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作者:华博 更新:2021-11-24 21:24
(刘)表死后八十余年,至晋太康中,表冢见发。表及妻身形如生,芬香闻数里。太平盛世尚且如此,乱世时期就更加惨不忍。据《搜神记》卷十五记载:
汉末,关中大乱,有发前汉宫人冢者,宫人犹活。既出,平复如旧。魏郭后爱念之,录置宫内,常在左右。
魏时,太原发冢破棺,棺中有一生妇人。将出与语,生人也。送之京师。问其本事,不知也。
由于民间的盗墓规模不是很大,在社会上引起的轰动也要比官盗小得多和隐秘得多,所以一般的情况下,很难查出确切的作案人。但是,当时的历史仍然有一些记载和传说。
其中就有记述晋时刺史温放之盗掘属地王士燮墓,并得到了报应的事。《异苑》一书记载:“苍梧王燮,汉末死于交趾,遂葬南境。而墓常蒙雾,灵异不恒,屡经变乱,不复发掘,晋兴中,太原温放之为刺史,躬骑往之。还,即坠马而卒。”
南朝时宋国的下邳太守王玄象也干起了这种勾当。据《南史·王玄谟》载:“玄谟从弟玄象,位下邳太守,好发冢,地无完椁。人间垣内有小冢,坟上殆平。每朝日初升,见一女子立冢上,近视则亡。或以告,玄象便命发之。有一棺尚全,有金蚕铜人以百数。剖棺一女子,年可二十,姿质若生,卧而言日:‘我东满王家女,应生,资财相奉,幸勿见害。’女臂有玉钏,破冢者斩臂取之,于是女复死。玄谟时为徐州刺史,以事上闻,玄象坐负郡。”小小的下邳已被这位太守挖得地无完椁,竟然丧心病狂地连一个小冢也不放过。又只因女臂上有玉钏,便命斩臂以取,其人行为的确是令人发指!
三国时大书法家钟繇也曾当过“盗墓贼”。
两汉时期,蔡邕的书法达到了最高水平。他能画、工书,八分尤为精工。176年,他以八分体写《尚书》、《周易》、《公羊春秋传》、《论语》等五部经书,使刻工刻成石碑46块,立在太学讲堂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熹平石经。熹平五经成为两汉时期书法的典范。
对于蔡邕的成就,钟繇十分仰慕。一次,他到朋友韦诞家作客,发现其家藏有蔡邕的遗墨,欣喜若狂,不惜千金要买,但韦诞视其为心之最爱,无论如何不肯相让。钟繇求之不得,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后来,他得知韦诞死后将遗墨带进了坟墓,不禁起了贪念。他重金收买盗墓贼于黑夜偷偷挖掘了韦诞墓,将蔡邕遗墨盗出,自此据为己有。如此有身份地位之人都能为了满足一已之私去盗他人的墓,由此可见,当时的民间盗墓活动有多么的普遍。
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民间盗墓,所盗墓主身份最显贵的恐怕就是宋武帝初宁陵了。初宁陵是宋武帝刘裕的陵墓,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麒麟门外的麒麟铺。
初宁陵是原有规模较大的陵园,内有寝殿和陵庙建筑。据《宋书》记载:“自元嘉以来,每正月舆驾必谒初宁陵”,但是现在陵园建筑多毁于兵火,仅存陵前神道两旁的天禄和麒麟石雕。天禄居东,已经残缺不全,目嗔口张,昂首宽胸,五爪抓地,双角已失,有须子和双翼,翼呈鳞羽和长翎状,卷曲如勾云纹,极富装饰意味。麒麟居西,四足已失。体态与天禄对称,仅头略向后仰,独角尖已残断,双翼的形状与天禄相似。两售石雕造型凝重、古朴,与汉代石雕风格脉息相通。
初宁陵多次被盗掘,陵冢已经被夷为平地。地宫布局,史无记载,尚待发掘。
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的民间盗墓风习
司马迁在《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中有两处说到“掘冢”,司马迁在论述中这样写道:
“故壮士从军,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灾难者,为重赏使也。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理,劫人作奸,掘冢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纂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骛者,其实皆为财用耳。”可见,司马迁也认为,盗墓的大部分动机都是出于对财富的追求。他在列举所谓工商货殖之家走上成功道路的诸种致富方式时,又指出“掘冢,奸事也,而田叔以起”一例,说田叔这样的巨富竟然是因盗墓而发家的,从而说明了当时民间盗墓情形的严重。
------------[手机电子书网 Http://Www.qisuu.Com]
难填欲壑盗墓补(2)
------------
《太平广记》卷三八九引《搜神记》:王伯阳家在京口,宅东有一家,传云是鲁肃墓。(王)伯阳妇,郗鉴见女也,丧,王平墓以葬。后数日,(王)伯阳昼生厅上,见一贵人乘肩舆,侍人数百,人马络绎。遥来谓曰:“身是鲁子敬,君何故毁吾家?”因目左右牵下床,以刀击之数百而去。绝而复苏,被击处皆发疽溃。数日而死。
一说,(王)伯阳亡,其子营墓,得二漆棺,移至南冈。夜梦(鲁)肃怒云:“当杀汝父。”寻复梦见(王)伯阳云:“鲁肃与吾争墓,吾日夜不得安。”后于灵座褥上见数升血,疑鲁肃之故也。
这两则故事略有不同,一个是说王伯阳的妻子占用了鲁肃的墓穴,一个是说王伯阳自己占用了鲁肃的墓穴。但王家的活人都因此遭到了鲁肃的报复。在第一则故事中,王伯阳被鲁肃的鬼魂击打了数百下,结果发疽溃烂而死;在第二则故事中,王伯阳的儿子梦见鲁肃之魂恶狠狠地说要杀了他的父亲。又梦见他的父亲之魂说在阴间被鲁肃闹的不得安生。醒来后就看见他父亲的灵座褥上有鲜血。
同样出于《太平广记》:“范阳粉水口有一墓,石虎石柱,号文将军冢。晋安帝隆安中,闾丘南阳将葬妇于墓侧,是夕从者数十人,皆梦云:‘何故危人以自安?’觉说之,人皆梦同。虽心恶之,耻为梦回。及葬,但鸣鼓角为势。闻墓上亦有鼓角及铠甲声,转近,及至墓,死于墓门者三人。既葬之后,闾丘为杨全期所诛族。人皆为以文将军之祟。”
这里是说晋安帝隆安年间,闾丘南阳要把他的妻子葬在“文将军”的墓旁。晚上他的随从都梦见这个文将军向他们发出了警告。但闾丘南阳没有在意,还是把妻子葬在那里。下葬的时候,只要音乐一响,就能听到鼓号和铠甲的声音。送棺入墓室的时候,又有三个人死在了墓门旁。不久,闾丘南阳被杨全期灭了九族,人们都说这都是那个“文将军”作祟的结果。
荒诞离奇的盗墓传说
因为当时盗墓的盛行,而有些盗墓活动又由于其特殊、曲折甚至离奇的经历,被人们通过文字的形式记载了下来,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盗墓传说。
《西京杂记》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哀王冢,以铁灌其上,穿凿三日乃开。有黄气如雾,触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初至一户,无扁钥。石床方四尺,床上有石几,左右各三石人立侍,皆武冠带剑。复入一户,石扉有管钥,叩开,见棺椁,黑光照人。刀斫不入,烧据截之,乃漆杂兕革为棺,厚数寸,累积十余重,力不能开,乃止。复入一户,亦石扉,开钥,得石床方七尺。石屏风、铜帐钧一具,或在床上,或在地下,似是帐糜朽而钢钩堕落床上。石枕一枚,甚高,似是衣服。床左右石妇人各二十,悉皆立传,或有执巾栉镜镊之象,或有执盘奉食之形。无余异物,但有铁镜数百枚。
这段说的是战国魏哀王墓被盗的情况。从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座墓的规模很大,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墓室。但非常奇怪的是当陵墓被打开时竟然有一股呛人的黄色气体散发出来,让人不寒而栗。无独有偶,在《栾城史志》中同样有一则因盗墓而获祸的故事:
栾书冢,棺椁明器,朽烂无余。有一白狐,见人惊走,左右连击之,不能得,伤其左脚。其夕,王梦一丈夫,须眉尽白,来谓王曰:“何故伤吾左脚?”乃以枝叩王左脚。王觉,脚肿痛生疮,至死不差。
另一则就有些可怕:晋义熙九年,盗发故骡骑将军卞壶墓,剖棺掠之,壶面尸如生,两手悉拳,爪生达背。
据记载,卞壶被杀于晋成帝咸和三年,也就是公元328年。坟墓被盗是在晋安帝义熙九年,即公元413年,其间相隔85年。“面尸如生”还是很好理解的。但“爪生达背”,就很离奇,甚至有点可怕了:就是说尸体在入葬之后,指甲居然还能不断生长,都长到后背了。
《太平寰宇记》记载:虔州雩都县有柴侯墓,西晋末年,有盗墓贼发墓,忽然有大风雨,棺木及墓上松柏悉飞渡水。
虔州大庾县青花岗有汉太傅陈蕃子孙墓,曾有盗墓者发冢见大蛇缠墓,顿时天色昏暗,风雨大作,盗墓者只得罢手而去。
《录异记》记载:钟传初入洪州,命修一城;军吏四处掘墓取砖。完工后,钟传梦见一个人身材颀长,身着古服,对他说:将军怎可暴我居处,令我不安?赶快替我修好!钟传醒来后,便向军吏及宾客询问,但都弄不清这是谁。后来还是一位老人告诉他说,城东南角有孔子弟子澹台灭明的墓,相传甚灵,可能是军士掘墓取砖,有所触犯。钟传立即派人去查看,果然如此。便命军士重新将墓修好,并在上面建造一座亭子,以表明这是古迹。后又梦见此人来向他致谢。
这些荒诞离奇的传说,虽然大多出自古人的杜撰或附会,但其劝诫的目的也很明显,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盗墓的盛行以及人们对盗墓行为的心态。
汉末,关中大乱,有发前汉宫人冢者,宫人犹活。既出,平复如旧。魏郭后爱念之,录置宫内,常在左右。
魏时,太原发冢破棺,棺中有一生妇人。将出与语,生人也。送之京师。问其本事,不知也。
由于民间的盗墓规模不是很大,在社会上引起的轰动也要比官盗小得多和隐秘得多,所以一般的情况下,很难查出确切的作案人。但是,当时的历史仍然有一些记载和传说。
其中就有记述晋时刺史温放之盗掘属地王士燮墓,并得到了报应的事。《异苑》一书记载:“苍梧王燮,汉末死于交趾,遂葬南境。而墓常蒙雾,灵异不恒,屡经变乱,不复发掘,晋兴中,太原温放之为刺史,躬骑往之。还,即坠马而卒。”
南朝时宋国的下邳太守王玄象也干起了这种勾当。据《南史·王玄谟》载:“玄谟从弟玄象,位下邳太守,好发冢,地无完椁。人间垣内有小冢,坟上殆平。每朝日初升,见一女子立冢上,近视则亡。或以告,玄象便命发之。有一棺尚全,有金蚕铜人以百数。剖棺一女子,年可二十,姿质若生,卧而言日:‘我东满王家女,应生,资财相奉,幸勿见害。’女臂有玉钏,破冢者斩臂取之,于是女复死。玄谟时为徐州刺史,以事上闻,玄象坐负郡。”小小的下邳已被这位太守挖得地无完椁,竟然丧心病狂地连一个小冢也不放过。又只因女臂上有玉钏,便命斩臂以取,其人行为的确是令人发指!
三国时大书法家钟繇也曾当过“盗墓贼”。
两汉时期,蔡邕的书法达到了最高水平。他能画、工书,八分尤为精工。176年,他以八分体写《尚书》、《周易》、《公羊春秋传》、《论语》等五部经书,使刻工刻成石碑46块,立在太学讲堂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熹平石经。熹平五经成为两汉时期书法的典范。
对于蔡邕的成就,钟繇十分仰慕。一次,他到朋友韦诞家作客,发现其家藏有蔡邕的遗墨,欣喜若狂,不惜千金要买,但韦诞视其为心之最爱,无论如何不肯相让。钟繇求之不得,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后来,他得知韦诞死后将遗墨带进了坟墓,不禁起了贪念。他重金收买盗墓贼于黑夜偷偷挖掘了韦诞墓,将蔡邕遗墨盗出,自此据为己有。如此有身份地位之人都能为了满足一已之私去盗他人的墓,由此可见,当时的民间盗墓活动有多么的普遍。
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民间盗墓,所盗墓主身份最显贵的恐怕就是宋武帝初宁陵了。初宁陵是宋武帝刘裕的陵墓,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麒麟门外的麒麟铺。
初宁陵是原有规模较大的陵园,内有寝殿和陵庙建筑。据《宋书》记载:“自元嘉以来,每正月舆驾必谒初宁陵”,但是现在陵园建筑多毁于兵火,仅存陵前神道两旁的天禄和麒麟石雕。天禄居东,已经残缺不全,目嗔口张,昂首宽胸,五爪抓地,双角已失,有须子和双翼,翼呈鳞羽和长翎状,卷曲如勾云纹,极富装饰意味。麒麟居西,四足已失。体态与天禄对称,仅头略向后仰,独角尖已残断,双翼的形状与天禄相似。两售石雕造型凝重、古朴,与汉代石雕风格脉息相通。
初宁陵多次被盗掘,陵冢已经被夷为平地。地宫布局,史无记载,尚待发掘。
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的民间盗墓风习
司马迁在《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中有两处说到“掘冢”,司马迁在论述中这样写道:
“故壮士从军,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灾难者,为重赏使也。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理,劫人作奸,掘冢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纂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骛者,其实皆为财用耳。”可见,司马迁也认为,盗墓的大部分动机都是出于对财富的追求。他在列举所谓工商货殖之家走上成功道路的诸种致富方式时,又指出“掘冢,奸事也,而田叔以起”一例,说田叔这样的巨富竟然是因盗墓而发家的,从而说明了当时民间盗墓情形的严重。
------------[手机电子书网 Http://Www.qisuu.Com]
难填欲壑盗墓补(2)
------------
《太平广记》卷三八九引《搜神记》:王伯阳家在京口,宅东有一家,传云是鲁肃墓。(王)伯阳妇,郗鉴见女也,丧,王平墓以葬。后数日,(王)伯阳昼生厅上,见一贵人乘肩舆,侍人数百,人马络绎。遥来谓曰:“身是鲁子敬,君何故毁吾家?”因目左右牵下床,以刀击之数百而去。绝而复苏,被击处皆发疽溃。数日而死。
一说,(王)伯阳亡,其子营墓,得二漆棺,移至南冈。夜梦(鲁)肃怒云:“当杀汝父。”寻复梦见(王)伯阳云:“鲁肃与吾争墓,吾日夜不得安。”后于灵座褥上见数升血,疑鲁肃之故也。
这两则故事略有不同,一个是说王伯阳的妻子占用了鲁肃的墓穴,一个是说王伯阳自己占用了鲁肃的墓穴。但王家的活人都因此遭到了鲁肃的报复。在第一则故事中,王伯阳被鲁肃的鬼魂击打了数百下,结果发疽溃烂而死;在第二则故事中,王伯阳的儿子梦见鲁肃之魂恶狠狠地说要杀了他的父亲。又梦见他的父亲之魂说在阴间被鲁肃闹的不得安生。醒来后就看见他父亲的灵座褥上有鲜血。
同样出于《太平广记》:“范阳粉水口有一墓,石虎石柱,号文将军冢。晋安帝隆安中,闾丘南阳将葬妇于墓侧,是夕从者数十人,皆梦云:‘何故危人以自安?’觉说之,人皆梦同。虽心恶之,耻为梦回。及葬,但鸣鼓角为势。闻墓上亦有鼓角及铠甲声,转近,及至墓,死于墓门者三人。既葬之后,闾丘为杨全期所诛族。人皆为以文将军之祟。”
这里是说晋安帝隆安年间,闾丘南阳要把他的妻子葬在“文将军”的墓旁。晚上他的随从都梦见这个文将军向他们发出了警告。但闾丘南阳没有在意,还是把妻子葬在那里。下葬的时候,只要音乐一响,就能听到鼓号和铠甲的声音。送棺入墓室的时候,又有三个人死在了墓门旁。不久,闾丘南阳被杨全期灭了九族,人们都说这都是那个“文将军”作祟的结果。
荒诞离奇的盗墓传说
因为当时盗墓的盛行,而有些盗墓活动又由于其特殊、曲折甚至离奇的经历,被人们通过文字的形式记载了下来,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盗墓传说。
《西京杂记》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哀王冢,以铁灌其上,穿凿三日乃开。有黄气如雾,触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初至一户,无扁钥。石床方四尺,床上有石几,左右各三石人立侍,皆武冠带剑。复入一户,石扉有管钥,叩开,见棺椁,黑光照人。刀斫不入,烧据截之,乃漆杂兕革为棺,厚数寸,累积十余重,力不能开,乃止。复入一户,亦石扉,开钥,得石床方七尺。石屏风、铜帐钧一具,或在床上,或在地下,似是帐糜朽而钢钩堕落床上。石枕一枚,甚高,似是衣服。床左右石妇人各二十,悉皆立传,或有执巾栉镜镊之象,或有执盘奉食之形。无余异物,但有铁镜数百枚。
这段说的是战国魏哀王墓被盗的情况。从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座墓的规模很大,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墓室。但非常奇怪的是当陵墓被打开时竟然有一股呛人的黄色气体散发出来,让人不寒而栗。无独有偶,在《栾城史志》中同样有一则因盗墓而获祸的故事:
栾书冢,棺椁明器,朽烂无余。有一白狐,见人惊走,左右连击之,不能得,伤其左脚。其夕,王梦一丈夫,须眉尽白,来谓王曰:“何故伤吾左脚?”乃以枝叩王左脚。王觉,脚肿痛生疮,至死不差。
另一则就有些可怕:晋义熙九年,盗发故骡骑将军卞壶墓,剖棺掠之,壶面尸如生,两手悉拳,爪生达背。
据记载,卞壶被杀于晋成帝咸和三年,也就是公元328年。坟墓被盗是在晋安帝义熙九年,即公元413年,其间相隔85年。“面尸如生”还是很好理解的。但“爪生达背”,就很离奇,甚至有点可怕了:就是说尸体在入葬之后,指甲居然还能不断生长,都长到后背了。
《太平寰宇记》记载:虔州雩都县有柴侯墓,西晋末年,有盗墓贼发墓,忽然有大风雨,棺木及墓上松柏悉飞渡水。
虔州大庾县青花岗有汉太傅陈蕃子孙墓,曾有盗墓者发冢见大蛇缠墓,顿时天色昏暗,风雨大作,盗墓者只得罢手而去。
《录异记》记载:钟传初入洪州,命修一城;军吏四处掘墓取砖。完工后,钟传梦见一个人身材颀长,身着古服,对他说:将军怎可暴我居处,令我不安?赶快替我修好!钟传醒来后,便向军吏及宾客询问,但都弄不清这是谁。后来还是一位老人告诉他说,城东南角有孔子弟子澹台灭明的墓,相传甚灵,可能是军士掘墓取砖,有所触犯。钟传立即派人去查看,果然如此。便命军士重新将墓修好,并在上面建造一座亭子,以表明这是古迹。后又梦见此人来向他致谢。
这些荒诞离奇的传说,虽然大多出自古人的杜撰或附会,但其劝诫的目的也很明显,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盗墓的盛行以及人们对盗墓行为的心态。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