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作者:王建 乔良 李晓宁 王湘惠    更新:2021-12-03 04:44
  问题是在美元和美国经济的这种情形下,它能不能做得到。
  王湘穗: 美国的抱负和实力相比有很大差距,尽管它的军力畸强,但经济上无优势,政治上又很孤立,马上可以得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还是要看经济基本面。军事力量是货币霸权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仅此一条远远不够。
  王建:美国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它是网络技术的核心。互联网是美国先推出来的,各国的网络在COM后面都得加后缀,中国加CN,日本加NP,美国就不用,COM就行了。如果是世界元,因为要有一个技术中心,美国就有可能利用它的网络优势变成它的技术中心,技术中心又可以变成结算中心,就会有大量资金在那个地方沉淀,使在美国本土的银行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资金。美国的虚拟经济说到底是要卖资产,不是卖货币,货币是资产的一个条件,所以用不用美元没关系,只要在美国所停留的资金最多,美国所卖出的虚拟资产就可以最多,比如还是买我美国的国债,买美国的股票,买美国的概念,这样我拿一张纸照样换你的东西,这个并不妨碍美元变成世界元,只要结算中心在美国,它能够主导这个货币的趋势就够了。
  乔良: 今天王建和晓宁讲的这些东西,可以作为我们的一些基础性东西,或者说作为一种出发点,我们的立论是依据什么,我们依据什么东西谈这些问题?但我们不能仅只满足于这些依据,我们还应该继续向前推进。你们在说的时候,我在想一个问题,晓宁也多次提到,所谓技术哲学、现代哲学问题,现代哲学自维特根斯坦之后,离本体哲学越来越远,对所谓世界观的东西也不太在意,分析哲学更多在意的是方法论的东西。实际上你们可以看出,现代资本的赢利方式,实际上主要是通过制造需求来实现,这种被制造出来的需求常常并不是人类的实际需求。比如用什么杯子喝水,现在有所谓的纳米杯子,磁化杯子这些东西,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一样喝水,而且就拿一个纳米杯,一个磁化杯,就能增加微量元素,就能使身体有多好?制造需求的特点是制造时髦,实际上虚拟经济也是在制造时髦、通过制造时髦产品唤起人与生俱来的喜新厌旧的天性,利用这一点来获得更大的利益、更大的利润。其实人原本可能用不着这些,可是只要它制造出来并且变成一种时尚,制造商就能大把地赚到钱,比如,现在的少男少女的宠爱之物MP3,手机从手写到彩屏再到具备照相功能,其实几乎并非大众的需求在推进这些变化,而是制造商们制造出来的时髦,目的只有一个,给厂家带来更大的利益。整个西方现在都是这样。我觉得美国的虚拟经济,实际上就是在制造最大的时髦。但是,把自己推上高处不胜寒的位置后,你要想再让它回去,它已经回不去了,回不去怎么办?总不能认栽,让美元弱于欧元吧?那咱们就战争解决问题,我要维持我的高点,维持住的我高端,没有办法,原来是圈钱,美元会圈钱,欧洲不会圈,大家于是都学美国,欧洲也学,美国圈的钱就不够了,打仗是必然的,最后一定选择战争的办法。
  李晓宁: 经济最重要的目的是满足需求,需求有两种,一种是原始的需求,一种是制造的需求。原始的需求更真实。比如现在要吃午饭了,我数数有几个人,应该吃几个馒头,我就投资买多少馒头回来。如果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吃饭,而依靠一个评估公司告诉我,有500人要吃馒头,我就投资买了500人的馒头。回来一看,没那么多人吃,我就全赔了。美国的股市经济依靠的就是人为的评估。大量评估出来的需求,都是假的。都是制造出来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什么用201条款?我把家底的先看住,我别让这些东西垮了,这些东西是必须保护的。
  国际资本就是看哪儿有需求,就上哪儿。
  美国虚拟经济玩的就是东亚地区的净储蓄(1)
  虚拟经济的物质基础就是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的工业化加速,产生了大规模的净储蓄,全球212万亿外汇储备,亚洲占了12万亿,光中国和日本两家就拿了80%,流入美国的72%的全球储蓄,八成来自亚洲。美国拿到的是亚洲制造的物质产品,亚洲得到的是美国的债权或产权凭证,而正是这些来自亚洲的资金推高了美国股市,刺激了美国经济,也使美国尝到了虚拟经济游戏的甜头——用一张纸或者一个电子符号换取物质产品。
  李晓宁: 我想了解从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美国是怎么解决投资决策的问题,也就是投资方式问题的。
  王建: 你总想有一个答案,就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信用货币和虚拟经济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一点我可以告诉你,美国为什么在1996年以后的虚拟经济迅速壮大,而在这之前,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信用货币,但70、80年代都没有虚拟经济的大发展,90年代才疯狂发展?80年代亚洲“四小龙”完成工业化,90年代中国工业的起飞,你看我们中国人的净储蓄,90年代才开始大幅度提升。80年代中国始终是贷差,就是贷款总是大于存款额。但是90年代初,中国第一次出现了存差,有多少?才100多亿,但是现在已经到35万亿。光2002年新增的居民储蓄就有13万亿,今年一季度又以平均每月2000亿的速度继续增加。80年代中国因为是贷差,所以总是通货膨胀。90年代以后出现了存差,所以现在一路价格走低,就是通缩问题。
  9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个大变化,就是国民总储蓄率的上升。80年代的平均值是37%,90年代超过40%,高峰的时候可以达到42%,这是什么概念?除了新加坡,中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在中国的工业加速的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南亚一大批的国家的工业化都在加速,净储蓄能力都提高了,这才使美国的虚拟经济游戏,真正可以得到物质利益的好处。虚拟经济的物质基础就是因为东亚地区的工业化加速,产生了大规模的净储蓄,而流入美国的72%的全球储蓄,来自亚洲的占八成。 还有一个数字,中国2002年居民全部新增储蓄存款是13万亿人民币,就是1500亿美元,而根据美国的统计,去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逆差是1020亿美元,这等于把中国居民2002年65%的储蓄换成了对美国的债权,美国拿到的是中国制造的物质产品,而中国得到的是美国的债权或产权凭证,如果没有这一套,美国玩虚拟经济还有什么意思?如果没有物质条件,虚拟经济的泡吹得再大也没意义,因为再大也是一张纸,不可能换成物质产品。所以,美国虚拟经济的膨胀,与它的贸易逆差扩大,和东亚地区的储蓄能力上升是同时发生的。这么说来,美国也是刚从虚拟经济游戏中尝到甜头,当然不愿意撒手。欧元当然也会看到这块利益。
  王湘穗:欧洲不希望这块肥水流入美国。
  王建:从长远看,欧元会得到这个好处。这主要取决于亚洲国家怎么看美元。如果美元不断贬值,美国经济出了大问题,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就会调整,转成欧元。整个212万亿的全球外汇储备,在亚洲是12万亿,光中国和日本两家就拿了80%,所以中国和日本对美国来说太重要了,为什么我说美国不会去打北朝鲜呢?你打它干吗,如果把它逼急了,真在朝鲜半岛爆一颗核弹,东亚地区就是大面积核污染,美国人还怎么用东亚地区的东西?
  王湘穗:从王建的分析看,虚拟经济出现的物质前提是在东亚地区,先是日本、亚洲“四小龙”,然后加上中国大量的净储蓄额,正是东亚地区的净储蓄额使美国的虚拟经济有了获得利益的基础,也就是有了可兑现的钱。
  乔良:问题是美欧的虚拟经济瞄准中国大量的净储蓄时,中国又能从美欧大玩虚拟经济中获多大利?不知我们在为自己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而沾沾自喜时,有多少官员和经济专家在想这个问题。别人把嚼过的馍扔给我们,自己在大块吃肉时,我们究竟挤进去抢肉吃对自己有利,还是甘于做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更有利?结论恐怕不那么好下。
  李晓宁: 我想把王建的虚拟经济问题探讨深入一下。经济学是研究节省的。以最合理的配置、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满足需求。但是如果你对需求不做细致的分析,获得非常准确的信息,你投资就不准。人们现在传统的成熟技术能获得多少利润已经知道很多了。信息技术出现以后,通过分析能迅速分辨出哪个地方投资更加有利,更加有效。全球只有美国人把这个配置做得最有效。当然它也不是最完善的。欧洲人在发展这些东西,他们也有了很好的货币体制,也有很好的评估体系,很好的数据库系统,与美国人形成了竞争态势。怎么办?怎么抑制欧洲,欧洲的短处是对资源依赖很大,对信息依赖并不是很大,美国对信息依赖很大。
  虚拟经济对信息依赖非常大,没有信息,你怎么评估?怎么炒作?这是个深层次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好的银行,好在什么地方?在于它的评估力,好银行知道把钱投到最该用的地方去。怎么知道呢?现代的信息技术,合理的信息系统,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尤其是这个信息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