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作者:[俄] H·列昂诺夫 更新:2021-11-29 04:00
豺狼已经消失在黑暗中。索尼亚熟悉道路,走在前面,古罗夫和图林跟在他后面,殿后的是克里亚奇科。
“你怎么知道他们在公路折向乡间小路的地方等你?”斯坦尼斯拉夫问话时显然并不指望古罗夫回答,他继续说道:“我不明白那些人指望什么?不开枪抓不住你,即使开了枪,能不能胜过你也很成问题。他们怎么啦,决心在这里安排一场布琼诺夫斯克那样的行动①不成?当然,这里很偏僻,可以正正规规打一仗,可是他们怎么溜走?”
①布琼诺夫斯克系北高加索地区的一座小城。九十年代初期,车臣恐怖分子在这里劫持二百余名俄罗斯人质,向俄罗斯政府施压。后俄罗斯派兵包围,双方(包括人质)死伤多人,人质大部分被解救出来。
斯坦尼斯拉夫感到洋洋自得,他完成了一件复杂任务,把头头接来了,他猜测得对。他倒没有指望受到夸奖。因为这很寻常,首长嘛,就是这种派头,口里不说,心里赞扬就行了。
五俄里的路程,有点泥泞的路面,这样的路可不会令人畅快。可是走路的几个男子汉都是身体健壮,受过训练,不到一个小时豺狼便在打开的栅栏门口转来转去迎接了他们。
主人身穿训练眼,脚上穿着毡靴,毡靴上一半是截短的皮靴筒,下面钉上厚厚一层毡子。他在宽敞的穿堂里迎接客人。
“勇士们,请脱鞋,否则你们走了以后地板永远也洗不干净。索尼亚,你在你那边接待两位伙计,请他们喝我酿的葡萄酒。我跟列夫·伊凡诺维奇一块儿喝喝茶。”
主人举止平静,但内心里却在生气,他认为自己这么大一把年纪了,这样胡闹有失体面。对古罗夫,对铁木尔·扬季耶夫整个儿这件事,白发苍苍的上校持双重态度。一方面,他相信并喜欢这位有斗争精神的侦查员。奥加尔科夫不喜欢枪毙人的案子,在他漫长的服役期间,无辜者被枪毙的共有三次。尽管上校跟已经发生的错案无关,可是良心感到不安,他对这三个人至今记忆犹新。他相信古罗夫,但这位大案侦查员的行动中冒险的成分和游击作风太重。目前有法可依,要跟法律作斗争也只能通过合法手段,否则他这位上校、这位典狱长的一生到头来也是多余的。密探讲话时奥加尔科夫表示同意,但当他得出结论,要求典狱长采取违犯法律的行动时,奥加尔科夫就住了嘴,想方设法绕弯子。
“没有任何弯子可绕,您应当履行自己的义务,”古罗夫尽量保持心平气和,说话时语调平静。
“我的义务是忠于誓言、沙皇和祖国。军官没有别的义务。我可以拒绝执行命令,申请退休。”
“那么命令会由别的人执行,说不定就是您那位怯懦的乌特金,”古罗夫说道。“主要的是,那是一道犯罪的命令。”
“这话是谁说的?”奥加尔科夫把茶杯拿开,俯身从柜子里取出一瓶自己酿造的果子露酒,斟在带棱的酒杯里。“怕不怕?”
“怕,”古罗夫点了点头。“不过我会喝下去。”
这种酒烈得要命,眼泪涌上了密探的眼睛,但没有流出来。
“伊戈尔·谢苗诺维奇,副总理有没有上您这儿来谈过执行判决的问题?”
“我可没有这份荣幸。”奥加尔科夫知道自己酿的迷魂汤厉害,因此只稍稍抿了一口。
“可是乌特金中校却有。”
“我申请退休!”奥加尔科夫决然说道。
“会让您退休的,伊戈尔·谢苗诺维奇!一定会的!”古罗夫安慰主人说。“可是犯不着性急。”
第二天早晨奥加尔科夫上校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对惊呆了的乌特金挥了挥手,问道:
“你觉得这椅子怎么样,坐着挤不挤?”
“您好,上校同志!”乌特金跳起身来,不过已经迟了。“您已经康复出院了?祝贺您。”他迅速让出上司的椅子。
“一个人要是喝了五十克,第二天早晨醒来哪儿都不疼,那么这人就已经死了。”奥加尔科夫用一句陈腐的谚语作为回答。“神经根炎不请自来,也同样不请自去。我这种人一住进去就得关很久,所以我认为最好溜掉。”
有一台电话响了起来,奥加尔科夫用手指捅了捅他,说道:
“医院在追捕我呐!你告诉他们,上校出院上班了,这会儿上茅房去了。”
乌特金小心翼翼地拿起听筒,自我介绍说:
“我是乌特金中校。”他惊惶地看了奥加尔科夫一眼。“您好,将军同志!”他听了对方的回答,谄媚地嘻嘻一笑。“是我不对,将军先生,可是眼下……我从不有意说谎话,”说着把听筒递给奥加尔科夫。
“您好,将军先生!”奥加尔科夫一开口就发动攻势。“怎么,您没事可干,一大早就抓医院病房里的逃兵?医院里住满了患重病的民警,可是主治医师却不干正事,一个劲地要把身体没病的老懒汉拖回病床去!您还年轻,别跟我嚷嚷!您早就该打发我退休,上我这儿来玩一玩、喝一杯了。找不到人替换?那么等您我到替换的人就给我挂电话,这会儿您就让我干事吧。吻一吻你那漂亮的儿媳妇,告诉她你早该当爷爷了。请转告彼得罗维奇,让他自己给自己灌灌肠。”
过了一天,两天……已经五天了,监狱里没有发生任何新鲜事。
第十四章
聂斯捷伦科带着两个侦缉人员挨个儿巡视临时隔离室。斯坦尼斯拉夫·克里亚奇科偶尔也跟他们一起干。为了应付各隔离室的长官,他们编了一番话,说是有个特别危险的罪犯使用伪造的证件,假托一个轻微的罪名在某个隔离室藏身。侦查员借口一个编造的故事开展工作,而这个故事偏偏又完全符合实际情况,这倒很稀罕。只有一点与真实情况不符,那就是被追查的恐怖分子“伊万”所犯罪行尚未得到证实。他只不过受到怀疑,仅此而已。而他是关押在市郊一个肮脏的隔离室里,罪名是扒窃,用的是一个真正扒手的名字,那人目前关在铁丝网内正在熬过自己的刑期。
侦查工作不论进展得多么缓慢,也不可能加快进度。侦缉人员不是斯达汉诺夫式工作者①,不能同时用几台机床干活。但工作是在向前推进。法庭的工作也不能快得不合情理,否则它会变成一条流水作业线,谁要是落进这条流水线那就糟了。
①阿·格·斯达汉诺夫(1905—1977),苏联顿巴斯煤矿工人,1935年创造采煤新纪录,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苏联随即在全国开展“斯达汉诺夫运动”,即群众性生产革新运动。
此刻伊万跟押送人员一起坐进亮黄色的警车,往口里塞了一块口香糖。他脚蹬皮靴,身穿棉袄,弓着腰,戴一顶脱了毛、带护耳的兔皮帽,没有刮脸,一点也不像按照旅馆工作人员的描述绘制的模拟人像。旅馆里住过的是一名商人,而警车里押送的则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流浪汉。他没有戴手铐,因为不论是按法律条文还是看外表他都不构成任何危险。两个军士和押送人员干的是寻常的工作——把这个更夫模样的人送到区管理局去,过后再把他送回来。
伊万蹭着脚走过铺着肮脏漆布的走廊,穿过另一扇门来到院子里,坐进等候着他的“伏尔加”车。
不一会他走进秘密联络点,维尔丁在那儿等着他。伊万厌恶地脱掉棉袄,坐在单人沙发上扯下皮靴,说道:
“等我先洗个淋浴再谈话。”
“好,你去洗吧,我来沏茶,”维尔丁一边回答一边往厨房走去。要是按他的心愿,他会手不发颤地一枪把这个坏蛋打死。
可是问题不由维尔丁来决定。对这个问题作出决定的那间办公室维尔丁根本进不去。眼下正在准备实施一系列行动,目的是摧毁车臣已经确立的和平。押下的赌注有成百上千万美元。车臣像个蚂蚁窝,那里有一大群蚂蚁,似乎是在乱糟糟地瞎忙。然而蚂蚁杂乱无章地奔忙只是一种假像,实际上每只蚂蚁都了解自己的策略。
维尔丁也了解自己的策略,而且尽力施展这种策略,因此他才对伊万这种人予以容忍。
伊万洗了个澡,换了内衣,脸是不能刮的。主人给他倒了一杯茶,把一盘夹肉面包往他跟前移了一下。
“那么好吧,就依你的,”维尔丁说:“你不愿意搞电视摄像,见你的鬼。你把整个事情详细讲给一个人听听。可是对不起,价钱就不一样了。”
伊万早已不考虑什么价钱了,他认为自己必死无疑,因此在拖延时间,寻找出路。他听着克格勃分子讲话,却一句也不相信。很清楚,他们给他提供的并不是什么出路,而是一个更加巧妙的陷阱。然而他得跟他们演戏,假如他让他们明白他早已不相信任何人,他们会立即杀掉他。
“只讲一讲,不搞摄像?这我倒很乐意。”他有意迟疑了一下,问道:“那么钱呢?”
“以后再商量。”
“那不行。先商量,再把钱如数付清,然后再来讲山鲁佐德的故事①。有一点我不明白,你们缠住我究竟有什么屁用?您对这件事情了解得不比我差,该跟谁讲您就讲一讲,跟我好好结一结账,然后咱们各奔东西。”
①即《一千零一夜》。山鲁佐德系阿拉伯民间传说中古代东方某国的王后,自愿嫁给残暴的国王,给他讲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终于使国王悔悟,不再杀害无辜的女子。
“你想得对,只有一点行不通,我不是老板。
“你怎么知道他们在公路折向乡间小路的地方等你?”斯坦尼斯拉夫问话时显然并不指望古罗夫回答,他继续说道:“我不明白那些人指望什么?不开枪抓不住你,即使开了枪,能不能胜过你也很成问题。他们怎么啦,决心在这里安排一场布琼诺夫斯克那样的行动①不成?当然,这里很偏僻,可以正正规规打一仗,可是他们怎么溜走?”
①布琼诺夫斯克系北高加索地区的一座小城。九十年代初期,车臣恐怖分子在这里劫持二百余名俄罗斯人质,向俄罗斯政府施压。后俄罗斯派兵包围,双方(包括人质)死伤多人,人质大部分被解救出来。
斯坦尼斯拉夫感到洋洋自得,他完成了一件复杂任务,把头头接来了,他猜测得对。他倒没有指望受到夸奖。因为这很寻常,首长嘛,就是这种派头,口里不说,心里赞扬就行了。
五俄里的路程,有点泥泞的路面,这样的路可不会令人畅快。可是走路的几个男子汉都是身体健壮,受过训练,不到一个小时豺狼便在打开的栅栏门口转来转去迎接了他们。
主人身穿训练眼,脚上穿着毡靴,毡靴上一半是截短的皮靴筒,下面钉上厚厚一层毡子。他在宽敞的穿堂里迎接客人。
“勇士们,请脱鞋,否则你们走了以后地板永远也洗不干净。索尼亚,你在你那边接待两位伙计,请他们喝我酿的葡萄酒。我跟列夫·伊凡诺维奇一块儿喝喝茶。”
主人举止平静,但内心里却在生气,他认为自己这么大一把年纪了,这样胡闹有失体面。对古罗夫,对铁木尔·扬季耶夫整个儿这件事,白发苍苍的上校持双重态度。一方面,他相信并喜欢这位有斗争精神的侦查员。奥加尔科夫不喜欢枪毙人的案子,在他漫长的服役期间,无辜者被枪毙的共有三次。尽管上校跟已经发生的错案无关,可是良心感到不安,他对这三个人至今记忆犹新。他相信古罗夫,但这位大案侦查员的行动中冒险的成分和游击作风太重。目前有法可依,要跟法律作斗争也只能通过合法手段,否则他这位上校、这位典狱长的一生到头来也是多余的。密探讲话时奥加尔科夫表示同意,但当他得出结论,要求典狱长采取违犯法律的行动时,奥加尔科夫就住了嘴,想方设法绕弯子。
“没有任何弯子可绕,您应当履行自己的义务,”古罗夫尽量保持心平气和,说话时语调平静。
“我的义务是忠于誓言、沙皇和祖国。军官没有别的义务。我可以拒绝执行命令,申请退休。”
“那么命令会由别的人执行,说不定就是您那位怯懦的乌特金,”古罗夫说道。“主要的是,那是一道犯罪的命令。”
“这话是谁说的?”奥加尔科夫把茶杯拿开,俯身从柜子里取出一瓶自己酿造的果子露酒,斟在带棱的酒杯里。“怕不怕?”
“怕,”古罗夫点了点头。“不过我会喝下去。”
这种酒烈得要命,眼泪涌上了密探的眼睛,但没有流出来。
“伊戈尔·谢苗诺维奇,副总理有没有上您这儿来谈过执行判决的问题?”
“我可没有这份荣幸。”奥加尔科夫知道自己酿的迷魂汤厉害,因此只稍稍抿了一口。
“可是乌特金中校却有。”
“我申请退休!”奥加尔科夫决然说道。
“会让您退休的,伊戈尔·谢苗诺维奇!一定会的!”古罗夫安慰主人说。“可是犯不着性急。”
第二天早晨奥加尔科夫上校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对惊呆了的乌特金挥了挥手,问道:
“你觉得这椅子怎么样,坐着挤不挤?”
“您好,上校同志!”乌特金跳起身来,不过已经迟了。“您已经康复出院了?祝贺您。”他迅速让出上司的椅子。
“一个人要是喝了五十克,第二天早晨醒来哪儿都不疼,那么这人就已经死了。”奥加尔科夫用一句陈腐的谚语作为回答。“神经根炎不请自来,也同样不请自去。我这种人一住进去就得关很久,所以我认为最好溜掉。”
有一台电话响了起来,奥加尔科夫用手指捅了捅他,说道:
“医院在追捕我呐!你告诉他们,上校出院上班了,这会儿上茅房去了。”
乌特金小心翼翼地拿起听筒,自我介绍说:
“我是乌特金中校。”他惊惶地看了奥加尔科夫一眼。“您好,将军同志!”他听了对方的回答,谄媚地嘻嘻一笑。“是我不对,将军先生,可是眼下……我从不有意说谎话,”说着把听筒递给奥加尔科夫。
“您好,将军先生!”奥加尔科夫一开口就发动攻势。“怎么,您没事可干,一大早就抓医院病房里的逃兵?医院里住满了患重病的民警,可是主治医师却不干正事,一个劲地要把身体没病的老懒汉拖回病床去!您还年轻,别跟我嚷嚷!您早就该打发我退休,上我这儿来玩一玩、喝一杯了。找不到人替换?那么等您我到替换的人就给我挂电话,这会儿您就让我干事吧。吻一吻你那漂亮的儿媳妇,告诉她你早该当爷爷了。请转告彼得罗维奇,让他自己给自己灌灌肠。”
过了一天,两天……已经五天了,监狱里没有发生任何新鲜事。
第十四章
聂斯捷伦科带着两个侦缉人员挨个儿巡视临时隔离室。斯坦尼斯拉夫·克里亚奇科偶尔也跟他们一起干。为了应付各隔离室的长官,他们编了一番话,说是有个特别危险的罪犯使用伪造的证件,假托一个轻微的罪名在某个隔离室藏身。侦查员借口一个编造的故事开展工作,而这个故事偏偏又完全符合实际情况,这倒很稀罕。只有一点与真实情况不符,那就是被追查的恐怖分子“伊万”所犯罪行尚未得到证实。他只不过受到怀疑,仅此而已。而他是关押在市郊一个肮脏的隔离室里,罪名是扒窃,用的是一个真正扒手的名字,那人目前关在铁丝网内正在熬过自己的刑期。
侦查工作不论进展得多么缓慢,也不可能加快进度。侦缉人员不是斯达汉诺夫式工作者①,不能同时用几台机床干活。但工作是在向前推进。法庭的工作也不能快得不合情理,否则它会变成一条流水作业线,谁要是落进这条流水线那就糟了。
①阿·格·斯达汉诺夫(1905—1977),苏联顿巴斯煤矿工人,1935年创造采煤新纪录,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苏联随即在全国开展“斯达汉诺夫运动”,即群众性生产革新运动。
此刻伊万跟押送人员一起坐进亮黄色的警车,往口里塞了一块口香糖。他脚蹬皮靴,身穿棉袄,弓着腰,戴一顶脱了毛、带护耳的兔皮帽,没有刮脸,一点也不像按照旅馆工作人员的描述绘制的模拟人像。旅馆里住过的是一名商人,而警车里押送的则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流浪汉。他没有戴手铐,因为不论是按法律条文还是看外表他都不构成任何危险。两个军士和押送人员干的是寻常的工作——把这个更夫模样的人送到区管理局去,过后再把他送回来。
伊万蹭着脚走过铺着肮脏漆布的走廊,穿过另一扇门来到院子里,坐进等候着他的“伏尔加”车。
不一会他走进秘密联络点,维尔丁在那儿等着他。伊万厌恶地脱掉棉袄,坐在单人沙发上扯下皮靴,说道:
“等我先洗个淋浴再谈话。”
“好,你去洗吧,我来沏茶,”维尔丁一边回答一边往厨房走去。要是按他的心愿,他会手不发颤地一枪把这个坏蛋打死。
可是问题不由维尔丁来决定。对这个问题作出决定的那间办公室维尔丁根本进不去。眼下正在准备实施一系列行动,目的是摧毁车臣已经确立的和平。押下的赌注有成百上千万美元。车臣像个蚂蚁窝,那里有一大群蚂蚁,似乎是在乱糟糟地瞎忙。然而蚂蚁杂乱无章地奔忙只是一种假像,实际上每只蚂蚁都了解自己的策略。
维尔丁也了解自己的策略,而且尽力施展这种策略,因此他才对伊万这种人予以容忍。
伊万洗了个澡,换了内衣,脸是不能刮的。主人给他倒了一杯茶,把一盘夹肉面包往他跟前移了一下。
“那么好吧,就依你的,”维尔丁说:“你不愿意搞电视摄像,见你的鬼。你把整个事情详细讲给一个人听听。可是对不起,价钱就不一样了。”
伊万早已不考虑什么价钱了,他认为自己必死无疑,因此在拖延时间,寻找出路。他听着克格勃分子讲话,却一句也不相信。很清楚,他们给他提供的并不是什么出路,而是一个更加巧妙的陷阱。然而他得跟他们演戏,假如他让他们明白他早已不相信任何人,他们会立即杀掉他。
“只讲一讲,不搞摄像?这我倒很乐意。”他有意迟疑了一下,问道:“那么钱呢?”
“以后再商量。”
“那不行。先商量,再把钱如数付清,然后再来讲山鲁佐德的故事①。有一点我不明白,你们缠住我究竟有什么屁用?您对这件事情了解得不比我差,该跟谁讲您就讲一讲,跟我好好结一结账,然后咱们各奔东西。”
①即《一千零一夜》。山鲁佐德系阿拉伯民间传说中古代东方某国的王后,自愿嫁给残暴的国王,给他讲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终于使国王悔悟,不再杀害无辜的女子。
“你想得对,只有一点行不通,我不是老板。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