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世家?前朝余孽!
作者:轻舟泛湖 更新:2022-02-23 18:55
孟津港,印刷厂里,机器正在咔嚓咔嚓的运转着。
丰沛的河流驱动着水车,扭转齿轮,带动起了工厂里的所有机器。
受过训练的工人,开始熟练地操作机器,将沾满墨香的文字,印在一张张雪白的纸上。
而在流水线的终端,还有头带包巾的女工,正在对书页进行装订。
她们原本都是流民之中的苦命人,父亲、丈夫或其他家人死在逃荒的半路上,自身无依无靠,甚至不得不出卖皮肉为生。是陆宇给了她们一份体面的工作,让她们能够自食其力,以此谋生。
这座小小的印刷厂,已经开始承载着她们大大的希望。
同样怀抱希望的,还有翟宬。
他站在仓库里,看着一本本印刷好的《墨经》,被整齐的垒好准备装箱,他就不禁心潮澎湃:“墨学复起,指日可待矣。”
翟介站在一旁,心情亦是激荡:“是啊,吾等一世追求,不也正是为了墨学的复兴和光大吗?想必先祖地下有灵,也会为之欣慰。”
两人正对未来无比憧憬的时候,司马朗突然出现,这是来找翟宬来了:“嘉文,你果然在这里。”
“伯达,你今天又有什么问题想问?”
翟宬看到司马朗,也是会心一笑,对于这个满肚子奇怪问题的好奇宝宝,他现在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司马朗在修复学舍的过程中,出人意料的对墨学产生了兴趣,尤其是其中力学部分对世界的研究、分析和阐述,让他万分着迷。
古人对天地宇宙同样怀着敬畏和好奇,但往往受限于观测手段,因此所知有限。
司马朗现在才19岁,正是对世界充满着旺盛求知欲极的时候,再加上对新事物也更能接受,所以就总是喜欢跑来和同样年轻的翟宬谈天说地,刨根问底。
但司马朗还没来得及提问,就看到装满了一个个大木箱的《墨经》,顿时他两眼发直,愣愣出神:“怎会有如此多的书!?”
一提到此事,翟宬也颇感自豪,挺了挺胸膛为司马朗解惑道:“主上已命印刷厂全力开动机器,刊印新版的《墨经》,准备在幽、并二州,以及河东等地进行推广,建立学舍,培养学徒。”
大量建立学舍,为自己培养和输送人才,正是陆宇索准备的手段。
毕竟未来一旦与世家撕破脸,那么必然引发儒门士子的集体抗争,到时候恐怕招不来多少官吏,就算打下再大的地盘也治理不了。
因此陆宇直接现在就开始培养人才,省得遇事才手忙脚乱。
如此深谋远虑,未雨绸缪之举,自然获得了荀攸和贾诩等人的全票赞成。
而司马朗虽然未能看破陆宇的全盘计划,却也被陆宇的大手笔所震撼:“你们打算每一座县城都建立一座书舍?”
这得花多少钱?
司马朗不敢想象其中的花费有多么惊人,反正这个钱司马家绝对出不起就是了。
倒是司马朗很好奇:“培养如此多的人才,要如何消化呢?”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毕竟人一旦读了书,就不会甘于平凡,会诞生想要出人头地的野望。
野望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心中充满怨恨,觉得世道不公,最后甚至有可能想要掀桌子,也就是谋反。明末大汉奸范文程就是这种人,叛变投敌之后,不断怂恿建奴南下入主中原。
培养出来的人才,如果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岗位,带来的危害可比没文化的泥腿子可怕多了。
目不识丁的农户造反,顶多就是成为流寇,危害有限。而若是有读书人居中谋划献策,那问题可就严重得多了,甚至说不定会倾覆一个朝代。
翟宬自然也听懂了司马朗的弦外之音,笑着说道:“伯达多虑了,你所忧心之事,主上早已知之,并且提出了解决之法。”
司马朗随之惊叹:“神武侯竟有办法解决?”
翟宬笑道:“这是自然,主上学究天人,这等小事,岂能难住他?”
随后翟宬开始给司马朗解释陆宇的布局:“主上定计,各县学舍设为县级,只培养最基础的知识和理论。课程为期三年,三年之后,进行统一考试,按照成绩择出其中最优秀者,进入郡级学府,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和理论。至于不能晋级的学徒,则转入行会之中,学习一门谋生的手艺,接受各个商行的聘用,也算有个去处。”
实际上,陆宇是按照初中的标准来设定学舍,学府则是相当于高中。若是成绩不好,也能从学舍转入类似技校的职业行会,半工半读学习一门技术,成为技术工人之后接受商会的雇佣,根本不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若是在学舍阶段成绩出众,展露才华,还可以继续前往更高级别的学府进修,开始参与各种基础研究,得到陆宇的赏识,未来说不定还能做官。
而学府之上,陆宇还准备仿照太学,建立大学,专门招收来自各地的优秀人才,汇聚一堂,进行更高难度的科研攻关。
若是能够考入大学,这样的人,无一不是这个时代的天之骄子。才华出众,气运如虹,又有陆宇的倾力资助,必然能够在科技研发上大放异彩,甚至有青史留名的机会。
这样一级一级往上,任何人都有晋升的渠道和阶梯。
大量的人才都被内部消化,只怕是人不够用,根本不怕人太多。
翟宬只是简单口述,司马朗却听得魂不守舍,心中久久难以平静,下意识就感叹道:“神武侯竟有如此气魄,想要天下英才尽入其瓮中吗?”
司马朗不傻,只是简单思考一番,就知道陆宇这么搞,人才出现的几率必然远超眼下的儒门和世家。
毕竟所谓的儒门,其实都是被世家之中的士族所把持和操控。
而何谓士族?
士族,说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昔日春秋战国时代的那些六国贵族后裔。所谓的世家,当然是累世传承不绝才有资格被称之为世家。
在陆宇看来,这些都是前前朝的余孽罢了。
丰沛的河流驱动着水车,扭转齿轮,带动起了工厂里的所有机器。
受过训练的工人,开始熟练地操作机器,将沾满墨香的文字,印在一张张雪白的纸上。
而在流水线的终端,还有头带包巾的女工,正在对书页进行装订。
她们原本都是流民之中的苦命人,父亲、丈夫或其他家人死在逃荒的半路上,自身无依无靠,甚至不得不出卖皮肉为生。是陆宇给了她们一份体面的工作,让她们能够自食其力,以此谋生。
这座小小的印刷厂,已经开始承载着她们大大的希望。
同样怀抱希望的,还有翟宬。
他站在仓库里,看着一本本印刷好的《墨经》,被整齐的垒好准备装箱,他就不禁心潮澎湃:“墨学复起,指日可待矣。”
翟介站在一旁,心情亦是激荡:“是啊,吾等一世追求,不也正是为了墨学的复兴和光大吗?想必先祖地下有灵,也会为之欣慰。”
两人正对未来无比憧憬的时候,司马朗突然出现,这是来找翟宬来了:“嘉文,你果然在这里。”
“伯达,你今天又有什么问题想问?”
翟宬看到司马朗,也是会心一笑,对于这个满肚子奇怪问题的好奇宝宝,他现在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司马朗在修复学舍的过程中,出人意料的对墨学产生了兴趣,尤其是其中力学部分对世界的研究、分析和阐述,让他万分着迷。
古人对天地宇宙同样怀着敬畏和好奇,但往往受限于观测手段,因此所知有限。
司马朗现在才19岁,正是对世界充满着旺盛求知欲极的时候,再加上对新事物也更能接受,所以就总是喜欢跑来和同样年轻的翟宬谈天说地,刨根问底。
但司马朗还没来得及提问,就看到装满了一个个大木箱的《墨经》,顿时他两眼发直,愣愣出神:“怎会有如此多的书!?”
一提到此事,翟宬也颇感自豪,挺了挺胸膛为司马朗解惑道:“主上已命印刷厂全力开动机器,刊印新版的《墨经》,准备在幽、并二州,以及河东等地进行推广,建立学舍,培养学徒。”
大量建立学舍,为自己培养和输送人才,正是陆宇索准备的手段。
毕竟未来一旦与世家撕破脸,那么必然引发儒门士子的集体抗争,到时候恐怕招不来多少官吏,就算打下再大的地盘也治理不了。
因此陆宇直接现在就开始培养人才,省得遇事才手忙脚乱。
如此深谋远虑,未雨绸缪之举,自然获得了荀攸和贾诩等人的全票赞成。
而司马朗虽然未能看破陆宇的全盘计划,却也被陆宇的大手笔所震撼:“你们打算每一座县城都建立一座书舍?”
这得花多少钱?
司马朗不敢想象其中的花费有多么惊人,反正这个钱司马家绝对出不起就是了。
倒是司马朗很好奇:“培养如此多的人才,要如何消化呢?”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毕竟人一旦读了书,就不会甘于平凡,会诞生想要出人头地的野望。
野望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心中充满怨恨,觉得世道不公,最后甚至有可能想要掀桌子,也就是谋反。明末大汉奸范文程就是这种人,叛变投敌之后,不断怂恿建奴南下入主中原。
培养出来的人才,如果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岗位,带来的危害可比没文化的泥腿子可怕多了。
目不识丁的农户造反,顶多就是成为流寇,危害有限。而若是有读书人居中谋划献策,那问题可就严重得多了,甚至说不定会倾覆一个朝代。
翟宬自然也听懂了司马朗的弦外之音,笑着说道:“伯达多虑了,你所忧心之事,主上早已知之,并且提出了解决之法。”
司马朗随之惊叹:“神武侯竟有办法解决?”
翟宬笑道:“这是自然,主上学究天人,这等小事,岂能难住他?”
随后翟宬开始给司马朗解释陆宇的布局:“主上定计,各县学舍设为县级,只培养最基础的知识和理论。课程为期三年,三年之后,进行统一考试,按照成绩择出其中最优秀者,进入郡级学府,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和理论。至于不能晋级的学徒,则转入行会之中,学习一门谋生的手艺,接受各个商行的聘用,也算有个去处。”
实际上,陆宇是按照初中的标准来设定学舍,学府则是相当于高中。若是成绩不好,也能从学舍转入类似技校的职业行会,半工半读学习一门技术,成为技术工人之后接受商会的雇佣,根本不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若是在学舍阶段成绩出众,展露才华,还可以继续前往更高级别的学府进修,开始参与各种基础研究,得到陆宇的赏识,未来说不定还能做官。
而学府之上,陆宇还准备仿照太学,建立大学,专门招收来自各地的优秀人才,汇聚一堂,进行更高难度的科研攻关。
若是能够考入大学,这样的人,无一不是这个时代的天之骄子。才华出众,气运如虹,又有陆宇的倾力资助,必然能够在科技研发上大放异彩,甚至有青史留名的机会。
这样一级一级往上,任何人都有晋升的渠道和阶梯。
大量的人才都被内部消化,只怕是人不够用,根本不怕人太多。
翟宬只是简单口述,司马朗却听得魂不守舍,心中久久难以平静,下意识就感叹道:“神武侯竟有如此气魄,想要天下英才尽入其瓮中吗?”
司马朗不傻,只是简单思考一番,就知道陆宇这么搞,人才出现的几率必然远超眼下的儒门和世家。
毕竟所谓的儒门,其实都是被世家之中的士族所把持和操控。
而何谓士族?
士族,说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昔日春秋战国时代的那些六国贵族后裔。所谓的世家,当然是累世传承不绝才有资格被称之为世家。
在陆宇看来,这些都是前前朝的余孽罢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