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长安聚疑氛 广陵多纷争(四)
作者:史杰鹏 更新:2021-12-06 18:45
他所问的人是御史中丞靳不疑,这人近年来是皇帝的宠臣,一直随侍在皇帝左右,从甘泉宫到建章宫,几乎寸步不离。靳不疑见皇帝跟他说话,赶忙离席道,臣有一言,昧死敢陈。
皇帝奇怪地说,卿不必拘礼。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朕不会怪罪你的。
靳不疑道,臣少学律令,曾见高皇后《二年律令》记载:"矫制,害者,弃市;不害,罚金四两而已。"67陛下即位以来,虽律令变更,重治矫制之罪。然臣以为非常年岁,宜有非常之刑。往年陛下派遣直指绣衣使者出境,发各郡县兵击斩群盗,也是非常之举,不见于前朝故事68。现今天下群盗众多,南昌县一时之间竟达五六百之众,此皆为丞相和郡太守之过失。一个小县县令,能有什么作为?如果想凭借区区二百县吏,平息群盗,未免过于苛责。南昌县令王德、县丞沈武矫制发郡兵击斩群盗,将之全部翦灭,也属非常之功,不可以常法计虑。臣妹夫高都尉被盗贼挟为人质,终于不幸身死,固然可痛,但国家律法,亦不可因为他一人之安危而让群盗逃脱。否则,天下郡县的群盗将尽劫持他们的二千石长官作为人质,而围捕吏不敢进击,贼势将愈加猖狂。因此,臣愚以为应当赦免王德和沈武,虽然臣妹夫高辟兵都尉为国殉职,陛下却因此获得了良县令和良县丞,臣不敢因私废公。臣以为丞相不经上奏,擅自击捕王德和沈武,虽然并未违反律令,但实在有点见事不明,不可为后世法。臣以为,当今之计,陛下应当派使者随新县令一起去南昌县,抚恤王德家属,并即下诏赦免沈武。臣不知道所言当否,愿领死罪。
皇帝脸上掠过一阵喜色,赞道,难得靳中丞如此公私分明。朕也觉得此法甚好。不过公孙贺自小侍奉朕,也算尽心尽责,他妻子又是皇后的姊姊。所以朕时常容忍,不愿谴责。还有一个多月就到新年了,朕决定明年改元征和,并下诏书大赦。如果那个沈武命相不薄,应该能活到大赦的日子。王德的抚恤和沈武家里的事,你就发文书,用驷马邮传送往豫章,便宜办理就是了。
离直城门北阙最近的一个闾里,集中居住着跟皇室有亲戚关系的达官贵族,所以百姓都称之为"戚里"。这个里的房子都高大精致。虽然有戚里的名称,但实际上并不像普通的里那样有里门,有里长和里监门看官,寻常的闾里,里门边所有房子的门都朝内开,只有进了里门,经过里长和监门的盘查,才有可能回到自己的家。而这个里的很多房子却都直接把门朝向北阙的大街,不需要里长和监门管制,这是它大大优于东面"尚冠里"之处。尚冠里也是高官大族的房宅,这从"尚冠"的名称就可以看得出来。戚里的西边是桂宫,东边是北宫,都是皇帝妃嫔或者太后的离宫所在。戚里在两座宫殿的夹辅之下,显得威风赫赫,与长安东北角嘈杂拥挤的民宅形成鲜明的对比。公孙贺宅第的南门离未央宫的北阙不远,北阙巍巍高耸,阙下是吏民上书的司马门,有专门的官吏接待上书。现在,公孙贺一家就在自己院子里的飞云阁上庆祝,因为公孙敬声刚从水衡狱赦回,并重新任命为太仆,一家都喜之如狂。他的身边,坐着卫皇后的女儿阳石公主69。在戚里,公孙贺的楼阁豪华壮丽,是在他拜相后皇帝特意赏赐的甲第,很早的时候,曾是梁孝王的郡邸。梁孝王谋反,宅第又赐给淮南王,淮南王后来又因谋反自杀,皇帝命令将作大匠鸠工修治,焕然一新后,赐给公孙贺。号称是戚里的第一豪宅。
公孙贺在这里已经住了九年,九年的安然无事,九年的惴惴不安,简直让他心力交瘁,今天的欢庆,不过是短暂的放松罢了。他饮了一杯酒,道,今天皇帝的面色还算随和,但一听说我只带去朱安世的首级,马上就有点不悦。我吓得差点跪不稳,幸好,在我陈明理由后,他也就没说什么,可是我好像在魂门亭长那处过了一次堂。唉,伴君如伴虎。皇帝一向刚毅峻健,信赏必罚,没有过于悖理的地方。所以我年轻时十分谨慎,倒也一直无过。只是近几年皇帝行事太不易捉摸了,我真怕哪天脑袋会莫名其妙地搬家。希望我们能熬到老死户牖,不要遭斧鉞之诛。他边说边盯着窗外的北阙,北阙建在一个高大的夯土地基上,比这座楼还要高,而在这楼上仰视北阙,又可看见未央宫的前殿的台阶,好像浮在北阙阙顶之上。公孙贺呆呆地看了一会,长叹了一口气,天威真不可测,从这地势就看得出来,记得当年我第一次进北阙去未央宫前殿时,还很年轻,意气风发。但是进了北阙,随着地势一级级增高,看见未央宫的前殿高峻雄伟,好像浮在天上,胸中的蓬勃之气顿时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连腿都有点发软。那之前我征战匈奴,无论多么凶险,都没有这样害怕过。唉,当年那萧丞相真会选地方。
公孙敬声看上去英俊威武,虽然四十多岁了,可是脸色光洁,微有短髭。他倒是满不在乎地说,哼,现在的皇帝更会选地方了,坐在建章宫的前殿上,竟然可以俯视未央宫的屋顶。只不过坐得再高,总会有栽下的一天。看皇帝这样的身体,大概熬不了多久了。他突然凑过去低声说,大人不必担心,看来上次臣伙同朱安世在甘泉宫驰道上埋藏的木偶人已经起了作用。皇帝就是那次去甘泉宫祠祭上天后,身体开始有恙的。
公孙贺看了阳石公主一眼,神色有点不悦。公孙敬声笑道,大人放心,公主不可能去告发我们的。皇帝对皇后这样的态度,一旦废了皇太子,公主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现在谁不想保命要紧呢?
公孙贺哼了一声,我就怕保命不能,赤族70有份。
阳石公主道,丞相不必担忧。其实身为人臣人子,但凡有一点办法好想,又何必去干这样的事?皇帝迷恋钩弋夫人,这倒也罢了,但竟然私下授意江充那奸贼编出那般离奇的故事,说什么钩弋夫人天生丽质,生下来手就一直拳缩,没人能掰开。只有皇帝见了她,一下就掰开了,好像一老一少是天作之合。这倒也可以不论。这钩弋夫人前年生了个儿子,竟取名叫弗陵,弗陵,无人可陵驾其上也。你想,这世间除了皇帝,还有什么人有这地位?皇帝还授意江充那奸贼到处宣扬,说钩弋夫人怀孕十四个月才生下这个儿子,简直胡言乱语到了无耻的地步,谁个见过人十四个月才生下的?还不是因神道以设教,想讽劝一帮见利忘义的朝臣去附会那些荒诞不羁的传说,称述什么尧十四个月出生的故事,那童竖乃是尧帝的化身。皇帝甚至为此把甘泉宫的前殿都改名钩弋殿,殿门也改名尧母门。既然皇帝昏了头,认为他的这个小儿子是尧,那我阿兄的皇太子之位还能保得住吗?我们除了主动一点,别无他法,总不能坐以待毙。
公孙贺又重重地叹了口气,事已至此,我也无话可说了。大丈夫生能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就效法伍子胥、主父偃罢。
这时,公孙贺的老婆卫君孺开口了,夫君也不要太过担忧,现在我们不是好好的吗?敬声不但出狱了,还官复原职,这都是好的征兆啊!我妹妹现在还是皇后,太子的地位还在。皇帝的那个小儿子才不过两岁,而皇帝本人年岁已高,难道还有寿命等到他的小儿子长大吗?汉朝的天子没有一个是童竖时就即位的,皇帝难道就不担心皇帝太小,外戚专权吗?我看情况没那么可怕,何必庸人自扰。
公孙贺道,唉,你哪里知道,这次在南昌县就折损很惨,那个高辟兵真他妈是个蠢货,他自己死了倒也罢了,连累得我们都儿也丢了性命。本来让他牢牢控制住豫章冲灵武库的四十万张强弩,一旦有变,心里也算有点底。管材智又派昌儿去逐捕那个沈武,居然也一去不返,据搜寻的人说,去的五辆兵车和二十个戍卒都没了踪影,当真奇怪。当时救走沈武的不过五六个人,难道会敌得过那么多训练有素的戍卒吗?难道真是苍天不佑我公孙家?
公孙敬声道,臣当初送朱安世逃亡,本来是怕他被捕,会供出我们的事,为此还特意给了他很多的金钱,让他跑远点。现在想来,真有点妇人之仁,早杀了他就好了。唉,当然臣那时也有点不敢动手,朱安世名气这么大,万一不成功,臣也就完了。只是没想到皇帝一时间那么着急,屡次提到要逐捕朱安世,一个皇帝,位为九五之尊,不知道何故要汲汲跟一个布衣过不去。公孙敬声说到这里,手不由的抖了一下,酒水撒了一身。难道皇帝早就怀疑我们的事,这一切都是他计算好的?
皇帝奇怪地说,卿不必拘礼。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朕不会怪罪你的。
靳不疑道,臣少学律令,曾见高皇后《二年律令》记载:"矫制,害者,弃市;不害,罚金四两而已。"67陛下即位以来,虽律令变更,重治矫制之罪。然臣以为非常年岁,宜有非常之刑。往年陛下派遣直指绣衣使者出境,发各郡县兵击斩群盗,也是非常之举,不见于前朝故事68。现今天下群盗众多,南昌县一时之间竟达五六百之众,此皆为丞相和郡太守之过失。一个小县县令,能有什么作为?如果想凭借区区二百县吏,平息群盗,未免过于苛责。南昌县令王德、县丞沈武矫制发郡兵击斩群盗,将之全部翦灭,也属非常之功,不可以常法计虑。臣妹夫高都尉被盗贼挟为人质,终于不幸身死,固然可痛,但国家律法,亦不可因为他一人之安危而让群盗逃脱。否则,天下郡县的群盗将尽劫持他们的二千石长官作为人质,而围捕吏不敢进击,贼势将愈加猖狂。因此,臣愚以为应当赦免王德和沈武,虽然臣妹夫高辟兵都尉为国殉职,陛下却因此获得了良县令和良县丞,臣不敢因私废公。臣以为丞相不经上奏,擅自击捕王德和沈武,虽然并未违反律令,但实在有点见事不明,不可为后世法。臣以为,当今之计,陛下应当派使者随新县令一起去南昌县,抚恤王德家属,并即下诏赦免沈武。臣不知道所言当否,愿领死罪。
皇帝脸上掠过一阵喜色,赞道,难得靳中丞如此公私分明。朕也觉得此法甚好。不过公孙贺自小侍奉朕,也算尽心尽责,他妻子又是皇后的姊姊。所以朕时常容忍,不愿谴责。还有一个多月就到新年了,朕决定明年改元征和,并下诏书大赦。如果那个沈武命相不薄,应该能活到大赦的日子。王德的抚恤和沈武家里的事,你就发文书,用驷马邮传送往豫章,便宜办理就是了。
离直城门北阙最近的一个闾里,集中居住着跟皇室有亲戚关系的达官贵族,所以百姓都称之为"戚里"。这个里的房子都高大精致。虽然有戚里的名称,但实际上并不像普通的里那样有里门,有里长和里监门看官,寻常的闾里,里门边所有房子的门都朝内开,只有进了里门,经过里长和监门的盘查,才有可能回到自己的家。而这个里的很多房子却都直接把门朝向北阙的大街,不需要里长和监门管制,这是它大大优于东面"尚冠里"之处。尚冠里也是高官大族的房宅,这从"尚冠"的名称就可以看得出来。戚里的西边是桂宫,东边是北宫,都是皇帝妃嫔或者太后的离宫所在。戚里在两座宫殿的夹辅之下,显得威风赫赫,与长安东北角嘈杂拥挤的民宅形成鲜明的对比。公孙贺宅第的南门离未央宫的北阙不远,北阙巍巍高耸,阙下是吏民上书的司马门,有专门的官吏接待上书。现在,公孙贺一家就在自己院子里的飞云阁上庆祝,因为公孙敬声刚从水衡狱赦回,并重新任命为太仆,一家都喜之如狂。他的身边,坐着卫皇后的女儿阳石公主69。在戚里,公孙贺的楼阁豪华壮丽,是在他拜相后皇帝特意赏赐的甲第,很早的时候,曾是梁孝王的郡邸。梁孝王谋反,宅第又赐给淮南王,淮南王后来又因谋反自杀,皇帝命令将作大匠鸠工修治,焕然一新后,赐给公孙贺。号称是戚里的第一豪宅。
公孙贺在这里已经住了九年,九年的安然无事,九年的惴惴不安,简直让他心力交瘁,今天的欢庆,不过是短暂的放松罢了。他饮了一杯酒,道,今天皇帝的面色还算随和,但一听说我只带去朱安世的首级,马上就有点不悦。我吓得差点跪不稳,幸好,在我陈明理由后,他也就没说什么,可是我好像在魂门亭长那处过了一次堂。唉,伴君如伴虎。皇帝一向刚毅峻健,信赏必罚,没有过于悖理的地方。所以我年轻时十分谨慎,倒也一直无过。只是近几年皇帝行事太不易捉摸了,我真怕哪天脑袋会莫名其妙地搬家。希望我们能熬到老死户牖,不要遭斧鉞之诛。他边说边盯着窗外的北阙,北阙建在一个高大的夯土地基上,比这座楼还要高,而在这楼上仰视北阙,又可看见未央宫的前殿的台阶,好像浮在北阙阙顶之上。公孙贺呆呆地看了一会,长叹了一口气,天威真不可测,从这地势就看得出来,记得当年我第一次进北阙去未央宫前殿时,还很年轻,意气风发。但是进了北阙,随着地势一级级增高,看见未央宫的前殿高峻雄伟,好像浮在天上,胸中的蓬勃之气顿时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连腿都有点发软。那之前我征战匈奴,无论多么凶险,都没有这样害怕过。唉,当年那萧丞相真会选地方。
公孙敬声看上去英俊威武,虽然四十多岁了,可是脸色光洁,微有短髭。他倒是满不在乎地说,哼,现在的皇帝更会选地方了,坐在建章宫的前殿上,竟然可以俯视未央宫的屋顶。只不过坐得再高,总会有栽下的一天。看皇帝这样的身体,大概熬不了多久了。他突然凑过去低声说,大人不必担心,看来上次臣伙同朱安世在甘泉宫驰道上埋藏的木偶人已经起了作用。皇帝就是那次去甘泉宫祠祭上天后,身体开始有恙的。
公孙贺看了阳石公主一眼,神色有点不悦。公孙敬声笑道,大人放心,公主不可能去告发我们的。皇帝对皇后这样的态度,一旦废了皇太子,公主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现在谁不想保命要紧呢?
公孙贺哼了一声,我就怕保命不能,赤族70有份。
阳石公主道,丞相不必担忧。其实身为人臣人子,但凡有一点办法好想,又何必去干这样的事?皇帝迷恋钩弋夫人,这倒也罢了,但竟然私下授意江充那奸贼编出那般离奇的故事,说什么钩弋夫人天生丽质,生下来手就一直拳缩,没人能掰开。只有皇帝见了她,一下就掰开了,好像一老一少是天作之合。这倒也可以不论。这钩弋夫人前年生了个儿子,竟取名叫弗陵,弗陵,无人可陵驾其上也。你想,这世间除了皇帝,还有什么人有这地位?皇帝还授意江充那奸贼到处宣扬,说钩弋夫人怀孕十四个月才生下这个儿子,简直胡言乱语到了无耻的地步,谁个见过人十四个月才生下的?还不是因神道以设教,想讽劝一帮见利忘义的朝臣去附会那些荒诞不羁的传说,称述什么尧十四个月出生的故事,那童竖乃是尧帝的化身。皇帝甚至为此把甘泉宫的前殿都改名钩弋殿,殿门也改名尧母门。既然皇帝昏了头,认为他的这个小儿子是尧,那我阿兄的皇太子之位还能保得住吗?我们除了主动一点,别无他法,总不能坐以待毙。
公孙贺又重重地叹了口气,事已至此,我也无话可说了。大丈夫生能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就效法伍子胥、主父偃罢。
这时,公孙贺的老婆卫君孺开口了,夫君也不要太过担忧,现在我们不是好好的吗?敬声不但出狱了,还官复原职,这都是好的征兆啊!我妹妹现在还是皇后,太子的地位还在。皇帝的那个小儿子才不过两岁,而皇帝本人年岁已高,难道还有寿命等到他的小儿子长大吗?汉朝的天子没有一个是童竖时就即位的,皇帝难道就不担心皇帝太小,外戚专权吗?我看情况没那么可怕,何必庸人自扰。
公孙贺道,唉,你哪里知道,这次在南昌县就折损很惨,那个高辟兵真他妈是个蠢货,他自己死了倒也罢了,连累得我们都儿也丢了性命。本来让他牢牢控制住豫章冲灵武库的四十万张强弩,一旦有变,心里也算有点底。管材智又派昌儿去逐捕那个沈武,居然也一去不返,据搜寻的人说,去的五辆兵车和二十个戍卒都没了踪影,当真奇怪。当时救走沈武的不过五六个人,难道会敌得过那么多训练有素的戍卒吗?难道真是苍天不佑我公孙家?
公孙敬声道,臣当初送朱安世逃亡,本来是怕他被捕,会供出我们的事,为此还特意给了他很多的金钱,让他跑远点。现在想来,真有点妇人之仁,早杀了他就好了。唉,当然臣那时也有点不敢动手,朱安世名气这么大,万一不成功,臣也就完了。只是没想到皇帝一时间那么着急,屡次提到要逐捕朱安世,一个皇帝,位为九五之尊,不知道何故要汲汲跟一个布衣过不去。公孙敬声说到这里,手不由的抖了一下,酒水撒了一身。难道皇帝早就怀疑我们的事,这一切都是他计算好的?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