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作者:尹建莉 更新:2021-11-09 23:44
让孩子识字不难
她在很短的时间里突然认识那么多字,实际上是个非常简单而自然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必然。这个现象的发生,最终还是得益于教育,是家长有意无意间施行的一种正确教育方法收获的成果。
圆圆并不是那种两、三岁就能认识几千字的“神童”,我也从没刻意教过她认字,没给她做过一张识字卡。但就在她过完六周岁生日,离上小学还有半年多的时间里,她给了我们一个惊喜―突然间认识了那么多字!
她不再缠磨着要我给她讲故事,小小的人,居然自己拿本书象模象样地看起来,读得津津有味。我拿一本新来的(米老鼠》杂志让她读给我听,她真的连猜带蒙地读了下来。我真诚地表扬了女儿,夸她读得好。
第一次体会到识字带来的阅读乐趣,她独自看书的兴趣越来越浓。通过阅读,又认识了不少新字,这样一种良性循环,使圆圆的识字量陡增。以至几个月后,到她上了小学一年级,阅读语文课本对她来说己经是小菜一碟了。
记得她第一天做了小学生,从学校背回一书包课本。回到家,把新书一本本掏出来放到餐桌上,满脸兴奋之色。爸爸找来一本旧挂历给她一本本地包书皮,她就坐在爸爸旁边,兴趣盎然地把语文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听着她朗朗的读书声,我很欣慰地知道,小学生要面对的“识字关”,女儿已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迈过。圆圆在刚人小学时就能达到一个三年级孩子的识字量及阅读水平,这看起来像个小小的“奇迹”,让老师感叹,也让我惊喜。但我心里非常清楚,圆圆是个极为平常的孩子,她在很短的时间里突然认识那么多字,实际上是个非常简单而自然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必然。这个现象的发生,最终还是得益于教育,是家长有意无意间施行的一种正确教育方法收获的成果。
我想在这里把我的做法谈一谈,目的是让更多的孩子像圆圆一样,轻松识字,早识字。这不仅对于学前或小学识字阶段的孩子有意义,也可能对他一生的学习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的做法谈起来实际上非常简单,就是从我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她讲故事时,就不“讲”,而是“读”。即不把故事内容转化成口语或“儿语”,完全按书上文字,一字字给她读。
我想,对于白纸一样纯洁的孩子来说,任何词汇于他都是全新的。我们认为“通俗”的或“不通俗”的,于他来说其实都一样。“大灰狼悠闲地散步”和“大灰狼慢慢地走路”,在刚学说话的孩子听来,并不觉得理解哪个更难。我们最初灌输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了什么。有的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怕孩子听不懂,把书面语转化成通俗的口语,这其实没必要。正如一个从小讲汉语的人面对英语时会有为难,而一个从小听英语的孩子却从不觉得听英语是件困难的事一样。所以千万不要担心,孩子天性中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给他“读”或给他“讲”,对他来说同样有吸引力。
我给圆圆讲故事始于她一周岁前,不知最初给圆圆读书时她听懂没有,但我每次给她读书时,她都听得如醉如痴,明亮的双眸里充满愉悦的光泽。我给她买的书被我们一遍遍地读着,每次我都一字字指着读,到圆圆开始说话,就跟着晰咯呀呀地鹦鹉学舌,越来越能把妈妈给讲的故事一句句地背出来,还经常自己装模作样地读书。
清楚地记得在圆圆一岁八个月时,爸爸的同事来串门,圆圆站在叔叔身边给自己讲故事,很投人地读着《丑小鸭》。她用小手指着书上的字,一字字读到:“小鸭孤零零的,无精打采地走到河边……”她一页页地翻着,“读”得基本上一字不差。叔叔见状大为惊奇,以为她识字。我笑说,哪里,她把我给她读的内容都背会了。她当时肯定没有文字的概念,估计她当时并不知道嘴里的念念有词和手指所指有什么关系,只是在机械地模仿妈妈讲故事时的声音和动作。
就这样,我一直以“读”的方式给圆圆讲故事,并注意声情并茂。随着她慢慢长大,我发现以“读”代“讲”丝毫不影响她的理解,还丰富了她的语言词汇。她在说话间总是能找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很少有小孩子那种想要表达却不知如何说,或者词不达意的困难。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她开始认识一些字了,这使我确信了“读书”的好处。于是又进一步,从由我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她指着我来读。她指到哪,我读到哪。逐渐地,圆圆理解了文字的作用,把故事与文字联系到了一起。文字在她的眼睛里一点也不空洞枯燥,文字是有内容的,文字就是故事,是有趣而生动的。同时,当我们带她到公共场所时,总是不失时机地指给她一些文字看,比如在火车站我给她读“禁止吸烟”,告诉她这里人很多,空气不好,这个牌子告诉大家不要在这里吸烟;逛动物园时一起读指示路牌,然后我们就找到了想要看的动物;进了百货商场,先一起看购物导示牌,顺利地直奔我们要去的楼层。
天长日久,圆圆养成一种习惯,看到字就想读出来。每次我带她乘公共汽车时,她都会一路不停地读着马路两旁看到的店铺名和广告牌,不认识的字就问我,我也总是兴致勃勃地和她一起读那些招牌,读到一些有趣的店名,我们还会一起谈论一下。
没统计过圆圆在什么时候认识’了多少字,凭印象,她在五岁以前认识的字都是零零散散的,不会自己看书,总是由我来给她讲。五岁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也许是某个偶然因素促成,比如说她要妈妈给讲故事,而妈妈说没时间,你先自己看吧,于是她开始自己看书了。对书中内容的强烈好奇,使她顾不上文字的生疏,图固吞枣看个大概,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我及时夸奖她识了那么多字,会自己看书,再把她不认识的字给她读一读,这个故事就被她吸收了―她从完全个人的阅读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自此有点一发不可收的势头,书越读越多,字也越认越多。圆圆到小学二年级后,阅读能力就相当于中学生的水平。当班里绝大多数同学还在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生字的时候,她已开始一本接一本地读长篇小说了。当然她也常常读错别字,以至于我们戏称她为“白字大王”。我提醒她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爸爸妈妈,她因为急于读故事,不影响理解的字一般都不问我们,我们也不在意,随她的便。事实上.读得多了,许多“白字”自然就解决了。
到圆圆十周岁小学毕业时,她已读完了金庸全部的武侠小说,十四部共约三、四十本;郑渊洁系列童话故事数本;此外还有外国名著如《简爱》、《鲁滨逊漂流记》及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等,其它零散的儿童文学书籍以及各类报刊杂志则不计其数。
由于圆圆读的书多,理解力好,所以其它各门功课也都很优秀,学习上始终很轻松。她读完小学二年级,直接读小学四年级,仍然是班里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她在班里岁数最小,但她做事的成熟度及认识问题的水平,却仿佛比实际年龄大几岁。
圆圆上小学四年级时,我给她买了一本繁体字竖排的儿童版《中国通史》,十六开本,约一寸厚。我们经常抽时间一起读,因为繁体字她不认识,开始时还是我一字字指着给她读。这本书读到有一半时,繁体字于她基本上就不再是问题,后半部分她就自己读了。她现在看一些港台及海外出版的汉语资料,觉得很方便。在2008年召开的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有一位代表提议应该让小学生学习繁体字,多家媒体对这一提议进行了报道。这位代表的想法很好,但我忧虑的是,如果这一想法被贯彻到学校教学中,让孩子们用现行的常规识字方法学繁体字,小学生真的要被累死了。
现在小学生学业负担重,除了由太多“课外班”带来,更主要地,是不正确的教学方法所带来的。孩子们学生字的途径基本上限于课文,每个生字动辄写十遍二十遍,孤立地去认去写,这使孩子们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劳动,却得到很少的成就。写简化字尚且把孩子们愁得要命,写繁体字……孩子们要知道了,肯定反对这个提议。
繁体字不是不可以学,最重要的是怎样轻松地学。
在对圆圆的教育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本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仅孩子学起来轻松,大人实际上也轻松,事半功倍。
每当我看到有的家长洋洋得意地宜称他尚处于学龄前的孩子认了多少字或多少英语单词,而他的方法是就制作一大堆卡片或把英语单词贴得满家,我总是有些担心,这样行吗?
现在还有许多“早教机构”,他们所谓的“早教”其实就是让孩子认识一些字或字母和单词。学习的过程可能弄些花样,有的是扮演“字母角色”,有的是一起大声喊出某个音节,实质也是孤立地学字词。我怀疑,这样的课程,对孩子们有意义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在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提出“有意义学习”,这是一个和“机械学习”相对立的概念。他的重要论断是:有意义学习才是有价值的。依据他的理论,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所以是低效学习。①
前几天又从报纸上看到一个消息,说一个四岁的孩子能认得二千汉字。原来是他的爷爷把字词贴了满家,每天让孩子认。学外语的人都知道,如果孤立地背单词,忘得很快,但如果把单词放到语境中学习,效果就非常好。所以孩子如果认了好多字,却不会专注地读一本书的话,那是很不妙的一件事。把识字和阅读割开了,可能早早地破坏孩子识字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习中如果再加上炫耀,那是最坏的,恐怕只是在制造一个漂亮的肥皂泡吧。卢梭说:“人们在煞费苦心地寻找教读书写字的最好办法,有些人发明了单字拼读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个孩子的房间变成了印刷厂。真是可怜!”②
和谐合理的方法往往是美的,也是有效的;坏方法则把原本简单的事变得复杂、低效;我们在儿童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寻找好方法,不要想当然地用坏方法去教孩子。
特别提示
从我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她讲故事时,就不“讲”,而是“读”。即不把故事内容转化成口语或“儿语”,完全按书上文字,一字字给她读。
逐渐地,由开始的妈妈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孩子指着,妈妈来读。孩子指到哪,妈妈读到哪。这样慢慢地使孩子理解了文字的作用,把故事与文字联系到了一起。
当我们带她到公共场所时,总是不失时机地指给她一些文字看,比如在火车站我给她读‘,禁止吸烟”,告诉她这里人很多,空气不好,这个牌子告诉大家不要在这里吸烟。
读得多了,许多“白字”自然就解决了。
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本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仅孩子学起来轻松,大人实际上也轻松,事半功倍。
孩子如果认了好多字,却不会专注地读一本书的话,那是很不妙的一件事。把识字和阅读刽开了,可能早早地破坏孩子识字的兴趣和自信心。
开“卖部”
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颖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予又如何能喜欢?
我发现,和孩子玩“开小卖部”,是一项非常好的活动,通过这个游戏教孩子学加减乘除,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一种真正寓教于乐的学习方法。在圆圆4岁左右,我有一段时间教她学计算,开始采用的就是册着手指头做“2+3”等于几这样的方法。她开始还挺喜欢做,时间稍长就表现出厌倦了。我就想,能有什么方法让孩子又能学计算,还有兴趣呢?
那时候社区超市还没出现,各居民点一般都会有一两家“小卖部”,圆圆很喜欢和我一起去小卖部买东西。我每次都让她去告诉店主买什么,并让她把钱递给店主。当时只是为了让她学会做事,学会自然地和人打交道。没想到这让她很小就对钱的作用有概念了。
有一次圆圆和我从小店买东西出来,带出满眼羡慕的神情,说她长大婆开小卖部。我问为什么,她说咱们买东西要花钱,开小卖部的人就不用花钱。我后来发现她和邻居小朋友在一起玩开小卖部的游戏,互相扮演店主和顾客,扮店主的人总是很有几分得意。看来她满心想做个小店主,由此我想到和她玩开小卖部的游戏。
圆圆做了掌柜的,我和她爸爸当然就是顾客。我们拿一些东西给她在地下围出一个“小店”,并摆上各种“货物”,货物有真的,有替代品(比如她最喜欢吃的雪糕就得找替代品),只要她明白就行,然后我们轮流光顾她的小店。
我们认真地浏览她的商品,选定要买什么,问她多少钱,有时还要讨价还价一下。付款时,一般情况下都是需要找一些零钱回来的,比如买一根筷子六角钱,我们一般会给她一元钱,这样她就得找四角钱出来。
开始时都是她自已定价,小孩定价,无论大小都是一个比较整、比较简单的数字,比如1元、200元等。她一般不用“1.40元”或“203元”这样的定价来为难自己。
玩过几次后,我们就暗暗地把她往稍复杂些的计算上引。
比如雪糕原来卖1元一支,我们就建议说,这几天雪糕涨价了,每支一块二了,你这里要不要涨价啊,涨价可以每支多赚两毛呢。然后我们给她两元钱或五元钱,这样她的计算就比较复杂了。
圆圆开始时不喜欢这种有零头的定价,这给她的计算带来麻烦了。我就在带她到外面小卖部买东西时,让她注意一下小卖部商品定价基本上都有零头,于是她的“价格”都变得有零头了。
开小卖部的计算难度上升时,过渡应自然,这样会保持孩子的兴趣。我们开始时一般都是玩100元以内的加减法,稍后就给她一些建议,认为某个东西应该很贵,可以把价格定到三五百元。我印象中圆圆在四岁左右时,可心算500以内的加减法,这基本上是通过“做生意”学来的。
开小卖部游戏大约一直玩到圆圆上学二、三年级。她学习乘法和除法时,我就暗暗在游戏中加进了相关知识,比如一根铅笔9分钱,我要求一下买8根;一或者一包饼干4元钱,里面有10块,而我只想买3块。这样,她就得动用她的乘除法知识来计算了。
“开小卖部”的过程就是孩子不停地做“应用题”的过程,这对孩子有很好的数学启蒙效果。数学教育不要一下把孩子拉到抽象的数字上,不要拿一些干巴巴的枯燥的计算来为难孩子。要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数字,让他体会到计算不是抽象的东西,是存在于周围生活中的有用的东西,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着。圆圆读小学一、二年级时,当别的同学在抽象的数字里苦苦挣扎时,她却对每个题一眼看透,觉得那些题都太简单了。
圆圆读完二年级直接上四年级,当时学校的教导主任有些担优。说三年级是比较关键的一年,这一年的学习内容较难,尤其是数学。于是我找来三年级上下两册数学课本,用十天的时间和圆圆一起学了一遍,她掌握得很好,开学后和一些上过三年级的孩子一起考试,她的成绩最高。
并非圆圆有什么特别的天才,而是相关知识她在“开小卖部”时早已用过了。当“店主”动的脑筋,使她的数学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学起课本来就十分轻松。儿童身上有一种喜好模仿成人生活的天性。我记得自己小时候玩摆家家,特别快乐。我想,圆圆“开小卖部”的感觉一定和我玩摆家家时的感觉一样,只是她不知道自己在玩的过程中已学习了计算。
所以,学习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学习也可以在快乐中进行。而且,在快乐中进行的学习会让孩子学得更好。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习,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
在玩“开小卖部”游戏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是不要把用意告诉孩子。
玩这样的游戏,在家长这里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计算,如果你把这个目的告诉孩子了,或被他察觉了,孩子就会失去游戏的兴趣。要让孩子觉得这仅仅就是个游戏,只是为了玩。大人在和孩子玩时,要拿出认真而单纯的心态,把自己当成孩子一样投人地去玩,不要在这个过程中有任何说教,更不要因为孩子算错账训斥孩子。
其次是避免造成孩子不好意思。
我们在和圆圆玩时,刚开始圆圆对什么东西定多少价没感觉,完全是随意报数字。比如她把一小块“蛋糕”定价成100元,她爸爸就很夸张地说“啊,这么贵啊!”她爸爸是为了制造气氛,以他所熟知的市场价格来感叹,可他的口气把圆圆吓住了。圆圆从爸爸的口气中感觉自己定的价格太离谱,有些不知所措。再问到下一个东西的价格时,她报价时就有些胆怯和不安,犹豫地说出一个数字,然后等待大人的反应,试探定得对不对。这样玩下去,孩子的注意力就不能集中在玩耍上,时间稍长就会感到紧张和厌倦。我赶快出来打圆场,告诉她爸爸说这块蛋糕做得特别香,就值这些钱。
事后我告诉圆圆爸爸,以后无论孩子定价多少,都不要那样大惊小怪。不要以你的生活经验来干扰孩子的思维,孩子并没有市场价值概念。我们只是为了让她学会计算,不是为了让她学会做生意,所以她怎样定价并不重要。她完全可以把一斤米定成2闻元,也可以把一个金戒指定成4角钱。
第三是不要让计算为难孩子。
家长要记住的是,这是个游戏,不是数学课。家长可以通过“买卖”发展孩子的计算能力,但不可操之过急。在游戏中要把孩子的乐趣放在首位,学习放在第二位。计算的难度可以慢慢提高,但不要让太难的计算干扰乐趣。如果孩子在买卖中屡屡感到计算的困难,他就会有受挫感,就会失去兴趣。
第四是不强迫孩子玩。
不要为了让孩子学习而频频地玩同一个游戏。这个游戏我和一些人讲过后,就有人回家天天和孩子玩。开始孩子还有兴趣,但连玩三天后就不想玩了,家长就左说右劝地要玩。
也有那样的时候,刚开始玩,一笔生意还没成交,孩子就因为什么原因突然不想玩了,这时家长也不要强迫,只要孩子表现出不想玩了,就要立即停止.以免败坏了孩子对游戏的胃口。如果家长在游戏中表现得太积极,还容易让孩子察觉你的用意。
第五是尽量用真钱。
我开始和圆圆玩时,不想用真钱,觉得那样不卫生,就用一些纸片写上面值来玩。但发现孩子对假钱没兴趣,小孩子一旦意识到钱可以换来想要的东西时,她就会对钱情有独钟。用真钱可以让她在玩耍中更投人,玩罢注意洗手就是了。写到这里我想到,如果把孩子每一次“赢利”记录下来,并且把她赚的钱另存起来,给他买东西时就用这笔钱,可能会更好地刺激他玩耍兴趣。这一点在圆圆小时候我们没做,只是猜测这样做会更好。
第六是增加游戏变数,尽量使每次游戏略有不同。
一般来说孩子愿意做“店主”,尤其是开始时。玩过几次后,为了保持游戏的新鲜感,可以和孩子互换角色,让孩子再回到顾客的身份。无论谁扮顾客,都可以扮不同的角色,或形成不同的组合,有时是老爷爷老奶奶,有时是小朋友,有时是医生或教师。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事情和需求,这样就会有很多故事产生出来。还可以让家里的各种玩具参与进来,如毛绒小狗和小熊等来买东西,当然是有人替代它们说话和付钱。
我们和圆圆除了“开小卖部”,还“摆菜摊”。她有时也愿意当菜市场小贩,我们就用小纸片画上各种蔬菜水果,或找来各种替代品,和她玩卖菜。为此特意到中药房给她买了一杆小秤,因为当时市场上小贩们用的都是有碗有杆的手提秤。
“开小卖部”给出的启示是:和生活结合的学习效果更好,源于生活的教育可以无处不在。
教孩子学习并不一定需要坐在书桌旁,只要有心,处处能发现教育的机会。比如,最早教孩子从1数到10时,如果你只是口头反复念叨这些数字,孩子听到的只是音节,他其实不知道这些音节代表什么,也就不理解这些“1、2、3、4”是什么东西。如果在抱着孩子上下楼时,每次都边走边数台阶;打开一盒巧克力时,一定是先数数里面有多少粒然后再吃。总之,凡念叨“1、2、3.一”时,总和一个具体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孩子就记得更快,并且建立起数的概念。
我清楚地记得圆圆两岁半时,有一次爸爸从外地回来,给她买了一组6个娃哈哈乳酸奶。她上午喝了一个后,我把剩下的放起来了。下午她突然问我:“那5个娃哈哈在哪儿呀?”她居然知道还有5个,这令我有些吃惊。当时她还不会做加减法,她这时数的概念应该就是来源于我经常和她“1、2、3、4.??…”地数各种东西吧。
孩子进人学校教育后,仍然可以通过“活动”学习功课。我发现让孩子当‘,小老师”给家长讲课是一种不错的活动。
圆圆刚上小学时,老师教他们学拼音,我为了让她能尽快掌握,就对她说,妈妈小时候没好好学拼音,我的老家讲方言,老师教我们拼音也不标准。你在学校学了拼音,晚上回来教教妈妈行不?我说得很诚恳,圆圆一听很高兴,说行。然后她就每天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回家教给我,我也认认真真地听她给我讲,认真地学。玩“小老师”时我注意了这样几问题:第一,在设计这类活动时要“赋权”,让孩子“掌权”。
做小老师和开小卖部一样,都是让孩子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学习知识。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让孩子觉得自己“有权”了,这也是为什么这样的游戏能吸引孩子的一个原因。所以在这类活动中要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角和主动者,不要让他在活动中感觉自己被动、受大人指使。第二,要选择那些答案或内容比较确定的东西让孩子来讲。
语文方面我只让圆圆教过拼音,因为语文学习是开放式的,孩子不好讲,讲了也没什么意义。我让她讲的一般是数学,因为数学具有封闭式的严谨。同时还注意的是,讲课这个事不适宜经常做,一般是暗暗观察孩子的学习,只有发现哪一段时间她掌握得不太好,才会让她给我讲课。这也如同“开小卖部”一样,不要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到厌倦,要想办法保护兴趣。第三,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要自然,不能总用自己小时候没学好这一个借口。
比如有时候我会从她作业本上找到一个错误,而这个错误是因为她在概念上不太清楚所致,然后我假装惊讶地说“这道题好像做对了,老师怎么给打了错呢?”于是我招呼圆圆,看看是她做错了,还是老师判错了。在这个过程中,我既要装糊徐又要引导她往正确的方向思维,圆圆为了搞清楚是自己错了还是老师错了,她也会认真地和我一起来分析,重新思考概念。结果当然证明是她把题做错了,但她至少纠正了妈妈的“错误”,这同样让她有成就感;同时,之前没把握好的概念也基本上把握了。第四,不要在这个过程中挑剔孩子讲课的毛病,更不能嘲笑他讲课中的错误。
家长既然做学生,就一定要拿出诚意,认认真真听孩子讲课。和开小卖部一样,不要让孩子察觉你的用意,否则他只是觉得父母用这种方式来考察他,就不会感到自豪,也就不会有兴趣。如果孩子的思维或陈述有错误,要委婉地讲出来,或用启发的方式引导他往正确的方向思考。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因为自己讲得不好而感到丢面子。这个过程中家长只要有一点教训或嘲弄的意味,孩子就会特别沮丧,失去讲课的自信。一定要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
我在2004年听到当代著名教育家、时任北京四中校长的刘长铭先生的一个演讲。他在出任校长前是该校一名优秀的物理老师。他讲到自己在担任物理教师时,他的学生有谁在考试中哪道题出了错,他就会让这个学生把这道题重新做了后,再给全班同学讲一遍―“做一遍”和“讲‘遍”的效果是全然不同的。能清楚地讲一遍的东西,它必定包含着认真的思考,并已经被清楚地理解,然后才能清晰地讲出来;讲过的东西会更深地印在大脑中―如果说“做一遍”‘只是再一次学习,“讲一遍”就已成为一种实践,这对学生们来说也是一项知识应用活动,能让他们掌握得更好。
这项活动在家庭中也可以应用,当家长想给孩子辅导功课时,你不如让孩子给你“辅导”一次功课。当然你要想办法把事情做巧妙了,能让这项活动自然发生,而不要让孩子感到紧张和别扭。
我听一位家长说他儿子刚上高中时数学不好,遇到问题轻易放过,不肯钻研。他看了孩子的数学课本,觉得那些内容已超出了自己的知识范围,自己也辅导不了。按一般人的思路,是给孩子请个家教,或报个课外辅导班,但他考虑了别人的辅导水平及方便性,觉得自己学会了再来辅导儿子更好。于是他开始啃儿子的数学课本。
儿子当时的数学水平好歹比他强,他有不懂的地方就问儿子。孩子在讲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他们就一起去研究,研究不通的就让孩子去学校问老师或同学,回来再给父亲讲。做父亲的当学生不是做样子,他是认认真真地学习。当他发现自己的数学水平大有提高时,儿子的数学成绩也进步明显,而且孩子学会了对问题进行追究,不再像以前那样有问题放着等别人来告诉他,比上补习班的效果好多了。
总之,家长们与其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操心,花钱花力气,单方面逼着孩子学习;不如用些心思,设计和制造一些包含有相关知识的事情来让孩子去做,让孩子有机会运用他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实践是最好的“课外补习班”。除了上面例举的“开小卖部”、“当小老师”,肯定还能找到不少方式。比如家长结算家庭财务账时,托辞说计算器坏了,请上小学的孩子帮忙用笔计算一下;电器坏了,可以和物理课上学过电学的孩子一起运用他的知识去尝试修理一下。尤其是从孩子的兴趣中找到需要把握的知识,把他的兴趣和活动设计到一起,那是最好的。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学业落后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学会思考。周围世界里的各种事物、现象、依存关系和相互联系,没有成为儿童的思考的源泉……让实际事物教给儿童思考―这是使所有正常儿童都变得聪明、机敏、勤学、好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①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核心教育思想,即少年儿童应该从生活中学习,在做事中去学习,而不是在书本里学习。他认为教育中永远成功的教学方法就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②
所以,当家长想要孩子的学习进步时,不要忙着把孩子拉到书本上,拉到课外班里,应该创造些机会,让孩子运用他所学习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无论学什么,如果我们为孩子创造出了“开小卖部”的实践机会,那孩子多半就不会为学习苦恼了。
特别提示
在玩“开小卖部”游戏时,大人要拿出认真而单纯的心态,把自己当成孩子一
样投入地去玩,不要在这个过程中有任何说教,更不要因为孩子算错账训斤孩子。
在游戏中要把孩子的乐趣放在首位,学习放在第二位。
数学教育不要一下把孩子拉到抽象的数字上,不要拿一些干巴巴的枯澡的计算来为难孩子。要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数字,让他体会到计算不是抽象的东西,是存在于周围生活中的有用的东西,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着。
孩子选入学校教育后,仍然可以通过“活动”学习功课。让孩子当“小老师”给家长讲课是一种不错的活动。当家长想给孩子辅导功课时,你不如让孩子给你“辅导”一次功课。
家长们在设计这类活动时要想办法“赋权”,让孩子“掌权”,成为活动的主角和主动者;不要让他在活动中感觉自己被动、受大人指使。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小学,甚至初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一切都是可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1就是:课外阅读。
有一根“魔杖”,它确实是有魔力的,哪个孩子一旦被它点中,就会变得更为聪明,在学习和才能上更有潜力。这个“魔杖”是什么,谁能有幸被它点中,这一定是许多人想知道的―请原谅我的故弄玄虚,我不是在讲童话,是在作一个现实的比喻,因为想不出比它更贴切的比喻了。
让我绕得稍远,从四个孩子的真实故事说起。
我曾和某小学五年级一个班的同学有过较长时间的接触,对这个班的学生都很熟悉。班里有四个孩子,我总不由自主地在心里把他们分为两组,然后放到一起进行对比。
先说前两个孩子,一个叫晓菲的女孩和一个叫小壮的男孩,这两个孩子都学习努力,考试成绩中上等,性格上既不张扬也不内向,上课不捣乱下课不惹事生非,在班里属于那种既被老师喜欢又容易被遗忘的人。
另一组是两个男孩子,一个叫博一个叫成。博是个极为出色的学生,门门功课优秀,工作能力强,还特别有思想有见地,他是我见过为数不多的几乎找不到缺点的那种孩子;成这个小男孩优缺点都明显,总不好好完成作业,成绩中等,但口才极好,总是表现得懒散,不过并不扰乱纪律。
这四个孩子引起我的注意和对比,是从他们的作文开始的。前两个孩子,晓菲和小壮的作文我看过,字写得虽不舒展但比较整齐,可写作水平很差,内容贫乏,有许多语法错误,错别字也比较多,这和他们平时还不错的考试成绩有较明显的差距。他们每篇作文都被老师要求改来改去,他们认真地改着,一遍遍地抄着,但拿第四稿和第一稿对比,仅能看出改动痕迹,看不出进步;翻到下一篇作文,水平照旧。又翻了他们其它的作业本,都分明能感受到这俩孩子的努力和他们学习能力上的力不从心。
我基本上能判断出他们是哪里出了间题。
找这两个孩子谈过话。问他们的共同问题是:你经常读课外书吗?晓菲听我这样问,很不自在,告诉我说,她很想读,但她爸爸不允许,怕影响她学习,就把家里她可能看的书都锁起来。她家有一份订报纸赠送的《读者》,她很喜欢这个杂志,但每期来了,父母都想办法藏起来不让她看。小壮则表示他不喜欢读课外书,除了几本漫画书,从来没读过其它什么书。
6l
我想这两个孩子这样下去真是可惜了,他们是这样听话,舍得用功,本该在学习上表现得更出色。于是分别约他们的家长谈了一次话,目的是希望他们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从课外阅读来解决孩子学习困难的问题。
晓菲的爸爸说,孩子每天这么用功学习,成绩才保持中上等,要是再分了心去读课外书,落到中等怎么办呢?小壮的妈妈认为让小壮去阅读是又给孩子增加了学习负担,小壮一周上六个课外班和一个乐器班,周一到周日从来不休息,他家住得较远,公交车上每天来回要两个半小时,小壮每天只能睡6个小时。所以他妈妈说,绝对不能再给他增加负担了。
我告诉他们,这两个孩子现在正在读小学,每次考试成绩高几分低!L分不重要,目前他们的问题是学习能力不强,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这会严重影嗬到未来的学习。不上那么多课外班,不强求考试成绩,让他们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孩子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学习负担,他的学习能力才能提高,将来才能有真正的好成绩。我尽量把问题讲得明白,他们当时也都表示认同我的建议。但后来我再和孩子们了解,一点没变。晓菲的爸爸认为是因为家里订报纸招来《读者》,引得孩子不安心学习,把订报纸的赠品改成了牛奶。小壮本身就没有读书的愿望,妈妈也不打算让他有这个愿望,只是打算再给孩子报个贻拳道班,理由是孩子整天学习活动量少,上这个班既能运动又能学习防身,一举两得,我不知她从哪里再为小壮挤出这个时间。而且我还了解到,小壮所上的几个课外班中,有一个就是作文班。
和晓菲、小壮形成对比的是,博和成的作文都写得特别好,通篇几乎没有一个错别字和病句。博的字写得整洁大气,文章中总有独到的视角和素材;成虽然字写得不好,文中不时有勾划,不整洁,并且他的各篇作文水平差异明显,有的―看就写得不认真,应付差事,但有几篇看来他是认真写的,透过杂乱的卷面细细读来,能感觉出才情飞扬,让人不由得心生赞叹。
我也和这两个孩子单独聊过,了解到他们都十分喜欢读课外书。博的家里有很多藏书,他读了很多,以中外名著、历史、自然方面的为主,远远超出了他的同龄人的阅读量;成的父母做生意一般不在家,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家没电脑,电视也基本上不开,他没事干只好去买很多书看。成读得很杂,动物、科幻、侦探、武侠等,逮住什么读什么。
这两个孩子不光作文写得好,各方面都应付得轻松自如。博是个好学生却不是个小学究,他喜欢足球,花很多的时间踢球;成虽然平时成绩不太好,但用他班主任的话说,这个孩子,聪明着呢,现在这个成绩是闭着眼睛学来的,他只要好好学三天,就能考班里前三名。
我离开这个班时,把电子邮箱给了孩子们,现在还和几个学生保持联系。他们现在已读初三了,马上要中考。博没给我写过信,但他的母亲一直和我保持联系,62
我们始终没见过面,通过网络交流过一些儿童教育方面的问题。博就读于一所市重点校,据他妈妈说博现在的学习仍然很好,基于他的学习成绩和足球水平,已被确定保送到一所市属最好的中学读高中。晓菲一直和我联系,她初中就读的是一所普通中学,师资等各方面都不太好。听她说小壮、成也在这所学校,她和小壮的学习现在只能保持中等,肯定考不上好高中;但成上了初三后着急了,懂得学习了,现在是年级前几名的学生,还评了三好生。晓菲还说,她现在越来越不想学习了,觉得学习太难了。
几个孩子在学习上的发展态势大致已水落石出。
晓菲和小壮的家长肯定对孩子心生失望,他们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的成绩却不理想,在这关键时候,不知他们又会想出什么办法来帮助孩子,基本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更不会让孩子去读课外书了―由此,基本可以预测到的是,孩子不但眼前的中考很难取得好成绩,在接下来的高中阶段,学习也不会有什么太大起色,乃至将来,他们一生的学习状态都将是平庸而困难的。
’而博和成,他们的学习能力已稳定地生成,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会更具主动性和把握能力。
四个孩子的故事讲到这里,我想说的问题已清楚了。
“魔杖”是什么,就是课外阅读。它有一种魔力,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出平淡;哪怕是写作业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
阅读为什么对孩子的智力和学习有这么大的影响?'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有很多研究,他对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阐述得很多也很清晰。
他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①他指出缺乏阅读的坏处,“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奋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相比之下,“有些学生在家庭作业上下的功夫并不大,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却不差。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这些学生有过人的才能。
这常常是因为他们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①“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并且把全部负担都转移到家庭作业上去。由于家庭作业负担过重,他们就没有时间阅读科学书刊,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②
现代心理学对此已有很多研究和证实。梳理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人的学习理论,可以看到关键的两点:一是思维发展与语言系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二是学习新知识依赖已有的智力背景。“阅读”是一种以语言符号为媒介,包含有丰富的、超越现实生活内容的活动,会让阅读者的“语言系统”发育得更好,同时可以让他的“智力背景”更为丰富,从而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强。
做个形象的比喻:学习能力的构建好比盖房子厂“语言系统’,就相当于工具,“智力背景”相当于工程背景(地基勘探水平、工程设计水平、工人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等无形但重要的内容)。有好的工具和完善的工程背景,整个盖房子过程就是件比较轻松的事,也能保证质量;如果工具和背景都差,施工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这正如简单的建筑工程对工具及背景条件要求不高,越是宏大精美的工程,对工具及背景条件要求越高一样。我见过几位非常苦恼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原本学习成绩不错,学习也很努力,但令人不安的是,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越来越不如人意。每当这种时候,我总会间一下孩子从小到大的课外阅读情况。不出所料,这些孩子基本上都缺少课外阅读。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另一些孩子,小时候成绩可能并不出色,但由于他们有较好的课外阅读,却能做到后来者居上,到真正想学的时候,潜力就不可阻挡了。小学,甚至初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一切都是可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就是课外阅读。它真的像一根魔杖,越来越显示出神奇的作用。
人们容易看到孩子变化的表象:一些孩子越来越喜欢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就觉得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很欣慰;另一些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就觉得孩子怎么越来越不懂事,越来越不自觉。人们很少能看到这种表象背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原因,那就是课外阅读。
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是越来越懂事了。不同的是,阅读多的孩子,学习能力强,当他有意识地主动去学习的时候,丰富的语言和智力背景就来帮忙了,他较好的学习能力使他只要努力就会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能促使他更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而阅读少的孩子,他语言和智力背景的苍白使他学习能力赢弱,在越来越难的知识面前,在越来越多的竟争面前,他更多地体会着力不从心,他的挫折感越多,就越不自信,对学习就越没有兴趣。人是不能靠毅力和理性支撑很长时间的,他们很快表现出一路下滑,开始有意无意地逃避学习―这可能就是家长感觉到的孩子“越大越不懂事,越来越不爱学习了。”
为了让孩子聪明又学习好,父母们都在倾尽全力,从怀孕开始就忙着吃这个补那个。营养对儿童大脑发育肯定有用,但无论吃多少好东西,都只是一种加法手段。除极个别的超常儿童,所有出生后身体健康正常的孩子,他们最后在智力上的差异并不在这种物理手段上或生理因素上,而在启蒙教育上。智力启蒙最重要手段就是阅读,它是一种乘法手段,可以让儿童的聪慧以几何级数递增。
一些教师和家长不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是因为他们心里总有担心,孩子光完成学校课程学习已经很忙,考试考出好成绩最要紧,读课外书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不合算。这种说法等同于在说,我急于从哈尔滨到广州开会,哪里有时间等四个小时后的飞机,火车马上开了,我得赶快去挤火车―好像是那么回事,实际上全错了。
一把相同的种子,洒到地里,有的得到合适的水分和充足的日照,有的既干早又晒不着太阳,最后差异当然会很大。阅读就是智慧的水分和阳光。
我猜测会有一种质疑被提出来,难道经常读书的人学习就一定好,不读书的就一定不好?当然不是。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或表述一种现象时,不能把它绝对化。如果所有文化或社会范畴中的“规律”都需要像数理定律那样有100%的准确率才可被确认成立,那么所有的社会规律都将不存在,所有的对话都无法进行。世界如此复杂,每件事情都和其它事情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也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何一种现象。比如“喝茶能有效预防癌症”的结论,和“爱喝茶的人也会得癌症”的现象并不形成冲突,因为癌症致病原因非常多,用后者否定前者是没意义的。我不敢说爱读书的孩子学习一定好,但我可以肯定地说,从不读课外书或很少读课外书的孩子学习一定不会出色;一伙爱读课外书的孩子和一伙不爱读课外书的孩子相比,他们的学习差异一定非常明显。
中小学生中有一种叫“偏科”的现象,似乎对这里谈到的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提出挑战。尤其是一些男孩子,偏爱数理化,对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科目不感兴趣,也很少阅读,数理科目成绩却总是很好。
型丝巡竺竺鲤互一一一一我见过一位初中生的家长,她甚至为她的孩子数学、物理学得好,特别不爱学语文而略有沾沽自喜,可能是觉得这样表示她的孩子聪明。我想,她的孩子如果只是不喜欢语文课本身,但读过很多课外书的话,她可以骄傲,说明孩子的潜力还是很大的;但如果孩子一直缺少阅读,对语文课的厌倦是基于一直以来的语文能力低下,那就是件比较麻烦的事,恐怕总会有一天数、理科目要受到拖累。
我认识一位市属重点中学的数学教师,他高考时数学满分,语文只打了92分。他原本酷爱数学,立志要当个数学家,报了北大数学系,总分不够,最后只被一所普通的师范大学数学系录取。
他说,从我这几年教书,才深切地感觉到语文的重要。我们学校每年高考前十名的同学,很少有偏科的,基本上都是文理兼佳。他说他当时没考上北大数学系很不服气,现在想来,即使考上了,语文底蕴的缺失也会影响专业学习,因为自己的思维宽度和广度比起那些博览群书的人总是有很大局限性。
所以,哪怕孩子是个特别的数学天才,你也应该关注他的阅读。比如让他去读几本数学家传记,这可能比让他多解两本习题集更能成全他的数学天才。当然也有偏科偏向语文的,语文学得很好,作文写得漂亮,数理化学得很差。比如少年作家韩寒。阅读对他们的考试成绩似乎并没有成全。
这个问题要这样理解:造成他不喜欢数理科目的原因很多,教师、家庭、天赋、同学等都可能成为影响因素。阅读当然不能强大到解决所有的问题、补救所有的不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数学成绩差,绝不是阅读造成的。这样的孩子,所幸他们喜欢阅读,无论上不上大学,他们都是聪慧的,都可以取得相应的成就。这样看,阅读于他们仍然是件幸运的事。
而那些从不读碗卜书或很少读课外书、数理科目学得较差、人文科目只是相对学得较好的学生,他们的情况不叫“偏科,',事实上他们的人文科目也并不出色。谁能见到一个几乎不读课外书的人在文史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孩子和韩寒这类孩子的情况又有很大差异。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阅读都是重要的。由此看来,想让一个孩子变得更聪明,是多么简单啊,让他去大量阅读吧!书籍就是一根魔杖,会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一种魔力,能让他的智慧晋级。爱读书的孩子,就是被魔杖点中的孩子,他是多么地幸运!
特别提示
“魔杖”是什么,就是课外阅读。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出平淡;哪怕是写作业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
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并且把全部负担都转移到家庭作业上去。由于家庭作业负担过重,他们就没有时间阅读科学书刊,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
营养对儿童大脑发育肯定有用,但无论吃多少好东西,都只是一种加法手段。除极个别的超常儿童,所有出生后身体健康正常的孩子,他们最后在智力上的差异并不在这种物理手段上或生理因素上,而在启蒙教育上。智力启蒙最重要手段就是阅读,它是一种乘法手段,可以让儿童的聪慧以几何级数递增。
一伙爱读课外书的孩子和一伙不爱读课外书的孩子相比,他们的学习差异一定非常明显。
修得一支生花笔
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当下家庭教育的流行语,每个家长都这样想,每个家长都会这样说,但为什么孩子跑着跑着就落后了,为什么失望的家长总是大多数?就因为儿童教育中许多输赢概念被搞错了。按搞错的概念去做事,当然会把事情弄坏。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关于“妙笔生花”这个成语有个故事,说一个秀才梦到自己的毛笔头上盛开一朵莲花,梦醒后他就一下变得才情横滋,下笔如有神了。
成语反映了人们长期以来的一个愿望,也是很多人寻求解决的一个难题:如何能写出好文章。特别是当下许多中小学生,写作文是他们最头痛的事。假如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那这个办法一定是孩子们的“梦寐以求”。
我个人从事过十多年语文教学工作和多年的文字工作,也喜欢写作。我女儿圆圆的作文一直写得不错,在我的记忆中,她从小学开始,作文本上从没出现过一个
病句,错别字也很少,成绩总是很好。尤其上高中后,她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
文,推荐给同学们看。2007年高考时,圆圆的语文获得了报道,40分的好成绩。据媒体当年北京市文、理科近12万考生中,语文成绩达到
140分以上的总共只有12人。她的作文肯定也获得了高分―这里面可能有运气的因素,但也能说明她的写
作水平确实是不错的。
基于这些原因,经常有人问我,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而我总结多年来的一经验,得出的却只有两个字:阅读。
我不喜欢给那些阅读经历尚浅的孩子们讲所谓的“写作技巧”。观摩过一些教师
的“作文课”,总觉得那样的课不过是教师们自娱自乐的表演,对学生的写作没什么作用。人们把写作技巧这个事弄得太复杂了,总结出了那么多方法,一些完全不会写作的教师,竟然也能把“写作技巧”讲得头头是道―这也可以反过来证明这些“写作技巧”对学生没什么用处吧。
“美”和“简单”往往是同义语。学习写作也一样,最好的技巧应该是最简单的。阅读对写作来说,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而抛开了阅读所讲的种种技巧,最多可以称为“小技”。有了大技,小技不请自来;没有大技,一切小技都没有实现的条件。
我一直重视圆圆的阅读。大约从她一岁左右就开始天天给她讲故事,也许她开始时听不懂,但她喜欢听,明亮的双眸人迷地盯着我的嘴或书,不哭不闹的。到她稍大一些,能听懂后,就不断地要求我给她讲故事,每个故事都要一遍又一遍地听。不管她要求讲多少次,我几乎从不拒绝。
每个婴幼儿都喜欢听故事,都喜欢看书。如果说有的孩子表现出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听故事,一定是由于家长没及时让他接触阅读,把最好的时机错过,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被其它东西(当下主要是看电视)取代了―很多家长把这件事轻视得如同孩子不小心洒了碗饭一样,事实上这是非常大的损失。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当下家庭教育的流行语,每个家长都这样想,每个家长都会这样说,但为什么孩子跑着跑着就落后了,为什么失望的家长总是大多数?就因为儿童教育中许多输赢概念被搞错了。按搞错的概念去做事,当然会把事情弄坏。
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家长们更愿意看到那些立竿见影的效果。人们热衷于把孩子送进学前班提前去学拼音、学外语,热切期待孩子每次考试都能拿好成绩,热情地给孩子报许多个课外班,培养各种才艺,他们认为这就是在起跑线上领先一步了。而早期阅读做没做,暂时看不出什么差异。从学前到小学毕业,甚至到初中,课外阅读少的同学如果只针对各种考试学习,常常表现出成绩方面的优越。这给不少家长带来幻觉,以为课外阅读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它会影响学习,所以一般不会引起家长的注意。
事实上,不重视儿童阅读是早期教育中最糟糕的行为之一,从小的阅读差别才是重要的“输赢”差别。很少获得阅读熏陶的孩子,即使他们在小时候表现、得聪明伶俐,成绩优良;但由于他们只储备了很少智力能源,往往从中学开始,他们就会表现出综合素质越来越平庸,学习上越来越力不从心的趋势。这方面的艰难和困惑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而那些阅读量大的孩子,他们一般来说不仅从小表现出聪慧,而且在学习上有很强的爆发力。就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来说,他们从小莫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和阅读兴趣,是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人。
具体到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和阅读有直接的关系。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写作。
阅读不仅应该开始得早,而且应该读得足够多。
当前,国家通过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文字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初中生不少于260万,高中生不少于150万。即到高中毕业,一个孩子的正常阅读量应该在500一石加万字间―我感觉这是基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给出的一个非常保守的标准―即便是这样,它也远远高于当下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阅读量。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阅读量非常低,粗略估计平均阅读量应在国家出台标准的加%以下。
为什么这么低?一些文章分析说,这是由于高考造成功课压力太大,“阅读动力不足”。高考现在成了替罪羊,什么板子都往这里打。我认为根本原因是孩子的兴趣问题。高考为什么没让那些沉酒于游戏的孩子感觉功课压力大,从而对玩游戏“动力不足”?
中学生不爱阅读,这是做小学生时候形成的问题,小学生不爱阅读,是因为学前和上学后家长和学校都没有用心调动他阅读的兴趣。
假如家长们能及早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阅读像吃饭一样,成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地存在着的一部分,到高中毕业读几百万字就是件非常自然的事。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阅读对他来说哪里有“压力”,他从中体会的就是吃饭或玩游戏般的简单和享受,你不想让他读他都不情愿。
圆圆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读长篇小说,此后一直未间断阅读。在离高考只有三、四个月时间的寒假中,她仍然在繁忙的学习间隙中读了大约4D万字的文学作品,这对她来说不是增加了负担,而是一种放松和补充。
粗略地算一下圆圆的阅读量,到高中毕业,应该有1500一2000万字。这对爱读书的孩子来说并不算多,许多喜爱阅读的孩子的阅读量甚至能几倍于这个量。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建立语感。圆圆的作文本上为什么从来不出现病句,因为她已千万次地见识过流畅的句子,建立起了良好的语感,积累了丰富的词汇。语感好,词汇丰富,写出的句子自然没有毛病。
大量阅读赋予孩子的,不仅是正确的表述能力,还有创作才华。圆圆的作文经常闪现出令人惊叹的才气,我甚至会产生自叹弗如的感觉。她高一时偷偷写的小说有一次被我无意中看到,文笔的流畅和老到很让我吃惊。因为我一直以来看的都是她写在作文本上的东西,那毕竟只能叫习作,不能叫创作。我当时觉得,她如果将来想吃文字这碗饭,也是有可能的。并非圆圆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别的孩子达到她这个阅读量,也会有良好的文笔。
我国语文教育长期以来总是做得很别扭。
教学从不敢跳出语文书的框框,教师和学生都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对课文和句子进行“肢解”。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类老掉牙的教学方法尽管一再遭遇声讨,到现在仍然是中小学教学方法的主流。每本薄薄的语文书都要无端地占用孩子们整整一学期的时间,这实在是巨大的浪费。语文教师不重视学生的阅读,把本该最有趣的一门课做成最枯燥无味的课,我不止一次地听到孩子们说,他讨厌上语文课,更讨厌写作文。
我fnr的先辈,汉唐宋明清那些文人墨客,他们灿若星河的名字和作品形成了人类史上怎样的文化辉煌,可他们哪个人是通过花了多年的时间去分析别人文章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学语法、改病句后学会写作的?传统被抛弃后,我们到底供奉起怎样的一个东西,并要它来统治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的语文学习?!
几十年的事实其实已经证明,漠视课外阅读,想引导语感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通过学习语法写出结构正确的句子,通过分析别人的词采写出漂亮的句子,这是在绕远路,在隔靴搔痒。可以肯定的是,在缺少课外阅读的前提下,语文书教不出学生的语文水平,作文课也不能教会学生写作文。
一条数学定理一旦被理解,就成为你自己的知识,可以马上应用,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写作是一种开放性的、千变万化的活动,外部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任何写作“技巧”在理解上都没有难度,都是容易的,但吸收是难的,应用更难。尽管现在中小学作文课被讲得花样百出,许多教师在讲课上确实是花了心思的,就课堂本身来说也没什么问题,甚至可以说有些课讲得很精彩,老师在修改学生作文上也不少下功夫。但如果没有学生大量的阅读作铺垫,这些活动就是把稻种洒进了沙漠,没什么意义。
对于写作技能还比较幼稚的人,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习写作一定要首先回到阅读中。好的作品中本身就包含着高超的写作技巧,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过程。书读得多了,写作技能自然会形成―古人早就总结出来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表面上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是真正的“捷径”。
但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最难做到,急功近利的心态让许多人失去判断力。很多家长一直不重视孩子的阅读,却又想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学会写作文―市场需求就这样形成了。
现在报纸杂志上不时看到能让孩子作文速成的广告宣传,什么“四维网格学习法”、“爆炸作文法”、“一周全拿下法”等。我见识过几个所谓的让孩子当场学会写作文的“能人”,他们采用一些现场调动技巧,引导学生搭起一些思路框架,以常规教学中惯用的强制性的手段推动学生填词造句,看起来效果真是不错,学生真的现场写出了一篇作文。可接下来呢,没有老师在旁边给搭架子,没有老师的强行引导,学生自己就不知所措了,既没词又没句,培训班结束后学生的水平还在原地踏步。写作和做人一样,是个长期修炼的过程。采用一些蝇营狗苟的技巧,利用几天的功夫,绝不可能教会孩子们写作文。
前几天还有个“三天学会写作文”的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我不知他们是从哪里得知我的情况的。他们知道我女儿圆圆语文高考成绩好,而我本人做过多年语文教师又会写作,就希望我去现身说法。我说对不起,我女儿三天学不会写作,她是用十几年来学习的。我教了十多年书,也没练出三天教会孩子们写作文的能耐来。在这里我还特别想说的是,写作从来不仅仅是文字的事情,它更是思想认识上的事情。文字所到之处就是一个人的思考所到之处。阅读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孩子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还在于它能丰富孩子的心灵世界,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古今中外各种社会生活,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他不仅在思想上更成熟,在价值观上也更完善―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为文的条件。
那些心灵苍白,思想空洞,没有成熟价值观的人,纵使有一肚子精彩词句,他也没能力摆弄出有灵魂的作品来。许多教师和家长都在批评孩子的作文“不深刻”,可文章中的“深刻”是一个人思想认识水平的刻度,如果孩子从未或很少从书籍中分享前人的社会生活经验、他人的思想成果,以他小小的年纪,有什么办法能“深刻”呢?
每一部书都可以让孩子从中经历一些东西,学到一些东西。杜威、陶行知等伟大的教育家都特别强调从生活中去学习。而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参与,阅读实质上就构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凡古今中外那些流芳几代的经典作品,不论它的内容是什么,其中一定包含着真善美的东西。这些真善美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当然也影响着一个人的写作。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说什么样的话,你有怎样的思想意识,就会写出怎样的文字。
一个不阅读的人是蒙昧的,一个不阅读的家庭是无趣的,一个不阅读的民族是浅薄的。政府提倡素质教育,可现在一提及素质教育,人们总是想到琴棋书画类的“小技”,最恶俗的如用打高尔夫球培养“绅士风度”,用跳校园集体舞培养.“艺术气质”。
为什么没有人想到推广普及阅读呢,可能是阅读不容易造势,不容易很快形成让人看得见的“成果”吧。教育部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形式规定了中学生必读的30本中外名著,哪所学校把这当回事呢?有多少家长知道这回事呢?
无论从调查数据显示,还是从我们的常识来看,当前中小学校图书馆90%以上都是名存实亡的。也就是说孩子们几乎不可能从学校借到他们想要读的书。孩子对于我们来说是唯一,他的成长不能等待,所以当下这个缺陷必须由家庭尽快弥补。家长们与其高兴了领孩子吃麦当劳,不如领着他去逛书店;与其用手机、随身听装备孩子,不如在他书桌上常放几本好书。特别是那些发愁孩子不会写作文,想花高价给孩子报速成班的家长,把那些钱用来给孩子买书吧!请花些心思,引导孩子发现阅读的乐趣,让他视阅读为一件和看电视、玩游戏一样有意思的事吧!孩子的阅读就是最好的修炼过程,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他的潜能,总有一天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手中的笔已不知在什么时候发芽,开出了芬芳的花朵。特别提示
从小的阅读差别才是重要的“输赢”差别,从没有获得阅读熏陶的孩子,是真正从起点上就落后了一步。
中学生不爱阅读,这是做小学生时候形成的问题;小学生不爱阅读,是因为学前和上学后家长和学校都没有用心调动他阅读的兴趣。假如家长们能及早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阅读像吃饭一样,成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地存在着的一部分,到高中毕业读几百万字就足件非常自然的事。
对于写作技能还比较幼稚的人,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习写作一定要首先回到阅读中。好的作品中本身就包含着高超的写作技巧,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过程。
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表面上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足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是真正的“捷径”。写作和做人一样,是个长期修炼的过程。采用一些绳营狗苟的技巧,利用几天的功夫,绝不可能教会孩子们写作文。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参与,阅读实质上就构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
“好阅读”与“坏阅读”
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
儿童的语言中,事情总是充满“好”“坏”之分。我现在就借用他们的话语模式,谈一下儿童课外阅读中哪些做法是好的,值得提倡;哪些做法不好,要注意避免。请允许我以孩子的口吻,简单地把前一种称为“好阅读”,后一种称为“坏阅读”。
好阅读尽通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里使用口语。
这一点是针对在孩子还不识字,由大人给孩子讲故事阶段的阅读而言的。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时,担心孩子听不懂,就尽量用通俗的口语来讲。这样做不太好。正确的方法是,从一开始,就应该尽量使用标准的、词汇丰富的语言给孩子讲故事。尽早让孩子接触有情节有文字的图书,从你给他买了有文字说明的图书起,就要给孩子‘4读’,故事,不要“讲”故事。这一点,在本书(让孩子识字不难》一文中有较为详细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
在课外阅读上,一些家长和老师犯的最无聊的一个错误就是要求孩子慢慢读,一字一句地读。这是不对的。
衡量一个人的阅读能力高低有三个方面:理解、记忆、速度。这三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速度是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字一字读的人阅读能力最低,一行一行的较好,能达到“一目十行”的最好。一目十行是个比喻,指人的阅读已达到一种非常熟练、自如的程度,阅读的视角宽,注意范围大,一次扫视可以从二行扩展到几行。
阅读必须达到一种半自动化的程度,阅读的内容才能被整体把握和吸收,才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一字一字地读会阻碍这种半自动化状态的形成,所感知的阅读材料是零散和不完整的。
人的阅读速度既不是夭生,也不是主观上想快就能快起来,且不可能用某种训练方法轻易获得。速度取决于阅读量,是在“量”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儿童在这方面进步惊人,一个酷爱读书的小学生,他的阅读速度很快就会形成,且由于他们在阅读中想法单纯,急于知道后面的故事情节,所以速度常常超过那些同样酷爱读书的成年人。阅读量不相上下的孩子,他们的阅读速度大体相同。所以在提高阅读速度上,也不需要人为地去做什么,只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阅读量就可以。
我女儿圆圆小学时就读完了金庸全部武侠小说,共十四部,大约三、四十本。我只给她买了一套《倚天屠龙记》,其余的都是租来看。当时租金是每本书一天5角钱。她开始读得慢,很快就越读越快,在天天上学的情况下,每本书只需要1一1.5元,即2一3天就读完;到了假期,则每天读一本。我估算了一下,这个8岁的小孩子,她当时读一本20万字的小说,累计阅读时间大约只需要四、五个小时。她的这个速度并非神奇,别的孩子读了那么多书,速度自然也会达到这么快。
在提高孩子阅读速度上,有一些细节要注意:
第一,不要让孩子低低地读出声来。
学校里会经常要求孩子们低声读课文,那只是读课文,不属于我们这里说的课外阅读范畴。课外阅读不应该出声。出声读,既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也不能增加速度,是一种不好的阅读方式。
第二,不要一遇到生字就要求孩子查字典。
孩子在初期阅读时,生字肯定不少,不停地查字典是对阅读的不断打扰,会破坏他的兴趣。孩子刚开始读篇幅较大的作品,原本就对自己的识字量底气不足,担心是否能读懂。家长倒是应鼓励孩子,有不认识的字没关系,只要能看懂就行。如果有些生字影响了理解,或者在作品中是关键字,可以问家长。这样让该子觉得很便捷,阅读起来有轻松感。我见过有的家长明明认识那个字,却偏偏不告诉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查字典,可能是认为查字典可以让孩子记得更牢。这种做法没有意义,事实是大部分孩子在阅读过程中都不喜欢被什么事情打断。有些孩子喜欢查字典,当然也不要阻拦,重要的是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让他能愉快顺利地阅读。第三,可能的话,尽量租书看或借书看。
租书或借书可以促进孩子尽快把一本书看完。圆圆看全套的金庸武侠小说基本上都是租着看的,她为了省租金,就有意识地抓紧时间看,每本书最多借三天,到了假期一天一本。多借几天虽然多花不了几个钱,但1元钱左右就能读一本书这种感觉很让她兴奋,这无意中也促进了她快速阅读的愿望。
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
许多家长在孩子读完一本书后,总喜欢考察他“记住了多少”。
有位家长,也听取了别人的建议,同意让孩子看课外书。孩子刚读了第一本小说,家长就迫不及待地要孩子复述这个故事,背会其中的“优美段落”,要孩子在写作中用上小说中的一些词语和素材,甚至还要求孩子写读后感。到孩子读了第二本小说,她就责怪孩子把第一本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忘得差不多了,认为前一本书白读了。家长这样做简直是故意给孩子制造绊脚石。这反映了家长的两个问题,一是不理解阅读,二是功利心太切。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搞得孩子厌恶阅读。当儿童面对一本书时,如果有人向他提出了识记的要求,他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识记上,而把阅读的兴趣放到次要的地位。一旦孩子意识到读完一本书后有那么多任务等着他,他就不会想再去读书。破坏兴趣,就是在扼杀阅读。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
儿童阶段的阅读大多是童话和小说,孩子只要喜欢读,说明他已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他和书中人物一起经历过种种事件,并最后一起迎来一个结局,这本书就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下了痕迹。具体内容根本不需要孩子专门去记忆,即使他把三个月前读的一本小说的主人公名字都忘记了,也不能说他白读了。
至于背诵作品中一些“文字优美的段落”,更是和学习语言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段落真优美得打动了孩子,他自然会去模仿和记忆;如果“优美段落”是家长选定的,孩子不一定承认它优美,这样的背诵就没什么意义。阅读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影响,在语言上也是这样。背会别人的段落不等于自己就能写出这样的段落,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风格,与其背诵一段孩子并不喜欢的文字,不如让他用这个时间多读一本书。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中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差不多都属于“外行”阶段,孩子能看“热闹”就已很好,不经历这个阶段,也难以达到内行的阶段。家长和教师最好不要急于让孩子读了一本书就看到这个意义,体会出那个感想,记住多少东西。你对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怀有怎样无功利的心态,就应该对他的阅读给出怎样无功利的言行。
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读得足够多,丰厚底蕴迟早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
事实是,家长越少对儿童提出不适当的记忆与背诵要求,儿童通过阅读掌握的知识越多。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人研究,他发现,“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也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情感色彩:如果跟书籍的精神交往对人是一种乐趣,并不以识记为目的,那么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人他的意识”。①
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
有位家长说他的孩子整天都在读书,他给拼字的钱,孩子大多用来买书了,一套几十本,没几天就读完了,可他的孩子作文水平却很差,不知是怎么回事。我问他孩子都读些什么书,他说基本上都是漫画书―难怪。
我对这位家长说,看漫画不叫读书,漫画不是书,漫画只是以书的形式出现的电视。你说你的孩子一直在“读书”,其实他一直在“看电视”。
当下社会正处于一个“读图”时代。所谓“读图”就是看漫画、电视或电脑等,是以图像为主的接受信息方式。读图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阅读形成冲击。一个60年代出生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信息匾乏的环境中,到上了中学后偶然遇到一本书,他会如获至宝地去阅读,他阅读的兴趣可能就此建立;但一个oo年代出生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各种信息刺激包围,如果他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电视前度过,他对图像会更感兴趣,图像占据了他的输人渠道,建立阅读文字兴趣的最好时光错过了,以后很难对阅读产生兴趣。
现在患“电视痴迷症”的孩子太多了,这和家长的一些观念有关。一些家长虽然也希望孩子长大后是个爱读书的人,但并不在意儿童的早期阅读,把孩子的早期阅读看得可有可无。有的认为电视里也有知识,让小孩子多看电视也能长知识;有的认为孩子没识多少字之前,先看电视,等识字多了再读书;还有的认为孩子就应该活得自由自在的,只要写完了作业,他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他们不知道这是在错失良机,这种想法让孩子与一个好习惯失之交臂。这种损失多半会影响一生。“读图”取代不了“读字”的作用。“读字”之所以优于“读图”,在于以下原因。
文字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可以刺激儿童语言中枢的发展,并且这种符号与儿童将来学习中使用的符号是一回事,他们在阅读中接触得多了,到课程学习中对这种符号的使用就熟练而自如,这就是“读字”可以让一个孩子变得聪明的简单陈述。
而漫画、电视和电脑都是以图像来吸引人,尤其电视,这种刺激信号不需要任何转换和互动,孩子只需要坐在电视前被动接受即可。看电视当然也可以让孩子多知道二些事,但它的“读图”方式和被动接受性相对于阅读来说,’在智力启蒙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学龄前儿童如果把许多时间都消磨在电视前,他的智力启蒙就受到损害。从进人小学开始,他的学习能力就会低于那些经常读书的孩子。而且,习惯“读图”的孩子,已习惯被动接受,不习惯主动吸收,他在学习上也往往显现出意志力缺乏。台湾著名文化学者李敖用他一贯激烈的口气说“电视是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
孩子“读字”的时间开始得越早越好。读书和识字量没有必然关系,和年级更没关系,随时都可以开始。儿童最早的阅读就是听家长讲故事,从父母给孩子讲慢慢过渡到孩子自己看,从看简单的连环画慢慢过渡到看文字作品,从内容浅显的童话慢慢过渡到名著等等。只要去做,这些过渡都会非常自然到来。:
儿童的天性都喜欢阅读,凡那些表现出不喜欢阅读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长没有在合适的时机给他们提供合适的阅读环境。要么是家中很少买书;要么是买了书懒得给孩子讲;要么是整天用电视机哄孩子,总之,孩子从小与阅读是隔离的。其实“读字”并不完全反对“读图”,这两种阅读完全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共存。我的女儿圆圆也非常喜欢各种“读图”活动,她从小到大一直喜欢看动画片,上大学了还经常看,书架里有很多漫画书,但这些不影响她的“读字”活动。她对“读字”的兴趣早就稳定地形成,她知道如何按轻重缓急,按自己的需求分配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
那些从小到大,把大部分业余时间用来“读图”而不是“读字”的孩子,他的阅读其实仍停留在初期阶段,阅读所带来的一系列智力成长也不可能实现。这种损失源于他早年生活中“读字”活动没有及时出现―这是个很大的遗憾。这样一个遗憾,难道不该归咎于家长和教师,乃至全社会对儿童阅读的轻视吗?
此外提醒家长们注意的是,让孩子读正版原著,不要读“缩写本”或“缩印本”。
“缩写本”指把名著进行大量删节,变成字数、内容和语言都比较简单的改编版。我认为这是把一只新鲜苹果做成果脯的行为,至少我在书店看到的几个所谓“儿童版”《三国演义》这类的书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建议给孩子选择知名度较高出版社出的原版作品。
“缩印本”指总字数不减少,但把文字缩小,每页排得密密麻麻的那种书。这种书可能多半出自一些不知名的小出版社或盗版者手中。比如把一部《红楼梦》做成一本书。这样的书可能仅仅方便携带,但读起来很累,阅读感觉不好,容易使孩子厌倦;此外错别字可能也比较多。所以也不要给孩子读缩印本。
每个人都喜欢“好东西”,不喜欢“坏东西”,孩子更是把好与坏区分得势不两立,他们纯如一张白纸的生命底片上会留下怎样的痕迹,与他们成长中千万个细节的好坏有必然的联系。教育全在细节中,每个看似微小的“好”、“坏”细节,对孩子的影响都可能是巨大的。阅读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家长和教师要尽量给孩子提供“好阅读”,避免“坏阅读”,这也是你给孩子提供良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提示
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黄使用口语。
好阅读要求孩子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
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
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
尽童不要让孩子读“缩写本”或“缩印本”。
阅读需要诱惑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
圆圆刚上小学二年级时,我感觉她的识字量及阅读水平已具备了再上一个台阶的可能,就建议她读长篇小说。圆圆听到这个建议的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她经常看到我读小说,那么厚的一本,那么多字,基本上没插图。她本能地觉得长篇小说很难读,也没意思,只能是大人读。而她在这之前读的书都是以图为主的儿童读物。我理解她的为难,就没再说什么。
考虑我书架上那些小说当时没有太适合她的,我去买了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以前我从没读过金庸的小说,只看过由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从电视剧中猜测小说也是有魅力的,应该能为儿童所喜爱。我没对圆圆说这是为了让她读才买的,像平时拿回任何一本给我自己看的小说一样,干完活就自己去读了。
那本书确实是比较好看,有很多悬念,我每天读完了顺口赞叹一句说这本书很好看,然后有意无意地把一些情节讲给圆圆听,讲到引人人胜时就说我正读到这里,后面还不知道呢,等读完了再给你讲。
这样几次,搔得圆圆心里痒痒,看她着急,我就顺水推舟说要么你自己看去吧,妈妈没时间一下子看那么多。圆圆还是顾虑她能不能读得了小说,我就说,你试试,有不认识的字没关系,把大概意思看懂就行,哪些字影响理解,就问妈妈。她听我这样说,就开始试着读起来。
阅读是个并不难进人的过程,重要的是让孩子无所顾忌地拿起一本书,开始读了。等她读得超过我读的部分,我就经常假装没时间看,又表现出急于知道某个人后来怎样了,让她把看到的情节讲给我听+并和她一起聊这里面有趣的人和事。这让圆圆越读越有兴趣了,到读完这部书,她开始对自己的阅读能力有了信心。读完这本书后,我和圆圆一起看了一下该书的前言,知道金庸一共写了十四部武侠小说,取每部第一个字连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样美的文字也给了圆圆好奇,她说还想看金庸的小说。我就说这么多书要是买的话挺费钱,不如租来看吧。于是带她去租书。
这以后,她越读越多,越读越快,阅读兴趣和能力很快呈现出良好稳定的状态。一口气读完了金庸全部的武侠小说。从此发现了读长篇小说的乐趣,再往后读长篇小说就成了一件非常简单的事。
我当时的一位同事,说她儿子不喜欢任何阅读,连故事书都不读,似乎对读字有一种恐俱,作文写得很差。当妈的为此很发愁。她知道圆圆读了很多书,就特别希望她儿子和圆圆认识,受些影响,也能喜欢读书。
有一天我领圆圆到她家玩,她儿子比圆圆高一个年级,当时读小学五年级,看我们来了很高兴。
我们刚坐下,同事就对她儿子说,你看圆圆比你小两岁,人家已读了好多书,你以后也要多读些书,不能整天光是玩儿。
这种对比让小男孩显出难为情。
我赶快让两个孩子到另外一个屋玩,然后提醒同事不该对着外人这样说孩子,这样说会让孩子对阅读更没信心,而且觉得很丢面子。孩子其实是很要面子的,如果你想让他做什么事,应该恰当地对着外人流露出对他这方面的赞赏。我还提醒她说,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他“读书去”,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来聊,更不要用阅读的事来教训他。接下来我把自己如何“诱惑”圆圆读小说的过程对她讲了,想她应该能从中体会出一些东西来。
我们走的时候,男孩也出来送。他妈妈也许是出于客气,又对儿子说,你看圆圆已经把金庸的小说都看完了,回头我也给你租几本来看。男孩子有些迟疑地点点头。
我隐隐觉得她这样说还是不太妥当。她其实仍然在用一个孩子的强,对比另一个孩子弱,而且她的话说得实在太明白,目的性太强了,没给“诱惑”留下一点余地。
后来这位同事唉声叹气地对我说,她租了金庸的书,但她儿子就是不读,一本书三天看了兰页,然后就再不肯往下看了。
我不得不坦率地对她说,你找了个榜样,却没找到激励孩子的突破口,只是用别的孩子的好,对比出了他的不足,所以没从心里打动孩子。儿童阅读靠的是对读本的兴趣,一个小孩子,怎么可能为了不比别人落后和家长的要求而去读呢!她问我怎么办,我考虑金庸已给孩子带来压力,就说,你暂时不要再提读小说的事,他对文字那么恐惧,只能先从最简单的东西开始读起。这样吧,你先订份晚报,上面天天有一些有趣的社会新闻,这谁都爱看,是最消遣的东西。你每天看到哪条新闻有趣,就推荐给孩子读,不要多,每天一两条就够了。先引诱他读报纸,如果他能经常浏览报纸,慢慢就会觉得阅读不那么可怕,然后再想办法让他读小说。过了几天,这位同事见我的面还是摇头,说她儿子连报纸也不肯看。我奇怪这个孩子为什么对文字这么刀枪不人。细细地了解过程后,发现家长的做法总是不得要领。这种情况下,孩子要是愿意去读才怪呢。
原来,这位同事那几天每天下班买份晚报,回家后就把报纸递给孩子。她也试图使用“诱惑”办法,就总对孩子说,读报纸有好处,这张报纸很好看,你至少要读一到两篇文章;想读哪篇读哪篇。她为了检查孩子读没读,每天要在孩子睡觉前让孩子把读过的内容讲给她听。孩子只读了几天,又开始为了读报纸和她顶牛。这位妈妈虽然每次把该做的好像都做了,却总是达不到目的,她说她对儿子的阅读简直绝望了。
我不得不再一次坦率地对她说,你的行动中有一点“诱惑”,但实质上还是在“指令”。你规定他至少要读一、两篇,还去检查孩子读没读,这样读报纸就变成了“任务”。你要把自己放到孩子的位置上好好想想,感受一下什么才叫诱惑;如果你总是站在家长的角度上想问题,就很容易一次次地把诱惑变成指令,一次次地失去效果。
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这么一根筋,很多人一旦理解了阅读的重要,也QB同时理解诱惑的重要,并会创造一些诱惑的手段。但其中不少人的手段也往往失效,因为这些手段所制造的诱惑敌不过另一个诱惑:电视机。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建立起了阅读的兴趣,他一般不会让电视夺走自己的阅读时间;但如果孩子一直以来很少接触书籍,在电视机前长大,你想要让他半路开始阅读,那是比较难的,需要动用更多的手段。
家长绝不可以采用强行关电视的方法来让孩子读书。即使关了电视,也不可能让孩子情愿地拿起书;即使他拿起了书,也不可能用心去读。有些家长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办,我给他们支过一个“歪”招,一些人用了效果很好。
我建议他们把电视机的某根线摘开,或把一个什么配件取下,使电视不能正常播放。家长假装说电视机坏了,然后找出各种借口拖延修电视的时间。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半年一年。在这段时间里,父母开始读一些书,然后适时地给孩子推荐一本有趣的书,让他在百无聊赖中发现阅读的乐趣。等到孩子真正一本接一本地开始读书了,再去“修”电视。
为了防止电视“修好”后,孩子又回到没完没了看电视的状态,家长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提出看电视机的规定。并且要以身作则。
在看电视的规定上,我认为不规定时间,只规定看哪几个节目较好,这样比较好掌控。规则一旦定出来,就要执行,父母首先不做破坏者,也要少看电视,抽时间看些书,这对孩子是无言的教育。这里面的核心也是不动声色地诱惑,不要有冲突。
也许有些家长觉得这招有些“馒”,操作起来太麻烦,不如直接关电视方便。更有许多父母,他们不希望孩子看电视,对自己看电视可是一点不想限制。不止一位做妈妈的听我这样建议,都拼命摇头,说自己晚上没事干,不看电视干什么呢;或是丈夫不会同意这样,因为丈夫工作很累,每天回家要放松。这种时候,我觉得自己黔驴技穷了。
家长要是任性而为,有什么办法不培养一个率性而为的孩子呢。你不想诱惑孩子去读书,那只好让电视诱惑孩子一天又一天地在它面前消磨时间了。人最难抗拒的就是“诱惑”,最讨厌的是“强迫”,大人和孩子都一样。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拒绝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
特别提示
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他“读书去”,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来聊,更不要用阅读的事来教训他。
家长绝不可以采用强行关电视的方法来让孩子读书。
在看电视的规定上,我认为不规定时间,只规定看哪几个节目较好,这样比较好掌控。规则一但定出就要执行,父母首先不做破坏者,也要少看电视,抽时间看些书,这对孩子是无言的教育。
不看“有用”的书
不看“有用”的书,不是说不给孩子选好书,而是在选择中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以“有用”为选择标准。
有一位初一学生的家长,发愁自己的孩子不会写作文,问我怎么能让孩子学会写作文。
当我了解到她的孩子读课外书很少这个情况后,建议她在这方面加强,并给她推荐了两本小说。她给孩子买了这本书,孩子读了,很喜欢,读完了还要买其它小说来看。为此她给我打电话非常高兴。但过了一段时间,再见她时提到孩子阅读的事,她却又是一脸愁容,说现在孩子又不喜欢读课外书了,不知该怎么办。原来她在孩子读完这两本小说后,就急忙给孩子买了一本中学生作文选。妈妈的理解是,读课外书是为了提高作文水平,光读小说有什么用,看看作文选,学学人家怎么写,才能学会写作文。可孩子不愿意读作文选。家长就给孩子提条件说:你读完作文选才可以再买其它书。孩子当时虽然答应了,但一直不愿读作文选,结果作文选一直在那里扔着,孩子现在也不再提说要买课外书了,刚刚起步的阅读就这样又一次搁浅了。
这位家长的做法真是让人感叹,她不理解小说的营养价值,也没意识到阅读是需要兴趣相伴的。她认为读小说不如读作文选“有用”。这种想法,好比是想给孩子补充维生素,却拿一盒腌制的果脯取代一筐新鲜苹果,大错特错了。
我一直不赞成学生们读作文选,所以也从不让圆圆读。她的课外阅读书籍大部分是小说,此夕隋传记、历史、随笔等。只是在高三年级,为了把握高考作文写作要点,才读了一本“高考满分作文选”。圆圆高考作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许与她研究过那些满分作文有一定的关系;但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如果没有她十几年来持续不断的阅读,和业已形成的良好的文笔,高考前读多少本“满分作文选”也没用。
现在,不少家长不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只是热衷于给孩子买作文选,订中小学生作文杂志。这是一个极大的认识误区。
我看过一些中小学生作文选和作文杂志,上面登的文章当然都还文理通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能写出那样的文字已不容易了。但它们写得再好,也不过是些学生的习作,无论从语言、思想还是可读性上,都非常稚气。这些东西只是习作,不是创作,除了老师或编辑,谁愿意看这些东西呢。
况且很多作文大人指导的痕迹太重,说些言不由衷的话,甚至有文革遗风,八股腔调。既不能在语言词汇上丰富孩子的见识,也不能在思想上引导孩子们的进步,反而教会孩子们在写作中说虚情假意的话。拿这些东西来给孩子读,他们怎么可能喜欢呢。
不少中小学生作文选的出台非常有意思。
三两个人,弄个书号,租间民房,然后以某个作文大赛组委会的名义向全国各地广发征文信函。凡投稿的基本上都能被选中,然后就告诉你作文已获几等奖,获奖作品将集结出版,每本多少钱,至少需要购买几本等。家长把钱寄过去以后,大部分确也能收到登有自己孩子作品的书,只是书很厚,里面的字排得又小又密,从目录来看,获奖的人非常多,找半天才能找到自己孩子的名字。这种作文选的质量可想而知。
如果说上面一种掏钱买发表的事在盛行一段时间后,已显得有些笨拙;下面一种新兴的掏钱买发表就显得比较高明,更容易忽悠得家长和教师动心。
我听一位小学老师对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某国家级教育科研所向她所在的小学发出共同做课题的邀请。所谓“课题”内容,就是小学要征订至少500本该所办的一份杂志。这份杂志专门刊登小学生作文,全年12期,每本6元。教科所给每个合作学校的回报是,每年每所小学可在杂志上发两三篇学生的作文,或一个有关学校的彩色封面。合作校在合作期间可以邀请教科所的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费用另计。个别教师将来还有机会在教科所的“课题”上署名。杂志不发表非合作校学生的作文,也不对外公开发行(因为没有对外发行刊号)。
这能不能叫“课题”且不说,我们单从学生的角度上看看孩子们收获的是什么。每个学生一年花72元买这本小学生作文选,每校至少得有500名孩子订阅,那么一所学校一年就要给这本杂志贡献至少3.6万元。然后只有2一3名学生有机会在这本并不公开发行的杂志上发表作品―这还不是最不合算的地方,最不合算的是,这样的杂志孩子们不会有兴趣去读它,72元钱购买来的基本上是一堆废纸。这位老师感叹说,如果每个孩子用这个钱购买两本小说,然后把所有的书汇集到一起,各个班办个图书角,那是多么有价值惆。据那位老师了解,教科所这个“课题”不仅和小学合作,还和中学合作,合作单位还真不少。
我奇怪地问她,现在不是不允许向学生指派课外辅导资料吗,学校怎么可以组织学生订杂志呢?
这位老师说,学校确实不强迫,总是强调“自愿”。但老师们经不住学校负责人的动员,学生们经不住老师的动员,家长经不住孩子的要求;再加上“课题”、“教科所”这些招牌,一所千人以上的学校想纠集起500个订户很容易。
我能理解这位有良知的教师的忧虑。用读作文选或作文杂志取代日常阅读,是一种对阅读的误解,反映了人们对如何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浅薄认识。并非操作者都对此认识不清,社会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计算,急功近利可以让人变得既冷漠又盲目。可怜的只是孩子们,他们不光浪费了钱,更浪费了一种学习机会。这位老师感叹说,不光是成人,孩子们现在也变得功利了。很多孩子不喜欢课外阅读,又想找到一个写作文的捷径,也以为看作文杂志就能提高作文水平,所以对订这份“国家级教科所”办的杂志很有热情。事实上经她观察,这些杂志到了孩子们手中,他们只是大略地翻一下,看看有没有本校的东西,至于内容,几乎没有人认真地去读。
孩子没有选择能力,这可以理解,“国家级教育科研所”的行为我们也管不着,但家长和教师有责任给孩子介绍一些好书。在阅读书目选择上,至少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本好看的小说和一本作文选摆在面前,问一下自己爱看哪个,答案就出来了。
所以在这里我首先想强调的就是,作为常规阅读材料,作文选没有意义。还有一种情况。有的家长虽然没买作文选,却只给孩子买散文精选、短篇小说集等。他们认为孩子小,功课紧,适合读篇幅较短的东西。每当我看到家长为孩子挑选诺贝尔奖获奖作者散文精选集之类的书,心里总是由不住怀疑,孩子看吗,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
考虑到中小学生阅读的延续性和量的积淀,我认为应该重点读长篇小说。首先是小说比较吸引人,能让孩子们读进去;其次是长篇小说一本书讲一个大故事,能吸引孩子一口气读下去几十万字。中小学生对散文,尤其是翻译散文大多不感兴趣;而短篇小说讲得再精彩,读完了也最多只有1万字。孩子们可以一鼓作气地读完一个大故事,但很少有人能一篇接一篇地连续读20个小故事。经常读长篇小说,更容易养成孩子大量阅读的习惯。好的短篇作品可以给孩子推荐一些,但不要成为主力和唯一。
在读什么的间题上既要给孩子一些引导,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一个中心目的就是尽量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先考虑有趣,再考虑有用。
我女儿圆圆最早读的长篇小说是金庸的武侠小说。我之所以当时建议她读金庸的书,因为金庸的小说悬念重重,情节有趣,能吸引人读下去;而且他的文字非常规范,笔法老练,读来感觉通俗流畅;里面充满爱恨分明的情感,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有一些爱情描写,但都有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纯洁和干净。所以我后来也向很多人建议,让孩子去读金庸吧。
其实我自己并不是金庸小说的爱好者,假如中学时代看到他的作品,可能会很喜欢,但我看到他的小说时已工作多年,阅读口味已不在这里了。后来读了两部,也只是为了带动圆圆的阅读。
圆圆一接触这些书,果然就被迷住了,用不到半年的时间一口气把金庸十四部武侠小说全部读完。我本来以为她读完这些书后应该读更好的书,就给她推荐几本名著,但发现她兴趣不大。
有一天我们在书店里看到卖《还珠格格》成套的书,她当时正热衷于看这个电视剧,眼睛一亮,就忍不住翻起来,发现里面情节和电视剧基本一样,有些兴奋,就买了一套,这样她就可以在电视剧播出之前了解到故事情节了。我记得那个书一套有很多本,她很快就看完了,因为她对这个故事太感兴趣了。到圣诞节,我又买了整套《还珠格格n》作为礼物送给她,圆圆喜欢极了,又一口气把那么多本看完,而且不止看了一次。她经常会随手翻开哪一段,饶有兴味地读上一会儿。很多人在批琼瑶小说浅薄,批《还珠格格》没有“品味”,仿佛让孩子读这样的书就是给孩子指歪道。我是这样想的,有没有品味要看针对谁来说。琼瑶的作品确实不是黄钟大吕之作,但琼瑶的文字也非常规范、老到、干净,对于一个8岁的小女孩来说,她喜欢可爱的小燕子,喜欢里面起伏有致的情节,这个书就是适合她的。至于“经典”,我相信只要她有足够的阅读基础,终有一天会对一些经典作品感兴趣。
我见过一位家长,她很注意孩子的阅读,从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开始讲安徒生童话,孩子上小学识字后让孩子读插图本的安徒生童话,孩子上初中后,她又买来了厚厚的一本纯文字的安徒生童话全集和诺贝尔奖获奖作家散文选。结果可想而知,孩子“不好好读课外书了”。
还有一位家长,他一考虑到孩子需要读些书,就直接买来《安娜卡列尼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结果是他也很直接地把孩子吓住了。
这些家长为孩子提供着“经典”,旁人对他们的选择可能也提不出什么批评。孩子们虽然不知道自己需要哪本书,但他们知道不需要哪本书,对于没有兴趣的东西,他们只有一个态度:拒绝。
所以,在给孩子选择阅读书目时,要了解孩子,然后再给出建议。不要完全用成人的眼光来挑选,更不要以“有没有用”来作为价值判断,要考虑的是孩子的接受水平、他的兴趣所在。
我还见过一位家长,她发现自己正在读初中的孩子爱读韩寒、郭敬明等一些少年成名的人的作品,大惊失色。其实她自己从没读过这些人的作品,不知为什么,就主观地认定这些作品不健康,没意思,总是阻拦孩子去读。结果因此和孩子常发生冲突,凡她推荐的书,孩子一概拒绝,凡她不让看的,孩子就要偷偷去看。我的建议是,家长自己如果经常读书,心里十分清楚哪本书好,可以推荐给孩子;如果家长总能给孩子推荐一些让他也感到有兴趣的书,孩子其实是很愿意听取家长的指点的。但如果家长自己很少读书,就不要随便对孩子的阅读指手划脚,选择的主动权应交给孩子。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出了中学生必读的30部名著。我不清楚近年有没有修改。这30部书都是经典之作,可以作为选择串考。但是否适合全部推荐给中学生,恐怕还需要斟酌,毕竟有些作品离当下孩子们的生活太远,而可读性又不是很强,也许它只是适合孩子们长大了再读。
真正适合孩子的东西他一定不会拒绝,他拒绝的,要么是产品本身不够好,要么是和他的阅读能力不匹配。
在这里提醒家长的是,一定要让孩子到正规的书店买书,不要在地摊或一些不三不四的小店里买,以防买到内容低俗的书刊。凡在正规书店里买到的,并且孩子感兴趣的图书,应该都是适合他看的。
即使对成人来说,持久的阅读兴趣也是来源于书籍的“有趣”而不是“有用”。不看“有用”的书,不是说不给孩子选好书,而是在选择中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以“有用”为选择标准。
事实上“有趣”与“有用”并不对立,有趣的书往往也是有用的书。一本好小说对孩子写作的影响绝不亚于一本作文选,还要超过作文选。陶行知先生就曾建议把《红楼梦》当作语文教材来使用。所以,我在这里说“不读有用的书”是一种矫枉过正的说法,目的是强调关注“有趣”。只有“有趣”,才能让孩子实现阅读活动;只有实现活动,才能实现“有用”。
特别提示
作为常规阅读材料,作文选没有意义。
考虑到中小学生阅读的延续性和量的积淀,我认为应该重点读长篇小说。首先是小说比较吸引人,能让孩子们读进去;其次是长篇小说一本书讲一个大故事,能吸引孩子一口气读下去几十万字。
家长自己如果经常读书,心里十分清楚哪本书好,可以推荐给孩子;如果家长总能给孩子推荐一些让他也感到有兴趣的书,孩子其实是很愿意听取家长的指点的。但如果家长自己很少读书,就不要随便片孩子的阅读指手划脚,选择的主动权应交给孩子。
一定要让孩子到正规的书店买书,不要在地摊或一些不三不四的小店里买,以防买到内容低俗的书刊。
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
知果不关注阅读,死抱着教材学语文,那么学生进入中学后就会越来越力不从心,到头来,在最关键的高考场上,恐怕也难以获得好成绩。
前几年有一位叫李路坷的女孩一度被人们关注。她两次跳级,15岁就考上了清华,20岁攻读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当人们都用看待天才的目光看她时,她父亲却说,女儿并非智力超常,她与别人的区别只是在于:当别人的孩子正在拼命去读去背一些无关紧要的、最多只能供翻翻而已的文字(主要指语文课本)时,我在让孩子读《论语》、《孟子》、《古文观止》等经典作品。
李路坷的父亲坚持让女儿有大量的课外阅读,认为最好的少年时光应该去读经典作品。他对现在的学校语文教育很不满,认为“在无关紧要的文字上喋喋不休、浪费过多光阴只会毁掉人的一生”。由于他的这种想法与学校教育有矛盾,他让孩子休学三次,以便女)L能无拘无束地自由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给李路坷带来了智力和学习上的飞跃,带来生命的早慧和成长的轻松。
李路坷父亲的做法可谓离经叛道,与当下很多教师和家长把语文课本奉为语文学习的圣经形成对比。由此不能不欣赏他的勇气和见识。
看过一本书叫《我们怎样学语文》,里面有当代七十多位知名科学家、文化学者、作家等撰写了自己早年语文学习的经历,按作者们出生或求学的年代,全书从二三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分为四个部分。我从书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五十年代以前的学界泰斗们,他们对自己当年的语文学习全都充满温情的回忆。他们的语文学习内容,基本上都是中华文化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章;他们几乎都遇到一个或几个学养丰厚的语文教师,从最初的语文学习中获得了完善的语言和思想的滋养;都肯定地认为早年的语文学习为他们一生的事业及做人莫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有人问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为什么能成为院士,有什么个人因素。他回答说:“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文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语文起了重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①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七八十年代接受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这些人,他们对自己所经历的语文教育充满批判,认为教材选编质量不高,教学方法陈腐,思想启蒙贫乏。而他们之所以后来“成才”,在于侥幸获得一些课外读物,正是这些课外读物成全了他们。
当代著名作家毕飞宇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他上中小学的时间应该在七、八十年代。他在《我所接受的语文教育》一文中说,“如果让我给我们这一代人所受的语文教育打分,我不会打‘零分’,因为它不是‘零分’,而是负数。我之所以这样说,一点都没有故作惊人的意思。我们在接受了小学、中学的语文教育后,不得不花上很大的力量再来一次自我教育和自我启蒙”,②。
他批评的是当时的语文教育。可时过境迁,这么多年了,我们的语文教育依然故我。这种糟糕状态,到现在尚未有结束的迹象。
从教材的编排看。现在小学语文大致还是采用先学拼音、生字,再学词汇、句子这样一个逻辑框架。
拼音真的需要放到语文学习的最前面吗?生字真的需要那样一个个独立地去学吗?
这里有一个貌似合理的逻辑推理:会读文章就得先认字,想认字就得学拼音―事实上,这个表面合理的逻辑并不符合儿童的认知顺序,逆反了人类学习语言文字的天性。颠倒了的语言学习的顺序,充满反认知的内质。
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工具,拼音更只是“工具的工具”―它就相当于二胡演奏员偶尔使用到的那块松香,可以让弓毛更润滑,却用不着在每个孩子初学二胡时就先去花费好长时间学习关于松香的知识―可这个“工具的工具”现在却变成了工具本身和目的本身,以至于居然有人提出中国文字以后要用“拼音”完全代替“汉字”。这样荒谬的想法不但被公然提出,竟然还引起讨论,真是不可思议!同时我们还忘记儿童学习需要的是形象、有趣、整体感知等特点,一上学就把他们拉到枯燥而抽象的字母和生字上来,孩子们为此付出了痛苦的努力,却收获不到学习的快乐,他们花费了许多时间,只学到了很少东西。
有一次看到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的王东华先生说了这么句话,觉得说得很好。他说:我们的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用教西方拼音文字的方法教中国的象形文字。在过去,一年的私塾教两千多字,现在把我们国家两千年优秀的识字教育抛弃了,孩子们到三年级都看不懂东西。
从语文教材的文本选择上看,平庸之作非常多,不少作品从思想性、趣味性到文字的精致性,都算不得上品,却进人了教材。
陶行知在七十多年前就批评说:“中国的教科书,不但没有把最好的文字收进去,并且用零碎的文字做中心,每课教几个字,传授一点零碎的知识。我们读《水浒》、《红楼梦》、《鲁滨逊漂流记》一类的小说时,读了第一节便想读第二节,甚至从早晨读到晚上,从夜晚读到天亮,要把它一口气看完才觉得痛快。以零碎文字做中心的教科书没有这种份量。”他把这种教科书比喻为“没有维它命的菜蔬”和“上等白米”,“吃了叫人害脚气病,寸步难行”。
陶先生还说:“有人说,中国文人是蛀书虫。可是教科书连培养蛀书虫的力量也没有。蛀书虫为什么蛀书,因为书中有好吃的东西,使它吃了又要吃。吃教科书如同吃蜡,吃了一回,再不想吃第二回。”②陶先生在几十年前抨击的现象并未改善,且愈来愈烈。
当代著名作家孙郁曾做过一段时间中学教师,他从自己在七十年代接受的语文教育和后来当教师的经历中,对语文教育深感失望。可到他的女儿长大上学了,他有一回翻女儿的课本,大吃一惊,他曾经教过的令他失望的篇章在女儿的教科书里比比皆是。
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评价说,我们语文教材的编选基本停留在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④这实在是一针见血。
从教学上来看。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仍然沿用生字、解释词语、分析意义、体味思想,以及大量的现代文背诵等这样一种八股教条。
哪些字是生字,哪些词是生词,都是教材规定好的,学生们必须一遍又一遍地去读去写去背这些“生字”和“解词”,即使这些字和词早已是大多数孩子熟知的。和语文教材同步下发给老师们的“语文教学参考书”早已规定了如何解读每一课。当代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李镇西博士批判现在的语文课成为思想专制的场所,“学《孔乙己》只能理解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学《荷塘月色》只能理解这是朱自清对大屠杀的无声抗议?一学生的心灵被牢牢地套上精神枷锁,哪有半点创造的精神空间可言?”我知道一些孩子为了上课能准确回答老师的提问,会想办法弄本教材参考书来,这样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就能“正确”地回答出许多问题。
语文课本上经常有很多现代文背诵要求。由于现代文是口语化的东西,它在文字上是开放的,不像古典文学那样词句严谨。而要孩子背诵的,多半是一些很平常的段落,根本达不到“增一字则多,减一字则少”的境地,但考查时却要求一个字、一个标点都不能错。把一个开放的东西背出严谨来,孩子们唯恐出错,比如不能把“狠狠打了他一下”背成“狠狠地打了他一下”―仅仅是多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地”字,那也不行。每一个标点都要死死记住??一背诵的目的只是为了“正确”,而不是为了体悟,不是为了把经典刻进记忆和思想中,只是为了考卷上不丢分。手段和目的在这里被完全搞乱了。
从教师的语文素养上看,多年来僵化而单一的教学方式,使语文教师这个群体的专业素养大大退化,“语文教师”这个角色所暗示的学科素养是如此苍白。我亲耳听到一位校长在谈到一个教师的工作安排时说“教不了别的,还教不了语文吗!"圆圆在小学时,老师经常强调“学语文就是要背课文,凡是背课文好的学生,考试成绩就高”。上初中后,遇到更令人吃惊的语文老师。那个老师非常“敬业”,经常给学生留大量作业,其中好多作业没来由。比如把“无精打采”归人“生字”类,要学生们查字典给每个字注出读音来―对于已上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这四个字哪个是生字呢?还比如让解释什么是“咳嗽”、“力气”、“骄傲”等,而这些词多半在汉语大词典上都查不到注释,学生们只好用更为复杂的文字来“解释”这些“生词”,这样的作业能让人气破肚。
我记得有一次圆圆做这种作业时很烦,说看来“吃饭”、“喝水”也得解释了,于是我们千脆玩游戏,一起对“吃饭”给出这样的注解:“以勺筷等特制工具将食物送进口中,用牙齿磨碎,经咽喉进人肠胃的过程”,解释完后,发规这下出现了更多需要解释的词,比如“勺”、“食物”、“肠胃”―简直是“学无止境”啊!我们苦中作乐地笑了一气。
从阅读量上来看。以目前北京市小学四、五年级课本为例,一本教材大约有2一3万字,而一个四年级儿童的正常阅读量应该达到一学期80一100万字―并非教材的2万字是“浓缩的精华”,可以抵得过一般书籍中的加万或200万字,它就是2万字,不多也不少―这就是说,从学生应该达到的阅读量来说,教材所提供的阅读量远远不够!语文教育界近些年开始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并开列出许多古今中外的名著。但大多数学校和教师看重的是当下的考试成绩,对课外阅读并不重视,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基本上都局限于语文课本。尤其是小学,教学活动几乎全部紧紧地围绕着课本展开。所谓“课外阅读”,不过是一缕耳旁风。
前两年,社会上开展过一场关于牛小学语文教育的讨论,许多人表达了对当前学校语文教育的不满,甚至有许多激烈的言辞。中小学语文课难以承载“语文学习”这样一个重任似乎已形成共识。但辩论过后,情况依然,有小调整,但换汤不换药,情况基本上没有改观。
这是个让人心痛的事实,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创造出世界上无与伦比的语言文化财富。进人现代社会,我们的科技进步了,可是居然越来越不会学自己的母语了。我们的语文教育越来越趋向工业化思维。符号化、技术化、标准化的教学和考核,消灭着语文这个学科中特有的千变万化的魅力和它的丰富性。母语学习本该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现在它被异化了,变成一件枯燥而扭曲的事情。语文课越来越变态为一种近乎折磨人的活动,难怪那么多孩子们越来越不喜欢学语文了。学语文到底该学什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语文教学改革是个宏大课题,需要深人研究,任何个体都无法给出权威答案。但我们毕竟有一些有效的经验,可以运用于当下的学习生活中,取得明显的效果。从许多人的经验及各种资料中可以归纳出,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在语文学习上没有阅读量的积淀是不可行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试用过许多的手段来促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①
阅读贫乏的人,一定是语言贫乏的人,同时也是思维贫乏的人。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学好语文,却漠视他的课外阅读,这好比给一个本该喝一杯奶的孩子只预备了一匙奶,让一个想学游泳的人进浴盆试水一样。
现在中小学都开设了“阅读课”,但这些课基本上不是孩子手里拿本书去读,而是教师讲“阅读方法”,学生做“阅读题”。这宛如当一个人需要喝水时,旁边的人就滔滔不绝地给他讲一大堆关于喝水的知识,并让他回答一些关于喝水的问题;而盛满清水的水杯却从来不肯递给他。
国家每年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投人大笔资金,可很多学校的图书馆只不过是阁楼顶上落满灰尘的一只旧纸箱―仅仅是说起来有那么个东西,实际上跟学校的日常教学生活毫不相干。孩子们一直处于“阅读贫困”中,学校语文教研会的讨论主题经常是“如何讲好阅读课”。
如果学校教育中没能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阅读条件,课外阅读就一定要在家庭中补足。
在我接触的家长中,不少人对阅读与语文学习的关系认识不足,有的家长甚至阻挠孩子的课外阅读。他们很关心孩子的成绩,听人说读课外书对学习有好处,就让孩子读几天,可孩子刚一产生阅读兴趣,开始出现着迷的样子,家长就担心了,怕耽误学习,又赶快把孩子拉回到课本中。这些家长总认为读课外书不是学习,学课本才是学习。
在小学中确实有这么一种现象,一些孩子从不读课外书,考试成绩经常很高,而一些经常读课外书的同学在考试中并未显出优势。
这是因为小学语文考试卷一般都是紧紧围绕着教材来的,考试前紧扣教材的反复训练.确实会让孩子们在卷面上表现出好成绩。事实上,不少人的成绩只是一‘种假象。并不是孩子们作弊了,而是这样的考试不能考查出学生们真正的“语文水平”,它只是在考查“学课本的水平”。
语文成绩假象一般只能维持在小学阶段,一旦进人中学,尤其是高中,语文考卷和课本的联系越来越弱,成绩与阅读量的相关性就显现出来了。
高考语文试卷,除一些古诗文外,绝大多数内容和教材无关,它考查的基本上就是学生真实的语文水平―我并不是说高考的命题方式是最合理的,在这里无意评价这一点,只是想说明,如果不关注阅读,死抱着教材学语文,那么学生进人中学后就会越来越力不从心,到头来,在最关键的高考场上,恐怕也难以获得好成绩。而一个语文水平真正良好的学生,他可以从容应对任何形式和水平的考卷,高考中也不会表现得平庸。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在中学教语文时,虽然肩上有学生升学考试的压力,但他总是在开学的第一个月就领着学生把课本全部学完,剩下的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相关学科活动。他也是如此蔑视教材的一个人,却能把普通校的“差班”教到考试成绩超过重点校的“实验班”。他把握住了语文学习的核心,取得好成绩也是件水到渠成的事。
大多数家长和教师做不到像李路坷的父亲或魏书生那样,有勇气并有能力让孩子甩开语文教材来学习,但我们至少不要唯教材是从。首先认识到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然后才能大胆地把课外阅读引进孩子的学习中。
特别提示
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在语文学习上没有阅读量的积淀是不可行的。
如果学校教育中没能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阅读条件,课外阅读就一定要在家庭中补足。
考试前紧扣教材的反复训练,确实会让孩子们在卷面上表现出好成绩。事实上,不少人的成绩只足一种假象。并不是孩子们作井了,而是这样的考试不能考查出学生们真正的“语文水平”,它只是在考查“学课本的水平”。语文成绩假象一般只能维持在小学阶段;一旦进入中学,尤其是高中,语文考卷和课本的联系越来越弱,成绩与阅读童的相关性就显现出来了。写作文的最大技巧当一个人干一件事时,如果没有“大技”只有“小技”,他是既干不好也干不出兴趣的。有一次我到一个朋友家,她发愁正在读初二的儿子不会写作文,问我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写作文。我说先看看孩子的作文本。小男孩很不情愿的样子,能看出来他是羞于把自己的作文示人。直到男孩和小伙伴们去踢球,他妈妈才悄悄把他的作文本拿来。
第一篇作文题目是《记一件有趣的事》。小男孩酷爱足球,他开篇就说他认为踢足球是最有趣的事,然后描写他踢球时的愉快,球场上一些精彩的细节,还穿插着写了两个他崇拜的球星。看起来他对这些球星的情况了如指掌,写得津津有味,如数家珍。
男孩的这篇作文写得比较长,语言流畅,情真意切,还有一些生动的比喻。看得出他在写作中投人了自己的感情。虽然整个文章内容与标题框定的外延略有出人,总的来说属上乘之作。我从头看到尾正要叫好时,赫然看到老师给的成绩居然是“零”分,并批示要求他重写。
我万分惊讶,不相信作文还可以打零分,况且是这样的一篇佳作。
赶快又往后翻,看到男孩又写了一篇相同题目的。他妈妈在旁边告诉我,这就是在老师要求下重写的作文。
这次,“一件有趣的事”变成了这样:踢球时有个同学碰伤了腿,他就停止踢球,把这个同学护送到医务室包扎伤口,又把同学送回家中,感觉做了件好事,认为这是件有趣的事。这篇文章的宇数写得比较少,叙事粗糙,有种无病呻吟的做作。老师给出的成绩是72分。
朋友告诉我,这一篇内容是儿子编出来的,因为孩子实在想不出该写什么。但凡他能想到的“有趣”的事,除了足球,都是和同学们搞恶作剧一类的事情,他觉得老师更不能让他写那些事,只好编了件“趣事”。
我心中隐隐作痛,仿佛看到有人用锤子蛮横地砸碎一颗浑圆晶莹的珍珠,然后拿起一块石子告诉孩子,这是珍珠。
既然我不能去建议学校让这样的老师下岗,只能希望男孩运气足够好,以后遇到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那对他的意义将是非同小可的。
有一次,我在北师大听该校教授、我国著名的教育法专家劳凯声先生的课。他讲到一件事:小时候母亲带他到杭州,他第一次看到火车,觉得非常惊奇,回来兴冲冲地写篇作文,其中有句子说“火车像蛇一样爬行”―多么形象,那是一个孩子眼中真实的感受―却被老师批评说比喻不当。这很挫伤他,好长时间不再喜欢写作文。直到另一位老师出现,情况才出现转变。这位老师偶然间看到他的一首诗,大加赞赏,还在全班同学前念了,并推荐给一个刊物发表。这件事给了他自信,重新激起他对语文课和写作文的兴趣。
学者的童年也有这样的脆弱,可见所有孩子都需要正确教育的呵护。假如劳先生遇到的后一位老师也和前一位一样,那么当前我国教育界也许就少了一位学术领军人物。
这个男孩能有劳先生的运气吗?有句话说,世上最可怕的两件事是“庸医司性命,俗子议文章”。前者能要人的命,后者能扼杀人的激情和创造力。现在害怕写作文和不会写作文的孩子非常多,老师和家长总在为此发愁,除了埋怨和批评孩子,有多少人能从作文教学本身来反思一下,从教师或家长的身上寻找问题的根源呢?有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孩,她父母工作很忙,家里请了保姆。有一次老师布置作文题《我帮妈妈干家务》,要求孩子们回家后先帮妈妈干一些家务,然后把干家务的体验写出来。
女孩很认真地按老师说的去做,回家后先擦地、再洗碗,然后在作文中写道:通过干家务,觉得做家务活很累且没意思。平时妈妈让我好好学习,怕我不好好学习将来找不到好工作,我一直对妈妈的话不在意。现在通过千家务,觉得应该好好学习了,担心长大后找不到工作,就得去给别人当保姆。
这个刚开始学习写作文的小女孩,她说的话虽然谈不到“高尚”,但是真心话。可这篇作文受到老师的批评,说思想内容有问题,不应该这样瞧不上保姆,要求重写。
小女孩不知如何重写,就间妈妈,妈妈说:你应该写自己通过做家务体会到妈妈每天干家务多么辛苦,自己要好好学习,报答妈妈。小女孩说:可是你从来不干家务,我们家的活全是阿姨在于,你每天回家就是吃饭、看电视,一点也不辛苦啊。妈妈说:你可以假设咱家没有保姆,家务活全是妈妈干。写作文就要有想象,可以虚构。
教师和妈妈的话表面上看来都没错,但她们没珍惜“真实”的价值,曲解了写作中的“想象”和“虚构”,这实际上是在教孩子说假话。虽然主观用意都是想让孩子写出好作文,却不知道她们对孩子的指点,正是破坏着写作文中需要用到的一个最大的“技巧”-“说真话”。
之所以说“说真话”是写作的最大技巧,在于说真话可以让人产生写作兴趣,发现写作内容,即想写,并有东西可写―没有这两点,写作就是件不可想象的事。写作激情来源于表达的愿望,写真话才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才有可表达的内容,才能带来表达的满足感。没有人愿意为说假话去写作。无论日常生活还是写作,说假话总比说真话更费力气,难度更大,并且虚假的东西仅仅带来需求上的满足,不能带来美的愉悦。
如果孩子在写作训练中总是不能说真话,总是被要求写一些虚假的话,表达自己并不存在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思维就被搞乱了。这样的要求会让他们在写作中不知所措,失去感觉和判断力,失去寻找素材的能力。于是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不知该写什么。
不说真话的写作,使学生们在面对一个命题时,不由自主地绕过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放弃自己最真实的情绪和体验,力不从心地搜罗一些俗不可耐的素材,抒写一些自己既没有感觉,又不能把握的“积极向上”的观点。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目前中小学生有这样的通病:在写作文时没什么可写的,找不到素材和观点,拼了命去凑字数。
这样做出来的作文可能符合’‘规定”了,但它的负面作用会很快显现出来―不愉快的、做作的写作让孩子们感到为难,感到厌倦,写作的热情和信心被破坏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孩子讨厌写作文。
现在中小学作文教学花样何其多,作文课上,老师会告诉孩子很多“写作技巧”。但那些都属于“小技”的范畴,最大的技巧“说真话”却总是被忽略,甚至被人为地毁坏着。当一个人干一件事时,如果没有“大技”只有“小技”,他是既干不好也干不出兴趣的。失去“大技”,其实连“小技”也难以获得。
尽管教师在讲“作文技法”时都会讲到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可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很少被鼓励说真话。来自教师、家长和社会的“道德说教”意识仍强有力地控制着学校教育,从孩子开始自我表达的那一天,就急于让他们学会说“主流话语”,而从不敢给他们留下自我思考和自我表达的空间。教师对作文的指点和评判,使学生们对于说真话心存顾虑,他们被训练得面对作文本时,.内心一片虚情假意,到哪里去寻找真情实感呢?
文以载道,文章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品德情操,中小学生的作文训练也确实应该肩负起孩子们思想品德建设的责任。正因为如此,中小学生的作文训练首先应该教会孩子真实表达、自由表达,然后才谈得上“文字水平”与“思想水平”的问题。把孩子引向虚饰的表达,既不能让他们写出好的作文,也达不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当孩子把真实表达改变为矫情表达,他就开始去说言不由衷的话;当孩子把自由表达拘束在大人提出的框框里,他的内,口就开始生长奴性思想;当他为作文成绩而曲意逢迎时,他就在磨灭个性,滑人功利和平庸,,?…这些对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建设又何尝不是破坏性的呢!
鲁迅说过,流氓就是没有自己固定的见解,今天可以这样,明天可以那样,毫无操持可言。从小的流氓语言训练,是会养育出流氓的。正常的写作其实是个自我思考的过程,所以也是在思想上自我成长的过程。一个孩子面对一个命题能进行独立的思考,他的思考是自由而诚实的,他就会找到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他心里就会有很多想说的话,不用为了凑字数而写些空洞无物的话,动笔时就不会发愁。如果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并没有使他堕落的因素,他绝不会因为在作文中可以自由表达而变得思想不健康;而思想的成熟自然可以带来写作上的得体。
我在对圆圆的作文辅导中,一直向她灌输诚实写作这一点,所以她在作文中一直能流露真性情。记得她上初中时,有一次学校搞一个母亲节感恩活动,要求每个孩子在周末回家时,给妈妈洗一次脚,然后回来写一篇文章,谈自己给妈妈洗脚的感受。
这个“命题”的用意一目了然,它要求学生们写什么其实已摆明了。在这之前我就听说别的学校搞过这样的活动,这之后也听说过某些学校在搞。大家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洗脚”呢?联想到前几年每到“学雷锋”的日子,就有人上大街给人免费擦皮鞋,享受服务的人多半是来占小便宜,靠擦皮鞋维持生计的人则可怜巴巴地看着生意被抢―这简直是对雷锋精神的裹读!
我觉得“洗脚”和“擦皮鞋”这两种“创意”背后,总有什么相同的东西,这个东西让我感到不舒服。圆圆回家对我说了这事后,我能看出她也有些为难。平时我们很愿意配合学校做一些事情,这次这个事比较别扭,我们心照不宣地都有些不想做。我对圆圆说:妈妈还这么年青,也很健康,为什么用你来给洗脚呢?哪怕我老了,只要自己能干,洗脚这个事也不愿别人代劳。人与人之间可以互相帮
助,互相关爱,但只有一个人需要帮助时,我们才有必要去提供帮助。关爱的方式得体,才能给被关爱者带来快乐,否则的话不如不做。圆圆小小的心可能还是有些困惑和为难。我就跟她分析说:如果妈妈在工作或生活中需要经常翻山越岭地去走路,双脚的劳动具有特殊的意义,而且回家累得不想动,你给妈妈洗洗脚是有意义的;现在妈妈每天乘车去办公室,大部分时间坐在椅子上,双脚并不比我的双手更辛苦,也不比我的脸经受更多风吹雨淋。这样看来,给妈妈洗脚还不如给妈妈洗手、洗脸呢―可是,这有意义吗?
圆圆觉得我说得有道理,但她还是顾虑作文该怎么写。我于是问她:你认为学校搞这样一个活动的用意是什么?她说是让孩子理解妈妈、体贴妈妈,通过给妈妈做事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我又问她,那么你想做一件事向妈妈表达爱吗?她点点头。我笑了,像平日里经常做的那样,双手把她的脸蛋掬住,用力往中间挤,她的鼻子就陷在了两个凸起的脸蛋中,嘴像猪鼻子一样拱起来。我亲亲她的小猪嘴说,今天晚上妈妈和爸爸都不加班了,现在我最想咱们三个人一起到外面散步,你好长时间没和爸爸妈妈一起散步了吧。圆圆偷快地说好,我们就一起出去了。那段时间我们三个人都很忙,这样的悠闲还真是难得,正好可以一边散步一边把这段时间积攒的话聊一聊。回来后,我对圆圆说,如果人人都写自己给妈妈洗脚,由此感悟出应该孝顺妈妈,那就太没有新意了。你今天晚上其实也孝顺了妈妈,因为你放下作业,不害怕浪费时间,陪爸爸妈妈散步,这是让妈妈感觉最享受的,也是我眼下最想要的,这真的比洗脚好多了。圆圆由此感悟出孝顺妈妈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重要的是有真情实意。
我平时总告诉圆圆,写作文时,尤其面对一个命题作文时,要调动自己的诚意。因为题目来自老师,乍一看题目,可能自己一下找不到感觉,不知该写什么,那么在动笔之前一定要问自己:就这个题目或这方面内容,我是如何理解的,我最想说什么,我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吗,我最真实的想法到底是什么。
出于思维习惯,她很快找到了写作的内容和想法。我后来看她这篇作文,她如实地写出了自己面对这个题目的感受,写了妈妈和她的交谈,写了我们以散步代替洗脚以及她自己感悟到的东西,文中也表达了对妈妈的尊敬和爱。她写得很诚实也很流畅。
后来学校召集家长开会,教导主任谈到这一次活动,很动情地谈到两个调皮的孩子通过活动出现了转变,以说明这次活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那两个孩子都是写他们给妈妈洗脚,发现妈妈的脚那么粗糙,长满了厚厚的茧子,他们因此很心疼妈妈,决心以后好好爱妈妈,用好好学习来报答妈妈。
因为教导主任念的只是这两个孩子作文中的片段,我没了解到孩子们作文的全貌。我想,如果两个孩子的妈妈都是由于特别的原因,为了工作或家庭让她们的脚受了很大的苦,长出了那样一双脚,那是应该感动孩子的,孩子写出的也是真情;可如果他们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没什么两样,只是因为她们喜欢穿高跟鞋、喜欢运动或不注意脚部护理,那么妈妈的脚凭什么能激起孩子那样的感情呢?脚上的老茧和母爱有什么关系,脚保养得好的妈妈就不是吃苦耐劳的妈妈吗?真担心孩子们在无病呻吟,说虚情假意的话。
当代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认为,说与写能力的训练,首先还是要培育一个态度,即要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思想与情感。他批评当下教育中“老八股”、“党八股”依然猖撅,并且合流,渗透到中小学语文教育中,从儿童时期毒害青少年,这会后患无穷。他认为这不只是文风问题,更是一个人的素质和国民的精神、道德状态问题。他优心忡忡地指出,学生在写作中胡编乱造,说违心话,一久而久之,成了习惯,心灵就被扭曲了。写作中的虚构与虚假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它实质上是有想象力与缺乏想象力的区别。基于真情实感的虚构,是具有想象力的美的东西;虚假的文字是缺少真情实感和想象力的勉强之作,不会有美在其中。
“当你要求儿童说出自己的思想的时候,要保持审慎而细心的态度?一应当教会儿童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并不存在的感情。”②在写作中“说真话”开始是意识问题,到最后就变成了习惯和能力问题。如果一个人从小就被一些虚假训练包围,那么他就可能丧失了说真话的习惯和能力,不是他不想说,是他已经不会说了。要恢复这种能力,也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当代著名作家毕飞宇说,写作“首先是勇气方面,然后才是技术问题”。写作中说真话的勇气,在孩子越小的时候越容易培养,耽搁了,也许一辈子也找不回来。当我们苦苦寻找“写作技巧”时,其实技巧多么简单―写作时请首先记住“说真话”。给孩子灌输这一点,它的意义超越了写作本身。就像钱理群先生说的,“培养一个人怎样写作,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培养一个人怎样做人”。特别提示说真话可以让人产生写作兴趣,发现写作内容,即想写,并有东西可写―没有这两.点,写作就是件不可想象的事。
目前影响学生们“说真话”的主要原因是来自教师、家长和社会的“道德说教”意识,这种意识使我们如此急于把种种高尚情操栽种在孩子心中,急于让他们学会说“主流话语”,而从不取给孩子留下自我思考和自我表达的空间。
写作文时,尤其面对一个命题作文时,要调动自己的诚意。因为题目来自老师,乍一看题目,可能自己一下找不到感觉,不知该写什么,那么在动笔之前一定要问自己:就这个题目或这方面内容,我是如何理解的,我最想说什么,我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吗,我最真实的想法到底是什么?
写作中的虚构与虚假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它实质上是有想象力与缺乏想象力的区别。
她在很短的时间里突然认识那么多字,实际上是个非常简单而自然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必然。这个现象的发生,最终还是得益于教育,是家长有意无意间施行的一种正确教育方法收获的成果。
圆圆并不是那种两、三岁就能认识几千字的“神童”,我也从没刻意教过她认字,没给她做过一张识字卡。但就在她过完六周岁生日,离上小学还有半年多的时间里,她给了我们一个惊喜―突然间认识了那么多字!
她不再缠磨着要我给她讲故事,小小的人,居然自己拿本书象模象样地看起来,读得津津有味。我拿一本新来的(米老鼠》杂志让她读给我听,她真的连猜带蒙地读了下来。我真诚地表扬了女儿,夸她读得好。
第一次体会到识字带来的阅读乐趣,她独自看书的兴趣越来越浓。通过阅读,又认识了不少新字,这样一种良性循环,使圆圆的识字量陡增。以至几个月后,到她上了小学一年级,阅读语文课本对她来说己经是小菜一碟了。
记得她第一天做了小学生,从学校背回一书包课本。回到家,把新书一本本掏出来放到餐桌上,满脸兴奋之色。爸爸找来一本旧挂历给她一本本地包书皮,她就坐在爸爸旁边,兴趣盎然地把语文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听着她朗朗的读书声,我很欣慰地知道,小学生要面对的“识字关”,女儿已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迈过。圆圆在刚人小学时就能达到一个三年级孩子的识字量及阅读水平,这看起来像个小小的“奇迹”,让老师感叹,也让我惊喜。但我心里非常清楚,圆圆是个极为平常的孩子,她在很短的时间里突然认识那么多字,实际上是个非常简单而自然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必然。这个现象的发生,最终还是得益于教育,是家长有意无意间施行的一种正确教育方法收获的成果。
我想在这里把我的做法谈一谈,目的是让更多的孩子像圆圆一样,轻松识字,早识字。这不仅对于学前或小学识字阶段的孩子有意义,也可能对他一生的学习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的做法谈起来实际上非常简单,就是从我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她讲故事时,就不“讲”,而是“读”。即不把故事内容转化成口语或“儿语”,完全按书上文字,一字字给她读。
我想,对于白纸一样纯洁的孩子来说,任何词汇于他都是全新的。我们认为“通俗”的或“不通俗”的,于他来说其实都一样。“大灰狼悠闲地散步”和“大灰狼慢慢地走路”,在刚学说话的孩子听来,并不觉得理解哪个更难。我们最初灌输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了什么。有的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怕孩子听不懂,把书面语转化成通俗的口语,这其实没必要。正如一个从小讲汉语的人面对英语时会有为难,而一个从小听英语的孩子却从不觉得听英语是件困难的事一样。所以千万不要担心,孩子天性中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给他“读”或给他“讲”,对他来说同样有吸引力。
我给圆圆讲故事始于她一周岁前,不知最初给圆圆读书时她听懂没有,但我每次给她读书时,她都听得如醉如痴,明亮的双眸里充满愉悦的光泽。我给她买的书被我们一遍遍地读着,每次我都一字字指着读,到圆圆开始说话,就跟着晰咯呀呀地鹦鹉学舌,越来越能把妈妈给讲的故事一句句地背出来,还经常自己装模作样地读书。
清楚地记得在圆圆一岁八个月时,爸爸的同事来串门,圆圆站在叔叔身边给自己讲故事,很投人地读着《丑小鸭》。她用小手指着书上的字,一字字读到:“小鸭孤零零的,无精打采地走到河边……”她一页页地翻着,“读”得基本上一字不差。叔叔见状大为惊奇,以为她识字。我笑说,哪里,她把我给她读的内容都背会了。她当时肯定没有文字的概念,估计她当时并不知道嘴里的念念有词和手指所指有什么关系,只是在机械地模仿妈妈讲故事时的声音和动作。
就这样,我一直以“读”的方式给圆圆讲故事,并注意声情并茂。随着她慢慢长大,我发现以“读”代“讲”丝毫不影响她的理解,还丰富了她的语言词汇。她在说话间总是能找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很少有小孩子那种想要表达却不知如何说,或者词不达意的困难。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她开始认识一些字了,这使我确信了“读书”的好处。于是又进一步,从由我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她指着我来读。她指到哪,我读到哪。逐渐地,圆圆理解了文字的作用,把故事与文字联系到了一起。文字在她的眼睛里一点也不空洞枯燥,文字是有内容的,文字就是故事,是有趣而生动的。同时,当我们带她到公共场所时,总是不失时机地指给她一些文字看,比如在火车站我给她读“禁止吸烟”,告诉她这里人很多,空气不好,这个牌子告诉大家不要在这里吸烟;逛动物园时一起读指示路牌,然后我们就找到了想要看的动物;进了百货商场,先一起看购物导示牌,顺利地直奔我们要去的楼层。
天长日久,圆圆养成一种习惯,看到字就想读出来。每次我带她乘公共汽车时,她都会一路不停地读着马路两旁看到的店铺名和广告牌,不认识的字就问我,我也总是兴致勃勃地和她一起读那些招牌,读到一些有趣的店名,我们还会一起谈论一下。
没统计过圆圆在什么时候认识’了多少字,凭印象,她在五岁以前认识的字都是零零散散的,不会自己看书,总是由我来给她讲。五岁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也许是某个偶然因素促成,比如说她要妈妈给讲故事,而妈妈说没时间,你先自己看吧,于是她开始自己看书了。对书中内容的强烈好奇,使她顾不上文字的生疏,图固吞枣看个大概,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我及时夸奖她识了那么多字,会自己看书,再把她不认识的字给她读一读,这个故事就被她吸收了―她从完全个人的阅读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自此有点一发不可收的势头,书越读越多,字也越认越多。圆圆到小学二年级后,阅读能力就相当于中学生的水平。当班里绝大多数同学还在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生字的时候,她已开始一本接一本地读长篇小说了。当然她也常常读错别字,以至于我们戏称她为“白字大王”。我提醒她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爸爸妈妈,她因为急于读故事,不影响理解的字一般都不问我们,我们也不在意,随她的便。事实上.读得多了,许多“白字”自然就解决了。
到圆圆十周岁小学毕业时,她已读完了金庸全部的武侠小说,十四部共约三、四十本;郑渊洁系列童话故事数本;此外还有外国名著如《简爱》、《鲁滨逊漂流记》及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等,其它零散的儿童文学书籍以及各类报刊杂志则不计其数。
由于圆圆读的书多,理解力好,所以其它各门功课也都很优秀,学习上始终很轻松。她读完小学二年级,直接读小学四年级,仍然是班里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她在班里岁数最小,但她做事的成熟度及认识问题的水平,却仿佛比实际年龄大几岁。
圆圆上小学四年级时,我给她买了一本繁体字竖排的儿童版《中国通史》,十六开本,约一寸厚。我们经常抽时间一起读,因为繁体字她不认识,开始时还是我一字字指着给她读。这本书读到有一半时,繁体字于她基本上就不再是问题,后半部分她就自己读了。她现在看一些港台及海外出版的汉语资料,觉得很方便。在2008年召开的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有一位代表提议应该让小学生学习繁体字,多家媒体对这一提议进行了报道。这位代表的想法很好,但我忧虑的是,如果这一想法被贯彻到学校教学中,让孩子们用现行的常规识字方法学繁体字,小学生真的要被累死了。
现在小学生学业负担重,除了由太多“课外班”带来,更主要地,是不正确的教学方法所带来的。孩子们学生字的途径基本上限于课文,每个生字动辄写十遍二十遍,孤立地去认去写,这使孩子们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劳动,却得到很少的成就。写简化字尚且把孩子们愁得要命,写繁体字……孩子们要知道了,肯定反对这个提议。
繁体字不是不可以学,最重要的是怎样轻松地学。
在对圆圆的教育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本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仅孩子学起来轻松,大人实际上也轻松,事半功倍。
每当我看到有的家长洋洋得意地宜称他尚处于学龄前的孩子认了多少字或多少英语单词,而他的方法是就制作一大堆卡片或把英语单词贴得满家,我总是有些担心,这样行吗?
现在还有许多“早教机构”,他们所谓的“早教”其实就是让孩子认识一些字或字母和单词。学习的过程可能弄些花样,有的是扮演“字母角色”,有的是一起大声喊出某个音节,实质也是孤立地学字词。我怀疑,这样的课程,对孩子们有意义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在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提出“有意义学习”,这是一个和“机械学习”相对立的概念。他的重要论断是:有意义学习才是有价值的。依据他的理论,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所以是低效学习。①
前几天又从报纸上看到一个消息,说一个四岁的孩子能认得二千汉字。原来是他的爷爷把字词贴了满家,每天让孩子认。学外语的人都知道,如果孤立地背单词,忘得很快,但如果把单词放到语境中学习,效果就非常好。所以孩子如果认了好多字,却不会专注地读一本书的话,那是很不妙的一件事。把识字和阅读割开了,可能早早地破坏孩子识字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习中如果再加上炫耀,那是最坏的,恐怕只是在制造一个漂亮的肥皂泡吧。卢梭说:“人们在煞费苦心地寻找教读书写字的最好办法,有些人发明了单字拼读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个孩子的房间变成了印刷厂。真是可怜!”②
和谐合理的方法往往是美的,也是有效的;坏方法则把原本简单的事变得复杂、低效;我们在儿童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寻找好方法,不要想当然地用坏方法去教孩子。
特别提示
从我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她讲故事时,就不“讲”,而是“读”。即不把故事内容转化成口语或“儿语”,完全按书上文字,一字字给她读。
逐渐地,由开始的妈妈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孩子指着,妈妈来读。孩子指到哪,妈妈读到哪。这样慢慢地使孩子理解了文字的作用,把故事与文字联系到了一起。
当我们带她到公共场所时,总是不失时机地指给她一些文字看,比如在火车站我给她读‘,禁止吸烟”,告诉她这里人很多,空气不好,这个牌子告诉大家不要在这里吸烟。
读得多了,许多“白字”自然就解决了。
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本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仅孩子学起来轻松,大人实际上也轻松,事半功倍。
孩子如果认了好多字,却不会专注地读一本书的话,那是很不妙的一件事。把识字和阅读刽开了,可能早早地破坏孩子识字的兴趣和自信心。
开“卖部”
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颖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予又如何能喜欢?
我发现,和孩子玩“开小卖部”,是一项非常好的活动,通过这个游戏教孩子学加减乘除,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一种真正寓教于乐的学习方法。在圆圆4岁左右,我有一段时间教她学计算,开始采用的就是册着手指头做“2+3”等于几这样的方法。她开始还挺喜欢做,时间稍长就表现出厌倦了。我就想,能有什么方法让孩子又能学计算,还有兴趣呢?
那时候社区超市还没出现,各居民点一般都会有一两家“小卖部”,圆圆很喜欢和我一起去小卖部买东西。我每次都让她去告诉店主买什么,并让她把钱递给店主。当时只是为了让她学会做事,学会自然地和人打交道。没想到这让她很小就对钱的作用有概念了。
有一次圆圆和我从小店买东西出来,带出满眼羡慕的神情,说她长大婆开小卖部。我问为什么,她说咱们买东西要花钱,开小卖部的人就不用花钱。我后来发现她和邻居小朋友在一起玩开小卖部的游戏,互相扮演店主和顾客,扮店主的人总是很有几分得意。看来她满心想做个小店主,由此我想到和她玩开小卖部的游戏。
圆圆做了掌柜的,我和她爸爸当然就是顾客。我们拿一些东西给她在地下围出一个“小店”,并摆上各种“货物”,货物有真的,有替代品(比如她最喜欢吃的雪糕就得找替代品),只要她明白就行,然后我们轮流光顾她的小店。
我们认真地浏览她的商品,选定要买什么,问她多少钱,有时还要讨价还价一下。付款时,一般情况下都是需要找一些零钱回来的,比如买一根筷子六角钱,我们一般会给她一元钱,这样她就得找四角钱出来。
开始时都是她自已定价,小孩定价,无论大小都是一个比较整、比较简单的数字,比如1元、200元等。她一般不用“1.40元”或“203元”这样的定价来为难自己。
玩过几次后,我们就暗暗地把她往稍复杂些的计算上引。
比如雪糕原来卖1元一支,我们就建议说,这几天雪糕涨价了,每支一块二了,你这里要不要涨价啊,涨价可以每支多赚两毛呢。然后我们给她两元钱或五元钱,这样她的计算就比较复杂了。
圆圆开始时不喜欢这种有零头的定价,这给她的计算带来麻烦了。我就在带她到外面小卖部买东西时,让她注意一下小卖部商品定价基本上都有零头,于是她的“价格”都变得有零头了。
开小卖部的计算难度上升时,过渡应自然,这样会保持孩子的兴趣。我们开始时一般都是玩100元以内的加减法,稍后就给她一些建议,认为某个东西应该很贵,可以把价格定到三五百元。我印象中圆圆在四岁左右时,可心算500以内的加减法,这基本上是通过“做生意”学来的。
开小卖部游戏大约一直玩到圆圆上学二、三年级。她学习乘法和除法时,我就暗暗在游戏中加进了相关知识,比如一根铅笔9分钱,我要求一下买8根;一或者一包饼干4元钱,里面有10块,而我只想买3块。这样,她就得动用她的乘除法知识来计算了。
“开小卖部”的过程就是孩子不停地做“应用题”的过程,这对孩子有很好的数学启蒙效果。数学教育不要一下把孩子拉到抽象的数字上,不要拿一些干巴巴的枯燥的计算来为难孩子。要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数字,让他体会到计算不是抽象的东西,是存在于周围生活中的有用的东西,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着。圆圆读小学一、二年级时,当别的同学在抽象的数字里苦苦挣扎时,她却对每个题一眼看透,觉得那些题都太简单了。
圆圆读完二年级直接上四年级,当时学校的教导主任有些担优。说三年级是比较关键的一年,这一年的学习内容较难,尤其是数学。于是我找来三年级上下两册数学课本,用十天的时间和圆圆一起学了一遍,她掌握得很好,开学后和一些上过三年级的孩子一起考试,她的成绩最高。
并非圆圆有什么特别的天才,而是相关知识她在“开小卖部”时早已用过了。当“店主”动的脑筋,使她的数学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学起课本来就十分轻松。儿童身上有一种喜好模仿成人生活的天性。我记得自己小时候玩摆家家,特别快乐。我想,圆圆“开小卖部”的感觉一定和我玩摆家家时的感觉一样,只是她不知道自己在玩的过程中已学习了计算。
所以,学习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学习也可以在快乐中进行。而且,在快乐中进行的学习会让孩子学得更好。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习,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
在玩“开小卖部”游戏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是不要把用意告诉孩子。
玩这样的游戏,在家长这里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计算,如果你把这个目的告诉孩子了,或被他察觉了,孩子就会失去游戏的兴趣。要让孩子觉得这仅仅就是个游戏,只是为了玩。大人在和孩子玩时,要拿出认真而单纯的心态,把自己当成孩子一样投人地去玩,不要在这个过程中有任何说教,更不要因为孩子算错账训斥孩子。
其次是避免造成孩子不好意思。
我们在和圆圆玩时,刚开始圆圆对什么东西定多少价没感觉,完全是随意报数字。比如她把一小块“蛋糕”定价成100元,她爸爸就很夸张地说“啊,这么贵啊!”她爸爸是为了制造气氛,以他所熟知的市场价格来感叹,可他的口气把圆圆吓住了。圆圆从爸爸的口气中感觉自己定的价格太离谱,有些不知所措。再问到下一个东西的价格时,她报价时就有些胆怯和不安,犹豫地说出一个数字,然后等待大人的反应,试探定得对不对。这样玩下去,孩子的注意力就不能集中在玩耍上,时间稍长就会感到紧张和厌倦。我赶快出来打圆场,告诉她爸爸说这块蛋糕做得特别香,就值这些钱。
事后我告诉圆圆爸爸,以后无论孩子定价多少,都不要那样大惊小怪。不要以你的生活经验来干扰孩子的思维,孩子并没有市场价值概念。我们只是为了让她学会计算,不是为了让她学会做生意,所以她怎样定价并不重要。她完全可以把一斤米定成2闻元,也可以把一个金戒指定成4角钱。
第三是不要让计算为难孩子。
家长要记住的是,这是个游戏,不是数学课。家长可以通过“买卖”发展孩子的计算能力,但不可操之过急。在游戏中要把孩子的乐趣放在首位,学习放在第二位。计算的难度可以慢慢提高,但不要让太难的计算干扰乐趣。如果孩子在买卖中屡屡感到计算的困难,他就会有受挫感,就会失去兴趣。
第四是不强迫孩子玩。
不要为了让孩子学习而频频地玩同一个游戏。这个游戏我和一些人讲过后,就有人回家天天和孩子玩。开始孩子还有兴趣,但连玩三天后就不想玩了,家长就左说右劝地要玩。
也有那样的时候,刚开始玩,一笔生意还没成交,孩子就因为什么原因突然不想玩了,这时家长也不要强迫,只要孩子表现出不想玩了,就要立即停止.以免败坏了孩子对游戏的胃口。如果家长在游戏中表现得太积极,还容易让孩子察觉你的用意。
第五是尽量用真钱。
我开始和圆圆玩时,不想用真钱,觉得那样不卫生,就用一些纸片写上面值来玩。但发现孩子对假钱没兴趣,小孩子一旦意识到钱可以换来想要的东西时,她就会对钱情有独钟。用真钱可以让她在玩耍中更投人,玩罢注意洗手就是了。写到这里我想到,如果把孩子每一次“赢利”记录下来,并且把她赚的钱另存起来,给他买东西时就用这笔钱,可能会更好地刺激他玩耍兴趣。这一点在圆圆小时候我们没做,只是猜测这样做会更好。
第六是增加游戏变数,尽量使每次游戏略有不同。
一般来说孩子愿意做“店主”,尤其是开始时。玩过几次后,为了保持游戏的新鲜感,可以和孩子互换角色,让孩子再回到顾客的身份。无论谁扮顾客,都可以扮不同的角色,或形成不同的组合,有时是老爷爷老奶奶,有时是小朋友,有时是医生或教师。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事情和需求,这样就会有很多故事产生出来。还可以让家里的各种玩具参与进来,如毛绒小狗和小熊等来买东西,当然是有人替代它们说话和付钱。
我们和圆圆除了“开小卖部”,还“摆菜摊”。她有时也愿意当菜市场小贩,我们就用小纸片画上各种蔬菜水果,或找来各种替代品,和她玩卖菜。为此特意到中药房给她买了一杆小秤,因为当时市场上小贩们用的都是有碗有杆的手提秤。
“开小卖部”给出的启示是:和生活结合的学习效果更好,源于生活的教育可以无处不在。
教孩子学习并不一定需要坐在书桌旁,只要有心,处处能发现教育的机会。比如,最早教孩子从1数到10时,如果你只是口头反复念叨这些数字,孩子听到的只是音节,他其实不知道这些音节代表什么,也就不理解这些“1、2、3、4”是什么东西。如果在抱着孩子上下楼时,每次都边走边数台阶;打开一盒巧克力时,一定是先数数里面有多少粒然后再吃。总之,凡念叨“1、2、3.一”时,总和一个具体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孩子就记得更快,并且建立起数的概念。
我清楚地记得圆圆两岁半时,有一次爸爸从外地回来,给她买了一组6个娃哈哈乳酸奶。她上午喝了一个后,我把剩下的放起来了。下午她突然问我:“那5个娃哈哈在哪儿呀?”她居然知道还有5个,这令我有些吃惊。当时她还不会做加减法,她这时数的概念应该就是来源于我经常和她“1、2、3、4.??…”地数各种东西吧。
孩子进人学校教育后,仍然可以通过“活动”学习功课。我发现让孩子当‘,小老师”给家长讲课是一种不错的活动。
圆圆刚上小学时,老师教他们学拼音,我为了让她能尽快掌握,就对她说,妈妈小时候没好好学拼音,我的老家讲方言,老师教我们拼音也不标准。你在学校学了拼音,晚上回来教教妈妈行不?我说得很诚恳,圆圆一听很高兴,说行。然后她就每天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回家教给我,我也认认真真地听她给我讲,认真地学。玩“小老师”时我注意了这样几问题:第一,在设计这类活动时要“赋权”,让孩子“掌权”。
做小老师和开小卖部一样,都是让孩子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学习知识。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让孩子觉得自己“有权”了,这也是为什么这样的游戏能吸引孩子的一个原因。所以在这类活动中要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角和主动者,不要让他在活动中感觉自己被动、受大人指使。第二,要选择那些答案或内容比较确定的东西让孩子来讲。
语文方面我只让圆圆教过拼音,因为语文学习是开放式的,孩子不好讲,讲了也没什么意义。我让她讲的一般是数学,因为数学具有封闭式的严谨。同时还注意的是,讲课这个事不适宜经常做,一般是暗暗观察孩子的学习,只有发现哪一段时间她掌握得不太好,才会让她给我讲课。这也如同“开小卖部”一样,不要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到厌倦,要想办法保护兴趣。第三,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要自然,不能总用自己小时候没学好这一个借口。
比如有时候我会从她作业本上找到一个错误,而这个错误是因为她在概念上不太清楚所致,然后我假装惊讶地说“这道题好像做对了,老师怎么给打了错呢?”于是我招呼圆圆,看看是她做错了,还是老师判错了。在这个过程中,我既要装糊徐又要引导她往正确的方向思维,圆圆为了搞清楚是自己错了还是老师错了,她也会认真地和我一起来分析,重新思考概念。结果当然证明是她把题做错了,但她至少纠正了妈妈的“错误”,这同样让她有成就感;同时,之前没把握好的概念也基本上把握了。第四,不要在这个过程中挑剔孩子讲课的毛病,更不能嘲笑他讲课中的错误。
家长既然做学生,就一定要拿出诚意,认认真真听孩子讲课。和开小卖部一样,不要让孩子察觉你的用意,否则他只是觉得父母用这种方式来考察他,就不会感到自豪,也就不会有兴趣。如果孩子的思维或陈述有错误,要委婉地讲出来,或用启发的方式引导他往正确的方向思考。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因为自己讲得不好而感到丢面子。这个过程中家长只要有一点教训或嘲弄的意味,孩子就会特别沮丧,失去讲课的自信。一定要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
我在2004年听到当代著名教育家、时任北京四中校长的刘长铭先生的一个演讲。他在出任校长前是该校一名优秀的物理老师。他讲到自己在担任物理教师时,他的学生有谁在考试中哪道题出了错,他就会让这个学生把这道题重新做了后,再给全班同学讲一遍―“做一遍”和“讲‘遍”的效果是全然不同的。能清楚地讲一遍的东西,它必定包含着认真的思考,并已经被清楚地理解,然后才能清晰地讲出来;讲过的东西会更深地印在大脑中―如果说“做一遍”‘只是再一次学习,“讲一遍”就已成为一种实践,这对学生们来说也是一项知识应用活动,能让他们掌握得更好。
这项活动在家庭中也可以应用,当家长想给孩子辅导功课时,你不如让孩子给你“辅导”一次功课。当然你要想办法把事情做巧妙了,能让这项活动自然发生,而不要让孩子感到紧张和别扭。
我听一位家长说他儿子刚上高中时数学不好,遇到问题轻易放过,不肯钻研。他看了孩子的数学课本,觉得那些内容已超出了自己的知识范围,自己也辅导不了。按一般人的思路,是给孩子请个家教,或报个课外辅导班,但他考虑了别人的辅导水平及方便性,觉得自己学会了再来辅导儿子更好。于是他开始啃儿子的数学课本。
儿子当时的数学水平好歹比他强,他有不懂的地方就问儿子。孩子在讲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他们就一起去研究,研究不通的就让孩子去学校问老师或同学,回来再给父亲讲。做父亲的当学生不是做样子,他是认认真真地学习。当他发现自己的数学水平大有提高时,儿子的数学成绩也进步明显,而且孩子学会了对问题进行追究,不再像以前那样有问题放着等别人来告诉他,比上补习班的效果好多了。
总之,家长们与其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操心,花钱花力气,单方面逼着孩子学习;不如用些心思,设计和制造一些包含有相关知识的事情来让孩子去做,让孩子有机会运用他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实践是最好的“课外补习班”。除了上面例举的“开小卖部”、“当小老师”,肯定还能找到不少方式。比如家长结算家庭财务账时,托辞说计算器坏了,请上小学的孩子帮忙用笔计算一下;电器坏了,可以和物理课上学过电学的孩子一起运用他的知识去尝试修理一下。尤其是从孩子的兴趣中找到需要把握的知识,把他的兴趣和活动设计到一起,那是最好的。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学业落后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学会思考。周围世界里的各种事物、现象、依存关系和相互联系,没有成为儿童的思考的源泉……让实际事物教给儿童思考―这是使所有正常儿童都变得聪明、机敏、勤学、好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①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核心教育思想,即少年儿童应该从生活中学习,在做事中去学习,而不是在书本里学习。他认为教育中永远成功的教学方法就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②
所以,当家长想要孩子的学习进步时,不要忙着把孩子拉到书本上,拉到课外班里,应该创造些机会,让孩子运用他所学习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无论学什么,如果我们为孩子创造出了“开小卖部”的实践机会,那孩子多半就不会为学习苦恼了。
特别提示
在玩“开小卖部”游戏时,大人要拿出认真而单纯的心态,把自己当成孩子一
样投入地去玩,不要在这个过程中有任何说教,更不要因为孩子算错账训斤孩子。
在游戏中要把孩子的乐趣放在首位,学习放在第二位。
数学教育不要一下把孩子拉到抽象的数字上,不要拿一些干巴巴的枯澡的计算来为难孩子。要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数字,让他体会到计算不是抽象的东西,是存在于周围生活中的有用的东西,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着。
孩子选入学校教育后,仍然可以通过“活动”学习功课。让孩子当“小老师”给家长讲课是一种不错的活动。当家长想给孩子辅导功课时,你不如让孩子给你“辅导”一次功课。
家长们在设计这类活动时要想办法“赋权”,让孩子“掌权”,成为活动的主角和主动者;不要让他在活动中感觉自己被动、受大人指使。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小学,甚至初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一切都是可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1就是:课外阅读。
有一根“魔杖”,它确实是有魔力的,哪个孩子一旦被它点中,就会变得更为聪明,在学习和才能上更有潜力。这个“魔杖”是什么,谁能有幸被它点中,这一定是许多人想知道的―请原谅我的故弄玄虚,我不是在讲童话,是在作一个现实的比喻,因为想不出比它更贴切的比喻了。
让我绕得稍远,从四个孩子的真实故事说起。
我曾和某小学五年级一个班的同学有过较长时间的接触,对这个班的学生都很熟悉。班里有四个孩子,我总不由自主地在心里把他们分为两组,然后放到一起进行对比。
先说前两个孩子,一个叫晓菲的女孩和一个叫小壮的男孩,这两个孩子都学习努力,考试成绩中上等,性格上既不张扬也不内向,上课不捣乱下课不惹事生非,在班里属于那种既被老师喜欢又容易被遗忘的人。
另一组是两个男孩子,一个叫博一个叫成。博是个极为出色的学生,门门功课优秀,工作能力强,还特别有思想有见地,他是我见过为数不多的几乎找不到缺点的那种孩子;成这个小男孩优缺点都明显,总不好好完成作业,成绩中等,但口才极好,总是表现得懒散,不过并不扰乱纪律。
这四个孩子引起我的注意和对比,是从他们的作文开始的。前两个孩子,晓菲和小壮的作文我看过,字写得虽不舒展但比较整齐,可写作水平很差,内容贫乏,有许多语法错误,错别字也比较多,这和他们平时还不错的考试成绩有较明显的差距。他们每篇作文都被老师要求改来改去,他们认真地改着,一遍遍地抄着,但拿第四稿和第一稿对比,仅能看出改动痕迹,看不出进步;翻到下一篇作文,水平照旧。又翻了他们其它的作业本,都分明能感受到这俩孩子的努力和他们学习能力上的力不从心。
我基本上能判断出他们是哪里出了间题。
找这两个孩子谈过话。问他们的共同问题是:你经常读课外书吗?晓菲听我这样问,很不自在,告诉我说,她很想读,但她爸爸不允许,怕影响她学习,就把家里她可能看的书都锁起来。她家有一份订报纸赠送的《读者》,她很喜欢这个杂志,但每期来了,父母都想办法藏起来不让她看。小壮则表示他不喜欢读课外书,除了几本漫画书,从来没读过其它什么书。
6l
我想这两个孩子这样下去真是可惜了,他们是这样听话,舍得用功,本该在学习上表现得更出色。于是分别约他们的家长谈了一次话,目的是希望他们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从课外阅读来解决孩子学习困难的问题。
晓菲的爸爸说,孩子每天这么用功学习,成绩才保持中上等,要是再分了心去读课外书,落到中等怎么办呢?小壮的妈妈认为让小壮去阅读是又给孩子增加了学习负担,小壮一周上六个课外班和一个乐器班,周一到周日从来不休息,他家住得较远,公交车上每天来回要两个半小时,小壮每天只能睡6个小时。所以他妈妈说,绝对不能再给他增加负担了。
我告诉他们,这两个孩子现在正在读小学,每次考试成绩高几分低!L分不重要,目前他们的问题是学习能力不强,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这会严重影嗬到未来的学习。不上那么多课外班,不强求考试成绩,让他们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孩子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学习负担,他的学习能力才能提高,将来才能有真正的好成绩。我尽量把问题讲得明白,他们当时也都表示认同我的建议。但后来我再和孩子们了解,一点没变。晓菲的爸爸认为是因为家里订报纸招来《读者》,引得孩子不安心学习,把订报纸的赠品改成了牛奶。小壮本身就没有读书的愿望,妈妈也不打算让他有这个愿望,只是打算再给孩子报个贻拳道班,理由是孩子整天学习活动量少,上这个班既能运动又能学习防身,一举两得,我不知她从哪里再为小壮挤出这个时间。而且我还了解到,小壮所上的几个课外班中,有一个就是作文班。
和晓菲、小壮形成对比的是,博和成的作文都写得特别好,通篇几乎没有一个错别字和病句。博的字写得整洁大气,文章中总有独到的视角和素材;成虽然字写得不好,文中不时有勾划,不整洁,并且他的各篇作文水平差异明显,有的―看就写得不认真,应付差事,但有几篇看来他是认真写的,透过杂乱的卷面细细读来,能感觉出才情飞扬,让人不由得心生赞叹。
我也和这两个孩子单独聊过,了解到他们都十分喜欢读课外书。博的家里有很多藏书,他读了很多,以中外名著、历史、自然方面的为主,远远超出了他的同龄人的阅读量;成的父母做生意一般不在家,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家没电脑,电视也基本上不开,他没事干只好去买很多书看。成读得很杂,动物、科幻、侦探、武侠等,逮住什么读什么。
这两个孩子不光作文写得好,各方面都应付得轻松自如。博是个好学生却不是个小学究,他喜欢足球,花很多的时间踢球;成虽然平时成绩不太好,但用他班主任的话说,这个孩子,聪明着呢,现在这个成绩是闭着眼睛学来的,他只要好好学三天,就能考班里前三名。
我离开这个班时,把电子邮箱给了孩子们,现在还和几个学生保持联系。他们现在已读初三了,马上要中考。博没给我写过信,但他的母亲一直和我保持联系,62
我们始终没见过面,通过网络交流过一些儿童教育方面的问题。博就读于一所市重点校,据他妈妈说博现在的学习仍然很好,基于他的学习成绩和足球水平,已被确定保送到一所市属最好的中学读高中。晓菲一直和我联系,她初中就读的是一所普通中学,师资等各方面都不太好。听她说小壮、成也在这所学校,她和小壮的学习现在只能保持中等,肯定考不上好高中;但成上了初三后着急了,懂得学习了,现在是年级前几名的学生,还评了三好生。晓菲还说,她现在越来越不想学习了,觉得学习太难了。
几个孩子在学习上的发展态势大致已水落石出。
晓菲和小壮的家长肯定对孩子心生失望,他们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的成绩却不理想,在这关键时候,不知他们又会想出什么办法来帮助孩子,基本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更不会让孩子去读课外书了―由此,基本可以预测到的是,孩子不但眼前的中考很难取得好成绩,在接下来的高中阶段,学习也不会有什么太大起色,乃至将来,他们一生的学习状态都将是平庸而困难的。
’而博和成,他们的学习能力已稳定地生成,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会更具主动性和把握能力。
四个孩子的故事讲到这里,我想说的问题已清楚了。
“魔杖”是什么,就是课外阅读。它有一种魔力,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出平淡;哪怕是写作业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
阅读为什么对孩子的智力和学习有这么大的影响?'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有很多研究,他对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阐述得很多也很清晰。
他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①他指出缺乏阅读的坏处,“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奋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相比之下,“有些学生在家庭作业上下的功夫并不大,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却不差。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这些学生有过人的才能。
这常常是因为他们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①“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并且把全部负担都转移到家庭作业上去。由于家庭作业负担过重,他们就没有时间阅读科学书刊,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②
现代心理学对此已有很多研究和证实。梳理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人的学习理论,可以看到关键的两点:一是思维发展与语言系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二是学习新知识依赖已有的智力背景。“阅读”是一种以语言符号为媒介,包含有丰富的、超越现实生活内容的活动,会让阅读者的“语言系统”发育得更好,同时可以让他的“智力背景”更为丰富,从而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强。
做个形象的比喻:学习能力的构建好比盖房子厂“语言系统’,就相当于工具,“智力背景”相当于工程背景(地基勘探水平、工程设计水平、工人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等无形但重要的内容)。有好的工具和完善的工程背景,整个盖房子过程就是件比较轻松的事,也能保证质量;如果工具和背景都差,施工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这正如简单的建筑工程对工具及背景条件要求不高,越是宏大精美的工程,对工具及背景条件要求越高一样。我见过几位非常苦恼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原本学习成绩不错,学习也很努力,但令人不安的是,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越来越不如人意。每当这种时候,我总会间一下孩子从小到大的课外阅读情况。不出所料,这些孩子基本上都缺少课外阅读。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另一些孩子,小时候成绩可能并不出色,但由于他们有较好的课外阅读,却能做到后来者居上,到真正想学的时候,潜力就不可阻挡了。小学,甚至初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一切都是可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就是课外阅读。它真的像一根魔杖,越来越显示出神奇的作用。
人们容易看到孩子变化的表象:一些孩子越来越喜欢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就觉得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很欣慰;另一些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就觉得孩子怎么越来越不懂事,越来越不自觉。人们很少能看到这种表象背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原因,那就是课外阅读。
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是越来越懂事了。不同的是,阅读多的孩子,学习能力强,当他有意识地主动去学习的时候,丰富的语言和智力背景就来帮忙了,他较好的学习能力使他只要努力就会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能促使他更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而阅读少的孩子,他语言和智力背景的苍白使他学习能力赢弱,在越来越难的知识面前,在越来越多的竟争面前,他更多地体会着力不从心,他的挫折感越多,就越不自信,对学习就越没有兴趣。人是不能靠毅力和理性支撑很长时间的,他们很快表现出一路下滑,开始有意无意地逃避学习―这可能就是家长感觉到的孩子“越大越不懂事,越来越不爱学习了。”
为了让孩子聪明又学习好,父母们都在倾尽全力,从怀孕开始就忙着吃这个补那个。营养对儿童大脑发育肯定有用,但无论吃多少好东西,都只是一种加法手段。除极个别的超常儿童,所有出生后身体健康正常的孩子,他们最后在智力上的差异并不在这种物理手段上或生理因素上,而在启蒙教育上。智力启蒙最重要手段就是阅读,它是一种乘法手段,可以让儿童的聪慧以几何级数递增。
一些教师和家长不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是因为他们心里总有担心,孩子光完成学校课程学习已经很忙,考试考出好成绩最要紧,读课外书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不合算。这种说法等同于在说,我急于从哈尔滨到广州开会,哪里有时间等四个小时后的飞机,火车马上开了,我得赶快去挤火车―好像是那么回事,实际上全错了。
一把相同的种子,洒到地里,有的得到合适的水分和充足的日照,有的既干早又晒不着太阳,最后差异当然会很大。阅读就是智慧的水分和阳光。
我猜测会有一种质疑被提出来,难道经常读书的人学习就一定好,不读书的就一定不好?当然不是。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或表述一种现象时,不能把它绝对化。如果所有文化或社会范畴中的“规律”都需要像数理定律那样有100%的准确率才可被确认成立,那么所有的社会规律都将不存在,所有的对话都无法进行。世界如此复杂,每件事情都和其它事情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也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何一种现象。比如“喝茶能有效预防癌症”的结论,和“爱喝茶的人也会得癌症”的现象并不形成冲突,因为癌症致病原因非常多,用后者否定前者是没意义的。我不敢说爱读书的孩子学习一定好,但我可以肯定地说,从不读课外书或很少读课外书的孩子学习一定不会出色;一伙爱读课外书的孩子和一伙不爱读课外书的孩子相比,他们的学习差异一定非常明显。
中小学生中有一种叫“偏科”的现象,似乎对这里谈到的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提出挑战。尤其是一些男孩子,偏爱数理化,对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科目不感兴趣,也很少阅读,数理科目成绩却总是很好。
型丝巡竺竺鲤互一一一一我见过一位初中生的家长,她甚至为她的孩子数学、物理学得好,特别不爱学语文而略有沾沽自喜,可能是觉得这样表示她的孩子聪明。我想,她的孩子如果只是不喜欢语文课本身,但读过很多课外书的话,她可以骄傲,说明孩子的潜力还是很大的;但如果孩子一直缺少阅读,对语文课的厌倦是基于一直以来的语文能力低下,那就是件比较麻烦的事,恐怕总会有一天数、理科目要受到拖累。
我认识一位市属重点中学的数学教师,他高考时数学满分,语文只打了92分。他原本酷爱数学,立志要当个数学家,报了北大数学系,总分不够,最后只被一所普通的师范大学数学系录取。
他说,从我这几年教书,才深切地感觉到语文的重要。我们学校每年高考前十名的同学,很少有偏科的,基本上都是文理兼佳。他说他当时没考上北大数学系很不服气,现在想来,即使考上了,语文底蕴的缺失也会影响专业学习,因为自己的思维宽度和广度比起那些博览群书的人总是有很大局限性。
所以,哪怕孩子是个特别的数学天才,你也应该关注他的阅读。比如让他去读几本数学家传记,这可能比让他多解两本习题集更能成全他的数学天才。当然也有偏科偏向语文的,语文学得很好,作文写得漂亮,数理化学得很差。比如少年作家韩寒。阅读对他们的考试成绩似乎并没有成全。
这个问题要这样理解:造成他不喜欢数理科目的原因很多,教师、家庭、天赋、同学等都可能成为影响因素。阅读当然不能强大到解决所有的问题、补救所有的不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数学成绩差,绝不是阅读造成的。这样的孩子,所幸他们喜欢阅读,无论上不上大学,他们都是聪慧的,都可以取得相应的成就。这样看,阅读于他们仍然是件幸运的事。
而那些从不读碗卜书或很少读课外书、数理科目学得较差、人文科目只是相对学得较好的学生,他们的情况不叫“偏科,',事实上他们的人文科目也并不出色。谁能见到一个几乎不读课外书的人在文史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孩子和韩寒这类孩子的情况又有很大差异。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阅读都是重要的。由此看来,想让一个孩子变得更聪明,是多么简单啊,让他去大量阅读吧!书籍就是一根魔杖,会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一种魔力,能让他的智慧晋级。爱读书的孩子,就是被魔杖点中的孩子,他是多么地幸运!
特别提示
“魔杖”是什么,就是课外阅读。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出平淡;哪怕是写作业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
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并且把全部负担都转移到家庭作业上去。由于家庭作业负担过重,他们就没有时间阅读科学书刊,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
营养对儿童大脑发育肯定有用,但无论吃多少好东西,都只是一种加法手段。除极个别的超常儿童,所有出生后身体健康正常的孩子,他们最后在智力上的差异并不在这种物理手段上或生理因素上,而在启蒙教育上。智力启蒙最重要手段就是阅读,它是一种乘法手段,可以让儿童的聪慧以几何级数递增。
一伙爱读课外书的孩子和一伙不爱读课外书的孩子相比,他们的学习差异一定非常明显。
修得一支生花笔
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当下家庭教育的流行语,每个家长都这样想,每个家长都会这样说,但为什么孩子跑着跑着就落后了,为什么失望的家长总是大多数?就因为儿童教育中许多输赢概念被搞错了。按搞错的概念去做事,当然会把事情弄坏。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关于“妙笔生花”这个成语有个故事,说一个秀才梦到自己的毛笔头上盛开一朵莲花,梦醒后他就一下变得才情横滋,下笔如有神了。
成语反映了人们长期以来的一个愿望,也是很多人寻求解决的一个难题:如何能写出好文章。特别是当下许多中小学生,写作文是他们最头痛的事。假如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那这个办法一定是孩子们的“梦寐以求”。
我个人从事过十多年语文教学工作和多年的文字工作,也喜欢写作。我女儿圆圆的作文一直写得不错,在我的记忆中,她从小学开始,作文本上从没出现过一个
病句,错别字也很少,成绩总是很好。尤其上高中后,她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
文,推荐给同学们看。2007年高考时,圆圆的语文获得了报道,40分的好成绩。据媒体当年北京市文、理科近12万考生中,语文成绩达到
140分以上的总共只有12人。她的作文肯定也获得了高分―这里面可能有运气的因素,但也能说明她的写
作水平确实是不错的。
基于这些原因,经常有人问我,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而我总结多年来的一经验,得出的却只有两个字:阅读。
我不喜欢给那些阅读经历尚浅的孩子们讲所谓的“写作技巧”。观摩过一些教师
的“作文课”,总觉得那样的课不过是教师们自娱自乐的表演,对学生的写作没什么作用。人们把写作技巧这个事弄得太复杂了,总结出了那么多方法,一些完全不会写作的教师,竟然也能把“写作技巧”讲得头头是道―这也可以反过来证明这些“写作技巧”对学生没什么用处吧。
“美”和“简单”往往是同义语。学习写作也一样,最好的技巧应该是最简单的。阅读对写作来说,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而抛开了阅读所讲的种种技巧,最多可以称为“小技”。有了大技,小技不请自来;没有大技,一切小技都没有实现的条件。
我一直重视圆圆的阅读。大约从她一岁左右就开始天天给她讲故事,也许她开始时听不懂,但她喜欢听,明亮的双眸人迷地盯着我的嘴或书,不哭不闹的。到她稍大一些,能听懂后,就不断地要求我给她讲故事,每个故事都要一遍又一遍地听。不管她要求讲多少次,我几乎从不拒绝。
每个婴幼儿都喜欢听故事,都喜欢看书。如果说有的孩子表现出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听故事,一定是由于家长没及时让他接触阅读,把最好的时机错过,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被其它东西(当下主要是看电视)取代了―很多家长把这件事轻视得如同孩子不小心洒了碗饭一样,事实上这是非常大的损失。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当下家庭教育的流行语,每个家长都这样想,每个家长都会这样说,但为什么孩子跑着跑着就落后了,为什么失望的家长总是大多数?就因为儿童教育中许多输赢概念被搞错了。按搞错的概念去做事,当然会把事情弄坏。
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家长们更愿意看到那些立竿见影的效果。人们热衷于把孩子送进学前班提前去学拼音、学外语,热切期待孩子每次考试都能拿好成绩,热情地给孩子报许多个课外班,培养各种才艺,他们认为这就是在起跑线上领先一步了。而早期阅读做没做,暂时看不出什么差异。从学前到小学毕业,甚至到初中,课外阅读少的同学如果只针对各种考试学习,常常表现出成绩方面的优越。这给不少家长带来幻觉,以为课外阅读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它会影响学习,所以一般不会引起家长的注意。
事实上,不重视儿童阅读是早期教育中最糟糕的行为之一,从小的阅读差别才是重要的“输赢”差别。很少获得阅读熏陶的孩子,即使他们在小时候表现、得聪明伶俐,成绩优良;但由于他们只储备了很少智力能源,往往从中学开始,他们就会表现出综合素质越来越平庸,学习上越来越力不从心的趋势。这方面的艰难和困惑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而那些阅读量大的孩子,他们一般来说不仅从小表现出聪慧,而且在学习上有很强的爆发力。就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来说,他们从小莫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和阅读兴趣,是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人。
具体到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和阅读有直接的关系。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写作。
阅读不仅应该开始得早,而且应该读得足够多。
当前,国家通过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文字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初中生不少于260万,高中生不少于150万。即到高中毕业,一个孩子的正常阅读量应该在500一石加万字间―我感觉这是基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给出的一个非常保守的标准―即便是这样,它也远远高于当下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阅读量。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阅读量非常低,粗略估计平均阅读量应在国家出台标准的加%以下。
为什么这么低?一些文章分析说,这是由于高考造成功课压力太大,“阅读动力不足”。高考现在成了替罪羊,什么板子都往这里打。我认为根本原因是孩子的兴趣问题。高考为什么没让那些沉酒于游戏的孩子感觉功课压力大,从而对玩游戏“动力不足”?
中学生不爱阅读,这是做小学生时候形成的问题,小学生不爱阅读,是因为学前和上学后家长和学校都没有用心调动他阅读的兴趣。
假如家长们能及早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阅读像吃饭一样,成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地存在着的一部分,到高中毕业读几百万字就是件非常自然的事。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阅读对他来说哪里有“压力”,他从中体会的就是吃饭或玩游戏般的简单和享受,你不想让他读他都不情愿。
圆圆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读长篇小说,此后一直未间断阅读。在离高考只有三、四个月时间的寒假中,她仍然在繁忙的学习间隙中读了大约4D万字的文学作品,这对她来说不是增加了负担,而是一种放松和补充。
粗略地算一下圆圆的阅读量,到高中毕业,应该有1500一2000万字。这对爱读书的孩子来说并不算多,许多喜爱阅读的孩子的阅读量甚至能几倍于这个量。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建立语感。圆圆的作文本上为什么从来不出现病句,因为她已千万次地见识过流畅的句子,建立起了良好的语感,积累了丰富的词汇。语感好,词汇丰富,写出的句子自然没有毛病。
大量阅读赋予孩子的,不仅是正确的表述能力,还有创作才华。圆圆的作文经常闪现出令人惊叹的才气,我甚至会产生自叹弗如的感觉。她高一时偷偷写的小说有一次被我无意中看到,文笔的流畅和老到很让我吃惊。因为我一直以来看的都是她写在作文本上的东西,那毕竟只能叫习作,不能叫创作。我当时觉得,她如果将来想吃文字这碗饭,也是有可能的。并非圆圆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别的孩子达到她这个阅读量,也会有良好的文笔。
我国语文教育长期以来总是做得很别扭。
教学从不敢跳出语文书的框框,教师和学生都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对课文和句子进行“肢解”。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类老掉牙的教学方法尽管一再遭遇声讨,到现在仍然是中小学教学方法的主流。每本薄薄的语文书都要无端地占用孩子们整整一学期的时间,这实在是巨大的浪费。语文教师不重视学生的阅读,把本该最有趣的一门课做成最枯燥无味的课,我不止一次地听到孩子们说,他讨厌上语文课,更讨厌写作文。
我fnr的先辈,汉唐宋明清那些文人墨客,他们灿若星河的名字和作品形成了人类史上怎样的文化辉煌,可他们哪个人是通过花了多年的时间去分析别人文章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学语法、改病句后学会写作的?传统被抛弃后,我们到底供奉起怎样的一个东西,并要它来统治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的语文学习?!
几十年的事实其实已经证明,漠视课外阅读,想引导语感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通过学习语法写出结构正确的句子,通过分析别人的词采写出漂亮的句子,这是在绕远路,在隔靴搔痒。可以肯定的是,在缺少课外阅读的前提下,语文书教不出学生的语文水平,作文课也不能教会学生写作文。
一条数学定理一旦被理解,就成为你自己的知识,可以马上应用,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写作是一种开放性的、千变万化的活动,外部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任何写作“技巧”在理解上都没有难度,都是容易的,但吸收是难的,应用更难。尽管现在中小学作文课被讲得花样百出,许多教师在讲课上确实是花了心思的,就课堂本身来说也没什么问题,甚至可以说有些课讲得很精彩,老师在修改学生作文上也不少下功夫。但如果没有学生大量的阅读作铺垫,这些活动就是把稻种洒进了沙漠,没什么意义。
对于写作技能还比较幼稚的人,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习写作一定要首先回到阅读中。好的作品中本身就包含着高超的写作技巧,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过程。书读得多了,写作技能自然会形成―古人早就总结出来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表面上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是真正的“捷径”。
但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最难做到,急功近利的心态让许多人失去判断力。很多家长一直不重视孩子的阅读,却又想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学会写作文―市场需求就这样形成了。
现在报纸杂志上不时看到能让孩子作文速成的广告宣传,什么“四维网格学习法”、“爆炸作文法”、“一周全拿下法”等。我见识过几个所谓的让孩子当场学会写作文的“能人”,他们采用一些现场调动技巧,引导学生搭起一些思路框架,以常规教学中惯用的强制性的手段推动学生填词造句,看起来效果真是不错,学生真的现场写出了一篇作文。可接下来呢,没有老师在旁边给搭架子,没有老师的强行引导,学生自己就不知所措了,既没词又没句,培训班结束后学生的水平还在原地踏步。写作和做人一样,是个长期修炼的过程。采用一些蝇营狗苟的技巧,利用几天的功夫,绝不可能教会孩子们写作文。
前几天还有个“三天学会写作文”的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我不知他们是从哪里得知我的情况的。他们知道我女儿圆圆语文高考成绩好,而我本人做过多年语文教师又会写作,就希望我去现身说法。我说对不起,我女儿三天学不会写作,她是用十几年来学习的。我教了十多年书,也没练出三天教会孩子们写作文的能耐来。在这里我还特别想说的是,写作从来不仅仅是文字的事情,它更是思想认识上的事情。文字所到之处就是一个人的思考所到之处。阅读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孩子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还在于它能丰富孩子的心灵世界,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古今中外各种社会生活,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他不仅在思想上更成熟,在价值观上也更完善―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为文的条件。
那些心灵苍白,思想空洞,没有成熟价值观的人,纵使有一肚子精彩词句,他也没能力摆弄出有灵魂的作品来。许多教师和家长都在批评孩子的作文“不深刻”,可文章中的“深刻”是一个人思想认识水平的刻度,如果孩子从未或很少从书籍中分享前人的社会生活经验、他人的思想成果,以他小小的年纪,有什么办法能“深刻”呢?
每一部书都可以让孩子从中经历一些东西,学到一些东西。杜威、陶行知等伟大的教育家都特别强调从生活中去学习。而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参与,阅读实质上就构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凡古今中外那些流芳几代的经典作品,不论它的内容是什么,其中一定包含着真善美的东西。这些真善美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当然也影响着一个人的写作。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说什么样的话,你有怎样的思想意识,就会写出怎样的文字。
一个不阅读的人是蒙昧的,一个不阅读的家庭是无趣的,一个不阅读的民族是浅薄的。政府提倡素质教育,可现在一提及素质教育,人们总是想到琴棋书画类的“小技”,最恶俗的如用打高尔夫球培养“绅士风度”,用跳校园集体舞培养.“艺术气质”。
为什么没有人想到推广普及阅读呢,可能是阅读不容易造势,不容易很快形成让人看得见的“成果”吧。教育部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形式规定了中学生必读的30本中外名著,哪所学校把这当回事呢?有多少家长知道这回事呢?
无论从调查数据显示,还是从我们的常识来看,当前中小学校图书馆90%以上都是名存实亡的。也就是说孩子们几乎不可能从学校借到他们想要读的书。孩子对于我们来说是唯一,他的成长不能等待,所以当下这个缺陷必须由家庭尽快弥补。家长们与其高兴了领孩子吃麦当劳,不如领着他去逛书店;与其用手机、随身听装备孩子,不如在他书桌上常放几本好书。特别是那些发愁孩子不会写作文,想花高价给孩子报速成班的家长,把那些钱用来给孩子买书吧!请花些心思,引导孩子发现阅读的乐趣,让他视阅读为一件和看电视、玩游戏一样有意思的事吧!孩子的阅读就是最好的修炼过程,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他的潜能,总有一天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手中的笔已不知在什么时候发芽,开出了芬芳的花朵。特别提示
从小的阅读差别才是重要的“输赢”差别,从没有获得阅读熏陶的孩子,是真正从起点上就落后了一步。
中学生不爱阅读,这是做小学生时候形成的问题;小学生不爱阅读,是因为学前和上学后家长和学校都没有用心调动他阅读的兴趣。假如家长们能及早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阅读像吃饭一样,成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地存在着的一部分,到高中毕业读几百万字就足件非常自然的事。
对于写作技能还比较幼稚的人,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习写作一定要首先回到阅读中。好的作品中本身就包含着高超的写作技巧,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过程。
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表面上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足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是真正的“捷径”。写作和做人一样,是个长期修炼的过程。采用一些绳营狗苟的技巧,利用几天的功夫,绝不可能教会孩子们写作文。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参与,阅读实质上就构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
“好阅读”与“坏阅读”
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
儿童的语言中,事情总是充满“好”“坏”之分。我现在就借用他们的话语模式,谈一下儿童课外阅读中哪些做法是好的,值得提倡;哪些做法不好,要注意避免。请允许我以孩子的口吻,简单地把前一种称为“好阅读”,后一种称为“坏阅读”。
好阅读尽通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里使用口语。
这一点是针对在孩子还不识字,由大人给孩子讲故事阶段的阅读而言的。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时,担心孩子听不懂,就尽量用通俗的口语来讲。这样做不太好。正确的方法是,从一开始,就应该尽量使用标准的、词汇丰富的语言给孩子讲故事。尽早让孩子接触有情节有文字的图书,从你给他买了有文字说明的图书起,就要给孩子‘4读’,故事,不要“讲”故事。这一点,在本书(让孩子识字不难》一文中有较为详细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
在课外阅读上,一些家长和老师犯的最无聊的一个错误就是要求孩子慢慢读,一字一句地读。这是不对的。
衡量一个人的阅读能力高低有三个方面:理解、记忆、速度。这三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速度是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字一字读的人阅读能力最低,一行一行的较好,能达到“一目十行”的最好。一目十行是个比喻,指人的阅读已达到一种非常熟练、自如的程度,阅读的视角宽,注意范围大,一次扫视可以从二行扩展到几行。
阅读必须达到一种半自动化的程度,阅读的内容才能被整体把握和吸收,才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一字一字地读会阻碍这种半自动化状态的形成,所感知的阅读材料是零散和不完整的。
人的阅读速度既不是夭生,也不是主观上想快就能快起来,且不可能用某种训练方法轻易获得。速度取决于阅读量,是在“量”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儿童在这方面进步惊人,一个酷爱读书的小学生,他的阅读速度很快就会形成,且由于他们在阅读中想法单纯,急于知道后面的故事情节,所以速度常常超过那些同样酷爱读书的成年人。阅读量不相上下的孩子,他们的阅读速度大体相同。所以在提高阅读速度上,也不需要人为地去做什么,只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阅读量就可以。
我女儿圆圆小学时就读完了金庸全部武侠小说,共十四部,大约三、四十本。我只给她买了一套《倚天屠龙记》,其余的都是租来看。当时租金是每本书一天5角钱。她开始读得慢,很快就越读越快,在天天上学的情况下,每本书只需要1一1.5元,即2一3天就读完;到了假期,则每天读一本。我估算了一下,这个8岁的小孩子,她当时读一本20万字的小说,累计阅读时间大约只需要四、五个小时。她的这个速度并非神奇,别的孩子读了那么多书,速度自然也会达到这么快。
在提高孩子阅读速度上,有一些细节要注意:
第一,不要让孩子低低地读出声来。
学校里会经常要求孩子们低声读课文,那只是读课文,不属于我们这里说的课外阅读范畴。课外阅读不应该出声。出声读,既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也不能增加速度,是一种不好的阅读方式。
第二,不要一遇到生字就要求孩子查字典。
孩子在初期阅读时,生字肯定不少,不停地查字典是对阅读的不断打扰,会破坏他的兴趣。孩子刚开始读篇幅较大的作品,原本就对自己的识字量底气不足,担心是否能读懂。家长倒是应鼓励孩子,有不认识的字没关系,只要能看懂就行。如果有些生字影响了理解,或者在作品中是关键字,可以问家长。这样让该子觉得很便捷,阅读起来有轻松感。我见过有的家长明明认识那个字,却偏偏不告诉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查字典,可能是认为查字典可以让孩子记得更牢。这种做法没有意义,事实是大部分孩子在阅读过程中都不喜欢被什么事情打断。有些孩子喜欢查字典,当然也不要阻拦,重要的是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让他能愉快顺利地阅读。第三,可能的话,尽量租书看或借书看。
租书或借书可以促进孩子尽快把一本书看完。圆圆看全套的金庸武侠小说基本上都是租着看的,她为了省租金,就有意识地抓紧时间看,每本书最多借三天,到了假期一天一本。多借几天虽然多花不了几个钱,但1元钱左右就能读一本书这种感觉很让她兴奋,这无意中也促进了她快速阅读的愿望。
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
许多家长在孩子读完一本书后,总喜欢考察他“记住了多少”。
有位家长,也听取了别人的建议,同意让孩子看课外书。孩子刚读了第一本小说,家长就迫不及待地要孩子复述这个故事,背会其中的“优美段落”,要孩子在写作中用上小说中的一些词语和素材,甚至还要求孩子写读后感。到孩子读了第二本小说,她就责怪孩子把第一本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忘得差不多了,认为前一本书白读了。家长这样做简直是故意给孩子制造绊脚石。这反映了家长的两个问题,一是不理解阅读,二是功利心太切。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搞得孩子厌恶阅读。当儿童面对一本书时,如果有人向他提出了识记的要求,他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识记上,而把阅读的兴趣放到次要的地位。一旦孩子意识到读完一本书后有那么多任务等着他,他就不会想再去读书。破坏兴趣,就是在扼杀阅读。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
儿童阶段的阅读大多是童话和小说,孩子只要喜欢读,说明他已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他和书中人物一起经历过种种事件,并最后一起迎来一个结局,这本书就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下了痕迹。具体内容根本不需要孩子专门去记忆,即使他把三个月前读的一本小说的主人公名字都忘记了,也不能说他白读了。
至于背诵作品中一些“文字优美的段落”,更是和学习语言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段落真优美得打动了孩子,他自然会去模仿和记忆;如果“优美段落”是家长选定的,孩子不一定承认它优美,这样的背诵就没什么意义。阅读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影响,在语言上也是这样。背会别人的段落不等于自己就能写出这样的段落,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风格,与其背诵一段孩子并不喜欢的文字,不如让他用这个时间多读一本书。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中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差不多都属于“外行”阶段,孩子能看“热闹”就已很好,不经历这个阶段,也难以达到内行的阶段。家长和教师最好不要急于让孩子读了一本书就看到这个意义,体会出那个感想,记住多少东西。你对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怀有怎样无功利的心态,就应该对他的阅读给出怎样无功利的言行。
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读得足够多,丰厚底蕴迟早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
事实是,家长越少对儿童提出不适当的记忆与背诵要求,儿童通过阅读掌握的知识越多。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人研究,他发现,“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也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情感色彩:如果跟书籍的精神交往对人是一种乐趣,并不以识记为目的,那么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人他的意识”。①
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
有位家长说他的孩子整天都在读书,他给拼字的钱,孩子大多用来买书了,一套几十本,没几天就读完了,可他的孩子作文水平却很差,不知是怎么回事。我问他孩子都读些什么书,他说基本上都是漫画书―难怪。
我对这位家长说,看漫画不叫读书,漫画不是书,漫画只是以书的形式出现的电视。你说你的孩子一直在“读书”,其实他一直在“看电视”。
当下社会正处于一个“读图”时代。所谓“读图”就是看漫画、电视或电脑等,是以图像为主的接受信息方式。读图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阅读形成冲击。一个60年代出生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信息匾乏的环境中,到上了中学后偶然遇到一本书,他会如获至宝地去阅读,他阅读的兴趣可能就此建立;但一个oo年代出生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各种信息刺激包围,如果他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电视前度过,他对图像会更感兴趣,图像占据了他的输人渠道,建立阅读文字兴趣的最好时光错过了,以后很难对阅读产生兴趣。
现在患“电视痴迷症”的孩子太多了,这和家长的一些观念有关。一些家长虽然也希望孩子长大后是个爱读书的人,但并不在意儿童的早期阅读,把孩子的早期阅读看得可有可无。有的认为电视里也有知识,让小孩子多看电视也能长知识;有的认为孩子没识多少字之前,先看电视,等识字多了再读书;还有的认为孩子就应该活得自由自在的,只要写完了作业,他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他们不知道这是在错失良机,这种想法让孩子与一个好习惯失之交臂。这种损失多半会影响一生。“读图”取代不了“读字”的作用。“读字”之所以优于“读图”,在于以下原因。
文字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可以刺激儿童语言中枢的发展,并且这种符号与儿童将来学习中使用的符号是一回事,他们在阅读中接触得多了,到课程学习中对这种符号的使用就熟练而自如,这就是“读字”可以让一个孩子变得聪明的简单陈述。
而漫画、电视和电脑都是以图像来吸引人,尤其电视,这种刺激信号不需要任何转换和互动,孩子只需要坐在电视前被动接受即可。看电视当然也可以让孩子多知道二些事,但它的“读图”方式和被动接受性相对于阅读来说,’在智力启蒙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学龄前儿童如果把许多时间都消磨在电视前,他的智力启蒙就受到损害。从进人小学开始,他的学习能力就会低于那些经常读书的孩子。而且,习惯“读图”的孩子,已习惯被动接受,不习惯主动吸收,他在学习上也往往显现出意志力缺乏。台湾著名文化学者李敖用他一贯激烈的口气说“电视是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
孩子“读字”的时间开始得越早越好。读书和识字量没有必然关系,和年级更没关系,随时都可以开始。儿童最早的阅读就是听家长讲故事,从父母给孩子讲慢慢过渡到孩子自己看,从看简单的连环画慢慢过渡到看文字作品,从内容浅显的童话慢慢过渡到名著等等。只要去做,这些过渡都会非常自然到来。:
儿童的天性都喜欢阅读,凡那些表现出不喜欢阅读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长没有在合适的时机给他们提供合适的阅读环境。要么是家中很少买书;要么是买了书懒得给孩子讲;要么是整天用电视机哄孩子,总之,孩子从小与阅读是隔离的。其实“读字”并不完全反对“读图”,这两种阅读完全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共存。我的女儿圆圆也非常喜欢各种“读图”活动,她从小到大一直喜欢看动画片,上大学了还经常看,书架里有很多漫画书,但这些不影响她的“读字”活动。她对“读字”的兴趣早就稳定地形成,她知道如何按轻重缓急,按自己的需求分配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
那些从小到大,把大部分业余时间用来“读图”而不是“读字”的孩子,他的阅读其实仍停留在初期阶段,阅读所带来的一系列智力成长也不可能实现。这种损失源于他早年生活中“读字”活动没有及时出现―这是个很大的遗憾。这样一个遗憾,难道不该归咎于家长和教师,乃至全社会对儿童阅读的轻视吗?
此外提醒家长们注意的是,让孩子读正版原著,不要读“缩写本”或“缩印本”。
“缩写本”指把名著进行大量删节,变成字数、内容和语言都比较简单的改编版。我认为这是把一只新鲜苹果做成果脯的行为,至少我在书店看到的几个所谓“儿童版”《三国演义》这类的书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建议给孩子选择知名度较高出版社出的原版作品。
“缩印本”指总字数不减少,但把文字缩小,每页排得密密麻麻的那种书。这种书可能多半出自一些不知名的小出版社或盗版者手中。比如把一部《红楼梦》做成一本书。这样的书可能仅仅方便携带,但读起来很累,阅读感觉不好,容易使孩子厌倦;此外错别字可能也比较多。所以也不要给孩子读缩印本。
每个人都喜欢“好东西”,不喜欢“坏东西”,孩子更是把好与坏区分得势不两立,他们纯如一张白纸的生命底片上会留下怎样的痕迹,与他们成长中千万个细节的好坏有必然的联系。教育全在细节中,每个看似微小的“好”、“坏”细节,对孩子的影响都可能是巨大的。阅读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家长和教师要尽量给孩子提供“好阅读”,避免“坏阅读”,这也是你给孩子提供良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提示
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黄使用口语。
好阅读要求孩子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
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
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
尽童不要让孩子读“缩写本”或“缩印本”。
阅读需要诱惑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
圆圆刚上小学二年级时,我感觉她的识字量及阅读水平已具备了再上一个台阶的可能,就建议她读长篇小说。圆圆听到这个建议的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她经常看到我读小说,那么厚的一本,那么多字,基本上没插图。她本能地觉得长篇小说很难读,也没意思,只能是大人读。而她在这之前读的书都是以图为主的儿童读物。我理解她的为难,就没再说什么。
考虑我书架上那些小说当时没有太适合她的,我去买了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以前我从没读过金庸的小说,只看过由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从电视剧中猜测小说也是有魅力的,应该能为儿童所喜爱。我没对圆圆说这是为了让她读才买的,像平时拿回任何一本给我自己看的小说一样,干完活就自己去读了。
那本书确实是比较好看,有很多悬念,我每天读完了顺口赞叹一句说这本书很好看,然后有意无意地把一些情节讲给圆圆听,讲到引人人胜时就说我正读到这里,后面还不知道呢,等读完了再给你讲。
这样几次,搔得圆圆心里痒痒,看她着急,我就顺水推舟说要么你自己看去吧,妈妈没时间一下子看那么多。圆圆还是顾虑她能不能读得了小说,我就说,你试试,有不认识的字没关系,把大概意思看懂就行,哪些字影响理解,就问妈妈。她听我这样说,就开始试着读起来。
阅读是个并不难进人的过程,重要的是让孩子无所顾忌地拿起一本书,开始读了。等她读得超过我读的部分,我就经常假装没时间看,又表现出急于知道某个人后来怎样了,让她把看到的情节讲给我听+并和她一起聊这里面有趣的人和事。这让圆圆越读越有兴趣了,到读完这部书,她开始对自己的阅读能力有了信心。读完这本书后,我和圆圆一起看了一下该书的前言,知道金庸一共写了十四部武侠小说,取每部第一个字连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样美的文字也给了圆圆好奇,她说还想看金庸的小说。我就说这么多书要是买的话挺费钱,不如租来看吧。于是带她去租书。
这以后,她越读越多,越读越快,阅读兴趣和能力很快呈现出良好稳定的状态。一口气读完了金庸全部的武侠小说。从此发现了读长篇小说的乐趣,再往后读长篇小说就成了一件非常简单的事。
我当时的一位同事,说她儿子不喜欢任何阅读,连故事书都不读,似乎对读字有一种恐俱,作文写得很差。当妈的为此很发愁。她知道圆圆读了很多书,就特别希望她儿子和圆圆认识,受些影响,也能喜欢读书。
有一天我领圆圆到她家玩,她儿子比圆圆高一个年级,当时读小学五年级,看我们来了很高兴。
我们刚坐下,同事就对她儿子说,你看圆圆比你小两岁,人家已读了好多书,你以后也要多读些书,不能整天光是玩儿。
这种对比让小男孩显出难为情。
我赶快让两个孩子到另外一个屋玩,然后提醒同事不该对着外人这样说孩子,这样说会让孩子对阅读更没信心,而且觉得很丢面子。孩子其实是很要面子的,如果你想让他做什么事,应该恰当地对着外人流露出对他这方面的赞赏。我还提醒她说,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他“读书去”,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来聊,更不要用阅读的事来教训他。接下来我把自己如何“诱惑”圆圆读小说的过程对她讲了,想她应该能从中体会出一些东西来。
我们走的时候,男孩也出来送。他妈妈也许是出于客气,又对儿子说,你看圆圆已经把金庸的小说都看完了,回头我也给你租几本来看。男孩子有些迟疑地点点头。
我隐隐觉得她这样说还是不太妥当。她其实仍然在用一个孩子的强,对比另一个孩子弱,而且她的话说得实在太明白,目的性太强了,没给“诱惑”留下一点余地。
后来这位同事唉声叹气地对我说,她租了金庸的书,但她儿子就是不读,一本书三天看了兰页,然后就再不肯往下看了。
我不得不坦率地对她说,你找了个榜样,却没找到激励孩子的突破口,只是用别的孩子的好,对比出了他的不足,所以没从心里打动孩子。儿童阅读靠的是对读本的兴趣,一个小孩子,怎么可能为了不比别人落后和家长的要求而去读呢!她问我怎么办,我考虑金庸已给孩子带来压力,就说,你暂时不要再提读小说的事,他对文字那么恐惧,只能先从最简单的东西开始读起。这样吧,你先订份晚报,上面天天有一些有趣的社会新闻,这谁都爱看,是最消遣的东西。你每天看到哪条新闻有趣,就推荐给孩子读,不要多,每天一两条就够了。先引诱他读报纸,如果他能经常浏览报纸,慢慢就会觉得阅读不那么可怕,然后再想办法让他读小说。过了几天,这位同事见我的面还是摇头,说她儿子连报纸也不肯看。我奇怪这个孩子为什么对文字这么刀枪不人。细细地了解过程后,发现家长的做法总是不得要领。这种情况下,孩子要是愿意去读才怪呢。
原来,这位同事那几天每天下班买份晚报,回家后就把报纸递给孩子。她也试图使用“诱惑”办法,就总对孩子说,读报纸有好处,这张报纸很好看,你至少要读一到两篇文章;想读哪篇读哪篇。她为了检查孩子读没读,每天要在孩子睡觉前让孩子把读过的内容讲给她听。孩子只读了几天,又开始为了读报纸和她顶牛。这位妈妈虽然每次把该做的好像都做了,却总是达不到目的,她说她对儿子的阅读简直绝望了。
我不得不再一次坦率地对她说,你的行动中有一点“诱惑”,但实质上还是在“指令”。你规定他至少要读一、两篇,还去检查孩子读没读,这样读报纸就变成了“任务”。你要把自己放到孩子的位置上好好想想,感受一下什么才叫诱惑;如果你总是站在家长的角度上想问题,就很容易一次次地把诱惑变成指令,一次次地失去效果。
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这么一根筋,很多人一旦理解了阅读的重要,也QB同时理解诱惑的重要,并会创造一些诱惑的手段。但其中不少人的手段也往往失效,因为这些手段所制造的诱惑敌不过另一个诱惑:电视机。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建立起了阅读的兴趣,他一般不会让电视夺走自己的阅读时间;但如果孩子一直以来很少接触书籍,在电视机前长大,你想要让他半路开始阅读,那是比较难的,需要动用更多的手段。
家长绝不可以采用强行关电视的方法来让孩子读书。即使关了电视,也不可能让孩子情愿地拿起书;即使他拿起了书,也不可能用心去读。有些家长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办,我给他们支过一个“歪”招,一些人用了效果很好。
我建议他们把电视机的某根线摘开,或把一个什么配件取下,使电视不能正常播放。家长假装说电视机坏了,然后找出各种借口拖延修电视的时间。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半年一年。在这段时间里,父母开始读一些书,然后适时地给孩子推荐一本有趣的书,让他在百无聊赖中发现阅读的乐趣。等到孩子真正一本接一本地开始读书了,再去“修”电视。
为了防止电视“修好”后,孩子又回到没完没了看电视的状态,家长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提出看电视机的规定。并且要以身作则。
在看电视的规定上,我认为不规定时间,只规定看哪几个节目较好,这样比较好掌控。规则一旦定出来,就要执行,父母首先不做破坏者,也要少看电视,抽时间看些书,这对孩子是无言的教育。这里面的核心也是不动声色地诱惑,不要有冲突。
也许有些家长觉得这招有些“馒”,操作起来太麻烦,不如直接关电视方便。更有许多父母,他们不希望孩子看电视,对自己看电视可是一点不想限制。不止一位做妈妈的听我这样建议,都拼命摇头,说自己晚上没事干,不看电视干什么呢;或是丈夫不会同意这样,因为丈夫工作很累,每天回家要放松。这种时候,我觉得自己黔驴技穷了。
家长要是任性而为,有什么办法不培养一个率性而为的孩子呢。你不想诱惑孩子去读书,那只好让电视诱惑孩子一天又一天地在它面前消磨时间了。人最难抗拒的就是“诱惑”,最讨厌的是“强迫”,大人和孩子都一样。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拒绝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
特别提示
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他“读书去”,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来聊,更不要用阅读的事来教训他。
家长绝不可以采用强行关电视的方法来让孩子读书。
在看电视的规定上,我认为不规定时间,只规定看哪几个节目较好,这样比较好掌控。规则一但定出就要执行,父母首先不做破坏者,也要少看电视,抽时间看些书,这对孩子是无言的教育。
不看“有用”的书
不看“有用”的书,不是说不给孩子选好书,而是在选择中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以“有用”为选择标准。
有一位初一学生的家长,发愁自己的孩子不会写作文,问我怎么能让孩子学会写作文。
当我了解到她的孩子读课外书很少这个情况后,建议她在这方面加强,并给她推荐了两本小说。她给孩子买了这本书,孩子读了,很喜欢,读完了还要买其它小说来看。为此她给我打电话非常高兴。但过了一段时间,再见她时提到孩子阅读的事,她却又是一脸愁容,说现在孩子又不喜欢读课外书了,不知该怎么办。原来她在孩子读完这两本小说后,就急忙给孩子买了一本中学生作文选。妈妈的理解是,读课外书是为了提高作文水平,光读小说有什么用,看看作文选,学学人家怎么写,才能学会写作文。可孩子不愿意读作文选。家长就给孩子提条件说:你读完作文选才可以再买其它书。孩子当时虽然答应了,但一直不愿读作文选,结果作文选一直在那里扔着,孩子现在也不再提说要买课外书了,刚刚起步的阅读就这样又一次搁浅了。
这位家长的做法真是让人感叹,她不理解小说的营养价值,也没意识到阅读是需要兴趣相伴的。她认为读小说不如读作文选“有用”。这种想法,好比是想给孩子补充维生素,却拿一盒腌制的果脯取代一筐新鲜苹果,大错特错了。
我一直不赞成学生们读作文选,所以也从不让圆圆读。她的课外阅读书籍大部分是小说,此夕隋传记、历史、随笔等。只是在高三年级,为了把握高考作文写作要点,才读了一本“高考满分作文选”。圆圆高考作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许与她研究过那些满分作文有一定的关系;但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如果没有她十几年来持续不断的阅读,和业已形成的良好的文笔,高考前读多少本“满分作文选”也没用。
现在,不少家长不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只是热衷于给孩子买作文选,订中小学生作文杂志。这是一个极大的认识误区。
我看过一些中小学生作文选和作文杂志,上面登的文章当然都还文理通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能写出那样的文字已不容易了。但它们写得再好,也不过是些学生的习作,无论从语言、思想还是可读性上,都非常稚气。这些东西只是习作,不是创作,除了老师或编辑,谁愿意看这些东西呢。
况且很多作文大人指导的痕迹太重,说些言不由衷的话,甚至有文革遗风,八股腔调。既不能在语言词汇上丰富孩子的见识,也不能在思想上引导孩子们的进步,反而教会孩子们在写作中说虚情假意的话。拿这些东西来给孩子读,他们怎么可能喜欢呢。
不少中小学生作文选的出台非常有意思。
三两个人,弄个书号,租间民房,然后以某个作文大赛组委会的名义向全国各地广发征文信函。凡投稿的基本上都能被选中,然后就告诉你作文已获几等奖,获奖作品将集结出版,每本多少钱,至少需要购买几本等。家长把钱寄过去以后,大部分确也能收到登有自己孩子作品的书,只是书很厚,里面的字排得又小又密,从目录来看,获奖的人非常多,找半天才能找到自己孩子的名字。这种作文选的质量可想而知。
如果说上面一种掏钱买发表的事在盛行一段时间后,已显得有些笨拙;下面一种新兴的掏钱买发表就显得比较高明,更容易忽悠得家长和教师动心。
我听一位小学老师对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某国家级教育科研所向她所在的小学发出共同做课题的邀请。所谓“课题”内容,就是小学要征订至少500本该所办的一份杂志。这份杂志专门刊登小学生作文,全年12期,每本6元。教科所给每个合作学校的回报是,每年每所小学可在杂志上发两三篇学生的作文,或一个有关学校的彩色封面。合作校在合作期间可以邀请教科所的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费用另计。个别教师将来还有机会在教科所的“课题”上署名。杂志不发表非合作校学生的作文,也不对外公开发行(因为没有对外发行刊号)。
这能不能叫“课题”且不说,我们单从学生的角度上看看孩子们收获的是什么。每个学生一年花72元买这本小学生作文选,每校至少得有500名孩子订阅,那么一所学校一年就要给这本杂志贡献至少3.6万元。然后只有2一3名学生有机会在这本并不公开发行的杂志上发表作品―这还不是最不合算的地方,最不合算的是,这样的杂志孩子们不会有兴趣去读它,72元钱购买来的基本上是一堆废纸。这位老师感叹说,如果每个孩子用这个钱购买两本小说,然后把所有的书汇集到一起,各个班办个图书角,那是多么有价值惆。据那位老师了解,教科所这个“课题”不仅和小学合作,还和中学合作,合作单位还真不少。
我奇怪地问她,现在不是不允许向学生指派课外辅导资料吗,学校怎么可以组织学生订杂志呢?
这位老师说,学校确实不强迫,总是强调“自愿”。但老师们经不住学校负责人的动员,学生们经不住老师的动员,家长经不住孩子的要求;再加上“课题”、“教科所”这些招牌,一所千人以上的学校想纠集起500个订户很容易。
我能理解这位有良知的教师的忧虑。用读作文选或作文杂志取代日常阅读,是一种对阅读的误解,反映了人们对如何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浅薄认识。并非操作者都对此认识不清,社会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计算,急功近利可以让人变得既冷漠又盲目。可怜的只是孩子们,他们不光浪费了钱,更浪费了一种学习机会。这位老师感叹说,不光是成人,孩子们现在也变得功利了。很多孩子不喜欢课外阅读,又想找到一个写作文的捷径,也以为看作文杂志就能提高作文水平,所以对订这份“国家级教科所”办的杂志很有热情。事实上经她观察,这些杂志到了孩子们手中,他们只是大略地翻一下,看看有没有本校的东西,至于内容,几乎没有人认真地去读。
孩子没有选择能力,这可以理解,“国家级教育科研所”的行为我们也管不着,但家长和教师有责任给孩子介绍一些好书。在阅读书目选择上,至少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本好看的小说和一本作文选摆在面前,问一下自己爱看哪个,答案就出来了。
所以在这里我首先想强调的就是,作为常规阅读材料,作文选没有意义。还有一种情况。有的家长虽然没买作文选,却只给孩子买散文精选、短篇小说集等。他们认为孩子小,功课紧,适合读篇幅较短的东西。每当我看到家长为孩子挑选诺贝尔奖获奖作者散文精选集之类的书,心里总是由不住怀疑,孩子看吗,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
考虑到中小学生阅读的延续性和量的积淀,我认为应该重点读长篇小说。首先是小说比较吸引人,能让孩子们读进去;其次是长篇小说一本书讲一个大故事,能吸引孩子一口气读下去几十万字。中小学生对散文,尤其是翻译散文大多不感兴趣;而短篇小说讲得再精彩,读完了也最多只有1万字。孩子们可以一鼓作气地读完一个大故事,但很少有人能一篇接一篇地连续读20个小故事。经常读长篇小说,更容易养成孩子大量阅读的习惯。好的短篇作品可以给孩子推荐一些,但不要成为主力和唯一。
在读什么的间题上既要给孩子一些引导,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一个中心目的就是尽量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先考虑有趣,再考虑有用。
我女儿圆圆最早读的长篇小说是金庸的武侠小说。我之所以当时建议她读金庸的书,因为金庸的小说悬念重重,情节有趣,能吸引人读下去;而且他的文字非常规范,笔法老练,读来感觉通俗流畅;里面充满爱恨分明的情感,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有一些爱情描写,但都有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纯洁和干净。所以我后来也向很多人建议,让孩子去读金庸吧。
其实我自己并不是金庸小说的爱好者,假如中学时代看到他的作品,可能会很喜欢,但我看到他的小说时已工作多年,阅读口味已不在这里了。后来读了两部,也只是为了带动圆圆的阅读。
圆圆一接触这些书,果然就被迷住了,用不到半年的时间一口气把金庸十四部武侠小说全部读完。我本来以为她读完这些书后应该读更好的书,就给她推荐几本名著,但发现她兴趣不大。
有一天我们在书店里看到卖《还珠格格》成套的书,她当时正热衷于看这个电视剧,眼睛一亮,就忍不住翻起来,发现里面情节和电视剧基本一样,有些兴奋,就买了一套,这样她就可以在电视剧播出之前了解到故事情节了。我记得那个书一套有很多本,她很快就看完了,因为她对这个故事太感兴趣了。到圣诞节,我又买了整套《还珠格格n》作为礼物送给她,圆圆喜欢极了,又一口气把那么多本看完,而且不止看了一次。她经常会随手翻开哪一段,饶有兴味地读上一会儿。很多人在批琼瑶小说浅薄,批《还珠格格》没有“品味”,仿佛让孩子读这样的书就是给孩子指歪道。我是这样想的,有没有品味要看针对谁来说。琼瑶的作品确实不是黄钟大吕之作,但琼瑶的文字也非常规范、老到、干净,对于一个8岁的小女孩来说,她喜欢可爱的小燕子,喜欢里面起伏有致的情节,这个书就是适合她的。至于“经典”,我相信只要她有足够的阅读基础,终有一天会对一些经典作品感兴趣。
我见过一位家长,她很注意孩子的阅读,从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开始讲安徒生童话,孩子上小学识字后让孩子读插图本的安徒生童话,孩子上初中后,她又买来了厚厚的一本纯文字的安徒生童话全集和诺贝尔奖获奖作家散文选。结果可想而知,孩子“不好好读课外书了”。
还有一位家长,他一考虑到孩子需要读些书,就直接买来《安娜卡列尼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结果是他也很直接地把孩子吓住了。
这些家长为孩子提供着“经典”,旁人对他们的选择可能也提不出什么批评。孩子们虽然不知道自己需要哪本书,但他们知道不需要哪本书,对于没有兴趣的东西,他们只有一个态度:拒绝。
所以,在给孩子选择阅读书目时,要了解孩子,然后再给出建议。不要完全用成人的眼光来挑选,更不要以“有没有用”来作为价值判断,要考虑的是孩子的接受水平、他的兴趣所在。
我还见过一位家长,她发现自己正在读初中的孩子爱读韩寒、郭敬明等一些少年成名的人的作品,大惊失色。其实她自己从没读过这些人的作品,不知为什么,就主观地认定这些作品不健康,没意思,总是阻拦孩子去读。结果因此和孩子常发生冲突,凡她推荐的书,孩子一概拒绝,凡她不让看的,孩子就要偷偷去看。我的建议是,家长自己如果经常读书,心里十分清楚哪本书好,可以推荐给孩子;如果家长总能给孩子推荐一些让他也感到有兴趣的书,孩子其实是很愿意听取家长的指点的。但如果家长自己很少读书,就不要随便对孩子的阅读指手划脚,选择的主动权应交给孩子。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出了中学生必读的30部名著。我不清楚近年有没有修改。这30部书都是经典之作,可以作为选择串考。但是否适合全部推荐给中学生,恐怕还需要斟酌,毕竟有些作品离当下孩子们的生活太远,而可读性又不是很强,也许它只是适合孩子们长大了再读。
真正适合孩子的东西他一定不会拒绝,他拒绝的,要么是产品本身不够好,要么是和他的阅读能力不匹配。
在这里提醒家长的是,一定要让孩子到正规的书店买书,不要在地摊或一些不三不四的小店里买,以防买到内容低俗的书刊。凡在正规书店里买到的,并且孩子感兴趣的图书,应该都是适合他看的。
即使对成人来说,持久的阅读兴趣也是来源于书籍的“有趣”而不是“有用”。不看“有用”的书,不是说不给孩子选好书,而是在选择中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以“有用”为选择标准。
事实上“有趣”与“有用”并不对立,有趣的书往往也是有用的书。一本好小说对孩子写作的影响绝不亚于一本作文选,还要超过作文选。陶行知先生就曾建议把《红楼梦》当作语文教材来使用。所以,我在这里说“不读有用的书”是一种矫枉过正的说法,目的是强调关注“有趣”。只有“有趣”,才能让孩子实现阅读活动;只有实现活动,才能实现“有用”。
特别提示
作为常规阅读材料,作文选没有意义。
考虑到中小学生阅读的延续性和量的积淀,我认为应该重点读长篇小说。首先是小说比较吸引人,能让孩子们读进去;其次是长篇小说一本书讲一个大故事,能吸引孩子一口气读下去几十万字。
家长自己如果经常读书,心里十分清楚哪本书好,可以推荐给孩子;如果家长总能给孩子推荐一些让他也感到有兴趣的书,孩子其实是很愿意听取家长的指点的。但如果家长自己很少读书,就不要随便片孩子的阅读指手划脚,选择的主动权应交给孩子。
一定要让孩子到正规的书店买书,不要在地摊或一些不三不四的小店里买,以防买到内容低俗的书刊。
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
知果不关注阅读,死抱着教材学语文,那么学生进入中学后就会越来越力不从心,到头来,在最关键的高考场上,恐怕也难以获得好成绩。
前几年有一位叫李路坷的女孩一度被人们关注。她两次跳级,15岁就考上了清华,20岁攻读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当人们都用看待天才的目光看她时,她父亲却说,女儿并非智力超常,她与别人的区别只是在于:当别人的孩子正在拼命去读去背一些无关紧要的、最多只能供翻翻而已的文字(主要指语文课本)时,我在让孩子读《论语》、《孟子》、《古文观止》等经典作品。
李路坷的父亲坚持让女儿有大量的课外阅读,认为最好的少年时光应该去读经典作品。他对现在的学校语文教育很不满,认为“在无关紧要的文字上喋喋不休、浪费过多光阴只会毁掉人的一生”。由于他的这种想法与学校教育有矛盾,他让孩子休学三次,以便女)L能无拘无束地自由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给李路坷带来了智力和学习上的飞跃,带来生命的早慧和成长的轻松。
李路坷父亲的做法可谓离经叛道,与当下很多教师和家长把语文课本奉为语文学习的圣经形成对比。由此不能不欣赏他的勇气和见识。
看过一本书叫《我们怎样学语文》,里面有当代七十多位知名科学家、文化学者、作家等撰写了自己早年语文学习的经历,按作者们出生或求学的年代,全书从二三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分为四个部分。我从书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五十年代以前的学界泰斗们,他们对自己当年的语文学习全都充满温情的回忆。他们的语文学习内容,基本上都是中华文化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章;他们几乎都遇到一个或几个学养丰厚的语文教师,从最初的语文学习中获得了完善的语言和思想的滋养;都肯定地认为早年的语文学习为他们一生的事业及做人莫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有人问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为什么能成为院士,有什么个人因素。他回答说:“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文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语文起了重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①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七八十年代接受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这些人,他们对自己所经历的语文教育充满批判,认为教材选编质量不高,教学方法陈腐,思想启蒙贫乏。而他们之所以后来“成才”,在于侥幸获得一些课外读物,正是这些课外读物成全了他们。
当代著名作家毕飞宇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他上中小学的时间应该在七、八十年代。他在《我所接受的语文教育》一文中说,“如果让我给我们这一代人所受的语文教育打分,我不会打‘零分’,因为它不是‘零分’,而是负数。我之所以这样说,一点都没有故作惊人的意思。我们在接受了小学、中学的语文教育后,不得不花上很大的力量再来一次自我教育和自我启蒙”,②。
他批评的是当时的语文教育。可时过境迁,这么多年了,我们的语文教育依然故我。这种糟糕状态,到现在尚未有结束的迹象。
从教材的编排看。现在小学语文大致还是采用先学拼音、生字,再学词汇、句子这样一个逻辑框架。
拼音真的需要放到语文学习的最前面吗?生字真的需要那样一个个独立地去学吗?
这里有一个貌似合理的逻辑推理:会读文章就得先认字,想认字就得学拼音―事实上,这个表面合理的逻辑并不符合儿童的认知顺序,逆反了人类学习语言文字的天性。颠倒了的语言学习的顺序,充满反认知的内质。
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工具,拼音更只是“工具的工具”―它就相当于二胡演奏员偶尔使用到的那块松香,可以让弓毛更润滑,却用不着在每个孩子初学二胡时就先去花费好长时间学习关于松香的知识―可这个“工具的工具”现在却变成了工具本身和目的本身,以至于居然有人提出中国文字以后要用“拼音”完全代替“汉字”。这样荒谬的想法不但被公然提出,竟然还引起讨论,真是不可思议!同时我们还忘记儿童学习需要的是形象、有趣、整体感知等特点,一上学就把他们拉到枯燥而抽象的字母和生字上来,孩子们为此付出了痛苦的努力,却收获不到学习的快乐,他们花费了许多时间,只学到了很少东西。
有一次看到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的王东华先生说了这么句话,觉得说得很好。他说:我们的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用教西方拼音文字的方法教中国的象形文字。在过去,一年的私塾教两千多字,现在把我们国家两千年优秀的识字教育抛弃了,孩子们到三年级都看不懂东西。
从语文教材的文本选择上看,平庸之作非常多,不少作品从思想性、趣味性到文字的精致性,都算不得上品,却进人了教材。
陶行知在七十多年前就批评说:“中国的教科书,不但没有把最好的文字收进去,并且用零碎的文字做中心,每课教几个字,传授一点零碎的知识。我们读《水浒》、《红楼梦》、《鲁滨逊漂流记》一类的小说时,读了第一节便想读第二节,甚至从早晨读到晚上,从夜晚读到天亮,要把它一口气看完才觉得痛快。以零碎文字做中心的教科书没有这种份量。”他把这种教科书比喻为“没有维它命的菜蔬”和“上等白米”,“吃了叫人害脚气病,寸步难行”。
陶先生还说:“有人说,中国文人是蛀书虫。可是教科书连培养蛀书虫的力量也没有。蛀书虫为什么蛀书,因为书中有好吃的东西,使它吃了又要吃。吃教科书如同吃蜡,吃了一回,再不想吃第二回。”②陶先生在几十年前抨击的现象并未改善,且愈来愈烈。
当代著名作家孙郁曾做过一段时间中学教师,他从自己在七十年代接受的语文教育和后来当教师的经历中,对语文教育深感失望。可到他的女儿长大上学了,他有一回翻女儿的课本,大吃一惊,他曾经教过的令他失望的篇章在女儿的教科书里比比皆是。
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评价说,我们语文教材的编选基本停留在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④这实在是一针见血。
从教学上来看。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仍然沿用生字、解释词语、分析意义、体味思想,以及大量的现代文背诵等这样一种八股教条。
哪些字是生字,哪些词是生词,都是教材规定好的,学生们必须一遍又一遍地去读去写去背这些“生字”和“解词”,即使这些字和词早已是大多数孩子熟知的。和语文教材同步下发给老师们的“语文教学参考书”早已规定了如何解读每一课。当代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李镇西博士批判现在的语文课成为思想专制的场所,“学《孔乙己》只能理解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学《荷塘月色》只能理解这是朱自清对大屠杀的无声抗议?一学生的心灵被牢牢地套上精神枷锁,哪有半点创造的精神空间可言?”我知道一些孩子为了上课能准确回答老师的提问,会想办法弄本教材参考书来,这样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就能“正确”地回答出许多问题。
语文课本上经常有很多现代文背诵要求。由于现代文是口语化的东西,它在文字上是开放的,不像古典文学那样词句严谨。而要孩子背诵的,多半是一些很平常的段落,根本达不到“增一字则多,减一字则少”的境地,但考查时却要求一个字、一个标点都不能错。把一个开放的东西背出严谨来,孩子们唯恐出错,比如不能把“狠狠打了他一下”背成“狠狠地打了他一下”―仅仅是多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地”字,那也不行。每一个标点都要死死记住??一背诵的目的只是为了“正确”,而不是为了体悟,不是为了把经典刻进记忆和思想中,只是为了考卷上不丢分。手段和目的在这里被完全搞乱了。
从教师的语文素养上看,多年来僵化而单一的教学方式,使语文教师这个群体的专业素养大大退化,“语文教师”这个角色所暗示的学科素养是如此苍白。我亲耳听到一位校长在谈到一个教师的工作安排时说“教不了别的,还教不了语文吗!"圆圆在小学时,老师经常强调“学语文就是要背课文,凡是背课文好的学生,考试成绩就高”。上初中后,遇到更令人吃惊的语文老师。那个老师非常“敬业”,经常给学生留大量作业,其中好多作业没来由。比如把“无精打采”归人“生字”类,要学生们查字典给每个字注出读音来―对于已上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这四个字哪个是生字呢?还比如让解释什么是“咳嗽”、“力气”、“骄傲”等,而这些词多半在汉语大词典上都查不到注释,学生们只好用更为复杂的文字来“解释”这些“生词”,这样的作业能让人气破肚。
我记得有一次圆圆做这种作业时很烦,说看来“吃饭”、“喝水”也得解释了,于是我们千脆玩游戏,一起对“吃饭”给出这样的注解:“以勺筷等特制工具将食物送进口中,用牙齿磨碎,经咽喉进人肠胃的过程”,解释完后,发规这下出现了更多需要解释的词,比如“勺”、“食物”、“肠胃”―简直是“学无止境”啊!我们苦中作乐地笑了一气。
从阅读量上来看。以目前北京市小学四、五年级课本为例,一本教材大约有2一3万字,而一个四年级儿童的正常阅读量应该达到一学期80一100万字―并非教材的2万字是“浓缩的精华”,可以抵得过一般书籍中的加万或200万字,它就是2万字,不多也不少―这就是说,从学生应该达到的阅读量来说,教材所提供的阅读量远远不够!语文教育界近些年开始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并开列出许多古今中外的名著。但大多数学校和教师看重的是当下的考试成绩,对课外阅读并不重视,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基本上都局限于语文课本。尤其是小学,教学活动几乎全部紧紧地围绕着课本展开。所谓“课外阅读”,不过是一缕耳旁风。
前两年,社会上开展过一场关于牛小学语文教育的讨论,许多人表达了对当前学校语文教育的不满,甚至有许多激烈的言辞。中小学语文课难以承载“语文学习”这样一个重任似乎已形成共识。但辩论过后,情况依然,有小调整,但换汤不换药,情况基本上没有改观。
这是个让人心痛的事实,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创造出世界上无与伦比的语言文化财富。进人现代社会,我们的科技进步了,可是居然越来越不会学自己的母语了。我们的语文教育越来越趋向工业化思维。符号化、技术化、标准化的教学和考核,消灭着语文这个学科中特有的千变万化的魅力和它的丰富性。母语学习本该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现在它被异化了,变成一件枯燥而扭曲的事情。语文课越来越变态为一种近乎折磨人的活动,难怪那么多孩子们越来越不喜欢学语文了。学语文到底该学什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语文教学改革是个宏大课题,需要深人研究,任何个体都无法给出权威答案。但我们毕竟有一些有效的经验,可以运用于当下的学习生活中,取得明显的效果。从许多人的经验及各种资料中可以归纳出,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在语文学习上没有阅读量的积淀是不可行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试用过许多的手段来促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①
阅读贫乏的人,一定是语言贫乏的人,同时也是思维贫乏的人。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学好语文,却漠视他的课外阅读,这好比给一个本该喝一杯奶的孩子只预备了一匙奶,让一个想学游泳的人进浴盆试水一样。
现在中小学都开设了“阅读课”,但这些课基本上不是孩子手里拿本书去读,而是教师讲“阅读方法”,学生做“阅读题”。这宛如当一个人需要喝水时,旁边的人就滔滔不绝地给他讲一大堆关于喝水的知识,并让他回答一些关于喝水的问题;而盛满清水的水杯却从来不肯递给他。
国家每年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投人大笔资金,可很多学校的图书馆只不过是阁楼顶上落满灰尘的一只旧纸箱―仅仅是说起来有那么个东西,实际上跟学校的日常教学生活毫不相干。孩子们一直处于“阅读贫困”中,学校语文教研会的讨论主题经常是“如何讲好阅读课”。
如果学校教育中没能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阅读条件,课外阅读就一定要在家庭中补足。
在我接触的家长中,不少人对阅读与语文学习的关系认识不足,有的家长甚至阻挠孩子的课外阅读。他们很关心孩子的成绩,听人说读课外书对学习有好处,就让孩子读几天,可孩子刚一产生阅读兴趣,开始出现着迷的样子,家长就担心了,怕耽误学习,又赶快把孩子拉回到课本中。这些家长总认为读课外书不是学习,学课本才是学习。
在小学中确实有这么一种现象,一些孩子从不读课外书,考试成绩经常很高,而一些经常读课外书的同学在考试中并未显出优势。
这是因为小学语文考试卷一般都是紧紧围绕着教材来的,考试前紧扣教材的反复训练.确实会让孩子们在卷面上表现出好成绩。事实上,不少人的成绩只是一‘种假象。并不是孩子们作弊了,而是这样的考试不能考查出学生们真正的“语文水平”,它只是在考查“学课本的水平”。
语文成绩假象一般只能维持在小学阶段,一旦进人中学,尤其是高中,语文考卷和课本的联系越来越弱,成绩与阅读量的相关性就显现出来了。
高考语文试卷,除一些古诗文外,绝大多数内容和教材无关,它考查的基本上就是学生真实的语文水平―我并不是说高考的命题方式是最合理的,在这里无意评价这一点,只是想说明,如果不关注阅读,死抱着教材学语文,那么学生进人中学后就会越来越力不从心,到头来,在最关键的高考场上,恐怕也难以获得好成绩。而一个语文水平真正良好的学生,他可以从容应对任何形式和水平的考卷,高考中也不会表现得平庸。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在中学教语文时,虽然肩上有学生升学考试的压力,但他总是在开学的第一个月就领着学生把课本全部学完,剩下的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相关学科活动。他也是如此蔑视教材的一个人,却能把普通校的“差班”教到考试成绩超过重点校的“实验班”。他把握住了语文学习的核心,取得好成绩也是件水到渠成的事。
大多数家长和教师做不到像李路坷的父亲或魏书生那样,有勇气并有能力让孩子甩开语文教材来学习,但我们至少不要唯教材是从。首先认识到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然后才能大胆地把课外阅读引进孩子的学习中。
特别提示
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在语文学习上没有阅读量的积淀是不可行的。
如果学校教育中没能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阅读条件,课外阅读就一定要在家庭中补足。
考试前紧扣教材的反复训练,确实会让孩子们在卷面上表现出好成绩。事实上,不少人的成绩只足一种假象。并不是孩子们作井了,而是这样的考试不能考查出学生们真正的“语文水平”,它只是在考查“学课本的水平”。语文成绩假象一般只能维持在小学阶段;一旦进入中学,尤其是高中,语文考卷和课本的联系越来越弱,成绩与阅读童的相关性就显现出来了。写作文的最大技巧当一个人干一件事时,如果没有“大技”只有“小技”,他是既干不好也干不出兴趣的。有一次我到一个朋友家,她发愁正在读初二的儿子不会写作文,问我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写作文。我说先看看孩子的作文本。小男孩很不情愿的样子,能看出来他是羞于把自己的作文示人。直到男孩和小伙伴们去踢球,他妈妈才悄悄把他的作文本拿来。
第一篇作文题目是《记一件有趣的事》。小男孩酷爱足球,他开篇就说他认为踢足球是最有趣的事,然后描写他踢球时的愉快,球场上一些精彩的细节,还穿插着写了两个他崇拜的球星。看起来他对这些球星的情况了如指掌,写得津津有味,如数家珍。
男孩的这篇作文写得比较长,语言流畅,情真意切,还有一些生动的比喻。看得出他在写作中投人了自己的感情。虽然整个文章内容与标题框定的外延略有出人,总的来说属上乘之作。我从头看到尾正要叫好时,赫然看到老师给的成绩居然是“零”分,并批示要求他重写。
我万分惊讶,不相信作文还可以打零分,况且是这样的一篇佳作。
赶快又往后翻,看到男孩又写了一篇相同题目的。他妈妈在旁边告诉我,这就是在老师要求下重写的作文。
这次,“一件有趣的事”变成了这样:踢球时有个同学碰伤了腿,他就停止踢球,把这个同学护送到医务室包扎伤口,又把同学送回家中,感觉做了件好事,认为这是件有趣的事。这篇文章的宇数写得比较少,叙事粗糙,有种无病呻吟的做作。老师给出的成绩是72分。
朋友告诉我,这一篇内容是儿子编出来的,因为孩子实在想不出该写什么。但凡他能想到的“有趣”的事,除了足球,都是和同学们搞恶作剧一类的事情,他觉得老师更不能让他写那些事,只好编了件“趣事”。
我心中隐隐作痛,仿佛看到有人用锤子蛮横地砸碎一颗浑圆晶莹的珍珠,然后拿起一块石子告诉孩子,这是珍珠。
既然我不能去建议学校让这样的老师下岗,只能希望男孩运气足够好,以后遇到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那对他的意义将是非同小可的。
有一次,我在北师大听该校教授、我国著名的教育法专家劳凯声先生的课。他讲到一件事:小时候母亲带他到杭州,他第一次看到火车,觉得非常惊奇,回来兴冲冲地写篇作文,其中有句子说“火车像蛇一样爬行”―多么形象,那是一个孩子眼中真实的感受―却被老师批评说比喻不当。这很挫伤他,好长时间不再喜欢写作文。直到另一位老师出现,情况才出现转变。这位老师偶然间看到他的一首诗,大加赞赏,还在全班同学前念了,并推荐给一个刊物发表。这件事给了他自信,重新激起他对语文课和写作文的兴趣。
学者的童年也有这样的脆弱,可见所有孩子都需要正确教育的呵护。假如劳先生遇到的后一位老师也和前一位一样,那么当前我国教育界也许就少了一位学术领军人物。
这个男孩能有劳先生的运气吗?有句话说,世上最可怕的两件事是“庸医司性命,俗子议文章”。前者能要人的命,后者能扼杀人的激情和创造力。现在害怕写作文和不会写作文的孩子非常多,老师和家长总在为此发愁,除了埋怨和批评孩子,有多少人能从作文教学本身来反思一下,从教师或家长的身上寻找问题的根源呢?有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孩,她父母工作很忙,家里请了保姆。有一次老师布置作文题《我帮妈妈干家务》,要求孩子们回家后先帮妈妈干一些家务,然后把干家务的体验写出来。
女孩很认真地按老师说的去做,回家后先擦地、再洗碗,然后在作文中写道:通过干家务,觉得做家务活很累且没意思。平时妈妈让我好好学习,怕我不好好学习将来找不到好工作,我一直对妈妈的话不在意。现在通过千家务,觉得应该好好学习了,担心长大后找不到工作,就得去给别人当保姆。
这个刚开始学习写作文的小女孩,她说的话虽然谈不到“高尚”,但是真心话。可这篇作文受到老师的批评,说思想内容有问题,不应该这样瞧不上保姆,要求重写。
小女孩不知如何重写,就间妈妈,妈妈说:你应该写自己通过做家务体会到妈妈每天干家务多么辛苦,自己要好好学习,报答妈妈。小女孩说:可是你从来不干家务,我们家的活全是阿姨在于,你每天回家就是吃饭、看电视,一点也不辛苦啊。妈妈说:你可以假设咱家没有保姆,家务活全是妈妈干。写作文就要有想象,可以虚构。
教师和妈妈的话表面上看来都没错,但她们没珍惜“真实”的价值,曲解了写作中的“想象”和“虚构”,这实际上是在教孩子说假话。虽然主观用意都是想让孩子写出好作文,却不知道她们对孩子的指点,正是破坏着写作文中需要用到的一个最大的“技巧”-“说真话”。
之所以说“说真话”是写作的最大技巧,在于说真话可以让人产生写作兴趣,发现写作内容,即想写,并有东西可写―没有这两点,写作就是件不可想象的事。写作激情来源于表达的愿望,写真话才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才有可表达的内容,才能带来表达的满足感。没有人愿意为说假话去写作。无论日常生活还是写作,说假话总比说真话更费力气,难度更大,并且虚假的东西仅仅带来需求上的满足,不能带来美的愉悦。
如果孩子在写作训练中总是不能说真话,总是被要求写一些虚假的话,表达自己并不存在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思维就被搞乱了。这样的要求会让他们在写作中不知所措,失去感觉和判断力,失去寻找素材的能力。于是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不知该写什么。
不说真话的写作,使学生们在面对一个命题时,不由自主地绕过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放弃自己最真实的情绪和体验,力不从心地搜罗一些俗不可耐的素材,抒写一些自己既没有感觉,又不能把握的“积极向上”的观点。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目前中小学生有这样的通病:在写作文时没什么可写的,找不到素材和观点,拼了命去凑字数。
这样做出来的作文可能符合’‘规定”了,但它的负面作用会很快显现出来―不愉快的、做作的写作让孩子们感到为难,感到厌倦,写作的热情和信心被破坏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孩子讨厌写作文。
现在中小学作文教学花样何其多,作文课上,老师会告诉孩子很多“写作技巧”。但那些都属于“小技”的范畴,最大的技巧“说真话”却总是被忽略,甚至被人为地毁坏着。当一个人干一件事时,如果没有“大技”只有“小技”,他是既干不好也干不出兴趣的。失去“大技”,其实连“小技”也难以获得。
尽管教师在讲“作文技法”时都会讲到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可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很少被鼓励说真话。来自教师、家长和社会的“道德说教”意识仍强有力地控制着学校教育,从孩子开始自我表达的那一天,就急于让他们学会说“主流话语”,而从不敢给他们留下自我思考和自我表达的空间。教师对作文的指点和评判,使学生们对于说真话心存顾虑,他们被训练得面对作文本时,.内心一片虚情假意,到哪里去寻找真情实感呢?
文以载道,文章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品德情操,中小学生的作文训练也确实应该肩负起孩子们思想品德建设的责任。正因为如此,中小学生的作文训练首先应该教会孩子真实表达、自由表达,然后才谈得上“文字水平”与“思想水平”的问题。把孩子引向虚饰的表达,既不能让他们写出好的作文,也达不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当孩子把真实表达改变为矫情表达,他就开始去说言不由衷的话;当孩子把自由表达拘束在大人提出的框框里,他的内,口就开始生长奴性思想;当他为作文成绩而曲意逢迎时,他就在磨灭个性,滑人功利和平庸,,?…这些对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建设又何尝不是破坏性的呢!
鲁迅说过,流氓就是没有自己固定的见解,今天可以这样,明天可以那样,毫无操持可言。从小的流氓语言训练,是会养育出流氓的。正常的写作其实是个自我思考的过程,所以也是在思想上自我成长的过程。一个孩子面对一个命题能进行独立的思考,他的思考是自由而诚实的,他就会找到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他心里就会有很多想说的话,不用为了凑字数而写些空洞无物的话,动笔时就不会发愁。如果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并没有使他堕落的因素,他绝不会因为在作文中可以自由表达而变得思想不健康;而思想的成熟自然可以带来写作上的得体。
我在对圆圆的作文辅导中,一直向她灌输诚实写作这一点,所以她在作文中一直能流露真性情。记得她上初中时,有一次学校搞一个母亲节感恩活动,要求每个孩子在周末回家时,给妈妈洗一次脚,然后回来写一篇文章,谈自己给妈妈洗脚的感受。
这个“命题”的用意一目了然,它要求学生们写什么其实已摆明了。在这之前我就听说别的学校搞过这样的活动,这之后也听说过某些学校在搞。大家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洗脚”呢?联想到前几年每到“学雷锋”的日子,就有人上大街给人免费擦皮鞋,享受服务的人多半是来占小便宜,靠擦皮鞋维持生计的人则可怜巴巴地看着生意被抢―这简直是对雷锋精神的裹读!
我觉得“洗脚”和“擦皮鞋”这两种“创意”背后,总有什么相同的东西,这个东西让我感到不舒服。圆圆回家对我说了这事后,我能看出她也有些为难。平时我们很愿意配合学校做一些事情,这次这个事比较别扭,我们心照不宣地都有些不想做。我对圆圆说:妈妈还这么年青,也很健康,为什么用你来给洗脚呢?哪怕我老了,只要自己能干,洗脚这个事也不愿别人代劳。人与人之间可以互相帮
助,互相关爱,但只有一个人需要帮助时,我们才有必要去提供帮助。关爱的方式得体,才能给被关爱者带来快乐,否则的话不如不做。圆圆小小的心可能还是有些困惑和为难。我就跟她分析说:如果妈妈在工作或生活中需要经常翻山越岭地去走路,双脚的劳动具有特殊的意义,而且回家累得不想动,你给妈妈洗洗脚是有意义的;现在妈妈每天乘车去办公室,大部分时间坐在椅子上,双脚并不比我的双手更辛苦,也不比我的脸经受更多风吹雨淋。这样看来,给妈妈洗脚还不如给妈妈洗手、洗脸呢―可是,这有意义吗?
圆圆觉得我说得有道理,但她还是顾虑作文该怎么写。我于是问她:你认为学校搞这样一个活动的用意是什么?她说是让孩子理解妈妈、体贴妈妈,通过给妈妈做事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我又问她,那么你想做一件事向妈妈表达爱吗?她点点头。我笑了,像平日里经常做的那样,双手把她的脸蛋掬住,用力往中间挤,她的鼻子就陷在了两个凸起的脸蛋中,嘴像猪鼻子一样拱起来。我亲亲她的小猪嘴说,今天晚上妈妈和爸爸都不加班了,现在我最想咱们三个人一起到外面散步,你好长时间没和爸爸妈妈一起散步了吧。圆圆偷快地说好,我们就一起出去了。那段时间我们三个人都很忙,这样的悠闲还真是难得,正好可以一边散步一边把这段时间积攒的话聊一聊。回来后,我对圆圆说,如果人人都写自己给妈妈洗脚,由此感悟出应该孝顺妈妈,那就太没有新意了。你今天晚上其实也孝顺了妈妈,因为你放下作业,不害怕浪费时间,陪爸爸妈妈散步,这是让妈妈感觉最享受的,也是我眼下最想要的,这真的比洗脚好多了。圆圆由此感悟出孝顺妈妈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重要的是有真情实意。
我平时总告诉圆圆,写作文时,尤其面对一个命题作文时,要调动自己的诚意。因为题目来自老师,乍一看题目,可能自己一下找不到感觉,不知该写什么,那么在动笔之前一定要问自己:就这个题目或这方面内容,我是如何理解的,我最想说什么,我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吗,我最真实的想法到底是什么。
出于思维习惯,她很快找到了写作的内容和想法。我后来看她这篇作文,她如实地写出了自己面对这个题目的感受,写了妈妈和她的交谈,写了我们以散步代替洗脚以及她自己感悟到的东西,文中也表达了对妈妈的尊敬和爱。她写得很诚实也很流畅。
后来学校召集家长开会,教导主任谈到这一次活动,很动情地谈到两个调皮的孩子通过活动出现了转变,以说明这次活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那两个孩子都是写他们给妈妈洗脚,发现妈妈的脚那么粗糙,长满了厚厚的茧子,他们因此很心疼妈妈,决心以后好好爱妈妈,用好好学习来报答妈妈。
因为教导主任念的只是这两个孩子作文中的片段,我没了解到孩子们作文的全貌。我想,如果两个孩子的妈妈都是由于特别的原因,为了工作或家庭让她们的脚受了很大的苦,长出了那样一双脚,那是应该感动孩子的,孩子写出的也是真情;可如果他们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没什么两样,只是因为她们喜欢穿高跟鞋、喜欢运动或不注意脚部护理,那么妈妈的脚凭什么能激起孩子那样的感情呢?脚上的老茧和母爱有什么关系,脚保养得好的妈妈就不是吃苦耐劳的妈妈吗?真担心孩子们在无病呻吟,说虚情假意的话。
当代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认为,说与写能力的训练,首先还是要培育一个态度,即要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思想与情感。他批评当下教育中“老八股”、“党八股”依然猖撅,并且合流,渗透到中小学语文教育中,从儿童时期毒害青少年,这会后患无穷。他认为这不只是文风问题,更是一个人的素质和国民的精神、道德状态问题。他优心忡忡地指出,学生在写作中胡编乱造,说违心话,一久而久之,成了习惯,心灵就被扭曲了。写作中的虚构与虚假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它实质上是有想象力与缺乏想象力的区别。基于真情实感的虚构,是具有想象力的美的东西;虚假的文字是缺少真情实感和想象力的勉强之作,不会有美在其中。
“当你要求儿童说出自己的思想的时候,要保持审慎而细心的态度?一应当教会儿童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并不存在的感情。”②在写作中“说真话”开始是意识问题,到最后就变成了习惯和能力问题。如果一个人从小就被一些虚假训练包围,那么他就可能丧失了说真话的习惯和能力,不是他不想说,是他已经不会说了。要恢复这种能力,也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当代著名作家毕飞宇说,写作“首先是勇气方面,然后才是技术问题”。写作中说真话的勇气,在孩子越小的时候越容易培养,耽搁了,也许一辈子也找不回来。当我们苦苦寻找“写作技巧”时,其实技巧多么简单―写作时请首先记住“说真话”。给孩子灌输这一点,它的意义超越了写作本身。就像钱理群先生说的,“培养一个人怎样写作,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培养一个人怎样做人”。特别提示说真话可以让人产生写作兴趣,发现写作内容,即想写,并有东西可写―没有这两.点,写作就是件不可想象的事。
目前影响学生们“说真话”的主要原因是来自教师、家长和社会的“道德说教”意识,这种意识使我们如此急于把种种高尚情操栽种在孩子心中,急于让他们学会说“主流话语”,而从不取给孩子留下自我思考和自我表达的空间。
写作文时,尤其面对一个命题作文时,要调动自己的诚意。因为题目来自老师,乍一看题目,可能自己一下找不到感觉,不知该写什么,那么在动笔之前一定要问自己:就这个题目或这方面内容,我是如何理解的,我最想说什么,我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吗,我最真实的想法到底是什么?
写作中的虚构与虚假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它实质上是有想象力与缺乏想象力的区别。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