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抑郁说再见
作者:乔丹?彼得森    更新:2024-03-24 10:41
  跟抑郁说再见

  100多年前,人们对行为(特别是坏的行为)最流行的解释是个性,而个性是不容易改变的。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愚蠢的,而不认为是由于自己读书不多的话,那他就不会采取行动来改变自己。如果一个社会把犯人看成邪恶的,把精神疾病患者看成疯子,那它就不会花钱去支持改造犯人、帮助患者康复的机构。


  到19世纪末,这种贴标签的做法和它背后的理念开始发生改变。无知开始被看成因为没有受教育,而不是因为愚蠢;犯罪被看成贫穷的产物,而不是因为本性邪恶;贫穷被看成没有机会,而不是因为懒惰;疯狂被看成适应不良,是可以改正的。这种新的、强调个人受环境影响的理论就是行为主义的基本精神。


  行为主义之后是认知心理学,它保留了对改变的乐观信念,认为“自我”可以改进自己。例如,精神疾病的治疗不再是医生一个人的责任,而是把一部分治疗的责任转移到了患者身上。这种信念是当今盛行的自我改善(self-improvement)运动的基本精神。


  自我改善的信念就跟贴标签理论一样有预言的效果。一个人如果相信自己不必老坐在办公室中或不必老是抱着对他人的敌意,他可能就会去外面慢跑或在欺侮别人之前想一下。对于健康俱乐部、戒酒组织和心理治疗机构来说,相信自我改善的文化非常重要。


  自从有了失败,人类就开始有了抑郁,尽管那时没有今天这么严重,但至少会心情低落。当一个中世纪的乡村少年未能赢得意中人的芳心时,妈妈可能会对他说,天涯何处无芳草,大丈夫何患无妻。到了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认知疗法,它试着改变人类对自己失败的看法。它的座右铭跟老祖母的话并没有什么两样,但老祖母的话没有用,而认知疗法却有用。认知疗法是什么?为什么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