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作者:王金年    更新:2021-12-07 14:38
  知道为什么吗?因为1956年和1957年的收成是一平、一歉。而延续了几千年小农经济的中国农业总是逃脱不了“一平、一歉、一收”的固定循环,你说这是老天爷照顾中国也行,惩罚中国也行。
  青壮劳力都去大炼钢铁了,地里的庄稼自然也就没人收了。庄户人种庄稼干吗?不就图个安稳日子吗?现成丰收的庄稼不收,这叫什么事呢?难道共产主义就可以不吃粮食专吃钢?
  正好,县委书记周志海来崮下村视察工作。他是坐着吉普车来的,我爷爷因烦闻汽油味,没去迎接他。这位教师出身的县委书记还算知书达理,专门来到村北头看望我爷爷:“哎哟哟,老革命,您身体好吗?”
  我爷爷说:“我身体倒很好,可地里的庄稼该咋办呢?”
  周志海面有难色地说:“哎呀,到处都存在这一问题,可当前讲究‘以钢为纲’”,讲究‘钢铁元帅升帐’,我这县委书记……嘿,你们看着办吧……”
  周志海算是比较务实的。有了他这句话,我爷爷找来穆蛋做了安排。其实,粗中有细的穆蛋也早有这种想法,两人是不谋而合。崮下村留守在家的老头、老太太比哪个村的都多,这批老头、老太太拼死拼活抢收了不少成熟的庄稼。这就为不久后降临的大饥饿作了相应的准备……
  季风的本事又被派上了用场,他的老家金乡不是平原吗?他有着一手好的挖地窖储存过冬食物的技术,如,地瓜窑,一律要挖在干土处,不能泛潮。离地至少要有四尺(一米多一点),通风口不能太小,要容得下一人,最好向阳,隔几天,碰上中午阳光好,最好要掀开盖子进阳光。
  第五部分
  第46章
  大棺材换下了银杏树(1)
  “炉里炼钢,炉外炼人,15年赶超英国”、“以钢为纲,拼命炼钢”等等大幅标语就张贴在几座小钢炉的附近。这些小钢炉全是土法上马的,其中有一座最大的还是利用了当年小日本修的一座碉堡。最先提出这一设想的是关家桥村的突击队长大福,为此,公社蒋书记还赠了一块大红匾,上写“共产主义英雄”六个大字。从此,老实木讷的大福成了全公社有名的大英雄。
  这天,穆蛋正率领崮下村的突击队在为每个小钢炉增加风箱。因为只有增加风箱才能往这种土制钢炉里吹风送氧。炉中火只有见了氧气才能烧得旺,才能将矿石和焦炭烧化。在这以前矿石只红不化,真是急死人。
  要增加风箱并不难,只需从每家每户拿便是,反正现在是吃食堂,用不着做饭,风箱也无用。要紧的是挑些又结实又能吹风的风箱。
  “老三,这是谁家的?不行。”穆蛋一脚踹烂了一个破风箱,“这玩意也能支持共产主义?一点风都不能进,像个没牙的老太太,砸了当劈柴烧。”
  身为突击队副队长、村民兵连长的穆三胖马上命令人把破风箱扔进了炉里,反正这些天正缺焦炭,已经开始烧木炭。用木炭也要赶上英国佬。
  加完风箱,穆蛋还不放心。他抬眼往老鹰崮上望去,知道底细的人都知道他是在挂念上山砍树的刘英他们。没办法,烧的燃料成了问题,只有砍树了。所以,他命令刘英的“花木兰连”全部上山砍树。不管是什么树,只要是碗口粗的,统统砍了炼钢。
  “支书你放心,咱们的花木兰肯定能打败关家桥的穆桂英。”公众场合,穆三胖还是称穆蛋为支书。
  “你怎么知道的?”穆蛋两眼通红,他已经几天几夜没有好好休息了。
  穆三胖压低了声音:“刘英出发前,派人侦察了关家桥的炉子,发现他们伐的树大多是碗口粗的。所以,她下决心就是比碗口细点的,也要砍……”
  “那可有点可惜。”穆蛋脱口而出,但一看周围围了很多人,马上改口,“没关系,该砍就砍,以钢为纲嘛……”
  在那个年代,说话得处处注意,稍有不慎,便会被带上右倾的帽子。
  快吃饭的时候,“花木兰”们回来了。她们一个个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三挂大马车上,全部拉满了从山上砍来的树。其中很多是柿子树、核桃树、山楂树。上边长满了果实。有几个社员看了,嘻嘻哈哈地上去就摘,被穆蛋狠狠熊了一顿:“没见过吃的吗?吃食堂还没吃饱呀?简直给共产主义抹黑。”
  几个社员被熊了一鼻子灰,转身想走,又被喝住了:“哪去?还不一人一棵扛走?抓紧使劲干,落在了关家桥后边揪你们的球蛋。”
  ......
  中午是猪肉包子羊肉汤。大伙都吃得很带劲。因为砍了树,烧的有了保障,穆蛋十分高兴,他正同亲自来送饭的绕弯探讨中苏共产主义的不同。穆蛋嘴里嚼着一块肥羊肉:“俺看还是咱们中国的共产主义好,干的呢,是猪肉包子,稀的呢,是羊肉汤。前苏联的土豆烧牛肉不全乎,光有菜没有饭。”
  绕弯就顺着穆蛋的话讲:“那当然,再说土豆烧牛肉有什么吃头,吃两顿就腻歪了。还有,苏联老大哥也尽撇洋的,土豆就土豆呗,还叫什么马铃薯……”
  “不能这么说,苏联是老大哥……”
  正说着,连长刘英走了过来。这位花木兰干活力气大,吃饭也多,只见她一手抓着三个大包子,一口几乎咬掉半个:“穆书记,有件事,不知当讲不讲?”
  “这叫什么话,讲……”
  刘英附在穆蛋耳边说:“关家桥那帮人在大福的带领下,去拆穆陵关了。那里的木料……”
  “什么,你说什么?”穆蛋像是让炉子里的钢水给烫了一下。其实他已经被烫了不止一次了。
  刘英又把情况说了一遍。这使得她咽大包子的速度稍有减慢。
  穆蛋把手中的大海碗(这种碗在那个年代很流行,足有现在的小脸盆那么大)一扔:“行了,别吃了,马上集合。”
  “马上集合!”穆三胖作为民兵连长,马上吼了一声。其实,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支书喊集合是要干什么!
  穆蛋跳上一座小高炉,把情况一说,动员道:“他关家桥要建共产主义,咱们崮下村也要建共产主义。他们能拆,我们也能拆。出发!”
  就这样,队伍在吃了个半饱的情况下,向着穆陵关出发了。紧赶慢赶,一路风尘。抵达时,关家桥的人刚刚动手。那时,穆陵关还有座二层高的箭楼。“共产主义英雄”大福正率领着关家桥的一帮社员,往下揭那些漂亮而结实的琉璃瓦。揭一块摔一块,乒乓之间,自明朝万历年间重修的穆陵关开始走向毁灭。
  “大福兄弟。”穆蛋在下边喊了起来,“您当了英雄了,得发扬共产主义风格才是,不能被窝里放屁呀……”
  大福一看这阵势,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个在当年的土改运动中竭力保持中立的人,如今变得聪明了,他向着穆蛋笑笑说:“看穆书记你说的,搞共产主义就是互相协助嘛,咱们共同拆就是,见面分一半……”
  话未落音,两个村的社员们早已拆开了。大伙刨的刨,扒的扒,挖的挖,锯得锯,不到半天功夫,箭楼被扒成了个空壳(1989年,当地政府花巨资进行了修复,但已远没了当年的古朴庄严和凝重。一看就是现糊上去的)。接着,又拆箭楼下边的大门及其他附属设施。
  损失最大的是旁边的将军庙。庙里的一座元朝时期的木刻佛像,以及一批明成化年间的古钱币也遭到毁灭。一块挖出的写有“有险不守,何以成关”字样的古石碑,也被拉下山当了小锅炉的炉膛横梁,被生生地烧毁了。
  此行“收获”不小,共挖出大小方木、圆木30多根,椽子、飞头、横梁、窗木、窗户若干。这些木头真禁烧呀,因为它们都是上好的槐木和枣木做成的,极个别的还有楠木。这些沉睡了数百年的木头,怎么也不会想到,它们会为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大炼钢铁作出牺牲。
  第五部分
  第46章
  大棺材换下了银杏树(2)
  县委是在第三天知道了这件事的。书记周志海在全县广播大会上公开表扬了这件事,说这是用封建主义的木头,炼了共产主义的钢铁,是个创举。在这股风气的影响下,县城的大教堂,王达礼建成的文昌阁和其他古建筑统统在劫难逃,经受了自建成以来的第一次劫难。
  也许是从上边发下来的矿石(沂蒙本县没一点矿石,化石倒不少)过于顽固,也许是革命的热情还不旺盛,也许是共产主义一时还不愿落户在沂蒙,烧来烧去,里边的铁疙瘩就是只红不化,怎么办?
  “还是火不旺,再烧……”穆蛋命令道。
  “没劈柴了……”有人小声说。
  “还有!”穆蛋似乎胸有成竹!少顷,把手一挥:“回村去砍银杏树!”
  这时,整个老鹰崮已经无树可砍了。满山的柿子树、苹果树、梨树、栗子树、松树、柏树、山楂树、枣树、桃树、杏树,甚至连极为罕见的橡树几乎全被砍光。从此后,几乎年年发大水跑山洪。此次大砍大伐对生态的破坏严重,至今未被恢复。
  也许人们的潜意识里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砍伐得太绝了,当穆蛋提出要砍伐银杏树时,大伙一时陷入了沉默。人们已经没了往常的一呼百应,没了往常的一声令下立即行动。毕竟,村头的银杏树已经300多年了,它见证了崮下村的历史风雨,从大清,到民国,到抗战,到解放,到土改又到这大跃进,它经历了太多的历史风云,它承载了太多社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