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作者:茅于轼    更新:2021-12-04 03:55
  建池工匠因为以此为生,天天都在和沼气池打交道,他们很快成了专家,而且有了专用工具,这都是一家一户的农户不可能具备的。这个经验说明了市场推动了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生产技术,降低了成本。试看当今世界上几千几百种行业,哪一种不是面向市场,依靠市场获得发展的!如果各行各业部只为自己服务,人类只能停留在相当原始的生产力水平上。这个经济得以发展的最基本的经验,要我们再次把它应用到像沼气一类的再生能源的发展上。
  薪柴是一种传统的再生能源,当今世界上大约有25亿人口仍依赖于薪柴,它提供的能源占人类消耗总能源的14%。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人们获取薪柴的速度超过了它再生的速度,因此造成了大面积的植被破坏,表土流失,土地沙化,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然而这一局面并不说明今后应当减少薪柴的使用,相反,如果使用得法,薪柴能不但不会造成生态问题,而且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何以同为薪柴的使用,却可以导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关键问题在于它是否以科学的方法生产和管理。从树种的选择,土壤的配合、火虫、防火、采伐和运输、治安、储存等都必须有专门的人才去处理,而发展这一专业化分工的成功之道,和发展沼气池一样,也必须将薪柴的获取市场化,让人们从市场上去买薪柴用,出卖薪柴成为有利可图的事业,再在政府的协助下,建立起薪柴生产的各个专业部门,他们各自在市场原则的基础上彼此合作。一旦生产薪柴成为有利可图的事业,祖国几十亿亩宜林荒山立刻可以披上绿装。同时市场也培育出专门育种的种子公司,专门治虫的防虫公司,专门伐树的伐木公司等等。对于原来上山砍柴现在要花钱买的农民也并不吃亏,因为他们现在可以在与植树有关的公司中找到职业。正像美国种小麦的农民仍在市场上买面包吃,并不自己磨小麦、烤面包的道理一样。
  有些第三世界国家,那里并不缺乏薪柴市场。但薪柴在市场上可以卖钱,进一步鼓励了乱砍乱伐,造成生态的更大破坏。原因是那里的林地和树木的所有权不明确,表面上说是公有,实际上是无人关心,无人负责,人人得而据为己有。可见市场的建设有一系列的条件,尤其是所有权必须明确。在美国、加拿大和瑞典等北欧国家,木材是他们的一项主要出口商品,生产木材是可以赚钱的。他们生产木材销售木材完全按市场规则办事,尤其是林地是私人财产,可以转让出售。我国是木材进口国,国内的木材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贵得多。另一方面我国农村有上亿的多余劳力,劳动的成本非常之低,同时又有十亿多亩宜林荒山。这些条件保证了在我国种树可以成为有巨大盈利的事业,更何况植树又有无形的生态效益。我们所缺乏的是有效的所有权保障制度,和由政府帮助(而不是阻碍)的林木市场的制度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我们最经常说的一句话,然而它常给人以误解,以为科学技术可以脱离市场的支持单独去发挥作用。我国科技部门开发出了许多好的技术。然而大部分被束之高阁,缺乏市场支持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前面提到的资金市场的作用、经济环境的稳定、社会关系特别是财产所有权的保证,以及由市场推动所形成的专业化分工的形成,不仅对于再生能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性,对于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开发都具有重要性,1990年初我国农业部派代表团赴印度参加了国际沼气技术与实施战略会议,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国是全世界沼气池建池最多的国家,因而也是最有经验的国家,但国际上发展沼气池所用的设备却多半从印度和巴西购买,而且价格并不便宜。造成这一奇怪现象的原因是我国沼气工业未能面对国际市场,因而不能发展成一个国际性工业,而别的同家虽然技术上未必比我们强,却瞄准了国际市场而捷足先登。已如前述,市场的扩大将进一步促进科研和分工,提高技术。所以我们如果失去了沼气池的国际市场,将阻碍我国沼气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实不仅沼气工业存在这个问题,其他如水电、型煤、太阳能热水器等方面,我国的生产规模都相当大,国内市场已相当发达,但在国际上却并没有占有稳固的市场阵地,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老龄化社会增加储蓄将产生新问题
  我国由于实行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社会的年龄结构估计在2000年时将完成从成年型转化为老年型的过渡。这一过程在中国只用18年,而在当今的发达国家中曾用了40到100年。突然的变化将为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其基本特点是每名劳动者所要负担的人口数增加,结果很可能是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降低。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各种建议被提出来。它们之中最核心的一点是增加储蓄,个人在年轻时要增加储蓄;整个社会从现在起也要增加储蓄,以便将来老年人增加时,这笔储蓄可以用于老人的生活花销。这种见解从个人的经验来看是正确的,但从宏观来看却未必正确。因为现在存钱将来还本之所以可能,是因为现在有人愿意借钱,而且存的款与借的款相等。如果因为老龄化而鼓励人们多储蓄,就可能发生存的钱超过借的款。当然,将钱借给外国是一种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办法,但如果老龄化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则不能以邻为壑。可见要使增加储蓄有利于老龄化问题,不但要增加储蓄,还要鼓励增加借贷,并使惜贷转化为投资。
  个人储蓄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银行存款、买债券或股票,买期货,置房地产,囤黄金或外币。而所有这一切都不能保证你的储蓄确实用在了投资。银行存款或债券最终的去向既可能是投资,也可能是消费,如果银行将钱借出去用于股票买卖,结果就可能变成消费。当某人买股票投机赚了一大笔钱,很可能他会将这意外之财用在挥霍性消费。这笔消费就是你的储蓄:因为从长远看,在股票投机集团的内部盈亏是相抵的,赢的钱不可能来自没有参与股票买卖的外部。购置房地产仅当有人将它出售时才有可能,从宏观来看只是财产的转手,并没有任何真的储蓄。买黄金则更不可能转化为投资,它与其他消费性购买仅有的区别是将来可能重新将它出售。
  贷款如果用于消费则显然不利于解决老龄化问题。贷款必须用于增加投资才能起作用。但面对着一个老龄化社会,整体上的购买力在减少,企业家面对一个收缩中的市场,将对投资缺乏信心,投资很可能是不足的。目前西欧面临的经济哀退实质上与人口结构的变化具有深层次的联系,这是储蓄未必能转化为投资的原因之一。
  投资并不等于生产力,资本还要劳动的配合才能形成生产力。在一个老龄化社会中,本来就有劳力供应不足的问题。当大量储蓄确实转化为投资之后,市场上将出现对劳动力的争夺,工资将上升。劳动是一种特殊商品,它的供应价格弹性很小,甚至可能是负的。因为人们的收入增加时,不愿意多花时间劳动去多挣钱,相反愿意多享受闲暇。将来的老人社会可能出现一种新奇的现象:生产需要工人,老人服务也需要工人,工资抬得很高,然而有劳动力的人挣够了钱宁愿在家多休息。用经济学术语说,一条下倾的供应线很可能与需求线没有交点,建立不起劳动市场的供需均衡。这是储蓄未必能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又一原因。
  有了资金,如果仍旧沿用原有的生产技术,即使扩大了生产规模,仍旧解决不了老龄化社会生活水平下降的问题。因为按照现有的生产技术,资金和劳动的比例有一定的范围,而这一比例在老龄化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必须改变生产技术,使较少的劳动借助于机器设备来实现原定的生产目标。例如使用自动化机器,但如果生产自动化机器所消耗的劳动超过了它所能节约的劳动,这种技术仍无助于解决劳动不足的问题。
  除了从机器设备方面节约劳动,更大的潜力在于减少由于人与人之间摩擦而耗费的劳动。买一张火车票要花上半天时间,办一张工商营业执照要几周之久,打一场官司则可能花费上千个劳动日。更不用说犯罪行为引起的从警察、法庭到监狱消耗多少人力了。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可以消灭上述一切人与人的摩擦,但一个社会在体制上的合理化确实可以减少这些浪费。从经济学来说,这就是广义的交易费用。想降低交易费用,必须完善法制,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培养社会的道德风尚,并不断地改进政治体制。
  缓解未来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有上述种种困难,从另一方面看,如果今天的政策不对头即很容易会加剧将来的困难。例如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包括森林,矿产、淡水、动植物品种),对资本折旧提成的不足(小车不倒只管推),向国外大量地借钱。这些方面,值得我们严重注意。
  1993年11月25日
  小心你的辛勤储蓄变成了别人的高消费
  由于群众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忧,各人都在寻求货币保值的方法。现在市场搞活之后,可供选择的方案很多,买黄金首饰、外币、各种债券、股票等都比存银行拿利息有利,现在又多了各种渠道的集资。不少人把多年辛勤的存款从银行拿出来,按照自己的用钱计划及对市场的判断,将钞票变成了别的金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