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作者:和讯网编 更新:2021-12-04 06:24
而且,任何一个借款人的违约对借款者所居住地区也有不良影响。据芝加哥的一项调研表明,一个街区如果出现一起违约止赎,则该街区独立式单一家庭住房平均价值将下跌10%,而一个地区如出现较为集中的违约现象,将会严重降低该地区的信用度。
不断增加的贷款违约背后,除了几百万户梦想破灭的低收入人群、几百万幢无人居住的房子,还有全美二十多家深陷危机的次级市场放款机构。这些机构昨天还是资本市场的天之骄子,今天却沦落为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麻风病人”。全美第二大次级房贷放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的经历正是这种巨变的缩影。
2004年12月,新世纪的股价曾创下66美元每股的历史最高纪录;但到了2007年4月2日,该公司却沦落到了申请破产保护的境地。
美联储加息的压力,房地产市场的萎缩,不断增加的借款者违约纪录,资金提供者的退出,以及贷款前估计和控制工作的不完备使新世纪及其他次级贷款放款机构由巨额盈利陷入严重危机。当新世纪于2007年3月初公布要修改其2006年前三季度的财务报表时,高盛等投资机构立即要求缩短对新世纪的借款期,随后,新世纪的股票价格一泻千里。
当年春天,美国次贷行业崩溃,超过20家次贷供应商宣布破产、遭受巨额损失或寻求被收购。由此,广为世人所知的美国次贷危机渐显峥嵘。
资产证券化:次贷风暴的催化剂
“只要资产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将它证券化!”一直以来,资产证券化都是华尔街变现的不二法门。自20世纪70年代初第一笔资产证券化实现以来,其发展就一直未曾停息。
在次贷危机的演化过程中,证券化工具不断推动次贷膨胀(参见图1—2)。
图1—2次贷证券化示意图
次级按揭贷款在美国市场由来已久。信用程度较低、收入水平不高的民众,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房屋抵押贷款,而与之相对应的,申请贷款者要支付相对较高的利率。
但在将其证券化,并产生担保债务权益(CDO)之前,这类产品与华尔街的关联并不大,迟至1987年才有一家券商发行了第一只CDO。
被次贷击倒的华尔街(3)
金融界人士探寻中国境界应对之道
CDO的出现,使得资产证券化产品更适合华尔街的口味,因为其更细分,具有更高的收益率以及更强的针对性。CDO在最底层的次级按揭贷款和华尔街巨头之间架起了桥梁。
一些商业组织收购贷款商手中的次级按揭贷款,并将其批量证券化,作为可以获得稳定现金流的产品兜售给更广大的投资者。这样贷款的风险就分散到了更多的投资者手中。而最早收购贷款并将其证券化的,并不是华尔街投行,而是房地美。
瑞信亚洲首席经济师陶冬说,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金融创新带来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金融灾难。
自从一名精算师发明了一种可以快速对于CDO进行定价的方法后,CDO的流通性大增,在回报丰厚的情况下,华尔街投行们借着金融创新的口号进入这一领域,并迅速推高其规模。
博时基金总裁肖风说,次贷给出的风险控制经验是,最基本的风险控制是尊重常识。如果忘记了最基本的东西,你所有的风控公式都会失效。
与房地美的中规中矩相比,华尔街投行在资产证券化上走得更远。他们将贷款分割成不同的部分,比如有的只包含本金,贴现出售;有的只包含利息,有时还将这些贷款分成A、B、C、D等层次……总之,为了适应不同的投资者,华尔街投行在次级按揭贷款的证券化上走得更远。以至于后来买家见到这些产品时,除了投行提供的数字,已经无法判断资产的质量到底如何。
次级抵押贷款的申请者们,他们也许失业、也许从事低收入工作、曾经有不良信用记录,虽然支付了超过正常水平的利率,但这种信用程度并不好的客户提供稳定现金流的风险很大。
美联储主席本R26;伯南克(Ben Bernanke)也一度评论:“近年发放的大多数次级抵押贷款既不负责任,也不谨慎。”
在雷曼兄弟之后,绝大部分华尔街投行都进入这一领域,相关的证券化产品也流向全球银行和投行手中,这使得欧洲如今成为除美国之外的一个重灾区。2004年,全球CDO发行量达到1 570亿美元,而到了2006年,这一规模已经达到5 520亿美元。其中超过1 400亿美元涉及次级债券。
同样,在2006年,房地产价格的下降和短期利率的上升使得次级按揭贷款的违约率逐渐上升。2007年6月份,房地美披露季度亏损,而随后,贝尔斯登旗下两只次级债对冲基金倒闭,华尔街才意识到危机来了。
美林证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刘二飞曾不无感慨地说,如果不是对冲基金和评级机构,雷曼兄弟可以活得更长些。
但从贝尔斯登到雷曼兄弟,是什么推力让危机演变成风暴?这时候恐慌的华尔街体现了其放任的一面。
正在参加美国总统竞选的共和党候选人约翰R26;麦凯恩的指责不无道理,他指责美国证交会主席说:他没有监管好华尔街。
麦凯恩的指责集中在两点:美国证交会允许净卖空,并且放弃了“提价交易规则”。
在美国,卖空的历史几乎和纽约股票市场的历史一样久远。在中国,拟推出的“融资融券”中的“融券”就是卖空,即投资者从券商或大股东处借得股票,在市场上抛出,然后在一定的时间内从二级市场买回,从而在抛和购的差价中获利。
但到了近几年,美国证交会允许了一些更大胆的措施:净卖空,即不需要借入股票的卖空;放弃“提价交易规则”,使得投资在股价下挫时可以连续卖空。
出现了溃败征兆的雷曼兄弟在这两点的影响下,快速被对冲基金完成致命一击。股价从20美元到2美分,对冲基金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信心的丧失造成了更多的投资人抛出持有的债券,雷曼兄弟在售卖无望之余只能宣布申请破产。
如果不是美国证交会的暂时禁令,还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将会遭受类似的待遇。美国证交会在上周宣布禁止做空799只金融股,这也使得风雨飘摇中的金融机构的股价得以暂时稳定。
但在华尔街五大投行中,两家倒闭,一家被银行收购,而另两家则获得了商业银行牌照。以高杠杆率获取高回报的华尔街投行尝到了急速陷入泥沼的苦果。
至此,高杠杆率的华尔街独立投行模式业已走到尽头,而新的金融业格局即将开启。
华尔街危机危及全球金融局势(1)
金融界人士探寻中国境界应对之道
美国金融危机就是流动性危机
金融危机的核心问题是金融问题,危机的发生最重要的是流动性问题。这有各个方面的原因,比如发展中国家出现金融危机是因为流动性突然没有了,很多资金因为短债长用,还债的时候还不出去,金融阻击,使得资金突然逃出发展中国家。这次华尔街金融危机出现多米诺骨牌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它的流动性没有了,没有流动性的原因是估值上出了问题。以前买的资产,现在不值钱了,资产负债表没法看了,这时候没有人来挽救它。
美国是建立在消费信贷上的国家。目前,许多美国人无法取得汽车贷款,银行和券商都不敢相互借贷。各类公司正在努力,以确保经营性现金的安全。美国许多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正面临财政崩溃,因为他们不能发行债券来支付道路、学校和其他基本的公共服务。流动性短缺危机席卷了美国的主要金融机构,并开始波及到实体经济。这就是美国金融风暴最真实的危险性。
历史惊人地相似,东南亚金融风暴是因为信贷危机,而美国这次金融危机是市场自己贪婪造成的恶果。信贷危机说到底就是信用危机,信用直接用金钱衡量就是债务的影响。回顾20世纪90年代中期时韩国、泰国的情况,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个很好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世界银行支持的很多韩国企业、泰国企业有稳健的资产负债表,他们都活下来了,反而是过于膨胀,负债率太高的企业倒闭了。前几年著名的百富勤公司倒闭就是流动性的问题。目前大投行在内部总结的时候非常强调,作为一个理性的市场机构,在任何时候都要考虑稳健的资产负债表。
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第三季度财报,可以看到他们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并没有恶化,雷曼兄弟甚至还从10.7%增加到11%,高盛在11.6%,都远高于8.8%的行业基准比率。但是如果检视雷曼兄弟第一季度、第二季度财报的话,就会明白这个事情的出现不是一两天了。第三季度整个金融市场非常不好,包括高盛在内,只不过雷曼兄弟下降得最快最多。雷曼兄弟第三季度的净营业额是负的58亿,就是24 000名员工不做事情也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怎么会是负的呢?
不断增加的贷款违约背后,除了几百万户梦想破灭的低收入人群、几百万幢无人居住的房子,还有全美二十多家深陷危机的次级市场放款机构。这些机构昨天还是资本市场的天之骄子,今天却沦落为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麻风病人”。全美第二大次级房贷放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的经历正是这种巨变的缩影。
2004年12月,新世纪的股价曾创下66美元每股的历史最高纪录;但到了2007年4月2日,该公司却沦落到了申请破产保护的境地。
美联储加息的压力,房地产市场的萎缩,不断增加的借款者违约纪录,资金提供者的退出,以及贷款前估计和控制工作的不完备使新世纪及其他次级贷款放款机构由巨额盈利陷入严重危机。当新世纪于2007年3月初公布要修改其2006年前三季度的财务报表时,高盛等投资机构立即要求缩短对新世纪的借款期,随后,新世纪的股票价格一泻千里。
当年春天,美国次贷行业崩溃,超过20家次贷供应商宣布破产、遭受巨额损失或寻求被收购。由此,广为世人所知的美国次贷危机渐显峥嵘。
资产证券化:次贷风暴的催化剂
“只要资产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将它证券化!”一直以来,资产证券化都是华尔街变现的不二法门。自20世纪70年代初第一笔资产证券化实现以来,其发展就一直未曾停息。
在次贷危机的演化过程中,证券化工具不断推动次贷膨胀(参见图1—2)。
图1—2次贷证券化示意图
次级按揭贷款在美国市场由来已久。信用程度较低、收入水平不高的民众,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房屋抵押贷款,而与之相对应的,申请贷款者要支付相对较高的利率。
但在将其证券化,并产生担保债务权益(CDO)之前,这类产品与华尔街的关联并不大,迟至1987年才有一家券商发行了第一只CDO。
被次贷击倒的华尔街(3)
金融界人士探寻中国境界应对之道
CDO的出现,使得资产证券化产品更适合华尔街的口味,因为其更细分,具有更高的收益率以及更强的针对性。CDO在最底层的次级按揭贷款和华尔街巨头之间架起了桥梁。
一些商业组织收购贷款商手中的次级按揭贷款,并将其批量证券化,作为可以获得稳定现金流的产品兜售给更广大的投资者。这样贷款的风险就分散到了更多的投资者手中。而最早收购贷款并将其证券化的,并不是华尔街投行,而是房地美。
瑞信亚洲首席经济师陶冬说,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金融创新带来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金融灾难。
自从一名精算师发明了一种可以快速对于CDO进行定价的方法后,CDO的流通性大增,在回报丰厚的情况下,华尔街投行们借着金融创新的口号进入这一领域,并迅速推高其规模。
博时基金总裁肖风说,次贷给出的风险控制经验是,最基本的风险控制是尊重常识。如果忘记了最基本的东西,你所有的风控公式都会失效。
与房地美的中规中矩相比,华尔街投行在资产证券化上走得更远。他们将贷款分割成不同的部分,比如有的只包含本金,贴现出售;有的只包含利息,有时还将这些贷款分成A、B、C、D等层次……总之,为了适应不同的投资者,华尔街投行在次级按揭贷款的证券化上走得更远。以至于后来买家见到这些产品时,除了投行提供的数字,已经无法判断资产的质量到底如何。
次级抵押贷款的申请者们,他们也许失业、也许从事低收入工作、曾经有不良信用记录,虽然支付了超过正常水平的利率,但这种信用程度并不好的客户提供稳定现金流的风险很大。
美联储主席本R26;伯南克(Ben Bernanke)也一度评论:“近年发放的大多数次级抵押贷款既不负责任,也不谨慎。”
在雷曼兄弟之后,绝大部分华尔街投行都进入这一领域,相关的证券化产品也流向全球银行和投行手中,这使得欧洲如今成为除美国之外的一个重灾区。2004年,全球CDO发行量达到1 570亿美元,而到了2006年,这一规模已经达到5 520亿美元。其中超过1 400亿美元涉及次级债券。
同样,在2006年,房地产价格的下降和短期利率的上升使得次级按揭贷款的违约率逐渐上升。2007年6月份,房地美披露季度亏损,而随后,贝尔斯登旗下两只次级债对冲基金倒闭,华尔街才意识到危机来了。
美林证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刘二飞曾不无感慨地说,如果不是对冲基金和评级机构,雷曼兄弟可以活得更长些。
但从贝尔斯登到雷曼兄弟,是什么推力让危机演变成风暴?这时候恐慌的华尔街体现了其放任的一面。
正在参加美国总统竞选的共和党候选人约翰R26;麦凯恩的指责不无道理,他指责美国证交会主席说:他没有监管好华尔街。
麦凯恩的指责集中在两点:美国证交会允许净卖空,并且放弃了“提价交易规则”。
在美国,卖空的历史几乎和纽约股票市场的历史一样久远。在中国,拟推出的“融资融券”中的“融券”就是卖空,即投资者从券商或大股东处借得股票,在市场上抛出,然后在一定的时间内从二级市场买回,从而在抛和购的差价中获利。
但到了近几年,美国证交会允许了一些更大胆的措施:净卖空,即不需要借入股票的卖空;放弃“提价交易规则”,使得投资在股价下挫时可以连续卖空。
出现了溃败征兆的雷曼兄弟在这两点的影响下,快速被对冲基金完成致命一击。股价从20美元到2美分,对冲基金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信心的丧失造成了更多的投资人抛出持有的债券,雷曼兄弟在售卖无望之余只能宣布申请破产。
如果不是美国证交会的暂时禁令,还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将会遭受类似的待遇。美国证交会在上周宣布禁止做空799只金融股,这也使得风雨飘摇中的金融机构的股价得以暂时稳定。
但在华尔街五大投行中,两家倒闭,一家被银行收购,而另两家则获得了商业银行牌照。以高杠杆率获取高回报的华尔街投行尝到了急速陷入泥沼的苦果。
至此,高杠杆率的华尔街独立投行模式业已走到尽头,而新的金融业格局即将开启。
华尔街危机危及全球金融局势(1)
金融界人士探寻中国境界应对之道
美国金融危机就是流动性危机
金融危机的核心问题是金融问题,危机的发生最重要的是流动性问题。这有各个方面的原因,比如发展中国家出现金融危机是因为流动性突然没有了,很多资金因为短债长用,还债的时候还不出去,金融阻击,使得资金突然逃出发展中国家。这次华尔街金融危机出现多米诺骨牌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它的流动性没有了,没有流动性的原因是估值上出了问题。以前买的资产,现在不值钱了,资产负债表没法看了,这时候没有人来挽救它。
美国是建立在消费信贷上的国家。目前,许多美国人无法取得汽车贷款,银行和券商都不敢相互借贷。各类公司正在努力,以确保经营性现金的安全。美国许多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正面临财政崩溃,因为他们不能发行债券来支付道路、学校和其他基本的公共服务。流动性短缺危机席卷了美国的主要金融机构,并开始波及到实体经济。这就是美国金融风暴最真实的危险性。
历史惊人地相似,东南亚金融风暴是因为信贷危机,而美国这次金融危机是市场自己贪婪造成的恶果。信贷危机说到底就是信用危机,信用直接用金钱衡量就是债务的影响。回顾20世纪90年代中期时韩国、泰国的情况,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个很好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世界银行支持的很多韩国企业、泰国企业有稳健的资产负债表,他们都活下来了,反而是过于膨胀,负债率太高的企业倒闭了。前几年著名的百富勤公司倒闭就是流动性的问题。目前大投行在内部总结的时候非常强调,作为一个理性的市场机构,在任何时候都要考虑稳健的资产负债表。
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第三季度财报,可以看到他们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并没有恶化,雷曼兄弟甚至还从10.7%增加到11%,高盛在11.6%,都远高于8.8%的行业基准比率。但是如果检视雷曼兄弟第一季度、第二季度财报的话,就会明白这个事情的出现不是一两天了。第三季度整个金融市场非常不好,包括高盛在内,只不过雷曼兄弟下降得最快最多。雷曼兄弟第三季度的净营业额是负的58亿,就是24 000名员工不做事情也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怎么会是负的呢?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