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作者:虚待斋 更新:2021-12-03 11:31
十一月初九日,溥仪登极大典在太和殿举行。溥仪被折腾了半天,加上那天天气奇冷,因此在太和殿又高又大的宝座上哭闹。载沣单膝侧身跪在宝座下面,双手扶他,不叫他乱动,溥仪却挣扎着哭喊:“我不挨这儿,我要回家!我不挨这儿,我要回家!” 载沣急得满头大汗,只好哄他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典礼结束后,文武百官窃窃私议:“怎么可以说‘快完了’呢?”“说‘要回家’可是什么意思呵?”王公大臣们议论纷纷,认为这是大清皇的不祥之兆。
六岁退位
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十九日,同盟会组织武昌新军起义,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选黎元洪为都督,废除宣统年号。随之,湖南等13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解体。不久,各省代表到南京召开会议,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此间,袁世凯与孙中山秘密协商,孙中山答应袁世凯只要废除帝制,可以保举袁世凯继任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清廷的名义,颁布了宣统皇帝退位诏书。其文曰: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上述诏文,由张謇幕僚杨廷栋捉刀,经张謇润色,袁世凯审阅,最后由隆裕太后发布。《退位诏书》最后说:“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中华两千年帝制之终结,说得如此轻松,真是大手笔!
同日,袁世凯代表民国政府颁布《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优待皇室条件》。其主要内容是: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元,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等等。
于是,溥仪和清朝皇室得以继续留在了紫禁城中称孤道寡。对6岁的溥仪来说,生活没有任何改变。
张勋兵变
溥仪6岁开始在毓庆宫读书,9岁开始写日记。当时的宫廷事务,由载沣和隆裕太后处理。其间袁世凯称帝108天的时候,以乾清门为界,袁世凯在前朝称孤,溥仪在后廷道寡,两个都不是皇帝的人一起上演着做皇帝的好戏。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当上大总统,段祺瑞是内阁总理。黎、段意见不合,时有冲突,史称“府院之争”。黎元洪当时是光杆司令,为了抗衡段祺瑞,他决定征召张勋率军入京相助。
张勋在清朝时任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袁世凯当大总统后,张勋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宣统退位后,张勋禁止部下剪辫,以示忠于清室,被称为“辫帅”,他的兵也被称为“辫子军”。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于1917年6月,带3000辫子兵入京。6月30日夜,张勋等潜入故宫,与陈宝琛等会议,将复辟事告知前清宗室。7月1日凌晨,张勋穿纱袍马褂,戴红顶花翎,率康有为、王士珍等50余人进入宫中。
溥仪在养心殿召见了张勋。张勋说:“共和不合咱的国情,只有皇上复位,万民才能得救。”溥仪说:“我年龄小,当不了如此大任。”张勋给溥仪讲了康熙8岁做皇帝的故事。溥仪说:“既然如此,我就勉为其难吧!”溥仪将当天改为宣统九年五月十三日(7月1日),连发九道上谕封官授爵:封黎元洪为一等公;授张勋、王士珍等7人为内阁议政大臣;授梁敦彦等人为各部尚书;授徐世昌、康有为为弼德院正副院长;授赵尔巽等为顾问大臣;授原各省督军为总督、巡抚;授张勋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仍留北京;冯国璋为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等。而许多被任命的人事先不知道,事后也根本不承认。溥仪还要求全国“遵用正朔,悬挂龙旗”。当天,北京街上出现大门挂龙旗的现象。
然而,黎元洪拒不受命,避居日本公使馆,电令各省出师讨伐;电请冯国璋代行大总统,重新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湖南等省督军通电反对复辟。3日,段祺瑞组织讨逆军,自任总司令,讨伐张勋。6日,冯国璋在南京就任代理大总统,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7日,北京南苑航空学校派飞机向宫中投下三枚炸弹。太妃们有的钻到桌子底下,有的吓得惊叫,太监们更为惊慌,宫里乱成一团。同日,讨逆军在廊坊大败张勋。12日,讨逆军进入北京,张勋逃到东交民巷荷兰公使馆内。溥仪的师傅和父亲替他拟好批准张勋辞职的谕旨和退位诏书。这是溥仪的第二个退位诏书,溥仪看了放声大哭。这年溥仪14岁,历时12天的闹剧就此结束。
被逐出宫
溥仪复辟的一个后果是:许多人觉得“宣统太不安分了”!留溥仪在宫中,就等于给中华民国还留着一条辫子。旧皇宫成为复辟势力的大本营。于是,引出北京政变。
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改所部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11月4日,民国政府国务会议讨论并通过冯玉祥关于驱逐溥仪出宫的议案。5日,正式下令将溥仪等驱逐出宫,废除帝号。"奇+---書-----网-QISuu.cOm"
溥仪被逼出宫,事情来得突然。北京警备总司令鹿钟麟,限溥仪等要在2小时内全部搬离紫禁城。溥仪觉得太匆忙,来不及准备。他想找庄士敦、找醇亲王商量,但电话已被切断。这时隆裕太后已死,敬懿(同治妃)、荣惠(同治妃)两位太妃死活不肯走。载沣进宫,也没有主意。鹿钟麟极力催促,声言时限已到,如果逾时不搬,外面就要开炮。王公大臣要求宽限时间,以便入告,尽快决定。鹿钟麟对军警说:“赶快去!告诉外边部队,暂勿开炮,再限二十分钟!”内务府大臣绍英入告溥仪,限20分钟,否则要开炮。溥仪在修正优待条件上签了字,决定出宫,去醇亲王府北府。溥仪交出“皇帝之宝”和“宣统之宝”两颗宝玺。当日下午4时10分,从故宫开出五辆汽车——北京警备总司令鹿钟麟乘第一辆,溥仪乘第二辆,“皇后”婉容、“淑妃”文绣及其他亲属、随侍人员乘第三辆、第四辆,警察总监张璧乘第五辆,首尾相连地直奔溥仪当年的出生地——醇亲王府北府。这年溥仪还未满20岁。
在天津七年
1925年2月,被逐出宫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化妆从北京逃到了天津,随后入住张园。之后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绣也赶到了这里。
张园的主人张彪,原来是张之洞亲信,为了迎接溥仪的到来,他买了许多日常的生活用品和欧式家具。在张园住了一段时间之后,溥仪觉得这里要比北京的紫禁城舒服得多。用他的话讲是:没有紫禁城里我所不喜欢的东西,又保留了似乎必要的东西。在张园,溥仪再也不受宫里那套规矩的束缚了,也不再穿那套笨拙的龙袍,而是穿着普通的袍子马褂,或者西装,但这并不影响那些政客遗老们给他叩拜。这里虽然没有琉璃瓦,没有雕梁画栋,但备有抽水马桶和暖气设备的洋楼显然要比养心殿舒服得多。尽管在张园的经济状况和紫禁城比起来要差得多,但溥仪很快便被眼前这座大商埠城市所吸引。
到了天津之后,婉容与文绣之间的疙瘩越结越大,文秀后来回忆说:“在天津虽然我们同住一幢楼房里,但无事谁也不和谁来往,形同路人。婉容成天摆着皇后的大架子,盛气凌人,溥仪又特别听信她的话,我被他们俩冷眼相待。”文秀忍无可忍,数次自杀未遂,最后在妹妹的帮助下逃离张园,并诉诸法院成功地与溥仪离了婚。溥仪后来回忆说:“这与其说是感情上的问题,倒不如说是由于张园生活上的空虚。其实即使我只有一个妻子,这个妻子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意思,因为我的兴趣除了复辟,还是复辟。”
1929年7月9日,溥仪由张园迁至曾任驻日本公使陆宗舆的私宅“乾园”。溥仪将“乾园”改为“静园”,取静观其变,静待时机之意,说明当时的溥仪时刻不忘“复辟”。溥仪在静园又居住了两年多的时间。[奇Qisuu.com书]
出任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决心在中国东北建立傀儡政权,他们看中了溥仪。
六岁退位
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十九日,同盟会组织武昌新军起义,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选黎元洪为都督,废除宣统年号。随之,湖南等13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解体。不久,各省代表到南京召开会议,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此间,袁世凯与孙中山秘密协商,孙中山答应袁世凯只要废除帝制,可以保举袁世凯继任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清廷的名义,颁布了宣统皇帝退位诏书。其文曰: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上述诏文,由张謇幕僚杨廷栋捉刀,经张謇润色,袁世凯审阅,最后由隆裕太后发布。《退位诏书》最后说:“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中华两千年帝制之终结,说得如此轻松,真是大手笔!
同日,袁世凯代表民国政府颁布《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优待皇室条件》。其主要内容是: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元,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等等。
于是,溥仪和清朝皇室得以继续留在了紫禁城中称孤道寡。对6岁的溥仪来说,生活没有任何改变。
张勋兵变
溥仪6岁开始在毓庆宫读书,9岁开始写日记。当时的宫廷事务,由载沣和隆裕太后处理。其间袁世凯称帝108天的时候,以乾清门为界,袁世凯在前朝称孤,溥仪在后廷道寡,两个都不是皇帝的人一起上演着做皇帝的好戏。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当上大总统,段祺瑞是内阁总理。黎、段意见不合,时有冲突,史称“府院之争”。黎元洪当时是光杆司令,为了抗衡段祺瑞,他决定征召张勋率军入京相助。
张勋在清朝时任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袁世凯当大总统后,张勋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宣统退位后,张勋禁止部下剪辫,以示忠于清室,被称为“辫帅”,他的兵也被称为“辫子军”。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于1917年6月,带3000辫子兵入京。6月30日夜,张勋等潜入故宫,与陈宝琛等会议,将复辟事告知前清宗室。7月1日凌晨,张勋穿纱袍马褂,戴红顶花翎,率康有为、王士珍等50余人进入宫中。
溥仪在养心殿召见了张勋。张勋说:“共和不合咱的国情,只有皇上复位,万民才能得救。”溥仪说:“我年龄小,当不了如此大任。”张勋给溥仪讲了康熙8岁做皇帝的故事。溥仪说:“既然如此,我就勉为其难吧!”溥仪将当天改为宣统九年五月十三日(7月1日),连发九道上谕封官授爵:封黎元洪为一等公;授张勋、王士珍等7人为内阁议政大臣;授梁敦彦等人为各部尚书;授徐世昌、康有为为弼德院正副院长;授赵尔巽等为顾问大臣;授原各省督军为总督、巡抚;授张勋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仍留北京;冯国璋为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等。而许多被任命的人事先不知道,事后也根本不承认。溥仪还要求全国“遵用正朔,悬挂龙旗”。当天,北京街上出现大门挂龙旗的现象。
然而,黎元洪拒不受命,避居日本公使馆,电令各省出师讨伐;电请冯国璋代行大总统,重新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湖南等省督军通电反对复辟。3日,段祺瑞组织讨逆军,自任总司令,讨伐张勋。6日,冯国璋在南京就任代理大总统,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7日,北京南苑航空学校派飞机向宫中投下三枚炸弹。太妃们有的钻到桌子底下,有的吓得惊叫,太监们更为惊慌,宫里乱成一团。同日,讨逆军在廊坊大败张勋。12日,讨逆军进入北京,张勋逃到东交民巷荷兰公使馆内。溥仪的师傅和父亲替他拟好批准张勋辞职的谕旨和退位诏书。这是溥仪的第二个退位诏书,溥仪看了放声大哭。这年溥仪14岁,历时12天的闹剧就此结束。
被逐出宫
溥仪复辟的一个后果是:许多人觉得“宣统太不安分了”!留溥仪在宫中,就等于给中华民国还留着一条辫子。旧皇宫成为复辟势力的大本营。于是,引出北京政变。
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改所部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11月4日,民国政府国务会议讨论并通过冯玉祥关于驱逐溥仪出宫的议案。5日,正式下令将溥仪等驱逐出宫,废除帝号。"奇+---書-----网-QISuu.cOm"
溥仪被逼出宫,事情来得突然。北京警备总司令鹿钟麟,限溥仪等要在2小时内全部搬离紫禁城。溥仪觉得太匆忙,来不及准备。他想找庄士敦、找醇亲王商量,但电话已被切断。这时隆裕太后已死,敬懿(同治妃)、荣惠(同治妃)两位太妃死活不肯走。载沣进宫,也没有主意。鹿钟麟极力催促,声言时限已到,如果逾时不搬,外面就要开炮。王公大臣要求宽限时间,以便入告,尽快决定。鹿钟麟对军警说:“赶快去!告诉外边部队,暂勿开炮,再限二十分钟!”内务府大臣绍英入告溥仪,限20分钟,否则要开炮。溥仪在修正优待条件上签了字,决定出宫,去醇亲王府北府。溥仪交出“皇帝之宝”和“宣统之宝”两颗宝玺。当日下午4时10分,从故宫开出五辆汽车——北京警备总司令鹿钟麟乘第一辆,溥仪乘第二辆,“皇后”婉容、“淑妃”文绣及其他亲属、随侍人员乘第三辆、第四辆,警察总监张璧乘第五辆,首尾相连地直奔溥仪当年的出生地——醇亲王府北府。这年溥仪还未满20岁。
在天津七年
1925年2月,被逐出宫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化妆从北京逃到了天津,随后入住张园。之后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绣也赶到了这里。
张园的主人张彪,原来是张之洞亲信,为了迎接溥仪的到来,他买了许多日常的生活用品和欧式家具。在张园住了一段时间之后,溥仪觉得这里要比北京的紫禁城舒服得多。用他的话讲是:没有紫禁城里我所不喜欢的东西,又保留了似乎必要的东西。在张园,溥仪再也不受宫里那套规矩的束缚了,也不再穿那套笨拙的龙袍,而是穿着普通的袍子马褂,或者西装,但这并不影响那些政客遗老们给他叩拜。这里虽然没有琉璃瓦,没有雕梁画栋,但备有抽水马桶和暖气设备的洋楼显然要比养心殿舒服得多。尽管在张园的经济状况和紫禁城比起来要差得多,但溥仪很快便被眼前这座大商埠城市所吸引。
到了天津之后,婉容与文绣之间的疙瘩越结越大,文秀后来回忆说:“在天津虽然我们同住一幢楼房里,但无事谁也不和谁来往,形同路人。婉容成天摆着皇后的大架子,盛气凌人,溥仪又特别听信她的话,我被他们俩冷眼相待。”文秀忍无可忍,数次自杀未遂,最后在妹妹的帮助下逃离张园,并诉诸法院成功地与溥仪离了婚。溥仪后来回忆说:“这与其说是感情上的问题,倒不如说是由于张园生活上的空虚。其实即使我只有一个妻子,这个妻子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意思,因为我的兴趣除了复辟,还是复辟。”
1929年7月9日,溥仪由张园迁至曾任驻日本公使陆宗舆的私宅“乾园”。溥仪将“乾园”改为“静园”,取静观其变,静待时机之意,说明当时的溥仪时刻不忘“复辟”。溥仪在静园又居住了两年多的时间。[奇Qisuu.com书]
出任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决心在中国东北建立傀儡政权,他们看中了溥仪。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