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作者:白竹猪    更新:2021-11-25 10:35
  这样一来,十分不利于稳定。
  所以,韩铁建议,向上述地区大规模移民,以同化之。同时,他也提出在边疆地区,开放枪禁,以保障移民安全——这就是议会后来通过的《持枪令》的原稿。《持枪令》允许中国国民在东北、蒙古、西北等地区,持有非限定武器。虽然没有区分民族,但同样持有枪支,受到过正规军事训练的汉人,总会占些便宜。也使其它武器使用差距,变得微不足道了。
  此外,还有一些儿调查局与统计局的工作。比如说,蒙古镇压分裂份子,没收财产,对顽固派严厉打击,并施行了分地、分旗产等一系列私有化措施。现在的情况已经基本稳定下来,政府免除税收、普及教育、推广先进畜牧技术,已经初步取得成效,在多数蒙古牧民中树立了信誉——虽然很不牢靠,但也来之不易了。
  推行私有化,与主义无关,纯粹是向历史学习,当初GCD的效果显著,我自然有样学样了。不过,现行的手段更温和,保护了蒙古贵族的私有财产,分裂份子除外。有句话说的好,有恒产者有恒心。我不管他是恒心,还是私心,总之,没有公产后,团结起来分裂的人,明显减少了。蒙古人早已经失去几百年前纵横驰骋的气魄,更多的人只希望能生活的更好。
  当然,畜牧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是轻而易举的。千百年来的传统,在蒙古人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放牧确实也要比圈养省事。所以,只在拥有水草丰美的固定草场的部族里,作了示范性推广,并没有形成规模。而在当地垦荒的土地,则被根据具体情况,公平分配下去。一句话,汉人也好,蒙古人也好,都是中国人,一碗水端平,纠纷自然少了许多。当初国防军北进,打击俄罗斯扶持的“蒙古皇帝”时,不少的牧民主动提供帮助。常言说得好,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还有,新疆的反对势力,主要是贫苦农牧民迫于生计,转变成匪徒。民初铁木尔起义早已经成为过去,所以,在新疆的政策,也是以疏导为主。一面将部族的公产,分配给私有,一面为农牧民,分配土地。同时在新疆广泛宣传《宅地法》,使之向东北地区迁移——这才刚刚开始。总而言之,目的就是,让人能够或下去,并活的更好,然后不断稀释少数民族,让其与汉族混居同化。老实说,只要措施公平,这对谁都是件好事。
  自然而然,税收减免、司法规范、普及教育等政策,也在执行中。杨增新一贯在新疆推广汉语,有了资金的支持,更是大力推行。当然,普及教育的手段更柔和一些儿,通常来说,利诱的效果更显著。
  钱凤梧讲的,自然是工商业一块。欧战结束后,中国失去一个大客户,英法等过一腾出手来,就终止了采购,并开始向远东地区倾销物资。由于中国与两国间的种种不快,两国在殖民地都对中国产品采取了限制措施,更是雪上加霜。
  好在中国的轻工业一向较弱,以国内市场为主,所以,受到严重冲击的,主要是食品加工业、军需和重工业等行业。这些行业的规模较大,又在欧战中挣了不少钱,还能够坚持。只是产品价格一落千丈。以钢材为例,已经降低到一年前的三层左右,利润从300%一下降低到不足10%。所有这些钢铁公司,都开始降低成本节约开支了。
  当然,这也是件好事。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又可以展开了。这需要政府加大投资,也能够有效地拉动内需。如山西的坑口电厂,一期上马5台2.5万KW的国产发电机,供应北方的用电,同时有个大型电解铝厂(董氏),也在山西上马。河南的陇海铁路和平汉路的施工,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当地发现的石油矿,也招收了很多工人,向东北地区移民垦荒,也产生了不小的市场需求……此外,政府还拍卖了几个大型的矿山,也同时开始了建设。
  这种种措施,有效的拉动了内需,中国经济在去年的停顿后,继续开始了增长。
  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美国、日本和德国等部分欧洲国家。今年起,对德国的旧机器进口,成为中国机器进口中,最大的一部分。德国的旧机器实在是太便宜了,往往就比废旧钢铁贵一点儿,即使没有税收优惠,其价格也不是国产设备,更别说美国机器,能够比较的。预计今年德国机器的进口,会占进口机器的主流。
  在进口贸易中,美国是最大的赢家。中国进口的轻工产品,64%来自美国,只有27%来自日本。
  正文 第64章[3]
  各位内阁成员,把近来杂七杂八的事情,交流讨论一番,才进入今日的主题——俄罗斯问题。
  外交次长唐绍仪负责俄罗斯问题中外交的部分。为此,他已经把有关俄罗斯的资料,系统的整理一遍,并几次与我交流。其他阁员也都知道,俄罗斯是中国近期最关注的重点之一。
  所以,唐绍仪并没有太多的废话,简单通报了俄罗斯临时政府总理一行来访的消息,然后,直接询问交涉的目标和底限。
  我考虑一下,说:“我们通过谈判能够获得什么?能否让俄临割让泰舍特以东的全部领土?”
  唐绍仪在脑袋里过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不由自主地惊问:“泰舍特……是位于西伯利亚中部的泰舍特吗?”
  我点了点头。
  “这个……”
  唐绍仪无意识地笑了笑,考虑如何措辞,来回答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他开始介绍中国的外交形势来拖延时间。
  “现在,中国的外交形势不是很好。
  中美关系,由于贸易额的迅速增长,政府间的交流,以及中国在美国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而持续升温,正处于蜜月期。美国国会已经开始讨论《排华法案》,从各方面的反映来看,废除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
  ……
  中日关系稳中有升。
  ……
  中英关系表面缓和下来,却没有实质改变。
  ……”
  说到娴熟的领域,唐绍仪很快平静下来。我听着唐绍仪的介绍,却走神了,他说的我都清楚。
  目前,中日关系稳中有升。
  公开条约,基本都执行了。租界收回了,满铁赎买了,日军撤走了,关税落实了……
  欧战结束没有多久,洋鬼子的商品,又杀了回来。不过,现在的情况可不一样了。中国的关税,直接从5%,一鼓作气提高到平均50%的地步。除了美国、日本的关税减半,销量不减,其它国家的商品,可就很难与中国的同类产品竞争了。毕竟质量差不多的时候,价格就很重要了。
  英国人没有忘记中国的无礼,联合法国人,在其国内,及殖民地针对中国产品,采取了许多阴险的手段,配合其国内工商业的复苏,迅速把绝大部分中国商品挤出了市场。中国也不甘示弱,推出了不少报复措施——当然,由于历史因素,中国的措施,目标指向比较明确。
  这也是美日商品,迅速占领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轻工业基础较差,不仅落后于美国,相对日本而言,也要差一些儿。在轻工产品这一块,日美商品的关税为20~30%,整个市场中,中国商品在抵挡市场占优势;在中档市场与日、美商品相比之下,竞争力普通;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与日美,主要是美国产品,在高档市场相竞争。
  后来,中国与英、法关系稍有缓和。但失去的市场,就不是那么容易夺回了。英国依靠传统优势,占据份额较大,也不足5%,更不要说法国了。同样,中国商品的出口,也遭遇重创。
  中日的秘密条约,执行就差很多了。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从东北撤军、军队限制问题。
  “无论中国方面,能否从沙俄手中收回东北。日本在日俄战中,对中国有利之处,中方还是铭记在心的。尽管日方在保管满铁时,已经从中获取了丰厚利益,完全弥补了日方的付出外,还有高昂的利润。但是,中方仍然对此表示感激。为了中日间的传统友谊,中方愿意以两亿元——这个价格是双方财会人员反复核算出来的,赎买回满铁。同时,中方同意日方将不超过这一数额的资金,不包括由此产生的收益,以参股的形势,从事某些行业。”——蒋百里如是说,很符合中国人的心理,却不是日本人愿意接受的。
  日本人更多的是,高喊着“十万鲜血和二十亿国砮”——完全不顾及本钱收回的事实。中日国民间,认识上的巨大差距,导致了许多问题。在日军撤离东北前,国防军是长期保持高度警戒的。然,仍有相当严重的冲突发生。国防军方面奉有严令,先是保持克制,但出手凶狠。整体来讲,国防军没占什么便宜,却也没有吃亏。金桥事件中,一次打死打伤一百多日军,损失全找回来了。
  “金桥事件”,就是在金洲陆桥地区发生的一次冲突。在冲突中,一个排的国防军战士遇到袭击后,直接呼叫了空军,六架战斗机,36挺轻机枪,28800发子弹,几乎把在场日军全部撕成碎片。
  金桥事件,险些酿成两军的大规模交火。好在损失的都是“一百五十文一小队”的普通日本士兵。而双方高级军官比较稳重,并能够切实掌握部队——感谢日本陆军还为独自行动,再过十年,早开战了。在中日的紧急磋商、通力合作之下,很快就杳无声息了。参与鼓动日军小队越界,挑起冲突的所有军官,只有背景深厚的某几人回国后,被强制退役,其余几人均被秘密处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