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作者:华博 更新:2021-11-24 21:24
负责修陵的大臣金简(工部尚书)、曹文埴(户部侍郎)等人本应建议按原制修缮,可是,因为这两个属下知道乾隆皇帝修整永陵的真实目的,因此就上奏说:鉴于十三陵修缮范围较大,而其时楠木已经“采伐殆尽”,若“仍照旧式修整,则长陵、永陵两处购求大木更难办理,因此请皇帝准奏将永陵来个拆大改小的方案。拟将永陵享殿等处拆卸,其永陵宫门、享殿,再将拆下两庑各座木料配搭,按照各陵规制建造享殿五间、宫门三间。”他们认为,“如此转移筹办,不独长陵规模可仍其旧,轮奂维新,即永陵殿宇亦得与诸陵一律缮治整齐,观瞻并皆宏敞”。这个建议在今天看来是不符合文物建筑“修旧如旧”的原则的,就是当时,这两个大臣也不是不明白这个方案着实不妥。可是要知道,乾隆皇帝修葺的真实目的就在于永陵那让他眼红的金丝楠木,因此这个投乾隆皇帝所好的奏请很快就被准奏了。永陵的恩门、恩殿因此全部被缩小规制建造。
就这样,乾隆既盗走了金丝楠木,又落了个修缮明陵的美名。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乾隆盗木的丑闻还是被张扬出去。皇帝毕竟是皇帝,自有应付万变的招数。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责,给天下人一个说法,乾隆自下诏书把自己“发配”到江南,算是对群臣子民的一个交待。
传说毕竟是传说,不少学者就这个问题为乾隆皇帝平过反。其实只要稍有历史知识,我们就知道这个传闻并不可信。乾隆皇帝的裕陵修建于乾隆8年,也就是1743年,历时9年,也就是于1752年竣工。但是乾隆修葺十三陵是在乾隆33年,也就是1787年,那时候裕陵已经修建完35年了,又怎么可能把永陵的金丝楠木用于自己的裕陵呢?
可是所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之所以有这样的传说,就证明乾隆皇帝对于自己的身后是极其重视的。据说乾隆皇帝为能给自己死后的后花园选一个风水宝地,使其更加牢固、美观、气派的确是煞费苦心。老北京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说乾隆皇帝当初在为自己的陵墓选址的时候,看中了的一块地方,乾隆皇帝觉得海淀这个地方风景秀美,就想在这个地段造大园子。可是选来选去就定在了万寿山,美中不足的是选的地方竟然有一座前朝的坟墓,听说还是什么娘娘的坟,臣下就劝乾隆说:人家说这万寿山下的这个古墓,是明朝某个王妃的墓,动不得。一是由于祖宗入关后的遗训,说是前朝墓地的一草一木都应保护,不能妄加破坏。因为咱们旗人入关时,是从李自成手里得的天下,跟前朝没那么大的仇恨。二是听说这个妃子生前可不是什么善主,她的墓动不得!乾隆爷听了,说,怕什么,给我挖喽!我就不信她能有什么能耐。底下人哪敢不从,谁知一挖挖出了乱子。乾隆爷亲到现场一看墓的大石门已被挖开,可是门里面刻着八个大字:你不动我,我不动你!乾隆皇帝是一个十分迷信的人,这下可吓坏了。赶忙命人把土都盖回去,并在万寿山上盖一大庙镇住这厉害的鬼魂,这就是现在人们看到的佛香阁了。
------------
荒烟落照身后事:万娘坟的劫难(1)
------------
作案时间:1944年
作案地点:万娘坟,今位于北京昌平卫星城西北7公里,苏山东麓
受害人:万贵妃
作案人:程彦斌及其部众
作案手段:经过三个昼夜的刨、挖、凿、炸,终于将墓顶打透
作案后果:万贵妃的随葬品被抢劫一空
盗墓性质:民盗
可信程度:有史可考
历史上的万贵妃
万氏,小名贞儿,四岁时被选入宫中,作为孙太后的宫女。万氏服侍的这个孙太后,幼有美色,可惜无子,于是偷偷把一个宫人的婴儿据为己有。这个婴儿便是日后的明英宗。孙氏于是由贵妃册为后。至于那个宫人,相信结果很可能是给谋害了。跟着这样一个阴毒的主子,聪明伶俐的万氏为了生存,难免日后不会依样画葫芦,甚至成为主子的帮凶,当一日坐大,自然更见青出于蓝。
后来孙太后派她去服侍太子朱见深,她便趁这个机会使得年少的太子爱上自己。朱见深18岁即位时,万氏已是35岁的半老徐娘,由于生来姣艳,且驻颜有术,因此一直受到朱见深的宠爱。对此万氏并不满足,她一直希望自己能为皇帝生下皇长子。像宣宗时的孙贵妃一样,如果儿子能被立为皇太子,母以子贵,就有可能成为皇后。因此万氏整天缠着宪宗,尽量不让他到别的嫔妃那儿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成化二年正月,万氏为宪宗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宪宗欣喜若狂,于是万氏晋封为贵妃。贵妃距离皇后只有一步之遥。只要自己的儿子被立为皇太子,自己就有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后了。可惜,万氏的这个孩子出生不久便夭折了。更糟糕的是,万氏从此丧失了再生育的能力。万氏把满腔的怨恨撒向其他的嫔妃,但那时的她,仍然抱着一线希望,希望自己以后再生个一子半女的,好来圆她的皇后梦,因此她不许其它嫔妃比她早生下儿子。
从此以后,后宫中那些被宪宗临幸过并且因此而怀孕的嫔妃们都遭了殃,她们所怀的孩子都会被万氏强行打掉。后宫听到“怀孕”这个词,人人色变。而朝廷的大臣们看到皇帝即位多年,仍然没有子嗣,以为是皇帝专宠万氏的缘故,纷纷上书劝告皇帝要广施恩泽,博爱后宫,不能专宠一人。宪宗也听取了大臣的意见,但是仍不见有子嗣出生。
一次,宪宗在宫里游玩,见宫女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后,纪氏怀孕了。宠冠后宫的万氏听闻这个消息后,命令一宫女为纪氏堕胎。然而,并非人人都是万氏般的冷血之人。宫女见纪氏生性柔弱,心生恻隐,便谎报说纪氏是“病痞”,并未怀孕。万贵妃仍不放心,下令将纪氏贬居冷宫。
纪氏就是这样在万贵妃的阴影下,在冷宫中偷偷生下了朱佑樘。万贵妃得知后又派门监张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张敏却冒着性命危险,帮助纪氏将婴儿秘密藏起来,每日用米粉哺养。曾被万贵妃排挤废掉的吴皇后也帮助哺养婴儿。就这样朱佑樘一直被偷偷地养到六岁。
一天,张敏为宪宗梳头时,宪宗叹息说:“我眼看就要老了,还没有儿子。”张敏连忙伏地说:“万岁已经有儿子了。”宪宗大吃一惊,忙追问究竟,张敏才说出了真情。宪宗皇帝听了大喜,立即命令去接皇子。当宪宗皇帝第一次见到自已那因为长期幽禁,胎发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儿子,不禁泪流满面。当天召集众臣,说出真相。次日,颁诏天下,立朱佑樘为皇太子,并封纪氏为淑妃。但随之纪氏却在宫中暴亡,门监张敏也吞金自杀。显然,纪妃与张敏之死皆与万贵妃有直接关系。宪宗的母亲周太后担心万贵妃会对太子下毒手,就亲自将孙子抱养在自己的仁寿官内,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宫中。
即使这样,万氏仍不死心。有一次,万氏请太子去吃饭,周太后叮嘱道:“你去之后,千万不要吃东西。”因此太子赴宴时果然不沾任何食品,只称自己已经饱了。当宫人捧上汤羹时,年幼的太子说:“我怀疑此中有毒。”万氏听了这句话后十分气恼。嚷道:“这孩才几岁就如此,他日必加害于我!”此后,她一改对宪宗后宫生活的控制,妃嫔们怀孕也能顺利出生,皇子渐渐多起来。万贵妃想以此要挟皇帝另立储君,废掉皇太子的地位。宪宗对万贵妃一向言听计从,便有了更换太子之意,但是朝中众臣极力反对。而此时泰山一带突然出现地震,占卜者指地震的原因是上天警示如改立太子,必将引起动乱,宪宗心中恐惧,于是下令不准再议废太子之事。
成化二十三年,已经五十八岁的万贵妃一次因小事怒打宫女,哪知因身体肥胖,一口气没喘上来,晕了过去,从此再也没有醒过来。宪宗为此茶饭不思,辍朝七日。从此郁郁寡欢,经常长吁短叹:“万侍长去了,我还能呆多久呢?”没过几个月,宪宗在忧愁中随万贵妃逝去,终年四十岁。
明宪宗为何独宠万贵妃
明宪宗朱见深,原名朱见浚,英宗土木堡之变后,两岁的朱见浚就被孙太后立为太子。谁知命运与他开了个玩笑,他的叔叔景泰帝即位后,随着政局的逐渐稳定,就开始考虑如何废掉他,用自己的儿子取而代之。
经过一番精心地谋划,朱见浚被废为沂王。但是上天好像只垂青于他,此后不久先是立为太子的朱见济早夭,然后是著名的“夺门之变”,这样不仅他的父亲夺回了皇位,他的太子之位也失而复得,他父亲改元天顺,也将他改名朱见深。但由于幼年卷在皇位之争的漩涡中,朱见深精神压力非常大,留下了口吃的毛病。
可能与小时候的遭遇有关,宪宗生性懦弱,什么事都很依赖万氏。或许过早地经历政治上的险恶,给宪宗心上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宪宗始终有一种不安全感。因此他觉得有锦衣卫、东厂这两个特务机构还不足够,又增设了西厂,来刺探情报。
传说,万氏在宪宗身边,经常是戎装打扮,宪宗十分喜欢。众人推测,宪宗之所以喜欢戎装打扮的万氏,是因为这样的万氏会给宪宗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宪宗因为有点口吃,不喜欢见生人。但是皇帝要上“经筵”,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懦弱的他当然不敢违反。
就这样,乾隆既盗走了金丝楠木,又落了个修缮明陵的美名。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乾隆盗木的丑闻还是被张扬出去。皇帝毕竟是皇帝,自有应付万变的招数。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责,给天下人一个说法,乾隆自下诏书把自己“发配”到江南,算是对群臣子民的一个交待。
传说毕竟是传说,不少学者就这个问题为乾隆皇帝平过反。其实只要稍有历史知识,我们就知道这个传闻并不可信。乾隆皇帝的裕陵修建于乾隆8年,也就是1743年,历时9年,也就是于1752年竣工。但是乾隆修葺十三陵是在乾隆33年,也就是1787年,那时候裕陵已经修建完35年了,又怎么可能把永陵的金丝楠木用于自己的裕陵呢?
可是所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之所以有这样的传说,就证明乾隆皇帝对于自己的身后是极其重视的。据说乾隆皇帝为能给自己死后的后花园选一个风水宝地,使其更加牢固、美观、气派的确是煞费苦心。老北京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说乾隆皇帝当初在为自己的陵墓选址的时候,看中了的一块地方,乾隆皇帝觉得海淀这个地方风景秀美,就想在这个地段造大园子。可是选来选去就定在了万寿山,美中不足的是选的地方竟然有一座前朝的坟墓,听说还是什么娘娘的坟,臣下就劝乾隆说:人家说这万寿山下的这个古墓,是明朝某个王妃的墓,动不得。一是由于祖宗入关后的遗训,说是前朝墓地的一草一木都应保护,不能妄加破坏。因为咱们旗人入关时,是从李自成手里得的天下,跟前朝没那么大的仇恨。二是听说这个妃子生前可不是什么善主,她的墓动不得!乾隆爷听了,说,怕什么,给我挖喽!我就不信她能有什么能耐。底下人哪敢不从,谁知一挖挖出了乱子。乾隆爷亲到现场一看墓的大石门已被挖开,可是门里面刻着八个大字:你不动我,我不动你!乾隆皇帝是一个十分迷信的人,这下可吓坏了。赶忙命人把土都盖回去,并在万寿山上盖一大庙镇住这厉害的鬼魂,这就是现在人们看到的佛香阁了。
------------
荒烟落照身后事:万娘坟的劫难(1)
------------
作案时间:1944年
作案地点:万娘坟,今位于北京昌平卫星城西北7公里,苏山东麓
受害人:万贵妃
作案人:程彦斌及其部众
作案手段:经过三个昼夜的刨、挖、凿、炸,终于将墓顶打透
作案后果:万贵妃的随葬品被抢劫一空
盗墓性质:民盗
可信程度:有史可考
历史上的万贵妃
万氏,小名贞儿,四岁时被选入宫中,作为孙太后的宫女。万氏服侍的这个孙太后,幼有美色,可惜无子,于是偷偷把一个宫人的婴儿据为己有。这个婴儿便是日后的明英宗。孙氏于是由贵妃册为后。至于那个宫人,相信结果很可能是给谋害了。跟着这样一个阴毒的主子,聪明伶俐的万氏为了生存,难免日后不会依样画葫芦,甚至成为主子的帮凶,当一日坐大,自然更见青出于蓝。
后来孙太后派她去服侍太子朱见深,她便趁这个机会使得年少的太子爱上自己。朱见深18岁即位时,万氏已是35岁的半老徐娘,由于生来姣艳,且驻颜有术,因此一直受到朱见深的宠爱。对此万氏并不满足,她一直希望自己能为皇帝生下皇长子。像宣宗时的孙贵妃一样,如果儿子能被立为皇太子,母以子贵,就有可能成为皇后。因此万氏整天缠着宪宗,尽量不让他到别的嫔妃那儿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成化二年正月,万氏为宪宗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宪宗欣喜若狂,于是万氏晋封为贵妃。贵妃距离皇后只有一步之遥。只要自己的儿子被立为皇太子,自己就有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后了。可惜,万氏的这个孩子出生不久便夭折了。更糟糕的是,万氏从此丧失了再生育的能力。万氏把满腔的怨恨撒向其他的嫔妃,但那时的她,仍然抱着一线希望,希望自己以后再生个一子半女的,好来圆她的皇后梦,因此她不许其它嫔妃比她早生下儿子。
从此以后,后宫中那些被宪宗临幸过并且因此而怀孕的嫔妃们都遭了殃,她们所怀的孩子都会被万氏强行打掉。后宫听到“怀孕”这个词,人人色变。而朝廷的大臣们看到皇帝即位多年,仍然没有子嗣,以为是皇帝专宠万氏的缘故,纷纷上书劝告皇帝要广施恩泽,博爱后宫,不能专宠一人。宪宗也听取了大臣的意见,但是仍不见有子嗣出生。
一次,宪宗在宫里游玩,见宫女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后,纪氏怀孕了。宠冠后宫的万氏听闻这个消息后,命令一宫女为纪氏堕胎。然而,并非人人都是万氏般的冷血之人。宫女见纪氏生性柔弱,心生恻隐,便谎报说纪氏是“病痞”,并未怀孕。万贵妃仍不放心,下令将纪氏贬居冷宫。
纪氏就是这样在万贵妃的阴影下,在冷宫中偷偷生下了朱佑樘。万贵妃得知后又派门监张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张敏却冒着性命危险,帮助纪氏将婴儿秘密藏起来,每日用米粉哺养。曾被万贵妃排挤废掉的吴皇后也帮助哺养婴儿。就这样朱佑樘一直被偷偷地养到六岁。
一天,张敏为宪宗梳头时,宪宗叹息说:“我眼看就要老了,还没有儿子。”张敏连忙伏地说:“万岁已经有儿子了。”宪宗大吃一惊,忙追问究竟,张敏才说出了真情。宪宗皇帝听了大喜,立即命令去接皇子。当宪宗皇帝第一次见到自已那因为长期幽禁,胎发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儿子,不禁泪流满面。当天召集众臣,说出真相。次日,颁诏天下,立朱佑樘为皇太子,并封纪氏为淑妃。但随之纪氏却在宫中暴亡,门监张敏也吞金自杀。显然,纪妃与张敏之死皆与万贵妃有直接关系。宪宗的母亲周太后担心万贵妃会对太子下毒手,就亲自将孙子抱养在自己的仁寿官内,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宫中。
即使这样,万氏仍不死心。有一次,万氏请太子去吃饭,周太后叮嘱道:“你去之后,千万不要吃东西。”因此太子赴宴时果然不沾任何食品,只称自己已经饱了。当宫人捧上汤羹时,年幼的太子说:“我怀疑此中有毒。”万氏听了这句话后十分气恼。嚷道:“这孩才几岁就如此,他日必加害于我!”此后,她一改对宪宗后宫生活的控制,妃嫔们怀孕也能顺利出生,皇子渐渐多起来。万贵妃想以此要挟皇帝另立储君,废掉皇太子的地位。宪宗对万贵妃一向言听计从,便有了更换太子之意,但是朝中众臣极力反对。而此时泰山一带突然出现地震,占卜者指地震的原因是上天警示如改立太子,必将引起动乱,宪宗心中恐惧,于是下令不准再议废太子之事。
成化二十三年,已经五十八岁的万贵妃一次因小事怒打宫女,哪知因身体肥胖,一口气没喘上来,晕了过去,从此再也没有醒过来。宪宗为此茶饭不思,辍朝七日。从此郁郁寡欢,经常长吁短叹:“万侍长去了,我还能呆多久呢?”没过几个月,宪宗在忧愁中随万贵妃逝去,终年四十岁。
明宪宗为何独宠万贵妃
明宪宗朱见深,原名朱见浚,英宗土木堡之变后,两岁的朱见浚就被孙太后立为太子。谁知命运与他开了个玩笑,他的叔叔景泰帝即位后,随着政局的逐渐稳定,就开始考虑如何废掉他,用自己的儿子取而代之。
经过一番精心地谋划,朱见浚被废为沂王。但是上天好像只垂青于他,此后不久先是立为太子的朱见济早夭,然后是著名的“夺门之变”,这样不仅他的父亲夺回了皇位,他的太子之位也失而复得,他父亲改元天顺,也将他改名朱见深。但由于幼年卷在皇位之争的漩涡中,朱见深精神压力非常大,留下了口吃的毛病。
可能与小时候的遭遇有关,宪宗生性懦弱,什么事都很依赖万氏。或许过早地经历政治上的险恶,给宪宗心上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宪宗始终有一种不安全感。因此他觉得有锦衣卫、东厂这两个特务机构还不足够,又增设了西厂,来刺探情报。
传说,万氏在宪宗身边,经常是戎装打扮,宪宗十分喜欢。众人推测,宪宗之所以喜欢戎装打扮的万氏,是因为这样的万氏会给宪宗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宪宗因为有点口吃,不喜欢见生人。但是皇帝要上“经筵”,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懦弱的他当然不敢违反。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