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攻占宁新中
作者:楚秦一鹤 更新:2024-06-05 23:30
赵军虽说离开了宁新中,前去攻击黄城,但黄城与宁新中相距并不遥远,不过六七十里地。赵军前锋逼近黄城,后部还与宁新中相望。由于赵军还时不时要进城采购些用品,宁新中的城池一直保持开放。
一天临近黄昏,一队赵军突然渡过洹水,进入宁新中城中。他们告诉宁新中守,赵军的后援随后赶到,让宁新中守准备好粮草接济。洹水北面与赵国相邻,而目前赵军也正在城外。宁新中守不虞有他,命粮仓准备开仓放粮,安排这队士兵住进驿舍。至夜,城外有大批部队赶到,渡过洹水。守军以为是赵军援军,不以为意。不料先进城的那队赵军突然发难,强行打开城门。城外军队一拥而入,占领了宁新中。宁新中的米仓、官帑、兵库等一应设施全都落入秦军手中。由于天黑,城门关闭,甚至没有人来得及出城报警。
天亮后,赵军的后队首先感到情况不对,因为身后尘烟滚滚,显然有大批人员在行动。派出的哨探探查回报说,宁新中城外已经驻满了军队,约有万人,还有大批军队正在过河。后队主将不敢迟疑,立即报告廉颇,并命令部队出营,准备作战。廉颇闻讯,也立即赶到后队,他几乎立即就认出,这就是在邯郸城下与自己反复交手的那支秦军。看来,这支秦军是在打败了冠氏的楚军后,立即赶回来与自己作战。
在廉颇的设想中,这支秦军可能以最简捷的方式撤退到繁阳,然后投入黄城的保卫战中。但现在,这支部队出现在自己的后方,而且显然已经悄然占领了宁新中,与黄城一起形成对自己夹击之势。
由于国势飘零,无论是赵王还是廉颇都派不出强大的侦察力量,追踪秦军的行迹,只能把决策建立在猜测之上,等事到临头再临机处置。现在,实际发生的事情虽也在廉颇的预想之中,但却是预想中最坏的一种!
他一面命令黄城当面的赵军,按原定计划,派出一名万人将,继续攻打黄城。自己则在后军指挥部队作战。他看出秦军并没有完全到位,这时如果发动进攻,有可能成功。他对后军迅速出营列阵表示了称赞,然后命令那名作好战斗准备的万人将率军投入战斗。他鼓励万人将道:“秦人半渡,趁其半渡而击之,必胜!”
万人将立即心领神会,排出一个指向洹水河边的楔形阵势,向着秦军杀来。
随着赵军步步逼迫秦军,秦军的动态也越来越清晰:最早过河的秦军都绕到宁新中的南面、东面和西面,北面的渡口有源源不断的秦军正在上岸,不仅不成队列,甚至连武器都没有领到。
见到赵军出动,秦军也从宁新中东城外派出一军,斜向着赵军开来。两军本来相距十里左右,赵军起步在先,秦军出动稍迟,但秦军仍然有条件在远离渡口的地方阻截住赵军。
万人将见此情形,加快了擂鼓的节奏,催促赵军加快行军的步伐。
终于,在距离渡口不到两里的地方,两军发生了接触:秦军宽大的正面压迫在赵军突出暴露的侧翼上。侧翼的赵军主动发动进攻,向占优势的秦军冲杀过来,迫使秦军放慢速度,两边发生了猛烈的撞击。被撞开阵形的赵军并未后退,而是站在原地,与秦军死战。虽然大批赵军被长矛刺倒,但也有长矛兵被赵军士兵拖出阵列,被乱刃刺倒的。战场上一片混乱。但总体而言,由于秦军阵形保持得较好,而且占有兵力优势,他们压迫着赵军侧翼后退。
在侧翼的掩护下,楔形阵的前锋奋勇向河边的秦军冲杀过来。刚刚上岸的秦军匆匆把列好队形的部队零星投入作战,但经不起赵军的冲击,很快向后退却,眼看赵军就要杀入渡口上那些毫无防备的秦军之中了。
就在这时,宁新中城上鼓声大作。伴随着鼓声,洹水边的芦苇中飞出大片箭矢。随即,步步后退的秦军返身凶猛地杀过来,宁新中也城门大开,城中的军队一拥杀出。站在万人将身后的廉颇眼角猛跳,一面令万人将鸣金收兵,一面令另一万人将出兵接应。
遭到突然打击的赵军惊慌失措,虽然听到鸣金收兵的钟声,但已经不成队列,倒曳兵器,就往回跑,撤退变成了溃散。秦军一阵追杀,截杀了大批赵军,直到看见赵军援军上来,才停止追击。
秦军追杀赵军的时间里,斧手也没有闲着,将躺倒在地上的赵军一一斩首;那些还能活动的士兵,则由长矛兵刺倒后,再由斧手斩首。
追击的秦军原地整好阵形,等待赵军的到来。增援过来的赵军见秦军不再追击,也没有发起进攻,而是列阵掩护残余的赵军撤回营中。
两军相距里许,对峙了几个时辰,直到太阳落山,谁也没有再主动发动进攻。遗弃在战场上的赵军士兵在一声声惨叫中,成了无头之鬼。
黄城那边也组织了十来次冲锋,都毫无成效,徒增伤亡。
随着秦军逐步站稳脚跟,秦军也开始主动向赵军发起进攻。两军在宁新中城下反复厮杀,但都没有取得决定性战果。赵军也不再冒进,只中规中矩地与秦军正面作战。秦军虽然善战,却在兵力上不占优势,无论如何也杀不透赵军的阵势。在另一个方向,赵军也每天向黄城发起强攻,虽然损兵折将,却一天也没有停歇。直到一天夜间,赵军突然出现在浮桥周围。
整整一万人,连续几天利用夜暗的掩护绕过黄城,偷袭浮桥。守卫浮桥的士兵措手不及,浮桥失守。赵军斩断绳索,任由浮桥向下游漂流而去。黄城成为一座孤城。再也不会有援军来接替疲惫的守军了!
拆毁浮桥后,赵军加强了对黄城的进攻,夜间也派出部队骚扰。无论是繁阳还是黄城,都派出军使企图与宁新中的秦军联系,但却始终无法通过赵军占领的地域,联络不上。宁新中的秦军则每天按部就班地向赵军进攻,一天天消耗赵军的军力。
终于有一天,繁阳的军使乘船渡过黄河,从洹水北岸,绕过赵军营地,进入宁新中,向王龁报告了浮桥失守的消息。王龁问明情况,赵军只是拆毁了浮桥,并没有进攻河汊部,稍稍安心。公子子楚因为体弱,难以承受长途奔波的劳累,被留在繁阳。如果赵军不是毁掉浮桥,而是强渡浮桥去攻打繁阳,王龁要难受得多。
王龁连夜召集众将商议,然后下达命令:明天一早,全军再次北渡洹水,绕道棘蒲的浮桥撤往河汊,退守繁阳。
第二天,秦军依次渡河。赵军发现秦军的动向,派出一支部队过来查看,秦军也派出一支部队迎头拦住,双方又相距一二里对峙起来。俟秦军渡河快结束时,这支秦军缓缓后退,而赵军步步压上。快到渡口时,赵军惟恐芦苇中再有伏兵,不敢逼近,看着秦军退往渡口,依次而渡河。
赵军转而杀向宁新中,不料轻易地占领了城池。——秦军已经完全从宁新中撤出。
万人将立即向廉颇报告了自己占领宁新中的消息。廉颇即令万人将缀在秦军身后二三十里的位置,看他要去往哪里。万人将遂派出哨探巡哨,追踪秦军的动向。观察的结果是,秦军快速向漳水方向急进,已经走出五六十里了,巡哨只能远远望见滚滚的尘土。万人将立即向廉颇报告,秦军似乎是要抢占邺城。
廉颇不敢相信,秦军为何要攻占邺城。他命令万人将缀上秦军。万人将第二天就出发了,渡过洹水,往邺城方向而来。
然而当他走出二十里时,发现秦军正在前面十里之外严阵以待!
万人将大惊,一面飞报廉颇,一面急令列阵。
秦军如山般压来,等赵军列好阵形时,秦军已经前进到冲锋的距离。秦军略整了整队,即以全军展开两翼,向这一万人包抄过来。
三万人打一万人,没有任何悬念。就这种气势就足以构成强大的压迫。当秦军的两翼包抄到赵军的侧翼,正面也即将接触时,赵军彻底崩溃,向后就跑。各级军官拼命赶打,也无法制止士兵的逃跑,最后连军官也没有办法,只能跟着士兵一起往后跑。秦军一路追杀,这支部队渐渐溃不成军,不断有人被打倒刺翻射中。秦军一直追击到洹水岸边,迫使赵军跳水逃命。
洹水在水浅流缓的河段可以徒涉,但水深流急的河段十分危险。被追击的赵军自然顾不上水深水浅,就近跳下河去,不少人被河水冲倒,漂向下游。只有万人将在自己家臣们的扶持下,渡过洹水,逃回营中,向廉颇报告。
王龁在几乎全歼了追兵后,重新回到洹水河边,与廉颇隔河相望。
现在两军的态势都很不利:赵军被切断了退回邯郸的道路,而秦军也失去了根据,成为一支游兵。
雨轩阁读书网
一天临近黄昏,一队赵军突然渡过洹水,进入宁新中城中。他们告诉宁新中守,赵军的后援随后赶到,让宁新中守准备好粮草接济。洹水北面与赵国相邻,而目前赵军也正在城外。宁新中守不虞有他,命粮仓准备开仓放粮,安排这队士兵住进驿舍。至夜,城外有大批部队赶到,渡过洹水。守军以为是赵军援军,不以为意。不料先进城的那队赵军突然发难,强行打开城门。城外军队一拥而入,占领了宁新中。宁新中的米仓、官帑、兵库等一应设施全都落入秦军手中。由于天黑,城门关闭,甚至没有人来得及出城报警。
天亮后,赵军的后队首先感到情况不对,因为身后尘烟滚滚,显然有大批人员在行动。派出的哨探探查回报说,宁新中城外已经驻满了军队,约有万人,还有大批军队正在过河。后队主将不敢迟疑,立即报告廉颇,并命令部队出营,准备作战。廉颇闻讯,也立即赶到后队,他几乎立即就认出,这就是在邯郸城下与自己反复交手的那支秦军。看来,这支秦军是在打败了冠氏的楚军后,立即赶回来与自己作战。
在廉颇的设想中,这支秦军可能以最简捷的方式撤退到繁阳,然后投入黄城的保卫战中。但现在,这支部队出现在自己的后方,而且显然已经悄然占领了宁新中,与黄城一起形成对自己夹击之势。
由于国势飘零,无论是赵王还是廉颇都派不出强大的侦察力量,追踪秦军的行迹,只能把决策建立在猜测之上,等事到临头再临机处置。现在,实际发生的事情虽也在廉颇的预想之中,但却是预想中最坏的一种!
他一面命令黄城当面的赵军,按原定计划,派出一名万人将,继续攻打黄城。自己则在后军指挥部队作战。他看出秦军并没有完全到位,这时如果发动进攻,有可能成功。他对后军迅速出营列阵表示了称赞,然后命令那名作好战斗准备的万人将率军投入战斗。他鼓励万人将道:“秦人半渡,趁其半渡而击之,必胜!”
万人将立即心领神会,排出一个指向洹水河边的楔形阵势,向着秦军杀来。
随着赵军步步逼迫秦军,秦军的动态也越来越清晰:最早过河的秦军都绕到宁新中的南面、东面和西面,北面的渡口有源源不断的秦军正在上岸,不仅不成队列,甚至连武器都没有领到。
见到赵军出动,秦军也从宁新中东城外派出一军,斜向着赵军开来。两军本来相距十里左右,赵军起步在先,秦军出动稍迟,但秦军仍然有条件在远离渡口的地方阻截住赵军。
万人将见此情形,加快了擂鼓的节奏,催促赵军加快行军的步伐。
终于,在距离渡口不到两里的地方,两军发生了接触:秦军宽大的正面压迫在赵军突出暴露的侧翼上。侧翼的赵军主动发动进攻,向占优势的秦军冲杀过来,迫使秦军放慢速度,两边发生了猛烈的撞击。被撞开阵形的赵军并未后退,而是站在原地,与秦军死战。虽然大批赵军被长矛刺倒,但也有长矛兵被赵军士兵拖出阵列,被乱刃刺倒的。战场上一片混乱。但总体而言,由于秦军阵形保持得较好,而且占有兵力优势,他们压迫着赵军侧翼后退。
在侧翼的掩护下,楔形阵的前锋奋勇向河边的秦军冲杀过来。刚刚上岸的秦军匆匆把列好队形的部队零星投入作战,但经不起赵军的冲击,很快向后退却,眼看赵军就要杀入渡口上那些毫无防备的秦军之中了。
就在这时,宁新中城上鼓声大作。伴随着鼓声,洹水边的芦苇中飞出大片箭矢。随即,步步后退的秦军返身凶猛地杀过来,宁新中也城门大开,城中的军队一拥杀出。站在万人将身后的廉颇眼角猛跳,一面令万人将鸣金收兵,一面令另一万人将出兵接应。
遭到突然打击的赵军惊慌失措,虽然听到鸣金收兵的钟声,但已经不成队列,倒曳兵器,就往回跑,撤退变成了溃散。秦军一阵追杀,截杀了大批赵军,直到看见赵军援军上来,才停止追击。
秦军追杀赵军的时间里,斧手也没有闲着,将躺倒在地上的赵军一一斩首;那些还能活动的士兵,则由长矛兵刺倒后,再由斧手斩首。
追击的秦军原地整好阵形,等待赵军的到来。增援过来的赵军见秦军不再追击,也没有发起进攻,而是列阵掩护残余的赵军撤回营中。
两军相距里许,对峙了几个时辰,直到太阳落山,谁也没有再主动发动进攻。遗弃在战场上的赵军士兵在一声声惨叫中,成了无头之鬼。
黄城那边也组织了十来次冲锋,都毫无成效,徒增伤亡。
随着秦军逐步站稳脚跟,秦军也开始主动向赵军发起进攻。两军在宁新中城下反复厮杀,但都没有取得决定性战果。赵军也不再冒进,只中规中矩地与秦军正面作战。秦军虽然善战,却在兵力上不占优势,无论如何也杀不透赵军的阵势。在另一个方向,赵军也每天向黄城发起强攻,虽然损兵折将,却一天也没有停歇。直到一天夜间,赵军突然出现在浮桥周围。
整整一万人,连续几天利用夜暗的掩护绕过黄城,偷袭浮桥。守卫浮桥的士兵措手不及,浮桥失守。赵军斩断绳索,任由浮桥向下游漂流而去。黄城成为一座孤城。再也不会有援军来接替疲惫的守军了!
拆毁浮桥后,赵军加强了对黄城的进攻,夜间也派出部队骚扰。无论是繁阳还是黄城,都派出军使企图与宁新中的秦军联系,但却始终无法通过赵军占领的地域,联络不上。宁新中的秦军则每天按部就班地向赵军进攻,一天天消耗赵军的军力。
终于有一天,繁阳的军使乘船渡过黄河,从洹水北岸,绕过赵军营地,进入宁新中,向王龁报告了浮桥失守的消息。王龁问明情况,赵军只是拆毁了浮桥,并没有进攻河汊部,稍稍安心。公子子楚因为体弱,难以承受长途奔波的劳累,被留在繁阳。如果赵军不是毁掉浮桥,而是强渡浮桥去攻打繁阳,王龁要难受得多。
王龁连夜召集众将商议,然后下达命令:明天一早,全军再次北渡洹水,绕道棘蒲的浮桥撤往河汊,退守繁阳。
第二天,秦军依次渡河。赵军发现秦军的动向,派出一支部队过来查看,秦军也派出一支部队迎头拦住,双方又相距一二里对峙起来。俟秦军渡河快结束时,这支秦军缓缓后退,而赵军步步压上。快到渡口时,赵军惟恐芦苇中再有伏兵,不敢逼近,看着秦军退往渡口,依次而渡河。
赵军转而杀向宁新中,不料轻易地占领了城池。——秦军已经完全从宁新中撤出。
万人将立即向廉颇报告了自己占领宁新中的消息。廉颇即令万人将缀在秦军身后二三十里的位置,看他要去往哪里。万人将遂派出哨探巡哨,追踪秦军的动向。观察的结果是,秦军快速向漳水方向急进,已经走出五六十里了,巡哨只能远远望见滚滚的尘土。万人将立即向廉颇报告,秦军似乎是要抢占邺城。
廉颇不敢相信,秦军为何要攻占邺城。他命令万人将缀上秦军。万人将第二天就出发了,渡过洹水,往邺城方向而来。
然而当他走出二十里时,发现秦军正在前面十里之外严阵以待!
万人将大惊,一面飞报廉颇,一面急令列阵。
秦军如山般压来,等赵军列好阵形时,秦军已经前进到冲锋的距离。秦军略整了整队,即以全军展开两翼,向这一万人包抄过来。
三万人打一万人,没有任何悬念。就这种气势就足以构成强大的压迫。当秦军的两翼包抄到赵军的侧翼,正面也即将接触时,赵军彻底崩溃,向后就跑。各级军官拼命赶打,也无法制止士兵的逃跑,最后连军官也没有办法,只能跟着士兵一起往后跑。秦军一路追杀,这支部队渐渐溃不成军,不断有人被打倒刺翻射中。秦军一直追击到洹水岸边,迫使赵军跳水逃命。
洹水在水浅流缓的河段可以徒涉,但水深流急的河段十分危险。被追击的赵军自然顾不上水深水浅,就近跳下河去,不少人被河水冲倒,漂向下游。只有万人将在自己家臣们的扶持下,渡过洹水,逃回营中,向廉颇报告。
王龁在几乎全歼了追兵后,重新回到洹水河边,与廉颇隔河相望。
现在两军的态势都很不利:赵军被切断了退回邯郸的道路,而秦军也失去了根据,成为一支游兵。
雨轩阁读书网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