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作者:金庸    更新:2021-11-24 03:10
  只是我姊姊脾气大些,一个不对,说话便
  不给人留脸面,但你只须顺着她些儿,也就是了。”说着转身
  而去。
  张君宝但觉天地茫茫,竟无安身之处,在师父的火葬堆
  前呆立了半日,这才举步。走出十余丈,忽又回身,挑起师
  父所留的那对大铁桶,摇摇晃晃的缓步而行。荒山野岭之间,
  一个瘦骨棱棱的少年黯然西去,凄凄惶惶,说不尽的孤单寂
  寞。
  行了半月,已到湖北境内,离襄阳已不很远。少林寺僧
  却始终没追上他。原来无色禅师暗中眷顾,故意将僧众引向
  东方,以致反其道而行,和他越离越远。
  这日午后,来到一座大山之前,但见郁郁苍苍,林木茂
  密,山势甚是雄伟。一问过路的乡人,得知此山名叫武当山。
  他在山脚下倚石休息,忽见一男一女两个乡民从身旁山
  道上经过,两人并肩而行,神态甚是亲密,显是一对少年夫
  妻。那妇人唠唠叨叨,不住的责备丈夫。那男子却低下了头,
  只不作声。
  但听那妇人说道:“你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立门户,
  却去依傍姐姐和姐夫,没来由的自己讨这场羞辱。咱们又不
  是少了手脚,自己干活儿自己吃饭,青菜萝卜,粗茶淡饭,何
  等逍遥自在?偏是你全身没根硬骨头,当真枉为生于世间了。”
  那男子“嗯、嗯”数声。那妇人又道:“常言道得好:除死无
  大事。难道非依靠别人不可?”那男子给妻子这一顿数说,不
  敢回一句嘴,一张脸胀得猪肝也似的成了紫酱之色。
  那妇人这番话,句句都打进了张君宝心里:“你一个男子
  汉大丈夫,不能自立门户……没来由的自己讨这场羞辱……
  常言道得好,除死无大事,难道非依靠别人不可?”他望着这
  对乡下夫妻的背影,呆呆出神,心中翻来覆去,尽是想着那
  农妇这几句当头棒喝般的言语。只见那汉子挺了挺腰板,不
  知说了几句甚么话,夫妻俩大声笑了起来,似乎那男子已决
  意自立,因此夫妻俩同感欢悦。
  张君宝又想:“郭姑娘说道,她姊姊脾气不好,说话不留
  情面,要我顺着她些儿。我好好一个男子汉,又何必向人低
  声下气,委曲求全?这对乡下夫妇尚能发奋图强,我张君宝
  何必寄人篱下,瞧人眼色?”
  言念及此,心意已决,当下挑了铁桶,便上武当山去,找
  了一个岩穴,渴饮山泉,饥餐野果,孜孜不歇的修习觉远所
  授的九阳真经。
  数年之后,便即悟到:“达摩祖师是天竺人,就算会写我
  中华文字,也必文理粗疏。这部九阳真经文字佳妙,外国人
  决计写不出,定是后世中土人士所作。多半便是少林寺中的
  僧侣,假托达摩祖师之名,写在天竺文字的楞伽经夹缝之中。”
  这番道理,却非拘泥不化,尽信经书中文字的觉远所能领悟。
  只不过并无任何佐证,张君宝其时年岁尚轻,也不敢断定自
  己的推测必对。
  他得觉远传授甚久,于这部九阳真经已记了十之五六,十
  余年间竟然内力大进,其后多读道藏,于道家练气之术更深
  有心得。某一日在山间闲游,仰望浮云,俯视流水,张君宝
  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里豁然贯通,领会了
  武功中以柔克刚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长笑。
  这一番大笑,竟笑出了一位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宗
  师。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冲虚圆通之道和九阳真经中所载
  的内功相发明,创出了辉映后世、照耀千古的武当一派武功。
  后来北游宝鸣,见到三峰挺秀,卓立云海,于武学又有
  所悟,乃自号三丰,那便是中国武学史上不世出的奇人张三
  丰。
  三 宝刀百炼生玄光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少年子弟江湖老,红颜少女的鬓
  边终于也见到了白发。
  这一年是元顺帝至元二年,宋朝之亡至此已五十余年。
  其时正当暮春三月,江南海隅,一个三十来岁的蓝衫壮
  士,脚穿草鞋,迈开大步,正自沿着大道赶路,眼见天色向
  晚,一路上虽然桃红柳绿,春色正浓,他却也无心赏玩,心
  中默默计算:“今日三月廿四,到四月初九还有一十四天,须
  得道上丝毫没有耽搁,方能及时赶到武当山,祝贺恩师他老
  人家九十岁大寿。”
  这壮士姓俞名岱岩,乃武当派祖师张三丰的第三名弟子。
  这年年初奉师命前赴福建诛杀一个戕害良民、无恶不作的剧
  盗。那剧盗听到风声,立时潜藏隐匿,俞岱岩费了两个多月
  时光,才找到他的秘密巢穴,上门挑战,使出师传玄虚刀法,
  在第十一招上将他杀了。本来预计十日可完的事,却耗了两
  个多月,屈指算来,距师父九十大寿的日子已经颇为逼促,因
  此上急急自福建赶回,这日已到浙东钱塘江之南。
  他迈着大步急行一阵,路径渐窄,靠右近海一面,常见
  一片片光滑如镜的平地,往往七八丈见方,便是水磨的桌面
  也无此平整滑溜。俞岱岩走遍大江南北,见闻实不在少,但
  从未见过如此奇异的情状,一问土人,不由得哑然失笑,原
  来那便是盐田。当地盐民引海水灌入盐田,晒干以后,刮下
  含盐泥土,化成卤水,再逐步晒成盐粒。俞岱岩心道:“我吃
  了三十年盐,却不知一盐之成,如此辛苦。”
  正行之间,忽见西首小路上一行二十余人挑了担子,急
  步而来。俞岱岩一瞥之间,便留上了神,但见这二十余人一
  色的青布短衫裤,头戴斗笠,担子中装的显然都是海盐。他
  知当政者暴虐,收取盐税极重,因之虽是滨海之区,寻常百
  姓也吃不起官盐,只有向私盐贩子购买私盐。这批人行动剽
  悍,身形壮实,看来似是一帮盐枭,奇的是每人肩头挑的扁
  担非竹非木,黑黝黝的全无弹性,便似一条条铁扁担。各人
  虽都挑着二百来斤的重物,但行路甚是迅速。俞岱岩心想:
  “这帮盐枭个个都有武功。听说江南海沙派贩卖私盐,声势极
  大,派中不乏武学名家,但二十余个好手聚在一起挑盐贩卖,
  决无是理。”若在平时,便要去探视究竟,这时念着师父的九
  十岁大寿,不能因多管闲事而再有耽误,当下放开脚步赶路。
  傍晚时分来到余姚县的庵东镇。由此过钱塘江,便到临
  安,再折向西北行,经江西、湖南省才到湖北武当。晚间无
  船渡江,只得在庵东镇上找家小客店宿了。
  用过晚饭,洗了脚刚要上床,忽听得店堂中一阵喧哗,一
  群人过来投宿。听那些人说的是浙东乡音,但中气充沛,显
  然是会家子,探头向门外一瞧,便是途中所遇那群盐枭。俞
  岱岩也不在意,盘膝坐在床上,练了三遍行功,便即着枕入
  睡。
  睡到中夜,忽听得邻房中喀喀轻响,俞岱岩登时便醒了。
  只听得一人低声道:“大家悄悄走罢,莫惊动了邻房那客人,
  多生事端。”余人轻轻推开房门,走到了院子中。俞岱岩从窗
  缝中向外张望,只见那群盐枭挑着担子出门,想起那人那句
  话:“莫惊动了邻房那个客人,多生事端。”暗想:“这群私枭
  鬼鬼祟祟,显是要去干甚么歹事,既教我撞见了,可不能不
  管。若能阻止他们伤天害理,救得一两个好人,便是误了恩
  师的千秋寿诞,他老人家也必喜欢。”将藏着兵刃暗器的布囊
  往背上一缚,穿窗而出,跃出墙外。
  耳听得脚步声往东北方而去,他展开轻身功夫,悄悄追
  去。当晚乌云满天,星月无光,沉沉黑夜之中,隐约见那二
  十余名盐枭挑着担子,在田塍上飞步而行,心想:“私枭黑夜
  赶路,事属寻常。但这干人身手不凡,若要作些非法勾当,别
  说偷盗富室,就是抢劫仓库,官兵又哪里阻挡得住,何必偷
  偷摸摸的贩卖私盐,赚此微利?料来其中必有别情。”
  不到半个时辰,那帮私枭已奔出二十余里,俞岱岩轻功
  了得,脚下无声无息,那帮私枭又似有要事在身,贪赶路程,
  竟不回顾,因此并没发觉。这时已行到海旁,波涛冲击岩石,
  轰轰之声不绝。
  正行之间,忽听得领头的一人一声低哨,众人都站定了
  脚步。领头的人低声喝问:“是谁?”黑暗中一个嘶哑的声音
  说道:“三点水旁的朋友么?”领头那人道:“不错。阁下是谁?”
  俞岱岩心下嘀咕:“三点水旁的朋友,那是甚么?”一转念,登
  时省悟:“嗯,果然是海沙派,‘海沙派’这三个字都是水旁
  的。”那嘶哑的声音道:“屠龙刀的事,我劝你们别插手啦。”
  领头那人道:“尊驾也是为屠龙刀而来?”语音中颇有惊怒之
  意。那嗓子嘶哑的人一声冷笑,黑夜中但听他“嘿嘿嘿”几
  声,却不答话。
  俞岱岩隐身于海旁岩石之后,绕到前面,只见一个身材
  高瘦的男子拦在路中。黑暗中瞧不清他的面貌,只见他穿一
  袭白袍,夜行人而身穿白衣,则显然于自己武功颇为自负。
  只听海沙派的领头人道:“这屠龙刀已归本派,既给宵小
  盗去,自当索回。”那白袍客又是“嘿嘿嘿”三声冷笑,仍是
  大模大样的拦在路中。那领头人身后一人厉声喝道:“快些让
  开,恶狗拦路,你不是自己找死……”他话声未毕,突然
  “啊”的一声惨叫,往后便倒。众人一惊,但见黑暗中白袍晃
  了几晃,拦路恶客已然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