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Edit 4.5与Avid Xpress的试用比较

技术分享 07-05-23 阅读:578 评论:0
Edit 4.5与Avid Xpress的试用比较

作者:张钧元 王伟

江阴电视台

最近,我台有幸组织到目前非线性编辑线中较为先进的两套非编系统来台演示试用,即加拿大Discreet Logic公司的Edit4.5系统和美国Avid公司的Avid Xpress系统,通过Edit 与Avid这两套非线性编辑机的实际演示、操作及节目的制作,感觉这两种产品互有优势,各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性能,伯仲之间,难分上下。Edit比较直观大方,功能较多;Avid 界面集中,在细小处为用户着想较多。 现对其几方面的情况作一下总结对比。

一.制作的效果与操作的便捷方面

在素材采集、编辑串接方面,两者都大同小异,都比较方便简单,就不多作比较。唯一不同的是,Edit用的是Windows NT操作系统,Avid用的是MC操作系统,大多数人对NT界面较熟,对MC界面较陌生,所以Avid 公司还推出了相应的NT版本。

在素材的安排与管理上,两者都引用了比较好的管理模式,在Job(Edit)和Users(Avid) 下引用了Bin素材箱的概念,查找和调用都较方便。而Avid 在这方面有一个比较方便的地方,就是Bin中的素材可以小窗口的方式播放,窗口画面可以素材中有代表性的画面任意选择显示,较方便直观。而Edit 的文本提示功能较全面,引入了电影场景等概念。

在特技效果方面,两者除本身所带的效果外,还分别结合了各种不同的软件、插件,更使得制作效果千变万化,得心应手,但两者在具体实施方面有较大的不同,下面分别对它们进行论述。

1.自身特效的比较

(1)二维、三维实时A/B 切换效果方面

Edit有三百种左右,式样较新颖,并以小图标的形式提供,比较直观明了,选择较方便。Avid相比之下,要少得多,式样也较简单,特技效果以文字形式标示,须多次熟练后运用。两者均为实时,直接调入接点处即可实现。

(2) 二、三维实时/非实时特技方面

两者的数量和类型差不多,都可以用内部各自的硬件实时完成一部分效果,如三维位置、比例、卷曲、翻页、水波等等,且都能同时应用于同一素材。Edit在实时与非实时效果之间通过下拉菜单来选择,Avid在实时与非实时效果之间加了标志,用不同颜色区分,比较一目了然。

(3) 特技的参数调整方面

我们知道对一台优秀的非编设备来说,其调节参数越多,调节出来的效果就越好,调节起来越细腻方便,出来的效果也就越得心应手,这两者总体上都不错,仔细对比下,Edit相对来说可调参数较多一些,特别是其关键帧的调节,引入了3D动画中的界面,调节起来更精确到位,例如,在覆盖原运动台标文字上,可通过细调跟踪覆盖。

2.与其他软件、插件结合效果的比较

Edit 除自身所带的二维、三维实时/非实时效果外,主要是与Boris插件紧密结合,以对多层特技进行制作,两者结合比较完美,相互补充,它是Edit系统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在Edit界面中可以完成绝大部分工作。除此以外,Discreet Logic公司还在Edit中结合了功能较齐全的矢量绘画软件Paint和具有图像多层复合、效果处理的软件Effect,可以实现克隆、动态跟踪等较高档的特效,这两样软件均是Discreet Logic公司的产品,也是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与3D Studio MAX 有机结合,对三维文件中的物体可以分别进行效果处理。但Edit组成部分Paint 和Effect的界面需另外打开,没有有效地合成在同一软件中,不太方便,听说其新版本已解决了这一问题。

Avid除自身的特技外,结合TransJammer、Ice、Boris 等特效插件对画面效果进行处理,前两个软件Edit由于插件接口的问题无法使用。另外它可使用Adobe公司的Photoshop、After effect软件作为辅助工具,使用时,需和Edit系统中的Paint、Effect一样另外打开,做成效果后输出。在Avid 没安装TransJammer插件之前,Avid 的二维、三维实时/非实时效果较少, TransJammer弥补了其不足,它们带有101种效果,且效果比较新颖,唯一的缺点是这些效果基本为固定式,除时间可调外,几乎不能再对其他任何参数进行调节,并且生成效果的时间较长,相应限制了其效果的性能更好发挥。

至于Ice插件的效果,则弥补了Avid 比Edit缺少的一部分效果,如在Paint中某些Blur、滤镜、柔化等效果。但它也有一些Edit中没有的效果如星光闪烁等,比较新颖,其生成步骤比较复杂,涉及到高级培训的内容,如对最上层画面、文字做效果时,按常规则会影响下层的图层,按规范做步骤有9步之多,与Edit的Effect 中的多层类似效果相比较麻烦,它们两者之间各有千秋。

至于制作的便捷方面,由于涉及到各自的喜好和操作习惯,偏好可能有所不同,但对以后经常使用的人来说,熟练后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它们两者在音、视频轨道之间各有特点,也略有区别。在编辑窗口中,Edit由一路图形轨、一个DVE轨、一个LOGO轨和99轨视频和48轨实时可编辑音频轨组成,对安排处理各路素材比较直观方便,在音、视频轨上的操作菜单也比较直观明了,对习惯使用Windows操作界面的人员来说,比较方便。Avid在Xpress这一级机器上,由4轨视频和8轨音频组成,对每层视轨它通过合并和扩充,理论上可以达到无限轨。在实际操作应用方面,对于一般的二层画面特技,使用都很方便快速,特别是实时特技。对于多层特技,Edit主要是通过与Boris结合解决,它的多轨在此时对素材的取舍比较方便,另一种方法是通过DVE轨的反复生成,这种方法较麻烦,速度较慢。Avid则是通过轨道的合并和展开来实现,对于四轨以下的,可直接生成,比较方便,四轨以上的则通过合并和展开来实现,也较麻烦,过多时,生成输出比较慢。但Avid有一个非常方便的特点是可在每轨上及展开的子轨上直接加视频、文字 、图形,并可分别加特技,不象Edit受DVE轨和图形轨的限制,生成较便捷,并可直接在每轨视频上叠加Alpha通道,并可以用另一幅画面填充。而Edit只能在两路Graphic轨上加Alpha通道,并且其Alpha通道在两路视频轨上不能立即体现出来,需要在Boris里制作生成,这是Avid 较好的特点。

另外发现Avid 有些实时效果在多层特技生成后会消失,只有最上层那层画面有特技,如多幅画面和多个文字带拖尾效果,不能同时实现,即使生成后也不行之有效。在转换效果方面,还发现在静帧情况,Avid的画面边缘锯齿较明显,没有Edit细腻,但在运动状态下差别不大。抠像时,双方都表现不错,Edit可用渐变色板调节抠像效果,并和Avid一样可通过多项参数进行调节,选择范围较大。对于所用特技的更改,Avid只须把相应特技拖拉覆盖即可,其时间等参数自动记忆,不用再调节,比较方便。但有一点,对于二层特技画面加文字效果的常用情况下,Avid的实时特技须生成,此时如更改,哪怕是实时过渡特技,也必须重新生成,Edit由于实现的方法不一样,实时特技的更换,则不须重新生成。

二.字幕效果的对比

现在字幕效果在非编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大家都希望非编的字幕功能取代传统的字幕机,事实上所有电视台买了非编也不可能再去添一台字幕机,这就要求非编的字幕功能能尽量接近或取代字幕机。这两套设备在这方面各有千秋,与国内机型相比,也有其共同弱点。

1.字幕、图形方面

Edit采用了CG3D Vortex矢量字体,具有抗抖动、 反走样算法,字幕边缘平滑、抗锯齿、可无级缩放。Avid采用了北大方正的字库,因其为点阵字,相比之下,字幕差了不少,后另加装了矢量字库,有了不少提高,但在字幕界面、可调参数方面比Edit略差,如其字边、阴影没有渐变色、无贴图功能等。

图形方面,Edit的图形模板调整方式及式样比Avid多一些,可以做带立体效果的模块,调节形式多一些。

2.动画字幕方面

Edit做多个不同动画字时,可在一个界面中,对不同字分别做不同三维处理及属性设定,然后一次生成,并可对不同运行轨迹进行储存,对相同文字运动只要更换文字即可,修改时重新打开这个文件即可,同时,它的关键帧等参数均有数字显示 ,直观明了。Avid则要对每个字单独生成每个文件,然后对其动画轨迹及字属性分别进行调节,修改时需打开多个文件重新调节,比较麻烦,尤其是定位就不够方便精确。

3.字幕效果方面

这方面,Avid比Edit好,它可以像对处理图像效果一样,对文字加多种特技,如水波、球状等效果 ,且在单层图像上是实时的,但当在加入某些实时特技的单层图像上加实时效果文字时,须生成。而Edit 则必须在Boris中运用Alpha通道进行处理,然后生成,它的字幕除整屏移动、文字透明度调节不需生成外,也得生成。至于在透明、着色、镶嵌等效果方面,则都还可以。

另外,它们两者共同的缺点是:做大段口播时都极不方便,没有字幕机的快捷准确。但Edit有一个好处就是它可通过NT的文本输入文字,直接调用,而Avid则只能逐屏输入制作。

三.系统的适应性、稳定性及其网络化发展趋势考虑

Edit 用的是微软的NT操作系统,Avid用的是苹果的MC操作系统(其也有相应的NT版),原来MC的操作系统一向以稳定著称,但随着微软的飞速发展及技术的日益完美,其影响和所占的市场越来越大,系统的稳定性也越来越好,加上它的界面较方便,用户也多,这从包括Softimage等大型三维软件公司纷纷推出NT版就可见一斑,Avid推出NT版也说明了问题。

在实际应用时,两者的稳定性差不多,都有过死机出错的情况,概率也差不多,调整稳定后,使用较正常。

从操作系统的适应性来说,NT由于影响较大,熟悉的人较多,更易上手。NT操作系统的兼容性较好,可以支持许多第三方软件、插件,不受专业机的限制,对于使用NT平台的计算机网络,在数据传送和文件共享上,Edit更方便一点 ,在网络联接中,Edit可与网络中的任一台NT计算机交换数据,但Avid在与NT网络交换数据时,必须通过服务器NT Server上的Appletalk共享文件夹间接传送,时效性较差,从长远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NT的发展更方便、顺畅。

四.与三维软件结合的角度考虑

从目前中央台、省台的广告、艺术类节目来看,其与三维软件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一般的卷页、划像等较大众花哨的特技效果已不大用,而在提高拍摄效果的前提下,辅以简单、素雅的淡入淡出、叠画等效果,再加上三维特技的结合,起到一种返朴归真、清晰逼人、动态感、立方感较强的效果。所以从非编的长远角度考虑,应与三维软件相结合。由于Edit组成部分Paint 和Effect均可与3D Studio Max结合使用,对三维中生成的对象可以识别,并可对其属性进行修改处理,对三维场景的通道信息加以雾气、发光、透镜等效果。由于Edit可加装3D Studio Max 三维软件,而Avid目前还没有听说过有3D Studio Max 的MC版,所以Edit在这方面比Avid具有一定优势。

五.从外观、容量、配置来考虑

目前,Avid配置的是17寸彩显,Edit的是21寸彩显,虽然硬件价格上相差无几,但对制作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Avid 的界面较集中,建议Avid也改为21寸。

从CPU 的速度来说,Edit采用的是双CPU,为P2-350,Avid 采用的有9600的300及基于G3机型的333,在运算上要慢一些,如从开机至应用程序出现,Edit为3分钟左右,Avid 为6分钟左右,具前,听说已有基于G4机型的Avid Xpress供应,相信其速度会有提高。

从图像压缩比来看,Edit最高为1.6:1,一般为2:1, 常用速率为300kb/s,Avid最高为2:1.即AVR77,Edit的余量较大。

从它们选用的硬件来看,Edit所选用的输入输出卡为Truevision TARGA 2000 RTX或SDX,DVE卡为Abeckas 3D DVE卡, Avid 选用的采集卡也是TARGA 2000 卡,特技用的是Pinnacle的Jenie卡,各有特色。

六.从两家公司的技术背景来看

Xpress由Avid公司出品,Avid 公司是全球公认的影视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供应商,它的产品一直在中档的非编市场占有较大的份额,技术较成熟。Edit由Discreet Logic 公司出品,DL公司是全球公认的电影数码后期合成系供应商,美国的数十部巨片采用了 Discreet Logic公司的Fliame、Flint等软件,获得过数次好来坞特技大奖,它的软件一直运行在SGI工作平台,Edit 是Discreet Logic 公司推出的面向电视应用的在NT平台上运行的非编系统,在这套系统中,它引用了一些SGI平台应用上的帧内编工具,有人认为Paint是Flint的NT版,技术含量较高。

七.从产品本身的定位和发展比较

Avid的主要产品有:MC-9000,MC-1000,Xpress,其中MC-9000是它的最高档产品,Xpress是它的大众产品,目前它的9600-300已淘汰,更新为G3苹果机,Avid的等级森严,Xpress转换为MC-1000,硬件上只要加一软件狗,就可实现,但其功能和价格上相差较大,功能上它具有了克隆、动态跟踪等帧内编功能。另外,经过多年的发展,它的技术已成形,比较成熟,不会再有大的改变。

Edit的上代产品是Division,目前的Edit是Discreet Logic 公司由高档产品向下移植的,目前,它已经具有了克隆、动态跟踪等高档非编功能,价格位于MC-1000与Xpress中间偏下,它与Avid相比,由于Avid产品已有十余年历史,对用户反馈的信息已作过多次修改,因此有些细节上,有Edit学习的地方,但同时Edit作为一种新产品,它也吸收了众家之长,并且它的升级换代,更容易带来一些新技术。

八.从各台的实际需求和应用方面考虑

这两套非编由于功能和价位上略有不同,因此各台选购时,应根据各台的实际需求和具体应用而定,如用于一般的节目制作,两者差不多,感觉上,Avid 要快一些,但如用于一些片头的制作,则Edit的效果要好一些,功能多一些。因此,什么部门使用、使用人员的素质、现有网络环境、技术支撑能力都是选购要考虑的因素。

最后,令人放心的是,这两家的售后服务都很不错,培训和技术支持都到位,无后顾之忧,选购时,应该按实际需要和性价比决定取舍。这里仅就笔者所了解的一些情况与大家交流,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完善之处,请广大同行交流指正。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评论