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作者:祝彦 更新:2021-12-07 02:15
然而,李林听到东平太村方面的枪炮声仍很激烈,担心赵仲池、郑林、姜胜和地、专机关人员还未突围出来,因此,她命令骑兵战士停止南行,大声地说:“同志们!我们大批同志还处在敌人包围之中,我们有责任去解救他们!"随即,李林与骑兵战士们调转马头,像猛虎一般向西北方面冲杀回来。
李林的回马枪,完全出乎敌人的意料之外,使日伪军一下子措手不及。已散布在山头上的日伪军,正准备向东平太村收缩包围圈,解决被包围的我地、专机关人员,没想到冲出去的八路军骑兵部队又杀了回来。因此,敌人不得不重新组织兵力,重点来对付这支像猛虎一样的骑兵。
李林与骑兵战士们,在敌人据守的各个山头上左冲右闯拼杀了几个回合后,听到东平太村方面的枪声渐渐稀疏下来,估计地、专领导和机关人员已突围转移,便指挥骑兵战士们向东突围,以继续分散敌人的兵力,为东平太村的机关人员突围转移创造条件。可是,敌人已对她们形成新的包围圈。在小郭家窑附件,敌人的一颗手榴弹在李林身边爆炸,战马被炸死。她被从马上摔下来,一名战士见她倒在地上,正要下马扶她,被她厉声喝住:“干什么?快往前冲!”紧跟李林战斗的两名战士亦中弹牺牲,只剩下李林一人。李林抢占到山上的一座小庙,李林咬着牙爬行到一处地塄下,佯装昏了过去躺着不动。当敌人扑上来时,她突然坐起,一手拿驳壳枪,一手拿小八音枪连连射击,6个敌人应声倒地,其余敌人慌忙退了回去。
这时,李林已多处负伤,驳壳枪的子弹已全部打光,小八音手枪只剩下一粒子弹。面对越来越近的众多敌人,李林自知已无力突出重围,毅然扣动小八音枪机,将最后一颗子弹打进自己的喉部,壮烈牺牲。敌人怎么也不相信这样顽强拼搏的是一位女八路。最后在打扫战场时,敌人才发现令他们丧胆的是一位女八路。日本侵略者也不得不说:“女八路的真厉害!”
李林牺牲后,党中央机关报和重庆的《新中华报》《新西北报》相继发表消息、社论和悼念文章,以醒目的标题称赞李林是“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晋绥分局和中央妇委专门为她开了追悼会。解放后,政府把她的遗骨安放在平鲁县烈士陵园,并立碑纪念。
第三部分:张自忠:血染洪山的抗日将领长城抗战 大刀令敌胆寒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山东省临清县人,1891年8月11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县唐家园村。1914年投军从戎。历任西北军学兵连连长、团长、师长。抗日战争时期,初为国民革命军军长,后任军团长、集团军总司令、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宣城洪山与日军作战时壮烈牺牲。
1940年5月28日上午9时许。战时首都重庆朝天门外扬子江的主航道上,一艘精心装点的灵船,鸣着凄凉的哀号,吃力地向储奇门逆行而来。储奇门码头早已迎者如堵,庄严、肃穆的气氛里,国民政府军政要员蒋介石、冯玉祥、孔祥熙、于右任、戴传贤、孙科、鹿钟麟等,和数以千计的各界人士,正翘首向朝天门的江心望去。灵船从江心向码头慢慢靠过来,船头那幅身着将军戎装、镶着黑色边框的遗像渐渐清晰起来。人们恭候的是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的灵柩!
1、长城抗战 大刀令敌胆寒
1933年3月,日本军队继侵占了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省后,又大举进攻长城东段要塞,企图打开缺口,夺取屏障,南下平津。华北人心震撼,广大群众和爱国学生纷纷要求国民党当局抗日救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主任张学良,命令陆军第二十九军迅即奔赴热河通往平津的咽喉——喜峰口,阻止日军前进。时任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师长的张自忠,被委任为二十九军前线总指挥。他当即与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率一O九旅赵登禹部、一一O旅王治邦部、一一三旅佟泽光部分别由张家口、井陉县乘火车至通县,经三河、蓟县,星夜兼程,奔赴前线。
3月9 日,二十九军先头部队赵登禹旅在喜峰口寨附近与日军遭遇,迅即在喜峰口前孩儿岭制高点阻击日军。双方展开肉搏战,几处高地,失而复得,来回拉锯,争夺激烈。日军又用飞机、坦克、大炮猛烈轰击,中国军队伤亡惨重。战况很快报到总指挥张自忠处,他又急令一一O旅急行军赶赴撒河桥,一一三旅赶赴滦阳城,增强第一线,这才稍稍稳住了战局。
10日傍晚,腿部受伤的赵登禹匆匆赶回前线指挥部,向张自忠详细汇报作战和伤亡情况。张自忠深感日寇武器精良,正面硬拼下去,对部队甚为不利。他建议应当根据部队装备差的特点,利用夜战近战战术,出其不意袭击敌人,以遏制敌人武器精良的优势。冯治安、赵登禹当即同意,决定采取迂回战术夜袭日寇。
赵登禹回到旅部后,于3月11日午后召开前线团以上军官会议,部署夜袭行动方案。赵登禹在会上说:“我们装备差,有兵无枪,有枪无弹,只有大刀和手榴弹,现在我们仅与敌寇对战两昼夜,就被敌机、敌炮轰炸得损失了两个团的精华,我决心绕到喜峰口敌人后方,痛痛快快与日本鬼子拼个你死我活,叫鬼子知道我中华民族还有不怕死的勇敢军队。” 赵登禹一席话,道出了扭转局面的关键,赢得了会上军官们的响应和赞同。随后,大家研究了夜袭路线和联络信号,决定把第一线正面交给王治邦旅固守;赵登禹旅、董升堂团从左翼出潘家口,绕至敌右侧背,攻击喜峰口西侧之敌;一一三旅二二六团杨干营从右翼经铁门关出董家口,绕至敌左侧背,攻击喜峰口东侧之敌,形成东西夹击之势,以关门打狗。
当天黄昏,夜袭部队在当地樵民、猎手带领下,轻装上阵,踏着崎岖山路,披荆斩棘,从不为人知的山间小道悄悄运动到日军侧背。董升堂团于夜24时在小喜峰口北三家子、后丈子日骑兵营地用大刀、手榴弹歼灭日军一部后,又向后丈子以北地区攻击前进,与走外线的赵登禹旅取得联系,于是协同作战,赵登禹旅对付日军第二十七联队,董升堂团对付日军第二十八联队。骄傲、不可一世的日军怎么也没有想到中国军队竟然会在雪夜迂回袭击,丝毫没有防范,有的日军还在睡梦中,就已经做了刀下鬼,身首分家;有的穿着裤衩仓促迎战,也被大刀斩死。经过一夜袭击,中国军队用大刀杀死日军700余人,有效地遏制了日军对喜峰口及周边地区的攻击。
喜峰口大捷,是中国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辉煌胜利,它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和信心。从此,二十九军的大刀队威震四方,令日军闻之丧胆。20世纪30年代后期,音乐家沈默心根据二十九军喜峰口大刀歼敌的英勇事迹,谱写了一首激情奔放、铿镪有力的《大刀进行曲》,成为振奋民族精神、鼓舞抗日斗志的不朽之音。
长城抗战,由于张自忠指挥若定,调度有方,并多次亲率直属队、手枪营到第一线督战,而取得了胜利。当时张自忠就多次对部属说:“人生在世,怎么都是死,打日本鬼子死了,这才死得其所!只要有一兵一卒,就决心与日寇血战到底!”正是由于全军将士抱定必死的决心,致使日军遭到惨重失败。
第三部分:张自忠:血染洪山的抗日将领深明大义 临沂击寇
1938年春,日本侵略军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沿津浦铁路南北夹击徐州,然后利用中州平坦地势,发挥其机械化部队的威力,直扑平汉铁路,消灭郑州、武汉间中国军队,夺取武汉,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军侵略攻势的核心是占领徐州,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同样看重这个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制定了以黄河、淮河为天然屏障的保卫徐州作战计划。可是,第五战区副司令韩复榘在日寇进攻面前毫无退兵之计,丢弃黄河天险,不战而退守鲁南,中国军队保卫徐州的计划被完全搅乱,只好临时调兵遣将,仓促应战。结果,第三军团长兼四十军军长庞炳勋部被日寇精锐部队、号称“铁军”的坂垣师团围困于临沂,频频向战区长官司令部告急求援。
临沂,鲁南重镇,距台儿庄90公里,为徐州东北之门户,如果临沂不保,日军则可由青岛直趋台儿庄、徐州,威胁陇海、津浦两路之安全,战略地位至关重要。李宗仁接到求援后,一面令庞炳勋“坚决保卫,拒敌前进”,一面令张自忠率五十九军北上临沂,援助庞部作战。
李宗仁虽然下达了上述命令,可心中仍存顾虑。原来,张自忠与庞炳勋皆冯玉祥部属,在1930年蒋冯中原大战时,因庞炳勋倒戈反冯,并突袭张自忠师部,张险遭不测,彼此积怨甚深。李宗仁由此想到张自忠会不会见死不救,或者落井下石呢?他赶紧将张自忠召来,诚恳地劝慰道:“你和庞炳勋有宿怨,我甚为了解。不过以前的内战,不论谁是谁非,皆为不名誉的私怨私仇。庞炳勋现在前方浴血奋战,乃属雪国耻,报国仇。我希望你以国家为重,受点委屈,捐弃个人前嫌。”
没等李宗仁继续往下说,张自忠以军人独有的语言答道:"绝对服从长官命令,请长官放心!"
李林的回马枪,完全出乎敌人的意料之外,使日伪军一下子措手不及。已散布在山头上的日伪军,正准备向东平太村收缩包围圈,解决被包围的我地、专机关人员,没想到冲出去的八路军骑兵部队又杀了回来。因此,敌人不得不重新组织兵力,重点来对付这支像猛虎一样的骑兵。
李林与骑兵战士们,在敌人据守的各个山头上左冲右闯拼杀了几个回合后,听到东平太村方面的枪声渐渐稀疏下来,估计地、专领导和机关人员已突围转移,便指挥骑兵战士们向东突围,以继续分散敌人的兵力,为东平太村的机关人员突围转移创造条件。可是,敌人已对她们形成新的包围圈。在小郭家窑附件,敌人的一颗手榴弹在李林身边爆炸,战马被炸死。她被从马上摔下来,一名战士见她倒在地上,正要下马扶她,被她厉声喝住:“干什么?快往前冲!”紧跟李林战斗的两名战士亦中弹牺牲,只剩下李林一人。李林抢占到山上的一座小庙,李林咬着牙爬行到一处地塄下,佯装昏了过去躺着不动。当敌人扑上来时,她突然坐起,一手拿驳壳枪,一手拿小八音枪连连射击,6个敌人应声倒地,其余敌人慌忙退了回去。
这时,李林已多处负伤,驳壳枪的子弹已全部打光,小八音手枪只剩下一粒子弹。面对越来越近的众多敌人,李林自知已无力突出重围,毅然扣动小八音枪机,将最后一颗子弹打进自己的喉部,壮烈牺牲。敌人怎么也不相信这样顽强拼搏的是一位女八路。最后在打扫战场时,敌人才发现令他们丧胆的是一位女八路。日本侵略者也不得不说:“女八路的真厉害!”
李林牺牲后,党中央机关报和重庆的《新中华报》《新西北报》相继发表消息、社论和悼念文章,以醒目的标题称赞李林是“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晋绥分局和中央妇委专门为她开了追悼会。解放后,政府把她的遗骨安放在平鲁县烈士陵园,并立碑纪念。
第三部分:张自忠:血染洪山的抗日将领长城抗战 大刀令敌胆寒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山东省临清县人,1891年8月11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县唐家园村。1914年投军从戎。历任西北军学兵连连长、团长、师长。抗日战争时期,初为国民革命军军长,后任军团长、集团军总司令、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宣城洪山与日军作战时壮烈牺牲。
1940年5月28日上午9时许。战时首都重庆朝天门外扬子江的主航道上,一艘精心装点的灵船,鸣着凄凉的哀号,吃力地向储奇门逆行而来。储奇门码头早已迎者如堵,庄严、肃穆的气氛里,国民政府军政要员蒋介石、冯玉祥、孔祥熙、于右任、戴传贤、孙科、鹿钟麟等,和数以千计的各界人士,正翘首向朝天门的江心望去。灵船从江心向码头慢慢靠过来,船头那幅身着将军戎装、镶着黑色边框的遗像渐渐清晰起来。人们恭候的是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的灵柩!
1、长城抗战 大刀令敌胆寒
1933年3月,日本军队继侵占了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省后,又大举进攻长城东段要塞,企图打开缺口,夺取屏障,南下平津。华北人心震撼,广大群众和爱国学生纷纷要求国民党当局抗日救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主任张学良,命令陆军第二十九军迅即奔赴热河通往平津的咽喉——喜峰口,阻止日军前进。时任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师长的张自忠,被委任为二十九军前线总指挥。他当即与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率一O九旅赵登禹部、一一O旅王治邦部、一一三旅佟泽光部分别由张家口、井陉县乘火车至通县,经三河、蓟县,星夜兼程,奔赴前线。
3月9 日,二十九军先头部队赵登禹旅在喜峰口寨附近与日军遭遇,迅即在喜峰口前孩儿岭制高点阻击日军。双方展开肉搏战,几处高地,失而复得,来回拉锯,争夺激烈。日军又用飞机、坦克、大炮猛烈轰击,中国军队伤亡惨重。战况很快报到总指挥张自忠处,他又急令一一O旅急行军赶赴撒河桥,一一三旅赶赴滦阳城,增强第一线,这才稍稍稳住了战局。
10日傍晚,腿部受伤的赵登禹匆匆赶回前线指挥部,向张自忠详细汇报作战和伤亡情况。张自忠深感日寇武器精良,正面硬拼下去,对部队甚为不利。他建议应当根据部队装备差的特点,利用夜战近战战术,出其不意袭击敌人,以遏制敌人武器精良的优势。冯治安、赵登禹当即同意,决定采取迂回战术夜袭日寇。
赵登禹回到旅部后,于3月11日午后召开前线团以上军官会议,部署夜袭行动方案。赵登禹在会上说:“我们装备差,有兵无枪,有枪无弹,只有大刀和手榴弹,现在我们仅与敌寇对战两昼夜,就被敌机、敌炮轰炸得损失了两个团的精华,我决心绕到喜峰口敌人后方,痛痛快快与日本鬼子拼个你死我活,叫鬼子知道我中华民族还有不怕死的勇敢军队。” 赵登禹一席话,道出了扭转局面的关键,赢得了会上军官们的响应和赞同。随后,大家研究了夜袭路线和联络信号,决定把第一线正面交给王治邦旅固守;赵登禹旅、董升堂团从左翼出潘家口,绕至敌右侧背,攻击喜峰口西侧之敌;一一三旅二二六团杨干营从右翼经铁门关出董家口,绕至敌左侧背,攻击喜峰口东侧之敌,形成东西夹击之势,以关门打狗。
当天黄昏,夜袭部队在当地樵民、猎手带领下,轻装上阵,踏着崎岖山路,披荆斩棘,从不为人知的山间小道悄悄运动到日军侧背。董升堂团于夜24时在小喜峰口北三家子、后丈子日骑兵营地用大刀、手榴弹歼灭日军一部后,又向后丈子以北地区攻击前进,与走外线的赵登禹旅取得联系,于是协同作战,赵登禹旅对付日军第二十七联队,董升堂团对付日军第二十八联队。骄傲、不可一世的日军怎么也没有想到中国军队竟然会在雪夜迂回袭击,丝毫没有防范,有的日军还在睡梦中,就已经做了刀下鬼,身首分家;有的穿着裤衩仓促迎战,也被大刀斩死。经过一夜袭击,中国军队用大刀杀死日军700余人,有效地遏制了日军对喜峰口及周边地区的攻击。
喜峰口大捷,是中国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辉煌胜利,它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和信心。从此,二十九军的大刀队威震四方,令日军闻之丧胆。20世纪30年代后期,音乐家沈默心根据二十九军喜峰口大刀歼敌的英勇事迹,谱写了一首激情奔放、铿镪有力的《大刀进行曲》,成为振奋民族精神、鼓舞抗日斗志的不朽之音。
长城抗战,由于张自忠指挥若定,调度有方,并多次亲率直属队、手枪营到第一线督战,而取得了胜利。当时张自忠就多次对部属说:“人生在世,怎么都是死,打日本鬼子死了,这才死得其所!只要有一兵一卒,就决心与日寇血战到底!”正是由于全军将士抱定必死的决心,致使日军遭到惨重失败。
第三部分:张自忠:血染洪山的抗日将领深明大义 临沂击寇
1938年春,日本侵略军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沿津浦铁路南北夹击徐州,然后利用中州平坦地势,发挥其机械化部队的威力,直扑平汉铁路,消灭郑州、武汉间中国军队,夺取武汉,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军侵略攻势的核心是占领徐州,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同样看重这个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制定了以黄河、淮河为天然屏障的保卫徐州作战计划。可是,第五战区副司令韩复榘在日寇进攻面前毫无退兵之计,丢弃黄河天险,不战而退守鲁南,中国军队保卫徐州的计划被完全搅乱,只好临时调兵遣将,仓促应战。结果,第三军团长兼四十军军长庞炳勋部被日寇精锐部队、号称“铁军”的坂垣师团围困于临沂,频频向战区长官司令部告急求援。
临沂,鲁南重镇,距台儿庄90公里,为徐州东北之门户,如果临沂不保,日军则可由青岛直趋台儿庄、徐州,威胁陇海、津浦两路之安全,战略地位至关重要。李宗仁接到求援后,一面令庞炳勋“坚决保卫,拒敌前进”,一面令张自忠率五十九军北上临沂,援助庞部作战。
李宗仁虽然下达了上述命令,可心中仍存顾虑。原来,张自忠与庞炳勋皆冯玉祥部属,在1930年蒋冯中原大战时,因庞炳勋倒戈反冯,并突袭张自忠师部,张险遭不测,彼此积怨甚深。李宗仁由此想到张自忠会不会见死不救,或者落井下石呢?他赶紧将张自忠召来,诚恳地劝慰道:“你和庞炳勋有宿怨,我甚为了解。不过以前的内战,不论谁是谁非,皆为不名誉的私怨私仇。庞炳勋现在前方浴血奋战,乃属雪国耻,报国仇。我希望你以国家为重,受点委屈,捐弃个人前嫌。”
没等李宗仁继续往下说,张自忠以军人独有的语言答道:"绝对服从长官命令,请长官放心!"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