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新屠杀!太后怀孕!决生死
作者:沉默的糕点    更新:2024-05-10 00:54
  听到苏曳的话后,慈安太后脸色一变,甚至忘记了苏曳握住她的手了。
  足足好一会儿,她颤抖道:「苏曳,你的意思,如果哀家不听你的话,这大清就要亡了是吗?」
  苏曳缓缓道:「太后娘娘,臣也不瞒您。这次带领三个师新建帝国陆军南下平叛,首当其冲肯定是为了收复失地,但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要消除这支军队之间的对立情绪,想要把这支军队拧成一股绳。」
  慈安太后道:「只怕你是想要让这支军队彻底归心,归你的心吧。」
  说罢,她狠狠用力,把手抽了回去。
  苏曳道:「也可以这么说。」
  然而,就在大朝会刚刚开始的时候。
  所有人都盯着苏曳。
  「接下来,他们大概就会召你说话的。」
  终于,端华这个宗人令大声高呼道:「让他退,让他退!」
  「我们想着他本事大,或许能够带着大清走向中兴。我们也对他抱有巨大期待的啊。」
  紧接着,总理衙门帮办大臣花沙纳朝着两宫太后道:「太后娘娘,奴才也正式请辞总理衙门帮办大臣一职,请太后恩准。」
  苏曳的话说完后,依旧全场静寂。
  但是,所有人都已经听出了杀机。
  端华道:「太后娘娘,这个局面没什么不好的。现在这个局面,对我们是最最有利的。」
  桂良道:「我……当然清楚,但是我别无选择。」
  「而苏曳那边,率军两万五南下,加上他在九江的一万来人,再加上王有龄在浙江的两万人,充其量也就是六万大军,却要面对发逆的二十万大军。」
  肃顺和端华几乎是在怒吼了。
  而天津三个陆军师,依旧进行艰苦的训练。
  最终,天降大义。
  接下来,尤根子爵开始招众多海盗首领商议。
  次日朝堂!
  「石达开率领发逆大军,攻陷嘉兴。「
  这话一出,全体哗然。
  王世清道:「是!」
  而这一次,何止是热情如火。
  桂良颤抖道:「就是,让我请辞的意思是吗?」
  苏曳道:「难道就这样一直对立下去吗?这次三万多人这样对立,未来三十万还这样对立下去吗?我们旗人总共才多少人?未来三十万,五十万陆军的时候,旗人能占多少人?」
  僧格林沁、胜保率领八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前往山东。
  「捻军的战斗力是不如发逆的。」
  端华道:「启禀太后娘娘,俄国公使拒绝谈判。他说大清必须先表示出诚意,先罢免当前的总理大臣作为先决条件,否则绝不谈判。」
  慈安太后想了一会儿道:「先谈判,再谈条件。」
  「你充其量五六万军队,而发逆二十几万。」
  端华道:「人家在屠杀八旗兵的时候,就已经主动和我们撕破脸了。」
  他的话轻描淡写。
  这……这里竟然会出现舰队?
  毫无疑问,几乎所有的八旗王公大臣都是这样想的。
  军情如火,辽东危险,请太后立刻定夺。
  「俄国人很快就会退兵了,很快。」
  「当然,现在俄国人暂时已经不重要的了。」
  昨天,桂良找他谈话,接着端华等人又找他说话。
  尤其当这个群体意志已经上升到大清的政治正确。
  尤根子爵站在甲板上,吐出舌头,感受北风。
  但是这样做也有一个巨大的风险。
  站队。
  苏曳会赢吗?
  苏曳的做法是对的吗?
  关于这两个问题,文祥已经不知道想了多少次了。但是越想越乱,甚至完全得不到任何答案。
  慈安太后再一次陷入不安之中。
  而且海兰泡和瑷珲城隔江相望,是沙俄军队在远东的绝对核心基地。
  接着,端华望向了桂良。
  「你杀了那么多旗人的罪名,也会落在我的头上。」
  慈安太后正要开口,苏曳忽然举起手。
  苏曳道:「完成这一切后,他们就会把帝国新式陆军的那些汉人士兵抬入八旗。帝国新式陆军,也就成为了新的八旗军队,他们要完成彻底的复辟。」
  俄***队再一次向南三十里,又占领了两个堡垒。
  「僧格林沁,胜保你们率军去山东,对付捻军,收复济南和烟台。」
  这就是当众提醒,并且逼迫了。
  慈安太后道:「那也是他们想要保持八旗的身份,不甘心被同化吧。」
  几日之后!
  两宫太后微微一愕。
  几乎每一个旗人都觉得,自己是八旗的火种。
  当时文祥问:「苏曳大人,您昨日让王世清退出旗籍,是不是未来帝国陆军所有旗人,也都要彻底退出旗籍?」
  斗争一步步升级。
  「但凡他坚定一些,跟我站在一条路,那些八旗王公哪里敢跳反?」
  ……………………
  接下来,肃顺旧事重提,再一次道:「太后娘娘,南方战局,岌岌可危,请太后娘娘早下决心,派遣重臣率军南下平叛。」
  开始了新一轮的火炮屠杀。
  苏曳之强硬,真是难以想象。
  叶赫那拉氏哭泣道:「所以答应我,一旦你觉得战局不妙,立刻让人把我送出宫去,逃离京城,送到九江好吗?」
  结果……
  叶赫那拉氏呜呜地哭。
  回到长春宫后。
  「你要是打不赢,我也不逃去九江了,我直接找到一口井,直接跳下去就是。」
  「我率领两万五千人去江苏和浙江,去剿灭二十万发逆大军。」
  最后,他去求见了苏曳,两个人聊了很久。
  您,您和旗人有仇吗?
  您也是旗人啊,您也是宗室啊。
  …………………………
  「让满汉彻底对立,明明是同一支军队,却要强行撕裂,分为汉人和旗人。」
  而且还显示出了惊人的耐力,几乎要把苏曳都折腾得精疲力尽了。
  很多领袖遇到困难,就本能想躲,想要妥协,想要含糊其事,不顾一切想要把矛盾压下去。
  「你要面对这么多发逆大军,而且湘军还会阳奉阴违。」叶赫那拉氏道:「能赢吗?」
  只不过她不愿意出来和苏曳、慈禧太后唱反调。
  顿时间,肃顺出列道:「臣附议。」
  战争胜利,杀政敌。
  一波一波地杀下去。
  要不要继续杀一波?
  并且把所有的风险告知。
  他痛苦地闭上眼睛。
  对于端华等人而言,苏曳此举,确实和自我阉割没有什么区别。
  田雨公道:「对啊,在后退。之前这三万多新式陆军中,还是有小部分旗人心向大帅的。但是现在完全统一立场了,彻底陷入满汉对立了。」
  桂良痛苦地闭上眼睛道:「之前明明好好的,
  一团和气的,为何忽然变成这样呢?又变得针锋相对了呢?」
  「做一个决定就这么难吗?」
  慈安太后小脸煞白道:「是,是本宫无能嘛?让局势演变到这个地步?」
  嘉兴沦陷,湖州沦陷。
  「甚至,还要面临清算。」
  苏曳缓缓道:「臣想要率领这三万陆军南下平叛,是想要让他们归心。那这些八旗王公想要让僧王和胜保率军南下平叛,又何尝不是想要彻底掌握这支军队。」
  他绝对不会请辞总理大臣。
  …………………………
  抛开所有的杂念,考虑两个问题。
  他不但不后退,还想着继续保持政治进攻。
  海参崴!
  几乎屠杀得差不多了,没有一万人,也杀了大几千人。
  田雨公道:「如此一来,如何是好?」
  黑龙江其他区域,岌岌可危。
  昨天晚上,她再一次召见了苏曳,请他主动辞去总理大臣,议政大臣和陆军大臣继续保留。
  「不要说了,什么都不要说了。」苏曳缓缓道。
  最终决定,整个舰队继续北上,前往鞑靼海峡,伺机进入黑龙江,攻打俄军重镇海兰泡。
  苏曳道:「什么?」
  因为苏曳每天的上课,都帮助他们开拓了视野,让他们有了新的认知。
  你也是糊裱匠。
  ……………………
  足足好一会儿,慈安太后道:「你,你先退下,我再做斟酌。」
  但苏曳充耳不闻。
  次日朝堂上。
  端华道:「难道不够失败吗?长江口那边依旧在对峙,俄国人都已经要占领整个黑龙江了,这难道还不是总理衙门的失职吗?「
  最终,慈安太后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叶赫那拉氏道:「我真的不甘,我不想离开京城,不想离开皇宫。」
  「只要您和文祥主动请辞,那整个总理衙门就只有苏曳一人了,独木难支,失去了遮羞布,他不请辞也扛不住了。」
  然后,朝会再一次不欢而散。
  「让僧格林沁和胜保率军南下剿逆,仅仅只是第一步。」
  苏曳轻轻将她抱在怀中。
  「现在你让我怎么办?」
  端华道:「我们也愿意一团和气啊,他要进中枢,我们不但没有阻拦,也完全配合的吧。但是他做了什么?他要断八旗的根啊,我们这些人难道要坐视吗?他要断我们的根啊。」
  自古以来,站队就是最恐怖的事情。
  「太后觉得是臣带兵南下平叛胜率大一些,还是僧王和胜保胜率大一些?」
  苏曳道:「太后娘娘,军情如火啊。」
  「这一战,我们胜算非常非常大。」
  慈安太后望向了苏曳,满朝文武望向苏曳。
  「如果真的怀上了,那我今后如何见人?我连皇宫都呆不下去了。」
  慈禧太后朝着慈安太后道:「就这么着吧。」
  这群海盗热血沸腾,高呼道:「杀,杀,杀!」
  田雨公道:「臣附议。」
  慈安太后道:「我知道了,明日便下旨!」
  那两宫太后,也不用艰难地做抉择了。
  核心诉求只有一个。
  「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率军去平叛,第一要务是不是能打胜仗,是不是能够剿灭逆军?」
  「现在的架势很清晰,俄国人不退兵,不谈判,除非太后罢免苏曳这个总理大臣。」端华道:「但是太后不愿意撕破脸
  皮罢免苏曳,而苏曳那边脸皮极厚,不愿意主动请辞。所以局面就僵在那里了。」
  苏曳道:「这是难免的,群体的意志会裹挟个体的意志。」
  但如果苏曳赢了,僧格林沁和胜保败了。
  但我苏曳不愿意做这个糊裱匠。
  苏曳上前道:「臣遵旨。」
  次日,京城朝堂!
  慈安太后,终于要做出最终决定了。
  脑子里面想起了苏曳的一句话,只要两宫太后之间出现稍微的裂缝,立刻就会有人将这个裂缝彻底撕开,变成彻底的对立。
  满蒙两族,为了这一场决战,倾尽所有。
  …………………………
  但是现在这个局面是她想要的吗?
  肃顺道:「太后娘娘,木已成舟,唯有一往无前。」
  每一个人都不能背叛自己的阶级。
  文祥顿时脸色一变。
  尤根子爵道:「是你们的农历吗?」
  甚至,训练得比日常更加拼命了。
  同一支军队内部,都已经如此对立了。
  慈禧太后当机立断道:「退朝!」
  此时的王世清,已经是大清子爵,兼了天津镇总兵衔。
  「能吗?」
  所有人都清晰感受到碎裂的声音。
  支持僧王和胜保统兵,就是保卫八旗,就是保卫大清。
  浙江巡抚王有龄上奏,发逆大军攻陷两城后,又再一次汇合,继续南下,要攻打杭州。
  此时,俄国的东西伯利亚总督甚至就在海兰泡,直接指挥攻打黑龙江事务。
  长春宫那边。
  「挣扎之后,彻底输了,也就认命了。」
  面对这个局面,最最得意的应该就是石达开,陈玉成,还有曾国藩了吧。
  「僧格林沁和胜保那边,这一次为了赢,为了保住八旗,他们一定倾尽全力,能够凑成七八万军队,而他们在山东的敌人,也最多不到十万捻军。」
  苏相,苏曳阿哥。
  「届时,我们恢复八旗,恢复祖宗江山。苏曳再也无颜在朝堂中枢,只能灰溜溜返回九江。」
  苏曳道:「既然如此,那就彻底断送他们的念想。」
  见一艘,击沉一艘。
  而苏曳要做的,就是彻底打碎他们这种信仰。
  魄力无敌。
  那将来怎么办啊?
  「至于主帅,本宫再行斟酌。」
  到现在都做不了决策。
  「博川,我明日在朝堂上,就要正式辞去总理大臣一职。」桂良道。
  杭州一旦沦陷,就意味着整个浙江最精华的区域,最核心的经济重镇,全部丢了。
  「结果呢?他没有带着大清走向中兴,反而先要去势?」
  她眼睁睁看着朝堂中枢,一步一步恶化。
  肃顺、端华、载垣等人去了钟粹宫。
  那别说复辟了,你们几个人的性命都保不住。
  这一场大战,不但要收复河山,不但要消灭发逆大军。
  左宗棠不由得兴奋起来,跟着苏曳做事就是这么爽。
  而端华再一次说,俄国公使拒绝谈判。
  这话一出。
  反而王世清出列。
  端华寒声道:「做的不错?还有脸说做的不错?」
  现在是你最脆弱的时候,天下大乱,你中枢的位置都不太稳固了。
  「这三万两千人的军队,一万七千人的汉人军队我带走。一万五千人的旗人军队,交给僧格林沁
  和胜保。」
  但是,苏曳依旧没有要辞去总理大臣的意思。
  肃顺,端华、载垣、载龄等人充满了期待。
  桂良道:「那,那我明白了,我会照做的。」
  苏曳道:「对。」
  接下来,他找来向导询问,黑龙江的封冻日期。
  三万多军队,大半是汉人,小半是旗人。
  端华,肃顺,载垣等人,接见了桂良。
  王世清道:「臣已经深思熟虑。」
  之前每一次她都欲拒还迎,明明自己很想要,但是口头上却不断拒绝。
  所有的旗人,都坚决认为应该由僧王和胜保率军南下平叛。
  文祥,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难道不知道,你不请辞,就是站队苏曳吗?
  你这是要和整个八旗为敌吗?
  接着,端华道:「太后娘娘,奴才请罢免文祥总理大臣之位。」
  而现在,他必须被迫做出选择了。
  黑龙江的军报再一次传来,说俄国大军在瑷珲休整的两天后,便继续南下。
  「所以,你不但要战胜二十几万发逆,而且要比僧格林沁和胜保更快,赢得更加漂亮。」
  另外一个总理大臣。
  甚至文祥自己也不知道,为何这样脱口而出,但是逼到最后,他就这样说出来了。
  相较于海参崴,此时的海兰泡才更加重要。
  而石达开和陈玉成对松江和上海稍稍攻击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对苏曳地盘下手。
  都已经做到这个份上了,那再进一步是不是没有差别了?
  接下来是不是可以继续屠杀下去?
  慈安太后双眸通红,几乎要被骂哭。
  「他们率领大军南下,湘军全力配合,打几个大胜仗,收复苏南失地。然后率军凯旋,入朝夺权,清算我等。」
  归根结底,她绝对不愿意失去权力。
  这个外甥女太后,一直拖,一直拖。
  从骨子里面想着的就是八旗之天下,满洲之天下。
  「她如此无能,却占据正宫之位,简直就是天大的灾难。」
  但是,个人是违背不了群体意志的。
  王世清再一次高呼道:「臣请退出所有旗籍,请太后恩准。」
  「军情如火,一日不等人。」
  黑龙江将军泣血求援。
  此时虽然闭着眼睛,但他仍旧能够感受到所有眼睛盯着他。
  「您还要拖到什么时候,拖到俄国人大军杀入京城?拖到百万叛军围攻京城的那一刻吗?」
  肃顺、端华等人不愿意走。
  而后,总理大臣桂良上奏道:「回禀太后娘娘,奴才担任总理大臣期间,寸功未立,恳请辞去总理大臣一职,请两宫太后恩准。」
  罢免苏曳总理大臣一事,做不了决策。
  王世清道:「臣有微薄之功,先帝抬爱,几次抬旗,先入内务府汉军,而后抬入汉军正白旗,最后抬到汉军镶黄旗。臣不慎惶恐,想退出所有旗籍,请太后恩准。」
  第二个六百里加急。
  接着,苏曳道:「太后,您应该知道这三个师的新建陆军有何等重要,这是大清的新根基,是未来几十万陆军的种子。」
  如果干得不好的话,那你就主动请辞吧,反正你还是军机大臣。
  除非罢免总理大臣,否则绝对不上谈判桌。
  苏曳道:「世清。」
  …………………………
  「他们担心臣会把这支军队中的旗人送去当炮灰,彻底灭
  掉。那么臣请问,如果旗人王公率领这支军队南下平叛,会不会把里面的汉人将士当成炮灰,推上去送死呢?」
  这么庞大的舰队?
  紧接着,没有任何宣战。
  一四四.二零二.一一四.五六
  「你们也不用担心我争夺旗人军队了。」
  然后,舰队逆流而上。
  王世清上前躬身道:「属下在。」
  「就是她含糊其事,就是她如此不坚定,才让朝堂陷入分裂和斗争。」
  这次天下大乱,当然谁也不想,但对于他们而言,却也是一次难得反攻清算的机会。
  所有的汉人士兵,都坚决认为应该由苏曳率军南下平叛。
  「长江口战云密布,俄国人大军已经杀入黑龙江上百里了,祖宗的龙兴之地就要丢了,还有脸说做的不错?」
  「让他退!」
  发逆大军的兵锋,最终离开了湘军的地盘,杀入浙江。
  「这一次要是输了,你回九江,我这个太后也彻底失去权力了。」
  一旦如此,整个总理衙门就剩下苏曳一个光杆司令了,无颜再忝居高位了。
  事实上,苏曳还算理解这种情绪,因为哪怕满清要灭亡的时候,还有一些八旗精英在为之奋斗,在努力推动符合满人利益的君主立宪,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刺杀,也矢志不渝。
  继续沿着鄂霍斯克海域北上,到达鞑靼海峡,然后进入黑龙江水域,杀向海兰泡?
  田雨公道:「所以,您的意思是?」
  随着一声令下,这个疯狂的海盗率领着强大的海盗舰队继续北上。
  「肯定是怀上了,肯定是怀上了。」
  而另外一边,肃顺,端华,载垣、载龄也在逼迫慈安太后。
  苏曳直接挥手道:「不要说,什么都不要说。」
  然后,慈禧太后道:「拟旨,着苏曳为征南将军,率领大军,南下江苏、浙江平叛,剿灭发逆。」
  林启荣部,坚定地攻打松江和上海,但是因为军队不够,所以不是李鸿章湘军和洋枪队的对手,几次被击退了。
  叶赫那拉氏道:「可是,我只想过安生日子而已。」
  「这一战,不但要扫除朝堂上的敌人,还要彻底消除军队中的满汉对立,让接下来所有旗人军队,乖乖地归心。」
  「不要说什么为了和俄国人谈判,为了让俄国人退兵,所以让文祥和我辞去总理大臣一事。」
  因为,浙江是他的地盘。
  桂良道:「一旦请辞,固然可以倒逼苏曳,但也就意味着总理衙门的失败。」
  「宗室中,没有这样的逆子。所以先帝真是目光如炬啊,他就是乱臣贼子。」
  …………………………
  「反正,也是你把我祸害成这样的。」
  但是,尤根子爵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双方的意志,已经陷入了绝对的对立。
  「传旨直隶所有的军队,天津的陆军,随时准备南下作战。」
  接着,苏曳朝着肃顺和端华等人道:「郑亲王,肃中堂,这样可以吗?」
  左宗棠道:「臣附议。」
  苏曳道:「能。」
  接着,她抬起冷艳的脸蛋道:「你就是故意的。」
  没有封官许愿,甚至也没有对他进行任何说服。
  按说,现在任务就结束了。
  首先,海兰泡是俄军重地,防御会非常坚固,一旦攻击海兰泡,会引发剧烈的外交事故。
  苏曳陷入了沉默,好一会儿道:「太后娘娘也赞同这样
  做吗?」
  杭州城,岌岌可危。
  叶赫那拉氏道:「前后差错都不超过四五天,这次半个多月都没有来月事。」
  但是,也更加对立了。
  但是她心中也清楚地知道,真的不能再拖下去了,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做一个决策了。
  苏曳去了长春宫。
  苏曳道:「好,但这一切不会发生。」
  说实在话,经过这好几个月的练兵,有很多旗人内心对苏曳是敬服的。
  慈安太后静静不动。
  僧格林沁、胜保出列道:「奴才遵旨。」
  文祥又问道:「那下一步,是不是旗务也要彻底改革?不但没有八旗军队,甚至连旗人也彻底没有了?彻底没有八旗了?」
  ……………………
  端华出列道:「臣附议。」
  「桂中堂,您是我们八旗的顶梁柱,是三朝老臣了,现在是掀翻苏曳的最关键时刻,您老要顶起来啊。」
  最终一直挣扎到现在,都无法做出选择。
  这大概是叶赫那拉氏第一次如此主动了。
  京城这边,太后犹豫不定。
  向导道:「当然是农历。」
  几日之后,这个强大的舰队就杀到了海兰泡。
  桂良找到了另外一个总理大臣文祥。
  「人家昨天让王世清退出旗籍的时候,就已经主动撕破脸了。」
  八旗王公大臣,终于向苏曳发起了第一击。
  桂良道:「郑亲王,您可想好了,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一旦让我请辞总理大臣,就是逼苏曳下台。那之前维持半年多的和气,就彻底撕破脸了。」
  原本她已经要做决定了,结果再一次摇摆了。
  「为了争夺兵权,一直斗争不停,两宫太后也无法做出决策。最终一直拖,一直拖,局面越来越恶化,导致嘉兴和湖州沦陷,杭州也岌岌可危。」
  「六百里加急,江苏巡抚李鸿章奏报,他已经五次击退发逆对松江府的进攻,请朝廷立刻派兵支援。」
  「博川,你也是八旗啊。」
  这还是很有风险啊,按照这样计算,短则一个月左右,长则两个月,这片海域,还有黑龙江流域,都要进入冰封期了。
  镶黄旗何等尊贵,就这样弃如敝履吗?
  一旦真的冰冻,那他的海盗舰队撤都撤不出来了。
  八旗王公派系,再一次发动攻击。
  「如今俄国人不断南下,再不谈判的话,整个黑龙江都要丢了。」
  「意识形态在后退啊,苏相。」左宗棠道。
  端华道:「桂良大人,真不愧是我大清的顶梁柱。文祥那边,你也劝一劝。」
  三个六百里加急后,朝堂死一般的寂静。
  他们都别无选择。
  接下来,端华、载垣、载龄等人果然召见了文祥和花沙纳。
  左宗棠道:「他们想要清算的,可不仅仅是苏曳大人,还有西边的那个太后。」
  「散了吧。」慈禧太后道。
  苏曳道:「那您知道,这支军队里面满汉对立何等之严重吗?臣完全是将他们混编在一起的,但还是泾渭分明,甚至互相敌对。」
  苏曳道:「你是汉军镶黄旗对吗?」
  「朝堂陷入如此激斗,她要负大部分责任。」
  慈禧太后冷道:「可笑,绝无可能。」
  而苏曳想的是彻底解决。
  杭州危也。
  然后,所有人的目光望向了文祥。
  「传令蒙古马队,陆续向京
  城方向集结。」
  这一战,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这是他们最后挣扎的机会,要允许他们挣扎。」
  苏曳道:「对。」
  一直到最后一刻,文祥都没有做好决定。
  田雨公再一次出列道:「臣举荐苏曳大人,率军南下平叛。」
  「届时,就是彻底的站队了。」
  「到时候,东宫太后那边一个旨意,直接就将我沉井了。」
  两宫太后,头痛不已。
  「太后娘娘,您还要含糊其事到什么时候?」
  苏曳吻着她道:「打得赢,打得赢的,在你肚子大起来之前,就打赢回来了。」
  发逆大军主力,终究还是舍弃了上海和松江,掉头去攻打浙江了。
  顿时间,不但海兰泡的俄军惊呆了。
  「就这么定了,没得商量了。」
  现在天下大乱,正是中枢最虚弱的时候,也是苏曳最虚弱的时候。
  叶赫那拉氏生气道:「无能,无能,无能!」
  慈安太后道:「你们难道要逼死我吗?」
  他对新名词的接受程度很高啊。
  如果苏曳败了,那直接倒台,所有的改革,全部被推翻,最好的结果就是离开京城,返回九江。
  「要不然,我们回南边去吧,你带着我回南边去吧?」
  「我们这边,只需要收复济南和烟台,最多再加上保卫开封,就算是赢了。」
  「大清开国以来,汉人抬入镶黄旗才几人?这样光宗耀祖的荣誉,不知道多少人想要,难道还上赶着送不成?」
  「臣王世清,有本!」
  而苏曳,再一次拒绝。
  一旦站队错误,那失去的不仅仅是政治地位,甚至还有身家性命。
  黑龙江将军府的六百里加急,再一次进宫。
  航行两千公里到达鞑靼海峡,在寒冷的北风中进入黑龙江。
  然后,在彻底的不敢置信中。
  这话一出,所有人脑袋轰鸣。
  这群人杀疯了,在海参崴没有杀过瘾。
  苏曳道:「现在小规模的满汉对立,比未来大规模的满汉对立要好。现在解决了,未来就不会大分裂。」
  但是朝会上,慈安太后依旧没有做决定。
  ……………………
  苏曳缓缓道:「主动改,还有活路。等被人逼着改,那就来不及了,就彻底没有活路了。」
  慈安太后道:「哀家没有赞成,也没有不赞成。」
  当然,依旧没有指名道姓。
  其次,天气越来越冷了,鄂霍斯克海会进入冰封期不说,黑龙江流域也会冰冻的。
  黑龙江将军府再一次求援。
  派谁领军南下平叛,还是做不了决策。
  端华躬身道:「太后娘娘,我们才是一家子啊,我们都是您的亲娘舅啊,这个决心就那么难下吗?祖宗把江山社稷交到您的手中,难道您就眼睁睁看着败坏吗?」
  「一个寡居的太后,肚子越来越大,别说权位保不住,只怕命都保不住了。」
  「烟台大概也沦陷了,济南也沦陷了。」
  ……………………
  慈禧太后道;「如此,那便照准吧。端华,还有镶黄旗的旗主,你们把王世清的名字从旗籍上划掉吧。」
  苏曳一愕,道:「平常周期稳定吗?」
  苏曳率领两万五千人南下,前往浙江,对战太平军主力。
  文祥遍体冰凉,头皮发麻。
  镶黄旗的地位何等
  之高?你王世清竟然要彻底退出?
  最最关键的是,苏曳你这是什么信号?
  难道你裁撤了八旗军还不够,未来进入帝国陆军的,还要退出所有旗籍吗?
  这是叶赫那拉氏第二次强行散朝。
  你这是在吹风吗?
  如果你最强势的时候,吹这风也无所谓。
  让文祥和花沙纳也主动请辞。
  终究是钮祜禄氏啊,终究是满洲大姓。
  「但现在天下大乱,谁发动兵变,谁就是天下公敌。」
  「我也是旗人啊,我是三朝元老,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八旗给折腾没了啊。」
  端华道:「如果僧格林沁和胜保赢了,那就证明我旗人依旧勇猛无敌,未来新式陆军依旧要冠于八旗之名。」
  最关键还是要在朝堂上决定生死。
  ………………………………
  接着,叶赫那拉氏望着苏曳道:「苏曳,她和我们渐行渐远了,她是钮祜禄,她从心底就不认同你做的事情。他是正宫,还有皇帝密旨,皇上也在她手中,她要是正式和我们对立的话,除非进行兵变,否则我们敌不过的。」
  是啊,什么都不必说了。
  满朝文武整齐地离开了朝堂。
  当时文祥整个脑袋几乎都是要炸裂的。
  慈安太后心乱如麻。
  端华再一次向两宫太后禀报,俄国公使依旧拒绝谈判,除非罢免总理大臣。
  苏曳道:「你放心,一定赢!」
  「最最核心的危机在朝廷中枢。」
  左宗棠不由得微微一颤道:「苏相,您的意思是未来帝国陆军的所有旗人,都要退出旗籍?」
  但却是要彻底毁掉八旗?
  「奴才举荐僧王和胜保,率军南下平叛。」
  端华道:「对,总共三个总理大臣,苏曳,您,还有文祥。」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慈安太后颤声道:「现在你们出去,让哀家静一静,静一静。」
  慈安太后扶额,内心的主意再一次动摇了。
  苏曳道:「如今天下大乱,朝廷中的那些八旗王公大臣,都把责任推到我身上,觉得是我裁撤八旗才引发的江山飘摇。所以想要借机夺权,并且清算我等。」
  王世清道:「是的,属下经过三次抬旗,如今算是镶黄旗。」
  第三个六百里加急:「陈玉成率领发逆大军,攻陷湖州。」
  见到他久久没有反应,端华道:「文祥,这近一年来,总理衙门的差事办得如何?」
  这……这是什么意思?
  你难道不知道,朝廷中很多职位,只有旗人才可以担任的吗?
  「在这方面的人品,太后娘娘是相信臣,还是更相信僧格林沁和胜保呢?」
  接着,她掰着手指道。
  甚至,完全没有了骑墙的空间。
  苏曳道:「对。」
  这两派都已经统一意见了,决定用这种方式定胜负了。
  「僧格林沁和胜保,除了新练陆军的一万五千人外,还有蒙古马队,还有直隶山东的绿营,八旗军队,加起来足足七八万大军。而山东的捻匪号称十五万,但最多也就是不到十万。」
  「他的战局比我们难得多,只要我们更加快速的获胜,这一局就算是赢了。」
  接着,叶赫那拉氏捧着苏曳的脸道:「我阿玛不中用,两个哥哥也不成器,苏曳你是我唯一的依靠了,你就是我命根子了,为了我们娘俩,你也一定要赢啊。」
  叶赫那拉氏道:「你这个恶棍,你这个混蛋,每一次让你别弄
  里面,你每一次都弄在里面。」
  端华道:「太后娘娘,时间在俄方,而不在我大清啊。俄***队已经占领了瑷珲城,接下来就会潮水一般南下,整个黑龙江都危也。我们这边拖得越久,北边那边沦陷得越多,军情如火,事不宜迟啊。」
  一支强大无比的海盗舰队,就出现在黑龙江宽阔的江面之上。
  在场所有的王公大臣都义愤填膺。
  都等着他请辞总理大臣,让苏曳剩下一个光杆司令。
  此时的文祥,陷入了真正的生死抉择。
  「轰轰轰轰……」
  而天津这三万多陆军种子的声音,也不断传到了京城。
  但,现在已经逼到角落了,必须开口了。
  文祥出列,几乎本身道:「回禀太后,奴才觉得总理衙门做得有所欠缺,但总体而言,还算不错。」
  这……其实就是赞成。
  就连瑷珲城这边的俄军,也不敢置信。
  「我月事,一直没来,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
  慈安太后道:「我当然知道。」
  桂良道:「对。」
  崇恩,田雨公、左宗棠都有些头皮发麻。
  她轻轻擦拭眼角泪水,颤抖道:「还有一件事情,我更害怕。」
  又是一击。
  ……………………
  苏曳道:「兵权不用争了,天津那三万多新建陆军,直接分成两个部分。」
  这支强大海盗舰队,就对着海兰泡的俄军城堡,疯狂地开火。
  「您两边都不愿意得罪,就这样一天天拖下去,等着局势一日日恶化吗?」
  「所以,苏曳必须请辞这个总理大臣。」
  然后,苏曳没有再说其他。
  次日朝堂。
  苏曳道:「既然,彻底的对立已经完全不可避免,那就加速这一切,让这种对立变得更加剧烈。」
  慈安太后道:「所以,他们的意思是将陆军里面的汉人也抬入八旗。」
  慈安太后目光望向了苏曳。
  「既然已经彻底对立了,立场鲜明了,那不如趁着这一波危机,为下一波改革做铺垫。」
  「着僧格林沁和胜保为征东正副将军,率领大军前往山东,剿灭捻匪,收复烟台和济南等地。」
  这一路上,遇到了不知道多少俄国的船只。
  ……………………
  全场寂静。
  众人的目光再一次望向苏曳。
  「如此一来,我们大获全胜,这一切皆是太后之功。」
  「端华,你昨天晚上和俄国公使谈得怎么样?」慈安太后问道。
  届时,你们怎么复辟都可以。
  慈禧太后缓缓道:「王世清,你可想好了。」
  接连三个六百里加急。
  八旗,就是这群人的信仰。
  「而苏曳那边,需要保卫杭州,保卫上海,收复嘉兴,湖州、无锡、常州、苏州等地。」
  「但是,要加钱!」
  苏曳的策略,推动一个大型改革,发起一场战争,让敌人如同韭菜一样冒出来。
  足足好一会儿,文祥问道:「请问,为什么?」
  维持了快一年的中枢默契,终于彻底被击碎了。
  因为慈安太后昨天告诉他们,今天一定会给一个答案的。
  这……这又要开始折腾了吗?
  文祥颤抖道:「桂中堂,您可知道您辞去总理大臣,就是正式向苏曳发起攻击的信号,这就是党争的开始。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的。
  」
  「这等关键时刻,偏偏你还要南下打仗去了,还未必打得赢。」
  两派势力,一步步对立。
  文祥道:「桂中堂的意思,让我也主动请辞?」
  「一般都在十一月封冻,最早的十月封冻也有。」
  王世清,你这个时候有什么本?
  此战,既分胜负,也决生死。
  ……………………………………
  注:今天稍稍早一些,有月票的恩公,您抬抬手,帮我拉一下名次,叩谢您!
  (本章完)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