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作者:李约    更新:2021-12-07 06:59
  因此,处处别宫随时都处于备用状态,宫室装饰,妃姬美人,近侍女官,编制全和咸阳后宫一样。
  与群臣议事则全在咸阳宫朝殿。
  同时他以卢生为首,韩终、石生、侯公等三人为副,另增加儒生方士三十六人,组成一个寻仙觅药小组,有的专研究古籍,寻找可能藏有神仙及仙药的地方;有的专事辨识百草,研究古方,挑选出能炼制仙丹的,来试行炼制。
  这批人日夜忙碌,提炼出来的草药丸散,就用宫人作试验,没有不良副作用,再给始皇服用。
  寻仙找药的行动可说是多管起下。
  始皇一直讲求重赏、重罚,这些人研究一项新发现或是新配方,始皇都有重金赏赐,但时间久了,始皇也有了抱怨,为什么配方不灵,神仙老是找不到?
  这些儒生术士自有一套说法,尤其是卢生的推搪之词,总能让始皇信服。
  3
  在咸阳赵高的私宅里。
  卢生和赵高在密室内谈话。
  赵高虽为阉人,但身居郎中令要职,又是始皇面前最亲近的幸臣,文武百官都明白,要想获得权势,他的府第是通往始皇的最快捷径。
  因此有自荐为门生,学习刑名的;有自愿为门客舍人,陪着赵高帮闲清谈的;也有些人将子女寄在赵高名下当干儿、干女的。朝中大臣和宗室,也都以能与他结交为荣,咸阳流传着一首歌谣,就是形容他这样炙手可热的盛况:-
  阉鸡莫啼,
  阉豕莫嗥,
  盛彼阉人,
  百官陪笑!-
  赵高住的私宅更是建筑宏伟,亭台楼榭,奇花异草,莫不争妍斗巧。他怀念故国,而旧六国之中,也以赵宫建筑最美、最舒适、宜于居住,而始皇就将赵国宫殿最美的一座,耗费大批人力拆掉,再原封不动的在咸阳重建,名之为"乐赵宫"。
  赵高就照着"乐赵宫"再造了一座,除了规模较小,没有皇宫的标志和体制外,其它完全一样。
  他虽为不男不女的阉人,府中照样是歌姬舞伎,美女如云,女婢童仆成群。据府中童仆传言,他还常会召美女侍寝,做些什么外人就不知道了。
  这间密室也是仿照始皇的南书房布置,简朴舒适,却透露着方正和威严。
  赵高当中高据书案而笑,卢生下坐作陪,看样子他在赵高面前,所受的礼遇还不如始皇对待他的。
  “卢先生,这次你怎么弄得如此狼狈?"赵高猥琐的脸上露出的不是同情,而是不满。
  “赵大人,别提了,这次能捡到一条命活着回来,已经是祖上有德了!"卢生叹了一口长期。
  “详细情形说来听听。"赵高带点命令的口吻。
  “本来在各港口生意做得好好的,南货北运,北产南销,赚了点利润!”
  “当然,船和船上所有开销都是由朝廷支付,你做的是无本生意,怎么会不赚钱?几年下来,应该在平地治了不少产业吧?"赵高打断他的话插口说。
  “别提了,这下全完了!"卢生摇头接连叹气:“这次是在辽东买了不少金沙,准备到南方去卖,利润会是好几倍,可是在港口的人对我说,主上对我起了疑心,不知是什么人在他面前告状泄了我的底。本来我是要沿着海边到即墨的,听到这项警告后,我想就到远海吧!以后主上派人问船上的人,也能有所交代,于是改由辽东直接航向临淄,谁知道就碰上了海盗!”
  “那处海面是不太干净,"赵高幸灾乐祸地笑着说:“当初你为什么不将皇后的神仙洞府说成在南海,这样你可以名正言顺的绕着四海走。”
  “海盗劫走了两艘楼船,将我和两名船长绑在木板上丢下海,说是活不活命全凭我们的造化,想不到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在海盗船走了以后,突然又来了场暴风雨,顷刻之间,两名船长就被巨浪不知打到哪里去了,我喝了几口水也就昏了过去,醒来时发现已被一艘渔船救起。”
  “听你这样说,你对主上所说的也不完全是假话,"赵高仰天哈哈大笑:“没关系,再来过!主上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但只要谈到皇后和长生不死之乐,他就天真得像三岁小孩,好哄极了。"我真羡慕你们,信口开河,荒诞不稽,说什么都能拿到赏赐,我在他面前一言一语都得经过考虑,稍有不对就会获罪!这一年你好好吹嘘,明年此时,十艘楼船到手,我再说动主上多派点警卫,就不怕什么海盗了!”
  “多谢赵大人,要不是大人提携,我也不能得到主上如此信任。"卢生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
  “其实,卢先生,我认为你的摄魂术真有一套,再加点西域来的安息香,上次就将主上引进似幻似真的境界里,哪天有空儿,是否可以教教我?"赵高眨眨小眼睛,做出自以为神秘的神情。
  “这种摄魂术乃是由西域传来,在当地又称为催眠术,可以让受术的人完全听从施术者的指挥,这是真才实学,而且要经过一段苦练,习术者还必须有相当禀赋。"卢生认真地回答。
  “好了,好了,我看我是没有这种禀赋,也没有这个空闲。”
  “赵大人要协助主上处理国家大事,哪有时间玩这种雕虫小技!"卢生谄媚地笑着说。
  “对了,"赵高想起什么似的拍拍大腿说:“你为什么不像徐巿那样要楼船百艘,童男童女再加护卫船工,人数高达万余,足够在一个小岛上称王了。”
  “我没有那样的才能和志气,只想赚点钱置产,老年生活过得好点就足够了。不过日前我在即墨时,好像听人说,徐巿已回到会稽。”
  “他的船队回来是件大事,我怎么都不知道?"赵高紧张的从书案后面跳起来。
  “他是一个人回来的,听说是接家眷,"卢生摇摇头:“那个人我并不认识,只是他跟人闲谈时,我在一旁听到而已。”
  “糟了!事情糟了,主上正派了人去琅琊找他——"赵高抓抓瘦削的脸腮,沉思起来。
  “这关赵大人什么事,要你帮他这样紧张?"卢生大为不解地问。
  “他和你一样,都是我教他这样做,而且是在主上跟前力保的!我得赶快想办法!"赵高露出奴婢的粗鲁本色,大声吼叫起来,声音尖锐,像用铁铲刮锅底。
  但卢生又不敢捣上耳朵,还得陪笑安慰。
  4
  始皇在梁山宫修炼室里,由蒙毅和幼公主侍坐,赵高则率领随从人员在别室工作。
  蒙毅和幼公主是经过卢生看相望气后,认为是陪伴始皇修道的最佳人选。
  其实,他这样说也只不过是预先逢迎始皇的旨意而已,因为他知道,始皇对幼公主有种移情作用,看到幼公主就像看到死去的皇后,或者更为恰当地说,就像见到他和皇后所生的女儿,一时看不到她,心里就像缺少什么似的。
  至于蒙毅,他曾居廷尉,大秦如今重法,要亲自和始皇共同谋求对策和解决的问题太多,也无法阻止他们见面,何况卢生也看得出,始皇对蒙毅的感情错综复杂。
  他将他看成是未来丞相的最佳接班人,他欣赏他的才识,更喜欢他的翩翩风度。始皇偏爱仪表出众的人,他用的侍臣没有一个不是英武潇洒的,只有赵高例外,那是因为他对他这个儿时玩伴的怜悯,盖过了对他猥琐面貌的厌恶。
  他将蒙毅当作蒙武的替身。在所有大臣中,他最信任的是蒙武。他聪明却不露锋;他率直却不会当面给他难堪;他能事事猜透他的心意,却不刻意逢迎或是横逆;他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却内方外圆,在有所争执时,都会为他预留台阶,让他下得了台。因此,无论国事或私事,他都能敞开和他畅所欲言。
  像中隐老人这种良师和蒙武这种益友,真是可遇而不可求!而在蒙毅身上,他找到了和蒙武相同的气质,却不像蒙武那样消极于政治。他希望将他培植起来为继位者所用,不管是胡亥或扶苏,相信他都会辅佐得很好。
  最重要也是最微妙的是:由于皇后和齐虹的亲戚关系,他爱屋及乌,将蒙毅当作自己的晚辈甚至是儿子。扶苏虽好,但和他亲近不起来,胡亥虽然亲近,却太没有出息。出于另一种移情作用,他将蒙毅看成是两者优点加起来的综合体。
  始皇对蒙毅的这种感情,不但卢生看得出来,所有朝中大臣和宫内侍臣,人人都心中有数。
  此刻,始皇身穿一件白色道袍,宽袖细腰,摆长拖地,头上戴的是一顶黑纱道冠,高耸细长,看上去倒也有几分仙气。他案前一座大香炉,正香烟袅袅,散发出特有的香味,味料是由侯公在华山采回的药材所制成。
  幼公主坐在他的右侧,看着弥漫上升的香烟发呆,受不了香味的刺激,接连打了几个喷嚏。
  始皇正在与蒙毅讨论增加谪戍人员到北边筑长城的问题,听到幼公主打喷嚏,他回过头来爱怜地说:
  “天气渐渐凉了,要注意加添衣服。”
  幼公主不回答,只是吃吃轻笑。
  “有什么好笑的,要你多加衣服,不要只顾着看起来轻盈,受凉生病味道不好受。"始皇俨然一副慈父口吻。
  “幼公主的身材,穿再多也会是轻盈的。"蒙毅在一旁说。
  也许是进宫以后营养好,幼公主发育得很快,出现了女性的第二象征,虽然离及笄之年还有段时间,却已变成亭亭玉立、玲珑有致的少女体态。
  “儿臣不是笑加衣服的事,而是看到父皇穿着道袍,一副潇洒脱俗的样子,和蒙大哥谈的却是杀人谪边的恐怖的事,所以忍不住发笑,还岂父皇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