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作者:王敬瑞 更新:2021-12-04 03:06
越是和强劲的对手“ ”着干,越能发挥出人的潜能,越能调动出人的精神。领导者要从体育比赛中悟出道理,要善于给大家创造一种竞争环境,设定公平竞争的条件,并亮出诱人的目标或奖励办法,鼓励大家去争先夺魁,创优取胜。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奋勇争先,力量和精神就会从“较劲”中产生。
精神是“激”出来的。“激”在这里主要是指语言的激励。战前动员、开展某项活动的动员报告,是常用的工作方法。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须具有充满激情的演讲能力,在讲话中有鼓动性和号召力,以自己的激情,激起大家的激情。激情的碰撞,进而产生出巨大的精神力量,使大家感到坐不住了,必须赶快起来行动。激将法,就是通过言语的刺激,来调动人的潜能的手段。人生一世,谁也不愿甘认自己不如别人,谁也不愿输给他人。你说我不行,我偏要做出来叫你看看,人的精神就这样被激出来了。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还是喜欢适度刺激的,善意地“刺”上几句,对方就会产生一种被激励的感觉,并从中获取一些灵感和勇气,激起一些热情和力量。用语言唤醒人,激发人,是一种领导艺术。
精神是“压”出来的。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铁人王进喜就曾形象地说过,人没压力轻飘飘,井没压力不喷油。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善于运用适度加压的方法去增强部下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比如,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赏罚严明,奖惩兑现;适时通报排队,对末位者给以黄牌警告;某项活动中开展夺红旗,插黄旗,年终交账等等。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使人们心中有一种紧迫感,不奋力争先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从而把领导的严格要求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自我加压,挖掘潜力,做好工作。当然,压力并非越大越好,压力太大会形成思想负担过重,精神处于压抑状态。实践证明,压力与动力、紧张与兴奋保持在一个适度范围内,才能形成最佳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
精神是“逼”出来的。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语言,形容一个人危急之中想出办法叫“急中生智”,比喻一个人被逼急作最后的挣扎叫“狗急跳墙”。抛开褒贬之义,这两个成语都说明了精神是被“逼”出来的。每个人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有过被逼的经历。历代的成功者都有较大的坎坷曲折,置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都是逼上绝路后迸发出无穷潜能去改变绝境的。在管理工作中,一些比较强硬的措施例如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愿受罚,甘愿自动辞职,都有逼的成份。为了免于受罚,免于革职,人们就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承诺之事。这个最大的努力,就是被逼出来的。下岗、失业后经过痛苦彷徨,重新振作起来,开创新事业,也是被逼出来的。逼意味着没有退路,只有横下一条心,豁出去,闯过去,才会有一番新天地。
不良精神:霜、火、刀
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情绪状态,有好与坏之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不良的精神或情绪,往往有害于身体,有害于工作。领导者除了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精神之外,还要尽量避免不良精神对人的消极影响。不良精神往往由外因引发,触动和伤害人体灵魂,它如“霜”,如“火”,如“刀”。
不良精神如“霜”。霜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原本郁郁葱葱的蔬菜和庄稼,如遇到霜冻,一夜之间就会变得蔫不拉叽。俗话说“人怕精神倒,地怕趴地草”。人的精神一倒,就像霜打的庄稼,连头都抬不起来。比如人得了不治之症,在不知道病情之前,或者听医生说病情不重、很快就能出院时,还十分精神,乐呵呵的;而当一听是绝症时,很可能一下子精神就倒了,床也起不来了,路也走不动了,甚至连吃饭、说话的劲儿也没有了,比霜打了的庄稼还蔫。在工作中或遇到无端指责、打击报复,或遇到造谣中伤、恶意攻击,这样必然给当事人以精神上的重压和打击,犹如霜打的庄稼,情绪低落、意志消沉,锐气受挫,精神一蹶不振。庄稼被寒霜打了就会枯黄、冻坏,人被“霜”打了,不仅提不起精神,还会影响身心健康。
不良精神如“火”。人发火后,往往不冷静,轻者动嘴,重者动手,甚至还要动棒、动刀。这里的“火”主要指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遇事不冷静、怒火发作的不良精神状态。领导在工作和生活中,常会碰到不如意的事,听到不顺耳的话,这时很容易无名火起,怒上心头。如果不加以克制,一触即怒,火冒三丈,拍案而起,大发雷霆,必然会说出一些过头话,办出一些过头事来,伤害同事或下属的感情,甚至会把事情搞糟。
不良精神如“刀”。这里主要指人们遇到天灾人祸或者受到诽谤、污蔑、造谣中伤、打击迫害后,心灵受到损伤而产生的不良精神状态。文革期间的批斗、整人,造成大量冤假错案,许多有才华有成就的政治家、艺术家受到残酷迫害,有的被逼走上自杀的绝路,就是这种情况。当一个人精神受到折磨时,常说心如刀割、万箭穿心、心里在流血,就像被人捅了一刀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会想不开,有的愤懑生病,有的精神崩溃,有的走上绝路。精神状态决定人的思想状态,如果自己不能从不良状态下解脱出来,就会导致毁灭性的行为后果。
驾驭精神法(3)
对付不良精神的五种办法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总是要遇到各种不如意乃至挫折的,所以不良精神对人的影响不足为奇。关键是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正确对待人生,用积极的态度主宰精神,驾驭精神。对付不良精神或不良情绪的办法有五:
忍得住。忍得住就是学会忍耐。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平日要加强修养,增加涵养,学会宽容和冷静。要沉着、冷静,注意控制自己的情感,掌握自己的情绪,尽量不发生无谓的冲动。自己想发火时或者别人对自己发火时,都要用“忍”来“制怒”。林则徐把“制怒”作为座右铭,提醒自己遇事要忍,省却不必要的烦恼,避免更大的精神伤害和损失。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对任何不公正和不愉快的事,关键要学会忍耐。
挺得住。挺得住就是学会自强。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怕的是困难面前抬不起头,挫折面前挺不起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黎明前最黑暗,熬过去就是光明。人常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挺得住,要以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它,做到目标不移,决心不变,精神不衰,锐气不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坚持就是胜利,挺过去就是成功。
想得开。想得开就是善于自慰。《红楼梦》里的《好了歌》说得好,“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要淡泊名利,至少不能看得过重,能争取的尽量争取,争取不到的不要强求,要有“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之境界,要深谙“有得有失,知足常乐”之真谛。一时想不通的事情就不要去硬想,一时理解不了的事情就不要去穷究,决不可死钻牛角尖,一定要学会自己安慰自己,自己给自己解脱,活它个洒脱、自在。
看得开。看得开就是善于调节。“失之东隅,得之桑榆”,“东方不亮西方亮”,山不转水转。学会辩证法,就心明眼亮,把事情看开,就没有解不开的难题,没有摆脱不了的烦恼。把大的看小,把浓的化淡,把自己的事当成别人的事,把眼前的事当成过去的事。遭遇打击迫害,据理力争也说不清的,要把眼光放远,等待时机。功过是非,让历史与众人评说。
放得开。放得开就是善于排遣。硬想也没有用的,便把它搁下,暂时不去想它。人要学会果断,该拿的拿得起,该放的放得下。百年随时过,万事转头空,好像和没有这回事一样。学会放松自己,用转移法可以有效排遣不良情绪。运动、外出散步、找人聊天、专注于自己的某一项情趣或爱好,都是排遣的好办法。
鲁迅先生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没有精神将一事无成。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想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团结广大干部群众,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千方百计地调动人们的兴奋点,千方百计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克制人的不良情绪,精心保护每个人的良好精神状态,让每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样,我们的事业就能更加兴旺发达。
权威来自四种力(1)
我们在工作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话,有的领导说出来“一言九鼎”,有的领导说出去“一文不值”。问题的主要原因在领导者的权威。权威不等于权力。
权威来自廉洁,廉生威;权威来自公正,公助威;权威来自勤奋,勤出威;权威来自情感,情聚威;权威来自业绩,绩壮威;权威来自能力,能增威。
○权力
○能力
○魅力
○情感力
权 力
一个领导者必须拥有权力,没有权力便不成其为领导。权力的力量就是使别人服从。
精神是“激”出来的。“激”在这里主要是指语言的激励。战前动员、开展某项活动的动员报告,是常用的工作方法。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须具有充满激情的演讲能力,在讲话中有鼓动性和号召力,以自己的激情,激起大家的激情。激情的碰撞,进而产生出巨大的精神力量,使大家感到坐不住了,必须赶快起来行动。激将法,就是通过言语的刺激,来调动人的潜能的手段。人生一世,谁也不愿甘认自己不如别人,谁也不愿输给他人。你说我不行,我偏要做出来叫你看看,人的精神就这样被激出来了。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还是喜欢适度刺激的,善意地“刺”上几句,对方就会产生一种被激励的感觉,并从中获取一些灵感和勇气,激起一些热情和力量。用语言唤醒人,激发人,是一种领导艺术。
精神是“压”出来的。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铁人王进喜就曾形象地说过,人没压力轻飘飘,井没压力不喷油。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善于运用适度加压的方法去增强部下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比如,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赏罚严明,奖惩兑现;适时通报排队,对末位者给以黄牌警告;某项活动中开展夺红旗,插黄旗,年终交账等等。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使人们心中有一种紧迫感,不奋力争先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从而把领导的严格要求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自我加压,挖掘潜力,做好工作。当然,压力并非越大越好,压力太大会形成思想负担过重,精神处于压抑状态。实践证明,压力与动力、紧张与兴奋保持在一个适度范围内,才能形成最佳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
精神是“逼”出来的。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语言,形容一个人危急之中想出办法叫“急中生智”,比喻一个人被逼急作最后的挣扎叫“狗急跳墙”。抛开褒贬之义,这两个成语都说明了精神是被“逼”出来的。每个人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有过被逼的经历。历代的成功者都有较大的坎坷曲折,置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都是逼上绝路后迸发出无穷潜能去改变绝境的。在管理工作中,一些比较强硬的措施例如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愿受罚,甘愿自动辞职,都有逼的成份。为了免于受罚,免于革职,人们就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承诺之事。这个最大的努力,就是被逼出来的。下岗、失业后经过痛苦彷徨,重新振作起来,开创新事业,也是被逼出来的。逼意味着没有退路,只有横下一条心,豁出去,闯过去,才会有一番新天地。
不良精神:霜、火、刀
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情绪状态,有好与坏之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不良的精神或情绪,往往有害于身体,有害于工作。领导者除了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精神之外,还要尽量避免不良精神对人的消极影响。不良精神往往由外因引发,触动和伤害人体灵魂,它如“霜”,如“火”,如“刀”。
不良精神如“霜”。霜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原本郁郁葱葱的蔬菜和庄稼,如遇到霜冻,一夜之间就会变得蔫不拉叽。俗话说“人怕精神倒,地怕趴地草”。人的精神一倒,就像霜打的庄稼,连头都抬不起来。比如人得了不治之症,在不知道病情之前,或者听医生说病情不重、很快就能出院时,还十分精神,乐呵呵的;而当一听是绝症时,很可能一下子精神就倒了,床也起不来了,路也走不动了,甚至连吃饭、说话的劲儿也没有了,比霜打了的庄稼还蔫。在工作中或遇到无端指责、打击报复,或遇到造谣中伤、恶意攻击,这样必然给当事人以精神上的重压和打击,犹如霜打的庄稼,情绪低落、意志消沉,锐气受挫,精神一蹶不振。庄稼被寒霜打了就会枯黄、冻坏,人被“霜”打了,不仅提不起精神,还会影响身心健康。
不良精神如“火”。人发火后,往往不冷静,轻者动嘴,重者动手,甚至还要动棒、动刀。这里的“火”主要指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遇事不冷静、怒火发作的不良精神状态。领导在工作和生活中,常会碰到不如意的事,听到不顺耳的话,这时很容易无名火起,怒上心头。如果不加以克制,一触即怒,火冒三丈,拍案而起,大发雷霆,必然会说出一些过头话,办出一些过头事来,伤害同事或下属的感情,甚至会把事情搞糟。
不良精神如“刀”。这里主要指人们遇到天灾人祸或者受到诽谤、污蔑、造谣中伤、打击迫害后,心灵受到损伤而产生的不良精神状态。文革期间的批斗、整人,造成大量冤假错案,许多有才华有成就的政治家、艺术家受到残酷迫害,有的被逼走上自杀的绝路,就是这种情况。当一个人精神受到折磨时,常说心如刀割、万箭穿心、心里在流血,就像被人捅了一刀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会想不开,有的愤懑生病,有的精神崩溃,有的走上绝路。精神状态决定人的思想状态,如果自己不能从不良状态下解脱出来,就会导致毁灭性的行为后果。
驾驭精神法(3)
对付不良精神的五种办法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总是要遇到各种不如意乃至挫折的,所以不良精神对人的影响不足为奇。关键是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正确对待人生,用积极的态度主宰精神,驾驭精神。对付不良精神或不良情绪的办法有五:
忍得住。忍得住就是学会忍耐。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平日要加强修养,增加涵养,学会宽容和冷静。要沉着、冷静,注意控制自己的情感,掌握自己的情绪,尽量不发生无谓的冲动。自己想发火时或者别人对自己发火时,都要用“忍”来“制怒”。林则徐把“制怒”作为座右铭,提醒自己遇事要忍,省却不必要的烦恼,避免更大的精神伤害和损失。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对任何不公正和不愉快的事,关键要学会忍耐。
挺得住。挺得住就是学会自强。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怕的是困难面前抬不起头,挫折面前挺不起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黎明前最黑暗,熬过去就是光明。人常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挺得住,要以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它,做到目标不移,决心不变,精神不衰,锐气不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坚持就是胜利,挺过去就是成功。
想得开。想得开就是善于自慰。《红楼梦》里的《好了歌》说得好,“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要淡泊名利,至少不能看得过重,能争取的尽量争取,争取不到的不要强求,要有“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之境界,要深谙“有得有失,知足常乐”之真谛。一时想不通的事情就不要去硬想,一时理解不了的事情就不要去穷究,决不可死钻牛角尖,一定要学会自己安慰自己,自己给自己解脱,活它个洒脱、自在。
看得开。看得开就是善于调节。“失之东隅,得之桑榆”,“东方不亮西方亮”,山不转水转。学会辩证法,就心明眼亮,把事情看开,就没有解不开的难题,没有摆脱不了的烦恼。把大的看小,把浓的化淡,把自己的事当成别人的事,把眼前的事当成过去的事。遭遇打击迫害,据理力争也说不清的,要把眼光放远,等待时机。功过是非,让历史与众人评说。
放得开。放得开就是善于排遣。硬想也没有用的,便把它搁下,暂时不去想它。人要学会果断,该拿的拿得起,该放的放得下。百年随时过,万事转头空,好像和没有这回事一样。学会放松自己,用转移法可以有效排遣不良情绪。运动、外出散步、找人聊天、专注于自己的某一项情趣或爱好,都是排遣的好办法。
鲁迅先生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没有精神将一事无成。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想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团结广大干部群众,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千方百计地调动人们的兴奋点,千方百计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克制人的不良情绪,精心保护每个人的良好精神状态,让每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样,我们的事业就能更加兴旺发达。
权威来自四种力(1)
我们在工作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话,有的领导说出来“一言九鼎”,有的领导说出去“一文不值”。问题的主要原因在领导者的权威。权威不等于权力。
权威来自廉洁,廉生威;权威来自公正,公助威;权威来自勤奋,勤出威;权威来自情感,情聚威;权威来自业绩,绩壮威;权威来自能力,能增威。
○权力
○能力
○魅力
○情感力
权 力
一个领导者必须拥有权力,没有权力便不成其为领导。权力的力量就是使别人服从。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