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名人效忠!大会战!破纪录
作者:沉默的糕点    更新:2024-05-10 00:54
  天津兵站大校场上。
  三万两千人的帝国新式陆军排列得整整齐齐。
  这个时候,还是一个整体。
  但很快就会分开,汉人归汉人,跟着苏曳。
  旗人归旗人,跟着僧格林沁和胜保。
  原本已经有了完整的编制,现在需要全部打散,重新编制,这毫无疑问是会伤害战斗力的。
  这也是仅次于圆明园保卫战中,最惨烈的一战。
  苏曳道:「先谈谈再说。」
  「你们还在等什么?是什么让你们这样矜持,这么清高?」
  而苏曳的心腹李岐,也先一步来到淮安,向袁甲三递交了亲笔信。
  这是最惨烈的战斗。
  朝廷的皇族使者和马新贻一起,已经前来拜会了漕运总督袁甲三。
  暴雨一般的子弹。
  而且这一次,除了传统的火药包,还有威力惊人的TNT。
  这里面的含义,已经非常意味深长了。
  因为,他们需要乘坐大船,前往南方平叛作战。
  反而胜保,从头到尾倨傲,抬着下巴。
  邀请袁甲三率军去山东增援僧格林沁,作为交换,大仗胜利之后,册封袁甲三为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内阁学士。
  这是连珠步枪,第一次大规模出现在中国的战场上,算是秘密武器的瞬间爆发。
  …………………………
  此时,苏曳手中总共一万七千人。
  僧格林沁和胜保已经得到了某种指令。
  太平军没有见过这种连珠枪,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双方激战一日一夜,僧格林沁大获全胜。
  所有人都知道,现在朝廷中枢正在进行一场决战。
  傅奇,德兴阿两人高呼。
  破了自己之前所有的记录。
  第二次大沽口战争,也是他打赢的。
  马新贻对李岐非常客气,口口声声下官。
  ………………
  此时,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等待着苏曳对这支军队的最后发言。
  但这一次,他率军来到嘉兴城下后,倒是不慌不忙了,而是在城外安营扎寨,构建阵地。
  这位袁甲三,也就是袁世凯的叔祖了。
  苏曳说完之后,直接走下了高台。
  接着,他开口道:「苏相,我知道勤王林启荣和您关系非常密切,他率领大军退回苏州了。但是您不要奢望他会在战场上率军倒戈于您,因为他的军队是天国的,他一个人倒戈没用。而且李鸿章就盯着他,他敢率军出来,李鸿章就一定会去打他。」
  与此同时!
  沈葆桢道:「可惜,这支军队是贵国的,不是属于巴厦礼大人您一个人的。」
  酒足饭饱之后,皇族使者前去歇息。
  两人聚少离多,天天嚷着要去北京的也是她。
  艰难的选择,忽然间就摆在了他马新贻的面前。
  「好,我正好也想念恩师了。」马新贻道。
  「世贤兄。」苏曳拱手道。
  「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可以拼尽一切,所以您千万不要低估我们的决心。」
  然后,各级汉人军官,大声高呼:「各就各位,往前走!」
  马新贻道:「可不是嘛。」
  马新贻盯着袁甲三良久,足足好一会儿,他猛地一咬牙道:「既然老师决定了,那学生也决定了,跟随老师的脚步!」
  僧格林沁和胜保在山东杀疯了
  。
  苏曳正在和太平天国的侍王李世贤会面。
  这是在给你机会,进行站队。
  「和北边的捻军不一样,杭嘉湖的这近二十万发逆大军,都是精锐之师,火器甚多。」
  苏曳道:「这样一来的话,战役主动权就不在我手中,而在石达开手中了。他如果决定长期围困,那等到山东、河南那边大战结束了,我们这边还没有开打。」
  但……这也是苏曳最快破城的一战。
  李鸿章的几万大军,在松江府虎视眈眈,盯着苏州的林启荣。
  而他们的方向是湖州。
  所有旗人的军队,都离开了天津兵站。
  「不过,发逆大军的老贼所剩不多,现在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或许在刀剑作战上能力弱了,但是枪炮方面强了许多。」
  苏曳道:「为了国家崛起,吾辈当自强。」
  「但是这样下去,他那不到两万军队可是危险得很啊,他可是被三股发逆大军夹在中间。」
  ……………………
  嘉兴战场会无比艰难,您信心如此之足吗?
  「如此一来,不管这一场大决战谁赢谁输,我们都能保持不败。」
  李世贤道:「裁撤八旗,编练帝国新式陆军吗?」
  上海。
  面对这个天下危局,巴厦礼比任何人都要焦急。
  两人的骑兵部队,都算是武装到牙齿了。
  次日!
  李世贤道:「我没读过什么书,几年前才开始看书的,苏相又天天派人往天京送各种书籍,帮我们睁眼看世界。」
  不过,两人也静静无言。
  战争基本上是不会爆发的,但是美俄两国的意志非常清晰,就是要彻底牵制住苏曳的长江舰队,不让这支力量投入战争。
  所有的发逆主力,都要和苏曳决战。
  嘉兴城外。
  而现在,又是最迷恋苏曳的。
  而李秀成,李世贤,黄文金等人,真的是百战之将。
  巴厦礼和沈葆桢拍着桌子,大吼道:「还矜持什么?矜持什么?」
  袁甲三道:「按照古人的智慧,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我作为垂垂老朽,命不久矣,去站队苏曳一方。而你作为年轻人,去支援山东战场,去站在皇族内阁一方。」
  马新贻率领六千淮军离开庐州,在太平府登船进入长江,一直东进,在扬州附近和袁甲三的八千军队会合。
  苏曳正要做最后的讲话。
  而且,没有太多的技巧而言。
  无尽的炮火。
  「捻军占领山东,河南,陕西等地。」
  苏曳挥了挥手,身后人拿过来一个箱子。
  旁边的左宗棠道:「僧王不无能。」
  紧接着,敢死队疯狂冲锋,抱着炸药包拼命地冲锋。
  李世贤道:「某敬佩万分。」
  李岐道:「季高先生经常在苏相面前提起马大人,说您有一股韧性,一股血气,这是很多官员没有的。」
  「而湘军占领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苏北。」
  「对于我们天国来说,也是生死之战。」
  山东的战场,完全充满了随机性。
  这封信压根没有寒暄,更没有礼贤下士的问候,就是直截了当的邀请。
  苏曳道:「你们那个洪天王最近封王实在太多了,这让我们的富山春居图香烟怎么配额吗?」
  马新贻道:「多国海盗?这是苏曳大人的手笔?」
  这一千多人的连珠步枪,如同暴雨一般
  。
  次日。
  而这一次王天扬带了一万人出来,几乎就是倾尽所有了。
  苏曳看着僧格林沁等大军的背影完全消失后,也朝着码头走去。
  最好的战马,最好的刀剑,最好的马枪。
  最多只是在信中加了一句,听说袁甲三有一个侄孙袁世凯,非常聪慧,苏曳愿意收为弟子。
  僧格林沁来到苏曳的面前,拱了拱手。
  皇族使者道:「那我们立刻出发。」
  洪人离出现在苏曳的帅帐之内。
  在他最后的生涯中,几乎时时刻刻都在马背之上。
  苏曳打开一看。
  苏曳把情报递给了洪人离,对方看完之后微微皱眉道:「僧格林沁,旗开得胜,第一战打赢得很漂亮。现在压力是不是到我们这边了?」
  洪人离道:「这些年轻人,一个个血气方刚,未必愿意投降的。」
  「对于湘军来说,也同样如此。」
  接着,李世贤道:「苏相,您说的我都懂。但是没用的,我们从金田起事到现在,眼前这个最好的机会就摆在眼前,难道让我们放弃吗?」
  称得上是一代名将了。
  苏曳下令,第二师的六千人继续南下,第四师的一万两千人通过钱塘江进入杭州湾,帮助王有龄守杭州城。
  袁甲三和马新贻一边喝茶,一边密谈。
  李世贤道:「某听了之后,也觉得敬佩无比。」
  李世贤道:「对洋人痛恨不已。」
  李鸿章道:「发逆发生了蜕变。」
  马新贻道:「现在是苏相最危险的时刻,他的一万七千军队,被发逆十八万包夹在中间,一旦开战,可能面临三面夹击,全军覆灭。」
  沈葆桢无奈道:「再等等吧,再等等吧。」
  这个恩赏就更重了。
  整个城门区域的守军,一下子完全被打蒙了。
  如今的局势。
  一支军队,彻底裂为了两支。
  「天国中有人对您恨之入骨,也有人敬佩您。但哪怕勤王林启荣,您让他忽然就彻底放弃天国,他能做到吗?」
  苏曳道:「谈不上,只是引入了全新骑兵作战体系。」
  马新贻道:「不敢当季高先生夸奖。」
  接着,李世贤在地图上把这几个省圈在一起。
  苏曳点了点头,道:「如今发逆大军已经撤退到苏州了,松江府已经无忧,少荃兄是要准备收复苏州,还是要跟着我南下,收复嘉兴和湖州,并且和发逆主力决战?」
  僧格林沁、胜保代表八旗王公勋贵,在山东作战。
  「老师,我们何去何从?」马新贻道。
  巴厦礼道:「这是我们共同的大业,和我还要这么矜持吗?」
  一万四千人,在相反的方向,往前走了十几步。
  所有人都望着他,包括近半的旗人士兵。
  你是否愿意这个时候脱离湘军,投入我苏曳的阵营?
  整个天下的战场,变得非常清晰起来。
  前往山东剿捻的军队,延绵十几里,无边无际。
  苏曳代表革新派,在江南作战。
  …………………………
  「山东之战胜局已经明朗啊。」
  现在站队苏曳,是不是太早了?
  是不是应该等到胜负明朗之后,再行定夺。
  苏曳这一万七千人停留在嘉兴城下太久了,迟迟不进攻。
  李鸿章道:「首先,发逆主力已经全部完成了换装,武器完全不输给我们,先
  进的洋枪洋炮都有,而且发逆大军中也有大量的洋人教官。」
  李世贤道:「对的。」
  苏曳道:「世贤兄可知最近朝廷的新政?」
  他当然不无能,林凤祥的太平军北伐军是他灭的。
  「前进!」
  而眼前的马新贻,就是典型的有兵之人。
  口头上的话,永远都是忠诚于两宫太后,维护中枢团结。
  「苏相!」李世贤拱手。
  僧格林沁道:「这半年多来的训练,满汉对立倒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起码争先恐后,互相竞争,流血流汗。半年的训练量,只怕超过四五年。」
  两万五千人登船完毕。
  湖州城就是他和谭绍光打下来,这位堵王也算是历史上太平天国最后的辉煌之一。
  「山东的八旗和绿营大受鼓舞,山东巡抚已经率领近两万人,前去和僧王会师了。」
  王天扬率领第二师一万人,穿过了长江口。
  ……………………
  「届时就是天下四分了,整个清廷就只剩下直隶周围几省了。」
  「山东那边开打了吗?」苏曳问道。
  随着一声令下,装备连珠步枪的一千多人开始冲到前面。
  「我们袁家在项城勉强算是地主大户,但我家真正崛起也就是从我开始的。你虽然是马家,但你和西北马家也没什么关系吧,你家也是从你考中进士之后,才开始发达的吧。」
  ……………………
  就是邀请袁甲三率军南下,收复杭嘉湖。
  抓住这个极度难得的机会,拼命地增加火药。
  李岐道:「当然。」
  在安徽的时候,左宗棠为人依旧霸道,他和马新贻的关系也就是马马虎虎。
  苏曳道:「世贤不愿意和我作战?」
  紧接着,就是风清云涌。
  历史上此人需要几十年后才会彻底发迹,先后受文祥、李鸿藻、奕等人的提携,几次蹉跎后进入中枢,执掌大权。
  马新贻立刻起身道:「下官寸功未立,实在惶恐。」
  顿时,一万八千名汉人军官和士兵,整整齐齐往前走了十几步。
  苏曳背后有西太后,肃顺和端华等人背后有东宫太后。
  李世贤深深吸了一口,然后仿佛陷入了陶醉。
  「前进!」
  哪怕最后死于一个捻军小兵手中,也改变不了他是清廷擎天玉柱的事实。
  一旦开战,那就是尸山血海,昏天黑地,延绵几百里的战场,厮杀不绝。
  袁甲三道:「出现了一股强大的海盗,各国联合的海盗,把海参崴上的俄国人屠杀干净了,又冒险北上,杀入黑龙江,炮击了海兰泡的俄军。」
  嘉兴的太平军守将侍王李世贤,这是英王李秀成的堂弟。
  马新贻又接待了另外一个使者,这是朝廷中枢来的使者,代表着八旗王公而来。
  「马大人,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僧王率领不足一万骑兵,在武定府击败了近三万捻军,开局大获全胜啊。」
  「天王,不错的……」李世贤忽然道。
  苏曳麾下,没有什么名将,因为成军之后,关键性战役都是他亲自率军打出来的。
  「应该开打了。」洪人离道:「僧格林沁的骑兵速度极快,他完全疯了,不眠不休地进兵,把自己绑在马上睡觉。大部分军队就跟不上他,他带着不到一万名精锐骑兵,几天之前就杀入山东了,胜保带着大部队在后面追。」
  苏曳望着僧格林沁的背影,久久无言。
  「我们大英帝国
  的已经集结了六千军队,就等在外海了。」
  苏曳一声叹息,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届时,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五省连成一片,我天国之大业就彻底活了。」
  「胜保大人率领的主力大军,也很快就要进入山东境内了。」
  因为捻军现在是不成熟的,甚至不统一的。
  苏曳道:「他太想要证明自己了,八里桥之战,被他视为最大耻辱,而且他想要在战斗中练兵。」
  李鸿章离开安徽就任江苏巡抚后,左宗棠成为了安徽布政使。
  「您看,您率领这一万七千人攻打我嘉兴,我李世贤自认还不是那么无能,所以想要短时间内攻克嘉兴很难,而您这边一开打,黄文金立刻率军前来,内外夹击您的军队。」
  几乎所有的捻军,都朝着山东汇聚,要和僧格林沁决战。
  ……………………
  但已经无计可施了。
  所以早早就集结了军队,随之准备帮助苏曳作战。
  六万人守城,石达开陈玉成十五万大军攻打。
  在嘉兴停留已久的苏曳一万七千大军,正式开始攻打嘉兴城。
  整个天津兵站再一次空了,荣禄再一次成为这个兵站的主人。
  僧格林沁率领一万骑兵在山东武定府遭遇大股捻军,大约两万多。
  皇族使者道:「马大人,您作何想法?」
  苏曳道:「详细说说?」
  马新贻就站在地图面前,拼命地思考整个战局。
  石达开和陈玉成正式攻打杭州。
  只要苏曳长江舰队撤走,他们就立刻闯入长江,造成既定事实。
  苏曳道:「我们朝廷中枢分裂,陷入对立。这对于你们,对于湘军来说,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对吗?」
  马新贻和袁甲三关系密切,长期在袁甲三的庇护。
  马新贻陷入为难。
  马新贻道:「下官还是要权衡一下。」
  石达开和陈玉成部,总共十八万大军。
  他的政治大业,完全寄托于苏曳一人之身。
  顿时间杭嘉湖平原大会战,正式爆发!
  顿时将城头上的太平军完全压得抬不起头来。
  「少荃兄请起。」苏曳道:「过去一两个月时间内,你和发逆连番作战,有何感受?」
  牵一发而动全身。
  以至于很多人都忘记了,他的军队是何等之强大,何等之凶猛。
  「这对于您来说,是生死决战。对于清廷的八旗王公来说,也是生死之战。」
  有兵就是草头王。
  「轰轰轰……」
  两支军队在长江会合之后,沿着运河一直南下,穿过了江苏,进入了浙江境内。
  所以一直到现在,他都没有明确表达过立场。
  安徽布政使马新贻微微一愕。
  六一.二二三.一四五.七四
  「我决定了,你随意!」
  淮安,漕运总督衙门。
  袁甲三道:「九江那边,给我分享的情报。」
  进行了彻底的火力压制。
  …………………………………………
  害怕在马背上睡觉摔下来,就直接用绳子把自己捆在马上。
  次日!
  袁甲三设宴了豪华宴席,款待了皇族使者。
  袁甲三道:「苏相做事,一贯天马行空。」
  顿时,超过一万四千人的旗人士兵整整齐齐向后转。
  他拿出地图,在
  上面标注出石达开部,陈玉成部,黄文金部,李世贤部。
  他望着百米之外的苏曳,静静无言。
  马新贻道:「那真是天大之喜啊,僧王真不愧是大清的擎天玉柱。」
  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僧格林沁和胜保这边的战好打得多。
  「这支军队现在裂成了两半,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合二为一。」
  浙江巡抚王有龄手中两万六千人的军队,加上苏曳前往增援的一万八千人,总兵力达到四万四。
  几日之后!
  上面的内容非常简单,苏曳邀请马新贻率军南下,参与对发逆主力的大会战。
  惊天的巨响!
  嘉兴城无比坚固的城门,直接被炸飞了。
  都知道这位苏相直,没有想到这么直。
  「所以苏相,您率军进入杭州吧,这样您才有活路,像现在这样,您的军队夹在我们三股大军之中,随时都有覆灭之危。」
  哪怕在太平天国要灭亡的时候,黄文金已经打出了漂亮的湖州保卫战,消灭清军近万人。
  「任何理由,哪怕您把民族大义摆在面前,也很难让我们放弃终身奋斗的事业。」
  湘军大佬皆不动,而他这种带军队的准大吏,就面临全面的拉拢了。
  就算历史上八里桥惨败之后,他的名望彻底跌落,被罢了亲王,但新帝继位后,天下大乱,依旧是僧格林沁带领清军东征西讨,消灭了几十万的捻军,平息了大部分叛乱。
  而且,他们率领的也是热兵器军队。
  之后,李左宗棠跟着苏曳去了陆军部,所以新的布政使成为了马新贻。
  袁甲三道:「这些年,我们屡败屡战,一直在朝廷和湘军的夹缝中生存,谁也不待见我们。我们仗虽然没有打得多好,但起码一直扛到了现在。」
  苏曳道:「这一战如果胜了之后,我会继续推动接下来的改革。先让帝国陆军中所有旗人必须退出旗籍,未来几年内,彻底改革旗务,未来也就不在有八旗这一说法了。」
  苏曳一万七千人,要攻打两万人的嘉兴城,还要防备湖州城的一万人。
  李世贤道:「对,这是整个天国的战略。别看林绍章,洪仁发,洪仁达和您的利益关系密切,但面对天国生死存亡的战略发展机遇,他们也是一条心的。」
  袁甲三和马新贻很惊诧,苏曳大人明明是你的嘉兴战场最危急啊。
  苏曳率领大军来到了上海长江口。
  皇族使者道:「安徽距离山东也不远,马大人可愿意率军前去支援山东战场啊,未必真都要作战,就是做个架势。」
  马新贻陷入艰难抉择。
  如此一来,把握大得多。
  马新贻立刻起身,弯腰接过苏曳的亲笔信。
  觉得自己背负着一个巨大的使命感,八旗之复兴。
  随着一声令下,一万八千人汉人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朝着天津港口进发。
  仿佛即将到来的决战和他没有关系一般。
  几乎在三股太平军的包围之中。
  …………………
  「卫队,出击!」
  袁甲三尽起漕运衙门所有的战船,所有的军队,倾巢而出。
  「我已经决定了,率领军队南下,加入杭嘉湖战场,至于你马新贻作何决定,你自己决定吧。」
  他也确实称得上屡败屡战了,尤其是被陈玉成打败了不知道多少次,带着几个残兵败将一次又一次逃跑。
  马新贻道:「竟有此事?如何做到的?朝廷在黑龙江的八旗兵孱弱,完全挡不住俄国人的两万大军啊。」
  皇族使者道:「这猛不丁的就天下大乱了,实在让人错愕啊。」
  「对于天国大业来说,只要攻下了杭州,那整个浙江就不在话下,而闽浙总督徐有壬此时率军在长江口和洋人对峙,我们大军直接杀入福建,杀入广东和广西。」
  苏曳的一万七千人,就在暴风眼之中。
  「一旦您的军队陷入困局,那南边的陈玉成和石达开,再派兵几万北上。」
  疯狂倾泻着整个战场。
  整个骑兵师七千人,僧格林沁拿走了四千人,苏曳拿走了三千人。
  是啊,很多人都这么说。
  捻军大部分都是民,而太平军要强得多了。
  苏曳拿出一包烟,问道:「抽吗?」
  苏曳道:「在世贤兄心目中,我苏曳还是***吗?」
  谁赢,谁主宰中枢。
  这是苏曳穿越以来,面临的一场最大规模战争。
  顿时间,李鸿章率领的几万大军,还有洋枪队就彻底空了出来。
  苏曳也拱了拱手。
  「您知道石达开和陈玉成最痛恨的就是您,在他们眼中,只要能够击败您,彻底消灭您,那比什么都重要。」
  接着,他又道:「英国人已经在外海集结了几千军队,随时准备登陆嘉兴,帮助苏曳作战,但是他拒绝了。」
  接着,洪人离离开了营帐,朝着嘉兴城而去。
  苏曳道:「世贤,就如同你说的那样,这一战我大败。你们趁着这个千载难度的机会席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甚至云南。然后整个国家分成四个部分,清廷、湘军、太平天国、捻军,然后会出现何等局面?」
  此时,整个安徽都是湘军的地盘,马新贻也勉强算是依附于湘军。
  马新贻道:「惭愧,惭愧,屡败屡战。」
  洪人离坐在苏曳怀中道:「可是,他麾下的主力骑兵,还是你训练出来的。」
  一万四千名旗人士兵,朝着南方的山东进发。
  招降之话,没有说出口。
  美、俄两国的战舰,依旧卡在长江口。
  一打,完全是暴风骤雨一般的疯狂进攻。
  「您这一万七千人,很可能就会面临三面夹击,届时会有全军覆灭之危,而松江的李鸿章部会见死不救的。」
  很快,整个城门下就堆积了数量惊人的火药。
  或许是历史的巨大惯性?此时镇守湖州的太平军守将,依旧是黄文金。
  李世贤道:「知道。」
  李世贤想了一会儿道:「这个还是很难消除的吧。」
  于是,军队两半背对而立。
  这一战,很不好打。
  「我们这辈子就为了这件事,厮杀到了现在,难道就放弃吗?不可能的。」
  因为他是安徽布政使,没有朝廷的命令,如何能够到处走?
  但是,现在最不差的就是朝廷的命令。
  僧王和胜保二人翻身上马,在卫队的保护下,随着大军南下。
  苏曳率领的一万七千人,来到嘉兴城下。
  李世贤道:「作为一个武将,我非常愿意和苏相作战,您毕竟是清廷的第一名将,棋逢对手,岂不快哉。但是……您说得对,我不愿意和您作战。」
  林裳儿开窍得慢,嫁给苏曳的时候还稀里糊涂的,压根没有意识到什么是男女关系。
  不过,他确实在苏曳面前对马新贻做过比较中肯的评价。
  湘军是湘军,李鸿章是李鸿章。
  袁甲三忽然道:「马新贻,你未来想要做军阀,想要统兵割据一
  方吗?」
  一万人留守湖州,两万人留守嘉兴。
  苏曳率军进入杭州,如此一来杭州守军就会有六万人。
  「我们参谋部,情报部都认为僧格林沁会稳扎稳打的,但没有想到他竟然这么疯狂。」
  对,就是晚清大奇案之一的主角,刺马案的两江总督马新贻。
  整个天下,都陷入短暂的寂静。
  苏曳代表朝廷,肃顺和端华等人也代表朝廷。
  而此时这五千骑兵,就都在苏曳手中。
  原本攻打淮安的捻军,立刻撤回了山东。
  徐有壬率领的长江舰队,也依旧挡在这里。
  僧格林沁道:「接下来,张国梁和景寿的守备师,也要来天津兵站进行轮流训练?」
  马新贻道:「袁大人算得上是下官的恩师。」
  苏曳道:「世贤倒是看得很清楚。」
  剩下十五万人,浩浩荡荡朝着杭州而去。
  三支军队,要彻底把苏曳彻底歼灭于嘉兴城下。
  袁甲三道:「你可知道,俄国人停止了对黑龙江的大规模入侵,虽然还没有正式退兵,依旧霸占瑷珲城,但也无力南下了。」
  加上他原油的骑兵部队,此时苏曳手中也有五千骑兵了。
  「只要苏曳点头,我们这支军队,完全就可以用雇佣军的名义登陆嘉兴,帮助苏曳作战。」
  历史上,太平军的浙江根据地大部分都是他打下来的,左宗棠屡次都败在他的手中。
  这凶猛的火力,直接把太平守军惊住了。
  皇族使者道:「我正想要去淮安拜会袁总督,不知道马大人能否为我引荐?」
  李鸿章前来拜会苏曳。
  信中,也没有任何的封官许愿。
  马新贻躬身道:「老师,您给我指引一个方向。」
  苏曳离开上海,重新登上了战船,继续南下,而后在嘉兴平湖县的乍浦登陆。
  苏曳道:「对。」
  苏曳道:「世贤兄,可知道长江口情形,可知道北方黑龙江情形?」
  李世贤沉默了一会儿道:「苏相,您不该率军来嘉兴的,您应该率军直接进入杭州的。」
  荣禄道:「这一万人,会再进行一次筛选,大概会留下六千人,补充进入守备师。」
  他在嘉兴画了一个圈,在湖州画了一圈,最后在杭州画一个大圈。
  苏曳沉默了好一会儿,道:「好的,我明白了。」
  几日之后!
  如此一来,镇守九江就只有区区三千新军了。
  苏曳道:「我们两人同年吧。」
  皇族使者道:「马大人和漕运总督袁甲三关系不错?」
  如同两股洪流,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接着,李岐道:「这里有一封我家主人的信。」
  随着苏曳率领大军南下,僧王和胜保率军南下之后。
  洪人离道:「好,我去安排。」
  接下来,李岐告退。
  「多谢苏相,世贤愧受了。」李世贤抱过箱子,躬身行了一礼,然后离开,返回嘉兴。
  而他自己率领着七千人,暂停在上海。
  里面有一半是富山春居图香烟,还有一半是各种书籍,包括苏曳最新编写的陆军教材。
  接着,苏曳道:「我非常爱惜李世贤,黄文金等人之才,我想要和他们谈一谈。」
  是一位爱新觉罗,奉恩镇国公。
  湘军大股部队没有进入安徽的时候,他、李鸿章、袁甲三算是抵抗太平军的主要成员。
  「苏曳大人,就只剩下半个江西了。」
  李世贤在地图上把几大势力都圈了出来。
  苏曳道:「谈不上。」
  但与此同时。
  李世贤拿出一张地图道,道:「但是这样一来,您就很容易把自己陷入死局了。」
  「所以我们这等人,也就不要考虑什么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了,随着自己心思来吧。」
  李世贤道:「如果您不死,英国人会扶持您。美国人扶持我们和湘军,俄国人扶持清廷。整个国家四分五裂,洋人彻底长驱直入。」
  但至少现在,整个战场处于脆弱的平衡之中。
  …………………………
  皇族使者道:「济南沦陷,山东巡抚难辞其罪,所以这个巡抚之位肯定是保不住了。肃中堂和郑亲王,非常看好马大人,这个巡抚之职,十有八九是要落在您的头上了。」
  而坐拥近二十万大军的湘军,就把守各个阵地,占据了最有利的位置。
  这里,依旧在对峙。
  荣禄点头道:「我的第三师,也要轮番来回炉训练。」
  片刻后,一个情报处的特务走了进来,把最新情报递上。
  皇族使者道:「苏相裁撤京营八旗,就闹出这么大的乱子,接下来他还要裁撤地方八旗,地方绿营,地方团练,真不知道会闹出更大的乱子。」
  次日!
  随时都有全军覆灭之危啊,我们一万多大军增援你,也会让实力壮大许多。
  「向前走!」
  一直输,一直打。
  苏曳道:「世贤,就算你们太平天国占领了南方四五个省份,就算捻军占领了山东、河南和陕西,而且和你们打成一片,愿意接受你们的册封,然后呢?洪天王能够发展壮大这个国家吗?林绍章、洪仁达、洪仁发能吗?」
  他们一再向苏曳询问,是不是要直接增援嘉兴战场?
  但苏曳每一次的命令都是请你们率军,直接开赴湖州。
  不打则以。
  整个杭嘉湖战场,依旧平静。
  南边石达开部,更是直接派出两万大军北上。
  湘军势大,袁甲三和马新贻也算得上是抱团取暖。
  第二师总共一万三千人,是留守九江老家的。
  此时,他手中也掌握着一支军队,大约七千人左右,称之为淮军。
  苏曳的军队还没有到达上海,林启荣已经率领几万太平军离开松江府,撤回到苏州。
  不像是杭嘉湖战场,苏曳一人要面对五个名将。
  接着,换一支笔在山东画一个大圈。
  这一战,他要面对五个太平天国最后的名将。
  「所以,这对于我天国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绝对不会放弃的。」
  而此时的僧格林沁,心中仿佛有着一团火。
  也就是在嘉兴攻城战爆发后的三个时辰。
  而就在此时,外面响起声音。
  「下官,拜见苏相。」
  然后……猛地引爆。
  几乎在开战之后的几个时辰内!
  湖州太平军主帅黄文金,立刻率军七千,朝着嘉兴杀过来。
  「而且李世贤和黄文金,还有坚城在手,这一战甚至都看不出赢的希望。」
  就如同李世贤说的那样,人家为了天国事业奋斗了一生,现在让人放弃?如何可能?
  哪怕天国中很多人对苏曳充满了好感。
  原本只有三百,时隔半年多后,增加到了一千多人。
  荣禄点了点头,再也
  没有说话。
  李岐道:「马大人之名,我家主人在京城也颇有耳闻。」
  「现在你们清廷中枢内讧,我们不抓住这个机会突围,那一切就完了,这是我们的求生之战。」
  马新贻道:「您怎么知道?」
  李鸿章想了一会儿道:「下官是江苏巡抚,所以收复苏州、常州为第一要务。」
  苏曳的心腹李岐前来拜会马新贻。
  从空中俯瞰。
  一旦事情真的发展到那个地步,荣禄和景寿的分量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但是……」袁甲三笑道:「我们也配?你是千年世家吗?我是千年世家吗?」
  「况且所谓的民族大义,也就是这几年看到您送过来的书,我们才知晓一二。」
  几百艘船,浩浩荡荡南下。
  此时,僧格林沁依旧在和荣禄在旁边抽烟,周围空无一人。
  「大帅,情报处急信。」洪人离从苏曳怀中站了起来,道:「进。」
  「当然,必要的时候,苏曳大人会开口的。」
  「听说这支军队走了之后,之前被淘汰的上万人,会在这里继续编练?」僧格林沁道:「这一万人,也会成为地方守备力量?」
  而且掌握着另外一支强大武力的湘军,暗地里是可能会支持僧格林沁和胜保的。
  这位奉恩镇国公还是如此之直接。
  速战速决,率军回京。
  夜晚时分。
  这就完了?
  您只有一万七千人,其中好几千人是新兵。
  这支军队,一开始算是李鸿章带的,后来左宗棠带。
  「向后转!」
  这就是拒绝了。
  「裳儿闹着要来,但大着肚子怎么来?」洪人离道:「她真是一个小母猪,一碰就怀孕,一碰就怀孕,羡慕死其他人了。」
  近三十万军队,盘踞在这个杭嘉湖平原上。
  苏曳道:「世贤兄作何想法?」
  几个时辰后,皇族使者和马新贻在几百名士兵的保护下离开庐州,前往淮安。
  李世贤给苏曳倒了一杯酒道:「苏相,您率军去杭州吧,离开嘉兴。我们不愿意和您作战,但……如果您真的要开战攻城,不管是作为一个将领,还是天国的侍王,我只能拼死一战,血战到底。」
  之前苏曳打仗都比较快,喜欢速战速决。
  「抽!」李世贤道:「九江给的配额,我根本就不够抽。说来您还是了不起,哪怕要开始生死决战了,对我们的配合香烟也依旧没有中断。」
  马新贻道:「李管家,请容我思考两日,可行?」
  与此同时,安徽庐州。
  而在这个世界,他因为成为苏曳的替身,早早就被先帝提拔起来。
  马新贻拼命摇头道:「学生当然不想,治世中,要军队何用?学生只想治国平天下。」
  ……………………………………
  注:继续求大家月票,进入下旬,月票榜变得很凶,有月票的恩公帮帮我好不?叩谢您!
  (本章完)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