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作者:佚名    更新:2021-11-25 10:32
  箭镞的样子怎样?医生,你若不能给我一个满意的解释,我决不让你给我疗伤。’鬘童子,那人还没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他已经毒发死掉了。”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未搞清楚你所提出的那些问题之前,便把时光浪费殆尽,再没有时间修习梵行了。”
  “修习梵行,建立解脱,不在于肯定或否定你所提出的问题。”
  “不论世间流行的臆度是怎样?肯定的或是否定的?都不能倚靠它消除人间的苦痛。”
  “消除痛苦,建立解脱,才是梵行的目的。”
  “我为什么不去解释你这些问题呢?因为它们与解脱无关。”
  “鬘童子,我要解释的又是什么呢?”
  “我要解释的是怎样才能止息苦的生起?”
  “我要解释的是怎样才能建立解脱?”
  “从梵行可以建立解脱,从解脱可以得到无限的智慧和力量,到那时,一切的智慧尽在心中,又何愁解释不了你所提出的区区几个问题呢?”
  鬘童子听毕世尊这番话,便为刚才的失态感到羞惭,继因郁结已通而满心欢喜,向世尊谢过后,便欢天喜地地离去,继续他的梵行努力了。
  善男子,很多众生都喜欢在一些心性发展尚未能应付的问题上浪费时间,在可切实修行、增加身心解脱的地方却不下功夫,以致苦闷郁结,不但不得解脱,反增添愁苦。
  善男子,一切不能导致解脱的辩论都是戏论,不值得学佛的人费神讨论。
  (四)学佛对行者能起的改变
  学佛的人会有什么改变呢?
  善男子,学佛的人于理解佛理之后,若能身体力行,便能即时领会学佛带来的灵净化,让身心得到从未曾有的清凉解脱感受。
  了解佛法的人,可以随顺佛法的原理,创造环境,开拓自己的生命,化苦恼为快乐,化束缚为解脱。
  但是,不懂佛法的人,却时常生活于颠倒之中,随波逐流,对自己的前途际遇不能自主,难得恒久的安乐。
  善男子,学佛是得一切乐、离一切苦的唯一方法。佛法有无量法门,能普合上中下根性的众生。众生不论贤愚、种族,皆能从佛法中悟道、证道、有所受益。多耕耘便多收获,努力绝不白费。
  世间一切的苦恼、恐惧、贫困、疾病与所求不得,若依佛法修行,必会尽去无剩;世间一切的快乐、安宁、富贵、健康与心愿成就,悉能从佛法修行而尽得。
  善男子,学佛修行的人、随顺佛法生活的人,正踏上身心舒畅与解脱的道路,在世间上,是一位快乐无忧的人,也是一位传播幸福与解脱的人。
  学佛的人,在世间的物质生活和出世间的精神生活上,每一天都更丰盛、更满足。
  他的灵性日高,智慧日广,力量也日大。他比常人有更大的自由,更能控制与创造自己的环境,使事情更能遂自己的心愿。
  善男子,他的能力没有限制地逐步增长,他的成就没有限量;唯一的极限,只是他信心与志向的极限。
  随顺佛法生活的行者,在物质的享乐里,必愈来愈丰盛,但他能悟出物质的束缚不实,绝不耽于物质的欲乐,只以所得的资财利物济人,增长自他的慧命解脱,不断地袪除对妄心假我的执著,令自己更接近真心佛性,得更大的自在。
  正因如此,他才堪修更高的佛法,堪得大的智慧、力量与解脱。
  第二章 分别真理与错谬的四法印
  (一) 四法印
  善男子,有四准则可用以判断任何见解是否何于佛理? 可否导致清净解脱?这准则是佛法对宇宙、生命和解脱的基本见解。 一切佛法,终不与此四准则相悖,否则便不名佛法。这四准则就是四法印。
  是那四法印呢?
  四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和涅槃寂静。
  学佛的人要以此四法印检验一切论说。 若契合此四法印的,便应印可,择其善者修行;若不契合此四法印的,便应驳斥摒弃,视作导致桎梏、妨碍解脱的邪见。
  (二) 诸行无常
  什么是诸行无常呢?
  善男子,在相对的世间里,一切不同类别的行为与现象,无论关乎有情或无情生命的、心理的或物理的,或者是两者兼具的,都是毫无例外地恒久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永无一刻能有绝对的静止。
  所有的物质从极小的微尘以至极大的星体, 都是在永无休止的运动、变化与生灭之中,以此显现一切能或不能为众生觉察到的物理现象。
  所有有情众生的心智活动, 从极简单以至极复杂的,也同是念念生灭,前念死,后念生,方生便死,方死又生,以此显现一切能或不能为众升生觉察到的心理现象。
  善男子,宇宙一切物理与心理的行为现象都是迁流不居,不得永久。这就是诸行无常。
  (三) 诸法无我
  什么是诸法无我呢?
  善男子,不论是造成世间物理现象的色法或是造成精神现象的心法本身,都没有一个常住不变、能作永恒主宰的“我”。
  一切物质的色法,都是恒久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与生灭之中; 灭了的就不再存在,方生的又迅即毁坏。 色法如是生灭不息不定,又怎样能够在它里面找到一个永恒不变、能作主宰的“我”呢?
  一切属于精神的心法, 无论是喜、怒、哀、乐、忧、悲、苦、恼或任何其他心理状态,都是刹那生、刹那灭的;灭的就不再存在,方生起的又迅速即湮灭。 心法如是生灭不息不定,又那里能够在其中找到一个不变、能作主宰的“我”呢。
  善男子,在物质和精神里,决不能找到一个永恒不变、能作主宰的‘我’,这就是诸法无我。
  (四) 诸受是苦
  什么是诸受是苦呢?
  善男子,众生在相对的世界里, 不断因无常的现象、无我不实的各种心法和色法,起各种痛苦的、快乐的或非苦非乐的感受。
  痛苦的感受,自然不能称作乐; 快乐的感受,却要赖外缘而生,又不得永久,失去了便怅然不悦,徒令惘然追忆。 因此一切快乐背后,皆隐藏著痛苦,并非真正澈底的快乐。至于非苦非乐的感受,当然不能称为乐了。
  善男子,看破世间一切感受的真面目, 在最高的要求底下,众生在世间的一切感受,都称不上是真正的快乐,却只不过是不同程度的痛苦而已。
  在这定义下, 苦便包括了众生自认是苦的感受、一切澈底的不快乐感受和所有非苦非乐的感受了。
  善男子,在这定义下,一切世间的感受皆是苦受。这就是诸受是苦。
  (五) 涅槃寂静
  什么是涅槃寂静呢?
  善男子,众生若依佛法修行,锻炼心智,便能进入一个解脱的状态。 在这境界里,他可以见到唯一常见不变的法,感受唯一实在能作主宰的“我”,尝到真正澈底的快乐。
  在这解脱的境界里,世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的原理已被超越了。 这境界是常、是我、是乐,与世间有别,名为出世间。
  这出世间就是涅槃。
  善男子,涅槃、出世间的境界并不离开世间而独有,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地方,却是你我差别的超越、 你我的合一、从无常中看到常、从无我中看到我、从生灭的虚幻苦恼中看到永恒真实的快乐。
  众生于色身尚存、世间生命尚未终结的时候, 就已经能够经历和安住于此涅槃之中。尚有色身而住于涅槃的就是有余涅槃,弃色身而住于涅槃的就是无余涅槃。
  善男子,世间的无常、无我和痛苦能全部寂灭于涅槃境界之中。这就是涅槃寂静了。
  (按:在四法印中,若除去诸受是苦,则为三法印。)
  (六) 四法印与一实相印
  善男子,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涅槃寂静这四相就是非有非空、不堕二边的实相。因此,言一实相印即是略说四法印,而四法印即是广说的一实相印。
  ※ 打字者识:此篇作者的说法为真常唯心思想。
  第三章 法界的缘起
  (一)真如-心物的本体
  构成宇宙万有的心与物究竟从何处来呢?
  善男子,心物的来源是真如。它是一切的源头、一切的本体、一切智慧力量的泉源。
  不要试图用世间的语言去描述真如,因为真如并不能以世间有限桎梏的经验诠释得清楚。
  以世间法解说世间法中所无的事物,是注定要失败的,只会把终极、没有桎梏的真如沦为世间相对的知见,使它尽失原来的无缚、超越与绝对性。
  真如不能解说,就好像不能向深海的游鱼解说翱翔之乐,或向天上的飞鸟解说潜泳之趣。
  以世间语强解真如,只能说它具有亘古不变的本质。
  它的本质虽然亘古不变,却是一切心物之种;一切心物的显现皆由它的动态而来。
  心物的显现,是它活动的结果。
  真如存在于一切已生的、活动的心物里,也存在于一切未生的、寂灭的法里。
  因此,一切已生、未生的法皆是真如之体;而真如之体也构成整个法界。
  真如是一切,一切也是真如。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真如能起心物及心物的变异,但本质却从未改变。因此,它是既不一也不异。
  真如能起心物的生灭,但本质却从没有生灭。因此,它是既不生也不灭。
  善男子,真如处于变异之中,保留了不变的本质;而不变的本质却能成变异心物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