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作者:杨佳富    更新:2021-11-29 12:29
  1997年,艾山?买合苏木和阿不都卡德尔?亚甫泉纠集一伙“东突”分子建立“东伊运”。此后的几年间,曾先后派遣12名暴力恐怖分子入境在我国进行暴力恐怖活动,秘密建立训练点10多处,培训150多名恐怖分子,预谋在新疆进行大规模爆炸、暗杀等活动;还指挥一团伙在新疆和田地区秘密建立多处制爆窝点,培训人员,制造手雷、爆炸装置5000余枚,发展组织成员1000余人,制造了一系列重大暴力恐怖案件,杀害无辜群众6人,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重大损失。该组织2002年9月11日已被联合国认定为恐怖组织。
  “东突厥斯坦解放组织”(TheEasternTurkistanLiberationOrgani鄄zation,简称“东突解放组织”,又称“东突民族党”),是“东突”势力中最具危害性的恐怖组织之一。其宗旨是通过暴力恐怖手段,在新疆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这个恐怖组织1996年在土耳其建立,总部设在伊斯坦布尔,创建人为买买提明?艾孜来提,主要负责人有多里坤?艾沙等。“东突解放组织”建立后,在中国和中亚地区实施了一系列暴力恐怖活动。如1998年5月在乌鲁木齐市制造了“5?23”系列纵火案,随后在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州实施爆炸;2000年5月枪击到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调查火灾的中国工作人员,打死打伤各一人,凶手潜逃至哈萨克斯坦;2001年9月,其两名成员携大量武器弹药入境,图谋实施恐怖活动(我国警方2003年2月破获了这两人发展的恐怖组织);2002年6月29日,该组织成员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将我国驻吉外交官王建平杀死。
  “世界维吾尔青年代表大会”(TheWorldUygurYouthCongress,又称“国际维吾尔青年联盟”、“世界维吾尔青年联盟”、“世界东突青年代表大会”),由一伙从新疆出境的维族人为主成立,是一个旨在将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恐怖组织。1996年11月,第一届“世界维吾尔青年代表大会”在德国慕尼黑市召开。其主要领导成员、下属组织均积极策划、从事暴力恐怖活动。其下属恐怖组织“东突厥斯坦青年联盟”1993年成立后,即制定了暗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政军领导、破坏铁路和桥梁、制造恐怖爆炸、袭击我国驻外机构和在中印、中塔、中阿边境实施武装袭扰活动等行动计划,并于当年策划并实施了喀什农机公司办公大楼爆炸案和莎车录像厅爆炸案,造成2人死亡,22人受伤。
  “东突厥斯坦新闻信息中心”(TheEastTurkistanInformationCenter,又称“东土耳其斯坦信息中心”,“东突信息联络中心”,简称“东突信息中心”),1996年6月在德国慕尼黑市建立。该恐怖组织长期利用各种媒体特别是互联网进行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的宣传,煽动、教唆以暴力恐怖手段进行“圣战”。如通过互联网向境内“东突”分子秘密传授毒剂和爆炸物的制作方法,并直接指挥策划针对我国境内大型民用设施的爆炸等恐怖破坏活动。针对汉族幼儿园、学校、政府等目标制造了爆炸、投毒恐怖事件。2003年3月,该组织又阴谋在甘肃兰州至新疆哈密的铁路上进行爆炸破坏活动。
  “东突”恐怖分子名单
  1.艾山?买合苏木(HasanMahsum)男,维吾尔族,1964年出生,原籍中国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小学文化,恐怖组织“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简称“东伊运”)头目,中国警方已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其发布国际刑警红色通缉令。艾山?买合苏木已于去年10月在一次反恐行动中被巴基斯坦军队击毙。
  2.买买提明?艾孜来提(MuhanmeteminHazret)男,维吾尔族,1950年出生,大学文化,原籍中国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原在某电影制片厂工作,1989年出逃土耳其,现为恐怖组织“东突解放组织”头目,主要在西亚、中亚地区活动。中国警方已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其发布国际刑警红色通缉令。
  3.多里坤?艾沙(DolqunIsa)男,维吾尔族,1967年出生,新疆阿克苏市人,高中文化程度,恐怖组织“东突解放组织”主要骨干,系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缉令对象。[奇书网Jar电子书下载乐园—QiSuu.Com]
  4.阿不都吉力力?卡拉卡西(AbudujeliliKalakash)男,维吾尔族,1960年出生,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人,恐怖组织“东突厥斯坦信息中心”头目,恐怖组织“世界维吾尔青年代表大会”主要骨干。中国警方已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其发布国际刑警红色通缉令。
  5.阿不都卡德尔?亚甫泉(AbudukadirYapuquan)男,维吾尔族,1958年出生,原籍中国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初中文化。1997年,与艾山?买合苏木一起出逃,系恐怖组织“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主要骨干。中国警方已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其发布国际刑警红色通缉令。
  6.阿不都米吉提?买买提克里木(AbudumijitMuhammatkelim)又名孜比布拉,男,维吾尔族,1967年出生,初中文化,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人,恐怖组织“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骨干。1996年7月持假护照出逃境外,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缉令对象。
  7.阿不都拉?卡日阿吉(AbudulaKariaji)男,维吾尔族,1969年出生,初中文化,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人,恐怖组织“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主要骨干,在境外长期从事暴力恐怖活动。中国警方已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其发布国际刑警红色通缉令。
  8.阿不力米提?吐尔逊(AbulimitTurxun)男,维吾尔族,1964年出生,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恐怖组织“东突解放组织”骨干。中国警方已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其发布国际刑警红色通缉令。
  9.胡达拜尔地?阿西尔白克(HudaberdiHaxerbik)男,维吾尔族,1970年出生,新疆伊宁县人,恐怖组织“东突解放组织”骨干。中国警方已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其发布国际刑警红色通缉令。
  10.亚生?买买提(YasenMuhammat)男,维吾尔族,1964年出生,初中文化,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人。中国警方已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其发布国际刑警红色通缉令。
  11.阿塔汗?阿不都艾尼(AtahanAbuduhani)男,维吾尔族,1964年出生,小学文化,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人,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缉令对象。
  “东突”的由来
  突厥原是公元5世纪前后,生活在阿尔泰山地区的游牧民族的名称。公元6世纪至8世纪中叶,突厥族逐渐进入我国北方草原,与中原地区上自西魏下至隋唐各朝代发生了多渠道、多层面的广泛交往。公元552年,突厥建立汗国,其鼎盛时期疆域非常辽阔。后分裂为东、西两个突厥汗国,8世纪中叶,东突厥被回纥人(即维吾尔族的祖先)所灭,西突厥则被唐朝所灭。西突厥的后代迁移到小亚细亚半岛,后来建立了奥斯曼伊斯兰帝国。随着东西突厥汗国的相继灭亡,其后裔逐渐融入了其他民族之中。11世纪以后“突厥”这一概念,已不是原先的突厥人,而是对突厥语系诸民族的统称。“斯坦”则是“地方”、“地区”的意思。“东突厥斯坦”(简称“东突”),这一名词最早是19世纪末期西方别有用心的殖民主义者提出的,他们把俄罗斯中亚地区称为“西突厥斯坦”,而把中国的新疆称为“东突厥斯坦”,并编造出新疆是“东突厥”人家园的谬论。因此“东突厥斯坦”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殖民主义者为肢解中国而提出的一个政治概念。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将“东突厥斯坦”作为他们分裂运动的名称,其用意昭然若揭。
  “东突厥斯坦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是受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的双重影响。泛伊斯兰主义是19世纪中期阿富汗人马丁鲁提出的,其思想核心是联合所有伊斯兰国家,建立统一的伊斯兰政治实体。泛突厥主义运动则源于沙俄统治时代受压迫的鞑靼人,其宗旨是要联合从小亚细亚到中亚的所有突厥语系民族,建立一个统一的突厥帝国。在这两种思想作用和影响下,就产生了新疆的“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
  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思想(简称“双泛主义”)从20世纪初开始传入新疆。“双泛主义”一传入新疆,就受到当时中国新疆政府的大力压制,“双泛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如土耳其人艾买提?卡马尔和从土耳其留学归来的维吾尔族人麦斯武德被驱逐出境而流亡国外。
  30年代初,麦斯武德、穆罕默德?伊敏等“双泛主义”者又陆续回到中国,此时他们已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政治纲领,这就是所谓的“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简称“东突”)。当时中国正是军阀割据相互混战的时代,新疆也是一片兵荒马乱,新疆省督军盛世才与支持哈密农民起义的甘肃军阀马仲英激战正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