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作者:王刚    更新:2021-12-07 17:41
  度外用人是历代智能之士用人的一条重要原则。
  丙吉是汉宣帝时的丞相,以知大节、识大体著称。又宽厚待人,惩恶扬善。尤其是对下属,从不求全责备。对好的下属,他大力加以表彰;对犯了过失的下属,只要是能原谅、宽容的,他都尽可能地原谅、宽容他们。
  丙吉有一个车夫,驾车的技术很好,其它方面也没有什么问题,就是有一个毛病——喜欢喝酒。他经常喝得醉醺醺的,出门在外也是这样。
  有一次,丙吉出门办事,带了这个车夫驾车。殊不知他这次喝得大醉,车子还在路上,他就呕吐起来,把车上的座席都弄脏了。车夫一见自己弄脏了座席,吓得不知怎么才好。
  但丙吉并没有多说他什么,只让他把车上的污迹擦干净,然后又赶车上路。
  回到相府,管家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狠狠地训斥了车夫一顿,并向丙吉建议说:“大人,这个车夫实在是不象话,干脆把他赶走算了!”
  丙吉摇摇头说:“不要这样做。因为他喝醉酒犯了一点小小的过失就赶走他,你让他到哪里去容身呢?他不过是弄脏了我的座席罢了,算不上什么大罪。还是原谅他吧,我相信他自己会改正的。”
  管家这才没有赶走那个车夫。车夫知道是丞相的宽宏大量才保住了自己的工作后,内心非常感激,决心报答丞相。从此更尽心尽意地赶车,酒也喝得少多了。
  车夫原本是边疆人,熟知边防报急方面的事情。有一次,他在长安街上看到一名驿站的官员疾驰而过,猜想一定是边境上发生了什么紧急的事情。于是他紧跟着到驿馆里去打听消息,果然得知是匈奴入侵中郡和代郡,那里的郡守派人告急。
  车夫立即回相府,把自己探听到的情况向丙吉报告。丙吉知道宣帝马上会召自己进宫商议,便叫来有关方面的属下,向他们了解被入侵地区的官员任职以及防务等方面的详细情况,思考了对策。
  不一会儿,汉宣帝果然召见丙吉和御史大夫等人商议救援之事。由于丙吉事先已知道了消息,并且有所准备,所以胸有成竹,侃侃而谈,很快提出了可行的救援办法。而御史大夫等人却是仓促进宫,一点消息也不知道,对被入侵地区的情况也不太了解,一时之间根本就说不出什么来,更不用说切实可行的救援办法了。
  两相比较,对照鲜明。汉宣帝赞赏丙吉“忧边思职”,对御史大夫等人却很不满意。
  退朝后,其它大臣对丙吉十分钦佩,丙吉却对大家说:“实不相瞒,今天是因为我的车夫事先打听到消息并告诉了我,使我预先有了准备。当初,他曾经醉酒呕吐,弄脏了我的车座,我原谅了他,所以他才有今天的举动。”
  说到这里,丙吉又感叹道:“所以啊,每个人都有他的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应当尽量容忍别人的过失。想想看,假如当初我不容忍车夫的过失,把他赶走了,能有今天受到皇上的表彰吗?”
  众人都点头叹服。
  人正是在不断接受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中逐渐成熟起来的,因此,对属下的失误,领导者应给予理解并帮助其查找原因,这样既可以树立领导威信,提高属下的参与意识,同时又有利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故: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位英国将军举办了一次祝酒会。到会的除了上层人士外,还有一批作战勇敢的士兵,酒会相当热闹、隆重。可在酒席中,一位从乡下入伍的士兵不懂席上的一些规矩,竞捧着一碗用来洗手的水咕噜咕噜地喝了,顿时引来达官贵人、太太小姐们的讥笑之声,那位士兵被羞得无地自容。这时,只见那位将军慢慢地站起来,端着自己面前的那碗洗手水,面向全场贵宾,充满激情地说:“我提议,为我们这些英勇杀敌、拼死为国的士兵们干了这一碗。”说罢,一饮而尽,全场顿时肃然,稍后人人都仰脖而干。那位士兵已是泪流满面,感动不已。
  这位将军适时地给了士兵一级“台阶”,顺理成章地把尴尬不已的战士接下“台”,士兵的感激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这位士兵并没做错什么,他只不过不懂上层社会交际场合的规矩而已。然而那位将军的举动令所有在场的人肃然起敬,因为他用宽容和理解的言行化解了场上的不和谐因素,令人敬佩。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人类性情的空间,这个空间愈广大,自己的性情愈有转折的余地,就愈加不会动肝火、闹情绪,愈加不会纠缠于无谓的小事。因此,一个宽容的人,到处可以契机应缘,和谐圆满,微笑着对待人生。
  美国空军著名战斗机飞行员鲍伯?胡佛经验丰富,技术高超。在长长的试飞生涯中,十分顺利地试飞了许多种机型。
  有一次,他在接受命令参加飞行表演,完成任务后他飞回洛杉矶,在途中飞机突然发生故障,问题十分严重,飞机的两个引擎同时失灵。他临危不惧,果断、沉着地采取了措施,奇迹般地把飞机迫降在机场。
  飞机降落后,他和安全人员检查飞机情况,发现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用油不对,他驾驶的是螺旋桨飞机,用的却是喷气机用油。
  负责加油的机械工吓得面如土色,见了胡佛便痛哭不已。因为他一时的疏忽可能会造成飞机失事和三个人的死亡。胡佛并没有对他大发雷霆,而是上前轻轻抱住那位内疚的机械工,真诚地对他说:“为了证明你干得好,我想请你明天帮我干飞机的维修工作。”
  这位机械工后来一直跟着胡佛,负责他的飞机维修。以后,胡佛的飞机维修再也没有发生任何差错。
  如果一个人,能善待别人的过失,给予他人理解和自尊,帮他人恢复自信与坚强,那么,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他也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领导者驾驭宽容的原则必须注意的是宽容不是不讲原则,不是放弃批评,息事宁人,做老好人;相反,宽容应该坚持组织原则,坚持唯物辩证法,相信人的长处与短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宽容他人的目的就是要将他人的短处转化为长处,使其因为领导者对其错误的宽容、理解而激发更积极、健康的工作热情,从而达到领导者所定目标的实现。
  第二章:如何抓住下属的心
  关键十八:执着的信念是感动下属的法宝
  信心是成功者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心态,是领导者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一个乐观自信、深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会成功的领导者,必定会走上成功之路;相反,一个领导者没有抱定必定成功的信心,对所进行的工作充满怀疑,那么,他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遇到困难马上就会停止不前,使事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中国著名的民族工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曾对他们的成功作出这样的表述:“非持有充实之资本,乃持有充实之精神。”在他们的奋斗史中,当其它人对前途失去信心、发生动摇和撤退时,他们凭着坚定的信心、必胜的信念,艰难地走出困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信心和信念能够激发人的情绪和力量,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开发人的智慧和潜力,坚定人的意志,去完成任务、实现理想,甚至成就伟大神圣的使命。
  假若你想被人认为具有领袖气质,你不能只专注于你想完成的工作,也要能显示出你对目标的专注。
  在历史上就有好几位军事领袖,自水上登陆以后就将船烧掉,以向属下显示,除了胜利以外别无其它选择。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因为他们惟一的退路一船,已全部没有了。
  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运用破釜沉舟最出色的是项羽与秦军的河北之战。秦末,各地纷纷举兵反秦,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也在其列。项梁率领大军和项羽等人在山东、河南一带,连续击败秦军,打了好几个胜仗。可是,定陶一战,秦将章邯却将楚军打得大败,项梁也在此战役中战死。章邯击败楚军后,便渡过黄河北攻赵地。楚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率领楚军前去救赵。楚军开到安阳(山东曹县东南),停留不进,直等了四十六天。项羽忍耐不住,催宋义快快渡河,而宋义只顾自己吃喝,项羽十分气愤,就在宋义营帐中将其杀死,还割下他的头,号令全军。将领们见项羽杀了上将军,个个惊惧,表示愿服从其指挥。项羽报告给楚王,楚王即命项羽为上将军。于是,项羽立即行动,亲自率领全军渡河北上。过河以后,项羽命令将渡船全部凿沉,饭锅全部砸破,岸边的房屋也统统烧光,每人只发三天的粮食,以此表示这一仗只有拼命、誓不后退的坚强决心,楚军一到前线,立即把秦军包围,截断了其运粮的后路,经过一场恶战,秦军被打得落花流水。这一战役胜利结束后,项羽召见各地授军的将领,他们都拜伏在项羽脚下。从此,项羽便成为抗秦队伍中的首领。
  乔伊?柯斯曼是一位亿万富翁。如今他住在加州棕榈泉。他随心所欲地环游世界,帮助那些开始创业的人。
  柯斯曼出身贫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柯斯曼从军中退役,在宾州匹兹堡找到一家出口公司的工作。他不是大学毕业生,又没有什么专门技术,每周只能赚三十五美元的薪水。
  每晚在晚餐后,他就在厨房的桌子上,写信和全世界至交联络。他急着想自己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