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作者:戟沐 更新:2021-12-04 05:36
“苏小姐好闲情逸致。”
韩木突如其来的出现在眼前,倒是吓了苏卿鱼一跳。如果有比碰上不喜欢的人更让苏卿鱼讨厌的事,那就是让不喜欢的人撞上自己蹲在地上目瞪口呆的傻样儿。
“在走之前我也没什么事情可以做,不如帮你准备我们的行李好了。另外我也是第一次来这里,你有时间的话可不可以带我四处转转?”
苏卿鱼确定是听错了,这么好听的人话不可能是从韩木嘴里蹦出来的。还没等做反应,韩木又是经典的一扭头,拔腿就要走。
苏卿鱼后悔在外面留学生活条件太优越,没机会练习她著名的铁嘴钢牙,现在这种情况下竟然找不出适当的话来损损韩木。
正悔着,韩木又转了回来:“哦,差点忘了,刚刚在路边摘的野百合,长得真好,你拿回家摆吧。”
许是看错了,苏卿鱼接过那束花的时候,韩木的嘴角竟然破天荒的向上翘了零点零五度。
6.鬼楼初探
被公认为小镇最有前途成为老处女的苏卿鱼,竟然捧着一束花回家,那当然是——根本不会有人想到是男生送的。
苏卿鱼可怜巴巴的等了半天也没人发问,只好趁两个室友出来做饭的时候特意把花拿到客厅,一会儿问问“咱家花瓶在哪”,一会自言自语“这花还挺新鲜”,一小时换了三次花瓶的水,那当然——还是没人理。
反倒是随口提了一句要去不丹,室友立刻苍蝇似的扑了过来。苏卿鱼恨得牙痒痒的,连道今天才知道什么叫人心不古。
“不丹!带我去!”室友一率先发言。
“荒山野岭,你吃错药啦?我一个人受罪去就行了,你们还是好好在家呆着吧。”苏卿鱼没好气。
“白吃!荒山野岭有什么关系,你知不知道不丹国王有多帅!你知不知道王子有多帅!查尔斯王子和不丹国王摆一块就是驴与帅哥的合影!”室友二立刻摆出花痴状。
“变态!查尔斯王子和谁站一块都是驴与帅哥的合影!”
室友一已经趁这空当把不丹国王的照片google了出来,三个花痴于是坐在电脑前口水啪嗒啪嗒的,真不愧是史前大帅哥。
可惜就算到了不丹也见不着,见着了也不能抢回家自个儿摆着去。无奈之余,苏卿鱼只好把花抱回自己屋,所谓孤芳自赏。小黑猫土豆讨好似的跑过去嗅了嗅花蕊,不料呛得连打了十来个喷嚏,从此躲得远远的,只剩下苏卿鱼一个人对着花yy。对于她这种不开窍的女生来说,什么样的人送花无所谓,关键是要有人送,这样才能满足那点本来已经少得可怜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其实韩木最多也就算是疑似给了个微笑,苏卿鱼就当那是阳光灿烂。
之后几天苏卿鱼一直忙于购物,反正买多少都是划黑猫的卡。直到三人
的行囊在苏卿鱼的打理下迅速鼓起,苏卿鱼才抽出功夫来带韩木参观小镇风光。
其实要说起来,小镇除了自然风光好,根本没什么人文景观,除了“市中心”那条被留学生戏谑为“俺们村的王府井”的“商业街”外,剩下的都是教学楼、图书馆、以及各色林立的小别墅和公寓楼,骑着自行车连推带走,最多也就一天就能转个遍。韩木倒好像并非对小镇一无所知,提议去一些“古怪的地方”或者是“公墓陵园”之类。
这么一说,苏卿鱼倒想起个“著名景点”。苏卿鱼从来了以后就没敢去过,趁此良机正好拉个壮丁去壮胆。
趁着天亮,苏卿鱼带着韩木边往目的地走边讲开了原委。
原来小镇曾经是全美第三大精神病院的原址。这个精神病院早在1872年就建成,如果意译的话,名字叫“山脊”,估计和它正好建在一座小丘陵上有关。
那时正值美国内战结束不久,美国各地都兴起了不少精神病医院来收容患了战后综合症的老兵。小镇也算赶上了个潮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里根实行国内改革,提出要重新制定对精神病人的定义,于是大批此类收容所都关门大吉,这所精神病院也不例外。绝大部分患者也流落街头,小镇一度治安骤差,流浪汉遍布街道,直到近几年才好转过来。
校图书馆里至今还保留着一个专门的展室用来存放关于这家医院的各种照片文献资料。苏卿鱼虽然胆小如鼠,但对于古怪的事情却颇感兴趣,当然也没少到展室里逛,因此背起资料来跟个导游差不多。也难得美国人资料留得全,专门把第一个收院患者的病例放大收在玻璃柜里,摆得跟个奖状似的。很显然,这个患者的主要症状就是把自己当成了耶稣之后第二个降临人世的神。
苏卿鱼和韩木会心一笑——好在黑猫忙着办签证手续没跟过来,好巧那患者跟他的症状相同,否则若是人家地下有知,没准一高兴把他也接下去聊聊。
这一路上一直在爬坡,两人呼哧带喘的终于走到了这座高大建筑的脚下。这是一座哥德式风格的塔状楼群,设计颇为古朴,砖墙、连廊、钟楼、圆拱窗——这些中世纪欧洲特有的建筑要素一个不少,而设计者则是纽约中央公园设计师的徒弟。
两人围着楼群转了一圈,不禁惊叹于这楼群的气魄。也难怪,当时设计了六七百个独间病舍,再加上各种诊疗室、休息室、餐厅、办公室、以及护理人员的临时住所,就算在今天也是不小的工程。看下一圈来,韩木称赞这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融得宜、圆润合理、排布自然,可谓风水佳作。苏卿鱼听得似懂非懂,只知道当初设计师想要修建一个让精神病人能够平静生活的地方,所以在建筑风格上尽量避免尖角、对冲等刺激性的元素。
“这设计师倒是颇有见地。”韩木说。
“不过设计师概念好没有用。当时治疗精神病人的方法和现在不一样,主要靠放血、冰冻、电击、或者干脆用硬物撞击病人头部。光是这家医院就不知道虐待死了多少病人。”
眼见两人已经转到大门口,韩木拔腿就要进,苏卿鱼一把拦住:“老大,没跟你说吗,这精神病院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关了,学校把它封了二十来年,只把东侧的一层改成了博物馆,你再往前走就属于非法入侵他人领地了。”
“你不是说不少学生进去过吗?”
“笨蛋,谁也没像你这样明目张胆的进啊,先得绕到博物馆那边,再偷偷的爬上去。”
“你们这帮学生也是,都封了还非要进。”
“那当然是因为里面大有玄机喽,进去你就知道了——没跟你说死了不少人嘛,这是鬼~楼~!”苏卿鱼故弄玄虚。
韩木一副哭笑不得的模样。以前在国内只看过天涯鬼话上一群业余作家瞎掰全国大学的鬼楼了,没想到还真是遍地开花,地球这边儿的美国也流行这个。
不过苏卿鱼也不是胡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精神病似乎特别多——当然,判定标准低了点,稍微有点不正常就被送进来了。于是精神病收养所越来越多,几乎在各地都有。政府也把这些机构当成了收容所,病人数量严重超标。最吓人的时候,护士忙不过来,就把十几个病人都麻醉了安置在本来只供一个人住的单人病舍里;医生忙不过来,就把一群病人轰到水池子里实行集体电击,或者干脆把电极直接插到病人太阳穴处实行电击。这还只是有记载的,不为人知的想来更是可怕。这种情况并没有随着时代进步就改变多少,一直到二战以后数年才稍有变化。要说这里冤魂汇聚,倒也并不夸张。
两人绕到东翼小门。门口挂着黄铜牌子指明这里是俄亥俄精神病研究博物馆。穿过长廊,里面却颇为空旷,四面墙壁上挂满了各种照片,两个书柜孤零零的立在墙角,远远看去似乎装满了案宗。大厅正中央摆着一些人脑模型和手术设备,整个展厅里再没有第三个参观者,但长廊另一头的管理员室的灯还开着, 看来是生意冷清。
也难怪,这里的学生都知道十月、十一月来“参观”最好,据传的鬼魂出没事件基本上都聚集在那段时间,以至于每年万圣节期间此楼非法潜入者没有一个团也得有两个营了。平时吃闲饭的小镇警察大叔们就属那段最忙,现在则属于“淡季”。
苏卿鱼和韩木径直走向手术台。这个二十世纪初的手术台看起来就跟个担架差不多,两边各有两个铁箍,想来是锁病人用的。只是现在的手术台上并没有病人,只有一张大幅照片,记录着当时的情形:病人双臂被固定在窄小的手术台上,身上裹着厚厚的衣服,下半身还盖着布单,医生站在一旁,穿着白布背心,赤着两个膀子,手里拿着一把金属小锤,助理医师在旁扶住病人头部,护士攥着病人双手,周围至少二十几个西服革履的人围观,离无菌室的标准实在太远,不专业程度令人目瞪口呆,难以想象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的事情。
待一读展示牌上的讲解,二人才知道这竟然是一个开颅手术,叫做“前脑叶白质切除术”。这种手术曾经风行一时,被认为是治疗精神病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但五十年代后因为争议过大慢慢消失,主要是因为接受手术后的患者人格、性情大变,简单的说,就是失去了所有爱憎感受,变成了感情白吃。
苏卿鱼想起大学时看过的《飞越疯人院》,里面的男主角麦克莫非就因为被施行了这样的手术变成了白吃,立时浑身发冷。
整个展厅除了这个手术台,也就没什么可看的了。
韩木突如其来的出现在眼前,倒是吓了苏卿鱼一跳。如果有比碰上不喜欢的人更让苏卿鱼讨厌的事,那就是让不喜欢的人撞上自己蹲在地上目瞪口呆的傻样儿。
“在走之前我也没什么事情可以做,不如帮你准备我们的行李好了。另外我也是第一次来这里,你有时间的话可不可以带我四处转转?”
苏卿鱼确定是听错了,这么好听的人话不可能是从韩木嘴里蹦出来的。还没等做反应,韩木又是经典的一扭头,拔腿就要走。
苏卿鱼后悔在外面留学生活条件太优越,没机会练习她著名的铁嘴钢牙,现在这种情况下竟然找不出适当的话来损损韩木。
正悔着,韩木又转了回来:“哦,差点忘了,刚刚在路边摘的野百合,长得真好,你拿回家摆吧。”
许是看错了,苏卿鱼接过那束花的时候,韩木的嘴角竟然破天荒的向上翘了零点零五度。
6.鬼楼初探
被公认为小镇最有前途成为老处女的苏卿鱼,竟然捧着一束花回家,那当然是——根本不会有人想到是男生送的。
苏卿鱼可怜巴巴的等了半天也没人发问,只好趁两个室友出来做饭的时候特意把花拿到客厅,一会儿问问“咱家花瓶在哪”,一会自言自语“这花还挺新鲜”,一小时换了三次花瓶的水,那当然——还是没人理。
反倒是随口提了一句要去不丹,室友立刻苍蝇似的扑了过来。苏卿鱼恨得牙痒痒的,连道今天才知道什么叫人心不古。
“不丹!带我去!”室友一率先发言。
“荒山野岭,你吃错药啦?我一个人受罪去就行了,你们还是好好在家呆着吧。”苏卿鱼没好气。
“白吃!荒山野岭有什么关系,你知不知道不丹国王有多帅!你知不知道王子有多帅!查尔斯王子和不丹国王摆一块就是驴与帅哥的合影!”室友二立刻摆出花痴状。
“变态!查尔斯王子和谁站一块都是驴与帅哥的合影!”
室友一已经趁这空当把不丹国王的照片google了出来,三个花痴于是坐在电脑前口水啪嗒啪嗒的,真不愧是史前大帅哥。
可惜就算到了不丹也见不着,见着了也不能抢回家自个儿摆着去。无奈之余,苏卿鱼只好把花抱回自己屋,所谓孤芳自赏。小黑猫土豆讨好似的跑过去嗅了嗅花蕊,不料呛得连打了十来个喷嚏,从此躲得远远的,只剩下苏卿鱼一个人对着花yy。对于她这种不开窍的女生来说,什么样的人送花无所谓,关键是要有人送,这样才能满足那点本来已经少得可怜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其实韩木最多也就算是疑似给了个微笑,苏卿鱼就当那是阳光灿烂。
之后几天苏卿鱼一直忙于购物,反正买多少都是划黑猫的卡。直到三人
的行囊在苏卿鱼的打理下迅速鼓起,苏卿鱼才抽出功夫来带韩木参观小镇风光。
其实要说起来,小镇除了自然风光好,根本没什么人文景观,除了“市中心”那条被留学生戏谑为“俺们村的王府井”的“商业街”外,剩下的都是教学楼、图书馆、以及各色林立的小别墅和公寓楼,骑着自行车连推带走,最多也就一天就能转个遍。韩木倒好像并非对小镇一无所知,提议去一些“古怪的地方”或者是“公墓陵园”之类。
这么一说,苏卿鱼倒想起个“著名景点”。苏卿鱼从来了以后就没敢去过,趁此良机正好拉个壮丁去壮胆。
趁着天亮,苏卿鱼带着韩木边往目的地走边讲开了原委。
原来小镇曾经是全美第三大精神病院的原址。这个精神病院早在1872年就建成,如果意译的话,名字叫“山脊”,估计和它正好建在一座小丘陵上有关。
那时正值美国内战结束不久,美国各地都兴起了不少精神病医院来收容患了战后综合症的老兵。小镇也算赶上了个潮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里根实行国内改革,提出要重新制定对精神病人的定义,于是大批此类收容所都关门大吉,这所精神病院也不例外。绝大部分患者也流落街头,小镇一度治安骤差,流浪汉遍布街道,直到近几年才好转过来。
校图书馆里至今还保留着一个专门的展室用来存放关于这家医院的各种照片文献资料。苏卿鱼虽然胆小如鼠,但对于古怪的事情却颇感兴趣,当然也没少到展室里逛,因此背起资料来跟个导游差不多。也难得美国人资料留得全,专门把第一个收院患者的病例放大收在玻璃柜里,摆得跟个奖状似的。很显然,这个患者的主要症状就是把自己当成了耶稣之后第二个降临人世的神。
苏卿鱼和韩木会心一笑——好在黑猫忙着办签证手续没跟过来,好巧那患者跟他的症状相同,否则若是人家地下有知,没准一高兴把他也接下去聊聊。
这一路上一直在爬坡,两人呼哧带喘的终于走到了这座高大建筑的脚下。这是一座哥德式风格的塔状楼群,设计颇为古朴,砖墙、连廊、钟楼、圆拱窗——这些中世纪欧洲特有的建筑要素一个不少,而设计者则是纽约中央公园设计师的徒弟。
两人围着楼群转了一圈,不禁惊叹于这楼群的气魄。也难怪,当时设计了六七百个独间病舍,再加上各种诊疗室、休息室、餐厅、办公室、以及护理人员的临时住所,就算在今天也是不小的工程。看下一圈来,韩木称赞这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融得宜、圆润合理、排布自然,可谓风水佳作。苏卿鱼听得似懂非懂,只知道当初设计师想要修建一个让精神病人能够平静生活的地方,所以在建筑风格上尽量避免尖角、对冲等刺激性的元素。
“这设计师倒是颇有见地。”韩木说。
“不过设计师概念好没有用。当时治疗精神病人的方法和现在不一样,主要靠放血、冰冻、电击、或者干脆用硬物撞击病人头部。光是这家医院就不知道虐待死了多少病人。”
眼见两人已经转到大门口,韩木拔腿就要进,苏卿鱼一把拦住:“老大,没跟你说吗,这精神病院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关了,学校把它封了二十来年,只把东侧的一层改成了博物馆,你再往前走就属于非法入侵他人领地了。”
“你不是说不少学生进去过吗?”
“笨蛋,谁也没像你这样明目张胆的进啊,先得绕到博物馆那边,再偷偷的爬上去。”
“你们这帮学生也是,都封了还非要进。”
“那当然是因为里面大有玄机喽,进去你就知道了——没跟你说死了不少人嘛,这是鬼~楼~!”苏卿鱼故弄玄虚。
韩木一副哭笑不得的模样。以前在国内只看过天涯鬼话上一群业余作家瞎掰全国大学的鬼楼了,没想到还真是遍地开花,地球这边儿的美国也流行这个。
不过苏卿鱼也不是胡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精神病似乎特别多——当然,判定标准低了点,稍微有点不正常就被送进来了。于是精神病收养所越来越多,几乎在各地都有。政府也把这些机构当成了收容所,病人数量严重超标。最吓人的时候,护士忙不过来,就把十几个病人都麻醉了安置在本来只供一个人住的单人病舍里;医生忙不过来,就把一群病人轰到水池子里实行集体电击,或者干脆把电极直接插到病人太阳穴处实行电击。这还只是有记载的,不为人知的想来更是可怕。这种情况并没有随着时代进步就改变多少,一直到二战以后数年才稍有变化。要说这里冤魂汇聚,倒也并不夸张。
两人绕到东翼小门。门口挂着黄铜牌子指明这里是俄亥俄精神病研究博物馆。穿过长廊,里面却颇为空旷,四面墙壁上挂满了各种照片,两个书柜孤零零的立在墙角,远远看去似乎装满了案宗。大厅正中央摆着一些人脑模型和手术设备,整个展厅里再没有第三个参观者,但长廊另一头的管理员室的灯还开着, 看来是生意冷清。
也难怪,这里的学生都知道十月、十一月来“参观”最好,据传的鬼魂出没事件基本上都聚集在那段时间,以至于每年万圣节期间此楼非法潜入者没有一个团也得有两个营了。平时吃闲饭的小镇警察大叔们就属那段最忙,现在则属于“淡季”。
苏卿鱼和韩木径直走向手术台。这个二十世纪初的手术台看起来就跟个担架差不多,两边各有两个铁箍,想来是锁病人用的。只是现在的手术台上并没有病人,只有一张大幅照片,记录着当时的情形:病人双臂被固定在窄小的手术台上,身上裹着厚厚的衣服,下半身还盖着布单,医生站在一旁,穿着白布背心,赤着两个膀子,手里拿着一把金属小锤,助理医师在旁扶住病人头部,护士攥着病人双手,周围至少二十几个西服革履的人围观,离无菌室的标准实在太远,不专业程度令人目瞪口呆,难以想象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的事情。
待一读展示牌上的讲解,二人才知道这竟然是一个开颅手术,叫做“前脑叶白质切除术”。这种手术曾经风行一时,被认为是治疗精神病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但五十年代后因为争议过大慢慢消失,主要是因为接受手术后的患者人格、性情大变,简单的说,就是失去了所有爱憎感受,变成了感情白吃。
苏卿鱼想起大学时看过的《飞越疯人院》,里面的男主角麦克莫非就因为被施行了这样的手术变成了白吃,立时浑身发冷。
整个展厅除了这个手术台,也就没什么可看的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