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作者:白竹猪 更新:2021-11-25 10:36
德国五天内向莫斯科投了上万吨炸弹,而中国在乌拉尔防线一下午就扔了一万一千吨炸弹。一句话,中国空军空袭的更频繁,苏联人处境是一天不如一天。
十一月初,中国对苏联宣战,中军进入苏联作战,已经快四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中军基本占领了广阔的西伯利亚大地。除了少数边远地区和个别城市,从库页岛、捕鱼儿海到乌拉尔山脉,中国人成为实际的统治者。这样一来,还掌握在苏联人手里的三座城市(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和新库兹涅斯克)就很刺眼了。
四个月下来,中国军队伤亡累计超过十五万人次,其中死亡和重伤残者也有三万多。在中军动用的三百万大军中,这也不是个小数字了。中国军队里都是新兵,作战方案再保守,死伤也不少。
汪道铭觉得兵也练的差不多了,训练好几年,又打了这么长时间,应该学会适应战场了,遂下令,两周内攻克三座城市。冬季要来了,汪道铭和蔡锷商量好了,在那之前还得给苏联人来次狠的。
叶卡捷琳堡、库尔干到奥仑堡和奥得斯克,这一地区面积不大,中央方面军从东进攻,西方方面军从南进攻,一旦攻下两三座城市,就都会腹背受敌,从而全线动摇。这次行动命名为“收获”,预计在十一月中旬开始。
汪道铭想先消除后顾之忧。
对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和新库兹涅斯克的进攻,很顺利。几个月来,中国军队在这三座城市,付出了四万多的死伤。
注意,中国军队有飞机,苏联守军没有;中国军队的大炮数以千计,苏联守军仅为其十分之一;中国军队训练有素,苏联守军多数没有受过正规训练;中国军队拥有充足的补给弹药,苏联守军被团团包围,连饭都吃不饱;中国军人受伤,会得到良好的医疗,大多数都会康复,苏联守军缺医少药,很多人伤势恶化而死……
可想而知,中国军队死伤这么些,苏联守军会损失多少人了。中国军队又‘无耻’的采用了车轮战。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11月11日,防守最顽强的鄂木斯克,也仅抵抗了六天,就告沦陷。苏军在西伯利亚的抵抗力量土崩瓦解,剩下的都是些儿小规模的游击队了,还多半都处在边远地区。
PS:欠帐还清,无债一身轻.
正文 第143章[全]
中国军队几个月来不肯强攻,稳扎稳打,对苏军全面施加压力,汪道铭和蔡锷都是有自己的考虑的。一来两人不希望有太大的死伤,伤亡一多,必然会引起国内民众的反弹;二来两人知晓自己带的都是新兵,战斗力的发挥很成问题。
再说,分给中国的地盘,基本也都占领了,两人也无意去抢德国人的风头。临出发的时候,我一再地叮嘱,中国军队是配合德军作战——我刻意强调了“配合”二字,两人是心领神会。
如今一年将尽,冬季眼看就要到了,再不采取行动,发动攻势,只怕国内外都说不过去。
根据国防部的战报,中国军队参战以来,共打死/打伤/俘虏苏军百余万。与德军一场战役俘虏六十多万的光辉战绩相比,要逊色多少倍。国内很多人感到,这“与我堂堂中华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太不相称了”。
在和傮锷通话时,汪道铭感叹说,“说话的人还挺谦虚,没有世界第一强国……”,他话刚说完,蔡锷就接道,“怎么没有,我给你念念不新民报对汪精卫议员的采访。汪说,想我中华,世界第一强国……”
这自是二人说笑了,但国内对中军三个月来原地踏步,还是很不满的,要求采取行动的呼声很高。
而且,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攻势已经开始半个多月了,也要求中国军队行动起来。
两人觉得推脱不过去,加上兵练的不错,也觉得跃跃欲试,这才决定在十一月来一次收割行动——在冬季来临前,攻克奥伦堡到叶卡捷琳堡苏军的防线,哪怕只攻下一两座城市,也好为来年春季的攻势做准备。
计划是定了,执行起来问题也很多。
比如说,与德军的配合问题,西西里岛的战斗是结束了,希特勒又把空军派回了苏联战场,但空战的损失,还有希特勒的截留,回到苏联战场的飞机仅仅一千出头。
所以,目前配合德军攻势的,还是以中国空军为主力。这就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11月10日,收割行动开始。中国军队出动了所有可以动用的飞机,对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奥伦堡和奥尔斯克守军,轮番轰炸。随后,炮兵部队也开始发言,中国军队使用了所有的重火力,全线向苏军发起进攻。
部队的大规模调动,是瞒不了人的,这几处又都地处前线,早有准备的苏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战斗骤然激烈起来,却也无法轻易分出胜负。
中国军队的具体安排如下:
中央集团军从叶卡捷琳堡和车里雅宾斯克进攻。叶卡捷琳堡位于乌拉尔上口,地势险要,有火车直通苏联政府临时所在地喀山,且距离不到五百公里。明知中央集团军的主攻方向是车里雅宾斯克,这里的守备也无人敢掉以轻心。
汪道铭指挥大军,以种种迹象惑人耳目,显示的主攻方向为叶卡捷琳堡,实际却以车里雅宾斯克为主攻方向。
同时,派出空降兵空降到敌后,截断两地与后方的联系,并进行骚扰破坏活动。
西方集团军从奥伦堡和奥尔斯克进攻。主攻方向放在奥伦堡。并派出突击集团深入敌后,进行破坏、打援等行动。
由于中央集团军占领区广阔,需要分出更多兵力防守,加上国内适当的补充,两个方面军用于进攻的部队都在一百余万。只能各选择一个主攻方向。
汪道铭打的算盘很简单,不怕你看破主攻方向,即使看破了,难道你就敢把叶卡捷琳堡的守军都调走不成——这在哪里都是个犯忌讳的举措。
遗憾的是,苏军在此处的前线指挥官是朱可夫。朱可夫这个人脾气很倔,他才不考虑政治,只要觉得自己是对的,面对斯大林也一样敢说话。
考虑到新兵众多,中国军队的指挥作战很谨慎。朱可夫据此分析,中央集团军当以车里雅宾斯克为目标,车城距离奥伦堡近,可以得到西方方面军的配合,车城一下,全线动摇。作战方案各不相同,但风格总是一脉相承的。
朱可夫不顾别人反对,调集兵力,加强了在车里雅宾斯克的防守。
但朱可夫也不能想怎样就怎样,说一不二——那是斯大林。朱可夫不管不顾,与他一样想法的人却不多。
在这个紧要关头,斯大林也有些犹豫。树倒猢狲散。船要沉了,老鼠就会跑光。接连处理了几起‘企图投降’的反动势力,斯大林的神经也有点儿敏感。斯大林是与中、德两国都有接触,要求和谈。但是,和谈得在他控制下。别人私下行动,就是有不轨的企图,没有二话,坚决镇压。考虑再三,斯大林还是决定,相信朱可夫,作战总是要冒险的,大不了就再次撤退好了。
斯大林发话后,朱可夫才能调动部队,然因时间关系,没有能够完成他心目中的部署,只调集到超过半数的兵力。
双方的计划,都没完成。
当天,空降第一旅、第三旅,被空降至车里亚宾斯克的后方,突然占据了几处无名高地,控制并破坏了乌法至车里亚宾斯克的铁路和公路,截断了给养等物资的运送。
同时,空降第二旅和地点四旅,空降到叶卡捷琳堡以西,利用乌拉尔山的地势,破坏并控制住通往叶卡捷琳堡的道路。
一般来说,这种行动都不难。
控制主要交通线路的地点,可能会有十几个,几十个,甚至更多,进攻永远比防御占优势,处处设防,就等于处处分兵,处处不设防。空降行动顺利完成。
接下来,才是行动的困难之处。截断是截断了,但如此重要的通路,也会受到苏军的重视,势必会派遣重兵前来攻打。空降兵缺乏重武器,反坦克能力也不强,很成问题的。就算手持新发下来的100MM反坦克火箭筒,空降兵们也感受不到多少安全,正玩命的修工事——这就是生命的保障了。
与此同时,霍东阁率领突击集团,绕过奥伦堡,直扑乌法。
乌法位于卡马河以东,是苏军在这一地区最重要的补给地所在。我军占领此地,可以从背后威胁车里雅宾斯克,甚至叶卡捷琳堡,并截断奥伦堡和奥尔斯克守军与内地的联系。
一路上,分成小队的空降兵,已经预先空降到各处要地,为突击集团的行进开路。
中国军队的指挥作战很谨慎,很少深入到敌后去,这时候却帮了空降兵的大忙。和平了几个月,没有见到中军深入,负责防守这些地方的苏军,难免有些松懈,多被空降兵逐一消灭。
有人逢山开道,遇水控制桥,突击集团一路顺风,飞奔乌法而去。
12日,突击集团距离乌法不到一百公里,以其速度不过是大半天的路程。
叶-车-奥防线对苏联人来讲,重要性还在斯大林格勒之上。
失去斯大林格勒,只是解放了百万德军,还有已建成的萨拉托夫防线,可以在这一线抵抗。
失去了叶-车-奥防线,就会解放中国两百万大军,并使中军兵临卡马河。而越过卡马河,就是喀山,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越过喀马河,向北进攻则是苏联的几个新兴工业区,也是苏联的命脉所在。
十一月初,中国对苏联宣战,中军进入苏联作战,已经快四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中军基本占领了广阔的西伯利亚大地。除了少数边远地区和个别城市,从库页岛、捕鱼儿海到乌拉尔山脉,中国人成为实际的统治者。这样一来,还掌握在苏联人手里的三座城市(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和新库兹涅斯克)就很刺眼了。
四个月下来,中国军队伤亡累计超过十五万人次,其中死亡和重伤残者也有三万多。在中军动用的三百万大军中,这也不是个小数字了。中国军队里都是新兵,作战方案再保守,死伤也不少。
汪道铭觉得兵也练的差不多了,训练好几年,又打了这么长时间,应该学会适应战场了,遂下令,两周内攻克三座城市。冬季要来了,汪道铭和蔡锷商量好了,在那之前还得给苏联人来次狠的。
叶卡捷琳堡、库尔干到奥仑堡和奥得斯克,这一地区面积不大,中央方面军从东进攻,西方方面军从南进攻,一旦攻下两三座城市,就都会腹背受敌,从而全线动摇。这次行动命名为“收获”,预计在十一月中旬开始。
汪道铭想先消除后顾之忧。
对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和新库兹涅斯克的进攻,很顺利。几个月来,中国军队在这三座城市,付出了四万多的死伤。
注意,中国军队有飞机,苏联守军没有;中国军队的大炮数以千计,苏联守军仅为其十分之一;中国军队训练有素,苏联守军多数没有受过正规训练;中国军队拥有充足的补给弹药,苏联守军被团团包围,连饭都吃不饱;中国军人受伤,会得到良好的医疗,大多数都会康复,苏联守军缺医少药,很多人伤势恶化而死……
可想而知,中国军队死伤这么些,苏联守军会损失多少人了。中国军队又‘无耻’的采用了车轮战。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11月11日,防守最顽强的鄂木斯克,也仅抵抗了六天,就告沦陷。苏军在西伯利亚的抵抗力量土崩瓦解,剩下的都是些儿小规模的游击队了,还多半都处在边远地区。
PS:欠帐还清,无债一身轻.
正文 第143章[全]
中国军队几个月来不肯强攻,稳扎稳打,对苏军全面施加压力,汪道铭和蔡锷都是有自己的考虑的。一来两人不希望有太大的死伤,伤亡一多,必然会引起国内民众的反弹;二来两人知晓自己带的都是新兵,战斗力的发挥很成问题。
再说,分给中国的地盘,基本也都占领了,两人也无意去抢德国人的风头。临出发的时候,我一再地叮嘱,中国军队是配合德军作战——我刻意强调了“配合”二字,两人是心领神会。
如今一年将尽,冬季眼看就要到了,再不采取行动,发动攻势,只怕国内外都说不过去。
根据国防部的战报,中国军队参战以来,共打死/打伤/俘虏苏军百余万。与德军一场战役俘虏六十多万的光辉战绩相比,要逊色多少倍。国内很多人感到,这“与我堂堂中华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太不相称了”。
在和傮锷通话时,汪道铭感叹说,“说话的人还挺谦虚,没有世界第一强国……”,他话刚说完,蔡锷就接道,“怎么没有,我给你念念不新民报对汪精卫议员的采访。汪说,想我中华,世界第一强国……”
这自是二人说笑了,但国内对中军三个月来原地踏步,还是很不满的,要求采取行动的呼声很高。
而且,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攻势已经开始半个多月了,也要求中国军队行动起来。
两人觉得推脱不过去,加上兵练的不错,也觉得跃跃欲试,这才决定在十一月来一次收割行动——在冬季来临前,攻克奥伦堡到叶卡捷琳堡苏军的防线,哪怕只攻下一两座城市,也好为来年春季的攻势做准备。
计划是定了,执行起来问题也很多。
比如说,与德军的配合问题,西西里岛的战斗是结束了,希特勒又把空军派回了苏联战场,但空战的损失,还有希特勒的截留,回到苏联战场的飞机仅仅一千出头。
所以,目前配合德军攻势的,还是以中国空军为主力。这就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11月10日,收割行动开始。中国军队出动了所有可以动用的飞机,对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奥伦堡和奥尔斯克守军,轮番轰炸。随后,炮兵部队也开始发言,中国军队使用了所有的重火力,全线向苏军发起进攻。
部队的大规模调动,是瞒不了人的,这几处又都地处前线,早有准备的苏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战斗骤然激烈起来,却也无法轻易分出胜负。
中国军队的具体安排如下:
中央集团军从叶卡捷琳堡和车里雅宾斯克进攻。叶卡捷琳堡位于乌拉尔上口,地势险要,有火车直通苏联政府临时所在地喀山,且距离不到五百公里。明知中央集团军的主攻方向是车里雅宾斯克,这里的守备也无人敢掉以轻心。
汪道铭指挥大军,以种种迹象惑人耳目,显示的主攻方向为叶卡捷琳堡,实际却以车里雅宾斯克为主攻方向。
同时,派出空降兵空降到敌后,截断两地与后方的联系,并进行骚扰破坏活动。
西方集团军从奥伦堡和奥尔斯克进攻。主攻方向放在奥伦堡。并派出突击集团深入敌后,进行破坏、打援等行动。
由于中央集团军占领区广阔,需要分出更多兵力防守,加上国内适当的补充,两个方面军用于进攻的部队都在一百余万。只能各选择一个主攻方向。
汪道铭打的算盘很简单,不怕你看破主攻方向,即使看破了,难道你就敢把叶卡捷琳堡的守军都调走不成——这在哪里都是个犯忌讳的举措。
遗憾的是,苏军在此处的前线指挥官是朱可夫。朱可夫这个人脾气很倔,他才不考虑政治,只要觉得自己是对的,面对斯大林也一样敢说话。
考虑到新兵众多,中国军队的指挥作战很谨慎。朱可夫据此分析,中央集团军当以车里雅宾斯克为目标,车城距离奥伦堡近,可以得到西方方面军的配合,车城一下,全线动摇。作战方案各不相同,但风格总是一脉相承的。
朱可夫不顾别人反对,调集兵力,加强了在车里雅宾斯克的防守。
但朱可夫也不能想怎样就怎样,说一不二——那是斯大林。朱可夫不管不顾,与他一样想法的人却不多。
在这个紧要关头,斯大林也有些犹豫。树倒猢狲散。船要沉了,老鼠就会跑光。接连处理了几起‘企图投降’的反动势力,斯大林的神经也有点儿敏感。斯大林是与中、德两国都有接触,要求和谈。但是,和谈得在他控制下。别人私下行动,就是有不轨的企图,没有二话,坚决镇压。考虑再三,斯大林还是决定,相信朱可夫,作战总是要冒险的,大不了就再次撤退好了。
斯大林发话后,朱可夫才能调动部队,然因时间关系,没有能够完成他心目中的部署,只调集到超过半数的兵力。
双方的计划,都没完成。
当天,空降第一旅、第三旅,被空降至车里亚宾斯克的后方,突然占据了几处无名高地,控制并破坏了乌法至车里亚宾斯克的铁路和公路,截断了给养等物资的运送。
同时,空降第二旅和地点四旅,空降到叶卡捷琳堡以西,利用乌拉尔山的地势,破坏并控制住通往叶卡捷琳堡的道路。
一般来说,这种行动都不难。
控制主要交通线路的地点,可能会有十几个,几十个,甚至更多,进攻永远比防御占优势,处处设防,就等于处处分兵,处处不设防。空降行动顺利完成。
接下来,才是行动的困难之处。截断是截断了,但如此重要的通路,也会受到苏军的重视,势必会派遣重兵前来攻打。空降兵缺乏重武器,反坦克能力也不强,很成问题的。就算手持新发下来的100MM反坦克火箭筒,空降兵们也感受不到多少安全,正玩命的修工事——这就是生命的保障了。
与此同时,霍东阁率领突击集团,绕过奥伦堡,直扑乌法。
乌法位于卡马河以东,是苏军在这一地区最重要的补给地所在。我军占领此地,可以从背后威胁车里雅宾斯克,甚至叶卡捷琳堡,并截断奥伦堡和奥尔斯克守军与内地的联系。
一路上,分成小队的空降兵,已经预先空降到各处要地,为突击集团的行进开路。
中国军队的指挥作战很谨慎,很少深入到敌后去,这时候却帮了空降兵的大忙。和平了几个月,没有见到中军深入,负责防守这些地方的苏军,难免有些松懈,多被空降兵逐一消灭。
有人逢山开道,遇水控制桥,突击集团一路顺风,飞奔乌法而去。
12日,突击集团距离乌法不到一百公里,以其速度不过是大半天的路程。
叶-车-奥防线对苏联人来讲,重要性还在斯大林格勒之上。
失去斯大林格勒,只是解放了百万德军,还有已建成的萨拉托夫防线,可以在这一线抵抗。
失去了叶-车-奥防线,就会解放中国两百万大军,并使中军兵临卡马河。而越过卡马河,就是喀山,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越过喀马河,向北进攻则是苏联的几个新兴工业区,也是苏联的命脉所在。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