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作者:柳生    更新:2021-12-07 06:26
  从这里看到,1960年—1980年的前后,皆差不多费用水平,上升很少。
  这里顺便讲1990年,按正常殡葬开支,棺木要六百元,买地公山六十元,殡葬费约五百元。从凌子山一个亲人介绍这一情况,合计约要一千七百多元,这些特记在此,以看物价的一角,亦主张殡葬从简,不能拖累子孙,社会有一个殡葬规定,不可太铺张浪费。风水和族老的一些这类要求,应该革除,殡葬以华为耻。
  这年又发表了毛主席《重上井冈山》二首词,内有要到九天览月,要下五洋捉鳖之句,据说早年所写,这二个‘要’字,当时是‘可’字,可即能也,要就变成非去不可,或结心去,有免强性,这二个字也有所意味,上天下海的内涵。一般平民百姓自不可比拟,但这天子龙身,就有此意义了。
  八月中秋过了,当晚月色很好,据说有人卜卦,毛主席当晚辞世,是以后听来的,未必真实,但有这种传言,亦可记之。
  约八月十六日,李绍吃过早饭来告诉凌子山说:“今天下午四点中央广播电台有重要新闻转播,可能是我何宿,我何宿……的事,下午我带来收音机来你家,吃着月饼,唱茶听新闻,看究是不是这件事,我想很有可能!”
  凌子山心中有所猜身疑,总觉无什么迹象,又觉无这可能,若要知什么新闻,且听下回分解。
  有分教:巨人辞世天昏地暗,万众举哀山悲海哭。
  第二十五回
  第二十五回
  时代开拓新局势 阶级洪流另重天
  时代总是有界分,一代伟人动乾坤。扫尽狼烟求统一,四海高歌向前奔。世界巨人东方立,不平条约荡无存。三江五湖普天庆,万众齐心新前程。请匪反霸换岁月,互助社团旭日升,钢铁大炼全民出,食堂吃饭莫分文。文化革命翻腾怒,敢教山河气象吞。英雄业迹谁功罪,史载千年论伪真。
  且说李绍带了晶体管小型收音机,来到凌子山家,也无多谈什么,只等四时的中央电台广播。凌子山心中有些紧张似的,谁也不敢乱说些什么话,因为家中总有人会来往,多无人议论政治之事,都是多听中央广播,看报就是二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这就是时代指南,行动口径,其它报也要引用这些报刊社论。
  到了下午四时,真是这样的新闻,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同志以昨夜即今朝凌辰逝世。当时不少听到这条消息,哭得很厉害的平民,也是天降斯人不同。周总理逝天晴日丽,毛泽东逝世天昏地暗,毛雨菲菲,有时雨水还较大,淋得掉急队伍,人民团体的成员湿透全身。水泪交融,实在令人悲切得很,这时初有黑白电视可看。
  也很奇怪,毛泽东未逝世前,因唐山地震,余震北京,天津,不少人不敢入屋住宿,在街头搭棚度夜,这个县城也一样,地震时时报导,人心惶惶,多在街头成家睡在空旷地方,一有动静鸡飞狗走,时时如抗日走飞机。经常关心天象,但自毛主席逝世后,这些地震之事,似乎无人过问,广播也无说,除了生产与掉念活动之外,并无再露宿街头,有怕地震之事了。
  掉念活动共有十天,天安门开追悼会,全国同时听会,各设灵堂,统一时间,共举哀,这天也是多数有阴雨绵绵,全场整肃。
  有一件事比较难处理,开完追悼会,对开追悼会的会场,花圈无人会处理,只放着不去理它。就是上面也无传达处理方法。这时又是二十多号,似乎有这样的很小心的交带:“国庆将到,大家对毛主席还是很怀念的,搞干净过国庆,说明……,这里似乎记不得怎么说,很是模糊,含蓄。说搞卫生也不是,说清理也不是,说烧掉也不是,似乎有大胆的人就去干,有些还不敢去处理场面花圈,这里写有字,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就是这样并非随便可以说清楚。
  以后比较久了,才有人在《人民文学》发表有一篇叫《宝圈焚烧记》描写如何请示处理花圈的文章。因笔者没有看,听来的,这个文学单位又无订,难得一观。无可考、当时纸张有些紧张,订报还有一定的规定范围,所订数量,订什么报,什么人可订,亦有不成文的讲法,自有各单位不同,没有一律,难细说。
  原来也有过说毛主席逝世后,未到时机未发讣告的讲法,自这次掉念活动,这些纯属谣传之事。已无有再说,可以说不改自破。
  国庆节的场面,人们都看天安门的名单排列,当时有江青站立中间,华国峰与叶剑英在左边接见场面的照片,人们也有所议论,但没有敢多说,只有会会意,这些时间还是行动,语言严谨好,华国峰是第一副主席,局面还稳定,关于国家的安定方面还是没有人去担心,你办事,我放心的巨幅画象,毛泽东和华国峰的风采处处有挂。这样的油画也十分起作用,凡是毛主席所订的方针政策都照行风气高,就是说:按既定方针办。这个时间人们都这样想,按既定方针办是可以的。江山不会变色,国家安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还要继续。打倒了的还是不可翻案,才真是无产阶级专政。二个凡是的风气也很高,也已成了习惯似的……。
  就在这个时候,有这样传闻,华国峰与李先念的谈话记录,亦有传抄、传阅。华国峰希望李先念出任总理,李先念说自已一贯抓经济的,对世界政治风云不够熟悉,最好还是另处寻人。他又介绍,目前来看德才廉备。能力高的,又能得下好国家大事的,是邓小平……。这样的内容传抄阅,有神秘感,非公开的很多人还有兴趣。但似乎没有见到华国峰对这种讲话的表态的传抄语录,似乎是一种试探性质有,给邓小平出来的一个前兆性波澜。当时人民也是对此很有强烈愿望。
  似乎这个时间的前后还传抄过刘伯承的讲话记录。有华国峰去探望他,他说他的死后开追悼会在邓小平致掉词。不然就不要开,把他丢在荒郊算了,这似乎也有一古社会变动希望的微澜,还是强烈要求,亦没有人敢表出态度似的。二个凡是起作用。
  以后又有传出叶帅的讲话,说国庆节,江青抢镜头,把叶帅与华国峰挤到一边去了。看来新闻界与了纸也有一些登报用心,但没有什么明确的传言,都似乎有严谨的传播方法。起码你知道江青在中间的实质,从照片上也是见她的脚尖特别侧立的,并非有意站成的排列。
  有一天,李绍又来向凌子山讲他听到美国之音讲江青既被捉的囚禁报导,虽很久没有见他出场的接见消息,但对这个讲法,完全不敢相信,不过也有传出江青的讲话,毛主席死后,她有可能不死不活的养着……的牢骚,具体没有听到更多的传闻,这个事情根本无人传播,就有听美国之音的人,极少数,也认为美国是误报导,或是造谣中伤,人人闭口,根本没有讲法。
  不过也有人担心认为可能会出现混乱局面,都在静观,社会风气完全平静。
  凌子山因为与粮局的一名干部看病,他儿子送一张北京椅给他,因那时兴北京活动卧椅,但无帆布可买,布票又缺,当时美国的出口大数有分配到这个县,买了二个装这麦的编织式的袋,走后门的。每个五角钱,可以代替做这椅帆布,另一个可以买东西装物用,走后门才可买到。
  据他介绍这个年头进口了一批美国大麦。这是第一次面对现实,不然,中国的粮食已有余,谁敢要调进粮食,是对中国制度的污蔑,这点上人民吃到色白的麦粉,心里压力也感到放松些。上面知道实况。国家知道老百姓还需要粮食,卖了‘余粮’又要买缺粮,以后上边知道这样情况,人民心中高兴的。本来有余的时候,也会有缺的时候,缺的不一定永远缺,一年有余就永远有余,也是不可能的。人民对邓小平之所以怀着希望,是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判听出来的;1960年,刘邓路线,‘三自一包’又有陈云的计划,人民对这些是敏感的,会有看法的。这时人民想到肚子的粮食,心间也希望的‘三自一包’的出台,这个要求并不高,国家不变色,粮食也要过关。
  有一次,凌子山还在彭果贤房中议论说:“不知是真的吗?我又没听到,有人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讲:打倒王,张、江、姚、有人又说是听错了,毛主席死去不久,怎么江青会被抓,有人只试问别人,无人敢肯定,总十分恐慌。”
  彭果贤说:“没有上边指示,莫去相信,现在武装部长与治保干部正出去追谣,谁先说的,谁就会凶多吉少,不可乱说。”
  “真是非同小可,少说为付佳,知而不言,总过安全,知就先讲,抓你不枉。”凌子山说。
  二个人还在那里坐着,彭果贤被叫了出去,凌子山正感不知什么事。还在躇踌之间,胡乱猜些什么,彭果贤笑着回来,说:“接到县的电话,开了紧急战地会议,现在即要写标语与小旗子,准备游行庆祝,打倒‘四人帮’王、张、江、姚、这是标语口号,我要去写,现在看来,我们这个地方太闭塞,今早中央广播电台讲了,也无人敢信,不敢声张。现在已成事实。”
  “不能这样说,就是县里,没有上边一级传达,也不敢动,谁敢只听广播行事,总怕电台内有异派的。又怕收错,听错,这件非同小可之事,弄得不好,说江青要打倒!不是现行反革命,也成了什么,多名堂啊!”凌子山说。
  这个游行形式很快组成,不一时,满街贴着打倒,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标语,横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