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作者:白竹猪 更新:2021-11-25 10:36
想想中国的七亿多人口,和毫不亚于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罗斯福就觉得不寒而慄,这么下去可不行,得想个办法把中国拉到自己这边来……
正文 第142章[全]
罗斯福设想的是不错,一时间却也想不出太好的办法来实施。
毕竟,美、英、苏三国对德国宣战,而德、中两国对苏宣战,苏联战场一日不分出个胜负,就总是个问题存在。但是,罗斯福却无意放弃苏联了。云爆弹威力再大,也与美国无关。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准备独占这一技术,这也是预计中的事情。各国一番间谍大战,也没有多少收获。
就美国的情报看,绝大多数外国人在中国都接触不到重要技术。他们通常在大学和普通研究所里工作。不是说,这些人的研究不重要,待遇不好。但这些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很少直接发挥作用。少数杰出人才,从事保密级别很高的研究工作,却被严格控制住。
美国人直接参与到两个方面的重要研究,一是火箭,一是电子。很遗憾,火箭专家已经病入膏肓,为癌症晚期,没有多少时日了。安排其回国的事宜,在中国的阻挠下,没有进展。电子专家是研究电子管和真空管,不是晶体管和半导体,也不是电子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是个全新的领域,罗斯福不清楚它的意义。
根据情报显示,在保密级别不是很高的重要研究所里,就已经可以接触到每秒运算千次以上的电子计算机,其性能超过美国正在研制的台式计算器性能的几百倍。为罗斯福讲解的数学家表示,科学研究中都存在大量的计算,如果美国拥有类似的设备,起码可以把原子弹的研制提前一年完成。
罗斯福立刻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潜力,同意了专家的提议,增加对计算机技术研究的投入。保守估计,中国在电子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上,要超过美国十~十五年。
可恨的是,美国两年前就知道了某些信息,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罗斯福有意识地加大了对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的收集,并组织了一个专门的小组,对获取信息加以分析。有时候,短短一句话,就可以是研究中避免绕弯路,节约无数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还是说苏联,中国既然想垄断云爆弹技术。那么,在短期内,云爆弹就不会对美国形成威胁。再过几年的话,美国原子弹研究成功,威胁就是相互的了。
不过,罗斯福也清楚,苏联的失败必不可免。
中国在占据主动,优势很大的时候,表现的很理智,限制了云爆弹的使用。一旦苏联威胁大增,中国会否依然如故,罗斯福觉得前景悲观。仅此一项,就已经决定胜负了。
罗斯福不知道,中国拥有多少颗云爆弹,但他得到了一个消息‘云爆弹成本不贵’。而一般说来,廉价的东西,都易于普及和生产。
当然,如果同斯大林说的一样——‘中国人没有多少云爆弹’,那自然最好。但看中国军方肆无忌惮地在一座小城市,就使用了十来云爆弹,并准备继续使用。罗斯福就感到怀疑。也许中国人限制使用云爆弹,是在演戏,但如果不是呢?
不管怎么样,罗斯福都不会对中国宣战。以常规战争来看,苏联也不可能打赢中国,更别说中德两国了。苏联失败是注定的,罗斯福也不会同情苏联人。
然而,罗斯福准备加大对苏联的物资援助。苏联人的失败越晚越好,苏联坚持越久,就会更多地削弱德国,还有中国。想来中国人也不会对此不满,这也算是潜规则了,大家心知肚明,都会悄悄地进行。
至于开辟第二战场,美国人流的血已经够多的了,斯大林也不应该再奢求。
想到盟军在西西里岛的惨败,罗斯福就一阵儿头疼,事情很麻烦……
事情真的很麻烦。盟军的惨败,必然会影响到苏联人胜利的信心和战斗的决心。如果有消息,称斯大林正在与德国和谈,罗斯福嘴里说不信,心里却会产生怀疑。无它,盟军这一败,几个月内是甭想开辟第二战场了。搞不好拖上个一年半载,也说不准的。
问题在于,苏联还能坚持到时候不?
这个问题拿来问一百个人,恐怕九十个人都会给出否定答案。
这种情况下,斯大林若不想和谈,才见了鬼的。上一次和谈,被希特勒拒绝了。这回可就说不准了。德军在北非的失败,希特勒会否受到影响,这都不好说的。
希特勒就算是个疯子,也是个聪明的疯子。多半会边和谈,边进攻,想方设法分化瓦解苏联人,以便尽快消灭苏联的抵抗力量。
而斯大林也不会轻易相信希特勒的承诺,必定会要求停战,至少拖延一点儿时间。希特勒应该不会同意这个要求,最后让步的必是苏联人。
这就意味着,和谈的同时,战争仍会继续。提供给苏联的物资也会发挥作用,不会白白损失掉。
如果,苏联到了冬季还存在的话,和谈才会正式进行。要不然,不会有实质进展。双方有的谈了。
总的来说,问题不大。
以希特勒的性格而言,在胜利即将到手的时候,应该不会同苏联达成协议的。
关键问题还是苏联人的士气。假如苏联人能够守住斯大林格勒,或者在斯大林格勒失守后士气不崩溃,就应该能坚持到冬季,把战争拖到明年。经过冬季休整后,苏军还是可以一战的。
罗斯福决心要用一切办法鼓舞苏联人的信心。
需要的话,就答应斯大林六月之前出兵,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说春季出兵都行,但太假了。别说斯大林不会相信,苏联人也会产生疑虑,还说六月的好。要做好详细的作战方案。出不出兵不重要,斯大林可以用它来激励人心。
也可以答应派美国舰队,为运输物资的船队护航,确保对苏联的供给会切实的运送到苏联。这条得落实,苏联的工业区没剩下多少了。
还要增派大批援军前往北非,对德军施加压力——这是应该的,不派援兵,北非恐怕要保不住了。北非在手,欧洲的“软肚皮”就露出来了,希特勒怎么也得顾忌几分。
……
西西里岛的失败,会使战争更艰难,也会影响民众的信心,会追究决策者的责任,罗斯福却只是觉得遇到困难,并不会动摇到他的地位。
对丘吉尔来讲,问题就大条了。因北非胜利而刚刚稳定下来的议会,再次动荡起来。如果不是英军见势不妙,早已做好了防御和撤退的准备。并在失败后,快速撤离了大部分军队,丘吉尔可能又要到议会接受质询了。
然而,英军撤退的太快,又引起了美军的不满。美国人不说他们坚持进攻,不肯撤离,却强调英军先撤离才通知美军,致使美军损失惨重,被俘者众多。好在罗斯福知道关系重大,控制住了军方,如果消息公布于众,就要引起外交纠纷了。
有丢钱的,就有捡钱的。
北非战役盟军大胜,令丘吉尔满怀喜悦,墨索里尼却因而地位动摇。意大利军队屡战屡败,早已让他的威信下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
在希腊,意军被希军打了个落花流水;在北非,意军被英军以一敌十,俘虏数十万;在法国,意军连法军防线都没有突破。
意军战无不败,也就分不到好处。但意大利人给德国人打了下手,却没有捞到多少实惠,支持率自然不高。而任何政权没有民众的支持,都不能够长久维持。墨索里尼政权也是这样,在意大利没人对他还抱有希望了,其统治基础早已动摇。只靠着希特勒的支持,墨索里尼政权才勉强维持。
42年,德意军又在北非被盟军俘虏了十几万。上下左右的各色人等,也就蠢蠢欲动了。
然德军在苏联战场已占据胜势,意大利国王觉得没有把握。推翻了墨政权,希特勒不肯罢休的话,德军胜利后回师一击,实不是意军所能抗拒的。加之,德军还有好几个师驻在意大利境内。种种因素加起来,才让墨索里尼苟延残喘下来。
如今,西西里战役德意军取胜,好似又给墨索里尼打了针强心剂,维持墨索里尼政权不致垮台。这也不过是暂时而已,墨索里尼内政平平,外战无术,下台是早晚的事。
在十月上旬,斯大林格勒的苏军忽然发现,空军前来观顾的少了。过了几天,才知道,原来希特勒把空军调回国了。可没高兴两天,就发现中国空军接替了德国空军的任务,来拜访的比德国人还勤快。
德国空军主力被希特勒调回欧洲作战,对苏联战场的态势影响不是很大,却也不能说没有影响。德国空军调走的很突然,两军配合作战,总要彼此协商一番,配合默契也需要时间。对斯大林格勒的空袭,也就空了几天。
作战是很复杂,很精细,需要密切协作的行动。中国的战场主要集中在乌拉尔山脉南部末端地区,与斯大林格勒相距不远。为了提高效率,便把空军重新合兵一处,使之充分发挥作用。
随着空军与德军配合作战的需要,中德联合军事委员会眼看着扩大起来,成为联系协调中德指挥作战的重要环节。飞机就这么多,拳头打人总比手有力量。战线近在咫尺,互相支援配合一下,就会取得不错的效果。这种事不用说,也都心里有数。
于是,苏联人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中国军队的风格,训练像解放军那样刻苦,作战同美军一般奢侈。守在家门口作战,补给供应比德军还要强上许多倍。
正文 第142章[全]
罗斯福设想的是不错,一时间却也想不出太好的办法来实施。
毕竟,美、英、苏三国对德国宣战,而德、中两国对苏宣战,苏联战场一日不分出个胜负,就总是个问题存在。但是,罗斯福却无意放弃苏联了。云爆弹威力再大,也与美国无关。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准备独占这一技术,这也是预计中的事情。各国一番间谍大战,也没有多少收获。
就美国的情报看,绝大多数外国人在中国都接触不到重要技术。他们通常在大学和普通研究所里工作。不是说,这些人的研究不重要,待遇不好。但这些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很少直接发挥作用。少数杰出人才,从事保密级别很高的研究工作,却被严格控制住。
美国人直接参与到两个方面的重要研究,一是火箭,一是电子。很遗憾,火箭专家已经病入膏肓,为癌症晚期,没有多少时日了。安排其回国的事宜,在中国的阻挠下,没有进展。电子专家是研究电子管和真空管,不是晶体管和半导体,也不是电子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是个全新的领域,罗斯福不清楚它的意义。
根据情报显示,在保密级别不是很高的重要研究所里,就已经可以接触到每秒运算千次以上的电子计算机,其性能超过美国正在研制的台式计算器性能的几百倍。为罗斯福讲解的数学家表示,科学研究中都存在大量的计算,如果美国拥有类似的设备,起码可以把原子弹的研制提前一年完成。
罗斯福立刻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潜力,同意了专家的提议,增加对计算机技术研究的投入。保守估计,中国在电子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上,要超过美国十~十五年。
可恨的是,美国两年前就知道了某些信息,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罗斯福有意识地加大了对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的收集,并组织了一个专门的小组,对获取信息加以分析。有时候,短短一句话,就可以是研究中避免绕弯路,节约无数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还是说苏联,中国既然想垄断云爆弹技术。那么,在短期内,云爆弹就不会对美国形成威胁。再过几年的话,美国原子弹研究成功,威胁就是相互的了。
不过,罗斯福也清楚,苏联的失败必不可免。
中国在占据主动,优势很大的时候,表现的很理智,限制了云爆弹的使用。一旦苏联威胁大增,中国会否依然如故,罗斯福觉得前景悲观。仅此一项,就已经决定胜负了。
罗斯福不知道,中国拥有多少颗云爆弹,但他得到了一个消息‘云爆弹成本不贵’。而一般说来,廉价的东西,都易于普及和生产。
当然,如果同斯大林说的一样——‘中国人没有多少云爆弹’,那自然最好。但看中国军方肆无忌惮地在一座小城市,就使用了十来云爆弹,并准备继续使用。罗斯福就感到怀疑。也许中国人限制使用云爆弹,是在演戏,但如果不是呢?
不管怎么样,罗斯福都不会对中国宣战。以常规战争来看,苏联也不可能打赢中国,更别说中德两国了。苏联失败是注定的,罗斯福也不会同情苏联人。
然而,罗斯福准备加大对苏联的物资援助。苏联人的失败越晚越好,苏联坚持越久,就会更多地削弱德国,还有中国。想来中国人也不会对此不满,这也算是潜规则了,大家心知肚明,都会悄悄地进行。
至于开辟第二战场,美国人流的血已经够多的了,斯大林也不应该再奢求。
想到盟军在西西里岛的惨败,罗斯福就一阵儿头疼,事情很麻烦……
事情真的很麻烦。盟军的惨败,必然会影响到苏联人胜利的信心和战斗的决心。如果有消息,称斯大林正在与德国和谈,罗斯福嘴里说不信,心里却会产生怀疑。无它,盟军这一败,几个月内是甭想开辟第二战场了。搞不好拖上个一年半载,也说不准的。
问题在于,苏联还能坚持到时候不?
这个问题拿来问一百个人,恐怕九十个人都会给出否定答案。
这种情况下,斯大林若不想和谈,才见了鬼的。上一次和谈,被希特勒拒绝了。这回可就说不准了。德军在北非的失败,希特勒会否受到影响,这都不好说的。
希特勒就算是个疯子,也是个聪明的疯子。多半会边和谈,边进攻,想方设法分化瓦解苏联人,以便尽快消灭苏联的抵抗力量。
而斯大林也不会轻易相信希特勒的承诺,必定会要求停战,至少拖延一点儿时间。希特勒应该不会同意这个要求,最后让步的必是苏联人。
这就意味着,和谈的同时,战争仍会继续。提供给苏联的物资也会发挥作用,不会白白损失掉。
如果,苏联到了冬季还存在的话,和谈才会正式进行。要不然,不会有实质进展。双方有的谈了。
总的来说,问题不大。
以希特勒的性格而言,在胜利即将到手的时候,应该不会同苏联达成协议的。
关键问题还是苏联人的士气。假如苏联人能够守住斯大林格勒,或者在斯大林格勒失守后士气不崩溃,就应该能坚持到冬季,把战争拖到明年。经过冬季休整后,苏军还是可以一战的。
罗斯福决心要用一切办法鼓舞苏联人的信心。
需要的话,就答应斯大林六月之前出兵,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说春季出兵都行,但太假了。别说斯大林不会相信,苏联人也会产生疑虑,还说六月的好。要做好详细的作战方案。出不出兵不重要,斯大林可以用它来激励人心。
也可以答应派美国舰队,为运输物资的船队护航,确保对苏联的供给会切实的运送到苏联。这条得落实,苏联的工业区没剩下多少了。
还要增派大批援军前往北非,对德军施加压力——这是应该的,不派援兵,北非恐怕要保不住了。北非在手,欧洲的“软肚皮”就露出来了,希特勒怎么也得顾忌几分。
……
西西里岛的失败,会使战争更艰难,也会影响民众的信心,会追究决策者的责任,罗斯福却只是觉得遇到困难,并不会动摇到他的地位。
对丘吉尔来讲,问题就大条了。因北非胜利而刚刚稳定下来的议会,再次动荡起来。如果不是英军见势不妙,早已做好了防御和撤退的准备。并在失败后,快速撤离了大部分军队,丘吉尔可能又要到议会接受质询了。
然而,英军撤退的太快,又引起了美军的不满。美国人不说他们坚持进攻,不肯撤离,却强调英军先撤离才通知美军,致使美军损失惨重,被俘者众多。好在罗斯福知道关系重大,控制住了军方,如果消息公布于众,就要引起外交纠纷了。
有丢钱的,就有捡钱的。
北非战役盟军大胜,令丘吉尔满怀喜悦,墨索里尼却因而地位动摇。意大利军队屡战屡败,早已让他的威信下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
在希腊,意军被希军打了个落花流水;在北非,意军被英军以一敌十,俘虏数十万;在法国,意军连法军防线都没有突破。
意军战无不败,也就分不到好处。但意大利人给德国人打了下手,却没有捞到多少实惠,支持率自然不高。而任何政权没有民众的支持,都不能够长久维持。墨索里尼政权也是这样,在意大利没人对他还抱有希望了,其统治基础早已动摇。只靠着希特勒的支持,墨索里尼政权才勉强维持。
42年,德意军又在北非被盟军俘虏了十几万。上下左右的各色人等,也就蠢蠢欲动了。
然德军在苏联战场已占据胜势,意大利国王觉得没有把握。推翻了墨政权,希特勒不肯罢休的话,德军胜利后回师一击,实不是意军所能抗拒的。加之,德军还有好几个师驻在意大利境内。种种因素加起来,才让墨索里尼苟延残喘下来。
如今,西西里战役德意军取胜,好似又给墨索里尼打了针强心剂,维持墨索里尼政权不致垮台。这也不过是暂时而已,墨索里尼内政平平,外战无术,下台是早晚的事。
在十月上旬,斯大林格勒的苏军忽然发现,空军前来观顾的少了。过了几天,才知道,原来希特勒把空军调回国了。可没高兴两天,就发现中国空军接替了德国空军的任务,来拜访的比德国人还勤快。
德国空军主力被希特勒调回欧洲作战,对苏联战场的态势影响不是很大,却也不能说没有影响。德国空军调走的很突然,两军配合作战,总要彼此协商一番,配合默契也需要时间。对斯大林格勒的空袭,也就空了几天。
作战是很复杂,很精细,需要密切协作的行动。中国的战场主要集中在乌拉尔山脉南部末端地区,与斯大林格勒相距不远。为了提高效率,便把空军重新合兵一处,使之充分发挥作用。
随着空军与德军配合作战的需要,中德联合军事委员会眼看着扩大起来,成为联系协调中德指挥作战的重要环节。飞机就这么多,拳头打人总比手有力量。战线近在咫尺,互相支援配合一下,就会取得不错的效果。这种事不用说,也都心里有数。
于是,苏联人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中国军队的风格,训练像解放军那样刻苦,作战同美军一般奢侈。守在家门口作战,补给供应比德军还要强上许多倍。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