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作者:华博 更新:2021-11-24 21:24
祸由乎厚葬封树。”郭太后也说:“自丧乱以来,坟墓无不发掘,皆由厚葬也。”
在力主和实践“薄葬”的同时,他还采取了“疑冢”的措施。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邺城所有的城门全部打开,72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城门抬出。从此,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谜随之悬设。这72座疑冢,哪座是真的呢?千百年来,盗墓者不计其数,但谁也没发掘出真正的曹操墓。
面对“曹墓不知何处去”的感叹,人们对曹操的奸诈多疑有了更深的认识。但是从另一角度看,曹操一生节俭,带头“薄葬”,是有积极意义的。在那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时代,身居高位的他,用隐秘的办法处理后事,也是迫不得已。这样做,既保护了自己,也使盗墓者无从下手,这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一千多年过去了,曹操的真正陵寝仍未现踪迹,也许永远是个谜中之谜。
墓中珍宝招来群贼如潮
曹操以后的近两千年间,汉梁王墓附近到底发生了多少事?又有多少盗墓贼进入过汉梁王墓?这些我们已无法考证。但是就是在频繁被盗的情况下,梁孝王墓里剩余的财物仍然可以让现在的盗墓分子铤而走险。
1995年春,在芒砀山发生了一起盗墓大案,一伙盗墓贼炸开了夫子山上的汉梁王墓,盗走价值连城的玉璧等宝物数百件。案件发生后,国内外文物贩子云集永城,准备重金购买这些宝物。
接群众举报后,时任永城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的王学习为了尽快破案,化装成一个从广东来的文物贩子,打入盗墓贼内部。他先从一个小文物贩子入手,经过一层层的介绍,找到了芒山镇前窑村的一个盗墓贼冯化连。王学习与冯化连商定,以58万元的价格购买冯化连从夫子山一个汉代梁王墓室里盗出来的玉璧、玉衣片、玉环等文物300多件。
盗墓贼给王学习蒙上眼,把他领到一个农户家中。看了文物后,王学习又被蒙上眼睛带了出来。最后双方商定:1995年9月7日上午,在永城市薛湖镇一个窑场内交货付款。9月7日那天,王学习带着两名扮成保镖的刑警,开着一辆广东牌照的三菱吉普车,提着58万元现金去赴约。王学习把现金放到窑场让盗墓贼们检验,自己带着一个刑警到两公里以外的一个村庄去验货。当时,另外有14名警察扮成走亲戚的人,在薛湖镇陈寨村内接应。在验货现场,几个歹徒身捆炸药包,手里紧握开关,那架势很清楚:如果交易不成,就同归于尽。
王学习把歹徒们引到院子中间时,看到有人身上带着枪。临出门时,王学习突然拔出手枪,顶住带枪那人的头部,缴了他的枪。然后他鸣枪示警,院外的民警迅速冲进房内,当场抓住5人。
此次行动中,警方追回夫子山3号墓出土的汉代文物309件。这个抓盗墓贼的故事后来被拍摄成6集电视连续剧《追踪309》。这个盗墓大案被侦破后,盗墓贼们并没有停止冒险,此后的一段时间内,芒砀山汉梁王墓葬群依然经常被盗。
汉梁孝王陵墓出土文物
汉代梁王生前奢侈腐化压榨人民群众,死后又都梦想继续过天堂般的生活,故不惜重金装饰自身归宿之地宫。两地墓室的陪葬品都极为丰富。
1971年12月保安山北侧汉墓发现一套金缕玉衣,玉片精美,金丝的串结超过河南满城汉墓。
1986年夏僖山汉墓出土了一套完整的金缕玉衣被列国宝。
1989年,前窑汉墓发现比较粗糙的玉衣片可能为银缕或铜缕玉衣。
在夫子山一、二号汉墓附近群众还拾到很多玉衣片。
------------
军队的“副业”:曹操盗掘汉梁孝王墓(3)
------------
另外,在梁孝王王后墓仅车马坑一次就出土珍贵文物鎏金铜车马器等近2000件。柿园汉墓除被专家认定的国宝:巨幅彩绘壁画外,尚有陶器、225万枚铜钱、车马器和兵器等万余件文物出土。
夫子山一号墓还未来得及发掘仅开山打石就已经出土20余件陶俑、50余件车马器和金狮头、金羊头等价值连城珍贵的文物。
除上述珍品外,现在尚未来得及发掘而已有线索的夫子山二号汉墓,欠角山一、二号汉墓和黄土山等处汉墓又有多少珍贵文物实在难估计。虽然汉代梁国十三陵多被盗,但是仅从残存数万件珍贵出土文物看,所有汉代文物芒砀山都应有尽有了。为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实物资料。
现代考古:柔情难度黄泉道
1991年4月,河南商丘的村民在永城芒砀山崩山采石,炮声过后,尘烟散尽,一片金黄呈现在人们面前。已经有了经验的村民,很自然地想到了古墓。他们不敢怠慢,立马报告了文物部门。
在现场发现的一枚“梁后园”铜印,引起了文物部门的重视。考古人员由此初步判断:此墓应是梁孝王王后李氏之墓。
李王后墓同梁孝王一样,也是“斩山为廊,穿石为藏”的大型岩洞墓,规模庞大,结构复杂。该墓是一个由两条墓道、3条甬道、前庭、前室、后室、隧道、排水系统和34个侧室等部分构成的庞大地下建筑群。李王后墓东西全长210.5米,最宽处72.6米,墓内最高处4.4米,总面积1600多平方米,总容积6500余立方米。因为墓内容积巨大,李王后墓曾被称为“天下石室第一陵”。
这个墓从东到西贯穿了整整一座山,所以当地老百姓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李王后墓的巨大:“从山东到山西。”
其实李后的墓有如此规模也并不令人奇怪,要知道从公元前144年梁孝王去世,到公元前132年李王后去世,李王后墓至少建造了21年。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为修建李王后墓所动用的人力之多,花费的财力之大,实在难以想象。
李王后墓有东西两个墓道。东墓道位于山峰的东坡,是在岩石上露天开凿的,总长37.7米。东墓道的西端连接前庭,前庭北壁有两个侧室。侧室门口发现刻有“东车”、“西车”字样。东墓道西端有门和甬道相连。甬道南北两侧各凿有两个侧室,是放置陪葬品的地方。
李王后墓的前室西部有一斜坡甬道与回廊和后室即主室相连通。后室是李王后墓的主体建筑部分,周围有回廊环绕。后室西半部凿有一长方形凹槽,后室北壁凿有棺床室、侧室和过道。过道西壁有两个小侧室,南侧室为浴室,北侧室为厕所。厕所内有便池及扶手等,当为我国坐便器的最原始形态。在南回廊的东段南侧有一仿楼阁式侧室,被称为储冰室,据说这是我国最早的“冰箱”。
据史书记载,汉代丧俗,夫妻“同茔不同穴”。为了在死后能够继续相亲相爱,梁孝王嘱咐后人在他与李王后的墓穴之间挖一条黄泉道。这条黄泉道到现在也可以清楚的看到,是一条从李王后墓中的南回廊中部往南开凿的隧道,可惜这条黄泉道只修了50多米,远远不到200米(李王后的陵穴距梁孝王的主墓穴约有200米)。一对恩爱夫妻因此含恨九泉,千古难以相见。
------------
难填欲壑盗墓补(1)
------------
: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的民间盗墓
作案时间:三国到南北朝期间
作案地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受害人:三国到南北朝期间的王公贵族
作案人:民间盗墓者
作案手段:五花八门
作案后果:三国到南北朝期间的王公贵族墓大多遭到破坏。
盗墓性质:民盗
可信程度:《三国志》等史料有载
引子
汉代灭亡之后,经历了三国鼎立,西晋曾一度统一了政权,可惜好景不长,发生了十六国大乱。从此国家动荡不安,朝代更替频繁。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秩序也非常混乱,很多人为了生存,迫不得已参加到了盗墓群体当中来。使当时民间盗墓之风日盛。
众所周知,三国到魏晋正是盗墓之风盛行之时。当时的厚葬之风使盗墓成为获取厚利的一条捷径。赤眉军掘西汉帝后坟墓,董卓掘东汉帝后及公卿大臣坟墓,都获得了不可计量的金银财宝。
据《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载:“太和四年(230)……及孟武母卒,欲厚葬,起祠堂,太后(文帝郭皇后)止之曰:‘自丧乱以来,坟墓无不发掘,皆由厚葬也。’”至西晋末年的五胡之乱,更是大规模的发掘冢墓。靳准作乱,发掘刘元海、刘聪墓。刘曜葬父及妻,“二陵皆下锢三泉,上崇百尺,积石为山,增土为阜,发掘古冢以千百数。”“勒及季龙并贪无礼,既王有十州之地,金帛珠玉及外国珍奇异货不可胜纪,而犹以为不足,曩代帝王及先贤陵墓靡不发掘,而取其宝货焉。”慕容丸都,“掘高句丽王钊父利墓,载其尸并其母妻珍宝,掠男女五万余口,焚其宫室,毁丸都而归。”慕容“夜梦石季龙啮其臂,而恶之,命发其墓,剖棺出尸……鞭之,弃于漳水。”可以看到,当时的盗墓情况有多么的严重。
群盗所盗诸墓
除了有组织的大规模发掘,民间的小规模盗掘也比比皆是,西晋太康年间是一段短暂的承平期,但就是在这样的太平年代,盗墓情况也是曾出不穷。
初,太康二年(281),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冢,得竹书十余车。
在力主和实践“薄葬”的同时,他还采取了“疑冢”的措施。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邺城所有的城门全部打开,72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城门抬出。从此,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谜随之悬设。这72座疑冢,哪座是真的呢?千百年来,盗墓者不计其数,但谁也没发掘出真正的曹操墓。
面对“曹墓不知何处去”的感叹,人们对曹操的奸诈多疑有了更深的认识。但是从另一角度看,曹操一生节俭,带头“薄葬”,是有积极意义的。在那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时代,身居高位的他,用隐秘的办法处理后事,也是迫不得已。这样做,既保护了自己,也使盗墓者无从下手,这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一千多年过去了,曹操的真正陵寝仍未现踪迹,也许永远是个谜中之谜。
墓中珍宝招来群贼如潮
曹操以后的近两千年间,汉梁王墓附近到底发生了多少事?又有多少盗墓贼进入过汉梁王墓?这些我们已无法考证。但是就是在频繁被盗的情况下,梁孝王墓里剩余的财物仍然可以让现在的盗墓分子铤而走险。
1995年春,在芒砀山发生了一起盗墓大案,一伙盗墓贼炸开了夫子山上的汉梁王墓,盗走价值连城的玉璧等宝物数百件。案件发生后,国内外文物贩子云集永城,准备重金购买这些宝物。
接群众举报后,时任永城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的王学习为了尽快破案,化装成一个从广东来的文物贩子,打入盗墓贼内部。他先从一个小文物贩子入手,经过一层层的介绍,找到了芒山镇前窑村的一个盗墓贼冯化连。王学习与冯化连商定,以58万元的价格购买冯化连从夫子山一个汉代梁王墓室里盗出来的玉璧、玉衣片、玉环等文物300多件。
盗墓贼给王学习蒙上眼,把他领到一个农户家中。看了文物后,王学习又被蒙上眼睛带了出来。最后双方商定:1995年9月7日上午,在永城市薛湖镇一个窑场内交货付款。9月7日那天,王学习带着两名扮成保镖的刑警,开着一辆广东牌照的三菱吉普车,提着58万元现金去赴约。王学习把现金放到窑场让盗墓贼们检验,自己带着一个刑警到两公里以外的一个村庄去验货。当时,另外有14名警察扮成走亲戚的人,在薛湖镇陈寨村内接应。在验货现场,几个歹徒身捆炸药包,手里紧握开关,那架势很清楚:如果交易不成,就同归于尽。
王学习把歹徒们引到院子中间时,看到有人身上带着枪。临出门时,王学习突然拔出手枪,顶住带枪那人的头部,缴了他的枪。然后他鸣枪示警,院外的民警迅速冲进房内,当场抓住5人。
此次行动中,警方追回夫子山3号墓出土的汉代文物309件。这个抓盗墓贼的故事后来被拍摄成6集电视连续剧《追踪309》。这个盗墓大案被侦破后,盗墓贼们并没有停止冒险,此后的一段时间内,芒砀山汉梁王墓葬群依然经常被盗。
汉梁孝王陵墓出土文物
汉代梁王生前奢侈腐化压榨人民群众,死后又都梦想继续过天堂般的生活,故不惜重金装饰自身归宿之地宫。两地墓室的陪葬品都极为丰富。
1971年12月保安山北侧汉墓发现一套金缕玉衣,玉片精美,金丝的串结超过河南满城汉墓。
1986年夏僖山汉墓出土了一套完整的金缕玉衣被列国宝。
1989年,前窑汉墓发现比较粗糙的玉衣片可能为银缕或铜缕玉衣。
在夫子山一、二号汉墓附近群众还拾到很多玉衣片。
------------
军队的“副业”:曹操盗掘汉梁孝王墓(3)
------------
另外,在梁孝王王后墓仅车马坑一次就出土珍贵文物鎏金铜车马器等近2000件。柿园汉墓除被专家认定的国宝:巨幅彩绘壁画外,尚有陶器、225万枚铜钱、车马器和兵器等万余件文物出土。
夫子山一号墓还未来得及发掘仅开山打石就已经出土20余件陶俑、50余件车马器和金狮头、金羊头等价值连城珍贵的文物。
除上述珍品外,现在尚未来得及发掘而已有线索的夫子山二号汉墓,欠角山一、二号汉墓和黄土山等处汉墓又有多少珍贵文物实在难估计。虽然汉代梁国十三陵多被盗,但是仅从残存数万件珍贵出土文物看,所有汉代文物芒砀山都应有尽有了。为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实物资料。
现代考古:柔情难度黄泉道
1991年4月,河南商丘的村民在永城芒砀山崩山采石,炮声过后,尘烟散尽,一片金黄呈现在人们面前。已经有了经验的村民,很自然地想到了古墓。他们不敢怠慢,立马报告了文物部门。
在现场发现的一枚“梁后园”铜印,引起了文物部门的重视。考古人员由此初步判断:此墓应是梁孝王王后李氏之墓。
李王后墓同梁孝王一样,也是“斩山为廊,穿石为藏”的大型岩洞墓,规模庞大,结构复杂。该墓是一个由两条墓道、3条甬道、前庭、前室、后室、隧道、排水系统和34个侧室等部分构成的庞大地下建筑群。李王后墓东西全长210.5米,最宽处72.6米,墓内最高处4.4米,总面积1600多平方米,总容积6500余立方米。因为墓内容积巨大,李王后墓曾被称为“天下石室第一陵”。
这个墓从东到西贯穿了整整一座山,所以当地老百姓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李王后墓的巨大:“从山东到山西。”
其实李后的墓有如此规模也并不令人奇怪,要知道从公元前144年梁孝王去世,到公元前132年李王后去世,李王后墓至少建造了21年。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为修建李王后墓所动用的人力之多,花费的财力之大,实在难以想象。
李王后墓有东西两个墓道。东墓道位于山峰的东坡,是在岩石上露天开凿的,总长37.7米。东墓道的西端连接前庭,前庭北壁有两个侧室。侧室门口发现刻有“东车”、“西车”字样。东墓道西端有门和甬道相连。甬道南北两侧各凿有两个侧室,是放置陪葬品的地方。
李王后墓的前室西部有一斜坡甬道与回廊和后室即主室相连通。后室是李王后墓的主体建筑部分,周围有回廊环绕。后室西半部凿有一长方形凹槽,后室北壁凿有棺床室、侧室和过道。过道西壁有两个小侧室,南侧室为浴室,北侧室为厕所。厕所内有便池及扶手等,当为我国坐便器的最原始形态。在南回廊的东段南侧有一仿楼阁式侧室,被称为储冰室,据说这是我国最早的“冰箱”。
据史书记载,汉代丧俗,夫妻“同茔不同穴”。为了在死后能够继续相亲相爱,梁孝王嘱咐后人在他与李王后的墓穴之间挖一条黄泉道。这条黄泉道到现在也可以清楚的看到,是一条从李王后墓中的南回廊中部往南开凿的隧道,可惜这条黄泉道只修了50多米,远远不到200米(李王后的陵穴距梁孝王的主墓穴约有200米)。一对恩爱夫妻因此含恨九泉,千古难以相见。
------------
难填欲壑盗墓补(1)
------------
: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的民间盗墓
作案时间:三国到南北朝期间
作案地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受害人:三国到南北朝期间的王公贵族
作案人:民间盗墓者
作案手段:五花八门
作案后果:三国到南北朝期间的王公贵族墓大多遭到破坏。
盗墓性质:民盗
可信程度:《三国志》等史料有载
引子
汉代灭亡之后,经历了三国鼎立,西晋曾一度统一了政权,可惜好景不长,发生了十六国大乱。从此国家动荡不安,朝代更替频繁。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秩序也非常混乱,很多人为了生存,迫不得已参加到了盗墓群体当中来。使当时民间盗墓之风日盛。
众所周知,三国到魏晋正是盗墓之风盛行之时。当时的厚葬之风使盗墓成为获取厚利的一条捷径。赤眉军掘西汉帝后坟墓,董卓掘东汉帝后及公卿大臣坟墓,都获得了不可计量的金银财宝。
据《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载:“太和四年(230)……及孟武母卒,欲厚葬,起祠堂,太后(文帝郭皇后)止之曰:‘自丧乱以来,坟墓无不发掘,皆由厚葬也。’”至西晋末年的五胡之乱,更是大规模的发掘冢墓。靳准作乱,发掘刘元海、刘聪墓。刘曜葬父及妻,“二陵皆下锢三泉,上崇百尺,积石为山,增土为阜,发掘古冢以千百数。”“勒及季龙并贪无礼,既王有十州之地,金帛珠玉及外国珍奇异货不可胜纪,而犹以为不足,曩代帝王及先贤陵墓靡不发掘,而取其宝货焉。”慕容丸都,“掘高句丽王钊父利墓,载其尸并其母妻珍宝,掠男女五万余口,焚其宫室,毁丸都而归。”慕容“夜梦石季龙啮其臂,而恶之,命发其墓,剖棺出尸……鞭之,弃于漳水。”可以看到,当时的盗墓情况有多么的严重。
群盗所盗诸墓
除了有组织的大规模发掘,民间的小规模盗掘也比比皆是,西晋太康年间是一段短暂的承平期,但就是在这样的太平年代,盗墓情况也是曾出不穷。
初,太康二年(281),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冢,得竹书十余车。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