其实,他是经过呕心沥血不断努力的。
关于白秋如何在诗歌上"呕心沥血"的,在他的著作《诗歌修业》(《白秋全集24》,岩波书店版。以下同)中,曾有如下一段逸话。
有一次,他受到急进派的批评。
"你的和歌,还是'三十一文字'
①的旧格律,即使说,歌的内容是比较新的现代歌,其实不是和以前的旧派歌所差无几吗?"
①日本古典和歌,由三十一个音节组成,称"三十一文字",这里的"文字"是指"假名"文字。日本的词汇多为复音词,以三十一个音节构成的和歌,表达的词汇有限,所以又称"短歌"。
对此,白秋回答说:"是的,是所差无几。但是就为了这所差无几,使我三十几年的漫长岁月,一直是为此而苦心过来的。"
而且,他还以游泳比赛做比,说:为了创造新记录,争一秒的几分之几的微小差别,必须不分昼夜地进行艰苦卓绝的训练,"诗歌修业也是一样的"。
为了争取这"所差无几"的进步,争得你死我活,必须进行艰苦卓绝的训练——不管在哪一领域中,这恐怕都是当代社会中严酷的现实吧。
关于"修业"的问题,白秋进一步说:"突然的大飞跃这类事,是不会轻易产生的。企图突如其来地发表绝世的名作或杰作的想法,是从根本上就弄错了修业之道的。所谓修业,以石头为喻,那就必须一块一块地把石头垒起来,同样也必须以极大的耐心一点一滴地积蓄工作的才能和数量。任何事,都是从训练和时间的积累中产生出光辉和喜悦。不管如何享有天赋之才,如果放弃平素的努力,那么任何事业恐怕都是难以出色地完成的。""努力,只能是努力。"
任何事情,只有在"尽量努力向前迈出一步迈出两步"的决心下,经过不断创意与苦斗,才能获得胜利的桂冠。说到底,缺少努力和向上精神的人,只能是一个懦弱的、怨天尤人的人,一个悲惨的失败者。
被称为"近代雕刻之祖"的罗丹,关于艺术上的努力,曾说过这样的话:
"(人——引用者)总得有种力量,就像水一滴一滴浸蚀进石头里去那样缓慢而沉稳的力量。"(《罗丹艺谈抄》,高村光太郎译,岩波文库版)
一滴又一滴浸蚀进对象中去的努力,这就是所有技艺上获得不朽成功的铁则。一天一天、一刻一刻着实而孜孜不息的努力,再努力,如果不是在这样积淀上建立起来的战功,那就不是真正的成功,只能说是一种空中楼阁般的荣誉。
我每次会见各界被称为"第一流"的人物,使我经常感到钦佩的是,每个人都是十分谦虚的。以北原白秋来说,他在《我与"和歌"》(《白秋全集17》)中,讲了他作歌的苦恼,甚至流露出想要停止和歌创作。但他又说:"正由于我要比专门的歌人多几倍的苦恼,正由于我是和歌的门外汉,所以我总是能够对和歌保持一种初学写作者的新鲜感。这使我深感被称为歌人而当之有愧,从而更激起我的发奋心。"这样他决心在"歌道"上不停地前进。他自认为是"初学写作者",从而十分珍惜"初学写作者的新鲜感"。
的确如此,如果一个人满足于现在的水平,认为"这已经满不错",那就不会再有长进。而经常回到初学者的感情上去,总想着"再努把力"、"再成长一点"、"留下再好一些的作品"这样不断奋进的人,才能不断进步。同时,我认为这种谦虚的态度,才是使他的天分得以开花结实的最重要之点。
"除了通过艰苦的道路,是不可能取得艺术的进境的"——白秋怀有这样明确的哲学,同时也怀有孜孜不倦的"发奋心"。
从这里可以窥见他之所以取得非凡成就的秘密。
白秋在三十二岁时,写了《听钟声有感》(《白秋全集16》)一文:
"细想起来我的人生也过半了。"
"必须以冷静的心,切实考虑一下自己的生命落着之地。"
生命落着之地——这恐怕是白秋在进行自我省察,希望获得某种明确的东西吧。第一流的人物总是在真挚地探求着更高更正确的东西啊。
白秋还继续说:
"我是人之子,是酿酒业者之子,是柳河地方的ton-ga-jon(柳河方言,"大的婴儿"之意——引用者)","所以我经历过人所能有的快乐,也经历过人所能有的痛苦,我也做过人总要做的那些事,我希望能做个名副其实的人,在人里边交往,死在人当中。"不管是什么样有名的人,有权势的人,都是人,不会有什么特别的人。忘掉"是人"这一本质,拘泥于阶层及其他表面的差别,是愚蠢透顶的。白秋并没有忘记"是人"这一出发点,绝不尊大。他说"我是酿酒业者之子",显示了他那澹泊的襟怀。
像世上的宫殿这类的富贵尊荣也好,名声也好,都不是永存的。如果思考真正的幸福,毋宁说,这些都是虚幻而藐小的事情。重要的是要打开"胸中的宫殿",唯独这一点,才是通向悠久的人生的要谛。而且只有在人与人的交际之中,才会现出人生的妙味,才会出现人的成长。不管你表面上是多么了不起,如果是孤家寡人,那种生活只能说是孤独地狱。
白秋还进一步说:"于是,我希望能将自己的灵魂磨得像玉一般洁白。"
将自己的生命,像玉一样磨了又磨,以此来终了这一生,除此之外,别无他求——不管有名也罢,无名也罢,这才是作为人的本来的希求。
而且作为艺术家来说,自己生命的完成,只有向着这一点接近,才使得一切修业与精进具有确实的"骨格"。现在是恶缘不绝的社会,即使清净的生命,也会立刻受到污染无光。
因此,就产生了讲求不断磨练生命的修业的必要。正像清净而光洁的镜子能够清楚映出所有的物像一样,磨练过的生命,能够洞见世上所有的现象。同时,磨练过的生命,就会闪烁出智慧的光辉,而智慧就会成为引导人生走向胜利之光。
总之,作为一个人,应如何真挚地对待自己的人生的完成,也许这就是第一流人物与其他人的分歧所在吧。
对"生"的执着——寻求仙药的秦始皇
两千数百年前,在中国,战国七雄互相使用武力,不断进行战争。雄据西方的秦,人才济济,国势日盛。于是秦始皇结束了二百多年群雄割据的局面,统一了全国,时间是纪元前二二一年。
秦始皇是个严格的唯理主义者,以法治主义来治理整个中国,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他手中掌握着史上空前的巨大权力。他拥有一百几十万的军队,为了建造自己的陵墓骊山陵,动员了几十万民工。同时搜集了几千名美女,营造了阿房宫。他还行幸全国,企图巩固秦的几百年基业。就是他,最后所希求的是自身的"长生不死"。
在秦的基业彻底巩固之前自己决不死去!不,自己希望长久地活下去!这样,他为了祈求不老不死,将精于神仙之术的方士召集到一起来。
我的恩师,户田城圣创价学会第二代会长,经常向我们青年说:"人生不能无希望,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希望当中的。
假如真的有人是生活在无望的人生当中,那么他只能是败者。"人很容易遇到些许的失败或障碍,于是悲观失望,消沉下去。或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失掉活下去的勇气;或恨怨他人;结果落得个唉声叹气、牢骚满腹。其实,身处逆境而不丢掉希望的人,肯定会打开一条活路,在内心里也会体会到真正人生欢乐。
保持"希望"的人生是有力的。失掉"希望"的人生,则通向失败之路。"希望"是人生的力量,在心里一直抱有美"梦"的人是幸福的。也可以说抱有"希望"活下去,是只有人类才被赋予的特权。只有人,才由其自身产生出面向未来的希望之"光",才能创造自己的人生。
在走向人生这个征途中,最重要的既不是财产,也不是地位,而是在自己胸中像火焰一般熊熊燃起的一念,即"希望"。因为那种毫不计较得失、为了巨大希望而活下去的人,肯定会生出勇气,不以困难为事,肯定会激发出巨大的激情,开始闪烁出洞察现实的睿智之光。只有睿智之光与时俱增、终生怀有希望的人,才是具有最高信念的人,才会成为人生的胜利者。
第一流的人物——"专心于诗道"的北原白秋
人们常说某人是第一流的人物,或反过来说,某人是"二、三流人物"。那么,他们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呢?
北原白秋是以为庶民所喜爱的童谣《待君久不至》、《这条路》等等歌词作者而知名的。在他五十七岁逝世之前,度过了他"专心于诗道"的一生。在所有的诗歌领域中留下了许多杰作,为文学界带来了无限的新风。他的著作达二百种之多。白秋的原籍是福冈县的柳川。我在数年前也曾去访问过柳川,那种飘散着诗情的街市的风貌,至今犹使我难以忘怀。当时,它诱发了我的诗思,曾咏过几首和歌,这事想起来,也使我不胜眷恋。
白秋深受民众的喜爱,发表了许多杰作,被称为"语言的炼金师"。也可以说他称得上是一位天才吧。表面看来他的一生,似乎在悠哉游哉中度过,自由自在地发挥着他的丰富的诗人才干。其实,他是经过呕心沥血不断努力的。
关于白秋如何在诗歌上"呕心沥血"的,在他的著作《诗歌修业》(《白秋全集24》,岩波书店版。以下同)中,曾有如下一段逸话。
有一次,他受到急进派的批评。
"你的和歌,还是'三十一文字'
①的旧格律,即使说,歌的内容是比较新的现代歌,其实不是和以前的旧派歌所差无几吗?"
①日本古典和歌,由三十一个音节组成,称"三十一文字",这里的"文字"是指"假名"文字。日本的词汇多为复音词,以三十一个音节构成的和歌,表达的词汇有限,所以又称"短歌"。
对此,白秋回答说:"是的,是所差无几。但是就为了这所差无几,使我三十几年的漫长岁月,一直是为此而苦心过来的。"
而且,他还以游泳比赛做比,说:为了创造新记录,争一秒的几分之几的微小差别,必须不分昼夜地进行艰苦卓绝的训练,"诗歌修业也是一样的"。
为了争取这"所差无几"的进步,争得你死我活,必须进行艰苦卓绝的训练——不管在哪一领域中,这恐怕都是当代社会中严酷的现实吧。
关于"修业"的问题,白秋进一步说:"突然的大飞跃这类事,是不会轻易产生的。企图突如其来地发表绝世的名作或杰作的想法,是从根本上就弄错了修业之道的。所谓修业,以石头为喻,那就必须一块一块地把石头垒起来,同样也必须以极大的耐心一点一滴地积蓄工作的才能和数量。任何事,都是从训练和时间的积累中产生出光辉和喜悦。不管如何享有天赋之才,如果放弃平素的努力,那么任何事业恐怕都是难以出色地完成的。""努力,只能是努力。"
任何事情,只有在"尽量努力向前迈出一步迈出两步"的决心下,经过不断创意与苦斗,才能获得胜利的桂冠。说到底,缺少努力和向上精神的人,只能是一个懦弱的、怨天尤人的人,一个悲惨的失败者。
被称为"近代雕刻之祖"的罗丹,关于艺术上的努力,曾说过这样的话:
"(人——引用者)总得有种力量,就像水一滴一滴浸蚀进石头里去那样缓慢而沉稳的力量。"(《罗丹艺谈抄》,高村光太郎译,岩波文库版)
一滴又一滴浸蚀进对象中去的努力,这就是所有技艺上获得不朽成功的铁则。一天一天、一刻一刻着实而孜孜不息的努力,再努力,如果不是在这样积淀上建立起来的战功,那就不是真正的成功,只能说是一种空中楼阁般的荣誉。
我每次会见各界被称为"第一流"的人物,使我经常感到钦佩的是,每个人都是十分谦虚的。以北原白秋来说,他在《我与"和歌"》(《白秋全集17》)中,讲了他作歌的苦恼,甚至流露出想要停止和歌创作。但他又说:"正由于我要比专门的歌人多几倍的苦恼,正由于我是和歌的门外汉,所以我总是能够对和歌保持一种初学写作者的新鲜感。这使我深感被称为歌人而当之有愧,从而更激起我的发奋心。"这样他决心在"歌道"上不停地前进。他自认为是"初学写作者",从而十分珍惜"初学写作者的新鲜感"。
的确如此,如果一个人满足于现在的水平,认为"这已经满不错",那就不会再有长进。而经常回到初学者的感情上去,总想着"再努把力"、"再成长一点"、"留下再好一些的作品"这样不断奋进的人,才能不断进步。同时,我认为这种谦虚的态度,才是使他的天分得以开花结实的最重要之点。
"除了通过艰苦的道路,是不可能取得艺术的进境的"——白秋怀有这样明确的哲学,同时也怀有孜孜不倦的"发奋心"。
从这里可以窥见他之所以取得非凡成就的秘密。
白秋在三十二岁时,写了《听钟声有感》(《白秋全集16》)一文:
"细想起来我的人生也过半了。"
"必须以冷静的心,切实考虑一下自己的生命落着之地。"
生命落着之地——这恐怕是白秋在进行自我省察,希望获得某种明确的东西吧。第一流的人物总是在真挚地探求着更高更正确的东西啊。
白秋还继续说:
"我是人之子,是酿酒业者之子,是柳河地方的ton-ga-jon(柳河方言,"大的婴儿"之意——引用者)","所以我经历过人所能有的快乐,也经历过人所能有的痛苦,我也做过人总要做的那些事,我希望能做个名副其实的人,在人里边交往,死在人当中。"不管是什么样有名的人,有权势的人,都是人,不会有什么特别的人。忘掉"是人"这一本质,拘泥于阶层及其他表面的差别,是愚蠢透顶的。白秋并没有忘记"是人"这一出发点,绝不尊大。他说"我是酿酒业者之子",显示了他那澹泊的襟怀。
像世上的宫殿这类的富贵尊荣也好,名声也好,都不是永存的。如果思考真正的幸福,毋宁说,这些都是虚幻而藐小的事情。重要的是要打开"胸中的宫殿",唯独这一点,才是通向悠久的人生的要谛。而且只有在人与人的交际之中,才会现出人生的妙味,才会出现人的成长。不管你表面上是多么了不起,如果是孤家寡人,那种生活只能说是孤独地狱。
白秋还进一步说:"于是,我希望能将自己的灵魂磨得像玉一般洁白。"
将自己的生命,像玉一样磨了又磨,以此来终了这一生,除此之外,别无他求——不管有名也罢,无名也罢,这才是作为人的本来的希求。
而且作为艺术家来说,自己生命的完成,只有向着这一点接近,才使得一切修业与精进具有确实的"骨格"。现在是恶缘不绝的社会,即使清净的生命,也会立刻受到污染无光。
因此,就产生了讲求不断磨练生命的修业的必要。正像清净而光洁的镜子能够清楚映出所有的物像一样,磨练过的生命,能够洞见世上所有的现象。同时,磨练过的生命,就会闪烁出智慧的光辉,而智慧就会成为引导人生走向胜利之光。
总之,作为一个人,应如何真挚地对待自己的人生的完成,也许这就是第一流人物与其他人的分歧所在吧。
对"生"的执着——寻求仙药的秦始皇
两千数百年前,在中国,战国七雄互相使用武力,不断进行战争。雄据西方的秦,人才济济,国势日盛。于是秦始皇结束了二百多年群雄割据的局面,统一了全国,时间是纪元前二二一年。
秦始皇是个严格的唯理主义者,以法治主义来治理整个中国,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他手中掌握着史上空前的巨大权力。他拥有一百几十万的军队,为了建造自己的陵墓骊山陵,动员了几十万民工。同时搜集了几千名美女,营造了阿房宫。他还行幸全国,企图巩固秦的几百年基业。就是他,最后所希求的是自身的"长生不死"。
在秦的基业彻底巩固之前自己决不死去!不,自己希望长久地活下去!这样,他为了祈求不老不死,将精于神仙之术的方士召集到一起来。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