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作者:石岳文 更新:2021-11-25 13:27
她向我透露,由于缺乏维修保护费,马可·波罗的两个远亲想以50万欧元出售马可·波罗故居。我问:“是马可·波罗的什么远亲?他们目前在何处生活?”她一摊双手回答说:“不清楚!”
记者就马可·波罗的国籍问题请教斯坦卡女士。她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上曾写道,马可·波罗出生于科尔丘拉或威尼斯。我们经过多年考证证明,他1254年1 月8 日出生于克罗地亚的科尔丘拉。他出生时还没有意大利共和国,只有威尼斯共和国。当时,科尔丘拉是威尼斯共和国的领地。他后来从科尔丘拉去威尼斯上学,从那里出了国。因此,我们认为他是克罗地亚人,至少拥有克罗地亚和意大利双重国籍。”
科尔丘拉市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每年都有大批欧洲及世界各地的游客云集此地。目前,科尔丘拉有5 家旅馆,每年从复活节开始到11月是旅游旺季。
记者注意到,这里除了有“马可·波罗纪念馆”和“马可·波罗街”外,许多旅馆、饭店、商店和照相馆也都冠以“马可·波罗”的名字。“马可·波罗旅馆”的女老板玛吉小姐告诉记者:“饭店一年四季食客不断,每天至少接待150 人,效益相当可观。”
为进一步发展旅游,科尔丘拉市旅游局与马可·波罗国际研究中心组织了一次大型的“马可·波罗返故乡”活动。马可·波罗扮演者穿着当年马可·波罗远渡东方的服装,在由科尔丘拉市长扮演的大公陪同下,绕着科尔丘拉全市行走。科尔丘拉市民倾巢出动,高兴地欢迎马可·波罗重返故里,场面十分壮观。
科尔丘拉人对700 多年前出生此地第一个遍游中国、并向西方展示中国文明、开阔欧洲人眼界的伟大旅行家马可·波罗深感自豪,并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他的崇敬和热爱。斯坦卡的办公室里堆放着许多介绍马可·波罗的英文、德文、意大利文、法文、俄文和捷克文宣传材料,墙上挂着曾与马可·波罗打交道的中国元世祖忽必烈的画像。她自豪地对我说:“马可·波罗早在1275年就得到元朝皇帝忽必烈的信任。在如此久远的年代,克罗地亚就出了一个得到中国皇帝信任的、有能力的人,我们为此感到骄傲!这也充分证明,科尔丘拉人与中国人民之间存在着长久的传统友谊。希望我们不断发展和加强这种友谊。”
斯坦卡说:“克罗地亚1997年在科尔丘拉市成立了马可·波罗国际研究中心,英国、瑞士和东欧一些国家已向该中心派驻代表,我们也欢迎中国派驻代表。我们愿意与马可·波罗当年去过的中国的有关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并在研究马可·波罗方面进行合作。我们特别欢迎中国游客前来科尔丘拉旅游观光。”
第二部分在雅典寻找苏格拉底它不如卫城上帕特农神庙那么高大,但同样给人以空灵的感觉李宏伟谢戎提起雅典,人们脑海里立即会浮现出雄伟而优雅的卫城。其实,在卫城脚下,有一个更能代表古希腊文明的地方——阿戈拉,这是包括苏格拉底在内的古希腊哲人宣扬自己学说的地方,苏格拉底受审及饮鸩而死都发生在这里。
外国游客通常只把喧嚣留给卫城,从卫城西北一侧的山坡下去,则是一条相对幽静的小路。2000多年前,这里是雅典的主干道,阿戈拉就在它的两侧展开。阿戈拉在希腊语中是“集市、聚集之地”的意思。但在古希腊人的生活中,阿戈拉并非“集市”这么简单,这里是人们购买商品、议论时事、发表演讲、传播学说、朝拜神灵的地方。
我们怀着近乎虔诚的心情来到阿戈拉的入口。如果说卫城是残垣断壁的话,阿戈拉简直是满目疮痍。许多古代建筑只留下地基,连柱子都难以找到,很难想象这里是古代雅典的市中心。尽管如此,希腊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神庙却位于阿戈拉西侧的小山坡上,它不如卫城上帕特农神庙那么高大,但同样给人以空灵的感觉。这座神庙是专门供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火神赫菲斯托斯的,由于里面的神像早已不在,后人凭神庙内英雄忒修斯的雕像而将这里误称为忒修斯庙,而且沿用至今。
在忒修斯庙的东北,有一处残迹被称作波伊基勒斯多阿,意思是“粉刷的门廊”。今天,我们只能在这里看到几根残破的石柱,但这里却是斯多葛学派(苦行主义)诞生之地。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芝诺总是在这里宣扬自己的学说,他的追随者们逐渐在这里聚会。事实上,斯多葛这个词,就是从希腊语的“门廊”演化而来的。
不光是斯多葛派,古希腊时代几乎所有的名人都在这里出现过,圣保罗曾在这里宣扬过基督教,场面甚为壮观。当年苏格拉底每天都要在这里待很久。这个身材矮胖、长着狮子鼻、秃顶的男人娶了一个脾气极为暴躁的老婆,为了躲避她,同时也为了寻求智慧,他每天都站在“宙斯门廊”前,和自己的学生柏拉图等人探讨知识。不过,他更喜欢的是在这里拦住行人,诘问他们,最终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因为苏格拉底认为,除非一个人自认为无知,否则就学不到任何知识。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名助产婆,而他则是个精神助产师,他教自己的学生时很少先给出结论,而是一步步引导他们,让他们思考,他把这种方法叫作“精神助产”,“宙斯门廊”因此就成为了雅典的精神产房。
苏格拉底最终引起了当局的愤怒。公元前399 年,苏格拉底被控“体验、有伤社会风化”,他为自己辩护的地方也在阿戈拉,具体位置在忒修斯庙和波伊基勒斯多阿之间偏北的“皇家门廊”。苏格拉底的自我辩护被弟子柏拉图记录了下来,就是著名的《申辩篇》。苏格拉底最后受审的法庭在阿戈拉最南边,也就是在这里,陪审团判他饮下毒酒。这个将哲人置于死地的法庭如今只剩下地基和几个石礅。据说后人在法庭附近的地方发掘了一些陶杯,陶杯的大小与记载中盛毒酒的杯子一样。
阿戈拉曾是雅典国王发号施令的地方,而民主也从这里诞生。忒修斯庙南面就是古代雅典市政厅的遗址。古代雅典的议会共有500 名成员,他们在这里商量政务,作出决定。市政厅外面通常围满了群众,他们在这里谈论家事国事、批评政府,常常把各式各样的抱怨贴在各种雕像的基座上。
当时的雅典政府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公正廉洁的,不过这一切都在异族的侵略下消亡。基督教最终成为希腊的国教。阿戈拉现在最大的建筑是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阿戈拉博物馆。博物馆建在阿塔卢斯门廊的遗址上,这里曾经是人们买卖商品的地方,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3 世纪中叶,异族入侵希腊,阿戈拉被弃用,人们开始在这里建造民居。时间久了,阿戈拉被埋在了地下,我们见到的阿戈拉遗址都是从地下挖掘出来的。但是,在希腊人的心中,阿戈拉所承载的高度文明是别处无法企及的。
第二部分住进“儿子与情人”旅馆一周只花125 英镑,感受劳伦斯名著氛围黑马翻开诺丁汉郡旅游手册,在乡村旅店介绍那一页上有一个独特的广告,标题是“‘儿子与情人’旅馆”,广告词很吸引人:“著名作家故居,配有大花园,与开阔的乡村接壤,周边有拜伦故居等景点,一周租金起价125 英镑。”
这就是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青少年时期曾经居住过的煤矿工人住宅,它位于距诺丁汉14公里处的伊斯特伍德镇。因为劳伦斯的代表作《儿子与情人》(奇书网 www.Qisuu.Com)的故事以这座房子为背景展开,这里现在已经开辟为“儿子与情人”特色旅馆。对喜爱劳伦斯作品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实地体验这部作品。
我作为一名劳伦斯作品的译者和研究者,多年浸淫在其以故乡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和散文中,几乎与这里的地名朝夕相见,所以,我很快就在镇上花园街拐角处找到了“儿子与情人”旅馆。
这是一幢普通的红砖老屋,如小说开头所描绘的那样,“挺实惠,也很体面”。走进这座房子,但见前厅雅致大方,钢琴、靠椅、沙发、瓷器等摆设,没人会相信这是矿工之家。房子里有劳伦斯少年时代的用品和全家福照片。
《儿子与情人》风靡世界文坛90年,魅力至今不减。小说视角独特,对人性中隐秘的“恋母情结”有深刻、形象的挖掘。一般认为,小说中的儿子保罗就是劳伦斯的化身,而莫雷尔太太就是劳伦斯的母亲莉蒂娅,保罗的女友米丽安就是劳伦斯的初恋情人杰茜。小说的主线之一是以劳伦斯和杰茜的私情为蓝本,而劳伦斯母亲那强烈变态的母爱足以扼杀劳伦斯任何正常的爱情。劳伦斯曾对自己的情人说:“你知道我一直爱我的母亲。我像情人一样爱她,所以我总也无法爱你。”这些折磨人的日子在《儿子与情人》中有很详尽的描述。
后面的厨房就是劳伦斯母亲为全家人做饭的地方,颇有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家庭的氛围。厨房外有一处窄小的操作间,可以在此洗菜,进行食品粗加工,然后拿到厨房里的炉子上烧烤烹煮。后院里还有压水井。楼上是三间带老虎窗的小卧室。《儿子与情人》中的很多环境描写活脱儿就是这座房子的实录。现在这所房子内景基本上是按照小说的描写复原布置的。
游客可以提前预定住宿,整座房子一周125 英镑的租金,比普通的正式旅店要便宜得多。
记者就马可·波罗的国籍问题请教斯坦卡女士。她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上曾写道,马可·波罗出生于科尔丘拉或威尼斯。我们经过多年考证证明,他1254年1 月8 日出生于克罗地亚的科尔丘拉。他出生时还没有意大利共和国,只有威尼斯共和国。当时,科尔丘拉是威尼斯共和国的领地。他后来从科尔丘拉去威尼斯上学,从那里出了国。因此,我们认为他是克罗地亚人,至少拥有克罗地亚和意大利双重国籍。”
科尔丘拉市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每年都有大批欧洲及世界各地的游客云集此地。目前,科尔丘拉有5 家旅馆,每年从复活节开始到11月是旅游旺季。
记者注意到,这里除了有“马可·波罗纪念馆”和“马可·波罗街”外,许多旅馆、饭店、商店和照相馆也都冠以“马可·波罗”的名字。“马可·波罗旅馆”的女老板玛吉小姐告诉记者:“饭店一年四季食客不断,每天至少接待150 人,效益相当可观。”
为进一步发展旅游,科尔丘拉市旅游局与马可·波罗国际研究中心组织了一次大型的“马可·波罗返故乡”活动。马可·波罗扮演者穿着当年马可·波罗远渡东方的服装,在由科尔丘拉市长扮演的大公陪同下,绕着科尔丘拉全市行走。科尔丘拉市民倾巢出动,高兴地欢迎马可·波罗重返故里,场面十分壮观。
科尔丘拉人对700 多年前出生此地第一个遍游中国、并向西方展示中国文明、开阔欧洲人眼界的伟大旅行家马可·波罗深感自豪,并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他的崇敬和热爱。斯坦卡的办公室里堆放着许多介绍马可·波罗的英文、德文、意大利文、法文、俄文和捷克文宣传材料,墙上挂着曾与马可·波罗打交道的中国元世祖忽必烈的画像。她自豪地对我说:“马可·波罗早在1275年就得到元朝皇帝忽必烈的信任。在如此久远的年代,克罗地亚就出了一个得到中国皇帝信任的、有能力的人,我们为此感到骄傲!这也充分证明,科尔丘拉人与中国人民之间存在着长久的传统友谊。希望我们不断发展和加强这种友谊。”
斯坦卡说:“克罗地亚1997年在科尔丘拉市成立了马可·波罗国际研究中心,英国、瑞士和东欧一些国家已向该中心派驻代表,我们也欢迎中国派驻代表。我们愿意与马可·波罗当年去过的中国的有关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并在研究马可·波罗方面进行合作。我们特别欢迎中国游客前来科尔丘拉旅游观光。”
第二部分在雅典寻找苏格拉底它不如卫城上帕特农神庙那么高大,但同样给人以空灵的感觉李宏伟谢戎提起雅典,人们脑海里立即会浮现出雄伟而优雅的卫城。其实,在卫城脚下,有一个更能代表古希腊文明的地方——阿戈拉,这是包括苏格拉底在内的古希腊哲人宣扬自己学说的地方,苏格拉底受审及饮鸩而死都发生在这里。
外国游客通常只把喧嚣留给卫城,从卫城西北一侧的山坡下去,则是一条相对幽静的小路。2000多年前,这里是雅典的主干道,阿戈拉就在它的两侧展开。阿戈拉在希腊语中是“集市、聚集之地”的意思。但在古希腊人的生活中,阿戈拉并非“集市”这么简单,这里是人们购买商品、议论时事、发表演讲、传播学说、朝拜神灵的地方。
我们怀着近乎虔诚的心情来到阿戈拉的入口。如果说卫城是残垣断壁的话,阿戈拉简直是满目疮痍。许多古代建筑只留下地基,连柱子都难以找到,很难想象这里是古代雅典的市中心。尽管如此,希腊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神庙却位于阿戈拉西侧的小山坡上,它不如卫城上帕特农神庙那么高大,但同样给人以空灵的感觉。这座神庙是专门供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火神赫菲斯托斯的,由于里面的神像早已不在,后人凭神庙内英雄忒修斯的雕像而将这里误称为忒修斯庙,而且沿用至今。
在忒修斯庙的东北,有一处残迹被称作波伊基勒斯多阿,意思是“粉刷的门廊”。今天,我们只能在这里看到几根残破的石柱,但这里却是斯多葛学派(苦行主义)诞生之地。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芝诺总是在这里宣扬自己的学说,他的追随者们逐渐在这里聚会。事实上,斯多葛这个词,就是从希腊语的“门廊”演化而来的。
不光是斯多葛派,古希腊时代几乎所有的名人都在这里出现过,圣保罗曾在这里宣扬过基督教,场面甚为壮观。当年苏格拉底每天都要在这里待很久。这个身材矮胖、长着狮子鼻、秃顶的男人娶了一个脾气极为暴躁的老婆,为了躲避她,同时也为了寻求智慧,他每天都站在“宙斯门廊”前,和自己的学生柏拉图等人探讨知识。不过,他更喜欢的是在这里拦住行人,诘问他们,最终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因为苏格拉底认为,除非一个人自认为无知,否则就学不到任何知识。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名助产婆,而他则是个精神助产师,他教自己的学生时很少先给出结论,而是一步步引导他们,让他们思考,他把这种方法叫作“精神助产”,“宙斯门廊”因此就成为了雅典的精神产房。
苏格拉底最终引起了当局的愤怒。公元前399 年,苏格拉底被控“体验、有伤社会风化”,他为自己辩护的地方也在阿戈拉,具体位置在忒修斯庙和波伊基勒斯多阿之间偏北的“皇家门廊”。苏格拉底的自我辩护被弟子柏拉图记录了下来,就是著名的《申辩篇》。苏格拉底最后受审的法庭在阿戈拉最南边,也就是在这里,陪审团判他饮下毒酒。这个将哲人置于死地的法庭如今只剩下地基和几个石礅。据说后人在法庭附近的地方发掘了一些陶杯,陶杯的大小与记载中盛毒酒的杯子一样。
阿戈拉曾是雅典国王发号施令的地方,而民主也从这里诞生。忒修斯庙南面就是古代雅典市政厅的遗址。古代雅典的议会共有500 名成员,他们在这里商量政务,作出决定。市政厅外面通常围满了群众,他们在这里谈论家事国事、批评政府,常常把各式各样的抱怨贴在各种雕像的基座上。
当时的雅典政府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公正廉洁的,不过这一切都在异族的侵略下消亡。基督教最终成为希腊的国教。阿戈拉现在最大的建筑是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阿戈拉博物馆。博物馆建在阿塔卢斯门廊的遗址上,这里曾经是人们买卖商品的地方,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3 世纪中叶,异族入侵希腊,阿戈拉被弃用,人们开始在这里建造民居。时间久了,阿戈拉被埋在了地下,我们见到的阿戈拉遗址都是从地下挖掘出来的。但是,在希腊人的心中,阿戈拉所承载的高度文明是别处无法企及的。
第二部分住进“儿子与情人”旅馆一周只花125 英镑,感受劳伦斯名著氛围黑马翻开诺丁汉郡旅游手册,在乡村旅店介绍那一页上有一个独特的广告,标题是“‘儿子与情人’旅馆”,广告词很吸引人:“著名作家故居,配有大花园,与开阔的乡村接壤,周边有拜伦故居等景点,一周租金起价125 英镑。”
这就是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青少年时期曾经居住过的煤矿工人住宅,它位于距诺丁汉14公里处的伊斯特伍德镇。因为劳伦斯的代表作《儿子与情人》(奇书网 www.Qisuu.Com)的故事以这座房子为背景展开,这里现在已经开辟为“儿子与情人”特色旅馆。对喜爱劳伦斯作品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实地体验这部作品。
我作为一名劳伦斯作品的译者和研究者,多年浸淫在其以故乡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和散文中,几乎与这里的地名朝夕相见,所以,我很快就在镇上花园街拐角处找到了“儿子与情人”旅馆。
这是一幢普通的红砖老屋,如小说开头所描绘的那样,“挺实惠,也很体面”。走进这座房子,但见前厅雅致大方,钢琴、靠椅、沙发、瓷器等摆设,没人会相信这是矿工之家。房子里有劳伦斯少年时代的用品和全家福照片。
《儿子与情人》风靡世界文坛90年,魅力至今不减。小说视角独特,对人性中隐秘的“恋母情结”有深刻、形象的挖掘。一般认为,小说中的儿子保罗就是劳伦斯的化身,而莫雷尔太太就是劳伦斯的母亲莉蒂娅,保罗的女友米丽安就是劳伦斯的初恋情人杰茜。小说的主线之一是以劳伦斯和杰茜的私情为蓝本,而劳伦斯母亲那强烈变态的母爱足以扼杀劳伦斯任何正常的爱情。劳伦斯曾对自己的情人说:“你知道我一直爱我的母亲。我像情人一样爱她,所以我总也无法爱你。”这些折磨人的日子在《儿子与情人》中有很详尽的描述。
后面的厨房就是劳伦斯母亲为全家人做饭的地方,颇有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家庭的氛围。厨房外有一处窄小的操作间,可以在此洗菜,进行食品粗加工,然后拿到厨房里的炉子上烧烤烹煮。后院里还有压水井。楼上是三间带老虎窗的小卧室。《儿子与情人》中的很多环境描写活脱儿就是这座房子的实录。现在这所房子内景基本上是按照小说的描写复原布置的。
游客可以提前预定住宿,整座房子一周125 英镑的租金,比普通的正式旅店要便宜得多。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