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某蔡姓少女
作者:轻舟泛湖    更新:2022-02-23 18:55
  而士族之所以推崇儒学,就是因为儒学所描述的社会体系,对世家最为有利。
  可问题也在这里,儒学受限于自身的传播方式,以及为了垄断社会资源,往往只从家族内部挖掘人才。
  若是对上寻常诸侯,世家依旧保持着绝对的优势,毕竟读书人几乎都是世家出身,你得罪了世家,手下估计连治理领地和管理百姓的官员都征召不到。
  再能打又如何?
  缺少后勤和补给,损失兵力难以补充,你又能坚持多久?
  历史上,强如吕布,得不到世家的认可,不也最终败亡。即使能得陈宫这样的智谋之士辅佐,却也仅仅坚持了不到六年的时间。
  可陆宇呢?
  未雨绸缪,现在就直接就开始刨世家的祖坟了,越过士族出身的读书人,去普通老百姓当中挖掘和培养人才。
  如此一来,世家立刻就失去了钳制陆宇的能力。
  司马朗虽然没想得这么深,却也吓出了一身冷汗,惊觉这个世道,是真的要变天了!
  …………
  “伯喈,这世道是真的要变天了。”
  蔡邕府上,马日磾手里拿着一本祖父马融所注的《春秋三传异同说》,不禁道出心中的感慨。
  他脸上的表情,释然中带着一点阴郁和愤懑,虽然选择了向现实低头,但心中依旧十分的不舒坦。这种牛不饮水,却被人强行按头的感觉,是真的非常难受。
  蔡邕笑道:“这不挺好的吗?季长先生的学说,得以推广于世,这对扶风马氏来说,应该是好事才对吧?”
  学派的影响力,很多时候都是直接与官场挂钩的。
  毕竟这年头能做官的人,基本上都是儒门的读书人。
  而读了哪个学派的书,就代表你属于哪个学派,至少彼此关系亲近,很容易就因此而结成“党派”。
  可马日磾看了蔡邕一眼,摇头道:“伯喈,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很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你这样的人还是别掺和了。”
  在马日磾看来,自己的挚友蔡邕是个适合做学问,却不适合做官的人。
  显然蔡邕也有自知之明,闻言也只是洒然一笑:“好,我不掺和。”
  马日磾见家中只有蔡邕一人,顿时好奇:“昭姬呢?”
  “我让她去和黄太尉家的女儿一同郊游踏青去了,同行的还有袁太傅的孙女。虽然她喜欢读书和弹琴,但总是一个人闷在家里也不好。”
  想起两个跟着自己颠沛流离了十二年,有家归不得的女儿,蔡邕也是一阵愧疚和心疼。
  其中大女儿贞姬已经嫁人,夫家是泰山羊氏出身的羊衜,名门之后,倒也算是一个良配。
  说起蔡贞姬,她虽然名声远不及妹妹,却生了个厉害的女儿羊徽瑜。这位羊姑娘后来嫁给了司马师,死后受封景献皇后。
  蔡邕捏着胡须,又在开始操心女儿的婚事了。
  长女已经有了夫婿,小女儿也年满十六岁,行过笈礼,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
  马日磾笑着问道:“可有为昭姬选好一位乘龙快婿?”
  蔡邕的小女儿蔡琰,如今年方二八,不仅姿容俱佳,而且还精通音律和诗赋,加上名儒之女的身份,因此早早就被各大世家的年轻一辈给暗中盯上了。
  其中最为卖力的,便是卫家的次子卫仲道。
  卫仲道正值弱冠,风姿俊朗,却很有才华。
  在考较过人品与学问之后,蔡邕也对此卫仲道极为满意,抚须而笑说道:“卫家已有求亲之意,并且多次暗示于我。”
  马日磾闻言微微点头:“河东卫氏,虽然现在已经没落,但好歹也是名门之后,不算辱没了你。”
  河东卫家,就是汉武帝时大将军卫青之后,确实算得上名门望族。
  蔡邕苦笑着摇头:“唉,我哪里在意这个?只是不想琰儿继续跟着我吃苦罢了,女儿家的,总得有个好的归宿才是。”
  他这一生行事,俯仰无愧于心,唯一觉得亏欠的,就是自己的两个女儿,所以往日里对她们也是倍加疼惜,将她们养育得极为出色。
  姐妹二人不仅出落得花容月貌,而且都性格温婉极富才情,尤其是小女儿的天资更是出众,诗赋上的才华比起古之才女卓文君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让蔡邕极为自豪。
  所以为了给小女儿找个好夫婿,蔡邕这个当爹的可算是操碎了心。
  就算觉得卫仲道这人不错,蔡邕也想私底下先探探女儿的口风再说,毕竟嫁人是一辈子的事情,总得让女儿嫁得开心,自己才能放心。
  两人聊着聊着,马日磾说起了明日司空府设宴一事。
  王允刚刚当上司空不久,正是用人之际,所以这次宴席,实则更是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伯喈,王子师大摆筵席,只为招揽人才。我与他同朝为官,碍于规矩不便出席,你现在虽有职衔,却无实权,倒是可以去碰碰运气。”
  马日磾虽然不爽陆宇,但既然已经上了贼船,身体还是很诚实的,想把蔡邕也拖下水。
  其实若不是因为顾忌朝臣不得私下“结党”的忌讳,九卿之中都有不少人想亲自赴宴,去巴结王允,谁让这个性格执拗的臭老头是陆宇的便宜岳父呢?
  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啊。
  蔡邕本不想去,但马日磾再三规劝,他拗不过,就只好答应下来。
  第二日一大清早,太傅袁隗的孙女袁莹,太尉黄琬的小女儿黄欣,又跑来蔡家,邀蔡琰出去郊游踏青。
  蔡邕笑吟吟地看着女儿:“去吧,玩得开心一些,为父等下还要去司空府上赴宴,午饭就不回来吃了。”
  “昭姬姐姐,快来呀。”
  天真烂漫的黄欣,正在马车上向蔡琰招手。
  蔡琰回头看向蔡邕:“父亲,女儿去了。”
  “嗯,去吧,注意安全。”
  “是。”
  蔡琰踮起脚尖,上了马车,顿时被黄欣和袁莹拉着聊起天来。
  三人中,黄欣年纪最轻,只有十三岁,所以也最活泼和粘人,只见她亲昵地抱着蔡琰的胳膊说道:“昭姬姐姐,今天我们去远一点的地方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