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作者:苗欣宇 更新:2021-11-25 12:27
相传法常与当时日本派到中国学习佛法的圣一国师同门。他的部分作品流传到日本,对日本绘画影响很大。现在日本珍藏有他的《罗汉图》、《松树八哥图》和《观音图》、《猿图》、《鹤图》(这三幅为一套,被视为法常的代表作)。国内还有他的《写生蔬果图》(故宫博物院)、《花果翎毛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等。
后文提到的就是《猿》,其为绢本墨笔淡彩,纵173.3厘米、横99.3厘米,现为日本京都大德寺收藏。
注释30:
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宋太祖命在成都雕版大藏经,至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雕版完成,后运至开封印制。因雕于开宝年间,故称“开宝藏”,又因成于蜀地,也称“蜀藏”。这是我国最早雕刻的一部佛经,无论在佛教史还是印刷史上都有重要地位。此后,历代各朝先后有二十多部这种官刻、私刻版本问世。而“开宝藏”版本早在元代就已经散佚,国内现存有两种宋本残卷。
北宋官办大藏经成书后,还传入了朝鲜、日本等国,可以说,“开宝藏”是后代国内及海外各种大藏经的祖本。
北宋官办大藏经全藏有1076部,5048卷,装为480函。当时以千字文的“天地玄黄”等字为标号,所以文中说“玄字号”。
注释31:
《五卷书》是古印度故事集,最早可能产生于公元前1世纪,流行较广的版本为12世纪一耆那教和尚所编订。因其有5卷,故而得名。
《五卷书》里面的许多故事,已经进入欧洲中世纪许多为人所喜爱的故事集里,如《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等。《五卷书》对中国文学有较大的影响,据有人初步考证,在中国民间故事中,来自《五卷书》的故事就有23个。在汉译佛经里面,可以找到不少《五卷书》中也有的故事。如小说中所说的海怪与猴子的故事,又见于汉译佛经《六度集经》卷三十六,《生经》卷十、《佛本行集经》等。
《五卷书》的结构很奇特,即由若干个可独立成篇的小故事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这是古印度文学的一种独特形式。很多佛经故事的结构也脱胎于此。这种结构也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小说创作,比如《西游记》就明显可以找到它的影子。所以后文谢惠仁说《西游记》与《五卷书》渊源不浅。
注释32:
那烂陀寺: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的著名寺院,是古印度规模宏大、水平最高的学府,尤以其中的佛教寺院和佛学研究著称于世。12世纪被毁。
无遮会:梵文音译“般遮于瑟”,意谓贤圣道俗上下贵贱无遮,平等行财施和法施的发挥。中国的无遮会始于南朝的梁武帝。7世纪时,戒日王(590年—647年)邀请中国的玄奘法师参加在曲女城举行的无遮大会(曲女城,古代中印度的城市和国名,在今勒克恼,是7世纪上半叶印度戒日王的都城)。据《三藏法师传》卷五,到会者有十八国王,大小乘佛僧三千余人,那烂陀寺僧人一千余人,婆罗门等外道三千余人。
注释33:
“三藏”是佛教典籍的总称。藏的原意是盛放东西的筐,佛教用以概括全部佛教典籍,意思接近于“全书”。“三藏”是指经、律、论三个佛典部分。精通“三藏”的僧人称“三藏法师”。
注释34:
千手观音(亦有千手千眼观音),是中国寺院中常见的形象,其典型塑法(画法)有两种,其中最精美的是实有千手的,另有简化形式的,实际上是四十手。这一类塑像中,最大的八只手就是法身八手,其中有二手合掌,其余拿法器或做手印;再细小的是报身四十手,其中二手合掌,其余的三十八手拿法器;剩下的952只手,也就是如孔雀开屏般在背后的,叫化身手。
注释35:
白居易诗《眼病》中有“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杜甫诗《谒文公上方》中有“金篦刮眼膜,价重百车渠”,李商隐诗《和孙朴韦蟾孔雀咏》中有“约眉怜翠羽,刮目想金篦”等句。诗中所说的“金篦”是用典故,这个典故出于《大涅槃经》卷八,“佛言:善男子,如百盲人为治目故,造诣良医,是时良医即以金篦抉其眼膜。”
据考证,金篦术至少在晋代以前就已发明,但这一技术很快失传,在印度也不见踪影。
正文 第96节:(96)
注释36:
鉴真(688年-763年),唐代僧人,曾经六次东渡,前五次因遭官府阻拦或遇飓风皆未成功。第六次,天宝十二年(753年)受日本遣唐藤原清河等人相请,“向日本传戒”,遂于第二年成功东渡到了日本,后成为日本律宗初祖。
755年,鉴真被迎请到日本首都奈良东大寺,天皇授予他“传灯大法师”位,四月,筑坛为天皇、皇后、皇太子及僧俗四百余人授戒。他对发展日本的医学、雕塑、美术和建筑都有一定贡献。
传说鉴真目盲,凭闻药味为天皇治病,从此日本才有医药。另传他曾为日本天皇的皇太后治好了病。
注释37:
东福寺,日本临济宗十四派之一的东福寺派大本山(类似于祖庭),位于日本京都市东山区本町,山号慧日山。历史上曾名列京都五山第四位,面积20公顷,约有25座塔头子院及425座地方寺院。1255年由日本摄政九条道家历时19年建成。由于当时奈良华严宗总本山东大寺及法相宗大本山兴福寺规模巨大,遂各取一字,命名为东福寺。东福寺是当时京都最大的寺院,至今历史地位极高,其三门现为日本国宝。
东福寺的前身是法性寺,于10世纪初期,日本国左大臣藤原忠平(贞信公)建立,藤原家的佛事活动多在此举行,遂成为藤原家的家庙。后来,九条道家在寺里建释迦堂,逐渐形成东福寺。
藤原家和九条家实际上是一家,关于两家历史,详见后文及附录。
注释38:
印度的天文学知识至少在汉代就传入中国,一方面,很多佛经中便含有天文历算的知识,另一方面,西域来华僧人中有不少人懂得天文历算。到唐代,中国佛教空前壮大,和印度的交流更为频繁,很多汉文译经就很有科学价值。比如,《宿曜经》(全名为《文殊师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其译者不空金刚就是由南亚来华的密宗僧人。《宿曜经》上卷重点介绍了二十七宿与一年12个月的关系,并提出了“七日一周,周而复始”的概念,显然就是今天所说的“星期”的概念。“七曜值日”的方法传入日本,直到现在仍然使用。
唐代著名的科学家、天文学家僧一行,就曾随不空金刚学密法。他的一些著作深受印度七曜术的影响。
注释39:
这种情况在很多寺庙常见。比如北京的名刹法源寺,其大悲殿的佛像组合堪称典型。此殿供奉的七座观音,可奇怪的是既有藏传佛教的绿度母,也有天台宗的,而且即使同是汉地佛教的观音,也包含了几种类型划分。可见并非一组,而是后世组合在一起的。
注释40:
阎王,也译作阎罗王,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管理阴间的王,能判人生前善恶,加以赏罚。其形象在早于佛陀时代的《梨俱吠陀》中即已出现。佛教沿用其传说,称为管理地狱的魔王。后来其形象也进入中国的民间传说。
注释41:
“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原型最早记载在《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其故事的毛坯是“杞梁妻哭夫”的史实。后经演变,大约到了宋代形成现在民间传说中的故事形态。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孟姜女传说进行了系统研究,断定孟姜女哭的是齐国故城,而不是后来传说中的齐长城,更不是秦长城。另据《临淄文物志》载,杞梁墓位于今山东淄博临淄区齐都镇郎家庄村东,其封土于1967年整地夷平,但墓室尚存。这是杞梁妻故事最具真实性的物证。2006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收录了山东淄博作为源地申报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另外,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小雅?大东》,“大东”是周王朝的地名,经考证,淄博沂源县在地理位置上是“大东”的核心地区。2006年8月,淄博沂源县宣布沂源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并申报第二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前,全国民俗专家已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沂源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已形成了有关牛郎织女传说的众多古迹和习俗,并且有文献方面的支持,基本符合牛郎织女文化源地的主要条件。
注释42:
古时的译经者在翻译佛经时,有‘四例五不翻’的共同守则。据说这是玄奘制定的翻译原则。
其中的“四例”是:1.翻字不翻音:如“般若”二字,与诸佛菩萨所说的“咒语”,虽然已经将梵字译成中国文字,但却保留原来的梵奇$%^书*(网!&*$收集整理音。2.翻音不翻字:如佛胸前的万字相,字体虽然仍然是梵文,却译成中国的语音。3.音字俱翻:如大藏经中的大小乘经典,全部译成中国的语言文字。4.音字俱不翻:如梵文版本的佛经,全部保存梵文与梵音。
其中的“五不翻”是:1.多含不翻:如阿罗汉,一个名词含有多种意义,无法用汉语某一个词汇概括,故不翻。
后文提到的就是《猿》,其为绢本墨笔淡彩,纵173.3厘米、横99.3厘米,现为日本京都大德寺收藏。
注释30:
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宋太祖命在成都雕版大藏经,至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雕版完成,后运至开封印制。因雕于开宝年间,故称“开宝藏”,又因成于蜀地,也称“蜀藏”。这是我国最早雕刻的一部佛经,无论在佛教史还是印刷史上都有重要地位。此后,历代各朝先后有二十多部这种官刻、私刻版本问世。而“开宝藏”版本早在元代就已经散佚,国内现存有两种宋本残卷。
北宋官办大藏经成书后,还传入了朝鲜、日本等国,可以说,“开宝藏”是后代国内及海外各种大藏经的祖本。
北宋官办大藏经全藏有1076部,5048卷,装为480函。当时以千字文的“天地玄黄”等字为标号,所以文中说“玄字号”。
注释31:
《五卷书》是古印度故事集,最早可能产生于公元前1世纪,流行较广的版本为12世纪一耆那教和尚所编订。因其有5卷,故而得名。
《五卷书》里面的许多故事,已经进入欧洲中世纪许多为人所喜爱的故事集里,如《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等。《五卷书》对中国文学有较大的影响,据有人初步考证,在中国民间故事中,来自《五卷书》的故事就有23个。在汉译佛经里面,可以找到不少《五卷书》中也有的故事。如小说中所说的海怪与猴子的故事,又见于汉译佛经《六度集经》卷三十六,《生经》卷十、《佛本行集经》等。
《五卷书》的结构很奇特,即由若干个可独立成篇的小故事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这是古印度文学的一种独特形式。很多佛经故事的结构也脱胎于此。这种结构也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小说创作,比如《西游记》就明显可以找到它的影子。所以后文谢惠仁说《西游记》与《五卷书》渊源不浅。
注释32:
那烂陀寺: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的著名寺院,是古印度规模宏大、水平最高的学府,尤以其中的佛教寺院和佛学研究著称于世。12世纪被毁。
无遮会:梵文音译“般遮于瑟”,意谓贤圣道俗上下贵贱无遮,平等行财施和法施的发挥。中国的无遮会始于南朝的梁武帝。7世纪时,戒日王(590年—647年)邀请中国的玄奘法师参加在曲女城举行的无遮大会(曲女城,古代中印度的城市和国名,在今勒克恼,是7世纪上半叶印度戒日王的都城)。据《三藏法师传》卷五,到会者有十八国王,大小乘佛僧三千余人,那烂陀寺僧人一千余人,婆罗门等外道三千余人。
注释33:
“三藏”是佛教典籍的总称。藏的原意是盛放东西的筐,佛教用以概括全部佛教典籍,意思接近于“全书”。“三藏”是指经、律、论三个佛典部分。精通“三藏”的僧人称“三藏法师”。
注释34:
千手观音(亦有千手千眼观音),是中国寺院中常见的形象,其典型塑法(画法)有两种,其中最精美的是实有千手的,另有简化形式的,实际上是四十手。这一类塑像中,最大的八只手就是法身八手,其中有二手合掌,其余拿法器或做手印;再细小的是报身四十手,其中二手合掌,其余的三十八手拿法器;剩下的952只手,也就是如孔雀开屏般在背后的,叫化身手。
注释35:
白居易诗《眼病》中有“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杜甫诗《谒文公上方》中有“金篦刮眼膜,价重百车渠”,李商隐诗《和孙朴韦蟾孔雀咏》中有“约眉怜翠羽,刮目想金篦”等句。诗中所说的“金篦”是用典故,这个典故出于《大涅槃经》卷八,“佛言:善男子,如百盲人为治目故,造诣良医,是时良医即以金篦抉其眼膜。”
据考证,金篦术至少在晋代以前就已发明,但这一技术很快失传,在印度也不见踪影。
正文 第96节:(96)
注释36:
鉴真(688年-763年),唐代僧人,曾经六次东渡,前五次因遭官府阻拦或遇飓风皆未成功。第六次,天宝十二年(753年)受日本遣唐藤原清河等人相请,“向日本传戒”,遂于第二年成功东渡到了日本,后成为日本律宗初祖。
755年,鉴真被迎请到日本首都奈良东大寺,天皇授予他“传灯大法师”位,四月,筑坛为天皇、皇后、皇太子及僧俗四百余人授戒。他对发展日本的医学、雕塑、美术和建筑都有一定贡献。
传说鉴真目盲,凭闻药味为天皇治病,从此日本才有医药。另传他曾为日本天皇的皇太后治好了病。
注释37:
东福寺,日本临济宗十四派之一的东福寺派大本山(类似于祖庭),位于日本京都市东山区本町,山号慧日山。历史上曾名列京都五山第四位,面积20公顷,约有25座塔头子院及425座地方寺院。1255年由日本摄政九条道家历时19年建成。由于当时奈良华严宗总本山东大寺及法相宗大本山兴福寺规模巨大,遂各取一字,命名为东福寺。东福寺是当时京都最大的寺院,至今历史地位极高,其三门现为日本国宝。
东福寺的前身是法性寺,于10世纪初期,日本国左大臣藤原忠平(贞信公)建立,藤原家的佛事活动多在此举行,遂成为藤原家的家庙。后来,九条道家在寺里建释迦堂,逐渐形成东福寺。
藤原家和九条家实际上是一家,关于两家历史,详见后文及附录。
注释38:
印度的天文学知识至少在汉代就传入中国,一方面,很多佛经中便含有天文历算的知识,另一方面,西域来华僧人中有不少人懂得天文历算。到唐代,中国佛教空前壮大,和印度的交流更为频繁,很多汉文译经就很有科学价值。比如,《宿曜经》(全名为《文殊师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其译者不空金刚就是由南亚来华的密宗僧人。《宿曜经》上卷重点介绍了二十七宿与一年12个月的关系,并提出了“七日一周,周而复始”的概念,显然就是今天所说的“星期”的概念。“七曜值日”的方法传入日本,直到现在仍然使用。
唐代著名的科学家、天文学家僧一行,就曾随不空金刚学密法。他的一些著作深受印度七曜术的影响。
注释39:
这种情况在很多寺庙常见。比如北京的名刹法源寺,其大悲殿的佛像组合堪称典型。此殿供奉的七座观音,可奇怪的是既有藏传佛教的绿度母,也有天台宗的,而且即使同是汉地佛教的观音,也包含了几种类型划分。可见并非一组,而是后世组合在一起的。
注释40:
阎王,也译作阎罗王,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管理阴间的王,能判人生前善恶,加以赏罚。其形象在早于佛陀时代的《梨俱吠陀》中即已出现。佛教沿用其传说,称为管理地狱的魔王。后来其形象也进入中国的民间传说。
注释41:
“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原型最早记载在《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其故事的毛坯是“杞梁妻哭夫”的史实。后经演变,大约到了宋代形成现在民间传说中的故事形态。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孟姜女传说进行了系统研究,断定孟姜女哭的是齐国故城,而不是后来传说中的齐长城,更不是秦长城。另据《临淄文物志》载,杞梁墓位于今山东淄博临淄区齐都镇郎家庄村东,其封土于1967年整地夷平,但墓室尚存。这是杞梁妻故事最具真实性的物证。2006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收录了山东淄博作为源地申报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另外,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小雅?大东》,“大东”是周王朝的地名,经考证,淄博沂源县在地理位置上是“大东”的核心地区。2006年8月,淄博沂源县宣布沂源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并申报第二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前,全国民俗专家已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沂源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已形成了有关牛郎织女传说的众多古迹和习俗,并且有文献方面的支持,基本符合牛郎织女文化源地的主要条件。
注释42:
古时的译经者在翻译佛经时,有‘四例五不翻’的共同守则。据说这是玄奘制定的翻译原则。
其中的“四例”是:1.翻字不翻音:如“般若”二字,与诸佛菩萨所说的“咒语”,虽然已经将梵字译成中国文字,但却保留原来的梵奇$%^书*(网!&*$收集整理音。2.翻音不翻字:如佛胸前的万字相,字体虽然仍然是梵文,却译成中国的语音。3.音字俱翻:如大藏经中的大小乘经典,全部译成中国的语言文字。4.音字俱不翻:如梵文版本的佛经,全部保存梵文与梵音。
其中的“五不翻”是:1.多含不翻:如阿罗汉,一个名词含有多种意义,无法用汉语某一个词汇概括,故不翻。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